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小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大丰市西团中心小学赵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简化了识字教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提倡“多认少写”策略,目的在于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我校使用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在识字教学中“多认少写”策略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便于阅读,扩大了阅读量。但教学中发现:学生大量“认识”的字一般都停留在记忆的泛化阶段,尚未建立音、形、义的心理联系。随着阅读和写话教学的深入,“多认”带来的识字数量的增加,反而造成了一些阅读误区和写话中错别字现象的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读写质量。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识字的最佳期,识字、写字是此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儿童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关键也正是认识和掌握汉字。如何在此阶段提高“识用结合”的质量,解决“多认少写”策略无法规避的错别字增量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阅读和写作做好基奠呢?在这样的背景和思考之下,我提出了“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1-2阶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留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

学校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纠正小学生错别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爱好,提高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践价值:

施行新课标以来,各校都把写字教学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加强写字训练”列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重点。学校统一印刷硬笔书法练习纸,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习字。学校还开辟专栏展示学生作品。可见时代对我们的学生书写正确的汉字的重视程度。

创新之处:

1、通过研究找出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成因以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杜绝错别字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把好学校教育这个源头,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能注重汉字的正确书写,根本上减少、杜绝错别字的现象,使我们的母语更加规范化纯洁化。

3、减少、杜绝因错别字的书写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和谐,让我们的社会因此而更和谐健康。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错别字问题最早的研究公认为是1916—1917年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汉字书写进行心理学实验的研究。随后,国内学者开始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错别字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昌学汤的《错别字心理学纲要》、《汉语错别字心理分析》和潘忆影的《错别字自测手册》等。

从错别字研究成果上我们看出,研究的人员广、角度多、分析的层次深、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在以往错别字研究的解决办法上更多体现在识字教学和预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对修正错别字的作用,没有针对错别字产生的主体过程进行系统的认知分析和没有针对一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

出具体的修改办法。我的研究重点是小学低段学生错别字的校治上。题眼更小,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更多。

四、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小学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天真浪漫,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错别字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响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出现错误的字,我们叫它错别字,一般分为错字和别字。易错字就是指容易写错或混淆的字。

“策略”,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调查小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并分析出现错别字现象的原因。针对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例如:建立“错别字医院”,争当“错别字医生”;寻找汉字的起源等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策略研究”是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识字规律,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策略,减少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识用结合”质量的研究。

2.研究的假设。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汉字自身的原因;有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有环境的误导……近年来,随着识字教学改革大潮的到来,字理识字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及人的认

知心理,突出汉字的表意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习者观察、思考,在边识字边认识事物的同时,加深了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汉字构形的理解,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由于增加了信息量,从而扩大知识面,丰富了语言。假如我们能从汉字本身入手,抓住汉字的构字字理,适当地渗透在我们的生字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记忆规律反复强调练习,就能使学生分清大量的形近字、音近字,深入浅出明白它们之间根本的区别所在,从而取得减少错别字现象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通过调查法、观察法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有哪些,并进行归类总结,为以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及基础。

(2)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意识及情感等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以便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

(3)制定纠正错别字现象的对策,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让学生更准确地使用汉字,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研究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2、寻找纠正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通过研究总结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一些教学策略。在保证学生识字量的基础上,使学生的阅读更为通畅,写话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明显减少。并使学生的识字兴趣更浓,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能自主识字,识用结合。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2)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学生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主要有哪些。

(3)行动研究法: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效果随时做出转变。

(4)比较研究法:对研究对象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力争最优化。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注意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不断分析、改进,总结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使之系统化。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13年3月——4月)

(1)确定课题,申请立项,设计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2)搜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筹备资料库。

(3)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5月——10月)

初步研究阶段(2013.5——2013.7):

(1)学生写错别字成因的分析研究;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研究;

(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4)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初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深入研究阶段(2013.8——2013.10):

(1)进行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4)继续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总结验收和结题:(2013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师随笔、调查问卷量表及学生书写范例等形式体现。

2、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展示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同时整理成册《班级错别字修订本》、《我的错别字“库袋”》。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由我校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参研,一共6位老师,其中有4位是拥有资深教学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本小组成员拥有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理论和较强的责任感,能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参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研究水平,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2、本人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具有较强的新课程理念以及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都比较强,所撰写的论文多为小学低段语文学科方面。有多篇获奖。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理论并且这几年专门从

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班主任工作,因此,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十分有利。

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