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导言 (1)

第一章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 (3)

一、宜宾市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 (3)

(一)城市现代化分析的理论框架 (3)

(二)宜宾市现代化水平评价 (5)

(三)与周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比较情况 (8)

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分析 (9)

(一) 城市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 (9)

(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结论 (12)

三、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比较 (13)

(一)经济总量指标及比较 (13)

(二)经济社会发展不足之处 (15)

第二章宜宾市经济产业分析与规划 (16)

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依据 (17)

(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理论依据 (17)

(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8)

(三)宜宾市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19)

(四)宜宾市产业发展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 (21)

(五)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基础 (22)

二、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定位 (23)

(一)主导产业确定的基本模式 (23)

(二)主导产业确立的内外约束条件 (25)

(三)偏离——差额分析法 (27)

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29)

(一)宜宾市对基础设施需求迫切 (30)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30)

(三)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1)

(四)进行基础设施开发的可行性 (32)

(五)多渠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3)

(六)具体的融资方案安排 (35)

四、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规划 (36)

(一)支柱性主导产业 (37)

(二)基础性产业 (44)

(三)其他产业 (47)

第三章宜宾市产业发展规划与前景预测 (51)

一、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 (52)

二、宜宾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53)

三、主导产业空间分布规划 (66)

导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抓住且必须抓住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性阶段,如何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是一项关系宜宾市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子孙存续的重大命题,对于做好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作为宜宾市城市总体修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其关键之一就是选择、确定适合宜宾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过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新技术吸纳力、高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渗透力等优势,减少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与能源消耗,提高现代工业化水平,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宜宾市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而言,宜宾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来自土地、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金沙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牢牢把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发展,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市与乡村、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既要搞好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还要做好城市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规划工作,同时做到既兼顾眼前利益,还要着眼未来发展。

基于上述观点,本课题组在从事实地调查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力图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宜宾市发展放到以整个川南地区、成渝经济走廊、以上海为龙头的沿长江经济带、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二是要体现协调性和统一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区域内部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三是要注重理论高度和现实感觉。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的确立,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本地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还要显现各个主导产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四是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紧紧把握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的短视行为;五是要把握务实精神与可操作性。在理论研究与课题调研中,既要避免好高骛远,提出的观点思路不切实际,又要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避免提出的内容空泛而思路空洞。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立,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与基石。在宜宾市经济产业规划中,本课题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突出主导产业规划满足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原则。在合乎一般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从扩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和实现社会就业等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的确立;

二是突出主导产业规划体现本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原则。作为主导产业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现实产业基础,并可以很好地本地资源优势和区

位条件,着力提高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

三是突出主导产业满足辐射带动本地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作为主导产业一定要具有相当的辐射带动作用,即具备一定的产业延伸功能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否则对其发展规划必须予以认真考虑;

四是突出科技型、外向化的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与优化。以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扩大市民就业;

五是突出主导产业体系或集群的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以确保主导产业快速扩张的能力,打造能够对城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成强力支撑的合理的城市产业体系或产业集群;

六是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非公经济、特色农业和商贸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构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

七是突出城市主导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结合宜宾市最新行政区域调整和自然地理地貌条件,从产业发展的空间需要出发,科学规划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布局。

第一章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

【内容提要】对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估,是城市总体规划的起点和基础。本部分在现代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框架下,着重对当前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行了细致的量化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依据。

一、宜宾市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

(一)城市现代化分析的理论框架

一般而言,城市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达到、保持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及其深化的历史过程。城市现代化分析理论是一个相当系统的理论体系,由概念定义、发展阶段、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等部分组成。

1、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与发展阶段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目标有三: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既达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平均水平。很显然,它是一个静态的目标体系;第二个目标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一般地认为,在21世纪前50年,很少有国家或地区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到了21世纪下半叶,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先后完成第二次现代化,进入成熟的知识社会。它首先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体系,到完成第二次现代化时又将变成一个静态目标体系;第三个目标是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新型综合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世界先进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第三个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体系。

2、城市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第一次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等。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情况会有很大差别。例如,欧洲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向海外移民等。美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投资、土地开发、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接受移民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国内外投资、技术引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城市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和全球化。人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追求,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城市新型综合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则是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用第二次现

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用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相互促进、知识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城市新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可能是教育和投资、城市化和郊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引进和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一般认为,城市创新体系及其创新活动是其新型综合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来源。

3、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系、第二次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新兴综合现代化指标体系组成。鉴于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现代化水平尚未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本部分则简略了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只介绍、分析第一次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A 、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现代化理论,第一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并主要地反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下面我们用10个有代表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评价。城市第一次现代化的各项指标及参考值可见表1-1-1。

表1-1-1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指标 标准 备注

经济 1.人均GNP 逐年计算 正指标 指标 2.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 30%以下 逆指标

3.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例) 15%以下 逆指标

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例) 45%以下 正指标 社会 5.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0%以上 正指标 指标 6.医疗服务(每千人口中的医生人数) 一人以上 正指标

7.婴儿存活率 97%以上 正指标

(婴儿死亡率) (3%以上) (逆指

标)

8.预期寿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 70岁以上 正指标

9.成人识字率 80%以上 正指标

10.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 15%以上 正指标 注:以上数值均为1960年工业化国家指标的平均值

B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的主要步骤

一般来讲,第一次现代化评价的步骤主要有:

首先,检验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现代化指标评价时,可以调整部分评价指标;

其次,计算相关城市的人均GNP 标准值;

其三,采用“比值法”计算单个指标达标程度。单个指标达标程度最大值为100%(如果超过100%,取值100%),达到100%表明该指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水平;

最后,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法,计算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

C、城市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评价

事物发展总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一些不同特点。通过发展阶段分析,可以比较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发展阶段。

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评价步骤:

首先,根据信号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判断发展阶段并赋值。

其次,计算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四个信号指标的标准值和赋值(见表1-1-2)。

表1-1-2 第一次现代化信号指标的划分标准和赋值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农业增加值/工业增

加值

说明

过渡期<5% <0.2 4 农业增加值占GDP 成熟期5%~15%,<15% 0.2~0.8,<0.8 3 比例低于15%为第发展期15%~30%,<30% 0.8~2.0,<2.0 2 一次现代化标准,起步期30%~50%,<50% 2.0~5.0,<5.0 1 结合工业化国家

传统社

>50% >5.0 0 200年经济史鉴定

农业劳动力/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工业劳

动力

说明

过渡期<10% <0.2 4 农业劳动力占总

成熟期10%~30%,<30% 0.2~0.8,<0.8 3 动力比例低于30% 发展期30%~50%,<50% 0.8~2.0,<2.0 2 为第一次现代化

起步期50%~80%,<80% 2.0~5.0,<5.0 1 准,结合工业化国

传统社会>80% >5.0 0 家200年经济史鉴

(二)宜宾市现代化水平评价

1、宜宾市现代化水平量化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化理论,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是可以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测评。这些指标共10项,前四项是经济指标,后六项社会指标,具体可见(1—1—3)。

根据历年宜宾市统计年鉴和有关调查提供的数据,经测算结果显示,宜宾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其中经济指标状况明显没有社会指标理想(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的普遍特点),而且总体现代化指标略则更低于四川省74的平均水平。

表1-1-3 2002年宜宾市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

项目标准2002年计量参数

人均GDP(USD,2000

年)

6399 486.32 7.6 农业劳动力比重30% 61.60% 49 农业增加值比重15% 20.37% 73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5% 31.66% 7 城市人口比例50% 16.58% 33 医生/千人 1 2.19 100 婴儿存活率99% 97.55% 98 预期寿命70 72.6 100 成人识字率80% 93.65% 100 大学毛入学率15% 10.72% 71 结果70.2

2、宜宾市经济现代化指标变化趋势

与经济指标相比较,社会指标数值较大且年度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为了更进一步地分析、了解宜宾市近年来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单独提取宜宾市经济现代化指标体系,做了一个增长趋势分析,以强化我们对当前宜宾市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理解和认识。(见表1-1-4和图1-1-1)

表1-1-4 宜宾市经济现代化指标变化趋势

项目标准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人均GDP*6399 357.2 389.2 423.5 479.93 486.96 486.96 农业劳动力比

30% 64.87% 63.46% 65.98% 63.95% 64.34% 61.63% 农业增加值比

15% 28.57% 26.78% 25.58% 23.60% 21.97% 20.37% 服务业增值比

45% 29.63% 31.58% 31.40% 31.59% 31.58% 31.66% 现代化实现程

42.5 44.9 45.1 47 48.2 50 注图中* 为2000年美国的人均GDP情况

由表1—1—4和图1—1—1可以看出,近年来宜宾市经济现代化指标发展平

稳,尤其是1999年以来现代化指标的发展速度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但这仍低于四川省55的平均水平,而且从数值上来看,经济指标与全省的差距比总指标的差距更大。从1997年2002年间,宜宾市经济现代化指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5,按照此速度预计到2040年宜宾市才可能完全实现经济上的第一次现代化。

从宜宾市现代化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的差异上,也可以看出宜宾市提高现代化水平的紧迫任务是仍然是在经济方面。10指标中最低的是人均GDP,仅占标准值的7.6%。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方面,尤其是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宜宾市进一步现代化发展状况

鉴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绝大部分的中国城市和地区均处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第二次现代和第三次现代化还相差甚远。对宜宾及至整个中国的城市来说,研究第二次现代化指标也仅具有一般的参考价值。为了清晰起见,我们还是列出下表(表1—1—5)。

表1-1-5 宜宾市第二次现代化指标体系

项目参考值2002

指数

知识创新R&D经费/GNP 2.3 0.01 0.63 科研人员/万劳动力33 12.62 38.24

发明专利申请数/百万

790 3.91 0.49 知识传播中学毛入学率(%)A 100 61.00 61.00 大学毛入学率(%) 60 10.72 17.87

电视普及率(台数/千

人)

641 270.00 42.12 因特网普及率A 2988 203.00 6.79 生活质量城市人口比例% 79.00 16.58 20.99 医生/千人 3 2.19 73.00

婴儿死亡率(%) 0.60 2.45 24.49

预期寿命78 72.60 93.08

人均能源消费A 5448 617.00 11.33 经济质量人均GDP(USD,2000年)27680 611.74 2.21

人均PPP 27770 2986.1

8

10.75

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

(%)

32 68.21 46.91

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

(%)

30 69.51 43.16 现代化实现程

30.82

注: 1997——2003年宜宾市大学入学书数量分别为:2500,2629,4032,5754,6787,8341,9481。表中A:采用的是四川省2001年的平均数据。

根据测算得出,2001年四川省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为30%。可见,宜宾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表1-1-6:宜宾市地区综合现代化指标

项目参考值2002年指数

经济指标人均GDP(USD,2000

年)

27680 611.74 2.21 人均PPP 27770 2986.18 10.75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8% 0.32 46.56 服务业劳动力比重70% 0.30 43.56

社会指标城市人口比例79% 0.17 20.99

医生/千人 3 2.19 73.00

预期寿命78 72.60 93.08

生态效益A 4.9 1.00 20.41

知识指标知识创新经费投入 2.3 0.01 0.63

知识创新专利产出790 3.91 0.49

大学毛入学率(%) 60 10.72 17.87

因特网普及率2988 203.0 6

小计28.03

经测算,2001年四川省综合现代化水平为31%,比2002年宜宾市的综合现代化水平面还高出近3个百分点。

(三)与周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比较情况

下面我们对川南地区泸州、内江、自贡等三个城市的第一次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算(详见表1—1—7,1—1—8,1—1—9)。为了研究的便利和表述的方便,我们也作出了与宜宾市相比较的数字和情况。由于各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社会指标体系相差不大,因此本文只对经济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比较。

表1-1-7 泸州市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经济指标

项目标准2002年指标

人均GDP 6625(USD,2002

年)

500.4000 7.55

农业劳动力比重30% 51.13% 58.67 农业增加值比重15% 24.91% 60.22 服务业增加值比

45% 36.62% 81.38 计算结果51.96 表1-1-8 内江市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

项目参考指标2002年实际

值指数

人均GDP(USD,2000

年)6625 513.56 7.75 农业劳动力比重30% 0.40 74.39 农业增加值比重15% 0.22 67.60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5% 0.36 80.21 计算结果57.49

表1-1-9 自贡市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指标

项目参考指标2002年实际

值指标

人均GDP(USD,2002年)6625 702.18 11

农业劳动力比重30% 0.50 59

农业增加值比重15% 0.20 74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5% 0.34 77

计算结果55

通过与四川全省和川南地区三市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宜宾市的城市现代化水平还不算落后,但也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长处,甚至其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现比泸州、自贡、内江等城市的还要低。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整个川南地区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建成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任重道远。

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 城市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

1、城市竞争力的解释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混沌的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城市竞争力系统的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他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因此,可以从多角度来概括表达。

城市竞争力(UC)=F(外部竞争力、内部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F(人力资本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区域国际竞争力)

其中,人才本体竞争力:指同其他城市相比较,本市市民整体的内在的素质能力的大小。包括市民的观念文化、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

A、企业本体竞争力

指同其他城市相比较,本市企业整体的内在的素质能力的大小。包括企业的制度、文化、组织、管理,以及精神、知识、身体等内在优势的大小。

B、生活环境竞争力

指同其他城市市民相比较,本市市民整体的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吸引力和社会凝聚力大小。包括家庭消费、社区服务、公共产品、自然环境和宏观环境,法制环境、交往关系,政府服务。

C、商务环境竞争力

指同其他城市相比较,城市企业经营软硬的优、劣势。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区位环境条件,制度、文化、政府管理等。

D、区域国际竞争力

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商务和生活环境,同时包括城市所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图1-2-1 竞争力飞轮模型

从图1-2-1可以看出,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其中人才本体竞争力居于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地位。任何系统都包含和包括它,它也是任何系统的一部分。企业本体竞争力也居于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地位。它也是其外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活环境是人才和企业重要环境条件。也是商务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商务环境是城市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同时是区域和国家商务环境的一部分。区域和国家的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外部背景,同时也是由各城市的具体的商业环境所组成。这些内外环境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2.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框架

根据城市价值收益状况是城市竞争能力的表现的假定,本报告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来表现城市竞争力的五个关键性指标,综合构成显示性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城市综合竞争力=F(综合市场占有率、综合经济增长速度、综合生产率、综

合人均收入水平、综合就业机会)

A、综合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反映一个城市的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不过,由于城市产品涉及多个行业,综合的市场占有率状况往往不能使以上问题得到准确的反应。

B、综合经济增长速度

城市竞争是贸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GDP增长速度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但问题在于,有些产业虽有增加值,但实际并不创造价值。

C、综合生产率

它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本报告认为:人均GDP 和地均GDP可以较准确的表达城市的综合生产率。

D、综合人均收入

居民收入的综合性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它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能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是一个反映水平的指标。

E、综合就业机会

就业机会既反映城市综合经济竞争绩效,也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状况。

对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而言,4个主要分项竞争力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与地均GDP综合指标、人均GDP综合指标、人均收入综合指标、就业综合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以及综合增长速度指标均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商务环境竞争力对城市市场占有率及就业指标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8)。这说明,城市商务环境直接与企业相关指标相对接。

3、宜宾市城市竞争力状况

对于当前宜宾市城市竞争力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图表(表1—2—2,表1—2—3)中直观的得出。

(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结论

A、宜宾市城市竞争力在四川省位居第六,比宜宾市GDP位居第四的排名靠后;

B、宜宾市城市竞争力水平要低于泸州市;

C、宜宾市在全国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位居第136位。

因为综合就业机会和综合人均GDP的排名较低,极大地影响了宜宾市的总体竞争能力。由此,我们建议宜宾市把综合就业能力和综合人均GDP,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

三、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比较

上面利用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宜宾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产业结构状况、居民生活水平、人才竞争力、商居环境等做了一个抽象的综合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地区、四川省域范围内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但是还不够全面详细,也未能完全反映出宜宾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下面就相关指标做进一步分析。

(一)经济总量指标及比较

经济总量指标能够突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实际产出能力及状况,通过GDP与人均GDP的对比也会发现许多问题。

1、GDP及增长率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8.3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1年增长12.1%,连续几年居四川省第四位(排在成都、绵阳、德阳之后)。

宜宾市近年来GDP总量均居四川省第四位,在四川省属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川南四地,宜宾市的经济总量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宜宾市的经济总量虽居第四,但是与前三位,尤其是与成都相比还差距较大,即使居第三位的德阳2002年GDP也比宜宾市高出22%。而宜宾与第五、第六名的差距却相对小的多,2002年达州GDP仅比宜宾GDP低12.8%。

表1-3-1 最近几年四川地市GDP情况

地区§年份2000 2001 2002

四川省2122.8 2320.2 2570.8

成都1312.99 1492.04 1667.1

绵阳317.89 330.09 369.71

德阳260.08 286.01 315.11

宜宾200.65 229.39 258.3

达州187.84 205.4 225.04

南充176.78 200.1 219.11

泸州165.49 177.96 192.22

自贡151.96 164.34 181.23

内江144.81 160.44 178.22

通过GDP增长率的对比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在大多数年份内,宜宾市的经

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泸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与宜宾市的水平相当,甚至略高于宜宾市的GDP 增长速度,但进入1996年以来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宜宾市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宜宾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增长势头强劲。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说GDP 是衡量一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那么人均GDP 则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人均GDP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率。

1-3-2 2002年四川省主要城市人均GDP 情况

四川省 成都 攀枝花 德阳 绵阳 雅安 自贡 阿坝 乐山 宜宾 内江

泸州 5766 16277 13308 8300 7097 5895 5755 5404 5187 5053 4242 4133

图1-3-2 近年来人均GDP 增长率比较

通过表1-3-2与图1-3-2比较发现2002年宜宾市的人均GDP ,虽然在川南四地中仍居第二,但是在四川省各地市州中仅排名第九,不仅与成都、攀枝花、德阳等地相差较大,就是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宜宾市人均GDP 增长速度开始发力已经明显高于四川省平均速度。

(二)经济社会发展不足之处

从上面的分析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地制约着宜宾市建设“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除了以上分析,宜宾市还有以下不足之处制约着其发展:

A、辐射能力弱

一个城市的辐射力主要体现在交通、通信能力上。以1999年指标看,宜宾的辐射能力不容乐观。宜宾铁路客、货运量位于全省第11位;公路客、货运量居全省第8位;特别是拥有黄金水道的宜宾,对长江的利用率太低,货运量仅居全省第8位,水运客、货运量低于达州;宜宾航空旅客吞吐量只有13万人次、货物吞吐量才1467吨。宜宾邮电业务总量列全省第8位,本地电话用户数居全省第7位,移动电话用户数在全省是第8位。以上这些数据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差距较远。

B、区位、交通优势未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作为一级中心城市,必须与周边区域性的次一级中心城市建立快速联系的交通通道。宜宾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尚未真正形成,与周边乐山、攀枝花、昭通、毕节、泸州等城市的联系还十分脆弱。要发挥宜宾的区位、交通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宜宾城市三江分割,城市交通必须依靠众多的桥梁或水下通道,这也成为解决宜宾城市交通问题的当务之急。

C、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在宜宾500万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劳动力的30%。宜宾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既影响资金的积累,又造成就业岗位不足。宜宾虽然有资源优势,但这些资源优势并为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的发展优势。宜宾地处有500吨通航能力的长江之头,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过去受大环境的影响,宜宾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的任务十分艰巨。

D、科技力量较弱

宜宾市劳动力资源富集,但劳动力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素质的现代管理人才缺乏,科技开发力量较弱。按《2000年四川统计年鉴》,宜宾研究与开发机构和情报文献机构数位居全省第4位,但从业人员数居全省第6位,甚至不及自贡、泸州和攀枝花从业人数的50%。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看,宜宾1999年是640.4万元,居全省第10位。宜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力量亟待加强。

【基本结论】

在上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数据检验,我们发现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性的观点:

1、从总体上讲,当前宜宾市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还较低。由此判断,宜宾市在今后较长的一个阶段内,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

追赶发达地区,加快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步伐;

2、根据现代化理论,宜宾市目前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等。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可能主要地来源于投资和教育、工业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和郊区化以及技术的引进与创新等;

3、通过与四川省和川南地区的比较,可以认为宜宾市的现代化水平还不算落后,但是也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长处,尤其是第一次现代化的指标比泸州、自贡、内江的都要低,也就是说即使在川南也不具有绝对的优势;

4、从宜宾市现代化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的差异,也可以看出宜宾市提高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是仍然是经济方面的;

5、在城市竞争力方面,宜宾市的城市竞争力在四川省位居第六,比宜宾市的GDP位居第四的排名靠后,且低于泸州市的水平;

6、宜宾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处于第136,因为综合就业机会和综合人均收入的排名较低,极大地影响了宜宾市的竞争力,以后宜宾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突破口也应该把这两项作为重点;

7、在城市定位时提出一个较高的有鼓舞性的目标是有必要的,但是考虑到宜宾市的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在四川、川南地区的优势比较,我们在城市定位时不宜提出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定位,以免坐失发展良机。

第二章宜宾市经济产业分析与规划

【内容提要】主导产业的确立与选择,是一个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部分运用当今经济、产业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在对宜宾市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等进行了严格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宜宾市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安排的基本思路。

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依据

(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理论依据

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的选择和发展研究,旨在吸取以往调整产业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宜宾市工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试图选择若干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进而通过培育和扶植,使之在未来20年对宜宾市经济产业起支撑作用,并带动本市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

1、主导产业的基本涵义

目前见于国内有关资料中对主导产业的涵义或界定,大约有10多种。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与主导产业并存和协同发展的主导产业群,是指具有主导产业特性的次一级产业,既包括前一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也包括具有较强潜在发展能力的优势产业。按美国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认为,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诱导作用,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它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在现实中,由于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两个概念有类似之处,因而常常被混同起来,这是不恰当的。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但不一定能对国民经济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A、波特巨型理论

波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通过这三部著作,波特试图建立一种“巨型理论”(grand theory),以全面性解释经济社会现象。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教授指出产业中存在着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来自于产业的(1)竞争者;(2)潜在进入者;(3)替代者;(4)供货商和(5)买主。由于这五种竞争力的存在,所谓的竞争战略就变成了对应该采取何种战略来对抗这五种竞争力的讨论。为此,波特提出三种一般性战略供企业采用,分别是(1)全面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焦点集中战略。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又将其分析架构扩大,纳入了“国家”这个影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了解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角色,对企业和政府都很有价值。波特再次提出一个新的架构。他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下列四项

因素的影响,它们分别是:(1)生产要素情况;(2)需求条件;(3)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4)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一国的某产业只有突出地具备了上述四条件中的一、两项,才能说是具有竞争力。这个互动模式被称为“金刚石模型”。价值链是用于分析全球竞争战略的基本工具。波特试图将所有可能影响竞争力良性的因素,都纳入其思考逻辑当中,从而成就一个最完整、最具解释性的“巨型理论”。

B、区域经济理论

一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eois perrour)和代维尔(J R Boudeville)的增长极理论1。佩鲁和代维尔认为,一个区域的所有地区并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的,往往是在某一点或几点发展最快,这些高速增长的点即是所谓的增长极,它们一般是城市或大型工业基地,在整个地区发挥支配作用。增长极以“墨渍”方式缓慢扩大,其影响逐渐传播到落后地区,引致增长中心的扩张和第二级、第三级以至更多增长中心的出现,从而使整个地区出现增长。另一方面,增长极也有可能对落后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即由于增长极的产业竞争力相对于周围地区是非常强大的,因此会使周围地区相对低效率、高成本生产者的市场萎缩甚至消失,使产业出现不景气,从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增长极周围地区的经济布局应以发展增长极的上、下游产业,为其配套、服务以及“拾遗补缺”为主,增长极的扩散过程应成为周围地区与增长极进行产业融合的过程。

二是G·谬尔达尔(G Mydral)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第二轮变化又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消极意义上看,落后地区经济循环体系的运行若不摆脱恶性循环,就有可能不断积累导致落后的因素而不能自拨。从积极意义上讲,区域内有生命力的增长点的出现,会通过乘数效应而逐步扩展,并创造出新增长点或扩大增长中心。这个过程循环不已,一旦启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引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约翰·费里德曼的核心—外围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等,这些理论的出现,不仅更加完善了区域经济的理论体系,而且在指导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收获,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宜宾市的区域经济布局,发展地区经济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般说来,任何产业的萌芽、发展和衰落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并主要地表现为:

1、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不断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许许多多的产业部门相继产生。当代社会分工向深层次演进。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与协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从长期来看,它还可以

1黄以柱,区域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促进技术创新。这是因为通过对劳动过程和操作的细分和专业化,注意力集中在更窄的生产领域,从而使生产工序、操作技艺的改进等技术创新变得相对容易。对于社会生产来说,如果说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是没有极限,专业化的发展同样也应该是没有极限的。

2、产业发展周期

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热点。当经济处于扩张初期,居民消费和相应投资启动,最先带动汽车和房地产等周期性消费品、电子信息和机械设备等资本品以及交通运输业。这些行业的效益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最高,一旦经济开始收缩,这些行业也最先感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

能源行业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以及原材料行业如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这些行业处于产业链最前端,虽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周期性,但敏感度不如上一类行业。这类行业一般在经济扩张初期保持稳定或缓慢增长,当经济步入快速增长期时,产能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从而拉动这些基础产品的价格,使得行业效益有比较显著的增长。这类行业的增长一般会延续至整个经济扩张期的结束。金融服务业、城市公用设施类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弱。一般消费品行业如农业、食品,零售业以及医药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不明显,而是其他一些独立经济变量如人口起决定性作用。

3、产业价值链

社会经济体系是一个由分层次的多种产业所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经济资源在这一体系当中依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进行着配置。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和产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

处于产业链最下游且需求快速增长的消费品行业,包括轿车、住宅、航空、旅游等,这些行业直接受消费带动,是经济增长的源头。上游的投资品行业,这类行业受景气周期的持续拉动,而供给弹性又不高,将会在整个周期中保持景气状态。这类行业包括基础原材料行业,例如钢铁、有色金属(铜、氧化铝)、石化,能源(电力、煤炭)和基础设施(港口、机场)等。一些工业装备行业的需求前景也十分旺盛,例如工程机械(挖掘机和搅拌泵车等)、电力设备等。

随着国内经济出现“重化工业化”的趋势以及外贸依存度的持续提高,预计基础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增长相对于GDP增长的弹性都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由于上述产业的产能扩张周期较长,因此上述行业的供求将会持续紧张,产品价格将会持续保持在高位甚至继续提升。

4、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产业的发展是要具备必要的资源基础的。如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产业往往是因为具备了相应的资源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资源优势往往形成产业竞争当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的优势。

(三)宜宾市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宜宾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其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选择与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工业滞后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城乡居民增收缓慢、财政经济窘困的症结所在,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传统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放缓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寻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深入到经贸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四个换位”要求,把“企业强县”作为重要战略提出并强力组织实施,使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得到恢复性增长,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到2008年末,全县企业发展到18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全县企业实现增加值36452万元、销售收入118590万元、税金4635万元、利润7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2.5%、13.8%、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实现28818万元、105810万元、4327万元、39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5%、55.8%、20.7%和63%。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抓:一是抓发展。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重点,以打造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全县集中精选了10多户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来扶持。通过抓大扶小,扶优扶强,

发展和壮大骨干企业群体,飞雪制糖、飞鹤乳业立县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飞雪木业、昱诚农业、兴盛木业、绿丰面粉、仁华木业、恒通木业、天娇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陆续建设、投产、达效,初步构建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形成了大小并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以产业基地为重点,以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为目标,制定了00000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基地规划面积11.155平方公里,分为城东区和城西区两部分,其中城东区规划面积8.49平方公里,包括食品加工、医药制品、包装印刷、高新技术产业;城西区规划面积 2.665平方公里,包括林木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目前已有飞雪制糖和飞雪木业两家企业入驻。二是抓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围绕资源包装储备项目、围绕政策对外争取项目、围绕招商引进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等措施,推动了全县项目建设。2008年以来,已超前谋划和推进未来三年各类项目143项,概算总投资24.5亿元,其中部分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和项目前期工作,投资4021万元的县城给水改扩建、10676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3621万元的县城垃圾处理等项目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三是抓招商。依托林木、大豆、葵花等优势资源,加大了领导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着力引进资源精深加工型和就业纳税立县型企业。投资2.2亿元的飞雪木业、2.4亿元的昱诚农业、1.2亿元的兴盛木业相继开工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恒通木业、5000万元的天丰粮油食品开发

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查报告

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用科学进展观统领经济社会进展全局,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别利妨碍,在刺激经济进展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累积效应下,全市经济下滑势头有所趋缓,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仍处于调整中,市场需求别脚状况仍在进一步进展,财政收入形势别容乐观。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事情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还是严重。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别思考价格因素),一些要紧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咨询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重,要紧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落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落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落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创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延续回降,市场需求仍显别脚。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连续落势,3月份下落9.32%,落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落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落,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别脚,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完全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落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浮现下落。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四是房地产投资下落。从房地产开辟完成投资事情看,今年1 投资存在要紧咨询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打算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降快于都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降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降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降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五)地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妨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妨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落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落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峻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落。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恶化,全国经济尚未浮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要紧指标数据看,虽然中央和地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别脚状况仍在进展。 二、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 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年“6.9”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2%、11.2%、10.5%和 11.9%。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

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 18.4%。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全市份额的0.029 %和0.57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32.7%和全市10046元的59.2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7:31.7:41.6,与全省11:56:33和全市24.8:38.6:36.6比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

项目研究报告

《基于文理科划分的通识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通识教育课程引起我国大学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已经开始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提出要进行“通才教育、文理渗透”。1995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如北京大学“文理双学位制”;清华大学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弘扬的主旋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已在许多高校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正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在部分综合性重点高校,在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实施。就如今已实施的情况来看,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制度条件无法保障、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学生认识不到位等,使通识教育有流于形式的倾向,无法起到实际效果。 在课程结构上,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全校必修课一般由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至多在

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征 (一)工业生产保持恢复性增长。一是工业增幅逐步提高。3、4、 5、6月份的累计增幅分别为:14.45%、14.6%、16.84%、16.86%,可以看出,增幅由3、4月份的14%上升到5、6月份的16%;二是企业获利能力逐步提高。工业效益综合指数由3、4月份的175%左右上升到5月份的180.98%,在全省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下降7.9个百分点的形势下,我市反增2.7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用电量逐步提高。工业用电量增幅从2、3月份的10%上升到4、5月份的14%左右。 (二)部分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一是建材行业。随着房地产业的回暖,建筑陶瓷及水泥等建材价格回升,陶瓷行业发展迅猛。陶瓷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亿元,增长52.1%;实现利税3.7亿元,增长139%;陶瓷基地上交税收3181.8万元,增加2864.4万元。二是鞋革产业。目前鞋业基地有企业25家,投产8家。今年1—5月,鞋业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增长54%;实现利税8200万元,增长36%。鞋革基地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5.9%;匹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利税5491万元,同比增长36.5%。三是纺织产业。纺织产业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增长32%;实现利税9800万元,增长27%。重点企业金源纺织、三邦实业和天顺纺织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2.94亿元、1.02亿元、1.13亿元,分别增长57%、32%、16%,对纺织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贡献率达到60.7%。四是竹木加工行业。1—5月,竹木加工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增长 36.6%;实现利税2900万元,增长15.2%。 (三)百日产业招商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招商百日大会战动员会以后,各地快速行动,制定措施,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招商队伍,分赴沿海各地开展产业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宜春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了机电锂电产业招商百日大会战活动方案,加强调度,目前已正式签约机电锂电产业项目12个,签约资金近45.6亿元。袁州区新引进江西鼎吉豪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同缘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和江西美伦医药有限公司等3个医药类项目。丰城市全力开展“双百双十招商竞赛”活动,组织100名招商人员,以100天为竞赛周期,瞄准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产业招商,到目前为止,共签约工业项目29个,合同资金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樟树市成立了由市领导带队的14个招商分队,分赴外地招商,到目前为止,新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新签意向性项目7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此外正在洽谈项目28个,合计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奉新县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百日大行动”,深入开展以商招商,1—5月共签约引进新项目、扩(续)建项目4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10.8亿元,其中引进外资178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3.8%和92.9%。1—5月,高安市建陶基地共有8

关于城市经济形势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经济形势的调研报告 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的实际,我们认为:,**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调研报告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 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 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 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XX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 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 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 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xx大和xx大

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XX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科学建言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按照市政协常委会安排,4月中旬,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在曾广中副主席带领下,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课题,深入XX区、XX市的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咸阳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建设,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全市整个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得以聚合爆发。201X年,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首次达到了50.3%。201X年,咸阳成为继西安、榆林之后的第3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地市。此后4年,工业经济总量更是增长近3倍。目前,我市已经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建材、航空、战略新兴九大支柱产业。201X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咸阳工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3亿元、增加值完成835亿元,分别增长1 6.7%和1 8.7%。201X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8 7.3亿元、增加值91 8亿元,分别增长1 5.7%和1 4.5%。

但是,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看,咸阳工业经济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全市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发展总量不大,劲头不足。加之能源产业价格下降,对我市仍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影响较大。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67亿元,同比增长 5.4%,较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 7.17亿元,增长 10.3%,较1-2月回落 2个百分点。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层次偏低。仍以传统产业、加工型企业居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产业链较短,产业集聚度较低,导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如我市的电子、纺织服装行业都是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而占我市规模工业份额48%的能源化工产业,主要依托彬长旬的地理优势,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融资能力不强。我市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间接融资,融资成本高,受金融政策影响较大,而不善于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融资渠道不畅、担保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困扰企业转型的一大难题。目前,咸阳在国内的上市公司只有3户,分别是兴化股份、st偏转和彩虹股份,低于西安的19户、宝鸡5户,与东部地市相比差距更大。

关于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活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大领导力度、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电商产业市场规模和电商主体不断扩大,电商平台建设加速。 (一)交易规模突破新高。2015年,全市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120.18亿元,同比增长17.9%。全市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世界工厂网就有工商行政登记可查询的从业主体48300多个。共有300多家供应商在阿里巴巴1688进出品平台开展网上跨境对外贸易,网销商品在农副产品及食品、服装家纺、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家具和家居用品等市主要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市场主体有了发展。我市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着力点,精心谋划,全面推进。目前全市有133家企业通过河南省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在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的基础上,市政府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国家、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程,加强对各县(市、区)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形成了省、市两级电商示范体系。同时,重点培育了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带动了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已有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8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1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电商应用更加广泛。电商应用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超过60%,覆盖18个国民经济门类,一批商贸、物流及涉农企业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拓宽销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四、项目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 一、项目提出背景 二、项目发展概况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项目投资所在城市的基本概况 一、城市基本发展情况 二、城市地理位置、交通、 三、城市气候与生态环境 四、城市的人文环境 五、城市经济状况 六、城市的人口结构及人均经济状况 七、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及功能布局 八、城市对项目的影响与建议措施 第四部分市场分析 一、整体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二、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第五部分地块分析 一、地块概况 二、地块分析 三、土地价格 四、土地升值潜力初步评估 五、项目取得用地的法律及政策性风险分析

六、地块SWOT分析 七、项目评价 第六部分项目定位 一、项目目标设置 二、项目整体定位策略 三、项目定位建议 第七部分项目整体规划分析 一、项目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 二、项目规划设计的主题及概念 第八部分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安排与销售节点 一、项目分期开发设置 二、工程计划 三、销售节点 第九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成本预测 二、税务分析 三、资金筹措 四、资金投放使用计划 第十部分销售收入测定 一、销售收入测算 二、销售利润测算 第十一部分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三、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十二部分综合评价 一、经济评价(定性) 二、社会评价(定性) 三、环境评价 四、市场预测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六、总体结论及建议 第十三部分竞拍和投标方式取得土地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内容 一、主要指标测算 二、竞争对手分析 三、制定策略 第十四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某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某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强势打造XX产业园区加快XX县工业经济发展 XX县政府副县长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XX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蓄能生态产业,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功能区,将XX工业园区作为XX县接受工业化辐射的重要基地,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能源、制造等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了XX工业园区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成为XX县工业提速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基础条件 XX工业园区地处XX县东北部,XX市的东南部,距XX 市中心城区仅11公里,宜珙铁路、金筠铁路、宜长公路和宜珙公路横穿区内,是通往长宁、珙县、XX、兴文、江安等地的交通要道,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南广河和清溪河、福胜河流经境内,形成了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与XX中心城区相连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二、发展与现状 XX工业园区自XX年成立以来,紧扣“打造产值上百亿元工业集中区”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强势打造XX工业

园区”的基本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竭力加强招商引资,全力搞好项目服务,致力推进项目建设,集中区规划布局基本成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入驻情况良好,100亿工业集中区初显轮廓。 规划布局科学。XX工业园区坚持以规划为指导,编制了《四川XXXX县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四川XXXX县XX 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XXXX县XX工业园区水利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规划面积905平方公里,确定了将XX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辅的能源工业功能区,根据工业性质的不同,将XX工业园区规划分为“一区三片”:磨顶片、石桥片、还阳片。磨顶片主要发展能源工业;石桥片主要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二类工业;还阳片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业。 机制体制健全。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管委会下设综合部、规划建设环保部、招商引资部、土地管理部和安全保卫部。同时,成立了XX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县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和集中区投融资平台,承担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开发性前期工作。出台了《XX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XX县促进投资实施办法》等政策,着力加强集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搞好对入驻企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加快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实现“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和“三年冲百强”战略的基础。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县城和周边乡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进一步深化。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一、开发区基本情况**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4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具备规模开发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环境,得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商的青睐,一些知名企业如**企业、**有限公司、**集团、**集团等纷纷落户开发区,开发区已成为**县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对管理区域内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宽视野、适度超前的原则致力于“一

城五区”建设:以**大道为中轴,在**大道与**路之间打造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凝聚了**广场、县行政中心、步行街、生态街等一批精品工程。初步建成了4000余亩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80余家,总投资逾2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内外资企业,已成为全省样板工业园区。为进一步拓展工业平台,开发区已在原**省道**段规划建设了4.6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工业区的性质定位为以新型材料、医药、电子为主的生态工业园。首期500亩现已开发完成,入园企业19家,总投资2.93亿元人民币,意向入园企业达到23家。二期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对外实行全面招商。**县委、县政府为了集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今年又将县内**工业园和**产业园并入开发区管理。**工业园是**工业重心北移的重要平台,地处**县北部中心镇高禹,首期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办公转椅、五金机械和IT产业三个区块。**产业园是中科院**分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个产业基地,规划面积3000亩,位于县城北侧,投资领域主要以药品、保健品研发及制造等。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悠然人居——**生态园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招商工作也全面展开。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国际一流的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生态园之后,开发区另一大手笔是即将建设的**博览园,主要包括植物博览园、濒危动物放养基地、教育、科研创业基地、低密度乡村别墅等项目,现该区块已基本完成概念性规划,即将开始对外招商。二、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一)、2004年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3.2%。2、工业增加值**亿元,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人大、市委党校、市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抽调15名同志组成三个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三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六个县市区,对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听取县市区委汇报,召开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人大、农业、民政、财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共调查24个乡镇、97个村,召开座谈会30个,座谈党员干部群众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全市3705个行政村,XX年村级经济总收入共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25个,占%;50100万元的142个,占%;1050万元的433个,占%;510万元的421个,占%;35万元的522个,占%;3万元以下的1148个,占%;经济空壳村813个,占%。 总的看,我市村级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

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保证基层组织运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程,紧紧抓在手上。各县市区专门组织调研,分析现状,研究措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调度,推动了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岱岳区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发展;肥城市落实大班子领导干部联、乡镇领导干部包、市直部门帮、经济强村或强企业带的帮扶制度;宁阳县把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村班子的硬指标,严格奖惩,调动了乡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也都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村级经济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各级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XX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构成中,集体经营或承包企业收入亿元,占%,果园、鱼塘、四荒和机动地承包收入亿元,占%,有偿服务收入3810万元,占%,盘活闲置资产收入万元,占%,化解、清欠债务收入万元,占%,其他收入12517万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县级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能力要素,只有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富裕、和谐、文明目标。像xx这样的贫困边境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及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经济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xx年,完成生产总值3亿元,增长为地方财政收入1652万元,增长为工业增加值1490 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5万元,增长%全县旅游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8 : 20 : 4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16元,增加15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旅游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明显改善,积极争取并实施了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事业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支撑xx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加大项目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小康进程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L、下,20xx年我县 实施的重大项目有:膜下滴灌工程、设施农业、退牧还草工程、白户牧民定居工程、xx县和平小区建设、城北物流园区工程、xx 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下迁县城及市场改扩建工程、交通工程、地质石油勘探、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一大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通过以上项目的大力建设,使我县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镇面貌、道路建设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断优化经济环境,扩大开放开始提速 “ ^一五”期间,县委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有大集团、大公司来我县投资,20xx 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3个,到位资金9000万元,本地外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宏泰商贸、野马经贸对外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雄哈尔、海龙等一批企业落户xx,积极参与优势 资源开发,为农牧民创收带来了机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和政策、体制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xx县总体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与 地区和牌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经济总虽仍然很小,县域经济实力偏弱 20xx年全县经济总虽占全地区的2%,地方财政收入占 全区财政收入的%,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与全区平均水平相差40%。可

保定房地产项目发展报告范文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 一、宗地描述................................................................................................................................................................ (一)地理位置.................................................................................................................................................... (二)地块四至.................................................................................................................................................... (三)用地规模.................................................................................................................................................... (四)地块现状.................................................................................................................................................... 二、地块周边配套分析................................................................................................................................................ 三、地块所在区域综述................................................................................................................................................ 四、宗地规划设计条件................................................................................................................................................第二部分保定城市宏观概况.................................................... 一、保定城市介绍........................................................................................................................................................ (一)城市基本情况............................................................................................................................................ (二)城市经济状况............................................................................................................................................ (三)保定市总体规划........................................................................................................................................ (四)城市总体特征总结....................................................................................................................................第三部分保定房地产市场概况 ................................................ 一、商品房市场总体情况............................................................................................................................................ (一)房地产现状描述........................................................................................................................................ (二)历年房地产市场上市量对比.................................................................................................................... (三)价格趋势.................................................................................................................................................... (四)发展趋势.................................................................................................................................................... (五)需求特征.................................................................................................................................................... (六)各在建在售项目类型对比分析................................................................................................................第四部分项目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威胁........................................................................................................................................................................ 四、机会........................................................................................................................................................................第五部分项目产品描述及操作思路 ........................................... 一、项目发展基调........................................................................................................................................................ 二、项目操作思路........................................................................................................................................................ 三、项目开发内容........................................................................................................................................................ 四、项目产品主要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