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用模型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_基于1985_2011年相关数据_杨雪荣

借用模型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_基于1985_2011年相关数据_杨雪荣

借用模型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_基于1985_2011年相关数据_杨雪荣
借用模型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_基于1985_2011年相关数据_杨雪荣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3年1月

147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

——基于1985—2011年相关数据

杨雪荣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摘 要:通胀和失业这两大宏观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是经济决策者的理想目标。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胀与失业之间变动关系的强有力工具,那么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又会以什么形式表现?本文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采用对失业率求对数的形式,模拟了其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拟合良好的计量模型,简单描述了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 通胀率 失业率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3)01—0147—02 整个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创新高,CPI 在月初的4.9%一路上升至7月份的6.5%之后虽一度有所回落,但我国的通胀压力依然严峻。我们知道,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为避免物价进一步上涨,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积极采取了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通过对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适用性和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尽管菲利普斯曲线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但对于同样正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菲利普斯曲线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经验,是否能够进而指导中国的市场经济,显然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如果存在,它又是什么形状的等等这些问题,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007年,《商业评论》杂志第16期中的一篇名为《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评述》的文章指出,“我国对现实经济中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实经济中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刘树成,陈学彬,余永定,黎德福,张焕明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或中国现实经济中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左大培,易纲);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并不确定,尚无规律可循(韩文秀)。”“王少平等运用我国的数据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协整分析和检验,得出了我国的通胀、工资、需求和进口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

栗树和等(1988)认为,1953—1985年,中国菲利普

斯曲线经历了正斜率、正负斜率交替和负斜率三个阶段。[1]

刘树成(1998)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同向变动关系,反向变动关系以及无关等几种变形。

陈学彬(1996)利用改革以来的GDP 统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相互交替情形,还是附加预期或者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都不能说明改革以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性较差。[2]

二、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验证

为验证同一问题,笔者选取两个宏观变量:失业率(UNE )和通货膨胀率(INF )。相关数据直接取自各年度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其中失业率由城镇登记失业率表示(由于统计资料不健全,在本文的分析中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实际失业率,其假设前提为城镇失业率等于农村失业率,且隐性失业者应计入失业的人数较少)。

表1 1985—2011年中国的通胀率和失业率(%) 年份 通货膨胀率(INF ) 失业率(UNE ) 1985 8.8 1.8 1986 6.0 2.0 1987 7.3 2.0 1988 18.5 2.0 1989 17.8 2.6 1990 2.1 2.1 1991 2.9 2.3 1992 5.4 2.3 1993 13.2 2.6 1994 21.7 2.8 1995 14.8 2.9 1996 6.1 3.0 1997 0.8 3.1 1998 -2.6 3.1 1999 -1.4 3.1 2000 0.4 3.1 2001 0.7 3.6 2002 0.3 4.0 2003 1.2 4.3 2004 3.9 4.2 2005 1.8 4.2 2006 1.5 4.1 2007 4.8 4.0 2008 5.9 4.2 2009 -0.7 4.3 2010 3.3 4.1 2011 5.4 4.1 资料来源:中国历年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我国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所示)。

1985年—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为-3.315,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由上图同样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正向变化。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胀和失业呈正向变化,如1992年~1994年,通胀率由5.4%上升到21.7%,失业率由2.3%上升到2.8%;2007~2008年,通胀率由4.8%上升到5.9%,失业率由4.0%上升到4.2%等。

(2)反向变化。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胀与失业之间呈反向变化出现于1994~1997、2001~2002、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3年1月

148

2003~2004、2006~2007,如2006~2007,通胀率从1.5%上升到4.8%,而失业率却从4.1%下降到4.0%。

(3)无关联变化。表现为失业率不变或微小变动,而通胀率大起大落,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于X 轴的直线。这

种情形在我国出现于1997~2000、2008~2009、2010~2011,如1997~2000,失业率维持在3.1%不变的情况下,通胀率的全距达到了3.4%;又如2008~2009,通胀率由5.9%急降至-0.7%,而失业率却只变动了0.1%。[3]

由此可见,中国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既不“相互交

替”,也不完全符合弗里德曼的“自然率”假说,但菲利普斯

曲线所体现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我国确实存在。无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何,都不能忘记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背景。1992年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移动说明了我国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这一政治事件的深远影响。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通胀率急剧下降,但由于国家积极采取保证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我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太大升高。另外,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所呈现出的独有特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对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回归分析 在1991~1999年,通胀率先升后降,失业率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通胀率之间存在反周期关系,这似乎表明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因此本文运用EVIEWS 软件进行模拟。 首先对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 检验。 对通货膨胀率(INF )序列进行ADF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ADF 统计量为-4.11,小于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24),表明该时间序列是平稳的。[4]

同理可对失业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发现该序列

不平稳,现对该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对序列求对数,得到

一个新的序列Ln (UNE ),现转为对新序列的平稳性进行

检验,结果显示ADF 统计量为-3.234,略小于10%显著水

平下的临界值(-3.233),但至少表明时间序列Ln (UNE )

已经是平稳序列。

在通过了文中所取各个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之后,利用

OLS 法估计建立回归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对模型进行

估计。

先对回归方程进行自相关性检验,因为n=27,k=2,

取显著水平a=0.05时,查表得dl=1.32,du=1.47,而

DW=0.98,该值较小,表明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

采用广义差分法消除自相关性,对其进行二次差分。

输出结果表明,估计结果经过8次迭代后收敛,并且t 值显

著,说明原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的

DW=2.029,1.45= du

已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该回归模型为: INF = 15.63 — 8.85 Ln (UNE ) + [AR (1) = 0.77]+[AR (2) = -0.53]

T= (3.009) (-1.995) (4.158) (-2.826) R2=0.55 F=8.671 Ln (UNE )表示失业率的对数形式; INF 表示通胀率。

从以上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失业率有一阶自相关性。短期内,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缓解因经济结构调整等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却并不一定有效;另外,失业率本身的自相关性说明从长期看失业率存在惯性并且失业率是正增长

的。[6]

之所以呈现这种关系是因为政府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破坏了人们的预期,由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有向右推进的过程;而变化不可能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又破坏了市

场信号的作用,厂商因无法及时调整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从而降低了工人再就业的机会,这样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会远离原点上移,其交点的连线就反映了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正向变化关系。 四、结束语

本文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经济运行当中菲利普斯曲线的形式。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

于X 轴的直线,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对失业率没有影响;而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通货

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因此,政府要促进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另外,因为失业率的增长具有惯性,长期内就业压力会很大,政府在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孙海军.菲利普斯曲线之中国验证—基于1985-2004年的数据分析[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1):21. [2] 期望扩充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一个实证分析 [3] 栗树和等.经济增长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建国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动[J ].管理世界,1988,(1):43—56. [4] 陈学彬.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1996,(8):3—8. [5] 张焕明.1979年—200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3,(02). [6] 赵伟,萧月华,王宇雯.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07,(8). [7] 谢璐.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 ].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4):37—38.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知识

1菲利普斯曲线 (1)基本定义: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A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C点失业率高时(大于5)通货膨胀率就低(小于3),当A点失业率低(小于B、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大于3)。SPC表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LPC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表达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 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 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

第八章 第六节 双曲线(优秀经典课时作业练习及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巩固练习] 实战演练 夯基提能 [A 组 基础保分练] 1.(2020·湖南永州模拟)焦点是(0,±2),且与双曲线x 23-y 23=1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 的方程是( ) A .x 2- y 2 3 =1 B .y 2- x 2 3 =1 C .x 2-y 2=2 D .y 2-x 2=2 解析:由已知,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且为等轴双曲线,故选D. 答案:D 2.双曲线x 2a 2-y 2 b 2=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离心率为( ) A .2 B . 3 C. 2 D.32 解析:由渐近线互相垂直可知????-b a ·b a =-1,即a 2= b 2,即 c 2=2a 2,即c =2a ,所以e = 2. 答案:C 3.已知双曲线 x 2- y 224=1的两个焦点为F 1,F 2,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若|PF 1|=4 3 |PF 2|,则△F 1PF 2的面积为( ) A .48 B .24 C .12 D .6 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PF 1|-|PF 2|=1 3 |PF 2|=2a =2, 解得|PF 2|=6,故|PF 1|=8,又|F 1F 2|=10, 由勾股定理可知三角形PF 1F 2为直角三角形, 因此S △PF 1F 2=1 2|PF 1|·|PF 2|=24. 答案:B 4.(2020·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已知A 是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左顶点,F 1,F 2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G 是△PF 1F 2的重心,若存在实数λ使得GA → =λPF 1→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B .2 C .4 D .与λ的取值有关 解析:由题意,可知|PG |=2|GO |,GA ∥PF 1,∴2|OA |=|AF 1|,∴2a =c -a ,∴c =3a ,∴e =3. 答案:A 5.(2020·惠州市高三一调)已知双曲线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π 3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A .2或 3 B .2或23 3 C.233 D .2 解析: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则有b a =tan π3=3,因为e 2 =c 2a 2=1+b 2 a 2=1 +3=4,所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故选D. 答案:D 6.已知点F 2为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的右焦点,直线y =kx 交C 于A ,B 两点,若∠AF 2B =2π 3 ,S △AF 2B =23,则C 的虚轴长为________. 解析:设双曲线C 的左焦点为F 1,连接AF 1,BF 1(图略),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F 1BF 2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S △AF 1B =23,∠F 1AF 2=π3.设|AF 1|=r 1,|AF 2|=r 2,则4c 2=r 21+r 22-2r 1r 2cos π3.又|r 1-r 2|=2a ,所以r 1r 2=4b 2.又S △AF 2B =S △AF 1F 2=12r 1r 2sin π 3=23,所以b 2=2, 则该双曲线的虚轴长为2 2. 答案:2 2 7.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 1,F 2,且|F 1F 2|=213,椭圆的长半轴长与双曲线实半轴长之差为4,离心率之比为3∶7. (1)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 (2)若P 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cos ∠F 1PF 2的值. 解析:(1)由题知c =13,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 b 2=1(a >b >0),

9章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解释失业的分类、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以及效应,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总需求管理的效果。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或者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过程。理解通胀可以有以下层次: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其次,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少数产品的价格上涨。其三,可以从价格或货币角度观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可以度量的。 1%100-基期物价水平 预测期物价水平?=π在中国,用1-CPI =π表示。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利用AD-AS 图形分析)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货太少。政府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大。通常是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如图: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垄断以及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叫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如图: 3结构型通货膨胀: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由于生产率差异而

导致的通货膨胀。 4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开发经济条件下,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贬值率加外国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一价定律推导出这一结论。在市场统一、产品同质等假设下,由于有P e P * =,即产品在国内的价格,等于汇率乘以外国价格。那么就有: ' +'='*P e P 假设经济完全开放,一国在2009年货币贬值率为5%,外国通货膨胀率为10%。2009年名义GDP 为40万亿元,可以计算该年的实际GDP 。联系2009-2012中国的通货膨胀事实,说明导致该时期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三 通货膨胀的效应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1)通货膨胀将会产生通货膨胀税,所以通货膨胀对政府有利,对私人不利。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名称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定义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

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图中,横轴U值代表失业率,纵轴G值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 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三种表达方式 “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的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后经萨缪尔森、索洛和奥肯等学者的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现今人们一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三种指标的两种相互关系:一是通货膨胀率(INF)和失业率(UNE)之间此消彼长,二是GDP增长率和失业率(UNE)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个绝对的真理,其对现实中很多经济事实解释无力,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第一次深刻体验就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即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交织在一起,这与上述菲利普斯曲线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而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即“高经济增长、高通胀压力和低就业矛盾”。因此,结合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在保证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下,进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1998年至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但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控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等诸多因素,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也日渐沉重,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日益凸显。 根据数据,绘制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和产出—失业菲利普斯曲线发现1998—201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呈异状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且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并不符合INF与UNE(用UUR代表)、GDP与UNE之间均呈相互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这就意味着在这几年间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失灵的。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不能代表真正事实上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综上,我国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指标并不能组成一条正规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失灵毋庸置疑。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突显出两大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其中通货膨胀问题的逐步解决主要依赖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如通过抛售债券、提高利息率、准备金率等手段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降低通货膨胀。而另一难题即失业问题的解决则显得更棘手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却又难以摆脱的实际问题。 造成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但也附带高失业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引发失业增加。 2)经济体制改革使就业岗位减少。 3)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对就业规模造成一定影响。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大表现就是“知识性失业”的出现,也即高学历人才失业现象逐步增加的趋势。 可以说在过去的九年里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制度体系,政府在挖掘潜力促进就业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每年有大量的新生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八章 第六节 双曲线 理

第八章 第六节 双曲线 一、选择题 1.“ab <0”是“方程ax 2 +by 2 =c 表示双曲线”的 ( ) A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ax 2 +by 2 =c 表示双曲线,即x 2c a +y 2c b =1表示双曲线,则c 2 ab <0,这就是说“ab <0” 是必要条件,然而若ab <0,c 可以等于0,即“ab <0”不是充分条件. 答案:A 2.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y =±3 3 x ,若顶点到渐近线的 距 离 为 1 , 则 双 曲 线 的 方 程 为 ( ) A.x 24-3y 24=1 B.3x 24-y 2 4=1 C.x 24-y 2 4 =1 D.x 24-4y 2 3 =1 解析:不妨设顶点(a,0)到直线3x -3y =0的距离为1,即3a 3+9=1,解得a =2.又b a = 33,所以b =23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 4-3y 2 4 =1. 答案:A 3. (2011·新课标全国卷)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 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 ) A. 2 B. 3 C .2 D .3 解析: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焦点F (-c,0),将x =-c 代入x 2a 2-y 2 b 2=1可得 y 2 =b 4a 2,所以|AB |=2×b 2a =2×2a .∴b 2=2a 2.c 2=a 2+b 2=3a 2.∴e =c a = 3. 答案:B 4.已知双曲线x 2 -y 2 3 =1的左顶点为A 1,右焦点为F 2,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1PA · 2PF 的最小值为 ( )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作者: ————————————————————————————————日期: ?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1997年11月) 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2)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形。(3)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及其变形有何重要政策含义。 一、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形 为了清晰地阐明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它会发生怎样的变形。 (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原载《管理世界》1997年第6期。 -1- 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见图1中虚线

企业价值估值模型

企业价值估值模型 相对估值法(乘数方法): 一市价 /净利比率模型(即市盈率模型)PE 法 基本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的每股净利 模型 模型 原理 驱动 ①企业的增长潜力;②股利支付率;③风险(股权成本)。其中最主要驱动因素是企业的增长潜力。 因素 模型①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②市盈率把价格和收益联系起来,直观地反映投入优 点和产出的关系;③市盈率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综合性。 模型 ①如果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②市盈率除了受企业本身基本面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整 局限 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在整个经济繁荣时市盈率上升,整个经济衰退时市盈率下降。 性 模型β值接近于 1 的企 业。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并且 适用 周期性较弱企业,如公共服务业,因其盈利相对稳定。 范围 逻辑上, PE 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EPS× P/E;股价决定于 EPS 与合理 P/E 值的积。在其它条PE 法 P/E 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 成长件不变下, EPS 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 的理 P/E。因此,当 EPS 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 被乘数变股享有高的合理 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 解 小 ),合理 P/E 值下降 (乘数变小 ),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反之同理。 二市价 /净资产比率模型(即市净率模型) PB 法 市净率=市价÷净资产 基本模型 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模型原理 ①权益报酬率;②股利支付率;③增长率;④风险(股权成本)。其中最主要驱动因素是权益 驱动因素 报酬率。 ①净利为负值的企业不能用市盈率估价,而市净率极少为负值,可用于大多数企业;②净资产 账面价值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容易理解;③净资产账面价值比净利稳定,也不像利润那样经 模型优点 常被人为操纵;④如果会计标准合理并且各企业会计政策一致,市净率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价 值的变化。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文数(人教版A版)练习:第八章 第六节 双曲线 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 A 组 基础对点练 1.已知F 为双曲线C :x 2-my 2=3m (m >0)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3 B .3 C.3m D .3m 解析:双曲线方程为x 23m -y 2 3=1,焦点F 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3.选A. 答案:A 2.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3=1(a >0)的离心率为2,则a =( ) A .2 B.62 C.52 D .1 解析:因为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3=1,所以e 2=1+3 a 2=4,因此a 2=1,a =1.选D. 答案:D 3.(2018·邢台摸底)双曲线x 2-4y 2=-1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x ±2y =0 B .y ±2x =0 C .x ±4y =0 D .y ±4x =0 解析:依题意,题中的双曲线即y 214-x 2=1,因此其渐近线方程是y 214-x 2 =0,即x ±2y =0,选 A. 答案:A 4.设F 1,F 2是双曲线x 2 -y 224=1的两个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4 3 |PF 2|,则△ PF 1F 2的面积等于( ) A .42 B .8 3 C .24 D .48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PF 1|-|PF 2||=2, 又|PF 1|=4 3|PF 2|, ∴|PF 1|=8,|PF 2|=6, 又|F 1F 2|=2c =10, ∴|PF 1|2+|PF 2|2=|F 1F 2|2, △PF 1F 2为直角三角形. △PF 1F 2的面积S =1 2 ×6×8=24.

答案:C 5.双曲线x 2a 2-y 2 b 2=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离心率为( ) A .2 B. 3 C. 2 D.32 解析:由渐近线互相垂直可知????-b a ·b a =-1, 即a 2= b 2,即 c 2=2a 2,即c =2a , 所以e = 2. 答案:C 6.下列双曲线中,焦点在y 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y =±2x 的是( ) A .x 2 -y 2 4 =1 B.x 24-y 2 =1 C.y 24 -x 2 =1 D .y 2 -x 2 4 =1 解析:A 、B 选项中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C 、D 选项中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又令y 2 4- x 2 =0,得y =±2x ,令y 2 -x 24=0,得y =±1 2 x ,故选C. 答案:C 7.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e =5 4,且其右焦点为F 2(5,0),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x 24-y 2 3=1 B.x 29-y 2 16=1 C.x 216-y 2 9 =1 D.x 23-y 2 4 =1 解析:由题意得e = 1+b 2a 2=5 4 ,又右焦点为F 2(5,0),a 2+b 2=c 2,所以a 2=16,b 2=9,故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16-y 2 9=1. 答案:C 8.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焦距为25,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x +y =0 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4-y 2 =1 B .x 2 -y 2 4 =1 C.3x 220-3y 2 5 =1 D.3x 25-3y 2 20 =1 解析:由题意得c =5,b a =12,则a =2,b =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 =1. 答案:A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第一章引言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吸引了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关注。在一定的时间社会往往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如果财政政策决策者货币政策制定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扩大总需求,使得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那么在短期内可以扩大总需求并增加就业,但这样却会导致更迅速的物价上涨。如果决策者通过减少总需求,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就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但需要以短时间的低产量和高失业为代价。而菲利普斯曲线正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一条曲线[1]。 稳定物价和降低失业率是政府经济决策者的主要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如何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保持更加适当的短期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味的追求高GDP增长率,虽然可以增加就业,但必然会导致高通货膨胀率。对于我国目前而言正处于高通胀与高失业双重压力下,如果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就业压力虽然可以有所缓解但物价会持续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将会变大。因此我国要从当前基本国情出发,适当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稳定物价,提高就业。因此,只有在依据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章菲利普斯曲线概述 2.1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一、菲利普斯曲线概述 菲利普斯曲线刚开始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实际情况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1]。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曲线。如图1 所示。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的相关关系[2]。 二、理论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预期的通货膨胀;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即周期性失业)以及供给冲击。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 上式中是表示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反映程度的参数,负号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反向变动的。 2.2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理论发展 1967年以费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定。费里德曼认为从长远看失业率终归会回到自然失业率,因此从长远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指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直线。根据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分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通过适当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在短期中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而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变化的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2所示。 费尔普斯于1968年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质疑,他指出失业率不仅与通货膨胀率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费尔普斯认为不管失业率处于怎样的水平,如果人们和企业预期通货膨胀会上涨,他们就会希望获得更高

12试推导古典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12.试推导古典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并指出其政策含义。 答:(1)凯恩斯以前的古典总供给曲线是西方学者根据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劳动市场模型和生产函数得出的。这一总供给曲线的导出过程如下: 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劳动市场的均衡方程可知,方程中有待决定的变量为实际工资(W /P ),因此,只要求出W /P 的数值,并代人劳动市场的均衡式d N (W /P )=s N (W /P ),使能得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值f N 。再把代人生产函数(,)Y Y N K =,便可以求得充分就业的收入f Y 。 由于价格(P )的变动不影响根据d N (W /P )=s N (W /P )求得的数值,所以,把这个数值代入d d N N (W /P )或s N =s N (W /P )而得到的f N 也不受P 的影响。同样,把f N 代入生产函数(,)Y Y N K =而得到的f Y 也不受P 的影响。这样,如果用纵坐标代表P ,用横坐标代表Y ,那么,由此而得到的表示P 与Y 之间的关系的曲线便是一条垂直线。该线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为f Y 。这条表示P 与Y 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垂直线AS 被西方学者称为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图6—28)。 (2)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由上述推导过程可知:AS 垂直线的含义为,不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国民收入均为它的充分就业的数值。而总供给曲线的变化可通过把这一曲线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根据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得出。如图6—29所示。 如图6—29 中,总供给曲线(AS ) 和总需求曲线(AD )相交于E 点,对应于E 的价格水 平为P ,国民收入为f Y 。如果国家执行货币政策采 扩大货币供给量(M ),那么,按照古典模型,其结果 只不过是把AD 线移到AD '的位置。AD '和AS 相 交于E '点。对应于E '点,价格水平为P ',国民收 入并没有改变,仍然为f Y 。 以上结果说明,由于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所以不论总需求如何变化,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相交总是对应于充分就业f Y 之点。这就是说,不会长期处于大量失业的状态。此外,由于AD 线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国民收入,所以通过经济政策来改变总需求并不能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后果,而仅仅会使价格水平发生波动。 图6—28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图6—29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

9章菲利普斯曲线

9章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解释失业的分类、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以及效应,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总需求管理的效果。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或者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过程。理解通胀可以有以下层次: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其次,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少数产品的价格上涨。其三,可以从价格或货币角度观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可以度量的。1%100-基期物价水平 预测期物价水平?=π在中国,用1-CPI =π表示。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利用AD-AS 图形分析)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货太少。政府扩张性

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大。通常是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如图: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垄断以及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叫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如图: 3结构型通货膨胀: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由于生产率差异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4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开发经济条件下,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贬值率加外国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一价定律推导出这一结论。在市场统 一、产品同质等假设下,由于有P e P * =,即产品在国内的价格,等于汇率乘以外国价格。那么就有: '+'='*P e P 假设经济完全开放,一国在2009年货币贬值率为5%,外国通货膨胀率为10%。2009年名义GDP 为40万亿元,可以计算该年的实际GDP 。联系2009-2012中国的通货膨胀事实,说明导致该时期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新课标)高考数学(理)大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八章解析几何第六节双曲线

第六节双曲线 这样自检要比死记更有效基础盘查一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一)循纲忆知 1.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2. 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及双曲线的简单应用.

(二)小题査验 1.判断正误 (1)平面内到点鬥(0,4), F2(0, 一4)距离之差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平面内到点Fi(0,4), F2(0, 一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 是双曲线

2-(人敘A版敎材例题改褊)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分别为风(一5,0), 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 I, 卩2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3.设Fi ,形是双曲线x 2-^=l 的两个焦点显是双曲线上的一点, 且 3IPF!l=4IPF 2l,则△PTS?的面积等于 解析: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焦距为IF/』=2X5=10. 2=IPFj I 一 1略1=|lPF 2l-IP^2l=|lPF 2l, A \PF 2\=69 IPFil=8. AIPFil 2+lPF2l 2 = IFiF 2l 2^ ???Mi 丄“2, ?°? S^PF \F2=flPF ]卜 LPF2I=f X 6 X 8=24. ,

(二)小题查验 1.判断正误 2 2 ⑴方程打一占=1(如>0)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X ) 2 2 2 (2)双曲线方程和一讣=沏>0, n>0, 2H0)的渐近线方程是和一 必=0,即兰±》=0 n m n (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互相垂直,离心率等于边(V ) 2 2 2 2 (4)若双曲线器一器=1@>0,〃>0)与話—缶=1(°>0, 〃>0)的离心 率分别是习,%,则需+寿=K此结论中两条双曲线为共轨双曲线)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基本形式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基本形式 总供给曲线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平直线,即水平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这时整个社会资源出现大量闲置,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产量增加时,成本保持不变,价格也不发生变化,这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研究的关键区域,不需要考虑总供给对产出的限制。 第二部分为垂线,即其垂直部分,称为古典区域,这时整个社会资源已经全部被充分利用,图中标为f Y,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这种情况下不管价格水平为多高,经济中的产量都不会增加。古典学派认为价格自由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经济能够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垂线形式的总供给曲线称为古典区域。 界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分称为中间区域,即向右上方倾斜区域,随着经济资源逐渐接近充分利用,产量水平提高会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造成价格水平提高,产出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当劳动市场均衡时,确定了均衡就业水平,根据生产函数即可确定相应的短期产出水平。

一、古典学派总供求模型 由于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此其总供求模型也相当简单。如图8.17所示,AS 曲线是一条起始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f Y 的垂线。当总需求水平为1AD 时,产出水平不变,仍为f Y ,价格水平为1P 。反映了这时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的高低,总需求变化只有价格效应而不存在产出效应。当总需求水平提高到2AD 时,产出水平仍不变,但价格水平提高到2P ,总需求水平提高的部分一对一地反映到了价格水平上。在均衡点,意味着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这是因为,总需求曲线是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IS -LM 模型推导出来的,AD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能够满足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而总供给曲线是从劳动市场均衡推导出来的,AS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也都能满足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这样在均衡点上所有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图:古典学派的总供求模型 古典学派的总供求模型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一是产出水平要想增加,只有总供给曲线移动才是可能的,在短期技术和资本给定的情况下,总供给的移动是缓慢的,只有技术水平提高、资本投入增加的情况下,才能推动总供给移动,从而增加产出。这就提出了需求管理政策没有实际效应的结果。二是总需求的扩张只会全部反映到价格上涨上来,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总需求作用的结果,控制通货膨胀,只要控制好总需求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他政策手段不起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3 陈彦斌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 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 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 alíand G ertler (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本文使用中国数据 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经验研究结果 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 M 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在通胀 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 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预期 宏观经济 一、引 言 菲利普斯曲线自从被Phillips(1958)提出以来,就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和通货膨胀预测这两个领域同时扮演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角色。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取舍关系,这种取舍关系一方面被用于构建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另外一方面被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预测通货膨胀水平。 50年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逐渐完善,许多里程碑式的模型被提出来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建立在自然失业率和奥肯定律基础之上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是过度总需求和预期两方面的因素。G ordon(1996)提出的“三角”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胀的因素可以归纳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惯性三种因素。G alí和G ertler(1999)所提出的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有超额总需求、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 现实情况中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最为常见的产生机制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需求拉动型,即总需求过度增长,“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第二种是成本推动型,即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第三种是通胀惯性,即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第四种是通胀预期,即经济参与者做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形成通胀预期,从而导致当前价格水平的增加。 然而迄今,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发展中还没有同时概括通胀的四种基本决定因素的模型,因此建立同时包含影响通胀四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有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显著优点之一就在于其采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为传统凯恩斯理论增加了微观基础。本文将在Calv o(1983)、G alí和G ertler(1999)的交错定价模型基础之上,加入成本推动冲击(石油供给冲击),通过厂商的最优化行为导出菲利普斯曲线,并对通货膨胀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赋予微观含义。 3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cyb@https://www.doczj.com/doc/63657136.html,。本文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奥尔多中心联合课题阶段性成果和中国人民大学985课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讨论班参与人员提出的有益评论,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

公司估值的常用模型方法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 DCF法大量借鉴了DDM 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 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菲利普斯曲线(长短期及政策含义)

精品文档 1请论述长期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以及其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的形状不同,对应的政策含义也不相同。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现在研究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意指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即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表明: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01-1趣的菲耻普甘曲袋 图1-1中,横轴表示失业率U,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n,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 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 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西方学者认为,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 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1-2色谢和长期韮制普斯担歩 图1-2中,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 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2020版《微点教程》高考人教A版文科数学一轮复习文档:第八章+第六节 双 曲 线+Word版含答案

第六节双曲线 2019考纲考题考情 1.双曲线的概念 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零且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 (1)当a<c时,M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当a=c时,M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3)当a>c时,M点不存在。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1.双曲线定义的四点辨析 (1)当0<2a <|F 1F 2|时,动点的轨迹才是双曲线。 (2)当2a =0时,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 1F 2的中垂线。 (3)当2a =|F 1F 2|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4)当2a >|F 1F 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 2.方程x 2m -y 2n =1(mn >0)表示的曲线 (1)当m >0,n >0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2)当m <0,n <0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3.方程的常见设法 (1)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共渐近线的方程可设为x 2a 2-y 2 b 2=λ(λ≠0)。 (2)若渐近线的方程为y =±b a x ,则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 b 2=λ(λ≠0)。 一、走进教材 1.(选修1-1P 54A 组T 1改编)已知双曲线x 2-y 216=1上一点 P 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

等于________。 解析设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PF1|=4,则||PF1|-|PF2||=2,故|PF2|=6或2,又双曲线上的点到它的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c-a=17-1>2,故|PF2|=6。 答案6 2.(选修1-1P53练习T3改编)以椭圆x2 4+ y2 3=1的焦点为顶 点,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设要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2 a2- y2 b2=1(a>0,b>0),由椭圆 x2 4+y2 3=1,得焦点为(±1,0),顶点为(±2,0)。所以双曲线的顶点为 (±1,0),焦点为(±2,0)。所以a=1,c=2,所以b2=c2-a2=3, 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为x2-y2 3=1。 答案x2-y2 3=1 二、走近高考 3.(2018·浙江高考)双曲线x2 3-y2=1的焦点坐标是() A.(-2,0),(2,0) B.(-2,0),(2,0) C.(0,-2),(0,2) D.(0,-2),(0,2) 解析由题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因为c2=a2+b2=3+1=4,所以c=2,故焦点坐标为(-2,0),(2,0)。故选B。 答案B 4.(2018·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x2 a2- y2 b2=1(a>0,b>0)的右焦点F(c,0)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3 2c,则 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