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音乐剧有关的单词

与音乐剧有关的单词

与音乐剧有关的单词
与音乐剧有关的单词

vaudeville ['v?ud?vil, 'v?:-] n. 杂耍;轻歌舞剧;歌舞杂耍表演

genre ['???r?] n. 类型;流派;风俗画

adj. 风俗画的;以日常情景为主题的

lavish ['l?vi?] adj. 浪费的;丰富的;大方的

vt. 浪费;慷慨给予;滥用

improvised ['impr?vaizd] adj. 临时准备的;即兴的

v. 即兴创作;临时做,临时提供(improvise的过去分词)taboo [t?'bu:, t?-] n. 禁忌;禁止

adj. 禁忌的;忌讳的

vt. 禁止;禁忌

deliberately adv. 故意orchestral [?:'kestr?l]

adj. 管弦乐的;管弦乐队的地;慎重地;谨慎地

choir ['kwai?] n. 合唱队;唱诗班;舞蹈队

vt. 合唱

stadia ['steidi?] n. 视距;视距仪(stadium的复数)

arena [?'ri:n?] n. 竞技场;舞台

rage [reid?] n. 愤怒;狂暴,肆虐;情绪激动vi. 大怒,发怒;流行,风行

acute [?'kju:t] adj. 严重的,急性的;激烈的;敏锐的;尖声的

pang [p??] n. (肉体上)剧痛;苦闷;(精神上)一阵极度的痛苦vt. 使剧痛;折磨gorgeously ['g?:d??sli] adv. 华美地;辉煌地

wrought [r?:t] adj. 锻造的;加工的;精细的v. 工作(work的过去分词)

raucous ['r?:k?s] adj. 沙哑的;刺耳的;粗声的

galvanizing ['g?lv?'naizi?] n. 镀锌v. 给…通电;给…镀锌;刺激(galvanize的ing形式)aesthetical [i:s'θetik?l] adj. 审美的;美学的;有审美感的

invigorating [in'viɡ?reitinɡ] vt. 振兴(invigorate的ing形式)adj. 爽快的;精力充沛的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汇总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

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

音乐剧赏析的论文

音乐剧鉴赏——猫 管理系 130701班李睿 130734020 这学期,我的选修了音乐剧赏析这门课程,本没有抱太大的热情,可是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欣赏中外音乐剧,并且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演唱了很多的音乐剧。当音乐响起,花朵般芬芳的音乐缭绕耳际,指尖以及身体的每个细胞仿佛都开始陶醉,我发现我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灵动的音乐。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柴《猫》。 音乐剧《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也是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歌剧。而剧中《记忆》一曲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 主要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杰克利猫的聚会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詹尼安点点、剧院猫、厨师猫、摇滚猫、英雄猫、铁路锚、剧院猫等等令人觉得新奇却又觉得亲切的形象让人十分喜欢,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摇滚猫与铁路猫的故事,摇滚猫的形象张扬有个性,桀骜不驯十分活灵活现,而铁路锚这一形象,让猫穿上马甲,作为铁路秩序的维持员,很有意思,当中的音乐也很好听。 当然,这其中的所有故事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格里泽贝拉的故事,这只早先混迹于人类世界的猫已不受杰里科猫们的欢迎,被排挤被唾弃,但年迈的她仍想回到杰里科猫们之中,先后两次闯入聚会,而这两次的闯入,为我们带来了剧中最经典的曲目——回忆,两次的演唱相似但绝不相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对于往日时光的回忆,当时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的演唱更加有力,像是对回忆声嘶力竭的控诉,对错误选择的严肃忏悔,我更喜欢第二次的演唱,在演唱之中,她终于像一只猫一样躬下身去,趴在地上,不再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趴下之后的再次站起把歌曲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动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的猫,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最终格里泽贝拉被选上进入杰里科之月,重新来过这一生,这意料之

音乐剧专业介绍

音乐剧专业介绍 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歌曲、对白、表演和舞蹈的戏剧表演形式。音乐剧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容是通过语言、音乐、动作等表演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呈现的。虽然音乐剧与歌剧、舞蹈等其他表演形式重叠,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下面就带来具体的音乐剧专业介绍。 音乐剧专业的重点是声乐以及舞蹈表演部分的学习。 课程学习包括:台词、文本、角色分析、音乐剧历史、戏剧研究、莎士比亚、舞台技巧、形体、舞蹈、歌唱、人文课程等。你会学到演出的每一个方面,从灯光到布景设计,到服饰和化妆,表演、演唱以及舞蹈等在生活中一一展现。 不同的音乐剧要求有不同的肢体动作与不同的人物音色。如何唱中有演,通过音色发音的变化变换成不同角色,用歌声充分的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专门的声乐课上会教受这一方面的技巧,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练习和对角色的分析揣摩。 音乐剧专业和别的学科不一样,表演是要身体力行的,除了自身在舞蹈课堂上的刻苦训练,经验也是同等重要的,所以音乐剧专业的学生要注重每一个实践机会,无论是课上的训练还是课外的演出机会,都是提升和巩固表演技巧的好途径。 就业方向: 大部分音乐剧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音乐剧演员,音乐教师,导演,编导,舞台策划,编舞,编剧等岗位。 申请要求: GPA一般要求2.8以上

本科雅思一般要求6+,托福72 研究生雅思一般要求6.5+,托福90 需要表演作品集(含非中文歌剧表演) 一般要求申请者需满足以下三种以上的能力:表演,唱歌,舞蹈,演奏乐器,作曲,写剧本,编舞。 院校推荐: 美国: The 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 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 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曼哈顿音乐学院 英国: Royal Conservatoire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 Trinity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 dance 圣三一拉邦音乐舞蹈艺术学院 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 Drama 皇家威尔士音乐戏剧学院 资料来源: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08629654.html,/

课 题 音乐剧中的音乐

课题音乐剧中的音乐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剧中音乐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 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 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 流传经久不衰。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 世的经典。让我们从音乐主题的选择、整体性、旋律性、戏 剧性、多样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韦伯音乐创作的特点: 一.主题的选择。 韦伯的音乐剧创作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他喜欢选择一些 具有严肃的社会意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引起人们内心普 遍共鸣的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极具戏剧性、冲突性;这样, 他的音乐创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把戏剧性的剧 情用音乐连接起来。比如在他早期的一部作品《耶稣基督超 级巨星》中,音乐剧取材于耶稣的生平事迹,对经文、人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心理探索,着力于民众与个人责任 感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在音乐方面,韦伯创新的将严肃的宗 教故事和前卫的摇滚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艺术表 现非常大胆,思想性也极为深刻的作品。这也是他的第一次 重大尝试。而《艾薇塔》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奇妙的混

合体,一个超越平凡人生活的女性。如何从一个平民成为了总统夫人,这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灰姑娘的故事,一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猫》则是一个舞台奇观,从该剧一开始,它就用开场音乐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凡之作。他巧妙的用猫的世界来隐喻人类的社会,这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探讨。而在《歌剧院的幽灵》中他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全面生动的体现,这是一部惊险、充满悬念的音乐剧,这种类型的音乐剧最吸引观众。这部音乐剧的构思同《猫》一样,是经过潜心思考的,这位大师始终关注着当代人们的喜好和追求,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适宜音乐剧表现的故事,他敏锐的目光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出能够触动世人心灵,引发人们内心深处激动和思索的主题。在音乐上,利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歌剧院,来实现他一直以来梦想的创作形式,他使用了在严肃正歌剧中才会采用的音乐语言,不仅使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还在音乐剧中套入了歌剧唱段。这些歌曲成功的刻画出一位可怕外貌下的幽灵所具有的善良人性的一面,和他在激烈的内心矛盾斗争中最终选择了光明的过程。可以说,这部作品使韦伯成功的进行了艺术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体现出韦伯对于音乐剧戏剧性的充分了解和音乐创作上深厚的功力。 二.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 看了一场音乐剧《悲惨世界》,从未看过音乐剧的我,居然没想到音乐剧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撼动人心的情节、波澜壮阔的音乐和变化无穷的舞美,让我为之震撼,一种久违的来自心灵深处震撼瞬间传遍了全身,感动经久不息。人生中会有无数次的感动,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什么时候到来,所以最美。 我实在没想到一部音乐剧居然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也在情理之中,有这么好的舞台灯光、音乐设备,有这么强的阵容齐聚,可谓是一场净化心灵的视听盛宴。 首先,在音乐上 《悲惨世界》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配乐是以古典乐为基础的,营造出了一种磅礴而深沉的气势,与剧中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符合。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旋律简单不仅是为了好唱、好听,而且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记忆,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比如芳汀的主题、冉阿让主题、沙威的音乐主题等。通过不同主题来突显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

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都很好的表现出来。总的来说,背景音乐对于剧情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剧情发生变化,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化,并且反映了剧情的内容。 音乐片段《At the End of the Day 》,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音乐片段《Castle on a Cloud 》空灵般的歌曲这部音乐剧中最振奋人心的音乐,最后尾声时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比如酒馆老板有着喜剧感的节奏不禁让人随着节奏摇摆起来的《Master of the House 》,比如被真挚感情深深地打动人心的珂赛特、马吕斯、爱波宁互诉衷肠的《In My Life 》,比如爱波宁独诉相思之苦的《On My Own》;比如爱波宁为革命牺牲时在马吕斯怀里与马吕斯对唱的催人泪下的《A Little Fall of Rain 》,比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让 人在悲惨的世界也存有希望。这些歌曲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令人爱的,令人恨的,令人不屑的,令人同情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音乐剧。 在人物上在《悲》剧中,剧中的人物也在演员的完美演绎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尚万强的善良令我为之动容,他在大战前夕祈祷上苍保佑 养女珂赛特的爱人马吕斯的独唱《让我死,让他活》,其神情之恳切、旋律之优美,令人过耳难忘。还有,当被寄养在德纳第夫妇家中已5 年的珂赛特在为自己的悲惨命运吟唱时,我也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珂赛特终日受到非人的虐待,但剥削她的黑心肠的夫妇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疼爱有佳。可

歌剧简介

1 啊,花已凋零——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中阿米娜的咏叹调(1楼) 2 啊,上帝,给我力量——比才歌剧《卡门》中米卡埃拉的咏叹调(4楼) 3 爱情乘着玫瑰翅膀——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丽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 4 求爱神给我安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7楼) 5 别说我,尊敬的人——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安娜的咏叹调(9楼) 6 纯净的天使——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 7 多奇怪——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 8 多谢,好友们——威尔第歌剧《西西里晚祷》中爱蕾娜的咏叹调(21楼) 9 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威尔第歌剧《厄尔南尼》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22楼) 10 愤怒,我的愤怒——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中塞尔皮娜的咏叹调(23楼) 11 复仇的痛苦——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24楼) 12 姑娘的秋波——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勒》中诺莉娅的咏叹调(25楼) 13 挂满了柔软帐幕——普契尼歌剧《曼侬·列斯库》中曼侬的咏叹调(26楼) 14 她抬头仰望——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咏叹调(27楼) 15 可爱的名字——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31楼) 16 离家去远方——卡塔拉尼歌剧《瓦蕾》中瓦蕾的咏叹调(32楼) 17 妈妈被杀害——乔尔达诺歌剧《安德烈·谢尼埃》中玛达蕾娜的咏叹调(33楼) 18 漫步街上——歌剧《绣花女》中穆塞塔的咏叹调(34楼) 19 美妙时刻已来临——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种苏珊娜的咏叹调(7楼) 20 那天深夜在大海上——博依托歌剧《梅菲斯特》中玛格丽塔的咏叹调(36楼) 21 你鞭打我吧——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彩琳娜的咏叹调(9楼) 22 你那冰凉的心——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咏叹调(37楼) 23 你无情的背叛了我——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9楼) 24 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加尼·斯基基》中劳莱塔的咏叹调(38楼) 25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咏叹调(44楼) 26 人们叫我咪咪——普契尼歌剧《绣花女》中咪咪的咏叹调(34楼) 27 上帝啊!给我安宁——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 28 胜利归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咏叹调(45楼) 29 圣洁女神——贝利尼歌剧《诺尔玛》中诺尔玛的咏叹调(46楼) 30 圣母玛丽亚——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咏叹调(47楼) 31 失去妈妈的孩子——普契尼歌剧《修女安吉里卡》中安吉里卡的咏叹调(48楼) 32 是分手的时候了——多尼采蒂歌剧《军中女郎》中玛丽亚的咏叹调(49楼) 33 死亡啊!——蓬皮耶利歌剧《乔贡达》中乔贡达的咏叹调(50楼) 34 他那温柔的声音——贝利尼歌剧《清教徒》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51楼) 35 万籁无声——多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露契亚的咏叹调(57楼) 36 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咏叹调(58楼) 37 我去死,先求你——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阿美莉娅的咏叹调(27楼) 38 我是作家忠实的仆人——契雷亚歌剧《阿德里亚娜·莱库弗》(59楼) 39 夜深沉——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莱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 40 一个女孩正十五——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黛斯碧娜的咏叹调(60楼) 41 永别了,快乐的梦——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维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url]) 42 在这座宫殿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咏叹调(37楼)。 《梦游女》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曹XX胡XX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 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L L[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音乐剧中的音乐赏析

音乐剧中的音乐赏析 音乐剧简介: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音乐剧特点: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剧起源于西方民间艺术,由歌舞、说唱等形式综合而成。早在1775年,本达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与1778年《美犹亚》已成为早期范例。菲比赫曾写过三部曲《希波达米亚》、R·施特劳斯的《伊诺克·阿登》、奥涅格的《火刑堆上的贞德》.布利斯的《早晨英雄》r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为话剧加入了最有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早期最具音乐剧的代表作品应该是《黑骗子》它于1866年诞生。1943年上演的《俄克拉荷马》,1975年上演的《群众演员》和1982年在美国百老汇首次上演的《猫》剧是上座率最高、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剧目。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参与创作过属音乐剧范畴的音乐作品,如英国作曲家戈尔·亚历山大曾自己创办了音乐剧团,为他所创作的《那伯的葡萄园》、《影子戏》、《耶路撒冷奏鸣曲》等音乐剧进行演出还有苏格兰作曲家汉密尔顿·伊恩所创作的《法萨卢斯战役》,英国作曲家城维斯.彼得·马克斯韦尔的《狂王之歌》,勋伯格的《西贡小姐》。英国作曲家安德列·鲁得·韦伯创作的《日落大道》、音乐剧与话剧、古典歌剧及舞剧有着明显的区别。音乐剧的形式多样,可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它借鉴了民间音乐素材、爵士乐风格、黑人说唱及民间舞蹈.踢踏舞、爵士舞甚至芭蓄等。 在歌唱方面,它不同于歌剧,音乐剧中可根据剧情的需要用不同演唱方法来加以演唱,如美声、通俗、民间说唱等。在舞蹈方面,音乐剧中的群众性的集体舞最为典型形式也十分多样,有古典芭蓄、民间舞、踢踏舞等。如《猫》剧,《西区故事》等不同形式的舞组合,形成其独特风格。 音乐剧的诞生,也许是由于一场“意外”,一场令人庆幸的“意外”——1866 年在美国,由威威廉.惠特里(Wil1iam Wheai1cy)制作了一台音乐通俗剧《黑骗子》,正苦于无人演出时,一个芭蕾舞团在美国作巡回演出时剧场被大火所烧,万般无奈又没有路费回家,只好为威廉上演了《黑骗子》。演出时音乐、戏剧和芭蕾舞在整台演出中交替进行,戏剧与舞蹈没有情节上的联系。尽管如此,这台演出竟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这样的一种演出模式便由此确立,有人以此为标志,来界定音乐剧在美国的诞生。 但是,音乐剧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它的诞生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其历史不过300多年。而具有美国本土风格的音乐从形成至今,则不过200年的历史。因为美国音乐成熟较晚,在20世纪以前,完全受到欧洲音乐影响,只有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才逐步形成真正具有独特美国风格的音乐。它从本质上来说是本土的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尤其是欧洲音乐的融合,渗透而产生。由于美国音乐在二十世纪才完全成型,所以,美国需要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形式,一种基于美国本土文化的表演形式。音乐剧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2、欧洲移民将许多成熟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带入了美国,如歌剧、芭蕾舞剧等等,为音乐剧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早期的音乐剧,一方面接受了欧洲的不同风格的轻、喜歌剧甚至在歌厅舞厅表演的歌舞杂剧(Vaudevil1e)的影响;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异同通俗与传统分析 摘要:本文对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在社会地位、戏剧元素、音乐元素、舞蹈元素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从中得出: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而在众多的歌剧艺术作品中,普契尼的《托斯卡》则是所有歌剧中最富于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一部,也就是它自1900年罗马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本文从《猫》和《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入手,浅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和联系。 一、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子中文人墨客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20世纪初,源于欧洲

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沉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并且,从发展过程来看,歌剧一直延续了传统与古典,成为一种典雅、高品位的代名词。虽然它早已不是仅属于皇家贵族的音乐,但也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歌剧的艺术层次决定了它的欣赏者的欣赏层次和艺术品位。然而音乐剧不是这样一种“高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向下发展的艺术,是一种娱乐化、戏剧化、大众化、商业化的艺术,这使得音乐剧的受众更加广泛。 同时,社会背景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时欧洲社会的文化艺术无不效仿古希腊文化的典雅、严谨,歌剧于这个时候诞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决定了歌剧的发展方向。音乐剧虽同样源于欧洲,但发扬光大的舞台却是美国,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最善改变的地方。音乐剧这种形式不仅在感官上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冲击,同时以其娱乐化的精神和富于改变的手段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人生态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 再者,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还从人们的态度上看到,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但是看音乐剧

青春音乐剧 歌舞剧

青春音乐剧-我的大学不是梦。 情景一 上课了(铃声响)大家坐在教室里一片混乱,老师进来,喊:上课! 众人有气无力:老师好!老师说:坐吧!同学们模拟考就要到了,大家抓紧啊! 情景二 举个牌子,期中考试后!发卷子拉!众人一片呜呼(各人自己报个分数,小叶;30?小文:20!小艾:40 小雪90小君25 小贝35!吵吵闹闹的感觉!)。。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考试考试考试考到昏天黑地/从早做到晚成绩又这么悲剧/我心烦心烦心烦烦到心如血滴/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算来算去算来算去算到放弃/伤心有木有我的自信狗叼走/我学习学习学习学到彻底忘记 唱完后该趴的继续趴,该吃的吃,谈得谈!老师点名,。, 老师:小叶。小叶:在。 老师:一天到晚就知道睡觉,你有点人生的追求么? 小叶:有啊!老师:什么?小叶:睡觉! 老师:我看你跟小文正好能凑一块。 小文:关我什么事?(拿起乐事吃着)我才不跟这笨大叔凑一块呢! 小叶:你说谁呀?臭大妈。。 老师:嗯,一个能睡!一个能吃!加起来正好是一种动物。 小文小叶倒。对唱:猪头猪身猪尾巴,一个从不挑食的乖娃娃!每天睡到日晒三杆后,从不梳头。你很像她!《猪之歌》 老师:小贝。小贝:老师我在。 老师:一天到晚跳跳跳,你真把自己当杰克逊了! 小贝站起来捂着胯部,动:是的,我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响音乐!!~~老师倒~~) 老师:小君!小君:等一下老师!!~这段正精彩的等会等会! 老师一把抢过小君的书:看小说看了二十几分!不许看了! 小君:老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呀!(《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好孤单》没有书的日子/ 我真的好无聊/所有课文都与我无关/没有书的日子/你叫我多空虚/小说的爱都在心里缠绕 老师:小雪!你这次考得不错呀! 小雪: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手机是人类科技发展的结晶呀!所谓我用那手机查查百度/一切都知道/科技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请佩服我用手机查答案的力量!让我能轻轻的告诉你/共享的潮流老师摇摇头:人才呀! 老师:小艾!(小艾还在发呆!吃着手指头~)小艾~(老师大喊一声!) 小艾:啊啊!老师你叫我?老师:小艾你怎么总是发呆吃手指? 小艾: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你纯真的眼睛哪去了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背后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难道说这发呆是必然(这个正好可以用,就没怎么改了) 老师:唉!你看小新小西同学多认真!真可谓俩耳不闻天下事。 小艾看着小新!小艾:一心一意那个什么? 小新正在和小西眉来眼去。 老师:小西!小西:老师老师:小新? 小新:你总以为我们在谈/是你自己想的太多了/我们其实呀真的没有谈/到底怎么说你才相信(老师:怎么说我都不信)(这里最好用音乐唱,待定!) 小西:小小小小新说(的)对!这些都是你的误会呀/我们的纯洁你根本不知道/你能不能

歌剧《猫》简介

《猫》之由来 T.S. 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1888-1965 英国诗人,1948年以《四个四重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9年创作儿童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该诗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但又发人深省。这部作品伴随着韦伯渡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出于对那时的记忆,韦伯于1977年开始着手改编它,经过四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就有了后来的《猫》。 瓦莱里·艾略特(Valerie Eliot) 诗人艾略特的遗孀。在出席1980年爱德蒙顿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时,她听到了公演的由艾略特的诗改编而成的歌曲,于是她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和故事,其中包括一首《魅力猫-格里泽贝拉》。这是一首对于孩子来说太悲伤的诗,所以艾略特没有把它收入诗集。后来这首诗成为全剧的中心和灵魂,就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猫》的经典曲目《回忆》。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猫》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就没有《猫》的黄金时代。 这位享誉世界的天才歌剧大师,除了共赢得五项英国劳伦斯奥立佛奖,六项美国托尼奖和三项葛莱美奖,另外还有数以亿计的演出收入。他于1981年完成的歌剧《猫》,现在已经成为音乐剧历史上最卖座的作品之一,除了天才的艺术能力,他要求他的音乐剧每一个细节都完全拷贝首演,保证其作品的高水平。这使得他不仅赢得了“现代舒伯特”的美誉,更有人称他为戏剧界的“比尔·盖茨”。 特里沃尔.努恩 他不仅是《猫》的导演。脍炙人口的《memory》歌词就出自他的手笔。当韦伯用一夜的时间写出剧中的主要旋律之后,特里沃尔反复阅读艾略特的原作,终于抓住了“回忆”这个关键词,写出了歌词。描绘出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情感主线——艰难的岁月,无可挽回的美好时光,以及重回猫家族的渴望。于是,就有了现在的《memory》,有了现在的《猫》。 芭芭拉·史翠珊 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知道《memory》的,相信99%的人会说是从芭芭拉·史翠珊的版本开始,这是我们最早能接触到的《memory》的版本,在我们还不怎么了解《猫》的时候,就已经为这首如泣如诉的歌曲分外着迷,转而成为芭芭拉的忠实拥趸,以至于不怎么记得起它的原唱伊莲·佩吉(Elaine Paige)了。没有人会说芭芭拉美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称自己是“会唱歌的女演员”,然而她却在从流行歌曲到古典歌曲,从歌坛到舞台剧乃至影坛创下了不俗的战绩。虽然她没有参加过《猫》的主要演出,但从未有任何人敢否认她对于《回忆》的精彩演绎。 一、音乐剧《猫》简介 世界最经典、最伟大、最成功的音乐剧《猫》,是由英国著名音乐剧、歌剧大师安德鲁?洛伊?韦伯于1977年以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剧。《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曾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贯穿始终的歌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的经典作品。 该剧于1981年在伦敦首演,1983年登上著名音乐剧之都百老汇的舞台,从此一炮走火并连续演出,与此同时,《猫》还多次到世界各国进行巡回演出。到2002年5月该剧正式宣布停演时,《猫》已在全球演出了近7000余场,并创造了近200亿的收入。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猫》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超过6500万观众,并以14种语言、超过40个版本、在全球近300个剧院、超过150个城市隆重上演,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被授予“世纪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

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华,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表演技能的舞台也是重要方面,缺乏相对稳定,具有长远规划的创作、生产实体,缺乏剧目生产和演出的持续性,就意味着缺乏主创人员锻炼的机会。另

影视作品鉴赏音乐剧《猫》鉴赏

音乐剧《猫》鉴赏 《猫》的剧本取材于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斯·艾略特1939年创作的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而从小就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安德鲁·劳伊德·韦伯,1977年开始着手为《擅长打扮的老猫经》编配音乐。 由于起初这首诗没有戏剧情节,没有戏剧张力,不具备创作为音乐剧的条件,韦伯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散曲。在1980年的爱德蒙顿音乐节上,韦伯公演了他写好的几个片段。艾略特的遗孀瓦莱里·艾略特也参加了音乐节,并且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和故事。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世界名曲的《回忆》的原型《魅力猫——格里泽贝拉》。 后来韦伯与特雷沃尔·努恩等人经过共同努力,《猫》剧诞生了。 音乐剧《猫》的音乐与舞蹈一样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全剧几乎有舞必有歌,随着不同角色的出场不断地变换音乐主题。从猫之命名、Jellicle 舞会之邀、到唱反调的搞怪猫、再到年华褪去的Grizabella ,音乐从最初的由远渐近,到摇滚乐风的「The Rum Tum Tugger」,以及《memory》,配乐从大提琴沉稳的弦乐低音,中间大提琴木管乐的舒缓,慢慢到铜管乐来势汹汹的气势,无不令观众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而在剧中四次出现的《回忆》(memory)更是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在音乐形象的铺垫方面,《猫》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样不同形象通过各异的音乐来达到的,如,如犯罪猫,它无恶不作,甚至绑架德高望重的领袖猫,每当有它出场,音乐都显得阴森恐怖;小偷猫,它的音乐通常是伴随着跳音,形象地表现出他们的鬼祟,令人可笑又可恨。 在音乐结构安排方面,全曲主要有三个主题,它们穿针引线般将剧中各个角色联结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群猫聚会的欢快的《杰里科猫之歌》的主题;有表现领袖猫的柔美的长笛主题动机;有表现核心角色魅力猫的阴郁伤感的主题动机。在全剧中,这些主题在不同的情节中以重复,模进,紧缩,扩展,变奏等形式出现,贯穿全剧,给人以提示和渲染情节的作用。而其余神态各异、性格迥异的猫,则由丰富多彩,形象鲜明的音乐来表现。 在音乐衔接推进方面,音乐剧中音乐的衔接是自由、宽容的,它并非将音乐排在了第一位,而由各个不同的因素,如对白、舞蹈、剧情共同来完成表达。在全剧的立意框架下,音乐的衔接则是利用剧情、利用对白、利用舞蹈、利用音乐的层层递进升华进行转换。有用一只人类的鞋的掷出来打断猫的合唱,用对白来缓解聚会的热闹气氛,缓解观众神经,用独舞过渡,表达舞会的开始,用接二连三的欢乐舞曲积攒情绪,为之后情感的爆发做铺垫。 《猫》像一个大杂烩,吸收着各式各样的体裁形式。整体风格上显得轻松活泼、诙谐有趣,表现了作曲家的鬼斧神工、丰厚的作曲功底。在其中,以爵士乐为主,表达聚会的欢快,同时快节奏、快速度

我最喜欢的舞台剧

我最喜欢的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以前对音乐剧的了解少之又少,对音乐剧全面、正式的接触,就是这次经典舞台剧赏析的课程了。虽然现在的我,仍然停留在单纯地欣赏音乐剧的水平上,但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剧有了颇多的感触和思考。 舞台艺术,演唱,戏剧,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却又比歌唱内容更加真实,比戏剧更加震撼人心,这便是我眼中的音乐剧。在完整地观看一部音乐剧之前,我们可能会通过许多的途径接触或是欣赏过一些经典唱段,个人觉得,这是音乐剧开启一个人心灵之窗的第一步。虽然我是一个刚刚接触音乐剧的人,关于音乐剧的历史,唱法,基本元素都得百度百科,但这并不妨碍我对音乐剧这门艺术的欣赏,音乐剧里每一个音符,每一幕场景都让人无法忽略,因为它们都承载着强烈,真挚和厚重的感情,沁入人心。 也许是莎翁情结吧,作为我们儿时心目中最纯真的爱情启蒙教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始终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爱屋及乌吧,钟情而向往这个故事,于是学起了附庸风雅,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荡涤了一回。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并深入人心,该剧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剧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死神,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歌曲的角色,有的只是舞蹈,但她却贯穿于全剧,成为一种宿命的象征。一开场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她,当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冲突的时候,当墨古修被提伯尔特刺死,提伯尔特被罗密欧刺死的时候她便在其跟前不停地跳着死亡之舞。当朱丽叶喝毒药自杀死后,罗密欧也自杀死去后,又是她撕毁了死亡契约让朱丽叶又复活过来,让朱丽叶看到罗密欧死在她身边,让朱丽叶饱受这种折磨,最后也是她递刀子给朱丽叶让朱丽叶自杀了的。 根据中国传统观念,死神应该是有一副冷酷绝情,满脸邪恶,身穿大黑袍的男性形象。但在这部剧中死神的扮演者却是美丽动人,身穿白纱缓缓起舞的女性,她用那婀娜的舞姿暗示着悲剧的来临。尤其是在罗密欧死前,她一直萦绕在罗密欧的身边,预示着死亡的来临,而她给罗密欧的一吻则彻底结束了罗密欧的生命。本剧抒情段落多,演歌绎舞的美轮美奂也增加了不少浪漫气息。 跟一般音乐剧往往把所有重心都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不同,这部剧除了Romeo与Juliette,其他的许多角色如双方的母亲,Juliette的奶妈La Nurse,Tybalt,Mercutio,Le Prince,Paris等等也都有很多重要的歌曲和戏份,而Benvolio还兼任Conteur(故事叙述者)的角色,因此这些演员在精心挑选下,都有着非常高的演出水准,无论是歌声还是演技,都是非常不错的。 出演Benvolio的Gregori Baquet出身于演艺家庭,父亲是著名短片导演和舞台演员,所以他也是从小就接近演艺圈,在电视界相当活跃,也因而认识了《Romeo et Juliette》的两个制作人,获得演出机会。 这部音乐剧非常讲究舞蹈,那些danseurs和danseuses不但个个有着深厚的芭蕾根基,而且也有些特技的,跟音乐搭配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甚至还不时出现凌空翻越的高难度动作,要比《Notre-Dame de Paris》还要精彩。当他们舞蹈时,音乐是用相当现代化的电子舞曲,也不会让人感到任何的不自在。在电子舞曲结束之后,接着出现的又往往是非常典雅的古典音乐,就这样来回穿梭于古今间的音乐似乎是一体的,因此这部音乐剧一开始就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该剧的作曲是Gerard Presgurvic,他在大学是主修电影,二十四岁那年,父亲送他一架钢琴,这激发了他对音乐的喜爱,他决定转行。在纽约旅行期间他遇见法国年轻歌手Patrick Bruel,两人一见如故。回到法国后他开始作曲,不但扑出了法国第一首饶舌的歌曲,并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