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教材来源:部编教材

适用年级:五年级

教学课时:30课时

一、教材分析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目标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

5.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6 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7 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8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四、课程实施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 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资源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 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8. 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五、具体时间安排

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上册笔记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一、填空题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3、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 5、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6、(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7、(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9、孝敬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012年修订时,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10、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1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2、(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13、(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4、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15、(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二、连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 32课时 设计者:克拉玛依准东第三小学曹李月 背景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求知欲较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不断启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让他们能对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就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训练和引导。 目标 1、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2、学会有精神,面貌好 3、珍惜时间,和拖拉说拜拜。 4、不做“小马虎” 5、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6、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热爱大自然。 7、珍爱小动物,保护自己 8、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9、学会交朋友,和朋友分享,同朋友合作。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把课外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和条件,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教师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中出现的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讲解,扩展学生知识面。 二、教学活动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7、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8、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9、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评价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检查学习内容的预习情况,奖励预习星)(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奖励课堂表现星) 二、测试成绩评价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抽查考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并对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测试星:(A)85分以上为优秀A;(B)70—84为良好B;(C)60—69为及格C;(D)60分以下为不及格D。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空(共12分) 1、新中国成立之初,邓稼先回国,领导科技人员成功地研制了中国的________和_____。 2、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及其周围的_____、_______、赤尾屿、绿岛、兰屿等几十座岛屿。 3、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4、横贯祖国大地的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母亲河。 5、黄山有四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4分) 1、《敕勒歌》是我国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 2、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交往的新时代。() 3、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 5、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满族人。() 6、我国的武夷山、泰山、黄山、九寨沟等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每个年满16周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共10分) ()1、音乐老师说,现在我们吹的___是由羌族乐器羌笛演变而来的。 A 、喇叭 B、唢呐 C、箫

()2、抗日战争时期,____率领回民支队与汉族人民一起,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取得了一次次胜利。 A、马本斋 B、赵尚志 C、杨靖宇 ()3、我国陆地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____位。 A、一 B、三 C、二 ()4、1895年, ____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行夺走了台湾岛。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5、中央人民政府把____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A、8月1日 B、9月10日 C、5月1日 四、我会连线(共5分) ①傣族 A 、锅庄舞 ②蒙古族 B、石板房 ③藏族 C、泼水节 ④布依族 D 、马头琴 ⑤维吾尔族 E 、开斋节 五、我会列举(共4分) 请列举我国的四大高原。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课程性质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形成具有良好道德与行为习惯为核心、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综合课程。 基于课程理念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材分析 《我们神圣的国土》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标 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班级、学校、社区中,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和群体的认同与接纳。应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3.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 环节二 讲授新课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2020年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2020年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42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年秋期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四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和民主法治教育、国家主权和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册内容体现了由远及近的生活领域,即从世界——国家——社区(家乡)——学校——家庭——个人。整册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了七大主题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国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我的祖国(祖国疆域有多大) 导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 ?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 )千米。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4)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三、 三、总结: 作业: 1、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第三位),人口约(13.4 )亿,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端是(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2)个特四、别行政区。与我国领土相邻的国家共有 (15)个,他们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我国人口有多少 一、导学过程: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困难请用红笔标注) 1.现在世界人口有多少?世界50亿人口在哪一年?60亿人口在哪 一年? 2.现在我国人口有多少?和世界人口是怎样的关系?获得这一信 息后,你有什么感受? 3.主题辩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两个同学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生了争论:一个同学说,人口多好处多;另一个同学说,人口多有不利的一面。你同意谁的观点?请把理由写在下面,辩论时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

最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电子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

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 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我们既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 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丰富的业余生活,有助于开我们的视野, 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还会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课 余生活,这样才能从在课余生活中得到成长。 教学难点: 认识到课余生活的作用,并且积极的参与课余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调查表等。 预习要求 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课余生活,观察周的同学都参加过哪些课余 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课余时间一般都做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況,说一说自己课余时间所做的事情。 2、其实课余时间安排的学间非常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 下我们的课余生活。 3、板书课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二、课余生活谁选择 1、我们过什么样的课余生活,谁有权力来选择呢?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五(1)班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2、出示课本第2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同学们对“课余生活谁选择”这个话题都发表了怎样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看了五(1)班的同学发表的看法,我们也 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 教师小结: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交 流能力。随着年龄的増长,知识经验的増多,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出自己的决定。 4、实践题 (1)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自己自主选择,不过在择自己的课余生 活时,很多同学就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李玉红同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李玉红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帮他一下。 (2)出示课本第3页上的图片,学生读一读,了解李玉红在选择课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42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

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XX年秋期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四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和民主法治教育、国家主权和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册内容体现了由远及近的生活领域,即从世界 国家社区(家乡) 学校家庭个人。整册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了七大主题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国家领土和主权教育(国情教育)、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 每篇课文由正文、活动园、相关链接和阅读角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各部分的功能。正文的功能主要是:引入学习情境、活动的导入、活动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客观知识或事实的描述、思想观点的陈述。活动园的类型多样,活动范围包括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2019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9.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10.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1.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1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13.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14.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5.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16.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王新英任艳梅 ◆设计日期:2017年8月 ◆适用年级:七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30课时 【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促进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据此,制订本学期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目前我校七年级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编写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的情况下,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的案例和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新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一条线索: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用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都从不同层面来促使学生分享,交流,从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本课内容,希望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 本册书共有10课内容 第1课“中学时代”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 第2课“学习新天地”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3课“发现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计提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精选道德与法治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5分)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居世 界。 2、我国地势,地形,有、、 、、。 3、我国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4、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年的起义。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有现役部队和 组成。现役部队由、、和组成。 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是,军歌 是, 军徽是,每年的月日是建军节。 6、、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发祥地 7、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发源于,呈几字形,注入,全长千米。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发源

于,全长千米,位居世界,注 入。 8、五岳是指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相距只有海里,战国时被称 为,汉朝和三国称为,隋唐以后被称 为。明万历年间在公文上正式使用台湾的名称。 10、我国的资源特征是、。 11、炎帝、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盟,世代繁衍,形成了华夏族,华夏族 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就是的来历。炎帝和黄帝 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 12、炎帝尝遍百草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被称为。黄帝会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国最早的,他 制造了车船,带领人们修造房屋、驯养家畜、凿井取水、改变了。 13、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时期人。他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教育家和。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献编成《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典籍被称为。 14、GDP就是,它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的。 1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文化现象是世界独有的,如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填空题复习整理大全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填空题复习整理大全 一、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1. 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激起求知欲望,磨砺意志,(开发潜能) ,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发展)。 2.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需要开动脑筋, (合理选择) 。 3.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 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4. 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 (成长) 的机会。 ; 5.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二、学会沟通交流 1.与人沟通,除了要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倾听。 2.真诚的交流需要尊重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3. 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 4.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 5.对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 6.倾听要做到: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7.“换位三部曲”分别是稳定情绪、( 冷静思考)和(寻找合理点)。 三、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1.毒品犹如毒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2. 新型毒品打着“时尚”“娱乐”“刺激”的旗号,有的甚至伪装成果汁、跳跳糖等,危害青少年。 3.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4.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 … 5.吸烟与饮酒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6.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四、选举产生班委会 1. 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在班委选举中,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班委会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共同承担责任。 3. 班委为同学提供服务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 4.班委会一般由民主选举产生。 · 5. 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 6. 班委要热爱集体,有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7.各班委之间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8.无记名投票是神圣的。全体同学一人一票,填好自己的选票 也是对自己民主权利的尊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人大代表为人民,》优质课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人大代表为人民,》优质课教学设计】道德与 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6、人大代表为人民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三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3.知道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 4.初步了解人民代表的工作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教学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素材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

第23页上方的课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三个概念,请学生就自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判断正确与否。教师应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就是要帮助他们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三个概念。 2.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上述三个概念。 共和国“是一种国家性质,即国家是什么样的。除了共和国,还有其他体制的国家,如封建国家。我们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是封建国家,而共和国是没有皇帝、国王的国家。封建国家是属于君主的,共和国则是属于人民的。”公民“在封建国家,国家的主人是皇帝、国王等君主。在共和国,国家的主人是公民。那么,什么是主人?同学们认为主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进行思考,引导他们得出如下意见:“主人是可以做主的人,比如决定各种事情,在家庭里如要不要买房子、买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地方的房子,要不要让孩子参加围棋班,假期是回老家走亲戚还是外出旅游,只有自己家的人才能决定(小学生也是小主人)等,外人不能替家庭的人做决定,这个家庭的人才是主人。又如,有的同学可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对于这些宠物,你们就是主人,你可以决定是不是带它出去、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去,决定喂它吃什么、什么时间替它洗澡等,总之替它决定许多事情,甚至决定它的命运―――是不是把它送人等。”“作为国家的主人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要管理国家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要对国家负责。我们国家的主人是所有的公民,所有的公民都要管理国家,对国家负责。而在封建国家,只有国王或皇帝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作业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一、填空。 1.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需要我们。 2.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 ,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 3.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 二、判断。 1.我从小是家里的乖乖女,如果家长不同意我选择的课余生活,我就要放弃。( ) 2.校内课余生活生动有趣,给我带米了很多好处,校外生活用处不大。( ) 三、你的课余生活有哪些? 2.学会沟通交流 一、填空。 1.我们生活在班级、学校、社区中,希望自己得到群体和他人的和 。 2.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我们课余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的机会。 二、判断。 1.同学之间有分岐时,如果我是对的,我要当着大家的面指出他的错误。( ) 2.课堂上,王聪总是沉默不语,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 ) 3,观点不一致没关系,各抒己见容易引发矛盾。( ) 1.在交流中总是试图改变他人,不会给人带来麻烦。( ) 三、简答。 1.当你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的想法是什么?做法是什么?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一、填空。 1.吸烟与饮酒会危害我们的。只有认清,主动,学会,我们才能健康的成长。 二、判断。 1.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尝试去做。() 2.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3.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 三、简答。 未成年人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 4.选举产生班委会 一、填空。 1..班委会由组成。 2.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工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一定的 ,更需要他们。有为同学、班级服务的和。 二、判断 1.当班长可以管同学,真神气。() 2.当班委委员是一种荣誉,一种骄傲。(凡是成绩好的都可当选。) ( ) 3.选班委时要采取“你投我一票,我也投你一票的方法”。( ) 三、简答。 1.你们班设有哪些班委岗位?他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希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②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④我国领土以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2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 2、我们湖北省简称() ①晋②鲁③鄂④琼⑤豫⑥皖⑦粤⑧渝 3、我国古代长安就是现在的() ①北京市②南京市③西安市④洛阳市

4、在下面六个省中,长江没有经过的省是() ①陕西省②四川省③青海省④贵州省⑤山西省⑥辽宁省 5、长江三角洲不包括() ①北京市②上海市③苏州市④宁波市 6、下列没有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①长城②黄河③泰山④黄山⑤武夷山 7、有“神农氏”之称的是() ①黄帝②炎帝③大禹④尧舜 8、“倾资创办集美学村”的爱国华人是() ①丁肇中②杨振宁③李政道④陈嘉庚 9、下列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是() ①汉字书法②京剧③巴蕾舞④印章⑤中医⑥中华武术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赞美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②黄山③万里长城④桂林山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5分)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居世界。 2、我国地势,地形,有、、 、、。 3、我国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县小学20XX年(秋季)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教学,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2.通过第二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教材包合了“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三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統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英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3.通过第四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

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4.通过第四单元《多样文明丰富多彩》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5.通过第五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6.通过学习第六单元《人类世界美好未来》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㈡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一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道德与法治》这本书的课程纲要。 (板书)它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册教材的结构和课时安排。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看看吧? 1、(出示课件)打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目录,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它显示了每组教材的主题、单元和页数,是本册书的路标。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几单元,几个主题? 2、时间安排 这四个单元,11个主题内容,好像四朵漂亮的花朵,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棵神奇的知识树,我们大概要用3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本《道德与法治》课本。

(二)了解每组内容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当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时,你会发现本册课本同上册课本一样,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仍有单元名和主题二大部分构成。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各单元,了解一下本学期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各单元学习目标。 请大家来看这个表格:

4个单元,11个主题内容,11项学习目标,大家都进行认真阅读了,看来每位同学都用心思考了,你们真棒 三、了解课程目标 1、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我们将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一册书的学习,到了6月份我们就要采摘丰收的果实了。会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看! 2、你摘得了果实,怎样才能真正拥有它呢?每一个果实后面都有我们要求达到的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总结:同学们,明确了单元主题,只要你在老师的引领下主动、努力地学习,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成功的。板书:引领、主动、努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3篇 选举产生班委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班委会的职责分工与作用。 ②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行程,培养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班级活动图片。 (2)与同学分享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班级活动。 (3)班级的活动是由谁组织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选举产生班委会》。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知道班委会的职

责分工与作用。②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班委会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1、课件出示第27页的活动园。 交流合作:根据班级工作需要,制作一份班委会分工示意图。 (1)过渡:我们班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文艺委员在每天都在组织“课前一支歌”的活动。 (2)小组讨论:班内有哪些班委岗位?并说说这些岗位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3)拓展:班级进步只需要班委会就可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小结:各班委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选举班委会的条件 2、阅读第28页活动园的《我选谁》片段,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选什么样的人当班长呢? 学生讨论并排序。 小结: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有为同学、班级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