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标准答题纸

考研政治标准答题纸

考研政治标准答题纸
考研政治标准答题纸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题纸

注意事项:请在各题所划定的区域内作答,未在指定位置或超出边框限定区域的作答无效

得分评卷人

34、

(可续写在下一页)

题号

34 35 36 37 38

得分

评卷人

核分人

贴条码处

得分评卷人35、

得分评卷人36、

得分评卷人37、

贴条码处得分评卷人38、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共5道分析题,题号是34-38题,分别对应5个科目: 第34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般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时候是纲要+毛泽东思想) 第37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通用模板 一、是什么?(阐述原理) 联系原理: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 照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原理包含的方法论) 二、为什么?(过渡部分) 联系材料: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解释说明:如果有错误观点要批驳(以上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把xx问题政治化) 三、怎么做?(行动性的语言) 提出行动 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自然条件+科技(主体、客体、媒介) 分析题:马原(哲学) 1.实践(人与自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核心) 3.必然性和偶然性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题模版一: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一、是什么 1.实践的定义: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 2.范畴 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 3.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 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 ①人与自身意识 ②人与人(思想道德修养) ③人与自然(马哲) 二、为什么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做:调动三个积极性4点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人)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科技)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东华理工大学813材料科学基础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注意: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1页,共2页 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 卷) 适用专业(领域)名称: 080502材料学温馨提醒:请考生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注题号。第五题的辅助线绘制在试题的原图上。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光电效应 (2)晶态结构与无定型结构 (3)弗伦克尔缺陷与肖特基缺陷 (4)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 (5)本征扩散与非本征扩散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列举一种铁电材料并简述其晶体结构特征以及铁电效应。 (2)试述微晶学说与无规则网络学说的主要观点。 三、分析与证明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钛的非化学计量缺陷的浓度与周围气氛的性质、压力大小相关,如果增大周围气氛的分压,非化学计量化合物TiO 2-x 的电导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2)液-固相变过程在液相中形成边长为a 的立方体晶核时,系统的自由焓 G 将写成什么形式?求出立方体“临界核胚”的边长a*和临界核化自由焓ΔG*。与形成球形晶核(假设临界核坯半径为r p ,临界核化自由焓ΔG p )相比较,哪一种形状核胚的临界核化自由焓更大,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计算CaTiO 3晶体中O 2-的电价是否饱和? (2)已知MgO 多晶材料中Mg 2+的本征扩散系数D 本征和非本征扩散系数D 非本征分别为:D 本征=0.29exp(-486000/RT)cm 2/s ,D 非本征=1.2×10-5exp(-254500/RT)cm 2/s 。试求: 1)在Mg 2+的lnD~1/T 图中,由非本征扩散转变为本征扩散的转折温度;2)欲使Mg 2+在MgO 中的扩散直至MgO 熔点2800oC 时仍为非本征扩散,三价杂质离子的浓度范围是多少? 五、相图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某学生进行PbO-TiO 2-ZrO 2系统试验,某日下午用高温炉熔融由PbO 、TiO 2和ZrO 2 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精都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605346270.html,)——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民生问题答题模板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民生问题答题模 板 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一、是什么 基本概念(选择与材料有关的部分表达): 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怎么讲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⑵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⑶反对错误观点: ①完全按劳分配,不需要按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矛盾(因为存在着多种所有制),我们需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经济 ②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劳分配——不符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干 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调高、扩中、打非 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统筹(在收入问题上属于怎么干,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属于是什么。)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内容(三保一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原则: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具体措施: ①体现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调节收入差距 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③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④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保障可能的外延、横向联系的考点

考研政治答题万能公式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 1、搞透哲学原理: 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⑴A和B并列关系(40对): 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渗透着A; 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 ⑵A和B从属关系(6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 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决定B(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 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的发展)。 ⑶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搞活哲学原理: 注意: 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 1、死记硬背的题目 2、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 3、情景型题目(例子题) 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1、先写... ...认为: ①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③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 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考研政治最后一道答题模板

1、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在此背景下,政治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呈现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2、中国始终不渝的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倡导“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共赢”所体现的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秩序的新理解,“共赢”并不否认分歧摩擦的存在,而是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增进信任,通过求同存异有效化解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3、经济: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国的合理关切,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G20一带一路、亚投行。TPP SDR) 政治:各国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促进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文明冲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文明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安全:提倡共同安全,集体安全,合作安全,反对绝对安全和单方面安全。(南海,萨德,互联网) 4、习氏外交: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修昔底德陷阱,搭便车,顺风车论) 大国: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周边国家:以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慧容的理念,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的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可靠的朋友和真诚的伙伴。多边:多边是舞台(反恐,G20 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总结:我们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6、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问题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7、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 法律:不断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领域立法,完善。。。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的行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对。。。的打击力度。 结合实际谈一点。

考研专业课答题必须注意的问题

有的人只知道在答卷时应当多答一些,对于是否有具体的好处并无概念。答题技巧的重要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首先,对于文科的题目来讲,多数题目是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的,即使是国家统考的题目,标准答案也可能只是一家之言。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看政治历年的考题答案时,有的地方根本就想不通为何还要答一些看上去毫无关系的理论(这一点在政治材料题中非常明显,因为对相同的材料而言,不同人的解读可能迥异,而难有绝对正确与错误之分)。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本来就没关系。作为一个完全被动的答题者,你怎么知道出题人是怎么想的呢?因此,你的作法只能是:尽量多写。否则,如果你看政治题的标准答案,把它抄上去一会就写完了,只有很少的字数。因此,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不仅是给你用来思考的(哪有时间让你思考的明明白白?),还是让你多写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得分机会的。 其次,要想到你的卷子是由判卷老师而不是毫无感情一视同仁不知疲倦的机器来批的,你的答法是否合他的要求,能否能够给他以足够的给你分的理由,是否能让他注意到你所有写在答题纸上的部分,以免白答了而作无用工,这是极其重要的。 研究生考试答题技巧之一 A、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如果你知道,你就一定要让判卷的老师知道你知道。很多考我所在专业的人,从专业课的答卷情况来看,50分和70分的人在知识的掌握上基本没有质的差别,但是何以在分数上有巨大的差别呢(仅仅就这么一科)?问题在于,答题时你不是让判卷老师知道你懂,而是要让判卷老师有充足的理由给你分数,也就是该答的一定要答全!这就像法官断案一样,法官的个人好恶是一回事,而能否有足够的证据才是判决的关键。很多人答题时不知道答哪些可以算够,问题是,在没看到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有一点可以作为大致的参考,就是:假设你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你自己的回答(一开始这么做不容易,但习惯了就好了),如果能够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和较清晰的条理,那么基本上就够了。举个例子,在解答某些名词或简答时,可以借用小时候作作文常用的一个框框: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要有。当然,对于不同科目的问题可能并不一定都有时间人物什么的,但是文科题目多有背景等因素,最好能答全。例如,我考试那年的国际金融题目中有一个名词解释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书中该名词实际是指欧洲货币联盟的一个具体条约。可能有的人主要答了该条约的内容,我在答卷时则从该条约的背景、内容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答了200-300字。可以说,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人看了我的答案就能对该条约有了基本的印象。仅就这一道题而言,我不能保证比仅答了条约内容的人得分多,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两点:1、批卷老师会认为我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较好;如果我答对了3.5分的知识点,批卷子的老师可能会决定给我4分。2、标准答案中可能给出的得分点我尽量都有所涉及。 有的人认为自己答的没问题,但看到成绩时却不敢相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这么低。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忽略了答题的完整性:答出的部分可能只达到要求的一半,相关的部分没有涉及。不是不会,而是没答。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这种非实力因素导致的失败令人叹息,但你不能苛求出题的人答案给的怪,毕竟所有考生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其实想想看,当你自信的时候别人不同样自信么?分数真的这么容易拿么? 心中要牢记这一点,你不知道哪些是标准答案上要求你答的,只能通过“广种”来提高命中率。要有这个信念:时间不停,答题不止。 当然,多答也要有个前提,就是心中没把握的地方千万不可乱写。尽管答多没有任何坏处,但是答错却没有任何好处。 B、形式主义的妙处 条理性也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其实,判卷子的老师一天要批许多卷子,不大可能每一张都看个仔细,但这并不代表他玩忽职守。很可能你答了他没看见,或者你本来没答他误以为

MBA政治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

2015MBA政治论述题高分解题秘诀之明确题意: 2015MBA政治论述题的问题大多不直接发问,问的比较委婉,有艺术性,在给考生们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试卷的难度,考生要仔细推敲“请回答”的问题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要依据问题揣摩出题人目的,锁定考点,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2015MBA政治论述题高分解题秘诀之挖掘材料: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材料讲的是什么,同时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用笔勾画出来,方便反复查阅。 2015MBA政治论述题高分解题秘诀之原理阐述: 在运用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过程时,以题目中“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为依据,因为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要学会去粗取精。同时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要把问题解答的全面、透彻、论述到位。原理阐述要思路清晰,卷面整齐,用一、二、三,将原理准确表述,同时结合题中材料语句,让原理阐述更加丰满。 2015MBA政治论述题高分解题秘诀之展开分析: 在原理阐述的过程中要做到必要的展开,不可惜墨如金。因为对于任何一道论述题,都存在着理解上的主体差异,答得过少,则很难将命题人编拟的答题点全部覆盖,甚至无法覆盖主要答题点,从而造成失分现象。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展开十分必要,但是也要注意,分析的内容要论点突出、层次分明、轮廓清晰,不能跑偏。倘若分析的内容与答题点混乱无序,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觉得此考生毫无逻辑感,答得再多也是枉然,还会造成印象分的降低。 2015MBA政治论述题高分解题秘诀之归纳结论: 在阐述原理以及充分分析过后,要有一个简短的结论收尾,即先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后面紧跟一个所以如何如何,接着再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如: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我们就要在答题答案的末尾总结:“要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020考研政治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答题纸

2020考研政治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答题卡 命题人1000题答题卡 马原部分 (单选)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141 242 343 444 545 646 747 848 949 1050 1151 1252 1353 1454 1555 1656 1757 1858 1959 2060 2161 2262 2363 2464 2565 2666 2767 2868 2969 3070 3171 3272 3373 3474 3575 3676 3777 3878 3979 4080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81121 82122 83123 84124 85125 86126 87127 88128 89129 90130 91131 92132 93133 94134 95135 96136 97137 98138 99139 100140 101141 102142 103143 104144 105145 106146 107147 108148 109149 110150 111151 112152 113153 114154 115155 116156 117157 118158 119159 120160

题号选择订正题号选择订正161201 162202 163203 164204 165205 166206 167207 168208 169209 170210 171211 172212 17321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日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石磊考研政治万能模板

石磊老师关于2012年政治考试的几点建议 一、三大题型的答题思路 1、做单选题越快越好,相信第一印象,不检查,不要随便改动已选答案; 2、做多选题时,越慢越好,看清题意,仔细斟酌,ABCD四个选项,确定正确的在其后划勾,确定错误的在其后划错号,不确定的划问号,这样做完题后,只检查考虑划问号的选项即可,方便高效。 二、分析题的答题思路及万能模板 (一)邓三科的万能原因及意义模板 1、万能原因和依据 (1)中国国情,性质,基本制度…… (2)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三个文明需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4)关于党的——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5)从经验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 (6)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理论要这么做的 2、万能意义: (1)哲学方面的:党制定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论、根本依据;有助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说明一下; (2)……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4)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事业长远发展大计。 (二)哲学分析题七步走战略 1、哲学关于辩证关系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1)A和B并列关系(40对): 1)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2)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3)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渗透着A; 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

考研政治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的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自己从没见过的分析题,很多人面对这些问题时都感觉无从下手。考研君今天整理了考研政治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举个例子,请说明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任何题先从定义和概念说起是觉得没错的。但是定义如果包括特点比如什么性什么性的,一定要答出来。 所以首先从定义出发 但是写定义时要有开头,开头是,“通过仔细阅读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本案深动具体地向我们展示和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辨证原理,接着说定义。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存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而任何物质又只能通过运动的方式存在物质和运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接着写两者关系 很简单,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两者统一与时间和空间之中,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可见,物质和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 然后接着说错误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一是离开物质来谈论运动,二是离开运动来谈论物质。两者都陷入了空谈,前者犯了唯心主义,因为它脱离了物质,后者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不变的,未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最后再说一下批判。 因此,我们既要反对离开物质空谈运动,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论物质。正确地坚持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原理。 由此可以归纳如下结论 首先从文中深动具体地引出了什么什么原理。然后说他的原理,从定义和特征说起,然后有关系的说关系,说完再说关于这个关系,曾经和现在存在过什么错误观点,最后再批判,我们要坚决反对什么,维护什么。

考研专业课答题思路

主观题答题技巧 PS:由于咱们666的考题并没有能说完全定型,所以大家平时肯定看的是统考的真题为多,所以举例子什么的也是用的统考的题,大家就看一看,可以用到的地方用一下,各取所需,觉得没有必要看的,也不用看。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这个题型很单纯,考查的多是记忆力。至于要答多少这个问题,根据分值来。厦大的名词解释6分,就是简单的定义,答上就够。大部分学校是10分,10分的话就需要你在定义答完之后,稍微丰满一下,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发展区”6分——维果斯基根据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来的,是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10分——维果斯基根据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来的,是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考虑儿童以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到儿童发展的前面,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10分,要有超于定义的内容,有的时候涉及到评价,优缺点各写一点就够了。不要太多。

咱们666的同学,答题纸是白纸,可以把这个名词抄在卷子上,然后后面点:开始写;或者,抄下来之后,在下面另起一段开头空两格写,建议名词解释是按段落写,不要分点。 三、简答题 (1)15分和20分的简答题 这个题还有什么说的呢,就是简简单单的答,简答题就是15分,背了什么就写什么,不要长篇大段的写。东北师大的分值是20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简答题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时间。 近些年来的简答题有些是穿了马甲出来的,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不会,一定要冷静分析,例如12年的“尊重学生的内涵”你没有直接背到,但是平时看的一些大纲上有“现代学生观”的内容,直接迁移。13年问的是“知识中心课程”不是“知识中心课程观”要睁大眼看清楚,不要眼里只容得下你背的最熟悉的部分,你要看人家问的是什么。15年“简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就是东方文明古国的特征,直接迁移。所以审题很重要哈。 (2)25分的简答题 25分的简答题就是北师大的简答题,这道题也不是传说中的非要写到一页纸,有些东西写不到一页纸,例如去年让你评

考研政治万能答题模板

2016考研政治万能答题模板 很多同学认为考研是一场考察知识综合利用的考试,同时也在考察答题技巧,下面是尚考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总结的考研政治答题模板,希望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 一、哲学邓论答题 A单原理理论分析实际类 1 总结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 简述原理 3行(哲学不会的见后文) 3 过渡:XX原理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行 首先:(迫切性)在我国当前**中**是十分迫切,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出现实中的问题 3行 其次:(党和政府的政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问题,提出*战略。该实施以来,怎样怎样4行 再次:(长远指导意义)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要考虑**问题,只有**才**。 最后:小结所要反对的各种错误 4行 所以,为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提倡***,才能更好的***,→导出社会和谐、生活小康 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行

B多原理结合实际:结合相关原理分析** 1 总结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 原理一+实际一原理二+实际二原理三+实际三最多四个原理 15行 3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才能** 二、政经答题 单原理结合实际题: 1 总结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 简述原理 3行 3 过渡:XX原理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行 4 依据措施意义从和其他事物的联系的方面答各写6-7条共12行 三、毛概答题 A含材料的纯理论类党对**的政策 1、分析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过渡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党之所以坚持**的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主要矛

盾,任务)和政策对象的特点(对象是怎样产生的,对象对革命的态度)共同决定的。8行 3、写政策的内容产生的效果 2行 4、对当前的启示。2、3行 5、总结。指出其历史意义。4行 B 含材料的政策演变类 1、分析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分析阶段一分析阶段二分析阶段三分别写国情特点政策的内容 15行 3、总结,指出政策演变的历史意义 C 不含材料的论述国情、性质、条件类 1、国内条件:政治经济文化人民 2、国际条件 四、当代答题 单原理题目,涉及一个国家 1总结引出 3行 2 简述知识点 4行

考研答题卡政治(A3打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题卡1 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册上答题无效 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无效答卷处理。 考生须把试题册上的“试卷条形码”粘贴条取下,粘贴在答题卡的“试卷条形码粘贴位置”框中。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处试题信息条形码 三、分析题 34. 1、 2、 ]]1 — J DDD rL rL rL u J ] ccc ■ ? ? ? r ■ 1J J u BBB rL rL rL ]J ] AAA r L r — u rL 12 3 33 3 TJ TJ u 1」JTJ TJ DDDDDD rL rL rL rL rL [ ? J ■ - _ ? ■ TIJ ■ . - . 1 — J CCCCCC r^L ^ — L r^L rik rlL TIJ ■ - ? J 『 ■ TIJ ■ . . TIJ BBBBBB [rL rL [[[ ]]]]1 J ] [A[A[A[A[A[A 5 6 7 89 2 2 2 223 D1DJD]DIDJDI CCCCCC r? ? r. ■ ? ■ . ...... . ? r- lu ]J J 1J u TJ BBBBBB rL rL rL rL rL rL u u J TJ TJ ] AAA AAA rL rL rL rL rL rL 9 0 1234 12 2 222 D]D]D]D]D]D] rL rL rL rL rL rL 1J ]]]]] CCCCCC ■■■- ■r-:L「.;?r rlL ]]1J ] ] u BBBBBB ■?,?■?■?,■ rlu 1 1J 1J TJ 1J TJ AAA AAA rL rL rL rL rL rL 3 4 5 6 7 8 DlDJDD DD1 rL rL rL rL rL rL TJ 1J ] ] u u CCCCCC rL rL rL [ rL [ nij ■■ r!一.J1—J ■■ - . BBBBBB rl rL rL rl rL [ ■ . ■ .『■1—J TIJ 『■A A A AAA [rL rL rL [[ 789101112 TIJ T^J DDDDDD CCCCCC rL rL rL rL rL rL B-B_B:BB_B ■;ur?■-?■-L■ . - ■■■ TJ u u ] TJ u AAA AAA rL rL rL rL rL [ 12 3 45 6

2017考研政治:超实用答题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考研政治:超实用答题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分析题或论述题的6 个命题角度: 科学内涵; 原因或依据;措施或基本要求; 目标或特征; 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 注意:关于原因或依据、意义、措施和关系的万能模版: 一、原因或依据、意义的题目如下作答: 1、万能原因和依据: (1)中国国情,性质,基本制度......决定的 (2)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三个文明需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4)关于党的——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5)从经验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 (6)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理论要这么做的 2、万能意义: (1)哲学方面的:党制定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论基础、根本依据; 有助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说明一下; (2)......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4)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国际地位于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大计。 二、措施的题目如下作答: 1、比如像三农问题、下岗职工和贫富差距等细节问题(关系一部分人的利益的问题就叫细节问题)的措施如下作答: ⑴政府的角度:制定政策,政府应该制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让......更多的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大对......投资;制定相关法律强化法制,充分保障......的利益;深化改革,早日解决......的问题。 ⑵社会的角度:形成一个......市场;形成一个......保障体系。

考研考生不要将答题卡试卷分开交

考研考生不要将答题卡试卷分开交 (1)考场发放草稿纸张问题。 英语和政治考试一般是不发放草稿纸的,数学和专业课考试是发放草稿纸,一般是首先发放一张草稿纸,正反面完全使用之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监考老师拿一张新的草稿纸,替换您现有的草稿纸,总之保持在手中的草稿纸一般只能有一张。草稿纸是正规的8裁大纸,一般用钢笔运算会有浸透的感觉,所以建议考生朋友使用中性笔等运算,在主观试卷答题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钢笔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很多考生并没有见过考研英语答题卡,在此将会详细介绍。英语答题卡不同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答题卡。考研英语答题卡分为两张,一张是客观题目,一张是主观题目。客观答题卡与四六级考试差距不大,只是新题型等部分的选项要多于a,b,c,d,会出现e,f等选项,这地方的涂卡要注意一下。但是主观题答题卡要特别注意,从以往经验来看,考研英语的翻译和大小作文均在主观答题卡中做答,因此合理安排空间,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干净对于您的主观题目得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这里特别向考生建议,请务必要控制字体的大小,并且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再落笔; (2)英语交卷问题。 考研英语整个考试过程,监考老师没有任何权利接触您的答题纸和试卷。这也正是信封的作用。信封是您自己打开的,也是您自己封上的,所有的东西,交给你一样不少,交给阅卷老师也是一样不少,这都是您自己的责任,与监考老师无关。因此监考老师根本无权也没有这个必要接触您的试卷。所以大家可以很清楚了,不需要将答题卡和试卷分开交,也不需要分时段交卷纸。一切只有一个命令,就是铃声。开始考试铃声响起,您的信封中所有试题都是您自己过手的,结束考试的铃声响起,也是您亲手将所有的上交试卷送到信封里,自己密封,上交给监考老师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个中途交卷的问题从而限制自己的做题顺序,完全按照自己平时的训练顺序就可以了。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思路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思路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思路 题型一:“意义”类设问 【特点简析】:“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此类设问的指向都比较明确,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意义”,所以审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具体答题过程中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在设问中往往是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考生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对考生的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思路点拨】: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四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考试常见的主体有国家、人民、人民代表、公民、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另外,有时我们还可把主体扩大,如有些 题目中可考虑对“农民”的意义、对“农业”的意义、对“农村”的意义、对“产业结构”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等。总之,考虑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对“谁”有意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一题,我们可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 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四是回归教材(教材主要指两类:第一,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对知识点讲解的基础类教材;第二,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总结性讲义。以下同)分析意义。即把设问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失误提示】:“意义”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往往只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极易导致漏答。其实,在具体设问当中,并不一定是一个问题一个切入点的,而是在一个设问中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题型二:“体现”类设问 【特点简析】:“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

宁波大学821综合课2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第 0 页 共 3 页科目代码: 821总分值: 150科目名称:综合课2 行政 法部分 一、概念辨析:试分析下列每组概念的异同(每题7分,共21分) 1. 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 2. 行政许可的注销与吊销 3.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二、法条评析(14分)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问题:请运用学过的行政法基本理论对该条款进行评析。 三、论述(20分) 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四、案例分析(共20分) 2012年5月20日,罗某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电信营业厅办理手机号码时,吉安电信公司收取了20元卡费并出具了发票。罗某认为吉安电信公司收取自己首次办理手机号码的卡费,违反了《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中不得向用户单独收费的禁止性规定,故向吉安市物价局申诉举报,并提出了要求吉安市物价局履行法定职责进行查处和做出书面答复等诉求。吉安市物价局虽然出具了书面答复,但答复函中并没有对罗某申诉举报信中的请求事项做出处理。罗某认为吉安市物价局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故请求法院确认吉安市物价局在处理自己的申诉举报事项中的行为违法,并依法撤销吉安市物价局的答复,判令吉安市物价局依法查处自己申诉举报信所涉及的违法行为。 请问:(1)本案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什么? (2)罗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刑法部分 一、概念辨析:试分析下列每组概念的异同(每题7分,共21分) 1.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 3. 结合犯与集合犯

2018考研政治--万能答题模板

2018考研政治 世经: 1、(关键词)国际新秩序6句 美国3句: 美国打着建立新秩序旗号,实际是维护旧秩序;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就是国与国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压迫多数发展中国家; 所谓美国的领导,就是维护这种不平等。 中国3句: 中国的主张与国际旧秩序完全对立,倡导国家的平等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民主、文明,符合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正确主张; 中国的主张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2、(关键词)经济全球化2句 北方发达国家1句: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国家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其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3.中国1句话: 全球化是必然的、利大于弊;所以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进展。 其他的关键词,霸权主义新表现、一超多级的国际政治新格局、世界多极化,这3个字眼一定要塞进去,不管题目有没提到! 模仿万能作文总结的万能段落,只要能对上号的都往上丢,保证能多加5分以上^_^ 以下各条只是一些点,相应展开一下就可以了—— 万能依据: (1)中国国情,性质,基本制度……决定的 (2)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三个文明需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掌的需要 (4)关于党的——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5)从经验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 (6)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理论要这么做的 (7)最重要的一条: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万能意义: (1)哲学方面的:党制定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论基础、根本依据; 有助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说明一下; (2)……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现

最新年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天气渐冷,2018年考研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各位考生也已经步入了考研政治复习的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各位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按部就班地复习各科重要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复习,陈洁老师为大家梳理一下马原部分的分析题必背考点,帮助大家积累马原材料分析题的知识素材。 分析近些年的考研真题我们可以发现,马原的材料分析题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重点集中在辩证法和认识论中。对于马原的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有一个答题模板,那就是: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三者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材料分析题答案。陈洁老师就帮助大家梳理一下马原中常考分析题的原理和方法论。 一、唯物论部分 (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事物发展的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事物。 (七)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从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