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预测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届试题[1]

2011年预测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届试题[1]

2011年预测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届试题[1]
2011年预测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届试题[1]

河南省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教育学试题

(2004年——2009年教师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人独立形态阶段的是(C)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B)

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沦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

4.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B)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 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8.“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D)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沦

10.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C)

A.壬寅学制B.壬子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

1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D)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13.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斯宾塞

14.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D)

A.壬寅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癸卯学制

15.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B)

A.赫尔巴特B.杜威C.布卢姆D.布鲁纳

16.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D)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1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D)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8.“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C)

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19.义务教育就是(A)

A.强迫教育B.小学教育C.大学教育D.中等教育

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21。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D)

A.班主任工作B.教学管理C思想品德教育D.各科教学

2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A)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与实践课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D. 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4.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

A.布鲁纳B.斯宾塞C.杜威D.洛克

2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D)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6.属于二级课程的是(C)

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A)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2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D)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29.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A)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30.与《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跋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B)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3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修课

D.选修课程

3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C)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33.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C)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3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B)

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谈话法

36.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D)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7.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B)

A.探索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C.综合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39.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

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课程D.教材

40.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

4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B)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4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 D. CIPP评价模式43.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的德育原则是【C】

A.导向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D.平行影响原则

44、“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C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4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A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46、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A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47、“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C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48、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D )

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品德教育

D、学科教学

4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和思维形式的理论是(B )

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50.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B)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本主义与教育》D.《教育漫话》51.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孟子B.孔子C.荀子D.韩愈

52.师生关系在人格层面上的特点是(C)

A.授受关系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长善救失

53.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B)

A.民主平等B.授受关系C.相互促进D.长善救失

54.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的创立人是(A)

A.彼得?麦克费尔B.班杜拉C.皮亚杰D.科尔伯格

5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D)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情绪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

56.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杜威

57、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B )

A、孟子

B、荀子

C、韩愈

D、孔子

5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育目的

59、道德教育认知模式的创立者是(B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60、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B )

A、《爱弥尔》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教育学讲授纲要》

61、“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导向性原则

6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B )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共青团活动

D、课外校外活动

63、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教学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64、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B)

A.政治体制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6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C)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66、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指的是德育工作的(A)

A.疏导原则

B.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包括(A)

A.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B.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的舆论力量

D.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68、教育目的不具有(C)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巩固作用

D.激励作用

6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ACD)

A.导向

B.辅助C.评价 D.激励 E.督导

2.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ABCD)

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E.德育内容

3.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C)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凌节而施

D.“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E.“相观而善之”4.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CD)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社会活动

5.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BC)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E.复式教学

6.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BD)

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ABCDE)

A.讲解

B. 谈话

C. 报告

D.讨论

E.参观

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CD)

A.教育理念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E.组织能力

9.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BC)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学不躐等

E.因材施教

10.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CD)

A.强制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 基础性E.特殊性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CD)

A.先进的教育理念

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研究能力E.管理能力

1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CD)

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C.不陵节而施 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E.因材施教

13.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ABD)

A.讲述B.讲解C.讲叙 D.讲演E.讲读

1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ABCDE )

A.教学目的和任务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条件E.教师自身特点

15、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有(ADE )

A、系统性

B、全面性

C、强制性

D、普遍性

E、基础性

16.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BCDE)

A.差异性B.非正式性C.过渡性D.多样性E.互补性

1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有(ABE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知活动

D、交往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18、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ADE )

A、学习辅导

B、情感辅导

C、交往辅导

D、生活辅导

E、择业辅导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ABDE )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20、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BCDE)

A.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野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

的新型制度。(×)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发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8.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9.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10.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推广“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13.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14.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

15.“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7.“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19.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2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21.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22.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4.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27.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2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30.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31.学和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系统。(√)3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三科四学。(×)

3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3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35.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核心作用。(√)

3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7.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38.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3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4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41.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4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43.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45.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46.评价是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优缺点或价值做出的判断。(√)

47.安排课表应遵循整体性、稳定性和迁移性三大原则。(×)

4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49.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50.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51.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5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5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54.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5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科尔伯格创立的。(×)

56.中国近代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57.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58.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59.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60.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6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2。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教学组织形式。(√)

6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学记)。(×)

64.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民主平等关系。(×)

67、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6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69、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70、“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是指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71、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72、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是教学任务与学生的需要及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

7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

74、传统学校教育是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7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76、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77、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78、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79、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80、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8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2、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低。(×)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A:洛克的《教育漫话》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任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

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调节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

5: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

A:线性来源B:倒U型关系C:反比关系D:正比关系

6: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曾加工策略称为()A: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7: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机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

A:程序教学B:发现学习C:指导教学D:掌握学习

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A:恪尽职守B:依法执教C:廉洁从教D:热爱学生

9: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

A:终身性B:习惯性C:多变性D:稳定性

10:我国义务教育应坚持()

A:以国家办学为主体B:以学校办学为主体

C:以企业、事业办学为主体D:以其他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

11: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特别保护是()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2:在教师的职业素质中,作为精神素质对外作用的中介和桥梁的是()

A: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B:教师的职业知识C:教师的职业能力D:教师的职业技能13:调查问卷和考试试卷的区别主要是()

A:问题的形式不同B:答题的方法不同C:监考宽严的不同D:答卷处理的方式不同14: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

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

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15:让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担当某种临时负责人对其进行转化,这是利用()

A:期望效应B:角色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1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

18:教师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 )

A:精心设计,提好问题B: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C:指导好讨论过程D:及时总结讨论结果19: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目标D:教学环境

20: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

A: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学生B:培养拔尖人才

C: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 )

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E:督导

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A: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C:也称训练迁移D: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E: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A:功能的多样性B:要求的多重性C:影响的广泛性

D:行为的典范性E:对象的灵活性

4:教育法的执法要求大致可概述为()

A:正确B:合法C:公正D:公平E:及时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是()

A:教授的技能B: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C:体态表达的技能

D:研究学生的技能E:课堂观察的技能

6:在组织教学中比较机智的传递管理信息的方式是()

A:批评违纪学生B:用眼神暗示违纪学生D:突然的沉默

D:扣击桌面,以示警示E: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同学

7: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强调发展人的()

A:组织性B:主体性C:独立性D:创造性E:稳定性

8:主体性班级管理的好处是()

A: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B: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C: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D:提高班级管理效益E:有利于班主任从事务圈里解脱出来

9:下列方法中,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特点的方法主要有()

A:讲授性B:问答性C:参观性D:发现性E:问题解决性

10: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E:绝对性评价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5: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般教育学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6: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表现的是教师个人同教育事业的关系。()9: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

10: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以罚执教。()

11:权利和义务就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只要内容。()

12:课时计划就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13:良好的教学技能只有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形成。()

14: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15:德育应充分地让学生认识社会的真善美而尽量回避假恶丑。()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17: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之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18: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

19: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习尝试练习。()

20: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一般应来自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2:简述运用陶治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3:怎样合理地进行复习

4:什么是态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5:什么是体态语言?它有什么特点?

6: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刚上班,他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发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劲,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想法和做法进行分析。

2:某镇一所初中,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100名学生参加一家俱城开业庆典,让学生手持鲜花欢迎前来祝贺的来宾。活动结束后,学校把600元报酬作为福利发放给全校教师。请用有关教育法规分析该校的行为。

四、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38分)

1: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人们赞赏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3:机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卢姆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

4: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称为()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调节

5: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认知内驱力D:学习期待

6: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机构的学习策略称为()A: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7: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A:程序教学B:情境教学C:指导教学D:计算机辅助教学

8: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

A:爱心奉献B:脑力劳动C:爱岗敬业D:依法执教

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

10:我国义务教育可分为()

A: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C: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三个阶段1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

12:发明“介入教学”方法的日本教育家是()

A:斋藤喜博B:南部昌敏C:中野光D:泽柳政太郎

13:把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的依据是()

A:教学的任务和内容B:提问的一般形式C:学生的能力高低D:教学目标层次14:问题行为的矫正关键要立足于()

A:加强道德教育B: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C:加强审美教育D: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15:对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A;心理倾诉B:谈话沟通C:认知调整D:情绪疏导

16:“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然()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做到最佳选择

C:做到优化组合D: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7: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

18: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叫()

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练习法

19: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0: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拨功能B:甄别功能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D:社会活动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内潜性C:内容具有复杂性

D:方式具有多样性D:结构具有简缩性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有()

A:不耻下问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

D:献身精神E:钻研业务

4:教育机会平等一般包括()

A:起点上的平等B:性别上的平等C;人格上的平等

D:过程上的平等D:终点上的平等

5:从教师本身的行为来讲,变化技能的运用主要有()

A:教学媒体的变化B:教态的变化C:教学语言的变化

D:课堂气氛的变化D: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

6: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指挥调度手段有()

A:书面指令B:口头语言C:扬与批评

D;手势与眼神E:板书符号

7:在初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的青春期教育内容有()

A:生殖器官的性知识教育B:心理卫生教育

C:正确的恋爱观的教育D:人的发育知识的教育

E:性病的知识教育

8:教师采取民主的态度,学生的发展将会表现出()

A:情绪稳定B:组织性较差C:态度友好

D:缺乏自制E:具有领导能力

9:在中学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游读法B:讲演法C:讲述法D:实验法E:演示法

10: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

A:现代教学理论B: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C:教学的实际需要

D:学生的特点E: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2:“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多学近乎智,无知既无能”。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6: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识性和情境性三个基本特点。()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

8: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是指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9: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10: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

11:初级中学教师资格是由市级(地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

12:由于体态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在教学中与口头语言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13:在当前,多媒体的显示功能非常强大,因而板书技能应当属于被淘汰之列。()

14: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需要我们首先教会他们辨别是非美丑。()

15:马卡连科提倡的平行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个体的管理去影响集体。()

16:为了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7: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

18:在档案袋评定法中,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提交是由教师决定的。( )

19: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20: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四、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是什么?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简述遗忘的进程。

4: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教学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6:简述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中学班主任教师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小张却不以为然。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进行分析。

2:某市一所初中,2003年下学期借口教师不足,便对初中三年级学习不好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这些学生被赶回家后,该校又收了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编入初中三年级复读,对此,学生家长十分不满。

请运用已学法律法规分析该校的做法和行为。

六、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38分)

1: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3:人们赞赏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现代观念。

河南省2005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斯多德

2.义务教育就是()

A:强迫教育 B:小学教育 C:大学教育 D:中等教育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4.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15岁

C:14、15岁~17、18岁 D:17、18岁~25岁

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A:人格 B:认知方式 C:学习方式 D:学习策略

6.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需达到()

A:50% B:100% C:150% D:200%

7.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教师的天职是()

A:爱学生 B:爱事业 C:爱其家庭 D:爱社会

9.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A:班级升学率B:教师讲课水平

C:教师科研水平D: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10.相对于教育政策而言,教育法更具()

A:前瞻性 B:稳定性 C:时效性 D:灵活性

11.负责初中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是()

A:乡级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教育行政部门D: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2.体态语言不能在教学信息传递中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它()

A:稍纵即逝 B:表意不准 C:难以重复 D:直观性差

13.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

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 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14.“没有英雄的时代也难造就一位英雄”是强调()

A:教师的权威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 D:社会的作用

15.马克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A:学生个体 B:学生集体 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16.“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A:自动教学机器B:程序教学机器 C:电视、电影D:计算机铺助教学17.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18.情境教学法的创建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

A: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19.以被评对象的过去为基础,与现在相比较,或者以评价对象具有的几个方面中的一个方向为基础,其他方面与这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评价被称之为()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个体内容差异评价

20.教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种类很多,教学实验一般采用()

A:创新性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实验性实验 D:自然实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A:培养专门人才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的主要成分有()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标准

D:道德品质E:道德行为

3.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

A:树立良好的学风B:刻苦钻研专业C:不断学习新知识

D:积极探查教育教学制度E: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4.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效力等级应遵循的原则是()

A: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B:前定法优于后定法 C: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D: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 E: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5.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A:试题内容分布 B:试题编制问题 C:试卷的拼组问题

D:试题类型分布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6.教学技能的熟练性表现为()

A:自觉性B:目的性C:规范性

D:自动化E:完善化

7.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偷窃

D:考试作弊E:说谎

8.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

A:鲜明性B:灵活性C:时代性

D:创新性E:严肃性

9.教学方法的具体意义体现在()

A: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C: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

E: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10.无论哪一类的课都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学E:布置课外作业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课、拓展课和研究课三类。()

2.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4.道德情绪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5.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无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6.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7.发现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

8.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诚于人

民的教育事业。()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

10.教育法律关系式由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构成的。()

11.所有教育法律条文都是教育法律规范。()

12.教学演示技能即对仪器、教具和实验等进行演示操作的技能。()

13.板书只能以概括的形式表达教学的主要内容或者重点内容。()

14.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首先需要我们教会学生审丑。()

15.比较评价比进步评价更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16.为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法。()

17.影响学生新的学习和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18.暗示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师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做。()

19.所谓专题作业法,是以学习和掌握独立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

20.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四、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促进迁移?

5.某学生的某次作业字体美观,但错误很多。请你给这位学生的作业写一则40 字以内的评语。

6.简述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初中班主任张老师工作努力,责任心强,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脾气较为暴躁,对那些不认真听课、上课做小动作的学生经常采用不许进教室、罚站等方式来惩罚他们,对此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但张老师却不以为然。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市初中制作校服,每套200元。学校要求学生自愿订购。学生甲非常喜欢学校的校服,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担心父母不同意购买,便向班主任朱老师提出借款购校服,朱老师当即答应借200元给甲。但甲领到校服后迟迟不向朱老师还款。朱老师早到甲父母要求他们替儿子还款,但甲父母以不知此事为由拒绝还款。最终这起纠纷在校长的调解下才得到解决。在这起纠纷中,班主任朱老师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38分)

1.试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的“四个学会“的理解。

河南省2005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2:注重学生基础学历培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3:与《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4: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5;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B:努力

C:运气D:任务难度

6:“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这是()

A:布卢姆B:布鲁纳

C:班杜拉D:斯金纳

7: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1——15岁属于()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

A:热爱学生B:热爱事业

C:热爱家庭D:热爱社会

9: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

A:依法执教B:爱心奉献

C:团结协作D:廉洁从教

1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认定()

A:初中教师资格B:高中教师资格

C: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D:大学教师资格

11: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权利B:义务C:自然人D:物

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100字以下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D:每分钟200字以上

13:教师帮助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

A:发挥口语优势,进行生动阐述B:利用体态语言营造相应氛围,感染学生

C: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切己体验D: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实际体验

14:“人有爱与被爱两种需要,假如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发生行为问题”,这一理论是()A:果断纪律理论B:引为矫正理论

C:现实疗法理论D:目标导向理论

15:一般来说,对女生进行青春教育应该从()

A:下学四年级开始B:小学五年级开始

C:小学6年级开始D:初一开始

16: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A:自动教学机器B:程序教学机器

C:电视、电影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A:语言表达水平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18:参观法最主要的特点()

A: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B: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D:突破时空障碍

19:非指导性教学法的首倡者是( )

A:加涅B:罗杰斯C:布鲁姆D:杜威

20: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这种评价叫()A:绝对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相对评价D:自身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B:综合性C:普遍性D:基础性E;特殊性

2:动机具有的功能包括( )

A:激活功能B:分化功能C:转化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是()

A:社会舆论B:同事好恶C:领导态度D:内心信念E:传统习惯

4: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

A: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B: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C: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D:两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E: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5:结束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A:总结结束B:直接结束C:复述结束D:谈话结束E:辨析结束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A:课堂观察B:自学活动观察C:作业分析D:问卷调查E:学业考试

7: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包括()

A:平等观B:个性观C:发展观D:矛盾观E:互助观

8:下列行为属于人格性问题行为的有()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孤僻D:说谎E:自卑

9: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基础和前提B: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

C:从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学方法理论D:注重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

E: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10:情境教学法提出的依据主要是()

A:情意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B: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统一D: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E:知识和智力相互作用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3: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4: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他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5: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

6: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7:焦虑是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8:初中中学教师职业劳动的二重性是指教书和升学率。()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环节,而且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10:教育法律规则是由主体、客体和权力义务构成的。()

11: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12: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育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了。()

13:许多教师从教多年却仍缺乏良好的教学技能,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教学技能练习目标。14:德育只具有利他性,不具有利己性。()

15:班主任要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

16:教学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学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

17:组合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18:学习新教材是教学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19: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允许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20: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四、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中小学教育学一般任务是什么?

2:班级管理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3: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5课堂提问有哪些基本环节?

6: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某初级中学与某保险公司是关系单位,保险公司每年在教师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时都来看望全体教师,保险公司为提高营业额,就通过学校强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学生必须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小兵是该初中的一名在校生,母亲长年有病,父亲也刚刚下岗,家庭生活窘迫,无力负担几十元的保险费用。小兵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就此冷嘲热讽,并在小兵面前说其父亲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导致小兵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并使小兵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小兵的学习。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市一所初中在市举办的地方文化节期间,利用学校地处市中心的位置,将操场改为临时停车场,并停止了校内一切体育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轮流疏导和看管车辆。该校校长认为这种做法即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一举两得。

请问:这所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38分)

1: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试述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四个学会”的理解。

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A:形式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 D:目标型策略

2.学校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

4.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B:自主性C:场依存D:沉思型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A:50% B:100% C:150% D:200%

6.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情感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A:态度B:定势C:迁移D:技能

8.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责任()

A:在行为上的体现B:在意志上的体现

C:在信念上的体现D:在意识上的体现

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10.《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

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12.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A:讲解操作的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D:激发学生的兴趣

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A:水平测试B:选拔测试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

1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6.下面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方法就是教法B: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那个方式D: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B:尝试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预测题及答案综合素质(小学)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预测题及答案综合素质(小学) 一、单选题 1. 关于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说法是()。 A.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B. 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C.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2.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 最早出现于《论语》 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 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3.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发展的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露出羞涩的神情 B. 严厉批评他们

C. 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 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5.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这种行为()。 A. 可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 B. 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 C. 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 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6.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 创新教育 B. 素质教育 C. 义务教育 D. 终身教育 7.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人身自由权 B. 隐私权 C. 人格尊严权 D. 荣誉权 8. 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是师德教育的()。 A. 和平共处 B. 双赢协作 C. 民主合作 D. 领导带头 9. 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卑不亢;乐于助人,关心同事。这属于教师的()。 A. 思想行为规范 B. 教学行为规范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 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A.广泛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全民性 5.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6.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 )问题。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7.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8.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 )。 A.心理学统觉论 B.伦理学 C.整体认识论 D.个体认识论 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 A.《大教学论》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1.《普通教育学》是( )的教育学代表作。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2.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13.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1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5.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作好辅导 18.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一定社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D,科技 2.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始于 A.18世纪前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3.学位制的确立最早是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4.以行政权力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亚洲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 A.教学内容研究 B.教学方法研究 C.教育实践研 D.教育科学研究 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7.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B.正弦曲线关系C.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8.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A.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敏捷性、批判性和广阔性C.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D.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认同、遵从和内化 B.遵从、认同和内化 C.遵从、内化和认同 D.内化、遵从和认同 11,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敬业爱生 C.服务社会 D.为人师表 1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目标或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愉快和满足的道德情感是 A.荣誉感B,自豪感C.正义感D.幸福慼 13,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政策是【】 A.教育经费政策 B.教育体制政策 C.教育人事政策 D.教育质量政策 1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公务人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5,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B.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C.发展学生的智力D.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1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形式 17.通过合理地控制一定的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骏证假设,探讨 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行动研究法 D.实验法 18.受训者通过模拟备课以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的方法是 A,模拟教学法B.介入教学法C.书面作业法D.微格教学法 19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题1

2017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创新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下列哪个选项没有说明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孟母三迁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出淤泥而不染 3.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选择功能 D.评价功能 4.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5.我国古代的“六艺”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征。 A.教育的阶级性 B.教育形式的个别教育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D.教育的普及 6.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 A.校训 B.文化 C.校规 D.校风 7.(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8.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9.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指导学生()。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表征的认识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巧 10.周末,小萌看到大家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心想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就跟着大家一起去,其品德发展处于()。 A.从众阶段 B.服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201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3.()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韦特默 B.考夫卡 C.班杜拉 D.苛勒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6.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闯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加德纳

8.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问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教师教的过程 C.学生学的过程 D.双边活动 10.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1.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1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1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2.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 3.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2016下半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素质》(最新)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2.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 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 导语: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点,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老师的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与教育。###为广大考学者整理了详细的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升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 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准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 学生。 (2)准确使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 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增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 事求是地看问题。 (2)使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增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2021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河南省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取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从活动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备(a) A.自愿性选取性 B.伸缩性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独立性自主性 2.“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这是一种(c)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重要办法 D.德育重要原则 3.教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是(a)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白: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 A.倒U型关系 B.线性关系 C.正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会骑自行车人,有助于学习驾驶两轮摩托车。这种现象属于( c )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似规范和规定,这阐明教师职业道德具备( c ) A.本质性 B.继承性 C.共同性 D.稳固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阐明教师职业道德具备( b ) A.对教师工作增进功能 B.对教诲对象教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引导功能

8.教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期限是(d)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是(b)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b) A.每分钟100字如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11.掌握学科教材构造是指( d ) A.把握课本内容及其互有关系 B.把握课程原则(教学大纲)内容及其互有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基本上拟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12.一切组织教学办法都必要服务于(c) A.维护课堂秩序 B.执行课堂教学筹划 C.实现教诲目的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学科教学目的是指(d)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的总和 D.学科教学总目的 14.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但愿独立做事体验成功“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加管理,做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华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凌节而施 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皮亚杰 5.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是()。 A.廖世承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潘菽 6.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称为()。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加德纳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 A.专门学校 B.职业学校 C.特殊学校 D.普通学校 9.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部门是()。 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0.()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13.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始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__________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型 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 (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A卷

单选 1.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 B.抽象与具体 C.宏观与微观 D.基础与应用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3高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因学科设岗D,因专业设岗 4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A.政治教育 B.培养人才 C.完善政体 D.民主问题 5.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典型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6.具有不同办学条件、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称为高等教育的 A.水平结构 B.种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7.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 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我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于1924年出版,该书的作者是【】 A.旁宗岳 B.廖世承 C.陆志韦 D.潘菽 9.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 B.思维 C.世界观 D.想像 10.学生把自己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B.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归因 C.内部、稳定和可控归因 D.内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11.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12.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 B.100% C.l50% D.200% 13.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 A.差异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集体主义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忠于职守 15.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是 A.班组管理活动 B.教育教学活动 C.第二课堂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16,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是 A.把握教材 B.把握教学大纲 C.把握学科的特殊性 D.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7教师资格丧失的条件之一是 A.被剥夺政治权利 B.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C.受到行政处分 D.体罚学生 18.《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9,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教师 B.教室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e7 w: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0 {7 U) }, R0 D, U8 n, Z" q' h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o, m) a$ ^8 W& |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5 m# ]6 X( t# _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m2 _( U' \9 `4 Y! q. E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0 {; x3 x7 B6 `% l) `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0 z2 y9 M; O; K3 D1 Q* l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 l4 N, N2 I, z Y e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 r*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6 u+ H' P% m3 l2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 {7 L. c$ {9 l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p1 r0 @8 t9 ?! B; b+ _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8 h2 U* B4 P [8 q/ y* E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E+ }2 K% [0 t% m s( P)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2 s% u+ i$ D7 ]4 M4 L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

河南教师资格证流程

河南教师资格证流程 导语: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以下是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现场报名。1月13日-16日、9月5日至8日等(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社会考生到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辖市招办(考区)设立的现场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各直管县的笔试报名等工作由其原属各省辖市招办统一负责管理),本科高校大三及以上在校生只能在校内的现场报名点报名,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招办设立的现场报名点报名(河南考区设置及现场报名点见附件一。现场报名流程: 1、材料审核 (1)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①本人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或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户籍不在我省,但人事档案在我省的考生另需补充提供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②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或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申请打印)。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还应出具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的证书原件、复印件。(2)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①本人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或户籍材料原件和复 印件。 ②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格式与内容见 附件二)。 2.信息采集 审核材料通过后,现场采集考生的居民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 和图像信息。 3、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完成信息采集后,将现场打印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须认真阅 读并履行签字手续。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留存联交由考生妥善保管并作为入场验证证件之一。 (二)网上报名 9月9日至13日,现场报名完成的次日后,考生按照“诚信考试承诺书”上提示的网址、密码和本人身份证号,下载报名现场采集的照片,然后登录全国中小学教师,选择“河南”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登录后经过注册,按相关提示填写个人信息、上传本人在现场报名时采集的照片(未现场采集信息或上传照片为非现场采集者,审核将不予通过)、选择考试科目和考区(须与考生现场报名点所在考区一致),提交等待审核。 (三)网上缴费 9月9日至13日17:30,考生登录中小学教师,确认通过网上报名审核后,即可按照提示进行网上缴费(网上支付流程图见附件三),

第一章2011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A. 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 19 世纪 80 年代 C.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20 世纪 80 年代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3.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工具 B. 教学环境 C. 教学设施 D .教学媒体 4. 60年代初, (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 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皮亚杰 D .廖世承 5.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 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6. 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育改革运动。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 .信息论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 )年。 A. 1879 B. 1897 C .1789 D .1798 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9. 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A .测验法 ( )。 ( ) 思潮掀起一场教 ( )。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预测卷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预测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一) 一、辨析题(中学,要写解释) 1、终身教育就就是成人教育,成年人也应该进行终身学习。 2、一两的遗传胜于一顿的教育。 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就是无条件的。 二、解答题(中小学) 1、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生产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多元化 2、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 (1)教育观察法的优点: ①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获取教育事实数据; ②不干扰观察对象的自然表现,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 ③可以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2)教育观察法的不足: ①取样小,教育观察研究法一般限于小样本的研究; ②所获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性; ③观察缺乏控制,不能说明所观察到现象的因果关系。 3、简述教育的文化制约性。(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⑴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⑵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⑶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⑷推进社会政治民主。 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就是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其中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而心理成熟以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稳定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形成为标志。这两方面的成熟就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另外,学生发展的速度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也不就是匀速前进的,而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的发展状态,体现出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发展的顺序性:学生身心发展就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如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周、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发展则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 3、发展的阶段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顺序性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发展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阶段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跨入到另一阶段。而在不同发展阶段,尽管学生都表现出个体差异,但还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某一年龄阶段学生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就是年龄特征。 4、发展的个别差异:学生的发展除了共同的年龄特征外,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就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与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5、教育目的体现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包含了哪几个层次? 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与培养目标,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教育目的 ②学校—培养目标

最新版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 (判断)心里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里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人的心里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26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和罗杰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27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28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或称中间学科(前沿学科、综合学科)。 △30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1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多选): 1客观性原则(本着是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2发展性原则(青年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为实践服务,课题源于实践,成果付诸实践);4教育性原则(符和教育方针和原则)。 △40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中学)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2×15=30) 1.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延伸。 A. 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B.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3.以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民本主义》 4.在人类社会中,决定教育目的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D.文化 5.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信息技术 C.社会文化 D.科学知识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组织文化D物质文化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互补性 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尚道德B健康体魄 C审美情趣D创新精神 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便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侵害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D身心健康权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B专业化 C专门化D多样化 12.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着()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教学的时数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14.一般来说,在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是()。 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 1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学作用。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二.填空题(1×20) 16.二战后,________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7.杜威认为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