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防腐挑战实验

(完整版)防腐挑战实验

(完整版)防腐挑战实验
(完整版)防腐挑战实验

第一部分防腐挑战实验调研结果

1 实验样品

样本要求新鲜,没有被微生物污染,一般每个样本为300g。

2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2.1实验菌株

不同国家、组织、企业对挑战实验选择的测试菌种有一定差异(如表1),国内参照美国化妆品、香精和洗涤剂协会(CTFA)推荐的菌种(因其较具代表性,如表2所示),所以更为恰当。(注意菌株来源问题:同属一个种的细菌来源不同,菌株不同,MIC值不同)表1 某些国家、组织、企业用于化妆品微生物挑战试验的测试菌株

菌株

美国

(药典)

美国

(ISP公司)

英国

(药典)

德国

(Henkel公司)

德国

(S&M公司)

白假丝酵母√√√√√黑曲霉√√√√√红色青霉√

绿色木霉√

绳状青霉√大肠埃希氏菌√√√√镉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

产气肠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日勾维肠杆菌√洋葱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恶臭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

表2 CTFA化妆品微生物挑战试验的菌株选择

种类菌株数量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至少选一种表皮葡萄球菌

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至少选两种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变形菌属

日勾维肠杆菌

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至少选一种洋葱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

黄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

酵母

白假丝酵母

至少选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

霉菌

黑曲霉

至少选一种黄绿青霉

产芽孢菌枯草芽孢杆菌供选用生产现场分离菌适当菌株一种以上

2.2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2.3 试验用菌液的配置

(1)标准悬液的配制

1%硫酸9.9ml与1%氯化钡0.1ml,混合后配制成的悬液浓度为3×108cfu/ml,此悬液再做3倍稀释。

(2)细菌菌悬液的配制

实验前将菌株接种到各个培养基斜面上,36摄氏度恒温培养48小时。将已培养好的活性菌种,用灭菌生理盐水清洗到灭菌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用移液枪从锥形瓶中吸取菌液作稀释,浊度和标准悬液的浊度(3×108cfu/ml)相同为止;

此时的稀释菌液再做3倍稀释,即为所需的1×108cfu/ml的菌悬液,做细菌总数确定细菌数。

(3)霉菌菌悬液的配制

将已培养好的活性菌种,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清洗到灭菌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用移液枪从锥形瓶中吸取菌液作依次的10倍稀释,每次的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必须5个中格的霉菌总数在190~210,落在此范围内的菌悬液为我们所需的1×108cfu/ml的霉菌菌悬液,做霉菌总数确定霉菌数。

2.4 接种

2.4.1接种方式

(1)单菌接种:每种测试菌株单独做一个挑战试验。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容易了解每种微生物对防腐体系的敏感性,在筛选产品的防腐体系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工作量大、费时、费工,和产品的实际污染菌情况也有差距(因来自自然界的微生物常常不是单一的种类)。

(2)混合菌接种:西欧、德国等的许多国家和企业多采用这种方式,除了

因工作量相对较小外,这种接种方法更能代表污染的状况。

2.4.2接种次数和时间

(1)一次接种:只是在试验开始时接种一次,整个试验周期28天。(一次加菌的28天微生物挑战实验)

(2)多次接种:在试验开始接种一次后(重复加菌的微生物挑战实验)a法:第21天再接种一次,试验周期为28天。(有实验表明,第21天接菌和不接菌时,第28天时的微生物含量并无显著的差别,评定结果也相同)b法:每隔两周接种一下,连续三次(即第1、3、5周接菌,每两周接菌前分离一次),试验周期为49天;

c法:每周接种一次,连续5次,试验周期为35天。(S&M公司的资料介绍,采用此种方法评价认可的防腐体系,可保证产品30个月内的防腐安全)

2.4.3操作方法

称取待测样品30g,对应加入0.3ml浓度为1×107~1×108cfu/ml的细菌悬液及霉菌悬液,用干净的无菌勺子搅拌均匀后盖上保鲜膜,细菌在32.5±2.5℃的培养箱中培养,霉菌在22.5±2.5℃的培养箱中培养。

a.水溶性样品

10g加入90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取1ml样品液,加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做依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10-7等稀释度;取三个合适稀释度的样液,分别吸取1ml样液加入已灭菌的平皿中,做菌落计数,并做两个平行。

b.油溶性样品

取10g样品,加入10ml无菌吐温-80和10ml无菌白矿油,再加70ml无菌生理盐水,用无菌玻棒充分混匀;

吸取1ml已稀释的样品液,加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做依次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10-7等稀释度;取三个合适稀释度的样液,分别吸取1ml加入已灭菌的平皿中,做菌落计数,并做两个平行。

2.5培养

细菌放在32.5±2.5℃的培养箱中培养;

霉菌在22.5±2.5℃的培养箱中培养;

混合菌在28℃的培养箱中培养。

2.6菌落计数

分别在0、7、14、21、28天分离计算样品中活的细菌、霉菌;每次计算完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后将平皿放回培养箱,以待下次观察用,观察中切勿打开平皿,以免燃菌而使下次无法观察。

菌落计数的标准方法:

①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细菌菌落总数测定范围,选取平均菌落数在5~50之间的平皿作为霉菌菌落总数测定范围;

②有两个稀释度在30~300之间,求比值。若比值≤2,报告平均数;若比值>2,以其中较小的稀释度计算细菌总数;

③所有稀释度都大于300,以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计算;

④所有稀释度都小于30,以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计算;

⑤所有稀释度均在30~300之外,其中一个大于300,而相邻的加一稀释度小于30,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计算;

⑥若平皿中有连成片状或花点样菌落蔓延生长时,不宜计算;

⑦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中的一半,而另一半中菌落均匀,则可将此平皿菌落计数后×2,以报告全皿菌落数。

2.7评价标准

2.7.1 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1000000cfu/g(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

2.7.2 美国评价标准

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美国所用一次加菌的微生物防腐挑战实验评价标准

2.7.3国内评价标准

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评价标准。

表4 国内所用微生物防腐挑战实验评价标准

第二部分实验室可采取的方案

1 实验样品

2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2.1实验菌株

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

2.2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3 试验用菌液的配置

实验前,将各菌株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中,于37℃(细菌)和28℃(霉菌)培养箱中培养。细菌培养2天,霉菌培养5天后,挑选典型的菌落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细菌(10^8CFU/ml)和霉菌悬液(10^6CFU/ml),置于4℃冰箱储藏备用。

2.4一次加菌的28天微生物挑战实验

量取样品30ml分别加0.3ml混合菌悬液,使得细菌浓度为10^6~10^7CFU/ml,霉菌浓度为10^4~10^5CFU/ml,充分混匀。将样品在28摄氏度下保存,在接菌0、7、14、21、28d取样品分析含菌量(培养计数法)。

2.6评价标准

附:实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