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期不丹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近期不丹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近期不丹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近期不丹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没有一天不是头顶暴风雨,脚踏泥泞沼泽,艰难前行。 南亚共有七个国家,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克什米尔地区同中国相邻;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起源于我国的印度河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恒河流经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汇入孟加拉湾。 中国和印度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但近代以来的发展又同为举世瞩目。中印同为亚洲大国,但双方在外交上一直是风诡云谲、暗潮汹涌。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东部,对远在边陲的西藏,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文化都不可同日而语,对中国发展的戒心,对领土资源的执着,印度再也按捺不住。漫长的国界线,33500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外交上的沉默,军事上的克制,助长了印度的气焰,最终导致了六十年代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但印度并不死心,不断蚕食争议区,建立军事隔离带,增派军队,迁入人口,总理视察,印度的实控范围更加的扩大,中国坚定主权,印度不还土地,边境问题最终成为一桩悬案,也成为中印外交的一块心病。中印领土之争实际上亚洲大国领导地位之争,是殖民主义思想对特权的维护,印度经历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思想行动基本与它的主人步调一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怀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对非法领土的得寸进尺心理,使中印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受的挑战,同时也加剧了双方的不信任度,中印关系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印度积极寻求美国的支持,妄图利用国际舆论压制住中国,拖住中国经济的发展,削弱中国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随着中印俩个人口大国的崛起,中印关系将成为二十年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作为南亚的首要对话国,凸显出印度没有能力领导自己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地区,这会侵蚀印度作为地区地区大国的信誉。强敌环恃,岂可安寝? 巴基斯坦和印度、和中国的关系都非常微妙。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尔之争,美国的抑巴扬印,使巴基斯坦走入了中国的阵营。三十年来,双方经常进行各种互访和合作,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双方都在第一时间为对方提供无偿援助。随着国际反恐,美英等国的势力渐渐深入,中巴关系的巩固也是有必要的。 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从我国建国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渴望同中国培养出更深的友谊,中国也对此积极回应。马尔代夫作为旅游胜地,中国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也为中马发展关系揭开了序幕。 中国一贯以沉稳、中庸的大国形象来消除周边国家的不安全感,制订明确的行动计划以继续推动同南亚邻国的合作,以事实说话。而印度除美国外,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潜力仍远远没有开发,除却军事带来的威慑作用,中国的“软实力”将为中国外交带来光明的前景。

最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致富群众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引领、加大扶持。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我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其他村做法的基础上,一是强化组织体系。二是梳理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2、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去年底以来,针对我村特点和潜力,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指导,统一提出发展农业产业、乡村休闲旅游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科学研究和制定适合本村发展项目。比如新建大型休闲会所一个,占地50亩,资金投资100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利用集体资金投资10万元,参与投资及股分红。 3、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镇加强领导,承担起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实行班子成员帮扶项目村发展工作责任制,统筹组织实施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充分发挥村级班子主观能动性,努力消除畏难和消极思想,群策群力,把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到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作的重要内容。 4、强化管理、把好质量。抓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析土地来源、资金筹集、预期项目效益等,经多方多次论证后实施。建立项目实施镇、村两级专人负责制,全程监督项目实施质量。 5、规范程序、注重实效。一是把好项目民主决策关。在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吸收好的思路、办法,共同研究决定项目的主要内容。凡涉及村级可以做且无重大安全隐患、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5、把好项目财务关。制定了集体经济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财务制度规范。 6、把好验收关。制定了项目验收办法,制作项目验收表。在镇街道提出验收申请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进行实地验收,审阅项目实施档案,审查新增收入的相关凭证。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市地处**省最北端,有十六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辖195个行政村,其中60个行政村位于石灰岩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市的绝大部分村(当时称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达不到三万元。当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挂钩联系贫困村,与镇委、镇政府一道,帮助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村办企业如小型碾米厂、榨油厂、小石场、小煤窑、小矿场、小运输队、小养殖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一批村级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快达到了每年三万元以上。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人员变动频繁和政策变动等原因,这些村办企业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来一批已经脱贫的村级组织又回到贫困村的行列,有些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鉴于这种状况,中共**市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征求基层的意见,决定采取集中资金办实业,加强管理出效益的扶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因此,**市扶穷协会于1996年下半年应运而生。协会会员均为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级组织,以出资参股市扶穷电站的形式取得团体会员资格。协会的宗旨是使各会员尽快脱贫和实现基层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走上富裕之路。 协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协**事会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协会的宗旨,开展扶穷工作。扶穷协会的运

作经历了两个阶段。协会成立之初,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理事会决定,将筹集到的843万元资金投入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以购买一台XX千瓦机组股份的形式,取得10%的收益;另外,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增设收费项目用以扶贫,使会员的参股资金按照每年30%的利润进行分红。按照这样的分红比例,有一大批村级基层组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三万元以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行政干预的手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部分由政府出台政策增设的收费项目被取消。因而从1999年起,分红从原来的30%逐年降低,直到XX年调整为15%。这样,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又返回到三万元以下。面对形势的变化,这种利用挂靠和行政手段取得收益进行分红的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给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张滩水电站从XX年起也着手进行企业转制工作,转制后协会投入的挂靠资金分红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兜底也给市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经理事会研究并经请示市委同意,改变原来的运作模式,从挂靠改为自行创办扶穷经济实体的模式来运行。从XX年起,我们将扶穷协会筹集的资金843万元从张滩水电站脱离出来,加上XX年后上级支持的资金和挂钩帮扶单位的扶持资金共296万元和承接电站原来的银行贷款300万元,购买了市值1440万元的2座水电站(王龙二级水电站装机1200千瓦,张溪三级水电站装机1000千瓦),总装机容量为2200千瓦。会员按注资金额的10%实行效益保底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不丹论文:中不边界问题述论

不丹论文:中不边界问题述论 [内容提要]不丹是目前中国周边14个陆地邻国中唯一没有建交的国家。中不边界是目前中国周边14条边界线中仅剩的两条没有正式划定的边界之一(另一条为中印边界)。由于不丹与印度的特殊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不边界问题,是经常被迫与中印边界问题牵缠在一起的。80年代后,随着中印关系的逐步改善并实现正常化,也随着不丹在对外关系方面逐步推进其“独立自主”进程,中不两国政府开始进行直接的双边外交谈判。从1984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中不边界谈判(副部长级)已经进行了十九轮。但是,谈判进程起伏很大,有进展,但是没有重大突破。其中,“印度因素”仍然是绕不开的最重要的制约。 [关键词]不丹中国双边边界谈判印度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陆地邻国最多、陆地边界问题最复杂的民族国家之一,全部陆地边界线长约2.2万公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周边陆地邻国有12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最大的陆地邻国苏联的解体而分裂出若干个独立与中国接壤的新邻国,以及印度与锡金关系的变化,中国的陆地邻国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目前,与中国相接壤的陆地邻国有14个,即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

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和老挝。中国与俄罗斯并列为当代世界拥有陆地邻国最多的民族国家。 1949年建国时,中国面临的周边陆地边界情况非常“尴尬”。中国与周边12个陆地邻国之间没有一条通过双方政府平等的外交谈判而正式划定和勘定的边界线,中国与周边12个陆地邻国之间的分隔,是通过三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实现的:历史条约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平等条约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由于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对于这三种分割线之性质及其形成的历史依据和法律依据有不同 的认知,也由于中国与周边邻国对于处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有不同的主权诉求和外交考量,所以,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直接肇因于边界问题的矛盾和摩擦就连绵不断,严重影响到国内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和平建设及其形象以及 中国在国际社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其形象。“我国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同时,边界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着我国能否与邻国和平相处、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非常敏感。”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就积极倡导和推进与相邻各国之间就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进行直接的政 治对话和外交谈判,以期正式划定和勘定所有的边界线。这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

中国经济发展(中英文)

中国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形势蒸蒸日上。紧跟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的各方各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完成了诸多造福百姓的巨大工程,例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等。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都更加方便快捷,出行选择也多种多样,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学校硬件设施更加优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愈趋完善,他们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都享有养老保险,再加上改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都能安享晚年。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政策牵动着世界的一呼一吸。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世界为中国经济喝彩。 总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经济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 can see that our economic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We have made big economic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under the lead of our party. There are countless programs making benefits for common people, such as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e have easier access to water and electric power in daily life, and we have more choices when traveling. Every child can go to school and get an education in better school facilities. The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tuition fees with proper assistance. Old people have assurances no matter where he lives, and they can enjoy their life with the reformed social safety net.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world.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tus keeps on improving, and we mak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world economy. Joining in the WTO, our economic policies control the breath of world. Successfully hold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world EXPO make the world give us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 In a wor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s at an amazing speed and has made encouraging breakthroughs. I believe that the tomorrow of our economy will be brighter as long as we try our best effort.

2019年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20XX年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18年以来,__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党办发[2004]52号)文件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两年来,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现将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三是相继实行了乡镇副职及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制、部门包抓连带责任制、村干部“具体责任人”等制度。四是把乡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工资挂钩,抓得好,给予重奖等一系列措施。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健全机制,夯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总支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和奖惩措施。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联系领导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把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实行奖惩责任制。 2、开阔思路,选准路子。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是围绕山地优势做文章,发展绿色经济。高堡村利用村集体荒山面积大,适宜桉树生产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建成了500亩油桉基地,通过协会向群众收取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18年、18年分别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6万余元。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

乡镇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 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补助收入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万元,除营业性收入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XX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万元,村均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

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XX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较为单一,收入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 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

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市场混乱、民不聊生。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新中国成立后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治理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乱摊子,先有经济的恢复,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和措施: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三是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四是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五是统一财经工作,彻底稳定市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1950~1952年),就使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超过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稳定了市场物价,较大改善了人民生活。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清剿国民党在大陆残余势力的背景下取得的。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首先是把帝国主义对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的控制权收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和国家银行外汇专营制度。对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约1000多家),由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冻结了我国在美管辖区内的公私财产,我国政府宣布管制其在华财产;而其他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由于过去依赖的特权不复存在,其经营难以为继,有的放弃经营,有的被我国作价收购,这些被管制和收购的帝国主义企业成为了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当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国家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从而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并转变为了国营经济。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包括工业企业2858个;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招商局所

中不边界争议地区

中不边界争议地区 目前,我陆地边界14个邻国中,除印度、不丹外,与其他12个国家全部划定了边界,为边界地区XX久安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国、不丹边界长约6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边界争议地区一共为6处。1950年中国出版的地图将不丹西部和北部部分区域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争端开始。自1984年,中、不两国轮流在和廷布举行边界会谈。1998年,两国在第12轮边界会谈期间签署了《中华人民XX国政府和不丹王国政府关于在中不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至今不中边界大部分未划界尚未解决,2004年出版的由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著的《中华人民XX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不卷》指出:中不边界从未以条约或协定正式划定,但两国间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边境地区基本稳定。对于有争议的领土,中不两国前4轮边界会谈达成了指导性意见,此后双方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并对边界地区进行了实地勘察,绘制了边界地图。历史上,不丹曾是XX与南亚东部地区之间的桥梁,与XX在XX、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关系十分深远。藏族民众翻山越岭越过喜马拉雅山沿着不XX部的马纳斯河谷(Manas Chhu)和不丹西部的帕罗河谷(Paro Valley),抵达阿萨姆、孟加拉(Bangladesh)

和比哈尔(Bihar)进行XX、文化和贸易往来。不XX部的布姆唐每年举行两次大型集市活动,吸引了许多藏族民众前来参加。XX商队运去羊毛、砖茶、食盐和麝香,以交换不丹的大米、纸X和干辣椒。XX地方政府在邻近不丹的一些地方派驻了收购大米的官员,负责从不丹收购大米。藏族民众历来沿着马纳斯河谷路线,长途跋涉到阿萨姆的高哈蒂(Guwahati)附近的庙宇去朝圣。1959年,XX难民蜂拥而至之后,不丹随即关闭其与中国的边境,当时跨境贸易随即中止。从那时起,不丹与中国之间就没有了正式的贸易或商业关系。自1984年开始,双方边界谈判每年举办一次(此前,不丹与中国的边界问题是并在中印边界的讨论领域当中的),分别于两国的首都和廷布(Thimphu)轮流举行。截至2012年底已进行了20轮。友好协商是中国在中不边界谈判的一贯态度。 1986年以后,两国边界地区牧民放牧和民间边贸恢复正常。1989年,不丹第68次国民议会通过了部分段落的划界方案,计划在1991年底基本完成划界。 1996年11月,中国政府和不丹王国政府11轮边界会谈中,中方提出争议区北部(帕桑兰(Pasamlung)山谷与贾卡兰(Jakarlung)山谷)495平方公里归不丹,西部(辛珠兰巴(Sinchulumpa)、德拉玛纳(Dramana)和燮合托(Shakhtoe)等地)269平方公里归中国的交换意见,建议要交换的领土

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篇一:许桥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许桥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李俊镇 紧紧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目标,积极引导许桥村结合本村实际,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壮大集体 经济,努力打造全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点,通过多措并举, 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现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许桥村位于李俊镇4公里处,许黄公路两侧,交通方便。全村总户 数540户、总人口2460人,有党员76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 4073元。 二、具体做法 1、依托仁存街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各种协会、及个体户经营,加快村集体经济积累。成立粮食购销协会,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 到2010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4万元。 2、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设施园艺,许桥 设施园区占地1200亩,年发展大地西红柿486亩,人均收入每年增加400元。 3、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许桥村积极争取养殖项目,先行在7户中进行奶牛示范饲养,涌现8户养猪大户,还有狐狸养殖产业。 4、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近年来,许桥村成立了村级财务理财小组,制定了10余项财务方面的制度,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制 度保障。对村里的财务账目每季度公开一次,村里花一分钱,都要 召开村“两委”会议通过,理财小组对账目进行核对、监督,确保把 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认真组织开展了村民“说事”、“一事一议” 制度,对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及时召开村“两委”会、 村民大会等,做到村内事务透明化、公开化。 三、取得的成效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基层党组织物质基础的重要措施。我村村 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村集体经济增长迅速, 有力提高了村党组织“有钱办事”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 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在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 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积累,切实增强基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与我国相邻,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3.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是俄罗斯.不丹. 5.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6.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自东向西分别是台.粤..桂.滇. 7.在我国23个省中,与我三个自治区相邻的省是甘肃省.. 8.我国纬度最高和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黑.琼. 9.我国五个自治区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10.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数最少的是天津.简称是津.人口数最多的是重庆.1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沿海省区是山东省. 1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人口密度更大. 13.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14.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我国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1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1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两端县市的所在省区分别是滇. 黑(填简称) 17.回族. 维吾尔族等民族大多信仰是伊斯兰教. 18.我国最大岛屿上的主要民族是高山族,分布在海南岛上的民族是黎族 19.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20.能在那达慕大会上见到当地的体育运动项目是摔跤.. 21.我国位于北部边疆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22.我国临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都相邻的省区是云南省. 2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指蒙古族聚居的呼伦贝尔草原。 24.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间的山脉是太行山。 25.我国云南省和四川省西部是泥石流多发地段。 26.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7.1月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8.位于我国最东部的山脉是长白山脉。 29.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于2008年完工。 30.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31.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32.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宁夏平原。 33.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 34.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 35.我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6.我国三大平原面积最大的是东北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华北平原。地势最低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乡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乡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篇一: xx区xx乡地处xx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 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xx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 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

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xx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Q 2020年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20年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xxx村位于xxx镇西北部,海拔xx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xx公里,全村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人,下设x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xx户xx 人;低保户xx户xx人;特困供养xx人;残疾人xx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xx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xx万元,xxx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xx万元,实现利润约xx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xx万元,专业合作xx万元。 一、强化领导促进增收,凝聚村社发展合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

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增收难题 xxx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xxx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xxx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xxx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乂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6)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口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制度中看出:首先,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H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o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o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乂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