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书写的用笔方法

汉字书写的用笔方法

汉字书写的用笔方法
汉字书写的用笔方法

汉字书写的用笔方法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七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书法是用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硬笔书法用笔讲究提按顿挫,轻重缓急,转折方圆,呼应连贯。

一、轻重,用笔的轻与重,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风格、特点、艺术效果。用笔轻者,令人感到轻松、秀丽、和雅、飘逸;用笔重者,则会给人以沉着、拙重、凝炼、浑朴之感。用笔的轻重,主要基于“力度”的大小,而这种力度则完全取决于运笔时力度控制上。这种力度是笔与纸相磨擦产生的使人感觉出来的力度。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专用实笔,又会滞笨。

笔画有了轻重粗细的细微变化,也就产生了灵动的韵味。

从运笔技巧来说,其轻重、虚实是一对统一、对立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虚实相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苦练中达到善使笔锋。为了更好的善使笔锋,在临习中,须十分注重用笔锋运行,把握其虚实、轻重的分寸。辅之以腕力、臂力、指力推动笔向前运笔;十分注意笔笔用力送到底,例如“撇”画及类似“秋”“火”的最后一笔。经过刻苦训练,在点画线条的力度和质感上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缓急,运笔的急缓在书写中是至关重要的。运笔的急与缓是形成作品不同风格和产生节奏、韵律变化的主要原因。落笔迟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畅、遒劲。运笔的急与缓须有机的结合,方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则,一味迟重则失却神气,一味急速则失却形势。认为“快”才是熟练的最好体现是错误的。认为“草书”的本质就是快更是不对的,字体不同、点画不同其书写速度是不同的,我们在临习时只有贴近其原帖字的书写速度和节奏,才能得其“形”、“神”。一般来说,篆、隶、楷体的书写速度相对慢些,行、草的速度则要快些,横画、撇画相对快些,竖画、捺画则要慢些,“能急不愁缓,能重方能轻”,经过反复的训练,随着书写中对急缓运用对节奏方面逐步熟练,慢慢地进入到“随心所欲”运用较自如的阶段。也就会领悟到“能速而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的道理

有缓有急,有快有慢,才能使线条有流畅刚劲和涩滞凝重的巧妙变化,产生不同的质感。

三、提按,笔画的粗细变化是在提按动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写好点画的关键。刘熙载曾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指出在运笔过程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按交换的过程。笔锋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通过

提按的交递,再加上轻重、缓急的丰富变化,这样点画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产生美妙的韵味与鲜活的形象。如果写出来的字线条粗细一致,就会毫无神采与美感。这是点画缺乏提按所致。

提与按是一对矛盾体,要想处理好并非易事。有的人写字一味地按,有的人只善提,善按者线条厚拙少灵动,善提者线条轻灵或近于浮滑。提与按这两种技巧比较而言,按易提难。在行笔过程中,尤其在转折处,一定要注意“提按”二字。

我们在写字时,起止笔处往往按笔,行笔中用提笔,所以起收笔处重,中间轻,线条容易出现“中怯”现象。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之病。”何时当按,何时当提,提按的频率、速度是随书写时具体情况而定的。我们往往在发笔处将笔下按,使笔一开始便偃卧纸上,这是对提按之法缺少领悟之故。董其昌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我们只有在书写过程中反复练习,用心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

四、顿挫

顿挫即停顿、转折,指书法跌宕起伏、回旋转折。

顿,是行进中的暂停,是其一;其二,就是做点的运笔姿式,用力一按即起,也叫顿。

挫,是用笔行进中突然停止,并略作反方向运动,之后又顺着原先行笔的方向继续向前,在运笔方法上类似于木工锉锯时用锉来回拉动,在书法上用“挫”的方法效果好坏关键是看你拉前挫后的笔势是否自然连贯,这是很能表现一个个性特点的运笔方法。

五、转折,“转折”在书法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转”是用笔写出圆转回旋、没有方折棱角笔画的笔法,其要领是,在转的关节处笔不停驻下来,只有提按的变化,没有折、顿的处理,“如折钗股”,是篆、行、草中运用最多的笔法。“折”与“转”相反,是写出方的点画方法。折法,多运用于于方笔书法的起笔处(楷字藏锋起笔的手段)、收笔处以及横画和竖画的交接处。此法多运用于楷、隶书中,行、草亦时有所见。“转”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写法,“转”法掌握好了,才能一笔将草字写出来,才能写出草字奔、飞的势态。

六,方圆,指字的用笔和形体上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是指的笔画转折处理时出现的效果,转笔则成圆,顿笔则为方;一是指的笔意的方圆,像篆书的用笔一看就是圆笔为主,魏碑中的《始平公造像》的用笔却是典型的方笔,。

从用笔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元代刘有定《衍极·注》称:“执笔贵圆,握管不可不直,直则方。字贵方,得势不可转,转则圆。篆圆也,圆其用而方其体;隶方也,外虽方而内实圆。”从字的形体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南宋姜夔《续书谱》称:“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规则 (特点与写法) (一)点 点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神韵作用,是个字的精神体现。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各异,写法变化较多。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如图: 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领笔。如图 竖点又称相向点,实际上是右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如图: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如图: (二)横 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斜横之分。 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三)竖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

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如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图: (四)撇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和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2020年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及

------------------------------------------------------------精品文档--------------------------------------------------------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报告范文 一、调查背景: 汉字教育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意见中对落实书法教育提出了各项要求,同时提出要加强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书法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水平,重视书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写字教学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一年级两个班级近90名学生及家长 2、调查内容: (1)学生对写字姿势的认识和写字教学的认识。 (2)家长对学生执笔方法的认识和关心程度,纠正孩子写字姿 势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小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表》,对90名学生进行调查。

汉字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及字体结构大全

例字 1、从上到下如:三 竟 音 2、从左到右如:理 利 明 湖 3、先横后竖如:十 王 干 4、先撇后捺 如:人 八 入5、先外后内 如:问 同 司 ①中间突出先中,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表 一般规则笔顺规则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笔 画 名 称 例 字 笔 画 名 称 例 字丶点广乛 横 钩写一横王横 折 钩月丨竖巾横折弯钩九丿 撇白横撇弯钩那捺八ㄋ横折折折钩奶提 打竖折折钩与ㄑ撇 点巡竖 弯四し竖 提农横 折 弯沿横折提论┐横 折口亅弯 钩承∟竖 折山亅竖 钩小ㄥ撇 折云乚 竖弯钩屯横 撇水斜 钩浅横折折撇建卧 钩 心 竖 折 撇 专 肩平背直头摆正,眼离书本约一尺。写字时,要做到:汉字笔画名称 字写工整视力好。三个“一”要做到,认真写字心要静。腿放平,脚放正,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端约一寸,《写字姿势歌》

一、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李(木李)三(一三) 2.从左到右仁(亻仁) 3.先外后里问(门问) 4.先中间后两边乖(千乖)小(亅小) 二、汉字输入补充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输入义(丶义)斗(斗)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输入尤(尢尤)叉(又叉)

3.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句(勹句)厅(厂厅)(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远(元远)廷(壬廷) 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外后里区(匚区) 5.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国(囗国) 三、汉字书写补充规则 1.先横后竖十(一十)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一)点 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就是将侧点稍稍拉长。 (二)横 横分为三种:长横、短横和斜横。 长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短横分为:左尖横和右尖横。左尖横写法:起笔轻轻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右尖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轻,左边低来右略高。 斜横写法:斜横就像跷跷板,左边低低右高高,左低右高要明显。 (三)竖 竖分为三种:垂露竖、悬针竖和斜竖。 垂露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行笔略轻挺且直。 悬针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尖,行笔略轻挺且直。 斜竖写法:只要将垂露竖写得左斜一点就行了。 (四)撇 撇分三种:平撇、斜撇、竖撇。 平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平,轻轻抬笔收出尖。 斜横写法: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弯弯收出尖。 竖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直,过了中线撇出尖。 (五)捺 捺分两种:斜捺和平捺。 斜捺写法:起笔轻轻行笔斜,捺脚重按歇一歇。平平向前走一截,轻轻收笔尖一些。 平捺写法:起笔重按右上行,弯弯斜下右对齐。捺脚重按歇一歇,右上收笔尖一些。(六)挑 挑分两种:平挑和斜挑。 写法:起笔重重右上行,轻轻收笔尖一些。行笔要快,平挑与水平夹角小于45度,斜挑与水平夹角大于45度。 (七)折 折分为:横折、竖折、横撇、撇点、横折弯。 横折与竖折写法:横和竖画是基础,顿笔关键在折处。夹角大约90度,是大是小看清楚。横撇与撇点写法:横撇侧点是基础,顿笔关键在折处。横撇小于90度,撇点大于90度。横折弯写法:夹角小于90度,圆圆润润拐弯处。 (八)钩 钩分为:弯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竖折折钩。写法:钩画家族形态多,关键之处在起钩。钩前一定要重按,钩锋才会显稳当。

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背景:汉字教育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咨询题之一。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尽管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落低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差不多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意见中对落实书法教育提出了各项要求,同时提出要加强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书法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水平,重视书法教育教学治理工作。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写字教学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二、调查对象及内容:1、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及家长代表。2、调查内容:(1)学生对写字姿势的认识和写字教学的认识。(2)家长对学生执笔方法的认识和关怀程度,纠正小孩写字姿势的建议。三、调查方法:1、咨询卷调查法:(1)设计《小学生写字情况咨询卷调查表》,对456名学生进行调查。(2)设计《小学生写字情况咨询卷调查表》(家长卷),对90家长展开调查。2、现场调查法:在写字课上,查看学生的作业及学生的写字过程,认真观看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等状况并进行记录,猎取第一手资料。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可看出90%学生在主观上是喜爱写字和上写字课的,然而他们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合格率却不到65%。通过观看学生写作业,我们发觉57%的学生能做到书写时的“三个一”,68%的学生执笔姿势正确。学生错误执笔姿势和坐姿的要紧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执笔太低、太竖、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头趴太低、躯体紧贴桌子或离课桌太远,学生执笔的错误和坐姿的不正确往往是综合呈现。通过家长咨询卷调查显示:100%的家长认为小孩写一手好字依旧十分必要的,应及时纠正小孩的写字姿势。我们也能清楚的感受到有70%的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方法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自己的小孩写好字。50%的家长认为自己小孩的执笔姿势不行,但只有30%的家长对小孩的写字姿势、方法进行指导。缘故有以下几点:幼儿园过早的写字,让小孩掌握了错误的姿势,纠正非常难。加上年龄偏小,学生长时刻保持一个动作会觉得非常难。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还发觉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执笔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家长认识不到位,对老师的过分依靠,使得老师在学校进行的关于写字姿势、字形等方面的指导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写字课上缺乏指导,语文课上写字环节匆匆而过,其他科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要紧精力和时刻放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疏忽了写字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书写姿势纠正不力,书写质量不高。策略如下: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从一年级抓起。要求教师在如今期要强化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方法,各科教师都要注意经常示范,耐心引导,课堂给学生写字留足空间和时刻。坚持天天写,堂堂练,以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坚持上好写字课,采纳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编儿歌,讲书法家的故事等激励学生爱写字,情愿认真写字的意识,并进行多元评价。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让家长先了解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方法,并在家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多开展班级、学校写字专题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写字兴趣。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一)点 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就是将侧点稍稍拉长。 (二)横 横分为三种:长横、短横和斜横。 长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短横分为:左尖横和右尖横。左尖横写法:起笔轻轻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右尖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轻,左边低来右略高。 斜横写法:斜横就像跷跷板,左边低低右高高,左低右高要明显。

(三)竖 竖分为三种:垂露竖、悬针竖和斜竖。 垂露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行笔略轻挺且直。 悬针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尖,行笔略轻挺且直。 斜竖写法:只要将垂露竖写得左斜一点就行了。 (四)撇 撇分三种:平撇、斜撇、竖撇。 平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平,轻轻抬笔收出尖。 斜横写法: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弯弯收出尖。 竖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直,过了中线撇出尖。 (五)捺 捺分两种:斜捺和平捺。 斜捺写法:起笔轻轻行笔斜,捺脚重按歇一歇。平平向前走一截,轻轻收笔尖一些。平捺写法:起笔重按右上行,弯弯斜下右对齐。捺脚重按歇一歇,右上收笔尖一些。(六)挑

汉字基本笔顺书写大全.

汉字基本笔顺书写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程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规范汉字的书写本来是人类必须人人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但现在, 规范汉字的书写本来是人类必须人人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但现在,国人的这种能力正 处于下降趋势。我们认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小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处于下降趋势。我们认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小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 有的基本素养。写好汉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是一种应该肩负的责任。 有的基本素养。写好汉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是一种应该肩负的责任。在大力推行素 质教育的今天, 写字”作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应该越来越受重视。 “ 质教育的今天, 写字”作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应该越来越受重视。
前言 (待续) 待续)

绪论
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 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 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 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让小学生从写字的初始阶段就写好 字,将使他终生受益。我们认为:写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 将使他终生受益。我们认为: 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手眼的协调能力。 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手眼的协调能力。它还是未 来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 来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一个 方面;是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的一个起点。 方面;是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的一个起点。无论是从实用的 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 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 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 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 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规范、端正、 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规范、端正、 整洁。 整洁。 从低年级起, 从低年级起,语文课堂加强写字教学的能力与写字习惯 的培养,激发学生爱上汉字,喜欢习字, 的培养,激发学生爱上汉字,喜欢习字,才能为学生打好写 字基础,促进写字能力的形成。 字基础,促进写字能力的形成。这项研究对于贯彻教育部的 《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写字是人的大脑、眼睛、手臂、 写字是人的大脑、 眼睛 、 手臂 、手指等功能联合协调 的活动。从外表看,手的活动是关键;从内部看, 的活动。从外表看,手的活动是关键;从内部看,脑的活动 起核心作用。写字是用线条表达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 起核心作用。写字是用线条表达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必然通过起笔落笔、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必然通过起笔落笔、一笔一画流露于字里 行间。西汉的杨雄说过: “ ” 行间。西汉的杨雄说过: 书,心画也。 心画也。

(小学语文老师必备)汉字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表精编版

笔 画 名 称 例 字 笔 画 名 称例 字丶点广乛 横 钩写一横王横 折 钩月丨竖巾横折弯钩九丿 撇白横撇弯钩 那捺八ㄋ横折折折钩奶提 打竖折折钩与ㄑ撇 点巡竖 弯四し竖 提农横 折 弯 沿横折提论┐横 折口亅弯 钩承∟竖 折山亅竖 钩小ㄥ 撇 折云乚 竖弯钩屯横 撇水斜 钩浅横折折撇建卧 钩 心 竖 折 撇 专 肩平背直头摆正,眼离书本约一尺。写字时,要做到:汉字笔画名称 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个“一”要做到,认真写字心要静。腿放平,脚放正,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端约一寸,《写字姿势歌》

一、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李(木李)三(一三) 2.从左到右仁(亻仁) 3.先外后里问(门问) 4.先中间后两边乖(千乖)小(亅小) 二、汉字输入补充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输入义(丶义)斗(斗)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输入尤(尢尤)叉(又叉) 3.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句(勹句)厅(厂厅)(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远(元远)廷(壬廷) 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外后里区(匚区)

5.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国(囗国) 三、汉字书写补充规则 1.先横后竖十(一十) 2.先撇后捺人(丿人) 3.点在上边或左上,先书写衣(丶亠衣)穴(丶宀穴)为(丶为)斗(斗 4.点在右上或字里,后书写发(发)我(我)瓦(瓦)叉(又叉) 5.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句(勹句)厅(厂厅) (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远(元远)廷(壬廷) 6.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区(一区) 7.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再封口国(冂国) 四、汉字形体结构类型表

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

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 1、关注竖中线:①中竖居正②首点居正③交叉居正 2、关注字头 (1)人字头(人)? 撇画起笔在字的中线上 (2)文字头? 上点居正,要写在竖中线上 (3)宝盖头(宀)? 上点居正,写在竖中线上 (4)“学字头”与“常字头”? 注意观察“学字头”与“常字头”的写法 (5)草字头(艹)? 竖中线在两竖中间,下合处正在字的中线上 (6)山字头(山)? 中竖平分底横,通过字的中线 (7)四字头(罒)? 竖中线通过四竖中间 (8)“春字头”与“卷字头”? 撇画从竖中线上起笔 (9)竹字头(竹)? 中缝要通过字的中线 (10)雨字头(雨)? 中竖要通过字的中线 (11)左偏旁? 左偏右主一般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右面部分应延伸至竖中线左侧一些. 3、关注字底 (1)土字底? 竖画要通过竖中线 (2)女字底? 撇折与撇的交叉点要写居字的中线上 (3)弄字底? 竖中线应在撇竖中间 (4)木字底? 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5)四点底(灬)? 竖中线左右两边各占两点 (6)心字底(心)? 中点要写在竖中线上 (7)皿字底(皿)? 竖中线要通过四竖中间 四、标点符号在田字格的规范书写 1、,。;:等标点写在左下格。 2、引号“”括号()写在靠近被引内容那边。 3、破折号-------省略号......写在田字格正中靠下。 4、问号?叹号!写在田字格正中。 附加规则: 1、点在上面或是左上的先写,如:斗、衣、为。 2、两面包围的字: a、上右或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如:司、厅、句。 b、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如:建、远、匕。 3、三面包围的字: a、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山、画。 b、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凤、月。

小学一年级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规则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 (一)横 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斜横之分。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如图: 1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图: (三)撇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和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 禾、失、朱”等字。如图: 2

(四)捺 捺捺画粗细分明,运笔轻重多变,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五)点 点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神韵作用,是个字的精神体现。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各异,写法变化较多。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如图: 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领笔。如图 3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程

绪论 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让小学生从写字的初始阶段就写好字,将使他终生受益。我们认为:写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手眼的协调能力。它还是未来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一个方面;是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的一个起点。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从低年级起,语文课堂加强写字教学的能力与写字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爱上汉字,喜欢习字,才能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促进写字能力的形成。这项研究对于贯彻教育部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写字是人的大脑、眼睛、手臂、手指等功能联合协调的活动。从外表看,手的活动是关键;从内部看,脑的活动起核心作用。写字是用线条表达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必然通过起笔落笔、一笔一画流露于字里行间。西汉的杨雄说过:“书,心画也。”

关于硬笔规范汉字书写的若干训练 第一章笔法 一、执笔 训练目的: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说明:硬笔书法 步骤和要求: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 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 甲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 以取得平衡。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 面。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小手指和掌外侧 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 纸面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 则要遮住视线,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 写字姿势。

各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各种基本笔画的写法(供参考) 一、横的写法 在各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骨力。特别是长横,一定要写得平稳、劲健、厚重、灵动。切不可写的死气沉沉,呆如木棍。横有长横及短横之分。 1、长横 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书写长横时,心里可默念口诀:重一一轻一一重一一回锋”。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画。一定要认真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条拱形的大桥。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度一一5度之间。女口:一”字。 2、短横 短横又叫左尖横”。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写短横时心里要默念口诀:轻一一重一一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笔画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二、三”等字。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 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竖不直,则字不正。竖有 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及短竖之分。 1、上尖竖 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

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边尖,下边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 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口诀:顿笔一一行笔一—回锋”。垂露竖多以主要笔画出现在字中,要认真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 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弯腰曲背。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 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逐渐提笔收笔。口诀:顿笔 ------------ 行笔 ---- 收笔”。悬针竖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悬针竖如同一根尖朝下竖立的钢针。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可至尾 处飘曲而出。如:十、丰”等字。 4、短竖 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口诀:顿笔一一行笔一一收笔”。一般情况下,短竖与垂露竖可通用。如:上、正”等字。 三、撇的写法 撇的写法特别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与长撇)、竖撇等;按用笔来分,有回锋撇、兰叶撇、弯头撇等。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这里先介绍平撇、短撇、长撇、竖撇。 1、平撇

(完整word版)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五〕点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规则

- 1 -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 (一)横 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斜横之分。 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 2-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如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图: (三)撇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和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 3-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 4-

捺捺画粗细分明,运笔轻重多变,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 5-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程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绪论 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让小学生从写字的初始阶段就写好字,将使他终生受益。我们认为:写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手眼的协调能力。它还是未来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一个方面;是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的一个起点。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从低年级起,语文课堂加强写字教学的能力与写字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爱上汉字,喜欢习字,才能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促进写字能力的形成。这项研究对于贯彻教育部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具有现实意义。 写字是人的大脑、眼睛、手臂、手指等功能联合协调的活动。从外表看,手的活动是关键;从内部看,脑的活动起核心作用。写字是用线条表达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必然通过起笔落笔、一笔一画流露于字里行间。西汉的杨雄说过:“书,心画也。” 关于硬笔规范汉字书写的若干训练

第一章笔法 一、执笔 训练目的: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说明:硬笔书法 步骤和要求: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大姆 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甲 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以取得 平衡。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面。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 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 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则 要遮住视线,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写字姿 势。 6、执笔不能太紧,特别是切忌大拇指压在食指上 面,影响用笔的提按;食指不能过分弯曲,以 免影响三指关节屈伸的变化。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汉字笔画书写要求 一、笔画书写口诀 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 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 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二、一年级笔画教学儿歌 1、横:起笔斜斜按,左低右高行,收笔轻轻按。 2、悬针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3、垂露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向上回。 4、撇: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5、捺:起笔不用按,直接右下滑,行笔轻到重,捺脚平又尖。 6、点:直接起笔按,收笔把锋藏。 7、横折: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竖再往左斜。 8、横钩:横到出钩处,先往右下按,提笔向内钩。 9、竖折:竖到转折处,稍稍作停顿,再往右平横。 10、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11、竖弯:下笔写短竖,圆转写短横,收笔轻轻回。 12、竖钩: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左停,钩向左上方。 13、弯钩:竖画先右下,而后改左下,起与钩对齐。 14、卧钩:先向右下起,圆转右平行,向左上出钩。 15、撇折: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16、横撇: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 17、竖弯钩:起笔斜斜按,稍向左倾斜,转弯要圆润,收笔向上钩。 18、横折弯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小圆弯,尾巴要舒展。 19、横斜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大圆弯,提笔出尖钩。

三、基本笔画写法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一)点 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就是将侧点稍稍拉长。 (二)横 横分为三种:长横、短横和斜横。 长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短横分为:左尖横和右尖横。左尖横写法:起笔轻轻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右尖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轻,左边低来右略高。 斜横写法:斜横就像跷跷板,左边低低右高高,左低右高要明显。 (三)竖 竖分为三种:垂露竖、悬针竖和斜竖。 垂露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行笔略轻挺且直。 悬针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尖,行笔略轻挺且直。 斜竖写法:只要将垂露竖写得左斜一点就行了。 (四)撇 撇分三种:平撇、斜撇、竖撇。 平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平,轻轻抬笔收出尖。 斜横写法: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弯弯收出尖。 竖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直,过了中线撇出尖。 (五)捺 捺分两种:斜捺和平捺。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指导

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指导 横的写法 长横:起笔时向右下方轻轻落笔,行笔轻而快,收笔向右下方稍停,然后回笔,取势左低右高、左轻右重。(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例:一、长 短横: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一半停笔即收。例:三 斜横:运笔同长横,只是向右上倾斜度大。例:七 竖的写法 悬针竖:起笔稍顿,均匀用力下行,至三分之二处提笔出锋,呈针状。例:十 垂露竖:落笔直行到位后,回锋收笔。例:下 左短竖:位于字的偏左方,笔画较短,粗状有力,略向右下斜。例:口 中短竖:位于字的正中间,笔画较短,粗状有力,竖直向下。例:土右短竖:位于字的偏右方,笔画较短,粗状有力,略向左下斜。例:山 撇的写法 斜撇:起笔向右下轻驻,由重至轻,向左下行笔。体态长斜,斜中微弯,力送笔尖。 例:人 竖撇:竖画起笔,约至下半部时顺势向左下撇出,略带弧度,形如兰草叶。 (先竖后撇,撇尾出尖,出撇勿早。) 例:月 平撇:向右下驻笔,然后朝左方略向下撇出。多出现在竖或竖弯钩的上面。例:千 短撇:短撇的形态和用笔与平撇相同,只是取势的斜度变为向左下方出锋,一般在短横的左边。例:生 捺的写法

斜捺:起笔轻落向右下行,逐渐用力,至捺脚处驻笔平出锋,形似滑梯。例:八 平捺:方法如斜捺,写得略平一些。例:之 点的写法 右点:轻落笔,直接向右下由轻渐重行笔,稍驻后马上提笔而成,形如水滴状。例:方 左点:直接向下轻按,至尾部稍停后提笔,笔势稍向下倾斜,要求头尖尾粗。例:小 长点:在右点的基础上把行笔过程变长。例:不 钩的写法 横钩: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例:买 竖钩:竖画起笔,至底部稍驻后向左上出钩,竖要挺直,钩要有力。例:水 竖弯钩: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横,收笔时向上方钩出。例:电斜钩:顿笔向右下行,至下部以后向上出钩,斜画的中部要写得稍弯而细,写在字中要上长,显得坚挺有力。写得太短字就显得力弱身疲。例:我 卧钩:轻入起笔,圆转右行,底部略平,向字的中心出钩。整个形态由轻到重,卧如小船。例:心 弯钩:轻入起笔,行笔向下略向右弯,驻笔出钩。钩深不要太长。例:了 提的写法 短提:右下顿笔后向右上快速挑出,一般朝向字心或下一笔的起笔。例:求 长提:起笔向右下方稍停,然后向右上迅速行笔,出锋长而尖。例:虫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宝鸡高新第二小学赵晓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的使用已基本普及,手写汉字已越来越少,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政策以及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主要导向,致使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能力越来越差,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视的不争事实。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不规范。具体表现为:字迹不工整;基本笔画的写法、偏旁部首的写法以及结构安排欠妥当,有些甚至处于“想当然”的状态;看不出笔画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基本上没有“提按”,形状如“木棒”;有的学生笔画书写顺序颠倒;当然还有自创的写法等等。 (二)姿势不正确。笔者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了如指掌,发现做得完全正确的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单就执笔方法(这里说的是硬笔,毛笔已基本绝迹)来说半数以上不正确,其表现为“抱”“搂”“压”着笔写字。身体坐姿大部分学生也不端正,有趴在桌子上写的,有侧着身体斜放本子写的,有翘着腿写的,仰着上身写的,还有歪着脑袋枕着手写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都有。 (三)书写能力差。由于基本不懂笔画名称、笔顺结构,因而写出来的字极不规范,笔画不清晰、部首和结构不合理、潦草难认,加上涂改不整洁,有些字连他们自己也难以辨认。

(四)思想不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了,但教育的现状仍然处在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阶段。为了分数,学生的写字课被挤占了,教师也没有必要去指导学生写字练字了,即使课标规定也没用。学生写作业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对字的规范和工整度根本不顾,考虑的是如何最快地完成作业,而不是字的好坏。即使是试卷上第一题的田字格汉字的书写,而为了分数,再难看教师也全给分。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如此之差,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的体制问题,其次是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再者是教师的影响,当然还有电脑的普及冲击了手写。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总体较差,不由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思考。 首先,小学生写字不打好基础,到了中学、大学怎么办?作笔记、做作业能用电脑代替吗?如果说真能用电脑代替手写的话,那么使用了几千年的方块汉字又应该由谁去传承呢?若干年后,汉字是否会消失?如果是,这样严重的后果又由谁来买单? 其次,普通话有等级证书,英语考试有等级证书,为什么汉字书写就没有等级证书呢?若将汉字书写等级证书作为升学的条件之一,学生能不写好字吗? 第三,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要求“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

硬笔书写姿势与运笔的方法

硬笔书写姿势与运笔的方法 理解了执笔方法,掌握了执笔的基本要领后,便要着手书写。书写时除了精力集中之外,还应该有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姿势就是要做到“三正”即头正、身正、手正。书写时,纸张平铺于桌面,两肘来曲于桌面的弯曲度是45度左右,两脚自然张开,胸部距桌面约为15厘米。无论横写不是竖写,无应使笔尖着纸部位同视线基本保持垂直。 硬笔运笔方法 运笔是指通过笔尖的运行来书写出完美的笔画。运笔要注意运指和运腕的配合。所谓运腕,就是手腕随着笔画的需要,作左右、上下摆动,其幅度随所写字的大小而定,字大,摆动幅度就大,字小,摆动幅度就小。通过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相比,运腕幅度要小得多,有时甚至不明显,但实际上每一笔画的完成。一起一落,一往一复,都有运腕的动作。因为写字时手掌贴在纸面上,只用手指是不能灵活自如地运动的,这就需要手指和手腕相互配合,同时运动,通过手腕的运动带动手指的运动,手指再带动手中的笔。只有运指和运腔相配合,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硬笔字来。 运笔写字要讲究提按、顿挫和转折,讲究速度的快慢,每一点画都有虚实变化,才能有艺术性。否则直通通地画一笔,点画就显得呆板而无生气。 所谓“提笔”,就是将笔从纸面上逐渐提起,笔迹就会从粗到细,由细到无。按笔,就是笔在纸面逐渐按下,从而使笔迹由细变粗。一般提和按往往是在同一笔画中完成,如斜撇的写法就是先按后提,以达到右上粗、左下细的笔画效果。顿笔,就是在按笔的基础上再停顿一下,使点画的某一处圆浑而有力量。顿笔在硬笔书法中用得很多,常在点画的起笔、收笔或勾挑、捺色处体现出来。挫笔,是指转

换用笔方向的一种急促而有力的运动方式,常和顿笔一起连用,称为“顿笔”。比如在勾画的钩处,就要用挫笔。写钩时先顿后挫,笔尖方向由正面转向背面,这样能收到蓄势跃出的效果(犹如踢足球,出脚时略向后收再踢出,便坚强有力)。如果没有挫笔的转换准备,钩就无法钩起,即使勉强钩出,亦如断柴折芦,了无“精神”。“转笔”和“折笔”也是改变笔尖书写方向的一种运动形式。但它不像“挫笔”那样急促而含“扭”的动作,而是圆转地改变运笔方向(转笔)和方折地改变运笔方向(折笔)。转折笔法在行草书体中用的更多。 运笔在某一笔画中一般有三个步骤:即“起、行、收”(被称为运笔“三部曲”)。如楷书的长横写,可以概括为“起笔顿顿,收笔顿顿,中行速而劲”。然而行草书体笔画多连带,我们多以断笔的部位来衡定“起、行、收”。 运笔速度的快慢亦会影响字迹的效果。运笔快而不浮,能使笔画更加劲挺,尤其是撇、捺、悬针竖等笔画的书写,如能在出锋处依运笔慢而沉稳,能使点画扎实有力,尤其是点画的起、收或转折处,运笔速度要相对慢些,否则一滑而过,了无生气。在同一种字体中,运笔的速度快慢有区别变化,对于不同的字体,运笔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如楷书的运笔相对慢些,沉着些,而行书的运笔较快,较为轻盈。但是,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快中有慢,以求稳实,慢中有快,以求灵动。 一、笔顺口决 笔顺规则有八条,书写顺序不能差,先横后竖撇后捺,从左到右上到下,从外到内内到外,中间写好再其它,写字框时应注意,等人进去把门插。 笔顺写好写字快,不能胡写与乱画,笔道呼应字形妙,请君牢记笔顺法,法对可以早成才,硬笔书苑绽新花 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