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症 康复护理

认知症 康复护理

认知症康复护理

认知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会导致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受损。康复护理在认知症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的康复护理措施:

1. 评估: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促进自理能力:康复护理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患者保持或恢复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日常生活活动的支持和训练,例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帮助患者保持独立性。

3. 认知训练:认知症患者通常存在记忆力丧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康复护理可以通过认知训练来帮助患者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例如通过记忆游戏、解谜题等活动来刺激患者的大脑活动。

4. 行为管理:认知症患者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冲动行为等。康复护理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使用行为管理技巧来帮助患者控制行为,减少冲突和矛盾。

5. 家属支持:康复护理也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向家属提供关于认知症的相关知识,教授如何有效与患者沟通和照顾患者的技巧,以增强家庭照护的能力。

康复护理对认知症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和持续的支持,患者可以尽可能地保持独立性和生活自主性,减少困扰和不适。

认知障碍及其康复-讲义20120706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与康复治疗 恽晓平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脑外伤以及各类痴呆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学症状。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认知功能损害是阻碍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重视各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时检查、及时诊断,将有助于及时治疗认知障碍,有助于缩短脑损伤康患者的康复疗程,促进脑损伤的康复。 一、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认知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的加工过程通过脑这一特殊物质实现。 1、大脑的联合皮质 认知功能与大脑皮质结构密切相关。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以及其它各种感觉中枢仅占大脑皮质的小部分,大部分为联合区所占据。许多脑的“实际”动作均发生在联合区。被视为脑的主要功能的各种认知活动如两个数字相加,认出父母或熟人、组织一句话、计划一顿饭等均发生在联合皮质区。 大脑联合皮质(区)是在系统发生上最晚、在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成熟最晚的结构。联合区不参与纯粹意义上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如感觉联合区接收来自感觉皮质的多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处理,将具体的、直观的知觉加工成为抽象思维或概念;躯体运动联合区参与各种复杂动作的意念形成,计划和编排运动程序,然后将信息传至运动皮质,即将抽象的思维转变为具体行动。由此可见,大脑联合皮质在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之间起着“联合”的作用。认知过程是高级脑功能活动。 2、左、右大脑半球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大脑两半球存在着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心理学家Sperry与他的同事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人类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在两半球并非对称分布,而是有一定的专门化。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各自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这种分工通过半球间的联络纤维传送信息来协调。从总体上看,左半球主管语词能力如听、说、读、写,也涉及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是非语词性的,它以形象而不是以词语进行思维,主管与空间合成或概念有关的能力如空间认知和旋律等。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像言语发声这样一些任务是以某一半球为优势的,但是大多数任务都要求脑的两个半球并行工作。脑是高度综合的系统,单独区域几乎不独立运行。 3、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儿童康复科护理常规

一、儿童康复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称体重、量身高,安排床位,打印手腕带,经双人核对无误后予佩戴腕带,带患儿到病床,协助整理放置物品,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环境、配置物品使用方法、科室及医院规章制度。 2、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对流。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3、根据不同年龄和病种,相对分别安置病房,7岁以上儿童入院应有血压记录。 4、按医嘱指导家属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奶。 5、给予新入院患儿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让家属认真阅读住院须知(一),(二),(三),住院安全风险告知书等文书,并让家属签字按手印,当班完成患儿完成首次记录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的填写及儿童跌倒坠床护理单。 6、凡新入院康复患儿入院后休息15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并绘制在体温单上,入院三天每天划4次体温,正常后病儿每天测体温1次。体温在37.5以上者经与医生联系后给予相应的处理,低于36℃者应注意保暖,一般病儿每周测体重一次。 7、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协助完善各

项检查。 8、心理护理:深入病房,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儿和家长心理动态,尽量满足需求,减轻患儿及家长焦虑及恐惧心理。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9、环境:加强病房及陪护管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每天开窗通风2次,按院感管理要求认真做好出院病人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10、患儿家属儿应自备脸盆、毛巾。指导患儿饭前便后应洗手,培养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1、注意患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遇有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认真做好书面及床头交接班。 12、帮助病儿尽快的适应医院环境,可根据年龄、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游戏与玩具,使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安稳,从而安心休养,配合康复治疗,早日康复。 13、病儿出院时,所有物品须分别清洁、消毒。向病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及正确育儿的知识宣传教育,并作出院后家庭特殊护理的示教,使其熟练掌握。 (二)病情观察和护理 1、按等级护理巡视病房,观察患儿意识、精神反应、面色、生命体征等,了解患儿饮食、睡眠、排泄等,发现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和治疗。 2、加强病区和患儿安全管理,注意床栏是否拉起、热水瓶位置是否

认知症老人康复训练方案

认知症老人康复训练方案 认知症指认知功能障碍,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是老年人知能急剧衰退的一种病症。认知症的早期症状有健忘、失去时间感、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到中期时会有经历行为的变化,包括精神恍惚、反复的提问,此时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并且在沟通上会更加困难;到晚期近乎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几乎完全不能活动。认知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 除器质性疾病原因以外,大多是精神疾患所致认知症。认知症重在预防,如起居生活规律、充足睡眠、保持积极心态、增加脑力活动等。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康复训练的方法。 1 作业训练 刺绣、针织、工艺品等手工操作,书法、绘画及拼七巧板等游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些老年人感兴趣,能帮助其恢复功能和技能的作业,让老年人按指定要求进行训练,可以逐步恢复其功能。作业疗法可使老年人集中精神,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放松精神、调节情绪、增强体力和耐力,增强独立感、愉快感,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2 记忆训练 陪长者一起看老照片、回忆往事、鼓励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长者熟记所居住的环境、周围的人、最近进行的活动、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时间;采用记数字、询问日期、重述电话号码……每日活动安排

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或将整个练习分为若干小部分,一步一步训练。 3 思维训练 根据选择难易程度,循序渐进,以简单算数运算为佳,旨在训练老年人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如,排列数字:给老年人3张数字卡片,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然后每次另给1张数字卡,请他根据数字大小,插进自己已排好的3张卡片中。 陪长者一起看老照片、回忆往事、鼓励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长者熟记所居住的环境、周围的人、最近进行的活动、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时间;采用记数字、询问日期、重述电话号码、回忆之前出示的钢笔、眼镜、钥匙等物品名称……可利用记忆辅助物,也可利用视、听等设备,如录音、录像配合训练。每日活动安排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或将整个练习分为若干小部分,一步一步训练。 训练推理:从工具、动物、植物、食品等内容中,随便指出一项如食品,让他尽量多地说出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训练分类:给老年人一张列有30项物品名称的清单,并告知这30项物品分别属于食品、家具、衣服三类中的一类,要求老年人进行分类。其他例如动脑筋游戏、谜语、小组讨论及时事评论等;其他文字游戏,记名字和配对游戏。虽然这些活动未必能够改善记忆力,但有助于老年人提升自信、发散思维。 4

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

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 认知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特点是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行为 的逐渐丧失。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提供更好的认知症相关服务,制定一套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应包括对患者的个性化关怀。每个患者 的认知症症状和需求都可能不同,因此服务提供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这包括了解患者的喜好、习惯和兴趣,以便提供适合他们的活动和娱乐方式。此外,服务提供者还应该与患 者的家人和护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患者的日常情况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其次,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应强调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认知症 患者常常存在迷失、焦虑和行为异常等问题,因此服务提供者应确保 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这包括安装防护设施,如扶手、防滑地板 和安全门锁,以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此外,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提供舒适的床铺、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自然光线等。 第三,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应注重提供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支持。认 知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支持,因此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提 供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这包括定期的健康评估和监测,及时的药 物管理和治疗,以及必要的康复和康复护理。此外,服务提供者还应 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互动,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 活质量。

最后,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应强调培训和教育。服务提供者应定期 接受认知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服务提供者还应向患者的家人和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教育 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需求。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素养,提高认知症相关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认知症相关服务标准应包括个性化关怀、安全舒适的环境、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支持,以及培训和教育。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认知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和家人的负担, 推动认知症相关服务的发展和进步。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构和组 织关注认知症问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认知症照护培训感想,收获及工作计划

认知症照护培训感想,收获及工作计划“年纪大了,是该多学习点基础健康知识,对自己好,对家人也好。医院的专家们讲得通俗易懂,我们收获很多,感谢政府组织的这个项目!”於潜镇敬老院的王爷爷笑着说。 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王爷爷口中的项目是我区老年人认知症照护服务项目。“该项目是杭州市第二批公益创投项目,目前我们临安唯一一家项目实施单位是锦北医院。” 据了解,我区老年人认知症照护服务项目于8月12日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后,实施单位先后前往天目山颐养院、玲珑元墅颐养院等4家养老机构开展认知症照护服务讲座和培训。 “该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通过饮食起居、智力训练、情绪调节等多方面做工作,引导老人树立科学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老人们对认知症的知识及应对有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认知症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提前预防和康复干预是有效途径,项目的培训环节主要针对机构的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从而实现有效帮助认知症老人延缓病情发展,甚至减轻病症。 目前,认知症老人照护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压力来源,对认知症了解度不够、病耻感、照护不当等,是认知症老人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区开展老年人认知症照护服务项目,旨在借助医

疗机构、专业照护团队及志愿者队伍,普及认知症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对认知症的认知度,同时也让更多社会组织、机构、媒体共同参与到活动宣传及推广中来,将政府实施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培训中,李院长结合自己先进的行业理念、丰富的照护经验、老人的生活习惯及文化习惯,站在照护者的角度,通过互动、深入浅出的表达等方式,针对认知症各个时期的特点、照护难点、照护重点等,让员工对认知症老人各个时期的照护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从照护理念、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员工对认知症老人的照护经验。 我觉得照护认知症老人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临近最后,借用“认知症优质照护”公众号中分享的“我们是一家人”视频,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了什么是认知症创新照护的最佳方式。

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

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 作者:韩秋丽张小河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3期 【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提高。方法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措施后,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MS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作相应指标评定。结果实施安全护理后,患者ADL得分下降比较明显,与护理前相比,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延缓患者病情恶化。 【关键词】认知功能;老年认知障碍;安全护理;老年痴呆 AD,即老年性痴呆,是现阶段全球老龄化的一种现象。老年痴呆所导致的功能缺陷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而逐渐明显,其病死率极高。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的特异手段,但是,安全护理能够使老年痴呆病程得以延缓,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其中有36名男性, 1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71.3±6.9)岁,通过CDR(痴呆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痴呆, 18名患者为中度老年痴呆, 9名患者为重度老年痴呆。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加强患者管理,避免患者迷路走失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性痴呆,具体表现为轻度定向力障碍与记忆力衰退。18名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具体表现为判断力与定向力障碍,记忆力减退。为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限制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单独外出,若患者必须要外出,则必须在其口袋中装写有联系方式与疾病的卡片。将陪护卡发给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让其了解患者必须要由专人陪护。 1. 2. 2 病区内设防滑标记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患者活动区域地面干燥平坦,并于卫生间设置防滑垫,保证走廊与浴室设有扶手。保证患者衣裤合身舒适,鞋子合脚轻便。对于尿频与反应迟钝的患者,在其入睡前,为其将夜间需要使用的便器与物品准备好[1]。在本组患者中有6名患者长期卧床,所以护理人员给予其全天安全护理服务。1名患者存在焦躁不安的情况,时常会担心氧气瓶会爆炸,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耐心、认真解释,并在氧气瓶上罩绿色布罩。

急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病历、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及温馨提示

急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病历、护理措施、康复 训练及温馨提示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组织血供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病后恢复缓慢等特点。认知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处理速度减慢等执行功能损害,从而给家庭造成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充分了解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对指导患者的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病例 患者男,72岁,主诉:左肢体活动不灵1年余,加重伴记忆力减退1月。 现病史:1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左上肢拾举吃力,抓握不能,需搀扶下方可缓慢行走,伴言语含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期间出现反应迟钝,表现为言语减少,思维变慢,治疗后好转出院。1月前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加重,出现记忆力、反应力明显减退,表现为近记忆力明显减退,对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即刻忘记,迷路,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经颅多普勒提示:所测大脑各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改变,波峰圆钝;以〃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收住我科。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180/10OmmHg,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前列腺增生2年余;半年来睡眠中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间断发作,于外院予以德巴金口服治疗,症状减少;诊断帕金森综合征3月余。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 护理

对认知障碍严重的老人,尤其是发展到痴呆晚期,护理非常关键。 1、穿着护理 认知障碍老人往往不能根据气候加减衣服,家属应随时根据天气改变为患者更换衣物,以免冻着或中暑,衣服要宽松,鞋子选用舒适的棉质套鞋。 2、居住环境 居室要宽敞,设施简洁,光线充足,室内无障碍,室内最好铺地毯,床边设置护栏,妥善保管危险性物品,病人的生活环境要固定,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 3、出行护理 痴呆老人多伴有锥体外系统病变,共济失调,病人站立,行走都会发生困难,容易跌伤,上下楼梯一定要有人搀扶,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迷路,并在老人的衣服醒目处标上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防走失。 4、睡眠护理 痴呆老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了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入睡前温水洗脚,不要给老人饮酒,吸烟等影响睡眠水平,不要让单独居住,长期卧床要定期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 5、卫生护理 良好的个人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时机,个人卫生包含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卫生,洗脸时,要从患者的后面或旁边进行,面对面洗脸,会使患者很勉强或不合作。如患者不肯刷牙或不会,可用棉棒沾盐水擦洗,以到达清洁效果。 6、饮食护理 (1)注意营养搭配 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应吃清淡的食物,要吃富含维生素,

上海市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集

上海市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集 上海市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集: 1. 天天乐:天天乐是上海市一家专门为认知症患者提供照护的机构。他们通过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认知训练、康复操等活动,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2. 悦养乐园:悦养乐园是一家以认知症患者为服务对象的照护机构,他们采用个性化的照护计划,为每位患者提供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照护方式,帮助他们保持活力和自尊心。 3. 忆心苑:忆心苑是一家提供认知症患者照护服务的社区机构,他们通过为患者提供社交活动、认知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患者保持社会联系和自理能力。 4.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一家为认知症患者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的机构,他们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延缓病情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5. 乐活家园:乐活家园是上海市的一家认知症照护机构,他们提供全天候的照护服务,包括认知训练、康复操、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并延缓病情发展。 6. 心蓝家园:心蓝家园是一家为认知症患者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的机构,他们派遣专业的护理人员到患者家中,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

理服务,帮助患者保持独立和尊严。 7. 老人之家:老人之家是一家养老院,他们专门设立了认知症病区,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照护和护理服务,同时也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 8. 南洋阳光:南洋阳光是上海市的一家认知症照护机构,他们采用认知刺激、活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9. 爱心家园:爱心家园是一家为认知症患者提供照护的社区机构,他们通过社交活动、认知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患者保持社会联系和自理能力。 10. 幸福家园:幸福家园是上海市的一家认知症照护机构,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照护计划,为每位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照护方式,帮助他们保持活力和自尊心。

专业认知症照护服务方案

专业认知症照护服务方案 认知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提供专业认知症照护服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专业认知症照护服务方案。 一、认知症照护团队构建 为了提供专业化的认知症照护服务,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照护团队。该团队应由多个专业人士组成,包括医生、社工、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合作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 二、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针对每位认知症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照料、饮食、运动、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安排。护理计划应根据患者的认知状况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整,保证患者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三、认知症教育和指导 对患者家属进行认知症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他们需要了解认知症的症状、预防、处理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照护。此外,还可以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疑虑。 四、照护环境建设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有益的照护环境十分重要。这可以包括改善住所的安全性,例如安装防滑地板、扶手、防护栏等;提供安全监测设备,如摄像头、紧急呼叫系统等;设置适当的照明和空调设备,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日常活动安排 对认知症患者来说,规律的日常活动可以帮助他们维持认知功能和减轻症状。因此,照护团队可以为患者制定日常活动安排,包括认知训练、体育锻炼、手工制作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六、社交支持和康复治疗 社交支持对认知症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照护团队可以组织社交活动,例如集体聚会、迎春晚会等,让患者保持社交联系,减少孤独感。此外,康复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照护方式,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七、关注家庭照护者的情绪和需求 家庭照护者往往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因此,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也是照护服务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定期与家庭照护者的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此外,可以定期安排家庭照护者休假,让他们有时间放松和恢复精力。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规范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规范 一、人员配置和专业要求 1.养老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团队,由包括医生、 护理人员、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 2.照护服务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且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3.养老机构应确保人员配置足够,并根据患者数量和病情的变化进行 动态调整。 二、照护服务流程 1.养老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入住评估机制,通过专业评估确定认知障碍 症患者的照护需求和风险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 2.照护服务团队应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并在记录上进行详细的记录。 3.照护服务团队应定期对患者的照护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照护 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4.养老机构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与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的及 时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及时进行反馈。 三、环境设计和管理 1.养老机构应提供安全、舒适、无障碍的居住环境,以满足认知障碍 症患者的特殊需求。包括但不限于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安全门锁等设 施的设置。

2.养老机构应为认知障碍症患者提供充足的活动和娱乐设施,鼓励患者参与各种适宜的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的社交交流和心理健康。 3.养老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对认知障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安全防范,防止因认知功能障碍而带来的意外事故。 四、药物管理和营养保障 1.养老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医生或药师,负责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药物管理工作,包括药物的配药、用药时间等。 2.照护服务团队应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宜的营养餐食,并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五、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 1.照护服务团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养老机构应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和互助组织,提供社会支持和照护服务网络。 总之,养老机构应建立专业的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规范,以提供高质量的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这一套规范应包括人员配置和专业要求、照护服务流程、环境设计和管理、药物管理和营养保障、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规范化的照护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认知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认知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钱珍;孙敏;凌霞敏;王帆;仇丽雯;于雅君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22(19)8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认知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认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干预12个月)两组的家庭支持程度、心理状态、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M、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认知症患者提供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能提高家庭支持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总页数】7页(P1126-1132) 【作者】钱珍;孙敏;凌霞敏;王帆;仇丽雯;于雅君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门诊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影响分析 3.延伸护理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抗病毒服药依从性及家庭支持的影响 4.基于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MMSE与CDT的影响 5.综合康复护理支持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护理的效果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实用护理技巧(10类照护问题)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实用护理技巧(10类照护问题) 编者:万仁涛;本文参考了部分地方标准。【整理摘编:时英平】认知症又名认知障碍症、失智症、痴呆症,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认知症老人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包括语言或身体攻击、徘徊、重复语言、尖叫、睡眠紊乱及妄想和幻觉等。 那么,接收认知症老人的养老机构如何做好认知症护理服务呢?以下我们从护理服务角度,针对认知症老人常见的生活障碍问题,提出简要且实用的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01.饮食障碍照护 情景1:老人吃完还想再吃1.提供小点心,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2.转移注意力。情景2:忘记已经吃过东西1.提醒老人肚子是饱的;2.饭后记录打勾,告诉下次吃饭的时间; 3.让其看到餐后的情景,理解已经吃过饭了的事情。情景3:拒绝吃东西1.如果老人情绪不佳,则采取以下措施:(1)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例如让他听喜欢的音乐或老歌。(2)给老人准备他爱吃的食物。2.如果老人胃口不佳,则采取以下措施:(1)提醒老人应该吃东西了,激发老人吃东西的意愿。(2)准备他爱吃的食物。(3)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3.如果食物不适合(温度、软硬度),则采取以下措施:(1)注意食物的温度。(2)根据老人咀嚼能力,提供软硬度合适的食物。 4.如果老人出现口腔问题,则采取以下措施:(1)注意口腔的清洁,以免口腔感染,必要时到口腔科检查。 5.如果老人不会使用餐具,则采取以下措施:(1)准备易持易握的餐具。(2)将食物切小块方便老人夹取或用手拿。 6.如果老人便秘腹胀,则采取以下措施:(1)定时提醒、引导认知症老人饮水或协助喂水,保障每日饮水量。(2)指导进行腹部按摩及康复锻炼。(3)请医生开可帮助排便和消胀气的药。情景4:吞咽困难 1.将食物切成小块并煮软以方便老人进食。 2.可经食物处理机打碎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环境要求、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个案管理、质量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全日制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工作的开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29353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MZ/T 03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MZ/T 064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DB44/T 1997 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认知症dementia 又名认知障碍症、失智症、痴呆症,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老人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功能、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3.2 照顾 指为认知症老人提供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服务。 3.3

照料 指照看、料理认知症老年人基本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排泄、清洁修饰、睡眠等。1 3.4 照护 指对认知症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功能康复、社工服务、精神行为症状管理、膳食及营养等的服务。 3.5 照护者carer 指在全日制养老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内服务人员、护工、老人家属、义工等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服务的相关照护人员。 3.6 认知康复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指对认知症老人的大脑高级行为功能,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意识,甚至情绪等做出全面评估后进行专业、针对性的治疗活动,实现其功能性的转变。 3.7 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 认知症老人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包括语言或身体攻击、徘徊、重复语言、尖叫、睡眠紊乱及妄想和幻觉等。 4.3 协同参与 将机构专业照顾和家属参与照顾、老人自我照顾、社会支持整合起来,多元协同实现照顾资源优化配置。 4.4 持续改善 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增强服务意识,持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5 环境要求 5.1 服务场所安全管理应符合GB/T 35796 、MZ/T 032 的相关规定。 5.2 服务场所图形符号与标志的使用和设置应符合GB/T 10001.1 和GB 2894 的要求。 5.3 应保持标识清晰、完整,并充分考虑认知症老人的生理特点和特殊需求。 5.4 应避免摆放锐利突出物、易误食的食品、锋利器具等危险物品。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服务标准

. . . .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效劳标准 Alzheimer's disease,AD standards of care services 2021年11月6日 目次 前言 (2) 1围 (3) 2指南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能力评估 (4) 5效劳容 (4) 6效劳评价 (7) 7效劳改进 (7) 附录A 老年人能力评估根本信息表 (8) 附录B 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9) 附录C 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 (13) 附录D 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定量表 (14) 附录E 简易智能评定量表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9353养老机构根本规、MZ/T 039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标准为依据起草 本标准由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康桥老年公寓、工会护理院、惠风社工效劳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芮海荣玲肖婷舒会春天翼丰收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效劳标准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认知障碍症的能力评估标准,照护效劳容、效劳质量评价体系,效劳质量改进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认知症老人照护效劳的全日制机构、社区,非全日制的社区日间照料或托老效劳机构,以及依靠社区或机构提供效劳支撑的居家照护者。 本标准不适用于家庭成员及个人居家照料者,照护效劳容可参考本标准。 2 指南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53-2021 养老机构根本规 MZ/T 039-2021 老年人能力评估 养老院效劳质量大检查指南中华人民国民政部(2021] 51号2021-03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 认知是指人脑承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注意、语言、视空间、执行、推理、计算和理解判断等多种领域。认知障碍是指上述认知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3.2 老年期痴呆Aging dementia 老年期痴呆是以认知障碍表现为核心,伴有精神行为病症,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一组疾病。按病因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 3.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在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占所有痴呆类型的60%。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识别、情绪等方面的障碍。主要包括(1)感知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感不适、感觉变质、感觉剥夺、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2)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 (3)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 3.4谵妄症Delirium.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服务标准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服务标准 Alzheimer's disease,AD standards of care services 2018年11月6日 目次 前言 (2) 1范围 (3) 2指南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能力评估 (4) 5服务内容 (4) 6服务评价 (7) 7服务改进 (7) 附录A 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 (8) 附录B 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9) 附录C 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 (13) 附录D 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定量表 (14) 附录E 简易智能评定量表 (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9353养老机构基本规范、MZ/T 039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标准为依据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康桥老年公寓、西安工会护理院、西安惠风社工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芮海荣杨玲肖婷舒会春杨天翼李丰收 认知障碍症老人照护服务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认知障碍症的能力评估标准,照护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认知症老人照护服务的全日制机构、社区,非全日制的社区日间照料或托老服务机构,以及依靠社区或机构提供服务支撑的居家照护者。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本标准不适用于家庭成员及个人居家照料者,照护服务内容可参考本标准。 2 指南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GB/T 29353-2012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MZ/T 039-2013 老年人能力评估 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 51号2017-0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 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注意、语言、视空间、执行、推理、计算和理解判断等多种领域。认知障碍是指上述认知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3.2 老年期痴呆Aging dementia 老年期痴呆是以认知障碍表现为核心,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一组疾病。按病因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3.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在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占所有痴呆类型的60%。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主要包括(1)感知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感觉变质、感觉剥夺、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2)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 (3)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謀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