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企合作背景下财经类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财经类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财经类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财经类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财经类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

财经大学为例

摘要】我国对于IT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地方财经类高校的IT人才

培养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对

高层次复合型IT人才的市场需求。本文以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为例,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IT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校企合作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472049,61572225),国

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5BGL090),教育部规划项目(批准号:

13YJAZH130),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9B69),2017和2018

年吉林省教育厅新工科专项课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重点课题(项目

编号:JGJX2017B1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9)10-030-02

一、引言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发展时指出:“展望未来,

将产生出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界与企业的联系[1]”。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需

求不断增加。我国现阶段,地方财经类高校传统的IT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复合型IT人才的市场需求,高校对于IT人才的定位与企业需

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2]。因此,创新IT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将校企合作模式定位于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实现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能够帮助地方高校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3]。

二、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本文以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创新型校企联合培

养复合型IT人才模式。

(一)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现状

作为学校唯一具有工科专业的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秉承“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的发展理念,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当代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学院自2012年11月与“亚信科技”联合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地以来,截止目前共建立政、校、企合作基地12家,就职地域覆盖全国主要

省会城市,现实习与就职学生人数超过120人。在合作的众多企业中,亚信科技

有限公司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金蝶软件有限公

司是全球领先的在线管理及电子商务服务商,东软集团大连基地是中国领先的IT

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通过与这些知名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

相了解,帮助企业招聘人才、学生择业就业,同时学院实现了毕业生实习与就职

一体化,为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一体、两翼、三带”的“交互立体式”工作模式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校企合作服务基础,学院提出了“一体、两翼、三带”的“交互立体式”工作模式[4]。“一体”是以学生为主体;“两翼”是以院团委就业

办公室和院就业工作智囊团队为两翼,是学院就业的先导力量;“三带”具体指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