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_梁的弯曲

第5章_梁的弯曲

第5章_梁的弯曲
第5章_梁的弯曲

第5章 梁的弯曲

简单起见,本节仅考虑直梁、且梁的轴线与x 轴重合。

1 梁弯曲的基本方程

5.1.1 杆的弯曲假定

以下我们分三部分来叙述杆的弯曲假定。 (1)平面假定

在y M 和z M 的共同作用下,杆件上的d x 微段的两截面将发生(绕形心的)相对转动。平面假定:杆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

设微段的一侧截面不动,根据平面假定,另一侧截面将发生两种相对位移(见下图):

图5.1

在y M 作用下绕 y 轴的转动:d (d )y u z θ= 在z M 作用下绕 z 轴的转动:d (d )z u y θ=- 由于上述两种位移都很小,所以总的轴向位移d u 为

d (d )(d )y z u z y θθ=-

(5.1.1)

其中d y θ和d z θ为d x 微段两截面分别绕y 轴和z 轴相对转过的角度,从而正应变为: x y z

u z y

x ερρ?=

=-

? (5.1.2)

其中

d d y y

x

ρθ=

——梁轴线在x-z 坐标面内弯曲的曲率半径; d d z z

x

ρθ=

——梁轴线在x-y 坐标面内弯曲的曲率半径。 注意,在轴线上0x ε=,这是由于我们只考虑弯曲变形、而没有考虑拉伸变形,从而假定中的截面只绕形心转动,而没有轴向平动。 (2)横向挤压应力为零假定

横向挤压应力为零假定: 假定y σ和z σ可以忽略。 这个假定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单向拉(压)的胡克定律

x x y

z

E

E

E z y σερρ==

-

(5.1.3)

由此可以计算内力:

1

1

x x y

z

A

y

z

F dA ES ES σρρ==-?N (5.1.4)

1

1

y x y

yz

A

y

z

M zdA EI EI σρρ==-? (5.1.5)

1

1

z x yz

z

A

y

z

M ydA EI EI σρρ=-=-+? (5.1.6)

其中

22

d , d

d , d , d y z A

A

y z yz A

A

A

S z A S y A I z A I y A I yz A

=====?????

分别是横截面对 y z 、轴的静矩,对 y z 、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对于确定的截面,这些量均为已知。

如果截面上的坐标轴取形心主轴(即原点在形心、坐标轴为惯性主轴),则 0y z S S ==, 0yz I =

从而

N 0x F =

从式(5.1.5)、(5.1.6)直接解得

11,

y z

y y

z

z

M M EI EI ρρ== (5.1.7)

代入式(5.1.3)得

y z x y

z

M z M y

I I σ=

-

(5.1.8)

这样,当弯矩y M 和z M 给定后,轴向应力x σ的分布就给定了。

上述各式中的y EI 和z EI 分别称为杆在两个坐标平面内的抗弯刚度。 (3)直法线假定

现在我们来研究曲率半径y ρ和z ρ与形心位移之间的关系。

设轴线由各截面的形心连接而成,轴线上的横向位移在坐标系(以后我们均取形心主轴坐标系)上的分量分别为0()v x 和0()w x 。显然,轴线上的位移仅仅是一个变量x 的函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轴线外的点的位移用形心上的位移函数来表示?

直法线假定: 杆的轴线上任一法线,在变形后仍是变形后轴线的法线,而且法线不产生任何的伸缩。

先考虑x-y 平面内的弯曲变形。这里有两个位移函数(,)(,)u x y v x y 和。由于法线不伸缩,所以0y ε=,即

0(,)(,0)()v x y v x v x ==

此外,由于0()v x 的存在使法线产生了0

d d z v x

θ≈的转动,从而

d (,)d v u x y y

x

=-

图5.2

类似地,可以考虑x-z 平面内的弯曲变形:

00d (,)(), (,)d w

w x z w x u x z z x

==-

这样,杆上任意一点的位移可以写成

0000d d (,,)d d (,,)() (,,)() v w u x y z y

z x x v x y z v x w x y z w x ?

=--??

???=?

??

=??

(5.1.9)

从而

220022d d d d x v w u

y z x x x

ε?==--?

(5.1.10)

将此式与式(5.1.2)比较

220022d d 1

1 , d d y z w v x x ρρ=-= (5.1.11)

如果用微分几何来准确计算曲率半径

()

032

20

1

1y

w "

w 'ρ-=

+

当01w ' 时,化为(5.1.11)式。

这样,引入直法线假定后,我们可以把整个杆内的位移问题(从而应变问题、应力问题)归结为求轴线上的函数0()v x 和0()w x 。这里两个函数只与横向位移有关,称为杆的挠度,杆的挠度是由弯曲变形引起的。为方便见,以后将挠度函数的下角标 “0”省略。

至此,杆件弯曲的三条假定已介绍完,但尚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

● 假定(1)实际上已包含在假定(3)之中,因为曲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全体构成一平面(法平面),所以变形前轴线的法平面(即横截面)在变形后仍是法平面,自动满足假定(1)。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因为按假定(3),横截面变形后仍是轴线的法平面,但按假定(1)尽管仍是平面,但不一定是法平面。一组完备的杆的弯曲假定,只须保留(2)和(3)两个假定,称为欧拉—伯努利梁(Euler-Bernoulli )。

● 在上述假定下,Q Qz 0, 0y x F F M ===。其原因是,由于这三个内力是由横截面上的切应力xy τ和xz τ直接引起的,所以只要考虑这两个应力分量即可。将式(5.1.9)代入应变表达式:

00d d 0d d xy v v u v

y x x x

γ??=

+=-+=?? 00d d 0d d xz w w u w z x x x

γ??=

+=-+=?? 再由广义胡克定律可得0xy xz ττ==,从而横向剪力和扭矩为零。

● 以上假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更精确的弹性力学计算证明,在均匀直杆且只有纯弯矩(横向剪力为零)作用下,由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弹性力学的准确解完全一致,当然这里要求外加力矩按式(5.1.8)分布的集度作用到杆件上去。如果外力分布与式(5.1.8)不一致,则可以引用圣维南原理:除加力截面附近外,其余杆中的应力分布(从而是位移)和准确解基本一致。

事实上,上述假定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对细长杆来说,如果除y M 和z M 外,还有剪力Q x F 和Q y F ,则上述诸式仍适用,这是由于剪切应变能远小于弯曲应变能,从而其对挠度的贡献也远小于弯曲的贡献。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矛盾:按上述假定,所有切应变为零,从而根据胡克定律,所有切应力亦为零,这与剪力存在矛盾。后面我们将另找途径解决。

5.1.2 梁弯曲的基本方程

我们用一般的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加上前面导出的假定,可以导出梁弯曲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由基本假定可得

00000

d d (,,),

(,,)() ,

(,,)()

d d y z v w

u x y z y z v x y z v x w x y z w x x x

σσ===--== (5.1.12)

由于假定中同时含有应力假定和位移假定(直法线假定),所以选用以应力和位移作为

变量的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现选用二类变量广义余能原理(2.1)

1

2

2(,){(

(()))[()]}d ()()d [()]d 0

T T T T T B B V

B B

δδδδδΩ

?Γ=-?+?+Ω?+---=???????u E u E f u u u E n E n p u σσσσ

σσ (5.1.13)

(())0T T V

?-?=?E u σ

可得 ,0x x xy yz zx E σετττ==== (5.1.14)

用上标“s ” 记梁的侧面,“e ”记梁的端面。假定20in ,0on s

x p B =Ω=f ,

2

00

000000002200000

220[()]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s

T T

B l

l T x l l y z y z l y y l z z y z B v w x y z A x s x x x

M M v w x q v q w x x x x x M M M M q v q w x v w x x x x δδσδδδδδδδδδδδΩ

?Ω--?=--+?=-+=-+++-?????????????E u E n p u p u σσ

1

1

00000000()()d d d d d [()d d d d +()+()]d e e T

B x B xy xz x B v w v w

y

z y z x x x x

v v w w n B

δδσδτδτ-=--++--??

??u u E n σ ()()

2

2

000

0000000

00

00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e e y T

l

z

B x x x y z B y l z

z x z y x y y z

x y x z M M B v w x x

v w

n p y

z p v p w B x x

M M v w x x

v w M n M M n M x x

M M n F v n F w x x

δδδσδδδδδδδδδ---=---+-+---=----++-??

??E n p u σ

式中

d ,d y y z z q p s q p s ==??

d ,d ,d ,d z x y x y y z z M yp A M zp A F p A F p A =-===????????

代入(5.1.13) 即得

222

2

d d :0,

0d d y z

y z M M q q x x Ω-+=+= (5.1.14)

0000

10000d d d d :

,,,d d d d e v v w w B v v w w x x x x

==== (5.1.15) 2d d :,,

,d d y e z

z x z y x y x y x z M M B M n M M n M n F n F x

x

===-= (5.1.16)

此外,由(5.1.16) 最后两式可定义 Q Q d d :,d d y z

y z M M F F x

x

Ω=-

=

(5.1.17)

加上由(5.1.14) 的本构关系(写成内力形式)

220

2

2

d d :, d d y y z z w v M EI M EI x x

Ω=-= (5.1.18)

可以得到所有方程和边界条件。为方便计,我们在下文中将挠度函数的下标“0”省略。

由于可以把梁(杆件)的弯曲变形分解成x-y 平面和x-z 平面内的弯曲,分别求解后,再把相应的结果叠加;所以下面只考虑x-y 平面内的弯曲,而x-z 平面内的弯曲可以仿照计算。

由式(5.1.14)-(5.1.18)可得

Q Q 22d ()0d d ()0d d d y

y z y z z F q x x M F x x v

M EI x ?

+=???

+=?

??=?

?

(5.1.19)

于是

2Q 2d d () d d y z v F x EI x x ??

=- ???

(5.1.20)

2222d d () d d z y v EI q x x x ??

= ???

(5.1.21)

此外,梁端面上的转角z θ为

d () d z v

x x

θ=

(5.1.22)

这样,问题转化为求解微分方程(5.1.21)的问题。

5.1.3 边界条件

由于方程(5.1.21)是四阶方程,所以需要有四个补充条件(即定解条件),以决定方程通解中的四个积分常数。在梁的弯曲问题中,需要每端给定两个(边界)条件。这样,方程加上边界条件称为梁的定解问题。

梁的每一端的边界条件可以分为两类:力边界条件Q )y z F M (,和位移边界条件(,)z v θ。由于Q y F 和v 是对偶的*

,z z M θ和是对偶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同一组对偶量都满足事先给定的边界条件。这样,每一端可能发生的边界条件只有下面四种可能:

22Q 22Q d d d (1) (())();

d d d (2) ;d (3) ();d (4) y z z z z y z z v v

F EI M EI x x x

v M v F x

v θθ=-==给定和给定和给定和给定和。

但随意取两组作为两端的边界条件可能使得梁含有刚体位移,从而成为几何可变的。譬如两端都取(1)作为边界条件,则该梁可以在平面中沿y 方向平动或绕一端转动(图 (a))。再如两端各取(1)、(2)作为边界条件(一端自由、一端简支),则梁可以绕简支端自由转动(图 (b))。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梁的定解问题是不适定的。为了避免出现刚体位移,要求梁的四个边界条件中至少有两个与挠度() v 或转角z θ()有关,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挠度的边界条件。

(a) (b)

图5.3

5.1.4 应变能

梁弯曲所对应的应变能为

2

22

22002

2

201d d d d d 22d 1d d 2d l l S S

l

y E v U E S x y S

x v EI x x ε??== ?????=

???

??????? (5.1.23)

如果考虑剪切变形, 那么对应的剪切变形能密度为(考虑到剪切应变在截面上分布是不均匀,

还有其他的修正方法)

222

22

min

()(,),(,)(,)d 22y

Qy z z z F x S x y u S x y yb x y y G

GI b τ=

=

=

?

(5.1.24)

这里(,)b x y 是梁的宽度,从而(,)z S x y 是横截面y <部分的静矩。剪切变形能为

2222

22222

0()(,)d d d 2()(,)d d 2()d 2Qy z V

l

S

z Qy z l S z l Qy F x S x y U u V x S

GI b F x S x y S x GI b kF x x GA

==??=??????

=???

??? (5.1.25)

其中A 是截面积,22

2(,)

d z S

A

S x y k S I

b =??为无量纲化的截面形状系数。对于矩形截面梁,无量纲参数k 为

22

2(,)d z S

A

S x y k S I

b =??222

5214416d 445h h h z b y bh -??=-= ???? 对其它截面形状,同理可求得相应的k ,例如圆形截面9

10

=k ,薄壁圆管截面梁k =2。

5.2 一个恒等式(虚功原理)

对于任意的)(x M 和()v x 恒成立

0222

200

d d d d d ()|d d d d d l l

l M M v v

v x v M M x x x x x --=??

(5.2.1)

如果代入可能内力(,)s

s

M Q 与虚位移v δ,由于可能内力满足平衡方程

22d d d ,d d d s

s s Q s

Q

F M M F q x x x

=-=-=

那么恒等式为

02

200

d d d ()|d d d l

l

s

s

l s Q

v v q v x F v M M x x x δδδδ++=?? (5.2.2) 这就是梁的虚功原理。左边为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 右端为可能内力在虚应变 (弯矩*虚位移动所对应的虚曲率) 上所做的功. 也就是说,外力在虚位移上做的功,等于外力对应内力在虚位移对应虚应变上做的功。

5.3 梁弯曲的最小势能原理

5.1 几何可能挠度v

指满足连续条件(v 和'v 连续),同时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d ,

d v

v v x

θ==(固支端) (5.3.1)

v v =(简支端) (5.3.2)

2.最小势能原理

图5.4

考虑一端固支(0=x ),一端简支(l x =)梁,梁右端作用的力矩为l M ,承受的轴向拉力为N ,横向分布载荷为)(x q 。那么位移和力的边界条件为

00d (0),(0)d v

v v x

θ==

()0,

()0l l v l v M l M ====

总的势能为

3

21∏+∏+∏=∏ (5.3.3)

2

21201

d d 2d l

v EI x

x ??∏= ???

?

(5.3.4)

2

201d d 2d l

v N x

x ??∏= ???

?

(5.3.5)

30

d ()d d l

l

v l qv x M x

∏=--?

(5.3.6)

其中拉力作用下的应变能计算为

220002

01d d 1d 11d 2d 1d d 2d l

l

l l

v N N x N x

x v N x x ??????∏=?==+- ? ? ???????

??

≈ ???

???? 根据最小势能原理

2222000

2222220002

2

'00222222220

d d d d d d d d ()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l l l

l l

l

l

l l

l l

v v v v v

EI x N x q v x M l x x x x x v v v EI v x N v x q v x M l x x x x v v v EI

v EI v N v x x x x v v EI N q v x x x x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2'2d [()]()0

d l v

EI l M v l x δ+-=

从而得到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222222d d d ()0d d d v v

EI N q x x x

--= (5.3.7) 和力的边界条件

22d ()0d l v

EI l M x

-= (5.3.8)

5.4 梁弯曲的最小余能原理

1. 静力可能内力(,)Q M F 指满足平衡方程

d d Q M

F x

=-

,d d Q F q x =- (5.4.1) 同时满足内力边界条件

,Q Q M M F F ==(自由端) (5.4.2)

M M =(简支端) (5.4.3)

2. 下面我们梁的来讨论最小余能原理。为简单起见,假设轴力0=N ,那么总的余能为

2

'0001d ()(0)(0)2l

l Q Q M x v F l v F v M EI

Γ=-++? (5.4.4)

这里0x =为固定端(挠度和转角同时给定),x l =为简支端(挠度给定),这样,可能内力M 需满足平衡方程

22

d d M

q x = 和力的边界条件

0)(=l M

根据最小余能定理

'000

d ()(0)(0)0l

l Q Q M

M x v F l v F v M EI

δδδδδΓ=-++=?

(5.4.5) 在梁的恒等式(5.2.1)中取M 为M δ,v 为挠度函数,

0222200

d d d d ()|d d d d l l

l Q M v v

v x F v M M x x x x δδδδ++=?? 由于M 需要满足(5.4.1)和(5.4.3), 也就是22

d 0,()0d M

M l x δδ==,从而上式变成

220

d d ()()(0)(0)(0)(0)d l

Q Q v

M x v l F l v F v M x δδδδ'=--?

(5.4.6)

从(5.4.5) 、(5.4.6) 可以得到

2'

0020

d ()d (())()((0))(0)((0))(0)d l

l Q Q v M M x v l v F l v v F v v M x EI δδδδ'-=-----? 根据变分引理,可以得到用弯矩表示的本构方程

22d d v

M EI x

= (5.4.7)

和位移边界条件 '00(0),

(0),

()l

v v v v v l v '===

(5.4.8)

式(5.4.7) 也可以视为几何方程。

5.5 两个广义位移的梁

对于x y -平面内弯曲来说,前面的假定导致只有一个独立的广义位移0()v x ;如果将

直法线假定改为直线的假定,这样每个弯曲平面共有2个变量,则(5.1.12) 变成

000

(,,)()(),

(,,)() ,

(,,)()y z y z u x y z y x z x v x y z v x w x y z w x σσψψ===--== (5.5.1)

(())0T T V

?-?=?E u σ

可得 00d d d d (),(),(),0d d d d y z x xy y zx z yz v w

E y

z

G G x

x x x

ψψστψτψτ=--=-=-= (5.5.2) 计算

2

00

000[()]d [()]d d [(

)()+

]d d d ()()d {()[]()()[](s T T

B l

xy xy x xz

y z l T xz

l xy y xz y x y z xy z xz z B

x y z v x y z x

w A x s x

y y x y z x y z

z z y z δδττστδψδψδτδδτδψτδψσ

δψδψτδψτδψτΩ

?Ω--????=++--+?????+????=---+?????-++???????????????E u E n p u p u σσ 000000000

000)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d d d d +()+()]d d d xy y xz z l xy T xz l y Qy Qz z Qy y Qz z l

y z l

y z

Qy y Qz z

Qy Qz y z v w A x s x x M F F M F F v w x x x x x

q v q w x

M M F F x x

F F q v q w x

x x

δψτδψττδδδδψδψδδδδδψδψδδ+??++??=+--+=+--++?????p u

1

1

0000()()d [(()())+()+()]d e

e B y y z z x

B xy xz x B

y z v v w w n B

δψψψψδσδτδτ-=------????u u E n σ

()()2

2

0000

[()]d [()()

()()]d ()()e e T

B x x x y z B xy x y xz x z z x z y y x y z

Qy x y Qz x z B n p y z n p v n p w B M n M M n M F n F v F n F w δσδψψτδτδδψδψδδ-=---+-+-=---+-+-??

??E n p u σ 式中

d ,d y y z z q p s q p s ==??

d ,d ,d ,d z x y x y y z z M yp A M zp A F p A F p A =-===????????

代入(5.1.13) 可得

d d d d :

0,,0,0d d d d y Qy Qz z

Qy Qz y z M F F M F F q q x x x x

Ω+=-+=+= (5.5.3)

10000:,,,e y y z z B v v w w ψψψψ==== (5.5.4)

2:,,,e z x z y x y Qy x y Qz x z B M n M M n M F n F F n F ==== (5.5.5)

将(5.5.2)写成内力形式

00

d d ,d d d d (),()

d d y z

y y

z z Qy y Qz z M EI M EI x x v w F GA F GA x x

ψψψψ=-==-=- (5.5.6) 这样,(5.5.3)-(5.5.6) 给出了修正梁(考虑剪切效应的梁)的全部方程和边界条件。 同样可以导出相应的变分原理,这一点请读者自行完成。

直梁的弯曲-教案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授课章节 3 直梁的弯曲 目的要求掌握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和剪力弯矩图 重点难点剪力弯矩方程 一、梁的概念及其分类 介绍桥式吊车、卧式容器、受风载荷的塔设备、管道托架的弯曲 1、梁的概念及其特点 把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称为梁。 工程中的梁横截面一般都是对称的。(矩形、圆环形、工字形、丁字形)受力特点: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外力作用在一个通过轴线平面内。 变形特点:杆件的轴线(力偶或横向力)由直线变为曲线。 2、梁的分类 简支梁: 外伸梁(卧式容器) 悬臂梁(承受风载荷的塔)二、梁的内力分析 梁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将产生 内力。为求出梁横截面1-1上的内 力,采用截面法,在这段上作用的 外力有支座约束反力Q1。截面上还 应有一个力偶M,以满足平衡方程 ∑M=0,该力偶与外力对截面1-1 形心O的力矩相平衡。举例 引入新课 (约5分钟) 介绍梁的概念及其特点和分类 (10分钟) 对受到外力作用的梁进行内力分析 第7次第1页

1、截面法求内力—剪力Q和弯矩M 剪力—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分力的代数和; 弯矩—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内力Q称为横截面上的剪力。内力偶M称为横截面上的弯矩。因此,梁弯 曲时的内力包括剪力Q与弯矩M。运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图中1-1和2-2截面上 的剪力和弯矩。(截面法,合力为零,合力偶为零)(剪力方向:左上右下为 正;弯矩方向:左顺右逆为正) 2、梁内力的简便求法——“外力简化法” 剪力与弯矩概 述 (10分钟) 梁的剪力计算 方法 (10分钟) 1 Q 1 M A R x 1 P 1 a o 1 1 P R Q A - = ) ( 1 1 1 a x P x R M A - - = B R 1 Q x l- o x a- 2 B R P Q- = 2 1 ) ( ) ( 2 2 1 x a P x l R M B - - - =

材料力学B试题6弯曲变形

弯曲变形 1. 已知梁的弯曲刚度EI 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x =l /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M e1/M e2为: (A) M e1/M e2=2; (B) M e1/M e2=3; (C) M e1/M e2=1/2; (D) M e1/M e2=1/3。 答:(C) 2. 外伸梁受载荷如 致形状有下列(A)(B)、(C),(D)四种: 答:(B) 3. 简支梁受载荷并取坐标系如图示,则弯矩M 、剪力F S 与分布载荷q 之间的关系以及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 (A)EI x M x w q x F F x M ) (d d ,d d , d d 2 2S S ===; (B)EI x M x w q x F F x M ) (d d ,d d , d d 2 2 S S =-=-=; (C)EI x M x w q x F F x M )(d d ,d d , d d 2 2S S -==-=; (D)EI x M x w q x F F x M )(d d ,d d , d d 2 2S S -=-==。 答:(B) 4. 弯曲刚度为EI 的悬臂梁受载荷如图 示,自由端的挠度EI l M EI Fl w B 232 e 3+=(↓) 则截面C 处挠度为:

(A)2 e 3 322323??? ??+??? ??l EI M l EI F (↓); (B)2 3 3223/323?? ? ??+??? ??l EI Fl l EI F (↓); (C)2 e 3 322)3/(323? ? ? ??++??? ??l EI Fl M l EI F (↓);(D)2 e 3 322)3/(323? ? ? ??-+??? ??l EI Fl M l EI F (↓)。 答:(C) 5. 画出(a)、(b)、(c)三种梁的挠曲线大致形状。 答: 6. 7. (a)、(b)刚度关系为下列中的哪一种: (A) (a)>(b); (B) (a)<(b); (C) (a)=(b); (D) 不一定。 答:(C) 8. 试写出图示等截面梁的位移边界条件,并定性地画出梁的挠曲线大致形状。 答:x =0, w 1=0, 1 w '=0;x =2a ,w 2 w 2;x =2a ,32 w w '='。 9. 试画出图示静定组合梁在集中力F 作用下挠曲线的大致形状。 (a) (b) (c) w ===θw w

工程力学习题库-弯曲变形

第8章 弯曲变形 本章要点 【概念】平面弯曲,剪力、弯矩符号规定,纯弯曲,中性轴,曲率,挠度,转角。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适用条件;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运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的前提条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切应力分布规律。 【公式】 1. 弯曲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y ερ = 物理关系:E y σρ = 静力关系:0N A F dA σ==?,0y A M z dA σ==?,2z z A A EI E M y dA y dA σρ ρ == =?? 中性层曲率: 1 M EI ρ = 弯曲正应力应力:,M y I σ= ,max max z M W σ= 弯曲变形的正应力强度条件:[]max max z M W σσ=≤ 2. 弯曲切应力 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 I S F y z z S ??=* )(τ,A F bh F S S 2323max ==τ 工字形梁弯曲切应力:d I S F y z z S ??=* )(τ,A F dh F S S ==max τ 圆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 I S F y z z S ??=* )(τ,A F S 34max =τ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ττ≤max

3.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w M x =- 梁的转角方程:1()dw M x dx C dx EI θ= =-+? 梁的挠度方程:12()Z M x w dx dx C x C EI ??=-++ ??? ?? 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 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查看答案 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2、 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 数。 查看答案 A 、平衡条件 B 、边界条件 C 、连续性条件 D 、光滑性条件 3、 在图1悬臂梁的AC 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 A .剪力相同,弯矩不同 B .剪力不同,弯矩相同 C .剪力和弯矩均相同 D .剪力和弯矩均不同 图1 图2 4、 图2悬臂梁受力,其中( )。 A .A B 段是纯弯曲,B C 段是剪切弯曲

《材料力学》第5章-梁弯曲时的位移-习题解讲课教案

《材料力学》第5章-梁弯曲时的位移-习 题解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 习题解 [习题5-1] 试用积分法验算附录IV 中第1至第8项各梁的挠曲线方程及最大挠度、梁端转角的表达式。 解:序号1 (1)写弯矩方程 e M x M -=)( (2)写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x M EIw -= e M EIw =" 1'C x M EIw e += 2122 1 C x C x M EIw e ++= 把边界条件:当0=x 时,0'=w ,0=w 代入以上方程得:01=C , 02=C 。故:转角方程为: x M EI EIw e ==θ',EI x M e =θ 挠曲线方程:2 2 1x M EIw e =, EI x M w e 22= (3)求梁端的转角和挠度

EI l M l e B = =)(θθ EI l M l w w e B 2)(2 == 解:序号2 (1)写弯矩方程 Fx Fl x l F x M +-=--=)()( (2)写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x M EIw -= Fx Fl EIw -=" 12 '21C Fx Flx EIw +- = 213261 21C x C Fx Flx EIw ++-= 把边界条件:当0=x 时,0'=w ,0=w 代入以上方程得:01=C , 02=C 。故:转角方程为:2 '2 1Fx Flx EI EIw - ==θ,)2(22x lx EI F -= θ 挠曲线方程:32 6 121Fx Flx EIw -=, )3(62x l EI Fx w -= (3)求梁端的转角和挠度

梁的平面弯曲及微分方程公式

第九章 梁的平面弯曲 与杆的拉压、轴的扭转一样,弯曲是又一种形式的基本变形。承受弯曲作用的杆,称之为梁。本章研究梁的应力和变形。 工程中最常见的梁,可以分为三类,即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 由一端为固定铰,另一端为滚动铰链支承的梁,称为简支梁;若固定铰、滚动铰支承位置不在梁的端点,则称为外伸梁(可以是一端外伸,也可以是二端外伸);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自由的梁,则称为悬臂梁。分别如图9.1(a )、(b)、(c)所示。 在平面力系的作用下,上述简支梁、外伸梁或悬臂梁的约束力均为三个,故约束力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完全确定,均为静定梁。 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一般至少有一个对称轴,如图10.2(a )所示。此对称轴与梁的轴线共同确定了梁的一个纵向对称平面,如图10.2(b)。如果梁上的载荷全部作用于此纵向对称面内,则称平面弯曲梁。平面弯曲梁变形后,梁的轴线将在此 (a ) 简支梁 (b) 外伸梁 (c) 悬臂梁 图9.1 梁的分类

纵向对称面平面内弯曲成一条曲线,此曲线称为平面弯曲梁的挠曲线。 这种梁的弯曲平面(即由梁弯曲前的轴线与弯曲后的挠曲线所确定的平面)与载荷平面(即梁上载荷所在的平面)重合的弯曲,称为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是最基本的弯曲问题,本章仅限于讨论平面弯曲。与前面研究拉压、扭转问题一样,先研究梁的内力,再由平衡条件、变形几何关系及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研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进而研究梁的变形,最后讨论梁的强度与刚度。 §9.1 用截面法作梁的内力图 如第四章所述,用截面法求构件各截面内力的一般步骤是:先求出约束力,再用截面法将构件截开,取其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画出该研究对象的受力图;截面上的内力按正向假设,由平衡方程求解。在第四章中不仅已经讨论了用截面法求构件内力的一般方法,还给出了构件横截面上内力的符号规定。下面将通过若干例题,进一步讨论如何利用截面法确定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例9.1 悬臂梁受力如图9.3(a )所示,求各截面内力并作内力图。 图9.2 平面弯曲梁 矩形截面 梯形截面 圆形截面 工字形截面 槽形截面 梁轴线 (a )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第七章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一、填空题: 1、梁产生弯曲变形时的受力特点,是梁在过轴线的平面内受到外力偶的作用或者受到和梁轴线相___________的外力的作用。 2、车床上的三爪盘将工件夹紧之后,工件夹紧部分对卡盘既不能有相对移动,也不能有相对转动,这种形式的支座可简化为___________支座。 3、矩形截面梁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剪力作用线必然________于外力并通过截面________。 4、梁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剪力作用线必然__________于横截面。 5、梁弯曲时,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可通过该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的外力确定,它等于该一侧所有外力对________力矩的代数和。 6、梁上某横截面弯矩的正负,可根据该截面附近的变形情况来确定,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成上_____下_______,则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7、用截面法确定梁横截面上的剪力时,若截面右侧的外力合力向上,则剪力为______。 8、以梁横截面右侧的外力计算弯矩时,规定外力矩是顺时针转向时弯矩的符号为_______。 9、将一悬臂梁的自重简化为均布载荷,设其载荷集度为q,梁长为L,由此可知在距固定端L/2处的横截面上的剪力为_________,固定端处横截面上的弯矩为__________。 10、在梁的集中力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剪力相等,而弯矩则发生_______,_________值等于梁上集中力偶的力偶矩。 11、剪力图和弯矩图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函数图象表示的。 12、桥式起重机横梁由左、右两车轮支承,可简化为简支梁,梁长为L,起吊重量为P,吊重位置距梁左、右两端长度分别为a、b,且a>b,由此可知最大剪力值为_______. 13、将一简支梁的自重简化为均布载荷作用而得出的最大弯矩值,要比简化为集中罚作用而的最大弯矩值__________ 14、由剪力和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可知,剪力图上的某点的_________等于对应于该点的载荷集度. 15、设载荷集度q(X)为截面位置X的连续函数,则q(X)是弯矩M(X)的_______阶导函数。 16、梁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时,若分布载荷方向向上,则弯矩图为向_________凸的抛物线。

第九章 梁的平面弯曲

第九章 梁的平面弯曲 9-1 试画出图中各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并确定梁中的max Q F 和max M 。 (a) 解:(1) 求支座反力,根据平衡方程得, A B A B B A 002(2)0 2 51 44 y F F F q a a M F a q a a F q a F q a =?+=?=??-??+==?=-?∑∑求得: , (2) 截面法求内力, 0≤x <2a :F N =0, S A 14 F F qa ==- A 1 4 M F x qax ==- 2a ≤x ≤3a :F N =0, S A B (2) 15 (2)344F F F q x a qa qa q x a qx qa =+--=-+--=-+ 2 A B 2 22 1 (2)(2)2 151(2)(2)442 19322 M F x F x a q x a qax qa x a q x a qx qax qa =+---=-+---=-+- (3) 画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如图所示。 F 14 2 F 2A B C SA SB SC SB A B C 10 2 1 1 4 4 M M qa M F qa F qa F F qa == ==-=-==左右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计算、、各点的剪力和弯矩,F F N 2 S max max 12, 2 x a F qa M qa === 显然,在处有,

(b) 解:(1) 求支座反力,根据平衡方程得, A B B 0A 0B 020()/2()/2F F F F a F a M F Fa M a F Fa M a +=?-?-==+=-求得: (2) 截面法求内力, 0≤x

(整理)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梁的变形

第五章 梁的变形 测试练习 1. 判断改错题 5-1-1 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 ( ) 5-1-2 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 ) 5-1-3 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 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 在A B 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 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 ) 5-1-4 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 ),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A 端有一集中力P 作用,使A C 部分被提起,C B 部分仍与刚性平面贴合,则在截面C 上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 ) 5-1-5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 ) 5-1-6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 )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 及跨长2a 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 ) 5-1-8 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 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 又加上一 个集中力偶M 0作用,则梁的截面C 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 ) 5-1-9 一铸铁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当其横截面相同且分别按图示两种情况放置时,梁同一截面的应力及变形均相同。 ( ) 5-1-10 图示变截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方程有三个,则通常有6个积分常量。 ( ) 题5-1-3图 题5-1-4图 题5-1-8图 题5-1-7图 题5-1-9图

2.填空题 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 x M x y ) ()(" - = 的近似性表现在 和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 =2 1 P P 。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5-2-6 用积分法求图示外伸梁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5-2-7 图示结构为 次超静定梁。 5-2-8 纯弯曲梁段变形后的曲率与外力偶矩M 的关系为 ,其变形曲线为 曲线。 5-2-9 两根E I 值相同、跨度之比为1:2的简支梁,当承受相同的均布荷载q 作用时,它们的挠度之比为 。 5-2-10 当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梁上作用有集中力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梁上作用有力偶矩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 5-2-11 图示外伸梁,若A B 段作用有均布荷载,B C 段上无荷载,则A B 段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B C 段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 5-2-12 减小梁变形的主要途径有: , , 。 题5-2-2图 题5-2-7图 题5-2-6图 x C 题5-2-11图

平面弯曲梁

第九章平面弯曲梁 §9-1 弯曲变形的概念 一、平面弯曲 弯曲变形是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弯曲变形构件的受力特点是:在通过杆轴线的平面内,受到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外力的作用。变形的特点是:杆的轴线被弯曲为一条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或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由横截面的对称轴与梁的轴线组成的平面称为纵向对称平面,当外力作用线都位于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在纵向对称平面内被完成一条光滑的平面曲线,这种弯曲变形称为平面弯曲。 二、梁的分类 单跨静定梁,一般可分为三类: 1、悬臂梁:即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梁; 2、简支梁:即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的梁; 3、外伸梁:即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的简支梁。 梁在两个支座之间的部分称为跨,其长度则称为跨长或跨度。 §9-2梁的弯曲内力-剪力与弯距图 一、梁的内力—剪力Q和弯矩M 梁在横截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 (一)截面法求内力 如图(a)所示的简支梁,受集中载荷P1、P2、P3的作用,为求距A端x处横截面m-m 上的内力,首先求出支座反力R A、R B,然后用截面法沿截面m-m假想地将梁一分为二,取如图(b)所示的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因为作用于其上的各力在垂直于梁轴方向的投影之和一般不为零,为使左段梁在垂直方向平衡,则在横截面上必然存在一个切于该横截面的合力Q(或F S),称为剪力。它是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同时左段梁上各力

对截面形心O 之矩的代数和一般不为零,为使该段梁不发生转动,在横截面上一定存在一个位于荷载平面内的内力偶,其力偶矩用M 表示,称为弯矩。它是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偶系的合力偶的力偶矩。由此可知,梁弯曲时横截面上一般存在两种内力。如图(b )。 由 ∑=0Y 01=--Q P R A 解得 1P R Q A -= 由 0=∑o m ()01=+-+-m a x P x R A 解得 ()a x P x R m A --=1 用截面法计算内力步骤是: 1、 计算支座反力 2、 用假象的截面将梁截成两段,任取某一端为研究对象。 3、 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 建立平衡方程,计算内力。 (二)剪力Q 和弯矩M 的正负号规定 剪力与弯矩的符号规定: 剪力符号:当截面上的剪力使分离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符号: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直梁弯曲单元测试题

7、梁弯曲时的应用包括正应力和,在校核梁的应用时,一般只校核正应力,比较梁的正应力和许用应力的大小,可解决三类问题,即、 和。只有当①、; ②;③时才要校核后者。 8、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主要有两个:选择合理的和降低的最大值。 9、圆形截面梁对通过形心轴的面积矩和惯性矩分别为、。 三、选择题(15分): ( )1、弯曲变形指杆件轴线◇的变形。 A、由直线变为曲线 B、由曲线变为直线 C、伸长E、缩短 ( )2、外伸梁指梁◇的支座的简支梁。 A、一端伸出 B、两端伸出 C、两端都不伸出 D、一端或两端伸出 ( )3、如果梁的某一截面的弯矩使梁产生◇运动趋势,规定该弯矩符号为正。 A、顺时针旋转 B、逆时针旋转 C、中部上凸 D、中部下凹 ( )4、截面法计算梁的某一截面的内力时,一般先假设它们的方向◇。 A、剪力为正,弯矩为负 B、都为正号 C、剪力为负,弯矩为正 D、都为负号 ( )5、梁上某一点作用一集中荷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中荷载对剪力、弯矩图没有影响; B、剪力图“突变”,弯矩图转折; C、剪力图转折,弯矩图“突变”; D、剪力、弯矩图都“突变” ( )6、均布荷载的剪力图、弯矩图分别为◇。 A、直线斜线 B、斜线斜线 C、斜线抛物线 D、直线抛物线 ( )7、两端点的弯矩为0指的是在◇情况下。 A、任意 B、两端点无力偶时 C、整梁无力偶时 D、无法确定 ( )8、当梁上A点只作用一个力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 A左=V A右 B、M A左=M A右 C、V A左≠V A右 D、以上三个都不对 (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惯性矩的单位mm4、m4或cm4 B、正方形的惯性矩:I zc=a4/12 C、抗弯截面系数的单位mm4、m4或cm4 D、圆的抗弯截面系数:I zc=πD4/32 (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设计梁的截面形状时,先算出W z,后计算截面尺寸,再取整。 B、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最大弯矩M max=ql2/8。 C、非对称结构梁的抗拉能力与抗压能力不同; D、工字钢的最大剪应力约为平均剪应用的1.5倍。 ( )11、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可采用◇方法。 A、合理选择截面形状; B、采用变截面梁 C、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D、都可以。(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梁“平放”比“立放”安全; B、两块板“侧放”比“叠放”危险; C、总荷载不变的情况下,梁受集中荷载比受其它荷载安全; D、为了防止主拉应力导致梁支座附近产生斜裂缝,钢筋混凝土梁中除配置受拉钢筋外,还要配置弯起钢筋。( )13、两根受相同剪力的圆形截面和矩形截面梁,截面面积相等,则圆形截面 与矩形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之比为◇。 A、4:3 B、3:2 C、8:9 D、9:8 ( )14、用铸铁制作的悬臂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采用◇截面最合理。 A、工字形 B、矩形 C、T 形 D、⊥形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约为平均剪应用的1.5倍。 B、工字钢的最大剪应力计算公式为τmax=(V·S z)/(I z·b1) C、圆形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约为平均剪应用的4/3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四、计算题:(10+6+12分) 密

直梁的平面弯曲练习题 文档

练习六:直梁弯曲 练习六直梁弯曲 一、填空题 1.工程中通过对支座的简化后,将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 2.当梁只受集中力的时候,各段剪力为常数,但在集中力处产生突变,突变值为,各段弯矩 为函数。 3.在集中力偶处,弯矩产生突变,突变值为。 4.对于塑性材料的直梁,平面弯曲的强度条件是。 5.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主要有,, 。 6.如果某跟梁产生纯弯曲变形,则内力中为零。 7.高度等于宽度两倍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竖放截面时梁的强度是横放截面时 梁的强度的倍。 8.横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的圆形梁,抗弯刚度大。 8.图示简支梁,C截面中性轴上某点,σ=( ), τ=( ). 二、选择题 1.悬臂梁受集中力P作用,P力方向与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试问下列各梁可能发生平面弯曲。的是 2.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B上的内力()

A. A. A. M=0,θ=0 B、M=0,θ≠0 C、M≠0,θ=0 D、M≠0,θ≠0 3 图示梁AB,如果材料为钢,则比较合力的截面形状为() . 4.梁AB受载荷如图,试问:将支座A、B分别内移到C、D位置时,梁的承载能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5. 右端固定的悬臂梁,其M图如图,则在x =2m处()

A. 既有集中力,又有集中力偶 B. 既无集中力,也无集中力偶 C. 只有集中力 D. 只有集中力偶 6.长度和截形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钢材,一根为铜材。若两根梁受力情况也相同,则它们的 () A、弯曲正应力相同,轴线弯曲程度不同 B、弯曲正应力不同,轴线弯曲程度相同 C、弯曲正应力与轴线弯曲程度均相同 D、弯曲正应力与轴线弯曲程度均不同 7、悬臂梁受力如图,其中() A、AB是纯弯曲, BC是剪切弯曲 B、AB是剪切弯曲,BC是纯弯曲 C、全梁均是纯弯曲 D、全梁均为剪切弯曲 8.中性轴是梁的()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 B、纵向对称面与中性层 C、横截面与中性层 D、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 三、计算 1. 绘制下列各种受力情况下梁的内力图。

直梁弯曲简介

第六章直梁弯曲 课题:第一节平面弯曲和梁的形式 第二节梁的内力(一):弯矩剪力概念符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平面弯曲、剪力和弯矩的概念,熟悉梁的形式,弯矩剪力符号。 二、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三、素质目标: 概念清晰,认真仔细,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梁的形式,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难点分析] 剪力和弯矩的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 此节内容概念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将概念形象化。 [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举生活及工程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剪力和弯矩及各种梁的认识,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新课讲解 第一节平面弯曲和梁的形式

1.复习扭转变形构件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点: 2.通过举例(如教室的主梁、次梁)引入本节内容: 一、平面弯曲: 1.受力特点:杆件受到通过杆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或受到垂直于杆轴线的横向力作 用。 2.变形特点:杆件的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发生平面弯曲。 简单介绍纵向对称平面。 3.举工程实例:梁 4.梁的形式:矩形、工字形、T形等。

二、梁的形式:(在学习梁的形式的同时,将几种梁的受力图分析画出) 1.简支梁(图a)(路旁座椅、单杠、双杠等) 2.外伸梁(图b) 3.悬臂梁(雨棚、阳台)(图c) 第二节梁的内力(一) 一、复习截面法: 切开,代替,平衡。 二、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剪力: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V叫剪力 弯矩:外力作用平面内的力偶,其力偶矩M叫弯矩。

三、剪力、弯矩正负号的规定: 剪力的符号:左上右下为正 弯矩的符号:下凸为正,上凸为负(下面受拉上面受压为正,上面受拉下面受压为负) 课题:第二节梁的内力(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计算剪力和弯矩

直梁的弯曲-教案

直梁的弯曲-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授课章节 3 直梁的弯曲 目的要求掌握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和剪力弯矩图 重点难点剪力弯矩方程 一、梁的概念及其分类 介绍桥式吊车、卧式容器、受风载荷的塔设备、管道托架的弯曲 1、梁的概念及其特点 把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称为梁。 工程中的梁横截面一般都是对称的。(矩形、圆环形、工字形、丁字形) 受力特点: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外力作用在一个通过轴线平面内。 变形特点:杆件的轴线(力偶或横向力)由直线变为曲线。 2、梁的分类 简支梁: 外伸梁(卧式容器) 悬臂梁(承受风载荷的塔) 二、梁的内力分析 梁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将产 生内力。为求出梁横截面1-1上的 内力,采用截面法,在这段上作用 的外力有支座约束反力Q1。截面 上还应有一个力偶M,以满足平 衡方程∑M=0,该力偶与外力对截 举例 引入新课 (约5分钟) 介绍梁的概念 及其特点和分 类 (10分钟) 对受到外力作 用的梁进行内 力分析 第 7次第1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1、 截面法求内力—剪力Q 和弯矩M 剪力—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分力的代数和; 弯矩—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内力Q 称为横截面上的剪力。内力偶M 称为横截面上的弯矩。因此,梁 弯曲时的内力包括剪力Q 与弯矩M 。运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图中1-1和2-2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截面法,合力为零,合力偶为零)(剪力方向:左上右下为正;弯矩方向:左顺右逆为正) 2、梁内力的简便求法—— “外力简化法” 剪力与弯矩概述 (10分钟) 梁的剪力计算方法 (10分钟) 第7次 第 2 页 1 Q 1 M A R x 1 P 1a o 11P R Q A -=) (111a x P x R M A --=B R 1 Q x l -o x a -2B R P Q -=21) ()(221x a P x l R M B ---=

梁弯曲变形仿真的ansys命令流

/BATCH /COM,ANSYS RELEASE 10.0 UP20050718 16:47:49 01/08/2015 /input,menust,tmp,'',,,,,,,,,,,,,,,,1 /GRA,POWER /GST,ON /PLO,INFO,3 /GRO,CURL,ON /CPLANE,1 /REPLOT,RESIZE WPSTYLE,,,,,,,,0 !* /NOPR /PMETH,OFF,0 KEYW,PR_SET,1 KEYW,PR_STRUC,1 KEYW,PR_THERM,0 KEYW,PR_FLUID,0 KEYW,PR_ELMAG,0 KEYW,MAGNOD,0 KEYW,MAGEDG,0 KEYW,MAGHFE,0 KEYW,MAGELC,0 KEYW,PR_MULTI,0 KEYW,PR_CFD,0 /GO !* /COM, /COM,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 have been set to display: /COM, Structural !* /PREP7 !* ET,1,BEAM188 !* !*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2.1e11 MPDATA,PRXY,1,,0.3 SECTYPE, 1, BEAM, RECT, , 0 SECOFFSET, CENT SECDATA,0.1,0.15,0,0,0,0,0,0,0,0 K,1,0,0,, K,2,10,0,,

K,3,5,1,, LSTR, 1, 2 CM,_Y,LINE LSEL, , , , 1 CM,_Y1,LINE CMSEL,S,_Y !* !* CMSEL,S,_Y1 LATT,1, ,1, , 3, ,1 CMSEL,S,_Y CMDELE,_Y CMDELE,_Y1 !* FLST,5,1,4,ORDE,1 FITEM,5,1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 LESIZE,_Y1, , ,5, , , , ,1 !* LMESH, 1 FINISH /SOL FLST,2,1,3,ORDE,1 FITEM,2,1 !* /GO DK,P51X, , , ,0,UX,UY,UZ,ROTX, , , FLST,2,5,2,ORDE,2 FITEM,2,1 FITEM,2,-5 SFBEAM,P51X,1,PRES,100, , , , , , /STATUS,SOLU SOLVE

梁的弯曲变形实验

1 梁的弯曲变形实验 (测梁的挠度和转角) 一、实验目的 测量简支梁的最大挠度和铰支处的转角,验证挠度和转角计算公式。 二、设备和仪器 1.多功能力学实验台。 2.活动板手。 3.百分表二块。 三、试样 变形梁的材质是铝合金,其尺寸为18mm×18mm×440mm ,弹性模量E 。在梁的侧面和顶面上刻有线a 、b ,c 、d ,e 、w 和g ,用于安装定位,如图6-1所示。 侧面 顶面 图6-1 变形梁 四、实验原理 梁跨距L =400mm ,在中点(A 点)处加载,铰支B 点处安装测转角用夹具,见图6-2。用一百分表测A 点挠度,另一百分表测夹具上距梁的中性层e 点处的水平位移δ。由于转角B θ很小,可认为B e δ θ= 。 本实验在弹性范围内进行,采用等增量加载,每增加等量载荷F ?,测定挠度增量和转角增量各一次,取平均值f ?实和θ?实与理论计算值f ?理和θ?理进行比较。

2 a 支具 图6-2 五.实验步骤 1.力传感器接线、设置参数、在无载情况下预调平衡,并转入测量状态。 2.安装定位块和测转角夹具,见图6-2。 3.调整试验台,安装梁和百分表。 4.实验 调整初载荷到200±1N ,记录两表读数f 0和o δ,百分表读数时保留至小指针示值。然后等增量逐级加载,每级增加150N F ?=,记录各级读数i f 和i δ,共加载五级。 5.卸载。试验台和仪器回复原状。 实验数据用表格形式记录。 六、实验结果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参考表6-1,然后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在F ?作用下的挠度增量f ?理和转角增量θ?理,计算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 表6-1实验数据处理表

第六章:直梁弯曲讲解学习

第六章:直梁弯曲

第六章直梁弯曲 课题:第一节平面弯曲和梁的形式 第二节梁的内力(一):弯矩剪力概念符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平面弯曲、剪力和弯矩的概念,熟悉梁的形式,弯矩剪力符号。 二、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三、素质目标: 概念清晰,认真仔细,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梁的形式,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难点分析] 剪力和弯矩的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 此节内容概念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将概念形象化。 [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举生活及工程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剪力和弯矩及各种梁的认识,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新课讲解 第一节平面弯曲和梁的形式 1.复习扭转变形构件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点:

2.通过举例(如教室的主梁、次梁)引入本节内容: 一、平面弯曲: 1.受力特点:杆件受到通过杆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或受到垂直于杆轴线的横向力作 用。 2.变形特点:杆件的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发生平面弯曲。 简单介绍纵向对称平面。 3.举工程实例:梁 4.梁的形式:矩形、工字形、T形等。

二、梁的形式:(在学习梁的形式的同时,将几种梁的受力图分析画出) 1.简支梁(图a)(路旁座椅、单杠、双杠等) 2.外伸梁(图b) 3.悬臂梁(雨棚、阳台)(图c) 第二节梁的内力(一) 一、复习截面法: 切开,代替,平衡。 二、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剪力: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V叫剪力 弯矩:外力作用平面内的力偶,其力偶矩M叫弯矩。

三、剪力、弯矩正负号的规定: 剪力的符号:左上右下为正 弯矩的符号:下凸为正,上凸为负(下面受拉上面受压为正,上面受拉下面受压为负) 课题:第二节梁的内力(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计算剪力和弯矩 二、能力目标:

梁的平面弯曲及微分方程公式(新)

第九章梁的平面弯曲 与杆的拉压、轴的扭转一样,弯曲是又一种形式的基本变形。承受弯曲作用的杆,称之为梁。本章研究梁的应力和变形。 工程中最常见的梁,可以分为三类,即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 ); 束力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完全确定,均为静定梁。 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一般至少有一个对称轴,如图10.2(a)所示。此对称轴与梁的轴线共同确定了梁的一个纵向对称平面,如图10.2(b)。如果梁上的载荷全部作用于此纵向对称面内,则称平面弯曲梁。平面弯曲梁变形后,梁的轴线将在此纵向对称面平面内弯曲成一条曲线,此曲线称为平面弯曲梁的挠曲线。

)与载荷平面( §9.1 上的内力按正向假设,由平衡方程求解。在第四章中不仅已经讨论了用截面法求构件内力的一般方法,还给出了构件横截面上内力的符号规定。下面将通过若干例题,进一步讨论如何利用截面法确定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例9.1 悬臂梁受力如图9.3(a )所示,求各截面内力并作内力图。 解:1)求固定端约束力。 矩形截面 梯形截面 圆形截面 工字形截面 槽形截面 (a )

固定端A 处有三个约束力,但因梁上无x 方 向载荷作用,故F A x =0;只有F A y 、M A 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有: ∑F y =F A y -F =0 ∑M A (F )=M A -Fl =0 得到: F A y =F ; M A =Fl 2 在0 ∑ ∑ 3) 矩M 例9.2 。 解:1AB 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有: ∑M A (F )=F B y (2a +b)-Fa -F (a +b)=0 M F M A (b) B y 1 F A (a ) (b)

第7章_梁的弯曲变形分析

第7章 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 7.1 梁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 7.1.1 挠度 在线弹性小变形条件下,梁在横力作用时将产生平面弯曲,则梁轴线由原来的直线变为纵向对称面内的一条平面曲线,很明显,该曲线是连续的光滑的曲线,这条曲线称为梁的挠曲线(图7-2)。 梁轴线上某点在梁变形后沿竖直方向的位移(横向位移)称为该点的挠度。在小变形情况下,梁轴线上各点在梁变形后沿轴线方向的位移(水平位移)可以证明是横向位移的高阶小量,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挠曲线的曲线方程: )(x w w = (7-1) 称为挠曲线方程或挠度函数。实际上就是轴线上各点的挠度,一般情况下规定:挠度沿y 轴的正向(向上)为正,沿y 轴的负向(向下)为负(图7-4)。 必须注意,梁的坐标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即坐标原点可以放在梁轴线的任意地方,另外,由于梁的挠度函数往往在梁中是分段函数,因此,梁的坐标系可采用整体坐标也可采用局部坐标。 7.1.2 转角 梁变形后其横截面在纵向对称面内相对于原有位置转动的角度称为转角(图7-3)。 转角随梁轴线变化的函数: )(x θθ= (7-2) 称为转角方程或转角函数。 由图7-3可以看出,转角实质上就是挠曲线的切线与梁的轴线坐标轴x 的正方向之间的夹角。所以有:x x w d ) (d tan = θ,由于梁的变形是小变形,则梁的挠度和转角都很小,所以θ和θtan 是同阶小量,即:θθtan ≈,于是有: 图7-2 梁的挠曲线 图7-3 梁的转角 ) (x

x x w x d ) (d )(= θ (7-3) 即转角函数等于挠度函数对x 的一阶导数。一般情况下规定:转角逆时针转动时为正,而顺时针转动时为负(图7-4)。 需要注意,转角函数和挠度函数必须在相同的坐标系下描述,由式(7-3)可知,如果挠度函数在梁中是分段函数,则转角函数亦是分段数目相同的分段函数。 7.1.3 梁的变形 材料力学中梁的变形通常指的就是梁的挠度和转角。但实际上梁的挠度和转角并不是梁的变形,它们和梁的变形之间有联系也有本质的差别。 如图7-5(a )所示的悬臂梁和图7-5(b )所示的中间铰梁,在图示载荷作用下,悬臂梁和中间铰梁的右半部分中无任何内力,在第二章曾强调过:杆件的内力和杆件的变形是一一对应的,即有什么样的内力就有与之相应的变形,有轴力则杆件将产生拉伸或压缩变形,有扭矩则杆件将产生扭转变形,有剪力则杆件将产生剪切变形,有弯矩则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若无某种内力,则杆件也没有与之相应的变形。因此,图示悬臂梁和中间铰梁的右半部分没有变形,它们将始终保持直线状态,但是,悬臂梁和中间铰梁的右半部分却存在挠度和转角! 事实上,材料力学中所说的梁的变形,即梁的挠度和转角实质上是梁的横向线位移以及梁截面的角位移,也就是说,挠度和转角是梁的位移而不是梁的变形。回想拉压杆以及圆轴扭转的变形,拉压杆的变形是杆件的伸长l ?,圆轴扭转变形是截面间的转角?,它们实质上也是杆件的位移,l ?是拉压杆一端相对于另一端的线位移,而?是扭转圆轴一端相对于另一端的角位移,但拉压杆以及圆轴扭转的这种位移总是和其变形共存的,即只要有位移则杆件一定产生了变形,反之只要有变形就一定存在这种位移(至少某段杆件存在这种位移)。但梁的变形与梁的挠度和转角之间就不一定是共存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上面对图7-5(a )所示的悬臂梁和图7-5(b )所示的中间铰梁的分析得到。 图7-4 梁的挠度和转角的符号 x x (a) 正的挠度和转角 (b) 负的挠度和转角 (a) 悬臂梁的变形 (b)中间铰梁的变形 图7-5 挠度和转角实质上是梁的位移 无变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