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床工业指标

矿床工业指标

矿床工业指标
矿床工业指标

矿床工业指标

用以衡量某种地质体是否可以作为矿床、矿体或矿石的指标,或用以划分矿石类型及品级的指标,均称为矿床工业指标。

用以衡量某种地质体是否可以作为矿床、矿体或矿石的指标,或用以划分矿石类型及品级的指标,均称为矿床工业指标。常用的矿床工业指标包括:

(1)矿石品位

金属和大部分非金属矿石品级(industrial ore sorting),一般用矿石品位来表征。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一般用重量百分数(%),贵重金属则用g·t-1或ppm表示。

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其品位必须高于边界品位(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和最低工业品位(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物原来的采收价值等于全部成本,即采矿利润率为零时的品位),而且有害成分含量必须低于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量(对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起不良影响的组分允许的最大平均含量)。

(2)最小可采厚度

最小可采厚度是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利用矿产资源,根据矿区内矿体赋存条件和采矿工艺的技术而决定的一项工业指标。亦称可采厚度或最小可采厚度,用真厚度衡量。水平

(3)夹石剔除厚度本文来源于:

夹石剔除厚度亦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是开采时难以剔除,圈定矿体时允许夹在矿体中间合并开采的非工业矿石(夹石)的最大真厚度或应予剔除的最小厚度。厚度大于或等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应予剔除,反之,则合并于矿体中连续采样估算储量。

(4)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对一些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富的矿体或块段,可采用最低工业品位与最低可采厚度的乘积,即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作为衡量矿体在单工程及其所代表地段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指标。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简称米百分值或米百分率,也表作米克/吨值。高于这个指标的单层矿体,其储量仍列为目前能利用(表内)储量。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指标实际上是利用矿体开采时高贫化率为代价,换取资源的回收利用。

什么是矿产资源储量及如何计算

虽然各国都是基于地质可靠性和经济可能性对资源与储量进行定义和区分,但具体

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我国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766-1999)是我国固体矿产第一个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统一的分类。

矿产资源领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资源与储量。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它既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各国都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给予了高度重视。

虽然各国都是基于地质可靠性和经济可能性对资源与储量进行定义和区分,但具体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我国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766-1999)是我国固体矿产第一个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统一的分类。

1)分类依据本文来源于: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

②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

③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无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

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资源/储量16种类型、编码及其含义列入表1-1。

表1-1 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分类与编码表

注:表中编码,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第2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

炼铁用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 炼钢用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

铁矿一般工业质量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6016449760.html,作者:liangping1120发布时间:2010-3-22 17:18:26文章 来源:中国-东盟矿产资源网 铁矿一般工业质量要求 1.炼钢用铁矿石(原称平炉富矿) 矿石入炉块度要求: 平炉用铁矿石50~250 mm; 电炉用铁矿石50~100 mm; 转炉用铁矿石10~50 mm。 直接用于炼钢的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2(适用于磁铁矿石、赤铁矿石、褐铁矿石炼钢用铁矿石质量要求 2.炼铁用铁矿石(原称高炉富矿) 矿石入炉块度要求:一般为8~40mm。 炼铁用铁矿石,按造渣组分的酸碱度可划分为: 碱性矿石(CaO+MgO)/(SiO2+Al2O3)>1.2; 自熔性矿石(CaO+MgO)/(SiO2+Al2O3)=0.8~1.2; 半自熔性矿石(CaO+MgO)/(SiO2+Al2O3)=0.5~0.8; 酸性矿石(CaO+MgO)/(SiO2+Al2O3)<0.5。 直接用于高炉炼铁用铁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3(适用于各种铁矿石类型块矿)。高炉炼铁用铁矿石质量要求

酸性转炉炼钢生铁矿石P≤0.03% 碱性平炉炼钢生铁矿石P≤0.03%~0.18% 碱性侧吹转炉炼钢生铁矿石P≤0.2%~0.8% 托马斯生铁矿石P≤0.8%~1.2% 普通铸造生铁矿石P≤0.05%~0.15% 高磷铸造生铁矿石P≤0.15%~0.6% 3.需选铁矿石 对于含铁量较低或含铁量虽高但有害杂质含量超过规定要求的矿石或含伴生有益组分的铁矿石,均需进行选矿处理,选出的铁精粉经配料烧结或球团处理后才能入炉使用。 需经选矿处理的铁矿石要求: 磁铁矿石TFe≥25%,mFe≥20%; 赤铁矿石TFe≥28%~30%; 菱铁矿石TFe≥25%; 褐铁矿石TFe≥30%。 对需选矿石工业类型划分,通常以单一弱磁选工艺流程为基础,采用磁性铁占有率来划分。根据我国矿山生产经验,其一般标准是: 矿石类型mFe/TFe(%) 单一弱磁选矿石≥65 其他流程选矿石<65 对磁铁矿石、赤铁矿石也可采用另一种划分标准: mFe/TFe≥85磁铁矿石 mFe/TFe85~15混合矿石 mFe/TFe≤15赤铁矿石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矿产资源开采 【发布部门】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已变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发布日期】1992.11.16 【实施日期】1992.11.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1992年11月16日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 第一条矿产储量属国有资产,矿床工业指标是界定矿产储量的标准。为加强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维护国家对矿产储量的所有权和矿山企业的使用权,提高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制订、修订矿产勘查、矿山设计、开采的矿床工业指标均须遵守本办法(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另定)。 第三条制订矿床工业指标,必须遵循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矿床地质特征,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即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充分利用资源,使国有资产得到保护。 第四条用以编制供矿山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的工业指标,由勘查单位向矿山的主管

部门提出矿床工业指标建议书(参考内容见附件1),矿山的主管部门收到建议书后,应在五个月内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矿床工业指标推荐书(参考内容见附件2),并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下达给勘查单位,同时将文件及推荐书抄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备案。执行现行地质勘探规范中全国统一工业指标的矿种,经矿山的主管部门认可,制订程序可以简化。 矿山无主管部门时,工业指标制订程序为:勘查单位向矿山(或直接向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书,矿山经论证后提出推荐书,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审批下达。 不供矿山建设使用的矿产普查、详查阶段的矿床工业指标,可参照相应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或由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制订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有关的工业指标确定,由勘查单位的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一、填报对象范围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B103和G603-1两种表式,B103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G603-1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二、填报内容和注意事项 报表表式:B103表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和财务状况表合并而成,取消了本年折旧、办公费、广告费、保险、住房公积金、现金流量等20多个指标,增加了营业外支出。主要原则是遵循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兼顾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强化普查内容和指标设计规范化、并且注重可操作性。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现行的会计制度。 填报方式:财务状况表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单位是“人”以外,其他指标的单位均为“千元”,填报表格中每个指标后面的数据方格自右至左单位已分别注明为“千元”、“万元”、“十万”等,必须按数据方格所对应的单位填报数据,不保留小数位,不得填写“XX万元”的字样。填报数据时应注意核对各指标间的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异常值或漏填的数据。 三、审核关系、审核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 (一)审核方法 1.B103表指标较多,多数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这就构成了审核的依据。由于财务指标间关系非常复杂,审核公式例外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审核公式不绝对成立。例如,“财务费用应大于其中项利息支出”对汇兑损益为负值的企业不适用。 2.普查方案中设置了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和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B103表的表内审核,B103表和601表的跨表审核,B103表和成本费用调查表的数据联审等审核方式。几种审核方式可以统一进行,也可分别进行,便于精确定位。 3.B103表、601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业进行联审,要求两套表相互确认,不能以一方为主,且修改后须复审(如表内平衡关系)。 (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 1.总产值与销售收入、总产值与销售产值、销售产值与销售收入要注意数据的衔接和匹配。

重要的矿床类型(带图)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重要的矿床类型 1、矽卡岩型铁矿床 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 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o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oC。 (2)矿床特征 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564-42 矿床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矿床的基本概念 矿床,是指埋藏在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矿体。矿床对每一矿区而言,是由一个或多个矿体所组成的。 二、矿床的分类 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矿床一般按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分类。 (一)按矿体形状分类 (1)层状矿床。这类矿床多为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其特点是矿床规模较大,赋存条件(倾角、厚度等)稳定,有用矿物成分组成稳定,其含量较均匀。 (2)脉状矿床。此类矿床主要是由于热液和汽化作

用,将矿物充填于地壳的裂隙中生成的矿床。其特点是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3)块状矿床。这类矿床主要是充填、接触交代、分离和汽化作用形成的矿床。它的特点是:矿体大小不一;形状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巢、矿株等产出;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明显。 (二)按矿床倾角分类 (1)水平和微倾斜矿床,倾角小于5° (2)缓倾斜矿床,倾角为5°-30°。 (3)倾斜矿床,倾角为30°-55°。 (4)急倾斜矿床,倾角大于55°。 矿体的倾角与采场的搬运方式有密切关系。在开采水平和微倾斜矿床时,各种有轨或无轨搬运设备可以直接进入采场。在缓倾斜矿床中搬运矿石,可采用人力或电耙、运输机等机械设备,在倾斜矿床中,可借助溜槽、溜板或爆力抛掷等方法,利用重力搬运矿石。

重要的矿床类型

日志 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转] 转载:重要的矿床类型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转载自徐大良转载于2010年04月12日 23:16 阅读(0)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重要的矿床类型 1、矽卡岩型铁矿床 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 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 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可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如石榴石、透辉石及钙铁辉石、方柱石、钠长石、阳起石、符山石、绿泥石、方解石、金云母、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等,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异。 矿石具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致密块状等构造。

铅锌矿工业指标

铅锌矿工业指标 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表3.8.1),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为适应我国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地质矿产部和冶金工业部根据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状况和采选冶技术条件,于1983年联合制定并颁布《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制定了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普查勘探中用于评价矿床有否工业价值(表3.8.2)。 表3.8.1铅锌工业矿物矿物

表3.8.2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 对一个具体矿床来说,凡是提供作为矿山建设依据的地质勘探报告,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应由地质勘探单位提出初步意见,并附必要的地质资料,由工业部门委托矿山设计部门进行经济核算和比较研究后,由省以上工业主管部门确定,方可作为该矿床储量计算的依据。 当矿床在开采过程中,矿石工业指标可根据矿业市场铅锌行情的变化和采选冶技术水平以及矿山开发经济效益和合理保护资源等综合因素不断调整矿床开采工业指标。

为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伴生有益组分,当铅锌矿床伴生组分品位达到表3.8.3所列的含量时,要认真进行取样、化学分析,研究伴生组分赋存状态和选冶试验,为合理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表3.8.3伴生组分综合评价一般参考指标

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矿床勘探类型 概念: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是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基础上,对已勘探矿床勘探经验的总结。 意义: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为勘探人员提供了类比、借鉴、参考应用类似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和可能,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 注意:灵活运用和借鉴同类型矿床勘探的经验,切忌生搬硬套。在新矿床勘探初期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按其所归属的勘探类型,初步确定应采用的勘探方法,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重新深化认识和修正其原来所属勘探类型,避免因原来类比推断的不正确而造成勘探不足(原勘探类别过低时)或勘探过头(原勘探类型过高时)的错误,给勘探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原则:在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五大依据: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

确定方法: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概念。即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值,用每个矿床相对应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就可以确定是何种勘探类型。在影响勘探类型的五个因素中,主矿体的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要大些,约占30%;构造对矿体形状有影响,与矿体规模间有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他三个因素各占20%。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依据以下5个方面的地质因素: 1 矿体规模 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如表4-3-1所列: 表4-3-1 矿体规模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

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 令狐采学 概念: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是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基础上,对已勘探矿床勘探经验的总结。 意义: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为勘探人员提供了类比、借鉴、参考应用类似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和可能,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 注意:灵活运用和借鉴同类型矿床勘探的经验,切忌生搬硬套。在新矿床勘探初期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按其所归属的勘探类型,初步确定应采用的勘探方法,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重新深化认识和修正其原来所属勘探类型,避免因原来类比推断的不正确而造成勘探不足(原勘探类别过低时)或勘探过头(原勘探类型过高时)的错误,给勘探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原则:在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五大依据: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 确定方法: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概念。即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值,用每个矿床相对应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就可以确定是何种勘探类型。在影响勘探类型的五个因素中,主矿体的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要大些,约占30%;构造对矿体形状有影响,与矿体规模间有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他三个因素各占20%。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依据以下5个方面的地质因素: 1 矿体规模 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如表4-3-1所列: 表4-3-1 矿体规模

1992-1-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储[1992]210号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国储〔1992〕210号) 1992年11月16日 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 第一条矿产储量属国有资产。矿床工业指标是界定矿产储量的标准。为加强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维护国家对矿产储量的所有权和矿山企业的使用权,提高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制订、修订矿产勘查、矿山设计、开采的矿床工业指标均须遵守本办法(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另定)。 第三条制订矿床工业指标,必须遵循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矿床地质特征,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既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充分利用资源,使国有资产得到保护。 第四条用以编制供矿山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的工业指标由勘查单位向矿山的主 管部门提出矿床工业指标建议书(参考内容见附件1),矿山的主管部门收到建议书后,应在五个月内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矿床工业指标推荐书(参考内容见附件2),并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下达给勘查单位,同时将文件及推荐书抄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备案。执行现行地质勘探规范中全国统一工业指标的矿种,经矿山的主管部门认可,制订程序可以简化。 矿山无主管部门时,工业指标制订程序为:勘查单位向矿山(或直接向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书,矿山经论证后提出推荐书,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审批下达。 不供矿山建设使用的矿产普查、详查阶段的矿床工业指标,可参照相应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或由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制订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有关的工业指标确定,由勘查单位的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第五条供矿山建设使用的矿床工业指标经审批下达后,勘查单位按该指标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按该指标审批地质勘查报告;矿山设计单位和矿山企业按该指标进行设计和生产。 按此指标计算的矿产储量经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即成为国有资产账户,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第六条矿山在基建勘探、生产勘探或开采中,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及其他因素变化,需修订原矿床工业指标时,由矿山企业提出修订工业指标的建议意见和可行性论证报告报矿山的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无主管部门的矿山直接报矿产储

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 一、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轻工业指提供生活的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两大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用品、工艺美术用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造、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2、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按其生产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①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工业。②原料工业,是指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的原料、动力和燃料的

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等加工工业。 制造工业,是指对原材料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化肥、农药等工业。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修理作业对象是重工业的划为重工业,否则划为轻工业。 二、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 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三、工业活动单位 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 四、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

我国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开采方法

钼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一、斑岩型钼矿 1、成矿地质特征: 产于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周围岩石中,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 2、常见金属矿物: 以xx、辉钼矿、黄铜矿为主 3、矿体形状: 层状、似层状、筒状、巨大透镜状 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 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偏低 5、伴生组分: 铜、钨、银、铼、铅、锌、钴、硫 6、矿床实例: xxxx堆成,xx大xx,xx繁峙后峪 二、矽卡岩型钼矿 1、成矿地质特征: 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以及外接触带沿层发育 2、常见金属矿物: 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

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囊状、筒状、脉状等 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 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 5、伴生组分: 铜、钨、铅、锌、xx、铼、硫 6、矿床实例: 辽宁杨家杖子,黑龙江五道岭,江苏句容铜山,湖南柿竹园 三、脉型钼矿 1、成矿地质特征: 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 2、常见金属矿物: 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3、矿体形状: 脉状、复脉状、扁豆状 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 中、小型常见,品位中等 5、伴生组分: 铜、钨、铅、铼、硫、xx、银

浙江青田石坪川,安徽太平萌坑、铜牛井,广东五华白石嶂,陕西大石沟 四、沉积型钼矿床 1、成矿地质特征: 砂岩型分为两种: ①钼铜矿床;②钼铀矿床,黑色页岩型,类似沉积岩型镍矿 2、常见金属矿物: 辉铜矿、黄铁矿、辉铜矿及含铀钼矿物、镍的硫化物 3、矿体形状: 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 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 中、小型,品位偏低 5、伴生组分: 铜、铀、镍、钒、铅、锌、钴、锗、硒 6、矿床实例: xx广通麂子湾,xx兴义大际山 镍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一、超基性岩铜镍矿 1、成矿地质特征: 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

工业指标制定的一般原则及参考指标

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的一般原则及参考指标 G.1 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的一般原则 G .1 .1 矿床工业指标是正确古估算和评价矿床的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和基础。其制定方法有价格法、方案法、类比法、地质统计学法等。方案法虽然工作量大,但由于其可靠实用而常常被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易于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工业指标制定应结和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进行。制定工业指标的时间应是在野外地质勘探工作基本结束、评价矿床所需的绝大部分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已经获得的条件下进行。 G.1.2 预查和普查阶段,评价矿床可使用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和勘探阶段,地质勘查部门以一般工业指标为基础,根据具体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三至四套试圈指标,以次分别进行矿体圈定和矿产资源/储量试算,形成包括各套方案试算结果、相应的图纸资料在内的工业指标建议书,并将建议书提交负责该项目可行性(预可行性)研究的工业部门或设计研究院。矿山设计研究部门在进行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负责工业指标各试圈方案的比较工作(可行性研究委托书应包含此内容)。通过资源利用、矿体完整程度、矿床开发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择优确定工业指标方案,并编制工业指标推荐报告,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下达。 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矿床模型、制定工业指标制定单位提供记录有钻孔、坑探、槽探测量信息、样品化验分析数据及有关原始资料的软盘或光盘。 G. 1. 3 制定多组分矿床的工业指标时,应以工业价值占重要地位的组分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他有用组分。对有价值的共生有用组分应同时制定并推荐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工业指标。 G. 1. 4 对矿石中含有的伴生有用组分,应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选(冶)试验结果来确定并推荐评价指标。有时尚需对有害组分的最大允许含量做出规定。 G. 2 一般工业指标 G .2 .1 铜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组分评价指标如下:

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 概念: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 矿床勘探类型是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基础上,对已勘探矿床勘探经验的总结。 意义: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为勘探人员提供了类比、借鉴、参考应用类似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和可能,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 注意:灵活运用和借鉴同类型矿床勘探的经验,切忌生搬硬套。在新矿床勘探初期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按其所归属的勘探类型,初步确定应采用的勘探方法,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资料信息的不断积累,重新深化认识和修正其原来所属勘探类型,避免因原来类比推断的不正确而造成勘探不足(原勘探类别过低时)或勘探过头(原勘探类型过高时)的错误,给勘探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一)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原则:在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五大依据: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 确定方法: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概念。即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值,用每个矿床相对应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就可以确定是何种勘探类型。在影响勘探类型的五个因素中,主矿体的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要大些,约占30%;构造对矿体形状有影响,与矿体规模间有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他三个因素各占20%。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一般依据以下5个方面的地质因素: 1 矿体规模 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如表4-3-1所列: 表4-3-1 矿体规模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储[1992]210号) (1992年11月16日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 第一条矿产储量属国有资产。矿床工业指标是界定矿产储量的标准。为加强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维护国家对矿产储量的所有权和矿山企业的使用权,提高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制订、修订矿产勘查、矿山设计、开采的矿床工业指标均须遵守本办法(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另定)。 第三条制订矿床工业指标,必须遵循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矿床地质特征,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既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充分利用资源,使国有资产得到保护。 第四条用以编制供矿山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的工业指标由勘查单位向矿山的主管部门提出矿床工业指标建议书(参考内容见附件1),矿山的主管部门收到建议书后,应在五个月内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矿床工业指标推荐书(参考内容见附件2),并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下达给勘查单位,同时将文件及推荐书抄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备案。执行现行地质勘探规范中全国统一工业指标的矿种,经矿山的主管部门认可,制订程序可以简化。 矿山无主管部门时,工业指标制订程序为:勘查单位向矿山(或直接向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书,矿山经论证后提出推荐书,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审批下达。 不供矿山建设使用的矿产普查、详查阶段的矿床工业指标,可参照相应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或由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制订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有关的工业指标确定,由勘查单位的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第五条供矿山建设使用的矿床工业指标经审批下达后,勘查单位按该指标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按该指标审批地质勘查报告;矿山设计单位和矿山企业按该指标进行设计和生产。 按此指标计算的矿产储量经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即成为国有资产帐户,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第六条矿山在基建勘探、生产勘探或开采中,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及其它因素变化,需修订原矿床工业指标时,由矿山企业提出修订工业指标的建议意见和可行性论证报告,报矿山的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无主管部门的矿山直接报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下达执行。未经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更动。 第七条矿床工业指标修订后,应重新编制矿产储量报告,并须报原批准储量的矿产储量管理部门重新审批。矿产储量管理部门以批准的储量修正原批准储量,计入国有资产帐户,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山企业可随市场需求、价格及其它技术经济因素变化,实行动态的矿山工业指标。矿山工业指标低于矿床工业指标,国家予以鼓励。对矿山工业指标高于矿床工业指标造成原批准储量不能再采的,矿山企业负有对这部分国有资产向国家作出经济补偿的责任。具体处置办法由国家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 第九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应对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使用进行监督。 凡矿床工业指标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不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矿产储量管理部门有权修改。

矿床分类

矿床以成矿作用作为主要分类依据 在分类中适当考虑环境,同时在分类时再结合考虑成矿来源,分三大类: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1).内生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 (2).外生矿床包括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 (3).变质矿床包括区域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和混合岩化矿床。 岩浆矿床的特点:三同、两高、一多。同时(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同时形成或近于同时形成)、同地(矿体多产于岩体中,母岩就是围岩)、同源(矿石的物质组分与母岩物质组分完全相同)。两高指高温和高压。一多指岩浆起源和成矿方式多样化 早期岩浆矿床特征 (1).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在成分上一致,矿体与母岩无明显界线,呈渐变关系; (2).它的矿石常呈自形、半自形结构,构造为侵染状; (3).有用矿物在动力或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在岩体的底部或者边部,矿体的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似层状。 晚期岩浆矿床特征 (1).矿石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上一致,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2).矿石一般具有海绵陨铁结构稠密侵染状构造或致密块状构造;(3).矿体呈条带状或似层状,含矿岩浆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可形成脉状或凸镜状矿体。 伟晶矿床的物质成分特点:一杂(化学元素种类多,矿物共生组合复杂),二浓(40多种元素高度浓集,本身的克拉克值低);种类齐全,稀有宝库(各个大类的矿物在伟晶岩中都找得到,稀有元素在伟晶岩中也找得到);继承母岩,阶段演化(矿物成分与母岩具有一致性,演化上具有继承性,具有早期成岩晚期成矿的特点)。 气水热液的运移原因:热液自身的能量、压力差、浓度差、底部热液 成矿物质的沉淀影响因素:a、温度,b、压力,c、pH值,d、氧化还原反应,e、不同性质溶液混合。 气水热液的主要成分: (1).H2o:为气水热液的基本成分; (2).基本元素:K、Na、Ca、Mg、卤族元素及各种酸根; (3).金属成矿元素:亲铜元素、过渡元素、稀土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4).气态元素组合:水蒸气、H2S、CO2。(5).微量元素 矽卡岩矿床可分两个带:内带和外带。氧化物主要在内带,硫化物主要在外带。(1).内带:形成矽卡岩的过程中,交代岩体形成的带是内带。形成早,温度高,常见辉石、石榴子石、磁铁矿、赤铁矿,其次可见含水硅酸盐,方柱石、符山石。(2).外带:交代围岩形成的带称外带。其又分两个亚带:Ⅰ.第一亚带:产在紧靠接触带的硅酸盐类矿物中,以中温为主,富含水的硅酸盐类矿物;Ⅱ.第二亚带:产在距接触带较远的围岩中,温度较低,发生硅化(及矽化)、碳酸盐化、萤石化、重晶石化及硫化。 成煤作用:煤是由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转变而成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地质作用条件下,从植物遗体到形成煤的全过程 热液矿床: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热液矿床的特点:(1).成矿热液多来源;(2).含矿热液成分复杂; (3).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一般在400。C以下,1.5-4.5Km;(4).

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一、矿床工业指标的概念和内容 1 矿床工业指标的概念 概念:矿床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它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工业开采利用的规定标准。 意义:它常被用于圈定矿体和计算资源储量所依据的标准。也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确定可采范围的重要依据。 工业指标的高低取决于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产资源方针、经济政策和矿石采、选、冶的技术水平等。反过来,矿床工业指标直接影响着所圈定矿体的形态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储量的多少、采出矿石质量的高低及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到确定矿床开采范围,生产规模、采矿方案和选矿工艺,开采中的损失与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最终影响到矿山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效果、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和矿山服务年限等。 工业指标是地质与技术经济联合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2工业指标内容 矿床工业指标的内容很多,构成一个复杂的工业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两部分或归纳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与矿石质量有关的,如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可采)品位,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量,有用伴生组分的最低综合品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的划分标准,出矿品位或入选品位等; 第二类:与地质体厚度有关的,如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或夹石最大允许厚度等; 第三类:其他的,如一些综合指标:最低工业米百分率(或工业米克吨值)、含矿系数;还有个别矿种所需规定的特殊标准,如铬铁矿的铬铁比,铝土矿的硅铝比,煤矿的挥发分、灰分、发热量,耐火材料矿产的耐火度、灼减量,与采矿条件有关的采剥比、开采深度等。 最重要、最常用的几项工业指标是: (1)边界品位指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作为区分矿与非矿的分界标准。它直接影响着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矿石平均品位的高低、矿石与金属储量的多少。它一般界于尾矿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 (2)最低工业品位或称为最低可采品位,是指工业可采矿体、块段或单个工程中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限,亦即矿物原料回收价值与所付出费用平衡、利润率为零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它是划分矿石品级,区分工业矿体(地段)与非工业矿体(地段)的分界标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矿体边界特征和储量的多少。它常高于边界品位,在圈定矿体时,往往与边界品位联合使用。

《矿产资源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矿产资源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题目 1.矿产资源的概念以及特点 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原因 3.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哪5个方面? 4..矿产资源经济学的作用 5.矿产勘查四个阶段,主要工作以及异同 6.地质可靠程度的四分是哪四分?各个程度的要求有哪些 7.矿床经济评价的因素?各因素的内容有哪些 8.三率的概念 9.矿床工业指标的概念及内容 10制定矿床工业指标的步骤有哪些(6个方面)? 11熟记岩金矿共生(铜、铅、锌)矿产工业指标要求。 12.矿床经济评价的任务、目的及原则 13.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异同 14.论述矿床经济评价和地质评价的关系。 15.财务评价的概念,主要经济效果指标及其计算 16.技术经济评价主要的方法(静态的,动态的),包括概念、计算方法(出计算题) 17.国民经济评价概念,意义和内容 18.效益费用的内部转移支付概念,包括哪几项,为什么? 19.外部效果的概念及类型,并举例说明 20.影子价格的概念及调整的基本原则 21.外贸货物和非贸易货物的概念,分别分为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22.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调整方法 23.影子汇率的概念,与官方汇率的区别 24.特殊投入物的概念,包括哪几类,它们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5.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和目的,主要经济效果指标及其计算 26.矿床经济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27.综合利用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题) 28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环境资源价值,会导致哪些后果? 29.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资源存在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30.探矿权、采矿权的概念及其出让有哪几种方式? 31.共生矿产与伴生矿产概念

MVT型矿床

MVT型矿床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张长青等,2009)。 1、特征概述 Leach等人1993年指出该类型矿床一般产出于造山带边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少数产于灰岩中),具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的以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矿石矿物组合主要为闪锌、方铅、黄铁、白铁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少数矿床发育重晶石、萤石等,还可以有含银和铜的矿物;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岩化、方解石化和硅化,主要涉及围岩的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和溶解坍塌角砾岩等;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盆地流体,温度一般为50-250℃,盐度一般为10-30%;金属和硫具有壳源特征。 2、矿床时空分布 目前,该类型矿床的形成年代测试数据较少,Leach等人于2001年根据17个矿床成矿年代数据总结了全球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形成于泥盆纪——三叠纪早期和白垩纪——新进纪两个阶段。矿床的容矿围岩的时代范围局限于从元古宙到白垩纪,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少数形成于志留纪和二叠纪,元古宙地层很少发育该类型矿床。但在中国,晚震旦世地层却是MVT矿床较发育的地层之一。 该类型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部及东北部各州,加拿大西部及北部各省。除此之外,该类型矿床在欧洲也较发育,波兰、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均有此类矿床的产出。在我国,该类矿床主要产于扬子地台及周边地区,包括西缘的川滇黔交界地区(云南会泽、茂租,四川大梁子山、天宝山、赤普等),北缘的秦岭南部地区(陕西马元,湖北竹溪古城,神农架等矿区),中部的湘鄂地区(湖南李梅、董家河、白云铺等),南缘的桂粤地区(广东凡口,广西泗顶、后江桥、北山等),此外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育有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