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西南林业大学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论文题目

学科学

作者姓名张三指导教师

四教

巴山松及其近缘物种的进化遗传学研究—

张三

(姓名、职称、单位名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林学/林木遗传育种

提交论文日期

2013.04.15论文答辩日期

2013.05.20

答辩委员会主席

EVOLUTIONAYR GENETICS OF PINUS Henri AND ITS RELATIVE

AFLP A Master Thesis Submitted to Southwest Forestry Major:Forest Tree Genetics and Breeding

Author:Advisor :Schoo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林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并同意西南林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林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在此处插入中文摘要正文,如果是粘贴,在粘贴后请选择使用目标区域样式关键词:在此处插入中文关键词

I

摘要

Key words:Input your key words here

II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III

1.一级标题1.1.二级标题1.1.1.三级标题

2.一级标题

2.1.二级标题...............................................................................................................................12.1.1.三级标题............................................................................................................................1参考文献.........................................................................................................................................................3附录.................................................................................................................................................................4个人简介.........................................................................................................................................................4导师简介.........................................................................................................................................................4获得成果目录.................................................................................................................................................4致谢.. (4)

2#1#0.00

2.50

D

D

0.86 2.091/2MS20+IBA0.5mg/L20d 生根情况

on 1/2MS20+IBA0.5mg/L

(cm)

的中文文字有英文标注。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范例

3

致谢

4

西南林业大学固体废弃物调查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1.校园固体废弃物现状介绍 1.1校园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1.2校园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2.调查分析 2.1发生主体单一性 2.2时间阶段性 2.3空间集中性 2.4安全性 3.校园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 3.1收集环节 3.2压缩环节 3.3外运环节 4.填埋环节 5.校园固体废弃物回收存在的问题 6.校园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改进建议 7.总结

校园固体废弃物调查分析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位于昆明市东北部, 选址盘龙区白龙寺,占地面积1204.1亩,规划至2010年在校师生达1.3万人, 相当于一座小型城镇。目前, 西南林业大学日产废弃物总量3吨左右。为了塑造西南林业大学高品位的艺术景观环境, 营造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高等教育场所和优异的成长空间,这些废弃物必须得到快速、及时、安全的收集与清运。本方案将基于对西南大学校园固体废弃物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校园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现状,对目前校园内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分类特征、回收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并针对现存处理方式中的不足与疏漏提出个性化建议。 1.校园固体废弃物现状介绍 1.1校园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校园的居民尤其是师生们对物资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质量好又要款式新。于是,被师生们淘汰、丢弃的物资日益增多。这些产生于消费过程中的物资, 由于变质、损坏, 或使用寿命终结而失去了使用价值。本方案把这些物资统称为校园固体废弃物。 1.2校园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西南林业大学的绝大多数固体废弃物直接产生于生活、消费, 只有少量来自于商业网点、在建工程的废弃物以及实验室废弃物。通过对校园固体废弃物的调查, 我们将校园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在校园废弃物中,废纸约占10%,塑料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为主,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在食堂主要是餐饮垃圾,包括塑料餐盒和食物等,宿舍区主要有塑料食品包装、瓜皮、果核等。据此校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1)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 ①低价值物料, 是指回收后不能直接利用, 但可以作为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材料投入到另一个供应链环节中的废旧物品。如以普通钢构成的报废生活用品和报废的各种非金属用品, 如橡胶、织物、塑料制品等。 ②高价值的零部件, 指经技术鉴定, 尚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如手机、电路板和修理配件等。 ③直接再利用的物品。最明显的例子是耐用消费品, 如旧家具、书籍、计算机、文具等, 以及包装材料的回收, 包括塑料包装、玻璃瓶。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3)有毒有害垃圾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概念规划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概念规划 沈丹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 以绿色生态为理念对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进行概念规划,方案从校园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规划、能源使用等方 面展开,采用不同的节能减排手段,如覆土建筑,太阳能的使用、水资源的回用等,从宏观到微观环节提出绿色生态校园的规划策略,以建设具有当地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生态校园环境景观 。 概念规划;绿色生态;大学校园;云南 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通过景观、能源、材料的配合共同构建校园系统的 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通过适当调整校园内的环道,实行人车分流。注重整体的结构特征,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运用“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结合当地地形,中心地区“两山一谷”的特征,因地制宜规划校园整体体系。保留一定的空余地区,为校园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便于以后调整校园结构。利用原始地形的高差,将主教楼的位置抬高,并且充分利用地下作为停车场等空间。保留校园东面山地作为校园实训基地,且用覆土建筑的形式对山地部分进行有效的利用。对校园内的噪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4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概念规划 4.1总体布局 校区整体布局以因地制宜为引导,进行功能布局,避免和减少在校园建设期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当地“两心一谷”的地形,根据其特性、流线形态和群体结构,采用层次模式中的细胞系统模式[1]。建筑因势布局,争取在施工等各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该项目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两轴一环带,四区一中心”。“两轴”为校园中2个中心轴线。1条轴线由校园主出入口由东西方向纵穿主教学楼,1条连接南北出入口,沿中心教学区横穿校园。“一环带”为校园内的车行环道,也是校园内的景观环带。“四区”为宿舍生活区、教学区、水体景观区、教学实训区。“中心”为中心教学区。 4.2功能分区 根据校园内的不同功能需求将大学校园分为校园主出入口区、主教学区、各学院教学区、综合教学区、国际交流区、生活区、管理和后勤区、文体区、教职工区、发展备用区。 4.2.1校园出入口区:校园共设有6个出入口,其中有3个出入口,3个次出入口,并附有校前景观平台。校门是一个大学的门面,也是校园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 现代大学校园面临着城市人口的扩张和高校集中的现状,大学校园的规划不能仅满足普通的教学功能, 还要从现代景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巧妙地结合、利用自然,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化[1]。 对于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的概念规划,将本着绿色生态理念,结合节能、环保、节水、节电、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手段展开,充分利用石林校区的原始地形和环境优势,将生态破坏降到最小,具体落实后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绿色校园。 1 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开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2016年7月1日,西南林业大学为扩大教育规模,提升办学水平,与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首期计划投资11.215亿人民币,规划用地面积91.96hm 2,建设周期为5年,一期工程占地55.3hm 2,预计总投资16亿元,计划2017年3月份开工建设,首期投资项目3年内完成[2]。2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场地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新校区选址位于位于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大屯片区。主要东边角落有3家工厂和1家乡镇企业。其占地面积有88.15hm 2。2.1优势 周边坐落有小区和中学等,东、西、南面临公路,交通方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校区趋近于矩形,有利于学校建筑的布置。北面有极少的居住用地,南面是二类的工业用地,中间部分有2块面积较小的公共用地,其中西南区有较多的水源,为以后校区的建设及师生的生活用水提供方便。2.2劣势 学校南部有1个监狱,且校区内地势高差大,区域地形内有陡崖等地势,为校区的规划建设增加了难度。3规划理念 该项目本着“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规划理念,结 合现代园艺2017年第7期 1 52〇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培育(090702) Silviculture(090702) (一)学科简介 森林培育学科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林学类学科点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三期“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学科是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是“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核心支撑学科,是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支撑学科,拥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学科拥有一批价值数千万元仪器设备,研究条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教授和尹伟伦教授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学科有教师16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学科承担大量国家科技支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课题等各级科研项目。 长期以来,本学科以油松、落叶松、栓皮栎、侧柏、杨树、板栗、榛子、蓝莓等树种为重点研究对象,在速生丰产林培育国家发展战略、立地分类及适地适树理论、林木需水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林木种苗培育理论与技术、混交林及树种间相互作用机制、困难立地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速生丰产林水肥管理、重要经济林树种培育、多功能生态公益林抚育、城市森林培育、林木栽培生理等方面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果。 学科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林业、环保、园林、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森林培育、经济林培育与加工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林业等的技术管理与研发、教学与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能够掌握扎实的森林培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调研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应成为能够胜任森林培育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毕业论文居住区规划的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居住区规划的开题报告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33⑷:15-18.

[2] 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9-62. [3] 俞孔坚.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1990,54(2):120-122. [4] 俞孔坚.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一一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23(3):68-71.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愉悦港湾小区规划设计,设计重点放在对人的细致关爱,做到了"常年叶绿, 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 住区的交通道路方便了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达到了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宅区整体上满足人的健身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 求、休闲需求。 预期目标 居住区规划总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功能完备。争取做到一流的外 观,一流的绿化,一流的内涵,一流的生活设施、一流的物业管理。 五、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等)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100字左右): 1、对所规划的居住区内部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进行现场勘察。 2、禾I」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理清现住居民对本小区现状的意见,归类居民的文 化涵养及年龄层次。 3、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4、制定设计方案,主题,并围绕此主题进行规划设计。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云南省会昆明市,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起始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截止2016年2月,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外国留学生40余人;现有教职工1170人。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开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西南林业大学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和1958年成立的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

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止2016年4月,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外国留学生40余人;现有教职工1170人。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北林研培养〔2011〕08号 北京林业大学 关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修订) 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导师为研究生制定科研选题、明确科研方向的重要步骤,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开端,也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强化过程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在原开题报告规定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本规定。 一、开题报告对象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凡在我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术型研究生,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条件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条件是:完成课程学习;已进行部分预研工作;撰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三、开题报告时间 各学院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开题工作,具体时间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其他情况开题时间规定如下:1.因特殊情况需推迟者,需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学科负责人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推迟开题,但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 2.联合培养研究生:根据研究需要到国外或校外联合培养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半年以上者,若无法按时回国或回校进行开题,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学科负责人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在国外或校外按期进行开题,但硕士生、博士生须分别至少有2名、3名同行或相关领域专家对其开题报告进行通讯评议。 3.外国留学生:因签证或签注等原因造成无法按时回校进行开题,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学科负责人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可在国外按期

进行开题,但硕士生、博士生必须分别至少有2名、3名同行或相关领域专家对其开题报告进行通讯评议。 4.未经导师同意、所在学科负责人以及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不按规定时间开题者,不允许按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四、论文选题 1.创新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2.先进性: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3.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求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4.可行性:课题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实施方案在技术路线、资金、实验条件等方面都要具备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行性。 五、开题报告内容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或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论文选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等,并附参考文献;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已参加过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进展;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途径;研究经费预算与经费落实情况等。 六、开题报告要求 1.开题报告字数:硕士生不少于1万字(其中文献综述6000字左右),博士生不少于1.5万字(其中文献综述8000字左右)。 2.开题报告参考文献量:硕士生、博士生开题报告的参考文献量应分别不少于30篇、60篇(其中人文社科类学科分别不少于40篇、70篇),对于个别新兴研究领域其文献量可酌情减少;且参考文献中最新研究文献(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3.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文献引用格式需符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的相关规定。 七、开题报告的组织及要求 1.学科统一组织,严格把关,可根据专业研究方向和研究生人数成立相应的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每个考核小组设组长(由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或知名专家担任)和秘书各1名,其成员由组长提名。硕士生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由3名(含)以上副教授级(含)

西南林业大学发展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发展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的历史始于1939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 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等校名变更。1978年独立建院,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是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80.1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8.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文献馆藏137.3万册;标本馆拥有植物、木材、林木病理和森林昆虫等标本40余万份,被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遴选为科普教育基地。 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和留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1140人,其中高级职称370人,研究生导师305人,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近40人。长期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具有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5个省级挂牌重点学科,72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200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33项,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有一定优势,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具有区域特色,蚁类、鸟类、鱼类等取得突出研究成绩。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针,我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法国、德国、波兰等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交流合作关系,面 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 以林学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我校正努力向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题目 宜昌润楠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二、研究方向 药用植物学 三、研究内容 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 Rehd. et Wils.)是樟科润楠属常绿植物,主要产于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南部、甘肃省西部,资源十分丰富。宜昌润楠在我国传统和民间医药典籍中有应用记载,在三峡区域民间主要应用其治疗各种皮肤炎症、关节肿痛和风湿性疾病,疗效显着,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宜昌润楠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本论文对采集自湖北宜昌大老岭的民间药用植物宜昌润楠进行了系统化学分离,根据宜昌润楠民间药用特点和同属植物相关药理学文献报道,在体外细胞毒活性、神经细胞保护和抗炎药理模型上,对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和主要提取部位进行了初步的活性评价和筛选,为宜昌润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天然药物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植物药是天然药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天然药物中获取新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创新行为,来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已经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全球药品市场中

天然来源的药物制剂已经占临床药物的30%,青蒿素、紫杉醇等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药物。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更注重于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润楠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分布广范,许多种属植物作为草药在民间广范使用(Zhaoet al, 2011)。尽管润楠属植物的植物化学研究已经发现了很多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但是目前仍有许多润楠属植物尚未进行研究或者研究较少,其植物化学和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宜昌润楠(MacMwsRehd. et WUs.)是樟科润楠属常绿植物,主要产于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南部、甘肃省西部,资源十分丰富。宜昌润楠在我国传统和民间医药典籍中有应用记载,在三峡区域民间主要应用其治疗各种皮肤炎症、关节肿痛和风湿性疾病,疗效显着,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宜昌润楠的化学成分及其至物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综上所述,根据宜昌润楠民间药用特点和相关文献报道,本课题以体外细胞毒活性、神经细胞保护和抗炎活性作为蹄选纪标,选择民间较为常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宜昌润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分分离和理化鉴定,寻找类型多样、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评价部分活性单体化合物相关活性,从而揭示宜昌润楠的成分组成特点和药效物质基础,为化学合成和创新药物提供有价值的模板结构,同时,从化学成分方面为宜昌润楠的化学分类学和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本属植物打下科学基础。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学号: 姓名: 学位类型: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学院: 导师: 职称: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开题系除MFA艺术硕士之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开题报告,研究生须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指导研究生填写。具体要求见《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制度”处查阅)和所在专业学位类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处查阅)。 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部分文献引用格式须符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的相关规定。 3.开题工作最晚于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10底之前完成,具体时间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可根据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4.打印要求:开题报告经本人修改提交、校内导师审核通过后,用A4纸打印,签字完毕后交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一份。

一、基本信息

二、报告正文 (一)立题依据 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说明、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和说明 (3)实验方案 (4)可行性分析 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三)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 已参加过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进展 2. 已具备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已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2)拟解决的途径 3. 研究经费预算和经费落实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林业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学号: : 学位类型: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学院: 导师: 职称: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开题系除MFA艺术硕士之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开题报告,研究生须在校外导师指导下,指导研究生填写。具体要求见《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制度”处查阅)和所在专业学位类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处查阅)。 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部分文献引用格式须符合《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的相关规定。 3.开题工作最晚于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10底之前完成,具体时间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可根据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4.打印要求:开题报告经本人修改提交、校导师审核通过后,用A4纸打印,签字完毕后交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一份。

一、基本信息

二、报告正文 (一)立题依据 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国外研究述评 3.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研究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说明、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和说明 (3)实验方案 (4)可行性分析 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三)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 已参加过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进展 2. 已具备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已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2)拟解决的途径 3. 研究经费预算和经费落实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计(创作)开题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计(创作)开题报告 学号: 姓名: 学位类型: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学院: 导师: 职称: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开题仅限全日制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使用,研究生须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指导研究生填写。具体要求参见《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制度”处查阅)和本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请从“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处查阅)。 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部分文献引用格式须符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的相关规定。 3. 完成时间:开题工作最晚于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时间可根据本专业学位类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4.打印要求:开题报告经本人修改提交、校内导师审核通过后,用A4纸打印,签字完毕后交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一份。

一、基本信息

二、报告正文 (一)立题依据 1. 设计(创作)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设计/创作领域述评 3. 参考文献或相关作品 (二)研究方案 1. 设计(创作)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设计(创作)目标 (2)设计(创作)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拟采用的设计(创作)研究方法、实施路线和说明、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实施路线和说明 (3)实验方案 (4)可行性分析 3. 本设计(创作)的特色与创新点 4. 设计(创作)计划及预期作品效果 (三)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 已参加过的相关设计(创作)工作和已取得的进展 2. 设计(创作)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已具备的设计(创作)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