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敢闯新路

论敢闯新路

论敢闯新路
论敢闯新路

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廖朝圣

(一)

内容摘耍: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2011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深入黔东南黎平八县后,概括提炼了黎平会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时代精神、宝贵财富、至胜法宝、光辉典范。既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又符合黔东南的实际,更符合红军长征在?黎平会议?留下的伟大精神。是我们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三敢精神?的原因所在,动力所在。

关键词: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

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时代精神。九十年华诞,九十年征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迈向新的历史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重在贯彻落实。2011年6月29日至7月1日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深入黔东南麻江、丹寨、榕江、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剑河八县后,概括提炼了黎平会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的提出既是对黔东南人文意识,民族精神的全面总结,又是对?黔东南如何发展,怎样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提炼,既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又符合黔东南的实际,更符合红军长征在?黎平会议?留下的伟大精神。全州上下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务必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发扬好,光大好?黎平会议?精神,使?黎平会议?精神,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宝贵财富。黔东南人民历来?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艰苦朴素,勇于创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新路的开创,突破的行为,胜利的例证。天生俱有敢闯敢干,敢作敢为的精神,也就是省委书记栗战书所提炼的?三敢精神?,没有?三敢精神?,黔东南各族人民不会由拓荒者变为主人,没有?三敢精神?,黔东南不会由闭关自守转向改革开放,是?三敢精神?使黔东南成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是?三敢精神?使黔东南成为鲜艳花朵,心灵家园。

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至胜法宝。纵观黔东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纵观红军长征在黎平的战略转兵和走向辉煌的新转折,无不是靠?三敢精神?的法宝克敌至胜,无不是靠?三敢精神?锐利武器作用的使然,这是我们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三敢精神?的原因所在,动力所在。

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光辉典范。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到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召开,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中央红军就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若如继续坚持走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势必使红军钻入敌人的口袋,带来全军覆灭的严重后果。中央红军到黎平时,面临?死胡同?,何去何从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选择,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果断改道向国民党军兵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发,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成为红军从曲折走向胜利的光辉典范,成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的理想赞歌。

(二)

什么是?三敢?精神和?三敢精神?提出的现实背景?关于?三

敢?精神,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黔东南调研工作时,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他说:?黎平会议通过的决议上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这句话体现了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慨。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用全力实现既定目标,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增强信心,不畏难,不悲观,不失望,这就是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伟大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一书中概括黎平会议时说,?黎平会议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的行动方针,这是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这既是对?黎平会议?的充分肯定,也是省委书记栗战书提出?三敢精神?的现实背景。因为,新的时期,黔东南精神需要新的提炼概括;红军长征在黔东南?黎平会议?精神需要继续发扬光大;黔东南奋力赶超需要寻找理论依据;黔东南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需要新的精神激励。

怎样理解?三敢精神?的精神内涵?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事求是,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实质,也是?黎平会议?的闪光点,更是?三敢精神?的精神内涵。中央红军到达黎平之时,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突事求是地分析面临的紧张局势,果断转兵,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成功范例。较之过去一些?纯洁善良、艰苦朴素?等的提法更为贴切,更为准确,更为科学,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如何把握?三个关系???三敢精神?敢字当头,勇往无前,重点在敢上,体现在责任上,关键在勇气和胆略上。敢想才能敢干,敢为才能人

先,敢闯才能突破,敢胜利才能成功。一个人如果想都不敢想,如何干?怕这怕那,又如何超越??三敢?互为因果,互为前提,互为作用,环环紧扣;敢闯新路是前提,敢于突破是手段,敢于胜利是目标;只要我们基础打得牢,手段使得实,胜利就有保障。

?三敢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何在?古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遭其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机遇关键是解放思想,?三敢精神?是红军长征在?黎平会议?创造的先进经验和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党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黔东南精神的升华,是黔东南人的精神支柱。当前,黔东南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一种新的激励精神;黔东南要能奋力赶超,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探索一种能加油鼓劲的精神;黔东南要知难而上,迎难而上,克难而上,坚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坚定发展的目标、战略不动摇,推动跨越发展,更需要有?黎平会议?所体现进来的?三敢精神?,这是?三敢精神?最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

敢闯新路,要有?黎平会议?实事求是的精神。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央红军从苏区突围出来以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和新起点。可以说,没有黎平会议,就没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解决了政权问题,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黎平会议解决了红军的方向性问题,实现了战略转兵,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等坚持北上错误思想的情况下,中央红军敢闯新路,能从挫折中走出来,实为党史上的一个奇迹,对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敢闯新路,要敢闯逆境求生的关卡。革命的路,充满坎坷和艰辛,有顺境,也有逆境。鲁迅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习中共党史,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在革命初始,中国共产党人哪一次不是逆境求生,闯关过卡,获得新生。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由?城市暴动?转向?农村包围城

市?如此,1934年年的黎平转兵由?北上?改为?西进?也同样,今天我们?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更不例外。

敢闯新路,要敢冒第一个吃鳖蟹的风险。螃蟹成为现今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初吃的人是要担当食物中毒死亡风险的,就象西红柿的传说一样,西红柿最初长在非洲大陆,是一个英国伯爵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吃了一口,觉得味美香甜,把它带回英国献给伊丽沙白女王,才流传开来的。发展要有迎接挑战、破解难题的勇气和决心,要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怕担风险,怕出问题是干不成大事的,走老路只能亦步亦趋,只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通过大胆地试,探索新经验;通过大胆地闯,闯出一条符合黔东南科学崛起的发展新路。

敢闯新路,要走敢为人先的发展道路。黔东南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关键是?敢为人先?。只有先人一步,才能占领先机,走在发展前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不了人前,就是人后,就是退,只有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超越历史的进,才叫进,才为真正的进。敢为人先,要先在发展的思路上;敢为人先,要先在发展的标杆上;敢为人先,要先在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上;敢为人先,要先在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上。

(四)

敢于突破,就是要突破来自各方的压力。黎平会议召开之时,中央政治局敢于突破来自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和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博古坚持

北上的压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接受了毛泽东同志西进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避实就虚,争取主动。敢于突破,避免了中央红军覆灭的危险;敢于突破,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敢于突破,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敢于突破,就是要突破传统思想束缚。不良的思想,一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很难纠正,那怕是陈规陋习,也会使人循规蹈矩的去做,直接影响到事物的发展进程。像提拔干部,更多的是看实绩,而不是看档案,发展型干部不可能在档案中找,发展型干部只能在实践中发现。?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发展之要,在于有用?,只要善于用?三敢精神?的眼光和方法去发现发展型人才,发展型人才才能挖掘出来,才能能为黔东南的发展献计出力。

敢于突破,就是要突破权威的偏见。长征途中,李德的权力大不大?作为国际代表,当然大,但他的思想太左,左得偏离了中国的实情,左得偏离了中国革命的轨道,试想,如果黎平会议不敢突破权威错误,中国革命能胜利吗?不能,绝对不能。所以我们要以?三敢精神?为动力,不能人云亦云,不为?权威?左右,认定的事情,就要挚着的追求,勇敢地付出,直到目标的实现。

敢于突破,就是要突破框框套套陈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些文件、框框规定的条款,往往还来不及修改和完善就过时了,加之,一事与一事有区别,一地与一地有特色,要发展,就要敢于突破框框套套陈规,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最近,省委栗战书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说:?要敢于在弯道上超车?,我认为这话说到了要害处,直路上的四平八稳是超不了车的,别人也是不会让你超车的,敢于

在弯道上超车是风险,也是机会,更是突破,黔东南的发展,又何不如此呢。

(五)

敢于胜利,就是要充满自信看到前景的美好。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看到前景的美好。没有人能替你做要做的事,没有人能替你走该走的路,红军长征到达黎平时,只剩下了三万人,自信,是红军走向胜利的关键,自信,是红军获得胜利保障。如果一个连胜利都不敢想的人,要想获得胜利简直是天方夜谭。《国际歌》词说得好,?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敢于胜利,就是要满怀信心的夺取目标。信心是成功的动力,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人若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目标,就会自我放弃,导至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不战而败,人若有了信心和目标,就会倍加努力的去争取胜利,并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敢于胜利,就是要做当下该做的事减少失败。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不注意细节,就会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胜利的获得,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容不得半点的失败,不可松半点的手劲,否则将功亏一篑,一事无成。

敢于胜利,就是要用超常规的思维将梦想变成现实。要做到敢于胜利,必须先做到别出新裁,主动付出;要做到敢于胜利,必须先做到超常规思维,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事。敢于胜利,一句话,就是要敢做?史无前

例?的事情,敢抓?无中生有?的项目,敢破?不合时宜?的条规,敢走?与众不同?的道路,敢获?意想不到?的胜利,使美梦成真。

(六)

?三敢?要?敢于与强的比,敢于与高的攀,敢于与勇的争,敢于与快的赛。?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如是说。《诗经〃大雅》说,?国虽旧邦,其命惟新。?《宋史〃王安石列传》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邓小平同志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啊,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破不立,不敢不为,不敢勇于创新,不敢改革开放,就没有黔东南的今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当年在黔东南播撒的?三敢精神?,如今已成为黔东南,成为贵州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贵州人民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努力实现贵州新跨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黔东南人在?三敢精神?的激励下,高举?团结、发展、奋斗?的旗帜,围绕?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大战略重点,按照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到黔东南调研时提出的?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合黔东南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的要求,认准目标,坚定执着,不再争论,不再彷徨,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使黔东南各项事业跨入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轨道,2011年上半年生产总值预计150亿元,

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预计26亿元,同比增长5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多亿元,展现了黔东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图景。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三敢精神?凝聚民心,?三敢精神?鼓舞士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黔东南人将以勇争一流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昂扬向上的锐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努力推动黔东南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黔东南更加美丽富饶、生态和谐、耀眼夺目、灿烂多彩。

智慧物业云平台,提升社区服务体验

项目背景 在《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提到2020年,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智慧社区被作为社区治理的一种破题方式出现。 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智慧社区提供了更为高效、安全的载体,以及更为紧密的联系,从而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万物智联成为可能。 一、社区现状 1、开发商 房地产黄金十年结束,开发商寻求新的增长点;地产巨头纷纷抛出智慧社区概念,小区智能化、互联网化已是大势所趋,楼盘居住舒适度,服务智能化将成为楼盘竞争的新势力。 2、物业公司 物业竞争日趋激烈,提升服务水平势在必行;物业费长期亏损,人工成本逐年升高;传统纸质化办公,效率低;物业与业主沟通受限;报修投诉问题解决慢;物业缴费率不高等3、业主 随着业主消费水平、消费理念的提高与转变,业主希望享受到更便捷更智能舒适的社区服务。 4、商家 商家无法盘活社区的商业价值,无法有效连接业主,门市惨淡,商铺人员流动性大,难规范管理等 5、政府

加强辖区管理,对辖区内人口、车辆、建筑等详细信息进行实时记录,打破街道信息孤岛,提升街道工作效率;加强辖区安防治理,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提升街区公共空间品质,健全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二、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1、什么是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云平台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智慧社区基于社区服务场景,以业主为中心,依托领先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政府、街道、业主、物业服务、社区设备、公共资源、周边商业链接起来,实现人、设备、服务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集中管理,从而构建完整的社区服务生态:让业主满意,让物业服务高质高效,让社区商圈体验智能化,让政府整合管理。 2、智慧社区建设目标 以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标准服务规范为依托,上承接智慧城市,跟随政策法规的脚步,下接整合软、硬供应商等基础设施,为社区服务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建立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建设要做到: 1、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2、高度的安全性 3、便捷的数字通讯方式 4、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5、家居智能化 6、物业管理智能化 3、智慧社区应用场景 物管应用场景

2019年“放管服”改革和“一网通办”工作要点

2019年“放管服”改革和“一网通办”工作要点 一、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1.推进省级部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全面厘清各部门权力责任事项,逐步建立审批监管分离的工作机制。(省审改办、省司法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负责,6月底前完成) 2.推进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各市县(区)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应划尽划”的要求,做好行政许可权力划转等工作,理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同级业务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执法机构、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权责关系。(省审改办、省司法厅牵头,各市、县、区政府负责,7月底前完成) 二、不断强化简政放权改革力度 3.全面实现权责事项“颗粒化”管理。深入推进全省审批服务事项梳理和流程再造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实现全省审批服务事项与国家级基本目录统一同步和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四级统一。根据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能变化情况,及时对已完成梳理的行政许可、审核转报、备案和服务类事项进行调整完善,强化清单动态调整;对未完成梳理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事项,按照“颗粒化”和“三级四同”要求,编制统一、规范的办事指南;进一步丰富完善全省统一事项库和省市县三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省职转办、省司法厅牵头,省级各部门,各市、县、区政府负责,6月底前完成) 4.开展权力下放实施效果评估。继续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力度,对国务院明确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坚决取消;对国务院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做好承接。对自贸区、四类功能区放权情况开展“回头看”,评估基层承接情况和权力下放实施效果,全面总结经验。按照“需求导向”,试点在自贸区精准下放或委托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充分释放自贸区在自主决策、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等方面的空间和活力。(省职转办、省自贸办、省司法厅牵头,省级各部门,各市、县、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年底前完成) 5.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烦扰企业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实行证明清单式管理,列明设定依据、索要单位、开具单位、办理指南并对外公开,精简办事所需材料和证明。(省司法厅牵头,省级各部门,各市、县、区政府负责,持续推进) 6.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全面落实首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贸试验区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适时在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审改办、省自贸办、省级各有关部门负责,持续推进) 7.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审批全过程(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落实国务院“四个统一”改革要求,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配合,年底前完成)

社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社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社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社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中国残联、xx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健全残疾人康复体系,不断提升我县残疾人康复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1X〕7号)精神,尽快健全完善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以提供残疾人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导向,依托残疾人及其家庭,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组建一支热心为残疾人服务的康复技术专业队伍。鼓励社会各界、志愿者和残疾人亲友共同参与,为县康复服务中心及各类康复站点配备适宜的康复训练设备和用品用具。到201X年项目完成时,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集资源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和示范窗口为一体的综合性残疾人康复基地。依托县康复中心,充分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资源,为残疾人建立规范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档案,构建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使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康复服务。 三、实施步骤xx社区康复项目从201X年3月1日开始实施,滤布至201X年12月31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项目培训阶段(201X年3月1日至6月30日)。组织县康复中心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中国残联、嘉道理社区康复项目中央级管理人员、康复技术骨干人员、残疾儿童康复及全纳教育骨干人员培训班。县残联、卫生、教育等部门组织人员对乡镇管理人员、康复技术人员、乡村医务人员、乡镇中小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线调查的组织实施、康复技术服务、残疾儿童康复及全纳教育等。 (二)基线调查阶段(201X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县残联牵头组建基线调查组,确定调查目标及任务。调查组分批深入到各乡镇开展调查,对每个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并填写残疾人需求调查表。各乡镇全部调查结束后,由县残联组织专业人员建立数据库,上报中残联项目办。 (三)开展康复训练服务和全纳教育阶段(201X年1月1日至201X年12月31日)。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把各乡镇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及在校残疾儿童、适龄残疾儿童情况一并反馈到乡镇。乡镇及时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乡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各村医务人员为残疾人制定服务计划,按规程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及时填写好各项服务记录表。对同村同类残疾人及其家属组成自助小组,村委会及村残疾人协会负责指导自助小组制定小组发展规划,指导残疾人家庭制定残疾人个人发展计划。县教育部门制定特困残疾儿童救助方案,开展救助200名以上经过康复训练、获得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学龄残疾儿童上学。 (四)康复服务中心建设及全面开展康复服务阶段(201X年7月1日至201X年12月31日)。经过中国残联、嘉道理社区康复项目办

最新社区康复(1)

社区康复 一社区康复概述 1 社区基本要素:地域区位,人口,社区文化,社会活动 2社区康复:在社区层次上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自身资源,使残疾人得到及时,合理。 3 社区康复的特点: 战略以人人享有康复为基本策略; 以多个部门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化的管理方式; 服务层面为城乡基层社区; 以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为服务对象; 以病伤残者主动参与; 采用全面的技术支持; 投资少,覆盖广,效益高; 康复训练就地,就便,方法简单。 41981年确定的国际残疾日:12月3日 5 中国残疾日:5月第三个星期天 6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地,经济的康复途径,社区康复。 7 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1986-1990)初步阶段;(1991-1995)试点阶段;(1996-2000)推广阶段。 8 “老三康”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9 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10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社会化; 以社区为本; 低成本,广覆盖; 因地制宜;技术实用; 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11残疾人: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正常范围的活动能力,使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发挥正常作用的人。具体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合其他残疾。 12 社区康复的内容: 残疾预防; 残疾普查; 功能训练; 全面康复; 重返社会。 二偏瘫的社区康复 1偏瘫: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偏瘫分期 软瘫期:发病的头几天,预防继发性损害发生; 痉挛期:发病数日到一周内; 硬瘫期:发病后3周-3个月左右; 恢复期(相对恢复期):发病4个月左右;

社区康复护理

社区康复护理 一、社区康复护理的意义 社区康复护理把整体护理与社区康复融为一体,根据总的社区康复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在社区的层次上实施康复训练及家庭护理,为使社区广大的残疾人和社会群体都能够受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达到6000万人,其中有4000万人生活在农村,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障碍,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护理,改善功能、增强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数量不多的康复机构因费用高、服务范围受限,难以满足分散在社区的广大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而社区康复以其因地制宜、简便有效的服务特点为社区伤、病、残者提供的全面康复顺应了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在社区康复中,康复护理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残疾人解决了诸多持久的家庭康复护理难题,同时还避免了残疾人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隔离,为残疾人回归社会刨造了有利条件。 二、护理目标 1、建立康复对象个案的康复护理c 2、预防继发性伤残发生的康复护理。 3、提高ADL独立性的康复护理. 4、开展社区人群的自我护理。 5、宣传和贯彻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三、护理要点 社区康复护理的工作是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体,视社会群体为整体,对社区中的个体、家庭和群体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其护理要点如下: (一)做好本社区康复对象的调查 由于社区内残疾人分布比较分散,为了确定需要康复训练和护理的康复对象,使康复护理工作得以较好的开展,在本社区范围内依靠社区力量进行调查,做好康复对象个案的登记,对残疾原因、残疾类别、功能障碍情况、经济状况、家庭及婚姻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二)预防继发性伤残的发生

基层社区治理思考认识交流发言五

基层社区治理思考认识交流发言五 去体制掣肘,破解社区“小马拉大车”困境。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着力点也在基层。疫情防控初期的被动和混乱,凸显社区“小马拉大车”的治理困境。打破“条块分割”,畅通“血脉经络”,方可破除治理困局。 要深化扁平化区域化党建,健全与人口结构需求相适应、与社区形态功能相匹配、与社会组织形式相融合的社区“大党委”,把“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使社区党组织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倍增。 要坚持“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强化社区党组织对社区资源进行系统挖掘与整合的能力,以系统集成、简约高效的多元主体共治“满园春色”,实现功能在基层细胞集成、问题在神经末梢解决、服务在群众身边见效。 要以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为抓手,推动部门职能下延、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财力下倾,把责权利和人财物落实,把条块关系理顺,建强“轴心”,制度配套衔接,力量协同一致,破除“九龙治水”困局。 去融合顽疾,打通党建引领治理“任督二脉”。把党建工作落实

到展板、牌匾上,橱窗、景观里,党建与治理“两张皮”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最大绊脚石。“两张皮”现象,既有工作落实的问题,也有制度设计的原因。有效破解“两张皮”,必须着力打通党建引领治理的“任督二脉”。 要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从组织体系上把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党的建设与社区治理相融共生。要坚持谋划部署、工作落实、考核评价一体贯通,推动党建工作与治理工作从“单一布局”向“整体谋局”转变,从“独轮前行”向“双轮同行”转变,从“表层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区治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把狠抓落实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根本逻辑,精准把脉社区治理痛点、难点,打通服务群众“最畅一公里”,释放社会治理的“磁力”,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把社区打造成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 去覆盖盲点,补齐党建“水流不到头”短板。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疫情防控中,个别社区疫情扩散蔓延风险频现,反映出与日益多元的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相比,党的组织覆盖还不到位、工作覆盖还不深入。 组织覆盖和有效融合是党组织发挥作用、引领治理的前提。要不

社区康复题库

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 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 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 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 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 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 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 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 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 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 A.城市、农村 B.经济特区 C.自然街 D.自治区 E.镇、村 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 A.12月3日 B.11月3日 C.10月3日 D.12月13日 E.10月10日 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 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 A.1976年 B.1990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A.2005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E.2015年 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 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 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 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 A.领导机构不同 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 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 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有一定的地域 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 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有哪些特征 A.地缘性 B.人缘性 C.社会性 D.群集性 E.区域性 3.自然社区包括 A.城市 B.农村 C.自然街 D.镇、村落等 E.学校、商业区 4.社区功能包括 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社区互助功能 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 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 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 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

社区居民活动形式与具体方案

附件8 社区居民活动路演形式与具体方案建议 社区路演活动形式建议 家庭为单位的智力竞赛 家庭为单位的游戏比赛 家庭为单位的分组游园比赛 儿童游戏比赛 儿童/成人体育竞赛(专业指导) 儿童画卷活动(专业指导) 儿童乐器表演赛(专业指导) 乐队现场演奏音乐 支持北京申奥签名(成人)及绘画(儿童)活动 滑板表演 电脑游戏比赛 原则 1.活动形式以吸引人群、营造气氛、建立友好关系为目的。 2.每场活动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总活动时间控制在1.5小时以内。 3.每个社区的主题活动以2个为宜。 4.为达到吸引人群的目的,应在确定社区后,采取社区调查的形式,了解居民的意向,以决定活动组合及合作伙伴。 5.活动主持人在路演中要全程跟进,引导居民进行理财服务的互动咨询与交流。 活动说明(具体方案见后)

家庭为单位的智力竞赛 内容建议:类似“开心词典”的内容,注意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同时难度不宜过高。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成语词典》、体育常识、招行知识(一卡通功能为主)中取材。 家庭为单位的游戏比赛 内容建议:智力与合作性并重。如“我说你猜”、“同进同退”等,适量加入一卡通知识的内容。 家庭为单位的分组游园比赛 游园内容/形式:智力比赛与体力比赛并用。采取“过关”或“摘果子”的形式。 以上三项活动均有助于营造温馨的气氛,同时使较难吸引的、又是目标客户的成人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代表队的参赛形式更能使社区内居民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借着这种社区新文化的提议,为客户与我行的感情纽带构建打下基础。 儿童游戏比赛 游戏内容:在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社区的娱乐设施,开展游戏。也可开展如婴儿爬行比赛,少儿滑板比赛、智力比赛、电脑游戏比赛等。也可结合少儿滑板/溜冰比赛,举办滑板表演。 儿童乐器表演赛 比赛内容:各种乐器集合表演赛,专家评比并指导。有条件的分行可以现场录音并制作纪念品。 儿童/成人体育竞赛

社区康复服务的内容

社区康复服务的内容 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服务,基础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为:(一)基础康复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二)训练指导服务:主要包括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此项工作重点是开展肢体残疾人、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具体内容: 1、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对象为偏瘫、截瘫、截肢、儿麻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三个方面。 2、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障碍所致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残疾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和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四个方面。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六个方面。 (三)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

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四)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亲友及健全人举办基础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增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 (五)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代购、租赁、出借、使用指导等服务。 (六)咨询转介服务: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知识普及和用品用具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需求,联系有关康复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服务。并做好登记和跟踪服务。 (七)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

社区康复学

1、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只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摄食等多种障碍,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伤残疾患。 2、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的庞大群体。 3、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语言障碍。 4、衰老: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当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所出现的一系列不利于自身的退行性变化。 5、偏瘫:是指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6、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关节软骨蜕变、软骨边缘骨质增生。最常侵犯膝、髋、腰、颈等负重关节。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尤其是活动后疼痛加剧,可伴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7、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患,以腕、指(趾)最为常见,全身关节均可受累。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病因较复杂,与受凉、受潮、过敏、遗传、内分泌失调和免疫等有关。 8、残疾人: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处于不利于发挥正常作用的人。 9、社会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各种力量,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享有与健全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强自立,为社会履行职责,做出贡献。【它指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中国康复医学一书中的概念)】 10、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1、社区的构成要素:①地域(社区区位)②人群(社区人口)③文化维系力(社区文化) 2、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残疾人是社区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此外慢性病人、老年人等需要康复服务的人群也是社区康复服务的对象。 3、急性期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计划制订: 1)软瘫期(弛缓期)训练措施:正确的体位和肢体摆放,被动和自助的肢体活动, 主动的躯干肌训练,床上的生活自理活动训练。训练目标:预防肢体抗重力肌的痉挛,预防“废用”和保持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躯干肌和肢体的控制能力,保持和增加生活自理能力2)硬瘫期(痉挛期)训练措施:患侧下肢的持重训练,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患 腿伸髋下的屈膝和背屈踝训练,上肢的被动-自动-主动训练。痉挛肌的抗痉挛处理,生活自理训练。训练目标:使患下肢持重逐渐达到体重的100%,是站立位平衡达到Ⅲ级,建立正常的步行运动模式,恢复患侧上肢的运动控制能力,解除痉挛,确保肢体运动模式正常,避免“误用”,达到基本生活自理 3)恢复期训练措施:肢体活动随意性训练(灵活、技巧、协调、精细、快速等),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训练训练目标:逐步恢复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使肢体的运动模式趋于正常,回归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4、中风偏瘫后遗症期的康复计划制订:程度不同的偏瘫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存放着“废用综合征”,以及由于训练不恰当造成的“误用综合征”(如严重的“上肢挎篮”、“下肢画圈”

社区康复

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服务:是指面向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各类服务。 CBR(社区康复):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社区康复是国际上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主要形式。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它们能够享有与健全人同样的权利与尊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强自立,为社会履行职责,做出贡献。 社会化功能:社区有一套社会化体系,将社区内最重要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由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社区内学校与其他社会机构都有社会化功能。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人的生活,工作,学习能力和负担其日常生活与社会职能能力的一种状态。 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损伤,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在社会活动的某些领域中处于不利与发挥正常作用的人。 病损: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缺损,身体和精神与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个人生活任能自理,其影响在组织器官水平上。 失能:指身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缺损严重,造成身体和精神与智力活动明显障碍,以致患者个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其影响在个人水平上,造成个体活动能力障碍。 残障:是指由于严重病损和失能,导致个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参加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在享受社会权利及履行社会职责方面,因能力障碍而处于不利地位。 全面康复: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职业康复:是使残疾人自立于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为了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活动新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教育康复:是指对残疾人实施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及特殊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增强生活技能,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能进入社会生活并参加工作。 医疗康复:是指通过应用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病,伤,残者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包括药物,手术,物理等一切治疗方法。 社区康复检查评估:是指参照一定的标准,以检查社区康复服务规划目标,策略,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康复对象的康复效果为依据,对社区康复服务的各项工作和康复对象进行客观,科学的鉴定。 访问调查法:又称访谈法,是社区康复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者了解情况或探讨问题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一级预防:预防各种致残因素的出现,预防致残疾病,意外事故的发生,尽量减少造成肢体残疾的隐患。具体包括预防先天性残疾,预防接种,安全知识,预防慢性病及老年病的致病因素. 智力残疾:又称弱智,智力低下,或智力发育迟缓,智力落后,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IQ: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它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 1.社区构成的要素是什么? 答: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有各种社区组织。

XXX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亲情为民

XXX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亲情为民 XX街道Xxx社区居委会整合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努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强化扩大公益便民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政务、生活、卫生、文体、平安、教育等各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务服务圈:切实加强办事处为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等政府服务平台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全程受理、事项公开、首问责任、分办落实等工作制度,全面梳理工作流程,确保准确、快捷回复居民当面或电话服务申请、咨询事项。 生活服务圈:摸清区域服务资源,合理调整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定期征集居民意见,了解掌握居民需求,及时发布服务需求信息。建立“社区服务连万家,情系你我他”社区服务站,开设家政系列服务,积极开展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代购、代缴、居家养老等特色服务。 卫生服务圈:以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治疗、计划生育服务和一般常见病的治疗,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实现了区域内服务和个人信息一网通管理。 文体服务圈:以社区健身广场、月湖广场、社区综合活

动室为基础,兵乓球、舞蹈、摄影、桥牌、象棋等协会组织定期开展活动。社区确保每年举办四次以上大型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平安服务圈:社区建立以辖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夕阳红”义务巡逻队三位一体的平安服务圈,加大社区的治安管理力度,维护社区安定稳定。聘请社区法律顾问、成立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协调解决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组织居民开展自我服务的能力。 教育服务圈:建立在各种教育设施健全的基础上,社区依托机关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四中、电大等为社区各年龄段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此基础上,社区大力引进专业教育学校,加强特色教育,培育专业人才。

山东:“一网通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升级

山东:“一网通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升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批新技术新业态的崛起,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新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升级,成为各地竞相发力的方向。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上海、贵州、山东等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省市,相继推出了“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次办好”等改革举措,为升级重塑“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正逐步进入以“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阶段。值此时机,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网通办”的明确要求,给“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清晰规划了蓝图框架,明确了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等任务目标,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全面、立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为各级各部门实施“一网通办”改革把握了主线、切准了脉点、明晰了路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适应“一网通办”改革需要,不断创新创优政务服务,同步实施“一门受理”、“只跑一次”改革,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OTO政务服务新模式、新体系,催生精简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一、“一网通办”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回应企业和群众期盼的最新改革实践 (一)“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时代满足政府治理需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各地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创新传统政务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借鉴互联网技术、资源和优势,相继建设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上网运行,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方便了群众办事,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尤其是在2015年前后,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的要求,各地纷纷新建或升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除行政许可事项外,行政处罚等行政权力事项及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也被纳入平台管理,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办事需求,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促进了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和群众对政府治理的公信度、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政务服务的便捷度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前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网上办事系统多头重复,“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突出,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而得到彻底解决,影响了群众办事体验,背离了政务服务“以人为本”的初衷。 实施“一网通办”,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本级或上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统一政务服务入口,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协同办理、数据共享,实现政务服务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全面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网通办”是现阶段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这一模式,政府能更清晰自身角色定位,理解和回应群众需求,实现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完善,从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二)“一网通办”是突破“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层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信息化时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但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水平,对促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不一。虽然近年来各级地方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一体化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水平,但由于“信息壁垒”和“数据烟囱”等实质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甚至差强人意。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对全国30个省级平台、42个地市级平台、129个区县级平台及865个高频服务事项检查时发现,网上政务服务不同程度存在办事入口不统一、政务信息不共享、事项上网不同步、平台功能不完善、服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有的平台甚至办不了

关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和“不能说不行”改革的工作方案(最新)

关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和“不能说不行”改革的工作方案(最新) 为及时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工作方案的通知》(X府办发〔X〕33号)及《市政务服务中心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不能说不行”改革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的通知》(X政务中心通〔X〕59号)精神,推进我县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县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服务理念,突出问题导向,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大数据为引领,以数据资源互通共享为基础,以《X 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为依据,按照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一次都不跑”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务服务中心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不能说不行”改革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促

进全县各乡镇(社区)、县直各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服务”,为廉政“强身”,努力打造优质、便民、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聚焦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注重回应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统筹推进,上下联动。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强化与省、市、县、乡工作衔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纵横协同、上下联动,构建一体化联合推进机制。 3.统分结合,分步实施。结合X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际,按统分结合建设模式,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突破,坚持业务办理集中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支撑专业化、业务协同数据化,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各项工作。 4.整合共事,数据安全。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推进政务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强化政务服务数

全市镇(街道)便民服务站、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全市镇(街道)便民服务站、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 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X省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暂行办法》及《X市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X办字〔X〕47号)等文件精X,进一步推进我市镇(街道)便民服务站、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健全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深化行政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各镇(街道)便民服务站为纽带、以各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二、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一)机构设置 镇(街道)便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延伸,是政务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监督、指导镇(街道)便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的建设和政务服务管理运行工作。 镇(街道)便民服务站由镇(街道)管理,是镇(街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各行政村(社区)单独设立便民服务室,综合开展党务、村务、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由镇(街道)指导,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 (二)工作职责

镇(街道)便民服务站主要职责: 1.集中办理民政、财政、户籍、就业、劳动保障、社保、工商、税务、农业服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 2.承接上级下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指导督促进驻单位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优化,并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办; 3.履行镇(街道)政务公开职能; 4.负责制定便民服务站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好与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的联系,指导便民服务室日常工作的开展,指导和监督便民服务室业务办理; 5.对入驻的窗口及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评比; 6.受理群众对有关业务工作的投诉举报。 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主要职责:提供居家养老、社会救助、惠农资金、卫生健康、证件办理代办等便民服务。 三、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内容 1.镇(街道)新建便民服务站办公场所面积一般应在500m2左右(南部镇便民服务站办公面积应在200m2左右),村级便民服务室面积25m2左右。便民服务站配置导办台、填写台、等候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配置自助查询、缴费、身份证识别、扫描、上传等自助终端设备。 2.统一名称标识,镇(街道)服务站统一命名为“XX镇(街)便民服务站”,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统一命名为“XX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识LOGO 及名称采用红色字体,应在室外显著位置横牌固定。镇(街道)主要路口设立便民服务站公告牌。

然 社区康复名解汇总

社区康复名词解释汇总 【社区】:属法定的小型社会,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残疾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康复的定义】: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各种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士本身、他们的家庭以及所在的地区。 【联合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为社区内所有残疾人的康复,机会均等及社会包容的一种社区整体发展战略。 【我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是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争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残疾人基线调查】: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残疾人及其家庭中,应用普遍调查或者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对残疾人的残疾状况、基本家庭生活情况、周围环境的社会的影响等进行调查和研究。 【残疾预防】: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与途径,控制或延迟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的程度。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参与式农村评估】:是一种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是由包括当地人员在内的工作小组采用一系列参与式工作技术和工具用来了解农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乡土知识及农村社区的各种信息资料,了解有关农业、农村及社区发展问题与机会的一种系统的半结构的调查研究方法。 【“H”型评价图】:是一种评估方法,它用可视形象化和民主评议的方法,调动群众和残疾人参与发展活动效果的讨论、分析,以打分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对特定项目活动或机构等对象的评价。 【社区理学疗法】:是一门指导患者在结束临床治疗后,回到原社区中进行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通过采取治疗体操和其他运动方式以及外加电疗、按摩、热疗等物理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增强、提高其参与社会、适应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能力,减轻或纠正病理状态,促进或保持健康。 【社区理学疗法技术】:是在社区层次上通过分析康复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合理运用基本康复方法来防治疾病,促进功能恢复的一门医学科学,是社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当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所出现的一系列不利于自身的退行性变化。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的能力。 【老征】:是指机体在衰老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老年期的变化。 【老化】:是机体的老年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产生的一系列解剖和生理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使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 【社区作业疗法】:是社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家庭或社区为患者或残疾者提供与其日常生活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或学习、工作等相关的训练和指导,实地评估和改造家居和社区环境,是医院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延伸。 【娱乐活动】:是指那些使老年障碍者热爱生活的、健康的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 【音乐活动】:是指大家在一起唱歌和演奏乐器的活动,音乐可以增强身体的应用范围,不仅可以帮助老年障碍者转换心情、分散压力、放松、稳定情绪等,也可以提高老年障碍者的身体功能和心肺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