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2020中设置货币数字的操作方法

Excel2020中设置货币数字的操作方法

Excel2020中设置货币数字的操作方法

Excel2020中设置货币数字的操作方法

Excel2010中设置货币数字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1步,打开Excel2010工作簿窗口,选中需要设置货币数字格式的单元格。然后右键单击选中的单元格,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

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如图2010080401所示。

图2010080401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

第2步,打开Excel“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中选中“货币”选项,在右侧的“小数位数”微调框中设置小数位数(默认为2位),并根据实际需要在“货

币符号”下拉列表中选择货币符号种类(货币符号列表中含有390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符号),然后在“负数”列表框中选择负数的

表示类型。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010080402所示。

图2010080402设置Excel2010单元格“货币”数字格式。

添加货币符号的货币数字如图2010080403所示。

图2010080403添加货币符号的货币数字。

理解央行数字货币一个系统性框架-讲义

理解央行数字货币:一个系统性框架 姚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摘要: 当前, 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正引起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产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兴趣, 但对于它的具体形态, 尚未有清晰的概念和蓝图.本文建立了一个系统性框架, 从价值内涵、技术方式、实现手段、应用场景等4个全新的维度, 剖析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和内涵.研究认为, 法定数字货币在价值上是信用货币, 在技术上是加密货币, 在实现上是算法货币, 在应用场景上则是智能货币.与现有的私人数字货币和电子货币相比, 法定数字货币将呈现出全新、更好的品质.让货币价值更稳定, 让数据更安全, 让监管更强大, 让个人的支付行为更灵动, 让货币应用更智能, 不仅能很好地服务大众, 同时又能为经济调控提供有效手段, 还能为监管科技的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这些优秀品质是中国法定数字货 币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信用货币;加密货币;算法货币;智能货币; 作者简介:姚前, E-mail: yaoqian@https://www.doczj.com/doc/6014649157.html,,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收稿日期:2017-11-02 Understanding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a systemic framework Qian YAO Institute of Digital Money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urrency has raised big concerns among policy makers, regulators, industry and academia about the future of fiat currency. Increasingly the issuance of legal digital currency or digital fiat currency (DFC) is interesting central bank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what digital fiat currency should central banks need still remains obscure and need to be more deeply explo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legal digital currency from four dimensions — value connotation, technical means, implementation mean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It is argued that DFC is a credit-based currency from a value perspective, a crypto-currency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and algorithm-based currency in terms of its implementation and a smart currency when it comes to application scenario, th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enable DFC to excel over existing tools of electronic payment, be it private digital currency or electronic currency. DFC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more stable value, more secure data, more powerful regulation, stronger 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in payment activities and smarter application and it can not only provide new tools for macroeconomic control but als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g Te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digital fiat currency;credit-based currency;crypto-currency; algorithm-based currency;smart currency; Received: 2017-11-02 1 引言 近几年来, 数字货币发展迅速, 正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其中关于法定数字货币 (digital fiat currency, DFC) 的研发, 更是引起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产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兴趣.目前, 各国中央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将分布式账本技术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应用于资金批发市场的实时全额支付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 , 而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具体形态, 尚未有清晰的概念和蓝图. 早在2015年, 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1] (Committee on Payment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s, CPMI) 将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加密货币 (crypto-currency) .随后, Zhou[2]提出数字货币可分为基于账户和不基于账户两种.继Broadbent[3]提出央行数字货币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 的概念后, Fan[4]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主要属于现金 (M0) 范畴.Yao则提出了基于账户 (account-based) 和基于钱包 (wallet-based) 的 数字货币概念[5], 并设计了一个基于银行账户和数字货币钱包分层并用的架构[6], 以使法定数字货币可以有机融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 复用

浅谈数字货币

浅谈数字货币 XXXX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13级一班XXX 指导教师XXX 中文摘要:数字货币的出现带动了支付的创新,比特币、Ripple 等在支付功能上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对完善现有支付体系、促进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数字货币本身的属性特征也使得其在实现支付功能时面临一些阻碍。本文从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数字货币与传统支付、网络支付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数字货币的利与弊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支付网络支付利与弊挑战 一、引言 当我们用支付宝为一顿丰盛的早餐付费,当我们用微信钱包给亲朋好友发去代表节日祝福的红包,我们不禁想到:终于某一天,纸币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沉甸甸的手感、清脆的点钞声也将离我们而去,同时一种风靡一时的炫富方式——晒现金也将成为记忆;代替纸币的将是无影无形的数字货币。尽管是那样的不舍,但正如金银代替了实物,纸币代替了金银,货币进化的脚步从不停歇,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更迭,看看未来的数字货币。 二、数字货币的概念及特征 1、数字货币的概念 (1)理论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数字货币尚未形成专门的学术定义,但对数字货币基本形成三种认识:一是数字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二是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一种;三是数字货币是一种独立的支付工具。不同的认识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字货币是新兴事物,且主要是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使得其被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二是数字货币早期的理念创立者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而技术的长期价值让数字货币展现于世人面前,显现出其蕴藏的巨大能量。 2.实践概念 从最早的 Bit Gold、B- money 等数字货币实验,到将数字货币概念首次大规模引入公众视野的比特币,显现出数字货币发展的速度之快。基于此,数字货币可以定义为

正确认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

正确认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 最近几年,随着比特币的兴起并不断走高的价格,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机构开始对数字货币这一新兴概念产生了兴趣。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也获得了从创业公司到金融巨头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自08年诞生的第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从一万个币换一个披萨到一个币单价近四万,比特币10年暴涨百万倍,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是被各大金融巨头竞相研究。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正在向我们走来,如果你要进入市场,你必须完全明白你要进入的是什么。那么,关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这些技术的一些常见的误解。 1、区块链就是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远比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更受欢迎,很多人将两者混淆在了一起。区块链是一种技术,它允许在整个网络的分布式分类账上记录点对点的交易。这些交易被存储在区块中,且每个块都与前一个块相链接,因此创建了一个链。 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可以在两个人之间直接交易,而不用通过像银行那样的第三方。 2、区块链的唯一应用是数字货币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就像花生酱和果冻一样。它们在一起很出色,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很出色。区块链不仅仅只有一种用途。每个企业和行业都可以使用分布式分类账的底层技术。 3、区块链活动的信息无法公开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常见误解是“它不是公开的“。大多数区块链的活动都是可追溯的,与这一普遍观点恰恰相反。此外,区块链没有隐藏的秘密,也没有与它的活动相关的黑暗犯罪学。 4、加密交易时匿名的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所有比特币和加密交易都是匿名的。比特币是一种公共分类账,它追踪从一个账户发送至另一个账户的款项。许多政府组织已经与主要交易所建立了的关系,以完成对账户所有者的追踪。 5、区块链将改变商业的一切 区块链通常被定位为一种技术,它将改变商业记录和管理交易的方式。与当前的方法相比,它实际上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难以扩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确认交易。至于安全性,如果需要对交易记录进行安全验证并保证不可变更性,那么它通常能发挥作用。否则,用例是有限的。 6、数字货币是不稳定的,所以区块链是不可靠的 一种常见的误解似乎来自于那些将数字货币的波动性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度联系起来的人。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之外有很多应用程序,而且后者很可能是长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与大多数早期技术一样,最初的用例、接口和内容被高估了,但底层技术被低估了。 7、数字货币对罪犯最有利 确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匿名化对罪犯来说是特别好的特征,但对于那些处于不稳定的经济或政治环境中的守法公民来说,这也是很好的特征。如果你因为腐败事件而不能信任当地银行,或者如果你的国家有不稳定的可能,那么它可能是保存你资产的最佳之地。 8、区块链只是一个存储机制 人们误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存储机制。它的优势在于当它被用作交易时,每笔交易都涉及至少两方——一个支付方,一个收款方。 9、区块链只能运用在金融领域 尽管区块链拥有众多领域的应用程序,毫无疑问金融就是其中之一。区块链最初在金融领域掀起浪潮,是因为它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加密货币直接影响了这个领域。这一技术给金融世界带来的重大挑战,促使国际银行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或Barclays (巴克莱银行)等大举投资。在金融领域之外,区块链可以并且将被用于房地产、医疗保健甚至是个人,以创造一个数字身份。个人能够潜在地在区块链上存储一个医学数据存在证明,并对制药公司提供访问权限,以换取金钱。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1.引言 数字货币是一种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型货币形式,因其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性,在交易过程中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数字货币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货币的认识,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支付方式,同时也克服了传统货币的诸多缺陷,比如高交易成本、国际流通受限制、不能匿名支付、支付效率低、不可追溯、易造伪、易篡改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数字货币交易备受广大投资者关注,其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根据区块链公司链塔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末数字货币的种类有1200余种,其市场单日交易额约1600亿元。截至2019年4月9日,数字货币种类达到2100多种,单日交易额超过3500多亿元。可见,数字货币市场整体发展迅猛,数字货币仍然受到诸多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目前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不完善、广大民众对其认识不够清晰和全面,随着数字货币快速发展,其蕴含的诸多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数字货币被盗、敲诈、洗钱、偷税漏税、非法交易等。这些风险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增添了诸多不稳定性因素。为了克服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促使数字货币市场更规范和健康发展,减少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各国政府实施了各种手段来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比如美国将数字货币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英国则使用法律法规对数字货币交易的相关主体进行监管;日本和韩国对交易机构通过数字货币获得的资本收益进行征税;俄罗斯禁止私人数字货币交易;中国则出台规范文件来对数字货币风险进行监管;等等。

但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无先例可循,这些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措施仍然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其是否能取得既定的效果仍然不确定。 因此,本研究拟在界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和特点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分析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各国政府针对数字货币的风险已实施的监管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再根据这些缺陷提出相应的改善举措。本研究在一个整合的框架内对数字货币现状、风险问题、监管举措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希冀研究结论能够帮助类似数字货币的金融创新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其更健康和稳健地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为后续类似数字货币的金融创新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以及为监管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一、数字货币的概念及特点 目前,学术界关于数字货币的定义尚未统一。盛松成和张璇从货币的来源视角出发,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虚拟数据表示的非真实的货币,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开发和发展的衍生物。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从货币的职能视角指出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表现形式,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来实现其功能,比如交易、流通、记账以及储存等;同样欧洲银行管理局也从该视角将数字货币定义为是价值的数字化,可以进行支付、转移、储存或交易,但是不同于法定货币。麻世珺从货币形态的角度对数字货币进行定义,认为数字货币是不同于实物货币,不以物理介质为载体、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货币形式。简而言之,本文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货币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发行和流通,经过信息交换来发挥货币的基本功能,如媒介作用、账本记录和贮藏等。数字货币发展至今,其种

数字货币_关于货币未来形式的大胆设想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最初源自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的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逐步形成。当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商品时,一般价值形式形成。然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价换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别的商品上,于是货币开始出现[1]。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必 须表现在另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上。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21世纪第二个和第三个10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 素质的极大提升,会不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货币———数字货币,来担当任何商品的表现形式呢? 1数字货币及其特点 1.1数字货币的定义自从货币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以拥有大量金银或者各种纸质货币作为拥有财富的象征。然而这种货币在生产、运输、流通、存储等各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实物的局限性,还不能达到货币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条件下的自由的全通道式的流通。实物的局限性从大的层面来说表现在,如在货币印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次品和废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武装押运,在存储时需要占用大量仓储空间等。从小的层面来说,如纸币的流—————————————————————— —基金项目:地理科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1171)。 作者简介:张城铭(1989-),男,河北邯郸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数字货币 ———关于货币未来形式的大胆设想 Digital Currency :The Bold Imagination about the Future Form of Currency 张城铭Zhang Chengming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摘要:数字货币将作为一种无形货币为全球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因为数字货币具备一套完整的终端系统,所以,数字货币一旦产生和 应用,将会以其诸多优点给人类社会带来可观效益,同时也会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深度的冲击和影响。 Abstract:As a kind of invisible currency,digital currency will pour new energy into the market oriented-economy in the world.Digital currency possesses a set of complete terminal system,therefore,once the digital currency emerges and is applied,it will bring considerable benefit to human society by it's so many advantages,meanwhile it will bring drastic shock and influence to all the aspects of our society. 关键词:数字货币;终端系统;意义;影响Key words:digital currency ;terminal system ;significanc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15-03 济基础和经济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而金融又反作用于经济。现代经济中,由于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向,金融业已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成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至关重要的渠道,对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毫无疑问,如果金融机构发挥好这个强大的特有功能,就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降低不良资产的积极行动和根本出路;如果资源配置不当,惧怕不良资产而不作为,或者决策不当乱作为,或者拔高贷款条件集中作为,那么,不但会使银行自身经营陷于绝境,造成更大的信贷风险,导致大量企业破产,社会经济衰退,银行自身金融运行和资产质量全面崩溃,失去最根本的基础和条件,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形成广泛的社会危机,造成国家的灾难。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2010年,美国共有157家银行破产,高于2009年的140家,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因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了10.7万亿元地方 政府性债务。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都使地方政府性债务急剧增加,仅1998年和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8.20%和61.92%,国内企业的危机转嫁给银行,银行的危机几乎全部转嫁给了国家,其深层原因都与系统的封闭性直接关联。 4层次性视角是研究实现信贷风险利益合理化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系统之中,某个问题自身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又置身于一个较大的系统之中,而这个较大的系统又置身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一国经济基础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系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政治体制变革时,经济体制会随之变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国有企业几乎彻底破灭,四大国有银行形成大量呆账,国家不得不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各行的不良资产打包划出,银行把包袱甩给了国家,但实质上形成的“创伤”却依然在国家身上存在。20年前下岗的国企工人,至今仍有大量人员因无法生活而四处上访。所以,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大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一个层次。经济系统对信贷风险问题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 的作用。1993年前后大跃进式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以及热浪之后经济泡沫的破灭,1995年后乡镇企业的迅速消亡,1997年后国有企 业的不规范改制,导致了不良资产急剧飙升。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改制上市之前,可以说都应破产了,只是没有以破产的名义操作,而是进行了财务重组,直至现在,遗留的问题仍然存在。而金融系统可以说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从银行自身层次来看,信贷风险直观地表现为金融业自身的问题,主要是管 理问题,包括技术原因、 体制原因、人文原因等,构成了银行内部产生信贷风险问题的系统性因素。金融业是经济系统的一员, 经济系统又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康、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金融监管机制不规范等等社会因素的交织影响,信贷风险似乎变得无可避免。但归根到底,所有这些因素中,问题的实质仍然是一个经济利益驱使的问题。而形成的后果却是,在整个系统中,或者说是系统的末梢———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成批的下岗工人家庭陷入困境,血气方刚的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就业与日俱增,这部分人的利益无法保障,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显失公平。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的层次性观点来看待信贷风险利益问题,把不同层次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 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国家利益、 银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公平合理具有决定性意义。 参考文献: [1]JI ·H ·苏沃洛夫.唯物主义辩证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2]谢庆健.不良资产问题的辩证思考[N].中国金融,2001-10. [3]赵倩等.从两种典型模式看金融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N].金融时报,2007-01-25. [4]周忠明.地方融资模式的现状、问题和改革[N].金融时报,2007-04-23.[5]戴维巴尔博扎.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酿风险[N].参考消息,2011-07-08. [6]高雄伟,李建中.我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R].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3. [7]王曙光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15· DOI:10.14018/https://www.doczj.com/doc/6014649157.html,13-1085/n.2012.03.252

数字货币名词释义

换手率 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币种流通量×100%。指在一定时间内该币种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币种流通性或交易活跃度强弱的指标之一。 市值占比 该币种的流通市值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总流通市值的占比。 现货量比 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指一段时间内的最新成交量与一段历史时期成交均值的比值,主要反应了近期成交量的放大或缩小程度。 合约价差率 合约价差率=(合约-现货)/现货*100% 合约爆仓 该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该币种的合约爆仓数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一定时间段内行情波动的剧烈程度。 合约持仓量 合约持仓量是指该币种永续和交割合约未平仓的多仓和空仓之和。 资金净流入 当币价处于上升状态时产生的成交额是推动币价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入;币价下跌时的成交额是推动币价下跌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出;当天两者的差额即是当天两种力量相抵之后剩下的推动币价上升的净力,这就是该币种当天的资金净流入。该指标测算的是推动币价涨跌的力量强弱,反映了投资者对该币种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私链(private blockchain) 私链(private blockchain),又称无代币区块链(Token-less blockchain) 完全私有的区块链,是指写入权限仅在一个组织手里的区块链。读取权限或对外开放或任意程度进行限制。比方说管理、审计、甚至一家企业。 公链(public blockchain)

是指全世界任何人可以读取、发送交易却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公链的安全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和或权益证明机制(pos)等方式负责维护。它们是以经济奖励与数字加密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而存在,并遵循一般原则:每个人可从中获得的经济奖励,与对共识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成比例。通常称之为“完全去中心化”。 矿工费 我们熟知的矿工费便是区块链网络转账手续费,也叫区块链网络交易费用。 那么为什么会有矿工费呢? 区块链网络由许多的分布式节点共同维护。正常情况下维护节点的人也会充当矿工的角色,他们负责将区块链网络里的信息打包并发送给邻近的网络节点,以此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不可逆性。 普通用户的转账便属于这些网络信息的一部分,矿工和节点在广播这些信息时付出了一定的资源和劳动,与之相应的,每一笔转账交易会有一部分费用是用来奖励矿工(节点)的付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矿工费。 什么是隔离见证? 隔离见证, 英文全称(Segregated Witness, 简称: Segwit), 最早由比特币核心开发者Pieter Wuille 在2015 年提出。它是目前比特币应对扩容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支持隔离验证的钱包地址统一以数字"3" 开头, 与多重签名钱包保持一致。 隔离见证的好处 1. 更好的安全性。 2. 可以增大区块容量。 3. 检查交易更快速。 4. 交易手续费会比普通地址类型(以1 开头的地址) 更便宜。 点差和滑点 市场由买卖双方组成,买方要价和卖方要价相等或交叉的话,就会成交。那么市场上未成交的单子一定是买卖价格存在一个距离,这个最小的距离就叫点差。 1、若以股票为例,那么点差就是卖一价和买一价的差值。在外汇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点差应该是市场自动产生并且不固定的。但是由于外汇市场交易商性质各有不同,佣金的收取方式也各不同,所以产生了固定点差这种特殊的形式。 2、点差= 卖方最低报价ASK - 买方最高报价BID。

2016年4月《中国金融》数字货币专题6篇

王永红: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构想 作者|王永红「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6年第8期 在风险投资驱动下,互联网机构收获支付技术创新红利之后,开始探索下一个“互联网级别”的颠覆性创新技术。支撑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具有点对点交易、全网记账防伪防重、规则驱动等“去中心化”的特点,迥异于“中心化控制”的传统技术实现机制,成为国内外机构研究与投资的重点。 本文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参照,研究其作为数字货币支撑技术的可行性,并尝试建立数字货币的一种技术实现框架。 数字货币的定义 传统上,我们默认货币就是法币,确定其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并根据使用方式将其划分为现金、票据、卡基支付、移动支付等不同的支付手段。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逐渐成形并与物理空间并存,社会大众对货币的认识变得宽泛,认为“货币就是法律规定或世俗约定能够用于支付的手段”。本文首先明确三个相近概念的定义:数字货币是“法定电子现金”,即由货币当局发行、存储于电子设备、具有现金特性的价值载体;电子货币是与银行账户相关联的记账式货币,如卡基支付、移动支付;虚拟货币则不属于法币,包括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商业货币(如Q币、积分)两种类型,其价值完全由市场决定。 数字货币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部分替代现金,降低现金印制、发行、清分、销毁的巨大成本。据统计,2014年末,我国流通中的现金(M0)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库的现金库存达到6.7万亿元,其中百元纸币为582.5亿张、50元纸币为64.6亿张、1元纸币为581.6亿张。另据报道,2015年欧元区的现金货币价值超过了1万亿欧元。 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数字货币须具备区别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显著特点,包括安全性、可控匿名性、周期性、不可重复性、系统无关性,并且要在开放互联环境中达到很高的交易性能(高并发交易量和海量数据处理效率)。 数字货币体系建设需求 尝试建立数字货币的技术实现框架,首先要深入研究数字货币的主要特性和边界约束条件,逐渐形成符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成为社会共识的数字货币需求,然后才能确定区块链技术如何改进和“为我所用”。 安全性 为了应对有组织、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数字货币体系可采取无中心或多个分中心模式。为了保障数字货币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应采取足够安全可控的密码算法以及密钥分发保存机制,《科学》杂志在2016年3月4日的一则报道指出,量子计算将挑战目前广泛使用的非对称算法

“无现金社会带给人们的好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便捷是货币发展变化的主线,支付在形态上的无形和时间上的无感,就是支付货币的最高境界。纸币并非终极的空间占用最小者;作为仅有支付功能的观念性的东西,数字货币连纸张都不需要,显然更为方便。和方便一样,支付的快捷有种内在的力量,促使支付的时间耗费由多变少,而且越来越少,最后走向无感,几乎完全不耗时间。如果说纸币支付可在数秒中完成那么数字货币的支付速度就是“瞬间”的概念,敢说实时到账又能够真正到账的,非它不可。支付速度的超级加快,必定实现市场交易量的急剧增加,而单位时间内支付手段的周转次数恰恰能反映这个增加过程。一张纸币一天周转可以达到五次或以上,理论上讲,数字货币因其无有形形态,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可以有无以数计的周转次数。 由此可见,纸币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数字货币将承载全部支付手段的功能,开创人类支付货币崭新的历史。 (摘编自陈彩虹《常识中走来的货币》)材料二 数字货币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非现金支付取代现金支付,在吃喝玩乐行、政务金融医疗方面,人们不再受现金的约束,只要拿着手机,不带现金也能畅通无阻。也少了丢钱包、收假币的担忧,人们在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也大大减少。并且,无现金社会之“惠”比现金社会更普遍更普及:每一次消费支付不仅可以瞬间完成,而且都能为人们积累更多信用,且社会信用体系将更完善。但另一方面,没了实物货币,很多人逐渐失去“钱”的概念。发工资、奖金只是卡上或数字账户上数字的变化,失去了以往数钱的满足感;婚庆礼金不需用红纸包了,也少了一份仪式感。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现金支付会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有助于消费者控制成本预算与消费冲动。非现金支付则增加消费的冲动,催生更多“月光族”。无现金社会也会夺走个人隐私,你所有金钱收支信息都有电子痕迹,鼠标一点,账户就可能被冻结。 (摘编自《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的利与弊》)材料三 一个支付手段从现金朝无现金过渡的时代,表面的泥沌与无序不可避免。固然在确认支付安全的前提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并且无现金支付积累的信用将等于财富,良好的信用可以让人们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但认知水平不一的客户,有权利选择合法的支付手段。无论使用何种合法的支付手段,都需要被平等对待,都需要被提供相应的最起码的服务。这非但属于技术范畴,也属于社会道德范畴。除了央行的强力纠错,公共服务机构也要提供备选的救济手段,在用技术给用户带来便利和价值的同时,关照特殊群体的需求,帮助k个社会平稳过渡到无现金社会,而不是自筑藩篱,自毁来之不易的行业生态。无现金不是拒绝现金,扫码也不是不要钱,大可不必在出门用不用带钱包上纠结。扫码支付并不是社会的天然产物,而只是现阶段智慧生活外延的一种,是智慧生活降临过程中的一瞬。生活场景的智慧化反过来加速金融等行业的重构,这才是无现金社会有趣的前景。 (摘编自蒋光祥《无现金社会绝不是拒绝现金的社会》) 7.下列对材料中“数字货币”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货币作为观念性的东西,没有物质实体形态,又具备支付功能,达到支付货币的最高境界。 B.数字货币支付快捷,几乎不耗时间,真正做到了瞬间支付、实时到账,急剧增加了市场交易量 C.数字货币因不存在周转次数的限制,必将取代纸币,承载起社会对支付手段功能的所有需求。

央行17篇数字货币报告汇总要点

央行17篇数字货币报告汇总要点 数字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建立在21世纪互联网和数字加密技术基础上的数字货币,通过分布式记账方法建立信任体系,但它依然存在着与历史上私人货币一样的根本性缺陷:价值不稳,公信力不强,可接受范围有限,容易产生较大负外部性。因此,由中央银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技术关键和竞争优势 私人部门推出的各种类数字货币主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技术,通过竞争性记账、公私钥签名验证的方法来保证体系运行的安全性。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后者去中心化;而前者必须中心化或部分中心化,以保证效率和安全。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定数字货币必须在借鉴吸收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技术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和改造。 法定数字货币赖以运行的另一大技术支柱是密码算法。既要通过密码学算法保证数字货币用户安全,又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可控匿名机制(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因其匿名性因私钥泄露导致货币资产被盗的情况无独有偶),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可追溯,以进一步增强法定数字货币安全性。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还可能带来一个重要变化,即更易引发金融脱媒,影响货币创造。未来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进行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以保证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冲击最小化。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 央行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为一种币、两个库、三个中心。

设计要点 第一,遵循传统货币的管理思路,发行和回笼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 第二,币本身的设计,运用密码学理论知识,安全性强; 第三,货币的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可参考区块链技术,建立集中/分布相对均衡的簿记登记中心; 第四,充分运用可信计算技术和安全芯片技术来保证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的端到端的安全; 第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交易安全,还可以满足反洗钱等业务需求; 第六,数字货币的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既保证用户隐私,又规避非法交易的风险; 第七,数字货币本身的设计应力求简明高效,数字货币之上的商业应用尽可能交给市场来做,同时把技术标准与应用规范做好; 第八,构建由央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消费者参与的完整的数字货币生态体系, 保证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回收全生命周期闭环可控。

研究论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必然、与当前支付清算体系对接的设计和会计核算

128091 银行管理论文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必然、与当前支付清算体系对接的设计和 会计核算 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第一,从中央银行层面将法定数字货币确定为主权货币,由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做信用背书,有利于中央银行从整体上统筹纸质货币、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确保人民币计量单位和价值的唯一与币值稳定。 第二,整合?Y源、大幅节约成本。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法定数字货币代替纸质货币流通后,可实现永久循环,将大幅减少人民银行纸币生产、存储、发行、流通、回收及销毁环节和反假人民币的成本,商业银行纸币流转的相关成本也将大幅减少;二是法定数字货币与纸币、电子货币同为主权货币,相互之间的转换通过中央银行的系统实现,将节约纸币、电子货币、法定数字货币转换的交易成本。

第三,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货币政策的统筹范围。将法定数字货币的需求总量、发行总量纳入一国货币发行总量进行统筹规划,对于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传导机制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监管当局能够获取巨大的数据,对于监测洗钱、恐怖活动提供监管便利,为金融稳定提供预警参考。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当前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对接的框架设计 (一)实现对接需要确定几个基本条件 “发行人民币管理流通人民币、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职能之一,并通过人民银行内设相关职能部门实现。将数字货币纳入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体系后,在中央银行层面实现与纸币发行、交易、清算和结算的对接,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基本事项: 第一,数字货币的计量单位和价值与纸人民币相同。 第二,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和纸币的性质一样,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发行基金,即属于国

实用类文本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便捷是货币发展变化的主线,支付在形态上的无形和时间上的无感,就是支付货币的最高境界。纸币并非终极的空间占用最小者;作为仅有支付功能的观念性的东西,数字货币连纸张都不需要,显然更为方便。和方便一样,支付的快捷有种内在的力量,促使支付的时间耗费由多变少,而且越来越少,最后走向无感,几乎完全不耗时间。如果说纸币支付可在数秒中完成那么数字货币的支付速度就是“瞬间”的概念,敢说实时到账又能够真正到账的,非它不可。支付速度的超级加快,必定实现市场交易量的急剧增加,而单位时间内支付手段的周转次数恰恰能反映这个增加过程。一张纸币一天周转可以达到五次或以上,理论上讲,数字货币因其无有形形态,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可以有无以数计的周转次数。 由此可见,纸币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数字货币将承载全部支付手段的功能,开创人类支付货币崭新的历史。 (摘编自陈彩虹《常识中走来的货币》)材料二 数字货币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非现金支付取代现金支付,在吃喝玩乐行、政务金融医疗方面,人们不再受现金的约束,只要拿着手机,不带现金也能畅通无阻。也少了丢钱包、收假币的担忧,人们在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也大大减少。并且,无现金社会之“惠”比现金社会更普遍更普及:每一次消费支付不仅可以瞬间完成,而且都能为人们积累更多信用,且社会信用体系将更完善。但另一方面,没了实物货币,很多人逐渐失去“钱”的概念。发工资、奖金只是卡上或数字账户上数字的变化,失去了以往数钱的满足感;婚庆礼金不需用红纸包了,也少了一份仪式感。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现金支付会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有助于消费者控制成本预算与消费冲动。非现金支付则增加消费的冲动,催生更多“月光族”。无现金社会也会夺走个人隐私,你所有金钱收支信息都有电子痕迹,鼠标一点,账户就可能被冻结。 (摘编自《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的利与弊》)材料三 一个支付手段从现金朝无现金过渡的时代,表面的泥沌与无序不可避免。固然在确认支付安全的前提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并且无现金支付积累的信用将等于财富,良好的信用可以让人们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但认知水平不一的客户,有权利选择合法的支付手段。无论使用何种合法的支付手段,都需要被平等对待,都需要被提供相应的最起码的服务。这非但属于技术范畴,也属于社会道德范畴。除了央行的强力纠错,公共服务机构也要提供备选的救济手段,在用技术给用户带来便利和价值的同时,关照特殊群体的需求,帮助k个社会平稳过渡到无现金社会,而不是自筑藩篱,自毁来之不易的行业生态。无现金不是拒绝现金,扫码也不是不要钱,大可不必在出门用不用带钱包上纠结。扫码支付并不是社会的天然产物,而只是现阶段智慧生活外延的一种,是智慧生活降临过程中的一瞬。生活场景的智慧化反过来加速金融等行业的重构,这才是无现金社会有趣的前景。 (摘编自蒋光祥《无现金社会绝不是拒绝现金的社会》) 7.下列对材料中“数字货币”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虚拟货币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影响

数字货币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影响 数字货币将会成全球电商标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今世界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以前的商业模式已经完全落后,在互联网购物没有诞生的时候,商业模式是下面这个样子的:生产厂家批发价卖货--首批商家加利润卖货--第二批商家再加利润卖货--第三批商家再再加利润卖货……--第N批商家加N道利润卖货--最终买家惨兮兮买了高价货物。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伟大之处,就是将中间的环节直接减少,大大削减了商业活动中不透明暗箱操作,也没有了多重剥削,把羊毛出在羊身上从最终买家身上剪羊毛的惨剧彻底改写。而变成了一种环节很少的直销,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买家负担,所以马云,刘强东能够取得比较大的成功。现在这种模式也在不断的扩展推广,比如特斯拉汽车就根本没有实体店,完全网上直销。 互联网销售的最终模式会是这个样子的:生产厂家批发价加利润卖货--买家买货。 为什么说数字货币会成为电商标配呢?因为全球的外汇管制实在是一件让人蛋疼的事情,而数字货币天然的突破外汇管制的互联网属性。用数字货币进行全球支付,那真是买家的福音,买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完了走货运到家。便宜啊!真便宜啊!!从网友买笔记本就可以看出,真是让人爽到极点。别说中间商不能剪羊毛,就是国家也不能剪羊毛!关税什么的可能该交还是要交,但是17%的销售增值税,哈哈,想跟老子要?门也没有! 最终的市场,永远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从一个买家的角度进行思考,你觉得全世界的电商们最后有可能拒绝数字货币支付吗? 数字货币将会成为全球跨国贸易重要支付手段 说完了电商,下一步就是传统行业了。国与国之间大宗商品的支付,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字货币的重要支付形式。

实用类文本非连续性范志勇《数字货币由何而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按照西方经济学上的一般定义,凡是被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都可以看作是货币。虚拟货币仅仅是在特定社交场景下,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电子支付工具,因此不是数字货币。比如,QQ币就是可以在腾讯公司旗下相关游戏中使用的一种支付工具,离开了腾讯游戏的社交场景,就不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支付工具了。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只是比特币在技术上比QQ币更加完备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数字货币。 如果一些数字资产能够被全社会普遍接受作为支付工具,那么这些数字资产就可以被称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是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发行的,也可以是由私人部门发行的。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被称为法定数字货币。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进行封闭测试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就是一种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也可以由私人机构发行,例如脸书公司(Facebook)正在开发的天秤币(Libra)。在正式上线运行之后,全球将有超过二十亿的用户在该平台下各种交易场景中使用。如此大规模的使用和广泛的接受使得天秤币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货币。 (摘编自范志勇《数字货币由何而来》)材料二: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目的是解决“物物交换”的不便。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货币在发展过程中被不同的价值符号所代表,从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到数字货币不断转变。每种不同的货币形式代表了人们不同的信任形式。比如在金属货币时代,人们所信任的是金属的价值;在纸币时代,人们信任的是纸币背后的国家信用;数字货币时代,人们信任的则是现代技术和货币的信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项基本职能,而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是派生性职能,可以让货币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