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波长精度:±1nm

波长分辨率:2nm (FWHM at Hg 546nm)

吸光率精确度: 0.002 Abs

吸光率准确度: 1% (0.76吸光率在350nm)

吸光率范围: 0.002~75(150,300可选,等效于10mm) 核酸测量范围: 0.4~3750ng/μl(7500,15000可

选,dsDNA)

蛋白质测量范围: 0.01~100mg/ml(200,400可选,BSA)

样品测量时间:小于5秒

仪器外形尺寸: 24cm×21cm×11cm

仪器重量: 1.92kg 检测速度快!

直接显示浓度值!

样品无需稀释,可测样品的浓度范围是常规紫外-可见分光光计的200倍!

数据统计软件方便容易掌握!

德国IMPLEN超微量分光光度计1、NP80、NP80 Touch、NP80 Mobile----同时具备

微量和常规分光光度计功能。

产品特点:

(1)、具备世界上最低的上样量,最低可达0.3微升。

(2)、固定光程原理:0.67mm和0.07mm,准确度好,重复性高。

(3)、超宽的检测范围:dsDNA:1-16500ng/ul。

(4)、终身无需校正——密闭的光路系统和固定的部件保证仪器无需再校正和维修,无耗材,无任何后期费用。

(5)、专利的压缩技术,可检测易挥发溶剂的样品,以及表面张力大的样品。

(6)、一机两用,既可用微量,又可用常规比色皿。自带电动滑盖防尘比色皿插槽,并可进行37℃温度控制。

(7)、自带涡旋混匀器,方便用户上样之前混匀样品。

(8)、带内置电池,满足移动性应用需求(仅NP80-Mobile具备)(9)、超大触摸屏,方便用户使用。内置8GB存储空间,方便用户存

储数据(NP80 Touch、NP80 Mobile具备)

(10)、仪器可与智能手机(安卓手机或者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Win7

或者Win8)进行无线连接,控制仪器并进行测量样品操作。(11)、内置多种测量方法,完全满足对核酸、蛋白、菌液以及其他种类样品的测量。

2、N60、N60 Touch、N60 Mobile—性能卓越的微量

分光光度计功能。

产品特点:

(1)、具备世界上最低的上样量,最低可达0.3微升。

(2)、固定光程原理:0.67mm和0.07mm,准确度好,重复性高。

(3)、超宽的检测范围:dsDNA:1-16500ng/ul。

(4)、终身无需校正——密闭的光路系统和固定的部件保证仪器无需再校正和维修,无耗材,无任何后期费用。

(5)、专利的压缩技术,可检测易挥发溶剂的样品,以及表面张力大的样品。

(6)、自带涡旋混匀器,方便用户上样之前混匀样品。

(7)、带内置电池,满足移动性应用需求(仅N60 Mobile具备)(8)、超大触摸屏,方便用户使用。内置8GB存储空间,方便用户存储数据(N60 Touch、N60 Mobile 具备)

(9)、仪器可与智能手机(安卓手机或者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Win7

或者Win8)进行无线连接,控制仪器并进行测量样品操作。(10)、内置多种测量方法,完全满足对核酸、蛋白、菌液以及其他种类样品的测量。

3、N50、N50 Touch—完全满足需求的微量分光光度计。

产品特点:

(1)、具备世界上最低的上样量,最低可达0.3微升。

(2)、固定光程原理:0.67mm和0.07mm,准确度好,重复性高。

(3)、超宽的检测范围:dsDNA:5-7500ng/ul。

(4)、终身无需校正——密闭的光路系统和固定的部件保证仪器无需再校正和维修,无耗材,无任何后期费用。

(5)、专利的压缩技术,可检测易挥发溶剂的样品,以及表面张力大的样品。

(6)、超大触摸屏,方便用户使用。内置8GB存储空间,方便用户存储数据(N50 Touch具备)(7)、仪器可与智能手机(安卓手机或者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Win7

或者Win8)进行无线连接,控制仪器并进行测量样品操作。(8)、内置多种测量方法,完全满足对核酸、蛋白、菌液以及其他种类样品的测量。

4、C40、C40 Touch、C40 Mobile----高性能常规分光光度计,可选配微量比色皿,具备微量分光光度计功能。

产品特点:

(1、选配微量比色皿,具备微量

分光光度计功能:

(a)具备世界上最低的上样

量,最低可达0.3微升。

(b)固定光程原理:五个光

程可选:2mm、1mm、0.2mm、

0.1mm以及0.04mm,准确度好,

重复性高。

(c)超宽的检测范围:

dsDNA:2-18750ng/ul。

(d)微量比色皿具备专利的

样品压缩技术,可检测易挥发溶

剂的样品,以及表面张力大的样

品。

(2)、具备高性能的常规比色皿应

用功能,通用型比色皿插槽,可进

行37℃恒温控制

(3)、终身无需校正——密闭的光

路系统和固定的部件保证仪器无

需再校正和维修,无耗材,无任

何后期费用。

(4)、带内置电池,满足移动性应

用需求(仅C40 Mobile具备)

(5)、超大触摸屏,方便用户使用。

内置8GB存储空间,方便用户存

储数据(C40 Touch、C40 Mobile

具备)

(6)、仪器可与智能手机(安卓手

机或者苹果手机)、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Win7

或者Win8)进行无线连接,控制

仪器并进行测量样品操作。

(7)、内置多种测量方法,完全满

足对核酸、蛋白、菌液以及其他

种类样品的测量。

https://www.doczj.com/doc/6014080325.html,/Supply/SupplyItems-4068436.html

LS55操作说明书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中文培训手册

LS-45/55荧光/磷光/发光 分光光度计 使用说明书 美国Perkin Elmer公司 2003 年4月

一、理论基础 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均属于分子发光。现将其原理简介如下: 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处于基态的最低振动能层。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能量后被激发为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将很快衰变到基态。若返回到基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光”。 每个分子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立的能级,称为电子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了一系列的振动能层和转动能层。图中基态用S0表示,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和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分别用S1、S2表示,0、1、2、3…表示基态和激发态的振动能层(见图1),第一、二电子的激发三重态分别用T1和T2表示(见图2)。 图1荧光的能级图 1、荧光的产生 当分子处于单重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时,去活化过程的一种形式是以10-9~10-6秒左右的短时间内发射一个光子返回基态,这一过程称为荧光发射(见图1)。2、磷光的产生 从单重态回到三重态的分子系间跨越越迁发生后,接着发生快速的振动驰豫而到达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层上,当没有其他过程同它竞争时,在10-4~102秒左右的时间内跃迁回基态而发生磷光(见图2)。 由此可见,荧光与磷光的的根本区别是:荧光是由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的跃迁产生的,而磷光是由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层至基态各振动能层间跃迁产生的。

图2磷光的能级图 3、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产生 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了一定波长的光,这种吸收化学能使分子发光的过程称为化学发光。化学发光也发生于生命体系,这种发光被称为生物发光。 二、仪器简介 1、仪器原理 图3LS45/55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图

NanodropOneC超微量可见分光光度计简明操作规程

Nanodrop OneC超微量可见分光光度计简明操作规程操作步骤 1.将仪器的电源线插好,打开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软件初始化。 2.仪器开机完成初始化后,出现主界面。常用的测量选项分类有: 3.选择检测方法:例如dsDNA定量,选择"Nucleic Acid",选择该菜单下的dsDNA功能 。 4.测试前先进行基座清洁:用移液器吸取2μl蒸馏水加到检测基座上,将样品臂放下,浸 泡2-3分钟,用无尘纸将检测基座擦拭干净。 5.调零:清洁基座后,在下探头上加2μl蒸馏水(请使用与样品对应的溶液,例如使用 Elution Buffer溶解DNA,则使用Elution Buffer进行调零),放下探头(如果"Blank"右 侧为"ON":则自动调零,如是"OFF",需要手动点击"Blank"按键),仪器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进行调零。 6.将加样表面和上探头的蒸馏水都用滤纸吸去,加入2μl DNA样品于加样表面上,放下 上探头(如果"Measure"右侧为"ON":,则自动测量,如是"OFF",需手动点击"Measure"按键),仪器开始定量检测。 7.测量结束后,屏幕左侧显示扫描峰图,右上角列表显示检测值:浓度,A260/A280, A260/A230。向左滑动屏幕可以查看详细数据:浓度,A260/A280,A260/A230以及 260、280nm的检测值。当数据前出现时,点击图标可显示相关注意事项;而出现 时,指示数据可以进行污染物分析,可从Data Viewer进行查看。 8.将加样表面和上探头的DNA样品用滤纸吸去,加上第二个DNA样品,放下上探头(如 果自动测量关闭状态,需要点击一下屏幕的Measure按键),仪器继续测量下一个样品。 9.当要换用其他空白对照时,吸去样品,清洁基座,加上新的空白对照溶液(如缓冲 液),重复步骤5-8,进行测量。 10.实验完成,点击屏幕右下角。如需导出数据,则先插入USB drive, 点击,选择需要导出的数据信息(如measurement data、Spectrum data、Viewer file),点击,数据传输完成,弹出对话框,点击"OK "完成数 据传输。再点击退出主界面,按照提示,完成清洁工作。 11.测量结束后,吸去样品,加2μl蒸馏水,放下上探头,以清洁仪器表面。吸去蒸馏水, 放下上探头。选择左上角菜单键弹出菜单,选择home回到主页。 12.测量蛋白时,选择Protein菜单,继续选择Protein A280(蛋白定量);测量细胞液或菌 液时,选择OD600(细胞培养)。操作步骤与核酸定量相似。 13.测量蛋白A280时,注意正确选择样品类型,例如:测量BSA蛋白样品时,在"Proteins"

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反射和透射测量。 分三种光源:S偏振光、P偏振光和自然光。 现有设备7台(2台日立U4100、1台JACSO-V650、1台JACSO-V570、2台KT1100、1台瞬间7700)主要由是由分光光度计和电脑组成,由电脑程序驱动。 1 基本部件 光源: 用于提供足够强度和稳定的连续光谱。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钨灯和碘钨灯可使用的范围在340 -- 2500 nm。氢灯和氘灯。它们可在180 -- 375 nm范围内产生连续光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都配有可见和紫外两种光源。 单色器:是从连续光谱中获得所需单色光的装置。 (1)入射狭缝 (2)准直镜(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它使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 (3)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它使不同波长的入射光色散开来。 (4)聚焦透镜或聚焦凹面反射镜聚焦,它使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在焦面的不同位置。 (5)出射狭缝。 积分球:它主要用途是测定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它的制造:首先在球内壁上涂一层腻子,作为底层;然后喷点白漆,作为中间层;最后喷一层白涂料(硫酸钡或氧化镁)作为表层。 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电脑,就是微处理机。一方面可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操作控制,另一方面可进行数据处理。 2、先用3台光度计的特点 U4100的 V650能测位相

3、日常测量 改参数 1.光源要求(.自然光) 2、扫描速度 3、狭缝 基本的步骤 设备测量种类 U4100测量:合色棱镜(成品、PL、2P)等 V650:单层,小DVD,带位相的零件,AR的反射测量等 4.测量的原理,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单光路分光光度计V650 双光路分光光度计 U4100 它的优点:光电传感器就可以交替探测到经过样品的探测光束的强度与参考光束的光强度,然后将两束光强信号进行相除,就可以得到样品的透过率。它可以降低光源稳定性对光谱测试精度的影响。 测量的原则:入射光轴重合,出射光轴重合,难在后着。 商用的光谱仪都有很好的性能,但是如果操作测试不当,就会获得错误的光谱测试结果。主要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透射因素: 1、测量样品口径的影响 在测量中应保证仪器的测量光束全部穿过样品。 1)、在样品室的测量光路和参考光路中同时添加小孔光阑。 2)、只在样品池添加小孔光阑。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及维护 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应用 一、实验部分 1.1、试剂 Cr标准溶液1000ug/ml Cr空心阴极灯 1.2、仪器工作条件 干燥120℃,斜坡10s,保持10s,180℃,斜坡5s,保持10s;灰化1300℃,斜坡10s,保持15s;原子化2600℃,4s,停气;清洗2800℃,5s 1.3、标准使用溶液的配置 铬标准使用溶液: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mg/ml)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硝酸至刻度、此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在逐级稀释,可分别得到标准系列溶液如下: 铬:0ug/L、5.0.0ug/L、10.0ug/L、15.0ug/L、20.0ug/L 2.试样的置备:

取空心胶囊0.50g,置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5-10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近干,用2%硝酸转入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57.9nm 测定,含铬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1、仪器用途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1、仪器用途: 可对微量样品进行测定,可对病原微生物,单克隆抗体等进行测定,Acclaro样本智能检测技术,污染物测定报警分析,可完成核酸,蛋白定量,A260/A280、A260/A230比值自动或手动测定,Lowry蛋白测定等的分析结果输出自动化。 2、技术指标和参数 *2.1连续波长全光谱分析,波长范围:190-850nm,适合所有可见/紫外分析,可对未知样本做光谱扫描。 *2.2可对少至1ul的微量样品进行快速测定,耗费样本更少,节省样品。 2.3低波长下亦可准确检测蛋白质,如205nm下可准确检测多肽的浓度; 2.4检测范围更加宽泛,对于dsDNA,从2ng/μl到27500ng/μl,不用稀释均可直接测量。*2.5波长精度:≤±1nm; *2.6光谱分辨率:<1.8nm(FWHM at Hg253.7nm); *2.7光程:内含0.03,0.05,0.1,0.2,1mm5个光程,根据样品浓度进行自动匹配最佳光程,无需手工设置,光程调节器不会曝露在空气中,避免灰尘,纸屑或液体进入生锈导致光程不准确; *2.8检测下限:2ng/ul(dsDNA),0.06mg/ml(BSA),0.03mg/ml(IgG); *2.9检测上限:27,500ng/ul(dsDNA),820mg/ml(BSA),400mg/ml(IgG); *2.10检测重复性:0.002A(1.00mm光程)或1%CV; *2.11OD600检测时,输入系数,可直接将OD600值转换成cells/ml *2.12光吸收率范围(基座):0-550A(相当于10mm光路径); *2.13核酸检测周期:<5s;耗时更短 *2.14载样点采用303高抛光高耐磨不锈钢,并与主机整合在一起,直接上样并进行样品检测; *2.15当样本中存在污染物时,能鉴定的污染物(≥5种);样本检测的结果会自动扣除污染物的OD值,保证得到精确的样本浓度; *2.16仪器操作:7英寸,1280×800高分辨率彩色触摸屏,触摸屏可左右移动或前后45度角调整角度;操作系统内存≥32GB闪存,操作系统支持的语言≥8种,可免费下载电脑软件,用于分析和管理从仪器中导出的结果; 2.17仪器内置2048个单元硅CCD阵列检测器传感器,在检测前对样品形成的液柱进行数码成像,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2.18仪器的无线局域网和蓝牙设备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3、技术服务要求: 3.1供应商必须提供仪器的现场安装调试并达到投标书指标要求的技术性能,并同时在现场对用户进行操作培训。 *3.2仪器在调试验收合格后,提供两年免费保修服务,在保修期内,所有服务及配件全部免费,保修期外,仪器终身维修。 3.3供应商在中国应设有保税库,保证能更及时地为用户提供备品备件。 3.4同一品牌的超微量检测产品在中国大陆的装机量超过4000台 3.5供应商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及技术服务。

F-2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操作步骤

F-2700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开机: (1)开启计算机 (2)开启仪器主机电源按下仪器主机左侧面板下方的黑色按钮(POWER)同时,观察主机正面面板右侧的Xe LAMP 和RUN指示灯依次亮起来,都显示绿色为正常。 (3)双击桌面图标(FL Solutions 4.1 for F-7000),主机自行初始化,扫描界面自动进入 (4)初始化结束后,须预热15-20分钟,出现操作主界面(界面右下角出现Ready) 2、点击扫描界面右侧“Method” 在“General”选项中的“Measurement”选择“wavelength scan”测量模式 在“Instrument”选项中设置仪器参数和扫描参数 选择扫描模式“Scan Mode”:Emission/Excitation(发射光谱/激发光谱) 选择数据模式“Data Mode”:Fluorescence (荧光测量) 设定波长扫描范围 扫描荧光激发光谱(Excitation):需设定激发光的起始/终止波长(EX Start/End WL)和荧光发射波长(EM WL) 扫描荧光发射光谱(Emission):需设定发射光的起始/终止波长(EM Start/End WL)和荧光激发波长(EX WL) 其他选项可选择默认值(也可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自行设定) 参数设置好后,点击“确定” 3、设置文件存储路径(此步也可不进行参数设置,可以在按5中方法进行保存) (1)点击扫描界面右侧“Sample” (2)样品名可自行命名 (3)选中“Auto File”,可以自动保存原始文件和TXT格式文本文档数据(4)参数设置好后,点击“OK” 4、扫描测试 (1)打开盖子,放入待测样品后,盖上盖子(请勿用力) (2)点击扫描界面右侧“Measure”,窗口在线出现扫描谱图 5、数据处理与保存 (1)选中自动弹出的数据窗口 (2)右键--“Trace”,进行读数并寻峰等操作 (3)“File”--“Save as”对数据进行保存 6、关机顺序: (1)关闭运行软件FL Solution 2.1 for F-7000 (2)选中“Close the lamp,then close the monitor windows?”点击“Yes”窗口自动关闭同时,观察主机正面面板右侧的Xe LAMP指示灯暗下来,而RUN指示灯仍显示绿色 (4)约十分钟后,关闭仪器主机电源,即按下仪器主机左侧面板下方的黑色按钮(POWER)(目的是仅让风扇工作,使Xe灯室散热) (5)从样品池中取出所有比色皿,清洗干净以便下一次使用 (6)关闭计算机

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 (2)

实验报告 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银盐氧化光度法 班级:应111-1 姓名:王海花 学号:201169503147 指导老师:王老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钢铁中锰的存在形式,测定意义。 2.了解测定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原理。 4.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进一步训练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5.掌握用比色法测定钢材中锰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锰在钢铁中主要以MnC、MnS、FeMnSi或固溶体状态存在。生铁中一般 含锰0.5%~6%,普通碳素钢中锰含量较低,含锰0.8%~14%的为 高锰钢,含锰12%~20%的铁合金称为镜铁,含锰60%~80%的铁合 金称为锰铁。 2.锰溶于稀酸中,生成锰(Ⅱ)。锰化物也很活泼,容易溶解和氧化。在 化学反应中,由于条件的不同,金属锰可部分或全部失去外层价电子, 而表现出不同的价态,分析上主要有锰(Ⅱ)、锰(Ⅲ)、锰(Ⅳ)、锰(Ⅶ), 少数情况下亦有锰(Ⅵ),这就为测定锰提供了有利条件。 3.常用测定方法:一般碳素钢,低合金钢,生铁试样常以HNO 3 (1+3)或 硫磷混酸溶解。难溶的高合金钢以王水溶解,加HClO 4或H 2 SO 4 冒烟溶 解。溶解试样的酸主要依靠H 2SO 4 ,HCl,HNO 3 ,因H 2 SO 4 -HCl可使MnS 分解。HNO 3分解碳化物(Mn 3 C)生成CO 2 逸出,加磷酸可使Fe3+配合成 无色而消除Fe3+的干扰。同时因为磷酸的存在,防止了MnO 2 沉淀的生 成和HMnO 4 的分解。 4.主要反应方程式: 3MnS+12HNO 3=3Mn(NO 3 ) 2 +6HNO 3 +3SO 2 +6H 2 O 3Mn 3C+28HNO 3 =29Mn(NO 3 ) 2 +3CO 2 +10NO+14H 2 O MnS+H 2 SO 4 =MnSO4+H 2 S 2AgNO 3 +(NH 4 ) 2 S 2 O 8 =Ag 2 S 2 O 8 +2NH 4 NO 3 Ag 2 S 2 O 8 +2H 2 O=Ag 2 O 2 +2H 2 SO 4 5Ag 2O 2 +2 Mn(NO 3 ) 2 +6HNO 3 =2HMnO 4 +10AgNO 3 +2H 2 O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实验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容量瓶(50mL),移液管(1ml, 2ml,3ml),滴管,洗耳球,电炉 2.实验试剂:硝酸溶液(1:3),王水(1浓硝酸+3浓盐酸)硫磷混酸(700ml 水中加入150ml磷酸及硫酸150ml,摇匀),0.5%硝酸银溶液,20%过 硫酸铵溶液,5%EDTA,锰标准溶液(0.1mg/ml) 四.实验步骤: 1.溶样:钢样0.2630g于50ml烧杯,加5mlH 2 O,15ml王水溶解,(可稍热) 2mlHClO 4 加热至冒白烟2min冷却,加硫磷混酸10ml加热至冒白烟,除尽Cl-冷却,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定容,摇匀,备用。 2.显色:移取试样溶液5ml4份于4个小烧杯,加H 2 O5ml,硫磷混酸5ml 依次加入锰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AgNO 3 2ml, (NH 3) 2 S 2 O 8 5.0ml,煮沸20-40s放置1min,冷水冷却转移定容至50ml容 量瓶。 3.测定A:在530nm的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比色皿b=1cm,以水为 参比溶液。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使用方法:扫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同步荧光光谱 2.掌握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荧光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光学仪器,在定量分析,样品的光谱性质表征时经常用到。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扫描,进行相对荧光强度的测量。从激发光谱可以获得样品激发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从发射光谱可以知道样品基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发射波长。荧光定量分析法的方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类似,但需要注意荧光强度值是相对值,同一样品,同一仪器在不同仪器参数时获得的荧光强度是不同的。只有当测量时仪器参数完全相同时,不同样品荧光强度的相互比较才有意义。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类似,分子荧光光谱也是分子光谱,其谱峰较宽,特征性不是很强,谱峰重叠现象比较普遍。为了减小谱峰宽度,避免谱峰重叠,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在定量分析时常采用同步荧光的方法进行。同步荧光是同时扫描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和发射单色仪得到的谱图,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可以使样品谱峰变窄,并避免不同组份的谱峰重叠,得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 同步荧光扫描有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固定能量同步荧光法,可变角同步荧光法,导数同步荧光法等,其中以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最为常用。 扫描已知样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时,可先根据参考波长来进行。扫描未知样品的荧光光谱,可以将发射波长先每隔一定波长(例如50nm)扫描一个激发光谱。对比不同位置的激发光谱,从最强的激发光谱中选择最大激发波长,设定该波长为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再从新得到的发射光谱中找到最大发射波长,在最大发射波长处重新扫描激发光谱。 扫描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时,需要注意:扫描激发光谱时,激发单色器扫描范围的长波端一般应小于发射波长;扫描发射光谱时,发射单色器扫描范围的短波端应大于激发波长。否则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波长相同的位置会出现很强的散射谱峰,这不是样品的荧光引起的,应注意区分。 如果样品不是真正的溶液,或包含有不溶颗粒物,或是固体样品,如果扫描范围较宽时,通常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整数倍波长的位置也会出现弱的散射谱峰,称为倍频峰,在分析光谱情况时也应注意区分。对散射倍频峰或样品荧光峰,可通过适当改变激发波长来进行区分,散射倍频峰的位置会随着激发峰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荧光峰位置通常是不变的。如果倍频峰对样品的测量有干扰,可使用合适的滤光片消除倍频峰。合适的消倍频峰滤光片应可以使发射光透过,而阻挡激发光不能透过。 如果样品荧光较弱,使用高灵敏度档测定时,通常会观察到溶剂的拉曼峰,也应注意与样品荧光进行区分。拉曼峰的位置也与激发波长有关,同时会随着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其位置估算方法:?laman=1/(1/?ex-?H2O/107),其中波长单位为nm,?H2O为溶剂的红外吸收波长,单位为波数,溶剂为水时,主要的红外吸收是O-H伸缩振动,波长在3300波数。 狭缝的选择:激发和发射狭缝通常并不要求严格一致,为获得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反应谱峰形状,测定激发光谱时,选用较大的发射狭缝和较小的激发狭缝是比较好的。而测定发射光谱时则恰好相反。 灵敏度档的选择:灵敏度档与仪器中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倍数有关,对荧光比较弱的样品,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档位,反之亦反。但注意不同档位之间的荧光强度值没有确定的换算关系,不能相互比较。进行定量分析时,所有样品必须在同样的狭缝和灵敏度档位测量。 仪器及试剂 970MC荧光分光光度计 缓冲溶液:10-2mol/L Na2HPO4-NaOH缓冲溶液,pH=11-12 1-萘酚储备液:10?g/ml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技术参数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技术参数 1、用途:微量核酸、蛋白浓度的测定 2、工作条件:能在0℃~40℃室温,相对湿度10~85%环境下运行;能在AC220V±10%,50Hz条件下连续工作 3、技术指标 *3.1基座检测下限:≤2ng/ul(dsDNA),≤0.06mg/ml(BSA),≤0.03mg/ml(IgG)。 3.2基座检测上限:≥26,950ng/ul(dsDNA),≥820mg/ml(BSA),≥400mg/ml(IgG)。 3.3波长范围:190-850nm连续波长全光谱分析。 *3.4光程:内含≥0.03,0.05,0.1,0.2,1mm 5个光程,根据样品浓度进行自动匹配最佳光程,无需手工设置。 3.5光程调节器不会曝露在空气中,避免灰尘,纸屑或液体进入生锈导致光程不准确。 3.6检测重复性:≤0.002A(1.0mm光程)或1%CV。 3.7最小样品体积≤1ul。 3.8载样点采用303高抛光高耐磨不锈钢,并与主机整合在一起,直接上样并进行样品检测,无需使用微量比色皿和毛细管等容器。 *3.9当样本中存在污染物时,能确定样品污染物具体物质,鉴定的污染物(≥5种)。 *3.10样本检测的结果会自动扣除污染物的OD值,保证得到精确的样本浓度。

#3.11仪器操作:7英寸,1280×800高分辨率彩色触摸屏。 #3.12触摸屏可左右移动或前后45度角调整角度。 #3.13内置操作系统内存≥30GB闪存。 #3.14内置操作系统支持的语言≥7种。 3.15可免费下载电脑软件,用于分析和管理从仪器中导出的结果。*3.16仪器内置传感器,在检测前对样品形成的液柱进行探测,保证样品无气泡,如果样品中有气泡,会提示报警,保证样品检测的可靠性; 3.17仪器带有的无线局域网和蓝牙功能。 4、配置要求: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主机1台(含基座修复试剂盒1个、性能验证试剂盒1个、U盘1个,电源线1根)。 5、售后服务: 5.1仪器制造商授权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免费安装调试该系统,确保仪器技术指标验收合格,并在用户实验室免费培训操作技术人员;5.2按技术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24个月为质保期,从仪器验收合格之日起向用户免费提供24个月的维护服务。

实验27 钢中锰含量的测定

实验27 钢中锰含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浓度; 2. 掌握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管及滴定管等基本操作。 二. 背景知识及实验原理 1. 钢样中锰含量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 将一定质量的钢样用混合酸(含硝酸、硫酸及磷酸)溶解,再用过硫酸铵做氧化剂,使溶解于酸中的锰氧化成具有特征颜色的高锰酸根离子。为了加速反应的进行,常加入硝酸银做催化剂。 钢样溶解后产生的硝酸铁为黄褐色,会干扰比色的进行,混合酸中的磷酸可与硝酸铁形成无色配合物,因此磷酸时作为干扰物Fe3+的掩蔽剂。 溶液呈现不同颜色是由于物质对光具有选择吸收所造成的,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溶液对绿色光有强烈的吸收,因此高锰酸根溶液呈现出绿光的互补色——紫红色。分析高锰酸根溶液可以选择530nm的单色光。 2.分光光度法 利用光电池代替人眼睛,测量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从而求得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叫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的浓度,首先要做标准曲线,即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光密度值,然后以光密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未知试样的光密度值,由光密度可从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点,该点在横坐标对应的浓度,即为待测溶液的浓度。 二. 实验仪器和药品 1. 仪器 移液管、比色管、容量瓶、滴定管、722型分光光度计。 2. 药品 钢样、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混合酸、硝酸银、过硫酸铵溶液、NaNO2溶液。 三. 实验内容与操作 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将所用的比色管、容量瓶、滴定管及烧杯等用自来水洗净,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从共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某种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建立起来的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一项技术。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则透过溶液。设入射光强度为Io。,透射光强度为It,,则透光度T=It /Io,吸光度(A)或光密度(O.D)或称消光度(E)则可表示为A=-lgT。根据Lambert—Beer定律,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光束通过溶液的距离(即 光程)成正比,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A=KLC 式中C代表该物质的浓度,L代表光程,一般以cm表示,K为摩尔消光系数,即当溶液浓度为lmol/l,光程为1cm时所测得的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由于单色光透过溶液时,不仅被待测物质所吸收,而且还被比色容器与溶剂以及其它试剂吸收一部分,这部分需用空白管消除(空白液的做法即用与样本相 同的一切试剂,而不含被测定的物质) (二)波长的选择: 波长的选择一般是选择待测物质最大吸收峰的波长(λmax)。因在λmax测定吸光度,敏感度最高。在吸收峰波长处测吸光度,波长变化影响最小;而在其他波长处,波长变化对吸光度影响大,甚至测得浓度一吸光度曲线不呈直线。 选择测定某一溶液所需的波长,是可以用不同的波长作该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从曲线上选择最适当的波长来进行这一溶液的测定工作,但是,在分析工作中,尚有个别情况,不能单凭此一原则,而应根据下列三个原则,进行实际试 测,然后全面考虑利弊,再行选定。 1.应使被测溶液有适当的光密度,一般而言,适当的光密度为0.1—0.7,而以0.2—0.6最理想。过低的光密度因仪器的读数误差而产生很大的相对误差,反之,过高的光密度则往往已超过直线范围而引入误差。 2.应使干扰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在反应中,如遇不易去除的干扰色泽, 应选用对此干扰色泽最不灵敏的波长。 3.应使标准曲线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近直线。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 1.标准曲线的作用 (1)标准曲线又叫做校正曲线或工作曲线,它是比色分析法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从浓度——光密度直线的直线特性,可以判断所采用方法的呈色反应是 否符合Lamben—Beer氏定律。 (2)作多次平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可判断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操作,仪 器等误差的大小,从而确定该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3)从绘制标准曲线的斜率可以比较各种方法的灵敏度。 (4)当进行大批样品分析时,可省略多次计算,从光密度值直接查阅标 准曲线而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

荧光分光光度计- 原理

分子荧光分析法 发光光谱:物质分子或原子吸收辐射被激发后,电子以无辐射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这一部分能量而产生的光谱称为荧光、磷光。 根据物质接受的辐射能量的大小及与辐射作用的质点不同,荧光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 X射线荧光分析法 用X射线作光源,待测物质的原子受激发后在很短时间内(10-8 s)发射波长在X 射线范围内的荧光。 2. 原子荧光分析法: 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吸收辐射激发后,在很短的时间内(10-8 s),部分将发生辐射跃迁至基态,这种二次辐射即为荧光,根据其波长可进行定性,根据谱线强度进行定量。 荧光的波长如与激发光相同,称为共振荧光。 荧光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称为stokes荧光;若短,称为反stokes荧光。 3. 分子荧光分析法: 有些物质的多原子分子,在用紫外、可见光(或红外光)照射时,也能发射波长在紫外、可见(红外)区荧光,根据其波长及强度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就是通常的(分子)荧光分析法。

基本原理 一. 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 (一)分子的激发态——单线激发态和三线激发态 大多数分子含有偶数电子,在基态时,这些电子成对地存在于各个原子或分子轨道中,成对自旋,方向相反,电子净自旋等于零:S=?+(-?)=0,其多重性M=2S+1=1 (M 为磁量子数),因此,分子是抗(反)磁性的,其能级不受外界磁场影响而分裂, 称“单线态”; 图1 单线基态(A)、单线激发态(B)和三线激发态(C) 当基态分子的一个成对电子吸收光辐射后,被激发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通常它的自旋方向不改变,即?S=0,则激发态仍是单线态,即“单线(重)激发态”; 如果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伴随着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便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电子净自旋不等于零,而等于1:S=1/2+1/2=1 其多重性:M=2S+1=3 即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影响而产生能级分裂,这种受激态称为“三线(重)激发态”; “三线激发态” 比“单线激发态” 能量稍低。但由于电子自旋方向的改变在光谱学上一般是禁阻的,即跃迁几率非常小,只相当于单线态→单线态过程的10-6~10-7。(二)分子去活化过程及荧光的发生: (一个分子的外层电子能级包括S0(基态)和各激发态S1,S2,…..,T1…..,每个电子能级又包括一系列能量非常接近的振动能级)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可通过不同途径释放多余的能量(辐射或非辐射跃迁)回到激态,这个过程称为“去活化过程”,这些途径为: 1. 振动弛豫:在溶液中,处于激发态的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发生碰撞,把一部分能

0711汽油锰含量测定法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711—2002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汽油中锰含量的测定。侧定范围为0.25mg/L一30mg/L,锰以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MMT)的形式存在。 1.2本标准对我国车用成品汽油中锰含全的测定普遍适用 1.3本标准是测定汽油中一定浓度范围的MMT。至于其他浓度范围或其他物质中的MMT,或在汽油中以其他形式存在的锰化合物的侧定均未做过试验。 1.4本标准并未对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本标准的用户在使用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确定适当的规章制度。 1.5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L]单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列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S/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SH 0005油漆工业用溶剂油 SH/T 0236石油产品溴值测定法 3方法概要 汽油试样经溴一四化碳溶液或碘一甲苯溶液处理,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或氯化甲基三辛基氨-MIBK溶液稀释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在279.5nm处测定试样中的锰含量。

4意义和用途 某些有机锰化合物加人到汽油中作为抗爆剂。本标准就是提供一种测定汽油中该物质浓度的方法。 5仪器 5.1原子吸收光谱仪:配有锰空心阴极灯,在279.5nm处测定锰含量。 5.2容量瓶;50mL、100mL、250mL、1000mL 5.3移液管:0.5ML、5.0ML 6 试剂 6.1试剂纯度:除特殊说明外,均应使用分析纯试剂。若使用其他级别的试剂,则以其纯度不会降低测定准确度为准。 6.2结晶碘。 6.3甲苯。 警告:甲苯属易燃品,且吸入有害,应注意适当通风,避免吸入和接触皮肤6.4碘一甲苯溶液(0.03g/ml):用甲苯溶解3.0g结晶碘,并稀释到100MLo 6.5溴水 警告: 溴水接触到皮肤会导致严鱼灼伤,使用时应戴防护手套,保持良好通风。 6.6四氯化碳 警告: 四氯化碳为致癌物,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6.7溴一四氯化碳溶液:将溴水加人到等体积的四氯化碳中。 6.8锰标准化物2 :磺酸锰或氯化锰(MnCL2-4H2O) 6.9 :氯化钾基三辛基铵:纯度不低于90%

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参数

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 同时具备微量和常规分光光度计功能: 一、微量样品应用 ★1.样品量: 0.3–2ul。 ★2.光度范围:0.02–330 A 。 ★3.检测范围:dsDNA:1-16500ng/ul,BSA:0.03-478mg/ml。 二、常规比色皿应用: 4.样品量:50ul-3ml(根据比色皿规格而定)。 5.光度范围:0-2.6A。 6.检测范围:dsDNA:0.1-130ng/ul,BSA:0.003-3.7mg/ml。 7.比色皿类型:自带电动滑盖防尘,外部尺寸:12.5×12.5mm,中央高 度:8.5mm。 ★8.温度控制:37℃±0.5℃ 三、光学及其他规格: ★9.光度范围:200–900nm。 10.波长扫描范围:200–900 nm。 ★11.光程:固定光程0.67mm和0.07mm。 ★12.开机无需等待,即开即用。操作时间少,3.5-6.0秒即可完成 200nm-900nm波长的数据采集。 13.波长重复性:< ± 0.2 nm。 14.波长准确度:± 0.75 nm。 15.带宽:优于1.8 nm。 16.杂散光:< 0.5%(于220 nm 用NaI 和280 nm用Acetone)。 17.光度重复性:<±0.002 A在0.67mm光程260 nm处。 18.光度精度:<读数的1.75%(0.67mm光程,0.7A,260nm处)。 19.基线稳定性:±0.003 A/h 260nm,20分钟预热后。 20.噪音水平:0.002 A rms (0 A, 260 nm), 峰与峰之间0.002A (0 A, 260 nm)。 ★21.光学系统:3648像素的CCD阵列。 ★22.光源:脉冲氙灯,闪烁109次,寿命长达10年之久。 23.性能验证:开机时开启自动诊断。 ★24.测光方式:Abs、T%、浓度,全波长扫描,比率,多波长扫描,动 力学、△ABS x因子/分钟。 ★25.内置式方法:核酸、荧光染料,基因芯片蛋白质(可自建标准曲线) 和细胞OD600 ★26.仪器控制与操作:自带基于Linux的NPOS系统的7寸彩色平板电 脑,四核1GHz处理器。同时仪器可与智能手机(安卓手机或者苹果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Win7或者Win8)进行无线连接,控 制仪器并进行测量样品操作。 ★27.数据输出方式和方法存储:自带平板电脑,内置8GB存储空间,可 直接存储测量结果数据与自定义方法。 ★28:数据输出端口:具有USB、WLAN、HDMI、Ethernet等接口,可 实现与鼠标、键盘、台式电脑、网线等多种设备连接使用。 29.显示格式:1024×600 像素,兼容橡胶手套触摸。 30.尺寸:200 mm x 200 mm x 120 mm。 31.重量:< 4.5 kg。 32.电压:90-250 V, 50/60 Hz,60W,18/19 VDC。 ★33.采用固定光程原理,终身无需校正。 ★34.可检测易挥发溶剂的样品。 ★35.自带2800rpm低速涡旋混匀器,随时随地混匀,保证重复性和准确 性。 36.保修1年。 注:星号的诠释 ★1.样品最少上样量为0.3ul——节约样品、对于微量样品测量精度全球最高 ★2.微量样品条件下,可检测的光度范围广。

钢中锰含量的测量

钢中锰含量的测量 1.实验目的 (1)了解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锰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进一步训练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3)练习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原理 将已知质量的钢样溶解于由硝酸、硫酸和磷酸组成的混合酸中。Fe+6HN03 = Fe(N03)3+3NO2十+3H20 Mn+4HN03 = Mn(N03)2+2N02十+2H20 Fe3++2H3PO4 = H3[Fe(P04)2] +3H+ Ag+ 2Mn2++5S2O82-+8H20 = 2MnO4-+10SO42-+16H+ 所得到的MnO4-溶液,以空白试样为参比液,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Mn04-标准溶液,按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c)为横坐标作图,得到A与c的关系曲线,叫工作曲线。通过工作曲线可查到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所对应的浓度,进而可换算出钢样中锰的含量, 3.仪器与试剂 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容量瓶(50mL),移液管(10mL),吸量管(5mL),滴管,洗耳球,酒精灯。

试剂:HN03-H2S04—H3P04的混合酸(1:1:1) 1%AgN03,KMn04标准溶液 (含Mn 1mg·mL-1),(NH4)2S2O8 (15%),钢样。 4.实验内容 (1)标准KMn04系列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吸取10mL的标准KMnO4溶液 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盖上瓶盖后摇匀备用。另取6只50ml容量瓶。每只容量瓶按表5—4用量,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分别加入备用的标准KMn04溶液、混合酸、(NH4)2S2O8和AgN03,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盖上瓶塞后摇匀。 (2)钢样的处理及钢样溶液的配制: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一份钢样(60~ 80mg),放人50mL烧杯中,加入17mL混合酸,在通风橱中用低温电势板加热,使钢样溶解,待棕色N02气体不再产生时,加入10mL (NH4)2S2O8和3mL AgN03溶液,继续加热至沸腾。煮沸lmin后即可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全部转移到50mL溶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盖上瓶塞,摇匀(3)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将分光光度计波长调至530nm(使用方法参见第二章2.4节),使用0.5cm 比色皿装待测液,以空白试样为参比液,分别测定5个标准KMnO4溶液及钢样溶液的吸光度。 5.数据处理 以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KMn04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作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 1、分光光度计原理: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化验室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分析仪器,其测定原理是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以较纯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测定物质对光的吸收,从而确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在一定条件下,可同时测定水样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分含量等。 分光光度计按其波长范围可分为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范围360~800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范围200~1000nm)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工作范围760~400000nm)等。 2、在日常使用及维护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使用仪器前,必须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 第二,若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需稍等片刻,等灯热平衡后,重新调零及满度后,再测量。 第三,指针式仪器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零刻度上。若不是这种情况,需进行机械调零。 第四,操作人员不应轻易触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 第五,放大器灵敏度换挡后,必须重新调零。 第六,比色皿使用时要注意其方向性,并应配套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新的比色皿使用前必须进行配对选择,测定其相对厚度,互相偏差不得超过2%透光度,否则影响测定结果。使用完毕后,请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测定有色溶液后,应先用相应的溶剂或(1+3)的硝酸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洁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

第七,比色皿架及比色皿在使用中的正确到位问题。首先,应保证比色皿不倾斜。因为稍许倾斜,就会使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吸收光径长度不一致,还有可能使入射光不能全部通过样品池,导致测试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其次,应保证每次测试时,比色皿架推拉到位。若不到位,将影响到测试值的重复性或准确度。 第八,干燥剂的使用问题。干燥剂失效将会导致以下问题:①数显不稳,无法调零或满度。②反射镜发霉或沾污,影响光效率,杂散光增加。因此分光光度计应放置在远离水池等湿度大的地方,并且干燥剂应定期更换或烘烤。 第九,分光光度计的放置位置应符合以下条件: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强电场;避免与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共电;避开腐蚀性气体等。 3、吸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原理 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1)光线: 光线的波长: 200nm-400nm 紫外线,400-750nm可见光, >750nm 红外线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波长不同,其能量不同。 (2)物质的吸收光谱及颜色: A.物质的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可以选择性吸收特征波长的电磁波成为激发态而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激发态原子恢复到基态,则释放出特征波长的光子,形成原子发射光谱。不同的溶液其光谱不同,即不同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其吸收能力不同,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光存在吸收峰。B.可见光由赤橙黄绿青兰紫等能量不同的光线组成,当可见光穿过某一溶液时,由于特定波长的光被吸收而使溶液呈现相应的颜色。(如CuSO4由于吸收了可见光中的黄光(600nm)而成蓝色)不同颜色的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其吸收能力不同。(3)光吸收的基本定律(Lambert-Beer 定律): 一束平行单色光(Io)通过有色的透明溶液时,一部分的光可以透过溶液(It),另一部分被溶液吸收(Ia),还有一部分被器皿表面反射(Ir),则: Io=It+Ia+Ir 。那么,该溶液透光率为: T = It / Io 。 1. Lambert 定律:设有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为b 的均匀透明溶液,则溶液对光的吸收能力: A=Ig(Io/It)=Ig(1/T)=k2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