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第六章电压和电阻

一、电压

1.在图6.1-8中,用连线代表导线来连接实物图,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发光并且电压表能够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估计在2-3V之间)。

答:此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动手连接闭合电路,学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

方法。注意要求学生不仅在纸面上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而且一定要进

行动手操作训练。课本中只给出了连接小灯泡的情况,实际教学中也可改

用其他用电器,如小电机、音乐门铃等,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

练习,要多动手练才行。另外,在如何选取量程方面也要得到训练。

2.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铝片放在盐水中(图

6.1-9)。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通过测量能否得知,哪

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换用两种其他金属重做这个实验。

答:这是一个自制电池的设计制作型练习,又是一个让学生学

会连接电压表,并能读取电压表上读数的技能性训练题目。实

验时应该指导学生采用“试触”,即在合上开关时要轻轻接触

一下就断开,而不是一下子将开关合到底长时间不断开。“试

触”在电学实验中很重要,要求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根据电压

表上指针的方向变化,就可判断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哪

个金属片是电池的负极。本题可以考虑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

流(包括让同学们互相演示)。

3.图6.1-10中,三个电压表的读数各是多少?

解答:这是个电表读数练习题。学生已有电流表读数的基础,

注意让学生分清不同量程下1个小格所代表的不同的量值,并

要求学生在记录读取的测量数据时,务必将数值和单位一并写

出。具体读数是:甲2V,乙12.5V,丙0.6V。

4.图6.1-11是一位同学所连的电路,他要测量左边那个小灯

泡两端的电压。他的电路有什么错误?纠正之后画出正确的连

接图,并画出电路图。

答: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正确连接电压表的题目。初学者在连接

电路时,容易犯顾头不顾尾的毛病,这里的错误是只想到要将

电压表并联使用的原则,而没有注意与电源连接的问题。

5.一个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几节串联起来?如果用铅蓄电池作电源,需要几个串联起来?

解: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电动机工作时的电压是6v,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因此需要6/1.5=4节电池串联起来;一节蓄电池电压是2V,需要3节蓄电池串联起来。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是: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都要弄清分度值后再读读数;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不同之处是:连接方法不同,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

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上,而电压表就没有这样的规定,有时可以这样连接,以便测出电

源两端的电压。

2.在图6.2-3甲所示的电路中,V 1的示数为2.5V ,V 2的示数应为

V ,V 的示数应为 V 。在图6.2-3乙所示的电路中,V 1的示

数为2.5V ,V 2的示数应为3.8V ,V 的示数应为 V 。

答:2.5;2.5;6.3。

3.制作水果电池。

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能成为一个电池,所用的金属片

就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1)请你试验一下,把铜丝、铁丝插到菠萝中,能不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

铜丝和铁丝哪个是正极?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

(2)换用其他不同的金属或水果在做一个“水果电池”。在你做过的“水果电池

中”,用哪两种金属、什么水果得到的电压最高?怎样利用“水果电池”获得更高

的电压?

关于“水果电池”,你还有什么发现?

答:这仍是一个自制电池的设计制作型练习题。与上节不同的是选用水果代替盐水

溶液,实验时仍应指导学生采用“试触”的方法,根据电压表上指针的方向变化,

来判断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负极。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选取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水果(每个学生自愿选取两种金

属和一种水果)进行实验,可以考虑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包括让同学们互相演示),这种交流会使学生对不同物质所具有的共性及个性有所认识。

三、电阻

1.有两段导线1和2,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1的电流较大,通过导线2的电流较小,哪段导线的电阻大? 答:在相同的电压下,流过导线1的电流较大,说明导线1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它的电阻比较小;流过导线2的电流较小,说明导线1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它的电阻比较大。

2.24000Ω= k Ω= M Ω。答:24000Ω=24k Ω= 0.024M Ω。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答: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四、变阻器

1.连接图6.4-4的电路,使滑动变阻器能够控制灯泡的亮度。在你连的电路中,要使灯泡越来越亮,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此题的目的是继续训练学生连接闭合电路的能力,同时

学会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亮度的连接方法。注意不仅要在纸

面上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还一定要进行多次练习。这是

上面“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巩固性题目。

2.图6.4-5是一位同学按照上题所连的电路。这个电路能不能满足题目的要求?为什么?在你和别的同学所连的电路中,还出现了什么别的错误?

答:目的同上。将接线柱接错,使变阻器成为一个不变的电阻。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后,要求学生动手改接。

第七章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 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答:2.27A

2、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加在电熨斗上的电压是多少?答:210V

3、 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答:8.8Ω

4、 把5Ω的电阻R 1跟15Ω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 的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答:0.3A

5、 电阻R 1与R 2并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V ,如果R 1为80Ω,通过R 2的电流为0.2A ,求R 2。你能用两种方法求出答案吗?答:120Ω

6、 某同学认为:“由I=U/R 变形可得R=U/I 。而R=U/I 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 图7.3-2是一位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的电路。他的连

接有什么错误?应该怎样纠正?

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压表的量程选错了;滑动变

阻器接线柱接法错误。纠正略。

2、 某电路接入一只电阻为242Ω的灯泡时,其中的电流是0.91A 。

如果该电路再并联接一个电阻为165Ω的电烙铁,电路的总电流变

为多大?

答:2.24A

3、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如果第一次测量时灯泡两端的电

压等于灯口上的标定电压,以后几次测量时电压逐次降低,直到看不到灯泡发光,对比这样得出的几个电阻值,你能发现什么?尝试做出解释,然后设计实验证实(或否定)你的解释。

答:小灯泡的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电阻值不同。

第四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 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供电电路,什么地方有可能发生短路?街头高压装置和学校配电室是否安装了护栏等防护设施?是否设立了警示牌?如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 为了保护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要防止通过它们的电流过大,如果电流过大,就有被烧毁的危险。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一下,实验中为什么绝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到两极上?

答:因为电流表内阻小,可能烧坏电流表。

3、自己查找资料,列举古今中外由于雷击而造成人身伤亡和其他损失的典型事例,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防雷的几条原则,写成短文,向同学报告。

第八章 电功率

第二节 电功率

1、 有一种用于220V 电路中的节能灯,额定功率仅为1W ,求通过它的电流。 答:10.0045220P W I A U V

===。 2、 一盏电灯25h 消耗1kW h ,这盏电灯的功率是多少? 答: 10.044025W kW h P kW W t h

==== 3、 一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烙铁,功率是100W ,电流是454mA 。这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多大? 答:310022045410P W U V I A -=

==? 4、 一个“220V 800W ”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阻丝的电阻有多大?

答:22

(220)60.5

800U U V R I P W

====Ω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图8.3—1是一位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所连的电路。画出他的电

路图。他的电路有什么错误或是不妥之处?应该怎样纠正?

答:错误之处及纠正方法是:变阻器的接线柱都接在了下面,应该将其

中一个接在上面的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应将两个接

线柱的接线对调一下。

2、一个灯泡上印着“PZ 220 25”,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有多大?如果把它接入一个110V 电压的电路中,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与接在220V 电路上相比,这时他发光的亮度是亮些还是暗些? 答:22(220)193625U V R P W ===Ω额定;22

(110) 6.251936U V P W P ===Ω实际实际,暗些。 3、某次雷电的电流约2?410A ,电压约8

110?V ,放电时间约0.001s 。这次雷电的电功率约多少千瓦?释放多少能量?

答:84129110210210210P UI V A W kW ==???=?=?;

释放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电功1292100.001210W Pt W s J ==??=?。

4、某工厂共有电灯1000盏,都用60W 的普通照明灯泡,平均每天用电12h 。如果都改用40W 的日光灯,不但可以省电,而且比原来更亮了。该厂一年(365天)可节约多少千瓦时的电?

答:节约的用电量 W W W t =-=?普通节能普通节能(P -P )

33(6010100040101000)12365kW h --=??-????

=87600kW h

5、 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答:灯丝烧断后再搭在一起,由于灯丝的长度变短而使其电阻变小,在灯泡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灯丝的电流会变大,根据P=UI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变大,所以灯泡会变亮。

第四节 电与热

1、 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 A 的电流时,1min 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答:22

(2)260480Q I Rt A s J ==?Ω?=

2、 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 的电饭锅,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答:4506027000Q W P t W s J

===?= 3、 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V ,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Ω,它的额定功率有多大?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 产生多少热量?

答:22(220)401210U V P W R ===Ω额定

额定; 40106024000Q W P t W s J ===

??=

4、 某校师生自制了一台电烘箱。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5A 的电流时,每分钟可产生4

6.610?J 的热量。求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和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 答: 436.610 1.11060W Q J P W t t s

?====?; 3221.11044(5)

P J R I A ?===Ω 5、 生活中哪些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为我们服务?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把热量散发出来?哪些东西在通电时会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关于这两方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改进意见? 答:电暖气、电烙铁、电热毯等在供暖时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防止电热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电动机利用翼状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电冰箱在放置时后背要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使热量通过空气散失,或者像计算机内的小风扇那样主动把热空气驱走。

6、 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

答:导线相互连接的位置接触电阻比较大,因而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也较大,造成此处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第五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为什么应该是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

答:保险丝电阻(率)比较大,使得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比较大,保险丝温度易升高,达到熔点后就自动熔断。

第六节 生活用电常识

1、 家里往往不止有一盏电灯,还有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器。这些用电器之间应该串联还是应该并联?为什么? 答:用电器之间应该是并联的。各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可以用开关分别控制它们的电路同或断;同时,各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工作电压都是相同的,这样便于统一各种不同用电器的电压规格(额定电压)。

2、 每盏电灯都有一个开关。这个开关和它所控制的电灯应该串联还是应该并联?如果连接错误,会不会发生危险?为什么?

答:这个开关和用电器应该是串联的。如果开关和它控制的灯泡之间并联,后果是很危险的(短路)。

3、 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还是零线和灯泡之间?为什么?

答:两种接发都能控制电灯,但是规范的接发是开关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如果把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在开关断开以后电灯还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去触碰电灯就容易触电。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在断电之后电灯上带电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第九章 电与磁

第二节 磁场

1 图9.2-6中的两个图分别画出了 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请在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并画出位于途中A 点和B 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答:磁感线总是从N 极出发回到S 极。因此,磁体的名称以及小磁针的指向如图8-1

所示。

2. 观察图9.2-5,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还是南方?你认为地

球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还是南极附近?为什么?

答: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是地理的北方;地球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根据磁体北极的定义,指南针N 极总是指向北方,而指南针N极所指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因此教材9.2-5的上端是地理的北极,下端是地理的南极,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因此9.2-5的上端是磁北极,应该位于地理南极附近。

3.4.略。

第三节电生磁

1 请你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答:

2如图9.3-10 所示,按小磁针的指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电流的方向和电源的“+、—”极答:

3如图9.3-11所示,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的状态怎样变化?

答:小磁针逆时针转动90°。转动到N极水平向右,最后稳定静止

第五节电磁继电器

1 图9.5-5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绿

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继电器线圈没有电流通过,它的上面两个触

电接触,工作电路中绿灯与电源构成回路,绿灯亮;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

继电器线圈有电流通过,它的下面两个触点接触,工作电路中红灯与电源构

成回路,红灯亮。

2图9.5-6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插入一段金

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

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温度升高时,水银面上升,当水银面上升到与金属丝接触,电磁铁线圈就有

电流流过。产生磁性吸引触点开关使之闭合,这时工作电路就形成一个回路,电铃

就响起来。

3.图9.5-7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衔铁B与弹性片A相连。接通电源后电磁铁吸

引衔铁,,敲击铃碗发声,但同时衔铁与螺钉分离。弄懂原理后。请你在图中9.5-2

所示的继电器上连接几条导线,它就成了一个电铃。这样的电铃没有铃碗,通常叫

做蜂鸣器。

图9-5-2

答:接通电源后,电磁铁吸引衔铁,敲击铃碗发声,但同时铃碗与螺钉分离,通过线圈的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由于弹性回到初始位置,这时铃碗与螺钉又接触,线圈的电路闭合,电磁铁又吸引衔铁,敲击铃碗发声……,如此往复,电铃就不断发出声音。蜂鸣器的连接如图9.5-2所示。

第六节电动机

1 电动机主要由子和子组成,是利用线圈在里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答:转;定;通电;磁场。

2. 一台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5.5KW,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有多大?

连续工作2h耗电多少?答:25A 11kW.h.

3. 设计一个电路,使直流电动机在人的操作下既能正转,也能反转。答:如图8-3

第七节磁生电

1、图9.7-6中的a表示垂直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

箭头方向运动时,在那种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流?答:右边两幅图.

2、发电机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它的电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尽可能细地思考能量的来

源和它的去向。画出方框图。

答:发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它的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

化而来的,例如:人用手摇动发电机,把手运动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

成电能,电流流过小灯泡使电能转化成光能。人手的机械能(发电机)→

电能(灯泡)→光能

3、电池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变,称为直流,观察手摇发电机灯泡的亮度与

手电筒灯泡的亮度,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答:手电筒灯泡亮度基本稳定不变,而手摇发电机的灯泡亮度随线圈的转动在闪烁变化。

4 当你唱卡拉OK时,要用到话筒,话筒的种类很多,图9.7-7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_________,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_________,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_______,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答:振动;振动;电流。

5 除了发电厂里有发电机以外,还有那些地方有发电机?尽可能多的说出来。这些发电机是靠什么带动的?把什么

能量转换成了电能?

答:汽车、拖拉机等设备中都有发电机,它们是靠发动机带动的。发动机把汽油、柴油等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6 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_______HZ,周期是______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______次。

答:50;0.02;50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的发展日新月异,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电话种类和用途。

答:录音电话机:是一种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具有自动应答和录音功能。当录音电话机接收到呼叫时,若振铃数次而无人摘记应答,它就向对方发送主人留言,并启动录音装置,记录对方讲话。投币电话机,是一种具有投币控制和通话计费功能的电话机。另外,还有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机。

2、3、4略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1、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97.4MHZ,它的波长是多少?

解:c=λf λ=c/f=3×108/97.4=3.08m

2、略

3、现在有一种叫做“隐形飞机”的军用飞机,雷达不能发现它。根据雷达的工作原理想一想,隐形飞机的形状应该有什么特征?机身的材料应该有什么特性?

答:雷达不能发现它。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

“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机,可以防止被雷达发现。隐形飞机用的主要是吸波材料,它的功能是通过吸收、散射和干涉等多种方式使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反射,是雷达很难发现它。

4、略

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略

2、找一台电视机,看看它的后面有没有标着A、V(或audio、video)字样的插孔。如果没有,怎样把VCD机或录音机送来的信号加到电视机上?看看说明书,或找有经验的人问一问。

答:“audio in”指音频输入“audio out”音频输出

“video in”指视频输出“video out”视频输出

3、第13频道至第68频道属于微波中的“分米波”,试着算出第68频道的波长范围就知道这个称呼的原因了。答:68频道的频率范围是950-958MHZ,根据c=λf,可以计算出其波长范围是0.31-0.32m,是分米数量级,所以68频道所用的电磁波属于“分米波”。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现在许多长途电话是以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站的。打这种长途电话时,会感到对方的反应有些延迟。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之一是无线电波在射向卫星和从卫星反射回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某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36000km,请你估算延迟的时间。为什么打市内电话时没有这种延迟?

答:延迟时间是0.24s。由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市内电话互相之间的距离近,电磁波传播造成的延迟时间非常短,人们根本感觉不到。

2、光是一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频率很高,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递大量信息。估算波长最短的红外线的频率,它大约相当于电视广播的第而频道频率的多少倍?

答:波长最短的红外线的频率大约相当于电视广播第二频道频率的106倍以上。

第7章 力 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第7章 力 第一节 力 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答:(1)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把跳板压弯;挤压橡皮泥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形状。(2)足球运动员将放在点球点上的足球射向球门;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枪膛里的子弹在火药燃烧后高温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射出枪膛。(3)力的大小:搬同一张课桌上楼八年级的同学比一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力的方向:开关铝合金玻璃窗顺着玻璃方向拉或推就可以达到目的,但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垂直于玻璃方向拉或推就不能达到目的;开关门时用同样大小的力沿一个方向拉门把手可以把门打开,越靠近门轴就越难,甚至不能打开门。 2.用细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 。请在图7.1-7中画出拉力F 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 的力推箱子,请在图7.1-8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7.1-9,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再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的时候同时受到另一只小船的反作用力,所以人坐的这只小船也要向后运动。 第二节 弹力 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两个 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 答:“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撤除力后橡 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是弹性 形变,因为撤除力后跳板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什么感到太费力,可是 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在弹性形变限度内,同一物体形变越大所用的 力越大。 F=4N F=75N

要动手动脑学物理

要动手动脑学物理 多年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总是强调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手段,达到即既学会物理知识,又能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如果能采用以下的边学边实验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帅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袈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导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需要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2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篇一:(人教2011课标版)(2012秋季使用)八年级物 理上册课后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和答案(word版)】 一节长度时间及测量 1、许多石英电子手表具有听表的功能,通过反复尝试学会使用这个 功能。 2、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来回摆。测出它摆 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 s的摆吗? 答: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 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对于后一个问题,可让学生通过不断尝试,认 识到小铁块的摆动周期只与绳的长度有关。 3、各组同学之间比一比,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 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 的方法? 答:略 4、用宽约2cm的牛皮纸条,自制量程为2m、分度值为1cm的 卷尺。用这个卷尺测量家里某个人的身高。起床后和临睡前各测一次,你会发现什么? 答:由于白天人们多处于站立姿势,自身的重使得骨骼间缝隙变小,因此临睡前的身高要低于起床后的身高。 5、联系电流表、温度计等测量工具的用法,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 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哪些做法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答:使用刻度尺常出现的错误有:(1)不注意起始刻度;(2)读 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测量结果不写单位;(3)刻度尺没有与被测 物体重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乘客、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填空: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___________是 静止的,相对于___________是运动的。 答:火车;树木、房屋等。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 参照物的?b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压强 1、估测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先估计你的体重,它的大小等于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在松软土地上,整个鞋印范围全部和土地接触。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边缘的轮廓,看鞋底范围内占有多少个方格(不满一格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再乘以 每一方格的面积。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如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cm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 ,他对地面的压 强是多大?与你对地面的压强相比哪个大? 2、解释下列现象 锯、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书包为什么要 用宽的背带,而不用细绳?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这对它的生 存为什么特别重要? 3、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子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4、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0.8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ⅹ10-4cm 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N ,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各是多大? 答案: 1. 解:该同学的重力:G=mg=50kg ⅹ10N/kg=500N 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ⅹ143cm 2=286cm 2=2.86ⅹ10-2m 2 他对地面的压强:P=S F =500N/2.86ⅹ10-2m 2=1.75ⅹ104Pa 2. 解:锯、剪刀、斧头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书包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啄木鸟的喙坚硬而细长,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更有利于啄开树洞。 3. 解:骆驼的脚掌大,可以增大与沙漠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从而避免脚掌陷入沙中,利于在沙漠中行走。 4. 解: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 1=F/S 1=20N/0.8ⅹ10-4m 2=2.5ⅹ105Pa 图顶尖对墙的压强:P 2=F/S 2=20N/5ⅹ10-8m 2=4ⅹ108Pa 第2节液体的压强 1、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图9.2-8)。为什么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为什么橡皮膜在下端时比在上端凹进的更多? 2、图9.2-9中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9.2-8 9.2-9

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八下(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七章 第一节力 1.(1)用力拉皮筋皮筋变长;大风将树吹弯了;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2)用头顶足球,会使足球变向;足球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接住;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用力蹬自行车,自行车会加速前进 (3)推一个半开的门,你用力小了门是不动的,大了就动了,你推得方向不同门可能会打开或关闭,作用点是如果你在里门轴远的地方推,很容易推动,距离门轴近的地方很难推动 2. 3. 4.不能。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用力推另一艘船时,另一只船也会给他一个反作用力,故两船都会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

第二节弹力 1.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因为撤去对橡皮泥施加的力后,橡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而当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跳板能够恢复原状,所以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2.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弹簧会因使用时间长了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弹簧的变形系数k就变了,即发生了变化,无法与原来的刻度相搭配,测出来的力自然不再准确。 4.0.3N 1.15N 5.因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当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发生想变,容积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已灌满且体积一定,所以会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 第三节重力 1. 2. 3. 4.答:还需要重锤线;

人教版九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九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从多方面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答:此题让学生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引导学生从形状、体积、流 动性等方面归纳总结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2.银河系有多大?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2115m。一束光穿1光年答:银河系巨大,其尺度在10=9.46×10m左右。长度单位用光年,越银河系要十万年。 3.组成物质的分子有大多?用什么长度单位最方便? 答: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忆分之几米,长度单位用nm,一般分子直径大约为0.3至0.4nm。4.固体、液体、气体都由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从微观模型考虑。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可采用如下列表比较的方法。 状态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分子运动情况特征 有一定体积很小固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很大有一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比固体稍大比固体小振动和移动液体无一定形状 无一定体积除碰撞外做匀速直线运动很小气体很大无一定形状 5.古人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关于这个猜想,你认为应做哪些修正。 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 中子也还有更精细的结构——夸克。 第二节质量 1.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果把物体从地面带到月球上、带到宇宙飞船中,这个物体的质量改变吗?答:不变。 2.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实际测一测。 答:取10个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则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m=m/10。总总3.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答:A A.仍是100g;B.大于100g;C.小于100g 4.某同学用天平、测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4个砝码,其中有1个100g,1个50g,2个 1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1.2-4所示。这块金属的质量是多少?答:170.32 g 5.有些商店使用一种台秤(图11.2-5),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这种台秤的哪两部分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什么相当于天平的砝码、游码?怎样判定它的横梁是否水平?它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怎样调整才能使横梁平衡? 答:秤盘、砝码盘;槽码和游码;秤杆水平;左边;秤杆左偏向右调整调零螺丝,秤杆右偏向左调整调零螺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 (2) 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在硬币边缘做一记号,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②用棉线在硬币上绕一周,用直尺量出棉线的长度; ③用直尺和三角尺量出硬币直径,算出周长。 (3)一页纸的厚度的测量方法:用直尺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 (4)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 2、用刻度尺测出自己一只脚的长度L ,则自己的身高为7L 3、因为1天等于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所以1天等于86400秒(1天=60秒×60×24=86400秒) 4、利用累积法,测量多个周期的总时间求平均值可以测得更准确。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 的摆长。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放在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 2、B 解析:向船尾跑去了,就是离船越来越远了,以船为参照物。 3、若以电视机为参照物,则可近似认为运动员和屏幕之间相对静止;但实际上我们根据经验,会很自然地选取相对于地球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以电视机中的观众、跑道为参照物,就会感觉运动员是运动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能。解析:这样就是说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慢。 2、用手表测出通过1km 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v=t s 求出速度。 3、小明前50m 的平均速度v 1=s m 650≈8.33m/s 小明在后50m 的平均速度 v 2=s m 750≈7.14m/s 小明在100m 的平均速度v=s m 13100≈7.69m/s 4、(1)v=t s =小时千米小时千米/05.268917.41318= (2) 小时 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68 .276/36.26523.2617253.140622 11 =====t s t s v 小时,千米小时千米/52.25615.1295333===t s v

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 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即6×109,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 全球人口数目的倍。 2.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室的每个地方。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3.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较显著。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起,所以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大。 5.

第二节 内能 1.(1)、冰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2)、火箭的内能增加,机械能增大。 (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的内能增 很小 有一定形 有一定体无一定形 无一定形有一定体无一定体 很小

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3.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的实例:煤气灶烧饭,太阳能热水器等;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的实例:暖水瓶、保温杯等。 4.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是摩擦生热。钉帽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第三节比热容 1.C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个特性,它与质量、温度、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B 解析:因为铜比铝的比热容小,升高的温度用来表示, 吸收的热量Q相同,铜和铝的质量相同,比热容小的铜的温度上升得高。 3.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相同质量的沙子温度上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比海水热得多 4.该物质的比热容

八年级物理教材全解.docx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⑴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本 P12) ⑵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马上停止, 它原来发出的声音还在向远处继续传播。 二、声音上怎样传播的 1、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到远处 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猜想与假设:声音依靠气体、液体、固体向外传播。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放有音乐芯片的瓶中空气抽去;在鱼缸旁击掌;耳朵贴在桌面,轻 敲另一端。 分析论证:音乐芯片的声音越来越小;鱼受到惊吓;听到很清晰的叩击声。 得出结论:声音是依靠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向外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叫做介质,介质中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介质的相应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 状向四周传播,就像将一石块投入水中,水面就会形成一圈圈的水波一样,故叫声波,所以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三、声速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叫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2、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指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⑵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就增加。 四、回声 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 象叫做回声。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2、回声的利用: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 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s=vt 计算时,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利用回t 应为 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人耳的构造

九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参照课本第6页第2、3、4自然段。 2.银河系相当巨大,其尺度在m左右,而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则为十万光年左右,这样表示比较方便。 3.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约为10-10m,用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最方便。 4.固体、液体、气体都由分子组成,因为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5.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它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有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为夸克组成。 二、质量 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果把物体从地面带到宇宙飞船中,带到月球上,这个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 2.取100个大头针一同放到天平上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将称量的结果除以100便得到1个大头针的质量。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他的被测物体,如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一个图钉的质量、一个曲别针的质量等。 3.A

4.170.32 Kg 5、这种台秤的秤盘和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槽码相当于天平的砝码,它的平衡螺母是在左边的调零螺丝, 三、密度 1.V=1.2×0.5×0.3=0.18m3 m=ρv=1000×0.18=180Kg 2.用学生天平测量多个硬币(如10个硬币)的质量m,,然后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把10个硬币全部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2,则硬币的密度ρ=m/V2-V1根据测得的密度值对照密度表中的铝的密度,看是否接近。1角、5角和1元硬币所用的金属是否相同,还是要根据实验测量得出其密度值加以判断。 3. m水=ρ水×V水=1000×2.5×10-3=2.5Kg m油=ρ油×V油=710×2.5×10-3=1.775 Kg 4. m气=ρ气×V气=1.29×9×7×3.5=284.4Kg 5. V =m/ρ=45/1000=0.045 m3 6.先利用“测多算少”(或称“累积法”)的办法,用天平称出n张铝箔的质量m,根据m/ρ算出n张铝箔的体积V,用刻度尺量出铝箔的长a和宽b,总厚度D= V/ab,每张铝箔厚d=D/n 四.测物质的密谋 从表格可知,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银,但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铜最适合做导线。因为铜的导电性能比银的稍差,但价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1.为了能把砍伐的木材从林场方便地运出,有水道的的地方常将木材连接成木排使其顺流而下。这个例子中,木排受到河水的浮力。请你从日常生活或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再举两个例子说明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浮力。 2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3.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示数如图10.1-7甲所 示,把重物浸在水中时的示数如图10.1-7乙所示。重物浸在水中时所受 的浮力是多大? 4.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 的压力为13N。你认为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5.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 请你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答案: 1.解:轮船可以在水面上航行;苹果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答案不唯一) 2.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然后提着钩码让钩码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钩码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3.解: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3.2N-2.2N=1N 4.解: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下-F上=13N-5N=8N 5.解: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橡皮泥 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F1和F2大小不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若F1和F2大小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1.北京“水立方”中游泳池的水深设计比一般标准游泳池深了0.5m,有人说,水的深度越深,其产生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各国运动员在“水立方”的比赛成绩普遍提高就不足为奇了。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请比较以下浮力的大小。 (1)同样重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2)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3)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3.一个在节日放飞的气球,体积是620m3。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有多大?设地面附近气温是0°C,气压是1×105Pa,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6N,金属零件的体积有多大? 5.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 答案: 1.解:不对。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深度无 关。

人教物理八年级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年级第一章“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及提示 p16 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 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s 1=1500 km ,快车的速度v 1=105 km/h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1=1 1v s =14.3 h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s 2=1200 km ,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 2=600 km/h ,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2=2 2v s =2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 3=340 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 3=1000 km ,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3=3 3v s =0.8 h 3.能听到两次敲打声。第一次声音是由铁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中的空气传来的。 3、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一般解题时,会把长理解为很长或无限长) 如没听到两次声音,师生共同讨论是否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 相关知识:长铁管至少要40米。

4、255m(本题不要求格式,只要能计算正确就行) 5、小、大、温度 p18 1、有些收音机没有“STEREO MONO”开关,但多数立体声收音机有此开关。尽可能观察,并做此实验,体验立体声和非立体声的不同。如果耳机不是立体声的,将开关放在“MONO”位置接收信号较灵敏。 2、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是让学生看看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就行。助听器普及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质量越来越好,人们的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等。 p24 1、略 2、哨子很好做,用塑料管和竹管都可以,只要是能改变所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 3、250Mz,能 4、此题知识上的要求不高,只要做了,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行了。 p28 1、略 2、工厂里的电动机、车床等。公路上主要有汽车的发动机、喇叭等。 3、A、C是有效、合理的;B有效,但不合理;D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监测装置。 4、略 p30 1、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2、3062m 3、略 人教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动手动脑学物理” 参考答案及提示

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 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s 1=1500 km ,快车的速度v 1=105 km/h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1=1 1v s =14.3 h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s 2=1200 km ,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 2=600 km/h ,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2=2 2v s =2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 3=340 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 3=1000 km ,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 t 3=3 3v s =0.8 h 3.能听到两次敲打声。第一次声音是由铁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中的空气传来的。 3、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一般解题时,会把长理解为很长或无限长) 如没听到两次声音,师生共同讨论是否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 相关知识:长铁管至少要40米。 4、255m (本题不要求格式,只要能计算正确就行) 5、小、大、温度 p18

1、有些收音机没有“STEREO MONO”开关,但多数立体声收音机有此开关。尽可能观察,并做此实验,体验立体声和非立体声的不同。如果耳机不是立体声的,将开关放在“MONO”位置接收信号较灵敏。 2、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是让学生看看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就行。助听器普及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质量越来越好,人们的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等。 p24 1、略 2、哨子很好做,用塑料管和竹管都可以,只要是能改变所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 3、250Mz,能 4、此题知识上的要求不高,只要做了,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行了。 p28 1、略 2、工厂里的电动机、车床等。公路上主要有汽车的发动机、喇叭等。 3、A、C是有效、合理的;B有效,但不合理;D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监测装置。 4、略 p30 1、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2、3062m 3、略 人教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动手动脑学物理” 参考答案及提示 p38 1、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极大,约为3×108m/s,所以可以近似认为在雷电发生的同时我们就看到了闪电,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及时间,即可求出雷电处距观察者的距离s=340m/s×4s=1360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WORD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案: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能说明桌子是振动的就可以。 比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或者仿照课上的实验,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对于前、后两种方法,教师应该都予以肯定,尤其是前一种方法,要大加赞赏。凡利用课上没有讲过的方法来做验证的,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举一反三,鼓励联系实际,这是新课标所强调的。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答案: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首先在实际中声音是不可能从北京传播到上海的,这里题目的设问,只是一种假设。另外声速、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火车的速度、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等数据,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需要学生自己查找数据。实际上,由于这种计算不要求太精确(也不可能太精确),根据查找到的数据,或者自己知道大致的数值,最后估算即可。在这里,切忌用物理计算题的标准要求学生。不要打击学生参与问题研究的积极性。有关数据如下: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约为1 500km(实为1 463 km);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约为1 200 km; Z13(北京一上海)快车大约平均每小时运行120km; 737客机平均每小时行驶约600km。 此题中体现两个能力培养点。①假设。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提出假设,在物理问题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理想模型和简化问题。②估算。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许多场合,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实际意义,更能说明问题。 这里估算的目的是让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疑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答案: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 此题不能只给出一个绝对答案,否则就会种下“重计算,轻事实”的恶果。如果有学生听到两次声音,应该请他告诉其他同学能听到两次声音的条件(主要是铁管的长度足够长)。如果没有学生听到两次声音,师生共同讨论是否有可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才可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总之,不要把此题当成一道计算题简单地处理。 此题的实验体验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是有困难的。40 m长的铁管、安静的环境等都不容易满足,最好教师在这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方便的线索。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领他们从这里走向第二阶段——理论探究。

初二物理上册课本

第一章声现象 16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 测量。通过评估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 真实值。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 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 000 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 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 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 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 经过1.5 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 m/s计算)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 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声音在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受影响。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 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 生物课上大家已经知道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 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 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图1.2-1)。

第一章声现象 18 图1.2-4立体声收音机上 的STEREO-MONO开关 双耳效应 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 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 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 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 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 音是立体的。但是如果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放大后播放出来,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立体的声音。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图1.2-3)。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 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 关(图1.2-4)。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 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 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 体声的效果。 图1.2-3立体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天津专用)+第九章+压强+趣味.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奇异的容器 能不能制造出这样一种容器,使流出的水不顾容器里面液体的液面在逐渐降低,始终流出得很均匀而不会越来越慢呢?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办不到的。 但是这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如下图所画的瓶正是这样一种奇异的容器。这个容器是一个普通的窄颈瓶,通过它的塞子,插着一根玻璃管。如果你把比玻璃管下端更低的龙头打 开,液体就会均匀地往外流,一直到容器里的液面降低到跟玻璃管下端相平为止。如果把玻璃管插到差不多与水龙头平齐的地方,你就可以使全部液体均匀地从容器里流出,虽然这是 一股很弱的水流。 这是什么缘故呢?让我们想一想,在龙头开着的时候(如图所示),容器里会发生些 什么情况?水向外流的时候,容器里的液面就会下降,外面的空气就通过玻璃管从水下面流进瓶里的稀薄空气里。气泡一个一个从水里冒上来,聚集在容器上部的水面上。这时候在那么高的水平面上所受的压力等于大气的压力。也就是说,从龙头流出的水,只是在 那一层水的压力下往外流,因为容器内外的大气压力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也因为那一层水的高度是不变的,所以从龙头流出的水始终保持着同样的速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现在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拔去跟玻璃管下端相平的塞子,那么水会流出得多快 呢?

原来水完全不往外流(当然这只是在孔非常小,可以不予计算的时候才是这样。不然的话,水会在同孔的宽度一样厚的那一薄层水的压力下向外流)。事实上,这里的内外压力都跟大气压力相等,没有什么力能够迫使水向外流。 可是如果你把那个比玻璃管下端高的塞子拔出来,那就不但没有水从容器里流出,外面的空气还会从这里流进容器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容器这一部分里,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要小。 有这种特别性质的容器是物理学家马里奥特发明出来的,所以这样的容器就叫做“马里奥特容器”。 静脉滴注中的压强知识 1.当输液针刚插入瓶内时,有时为何会有药液冲出? 当护士用针筒把药剂压入瓶子内时,里面空气体积变小,瓶内空气压强增大,因 ,所以当输液针头插入瓶口时,就有药液被压出来,速度很快,直至。这样一来造成了不少药液的损失,有经验的护士总是在压入药剂后抽出一部分空气,使。 2.输液瓶口为何要插两根管? 假设刚开始时瓶内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瓶口处的压强为,(如图所示)由于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水柱,所以。当输液针插入瓶口后,因,所以有一部分药液经输液管流出。在药液高度降低时,瓶内空气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减小,当时,药

初二物理下册课本

初二物理下册课本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机械能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四章 (三、功和功率)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理解功率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说明与建议

功 学生已经学过了电功、机械能,知道了一些能量的知识,“功”的讲解应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课本图14.3-1中的三幅图表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对物体做了功。课本图14.3-2中,物体虽然受力,但是它的动能或势能都没有变化,就不能说力作了功。让学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在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可先复习一下有关简单机械的知识。 用手直接把物体举高与使用简单机械把物体举高相同的距离,物体的势能的增加是一样的,而物体势能的增加是通过力来完成的。通过对定滑轮做功的演示、分析,得出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不变量,给出功的定义。这里还可进一步用杠杆做演示,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教师也可尝试用探究的方式来教学,向学生说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由于做功的多少表示能量转换的多少,所以功的单位与能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焦耳。把一个普通大小的苹果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让学生对焦耳的大小有大致的概念。 想想议议 这个讨论主要是要使学生认识功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两个因素决

{word试卷}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物理(下)(沪粤版)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小晴在清洗苹果和梨子时,发现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对此,她做出了 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大 B.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小 C.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大 D.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小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 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变为3 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7 N B.4 N C.3 N D.1 N 3. 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100 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 g水溢出, 则() 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 B.土豆会沉入盆底 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 D.不能据此判断出土豆的浮沉 4. 三国时期,诸葛亮放飞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关于“孔明灯” 会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灯笼的重力大于浮力 B.灯笼的重力小于浮力 C.灯笼的重力等于浮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 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1所示),若 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图1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6. 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 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7. 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 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8. 如图3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 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图3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