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区分电信设备

快速区分电信设备

快速区分电信设备
快速区分电信设备

说明

基站侧已安装设备中区分电信CDMA(3G)系统、LTE-FDD(4G)系统、LTE-TDD(4G)系统最直观的辨别方法是设备的外观,其次是馈线上打的标记(标签、色环),再者就是设备型号(供应商家,产品规格,工参数据)。以下是详细的图文解说

辨别方法一:设备的外观

CDMA(3G)RRU

LTE-FDD(4G)RRU 【分为诺基亚(2T2R 、2T4R)、华为(2T2R 、2T4R)】

LTE-TDD(4G)RRU 【分为诺基亚(2T2R)、华为(2T2R)】

华为 LTE-FDD(4G)RRU

区分电信CDMA(3G)系统、LTE-FDD(4G)系统、LTE-TDD(4G)系统最直观的辨别方法是馈线上打的标记(标签、色环)。 CDMA(3G)系统馈线、电源线、野战光缆的色环为红黄蓝三种

诺基亚标志

LTE-FDD(4G)系统馈线、电源线、野战光缆的色环为红黄蓝三种再加一道白色色环

LTE-TDD(4G)系统馈线、电源线、野战光缆的色环为紫橙绿三种

区分电信CDMA(3G)系统、LTE-FDD(4G)系统、LTE-TDD(4G)系统天线的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天线下方的馈线接口(电信分为2接口、4接口、6接口)因为接口少,而且全部为7/8接口,所以很好区分

区分电信CDMA(3G)系统、LTE-FDD(4G)系统、LTE-TDD(4G)系统BBU 的方法(外形、槽位板件、标签)

LTE-FDD/TDD

(4G)系统BBU 诺基亚

平台特点介绍

第四部分系统整体功能以及特点介绍 实时视频监控 B/S和C/S架构监控

统一界面浏览 1.第三方设备均有各自的接入协议以及编码协议,通过PUI对接后,系统将所 有码流统一进行转换为标准H.264码流,从而实现在同一界面下的统一管理视频控制功能 2.视频显示控制:标清视频显示、高清视频显示 3.视频多画面查询:用户可输入需要查询的具体视频流名称、所属部门等在视 频监控区域或GIS地图区域进行查询视频并播放 4.个性化资源树建立功能:用户可自主建立所需要监控的资源数,将视频流按 照隶属关系重新编排,方便监控与管理—特色功能 5.断开后自动重连 6.视频区当前帧率码率显示 7.图像反转功能—特色功能 8.视频采集参数配置功能: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 9.预处理配置功能:无预处理/噪声滤波 10.视频画面叠加参数配置功能:文字、时间、图片、GPS 11.超速报警时GPS数据变色功能—特色功能 12.视频编码流配置功能:实时/存储/手机流 13.视频编码格式配置功能:CIF/4CIF/QCIF/D1/720P/1080P 14.最高帧率限制功能 15.最高码率限制功能 16.移动侦测配置功能:区域、全屏、禁止 17.移动侦测持续时间配置功能 18.侦测亮度调节功能

19.敏感区域屏蔽功能 云台控制功能 20.控制区锁定/解锁功能 21.上下左右方向控制功能 22.放大缩小功能 23.光圈打开关闭功能 24.聚焦推进拉远功能 25.云台转动速度调节功能 26.辅助设备停启功能:加温器雨刷 27.巡航路线编辑功能 28.巡航路线节点编辑功能 29.巡航路线节点逗留时间设置功能 30.巡航停启功能 31.自动巡航功能 32.自动扫描设置功能 33.预置位编辑功能:支持255个预置位 34.手动前往/联动前往预置位功能 35.辅助设备编辑功能 图像抓拍功能 36.抓拍分辨率配置功能1080P/720P/D1/CIF: 37.抓拍图片质量配置功能:对比度、饱和度、亮度、色调 38.抓拍周期配置功能 39.抓拍图片数量配置功能 40.连拍间隔配置功能 41.本地抓拍:客户端存储 42.远程抓拍:服务器存储 43.连拍功能—特色功能 44.录像回放过程抓拍功能-特色功能 45.联动预抓拍功能:在发生某事件时,系统支持将该事件发生之前几秒的图片 进行抓拍—特色功能 历史图像调用、检索、回放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 管理办法 1

【发布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04-24 【生效日期】 -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现将《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网络运行事故报告受理电话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将电信网络运行事故报告受理电话通知辖区内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保障电信网络运行稳定可靠,预防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发生,促进电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信监管部门)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运行维护(包括局数据和软件版本管理等),网络运行安全,安全生产,网络运行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通信保障措施,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病毒、非法远程控制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为满足特殊通信需求而采取的网络运行安全措施,为防止和减少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

事故而采取的安全生产措施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网络运行事故是指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人为破坏、施工损坏或网络自身故障造成的电信基础设施损坏、电信网络中断、电信业务中断等情况。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网络运行事故划分见附件一)。 第四条第四条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遵守本办法和有关网络运行维护的行业标准,加强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运行维护监督制度,完善网络运行安全条件,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第五条电信监管部门是网络运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本行政区内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网络运行维护责任

啥叫电信级设备

啥叫电信级设备 电信级设备,首先就得整机箱式的,一水儿的模块化设计,就一个槽位上扣板还得一个拼一个,每个板子都取一个很牛逼的名字,还得是英文简称,不行也得搞成拼音字母,就是设计人员不是十天半月还分不清楚这些板子的名字和扣接位置。板子全都是竖插板,机框上下都得加风扇,涡轮式的,上面抽风,下面吹风,也只有竖插的才能满足机房送风要求,满足散热要求。当然能有液氢液氮冷却的那自然就更拉风了,一看就是倍专业的那种。不论处理能力多少,机框都得往大了整,最好是整个机架的高度,有可能自己搞个超高的机架!不行也得1/2、最少也得1/3机架高度,你要是设计一个产品还是用几U几U做介绍,甚至还是一个PIZZABOX的小玩意儿,你去参加招标会,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机箱那肯定是中间背板了,能光背板就光背板,能全光背板就更好了,别管接口速率多少,背板接口至少80G以上,160G,甚至上T的,尽管往上设计,这样设计的背板,至少的用上30年。接口卡全都插在正面,端口排的特整齐的那种,什么走线槽布线区全都有,用户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用光纤用光纤,想用铜缆用铜缆。电源设计上,用户想用直流用直流,想用交流用交流。啥电源输入范围全给用户考虑了,全电压半点压都支持;能集成一个UPS那就更有面子了。配置上,那自然都是冗余设计的,还得支持热插拔,用户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想什么时候拔就什么时候拔。风扇必须是冗余的,还是模块化设计,都得根据机房、机框、单板、关键芯片温度自动调节转速。算法的整的相当的复杂,光风扇控制模块就得单独占两个槽位,一个控制风扇正向转一个控制风扇反着转,这都是还是冗余设计的。风扇模块也都支持热插拔,全都分组模块化,个数一定要多,不管有多少热量,风力一定要足。风扇得选高速的,能力多强无所谓,噪音一定要大,一开机那动静就跟轰炸机启动似的,俩人站在边上即使是咬耳朵,挨着说话还得喉!接口板啥都有,种类一样不少,国内国外的,开放私有的,现在过时的,将来流行的,一个不少。总之啊,POS、Ethernet、ATM啥都有,速率还特齐全,T1E1到40GPOS一样不少。用户有啥需求都给整个大板子,你还别闲板子大,说不定还得加个加速卡才能处理的过来。主控板、处理板那得分开,还做的贼大,一个挨一个的后面插,都得让你看的眼花缭乱。主控、处理板都带出接口,而且还全是40G的,广一个console口都能支持上G的流量,你就别管用户用不用,板子上只要有,往机框上一插特有面子。处理能力多少,暂且不谈,咱就是接口密度高!什么自动报警,自动切换全都的有,还全都得是热备份热切换,切换不说挺业务,连一个包都不让丢。就得给用户一堆提示,连机房外面有人放了一个响屁都得给用户提示。不管用户能不能看懂,一天日志信息就得需要上G的存储空间。软件系统,别管什么,都得是构架在实时操作系统上的网络操作系统,启动一次至少的半个小时,你还别闲时间长,那仅仅是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所需要的时间。还得初始化一大堆的芯片,启动一大堆的业务,应用程序之类的,现在流行的都有,什么QQ啊,MSN啊,电驴BT之类的一个都不能少。还能支持数字娱乐,最新的编码格式,不需要装插件,播的特流畅。软件还能支持热备份热插拔热加载,什么业务新上什么业务,还得不间断。硬件构架得用NP,还得是多个的并行处理,光一个就是好几百BIPS的处理能力。实在不行也得用FPGA,速度有保证灵活性咱首也有依靠!里面ASIC也用了不少,要不高速咋保证呢。什么协处理器啊,各种引擎一个都不能少,一定要和供应商打好交道,做到独家供应。如果供应商设计能力达不到,那还的自己设计,设计水平至少得比业界领先两三年。啥网管软件都得支持,本地的,远程的一个不能少,命令、接口还特不兼容,最好全是自己的私有协议,都让第三方开发支持软件,给他们一个接口。操作界面一定不能友好,那显出你做的东西不专业,随便早个十几年网管经验的人来,琢磨半天都还是一头雾水。他要是不学他个半年一载都不敢随便进入配置模式,一动就给提示,error,warning一大堆。技术支持文档也少不了,什么硬件安装手册,典型配置手册,软件帮助文档一个都不能少,随便扔一个出来都是十几卷的大部头。各种语言版本的都用,就连非洲本地仅有300人会的土著语言都不能落下,那体现你关注客户,重视客户啊。你得问像这样设计制造的产品目录价低不了吧,那你的先问问像这样设计的设备,那可靠性怎样?应该能够满足五个九的要求吧?五个九?那是从小数点后面三位开始计算的!我告诉你吧目标价格一开始就是比业界其他的高几个数量级,不管是短名单还是战略合作伙伴,都一个价,还没有折扣。你得理解运营商的心理,能掏的起钱建个网络的,不在乎多掏点钱买个好设备。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只求最贵;不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船上工作经验,依据船舶规范和公约要求,对船舶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日常检测进行了全面总结,正确的掌握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船舶的安全营运水平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船舶无线电检测 1.驾驶台上无线电设备的外部检查1 . 1罗经甲板检查 ①检查天线的布置是否合理,天线外观状况是否良好。②罗经甲板上所有电缆应用金属扎带沿支架绑扎,电缆进入各设备入口应用填料密封。③检查VDR和EPIRB固定位置周围上方空间无遮挡物。④查看桅杆及其上附连设备的总体状况是否良好。⑤天线的检查:M/HF 天线由SSB无线电话收发天线和DSC无线电话数字选择呼叫天线组成。天线周围应有围栏防护并标识高压危险,发射天线馈线应绝缘。雷达天线安装位置必须考虑到工作距离和盲区的因素,工作盲区不得大于 50 米。如果船舶配置两台雷达,应尽可能将S 波段雷达装在上,而X 波段雷达装在下面。AIS天线由VHF天线和AIS-GPS天线组成,它的VHF天线其安装位置的水平面360度内应无障碍物,并应在水平方向距离导体结构2米以上。AIS的VHF天线应安全地远离雷达、发射机等类似的高功率源天线,AIS的VHF 天线与船舶VHF电话天线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10米或在垂直方向上间隔2 米。GNSS天线:应在水平360度仰角5度至90度范围内无连续障碍物,桅、支架等障碍物不应在较大的水平角度范围内遮盖天线。天线应远离雷达、INMARSAT系统等高功率发射机发射波束3米。 1 . 2驾驶室外两侧的检查 ①核查左右舷灯状况,角度是否正确,背面无光黑漆是否有破坏。 ②室外两侧舵角指示器、螺旋桨转速指示器、喇叭、BNWAS复位按钮、电罗经复示器等是否正常。注意露天电气设备的应满足防水等级 IP44。 1 . 3无线电资料配备检查

互联网各大平台网络推广模式分析报告

《互联网各大平台网络推广模式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导读 (1) 第二章网络推广模式优势 (2) 第三章常见网络推广模式 (3)

一BBS营销 (4) 二博客营销 (5) 三微博营销 (5) 四微信营销 (6) 五聊天群组营销 (11) 六病毒性营销 (12) 七问答营销 (12) 八百度百科文库营销 (13) 九Email营销 (13) 十视频营销 (15) 十一电子书营销 (15) 十二软文营销 (17) 十三广告联盟营销 (18) 十四链接交换营销 (21) 十五搜索竞价广告 (22) 十六搜索引擎优化 (24) 第一章:导读 网络推广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活动。被推广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以及个人等等。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调查中国93% 的企业没有尝试过网络推广,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只有16% 的企业。这一调查研究表示中国互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2012年数据表示,企业网络推广率大幅度提升。 2010年6月8日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了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经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等数据。目前不管是生产型、贸易型、技术型、服务型企业都通过

使用网络营销来消除与客户之间的时间及空间局限性,达到更大的传播效果和企业销售收益。 第二章:网络推广模式优势 如今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广告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青睐消费者的喜欢。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广告则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网络推广模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很多优势: 1. 广泛和开放性 网络广告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广告信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效果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另外,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路牌等传统广告都具有很大的强迫性,而网络广告的过程是开放的、非强迫性的,这一点同传统传媒有本质的不同。 2. 实时和可控性 网络广告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制作并进行投放,而传统广告制作成本较高,投放周期固定。而且,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以改动往往也需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网络广告可以按照客户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这样,广告主的经营决策变化就能及时实施和推广。 3. 直接和针对性 通过传统广告,消费者只能间接地接触其所宣传的产品,无法通过广告直接感受产品或了解厂商的具体运作和服务的提供。而网络广告则不同,只要消费者看到了所感兴趣的内容,直接单击鼠标,即可进入该企业网站,了解到业务的具体内容。另外,网络广告可以投放给某些特定的目标人群,甚至可以做到一对一的定向投放。根据不同来访者的特点,网络广告可以灵活地实现时间定向、地域定向、频道定向,从而实现了对消费者的清晰归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广告的到达率。 4. 双向和交互性 传统的广告信息流是单向的,即企业推出什么内容,消费者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什么内容。而网络广告突破了这种单向性的局限,实现了供求双方信息流的双向互动。通过网络广告的链接,用户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位直接填写并提交在线表单信息信息,厂商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

深圳电信分公司电信网故障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深圳电信分公司电信网故障处理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集团公司对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的要求,为了规范深圳市分公司故障处理流程,加强故障管理,明确我分公司相关部门、单位在故障处理各环节中的职责,确保故障的及时发现、准确定位、及时修复以及故障的记录、统计、分析全面准确,以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集团公司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原则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03]479号)、《2004年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网络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广东电信运维[2004]65号)、《深圳市电信分公司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暂行)》(深电网络[2004]1号)及《深圳市电信局通信网故障处理管理办法(暂行)》(深电运[2001]12号),结合深圳电信网的特点和我局近年相关的维护管理办法制订。 第三条本办法的适用范围是:深圳市分公司交换、智能网、传输、动力、接入网、无线网、数据及IP网、计算机网、光缆、管道、线路等通信设备和缆线故障。 第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深圳市分公司网络管理部。 第二章故障管理职责界定 第六条网络管理部职责 网络管理部为深圳市分公司投入运行的电信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单位、部门及专业间的关系,制定故障处理原则和相关办法,对重大故障的处理实施指挥调度,实施维护指标的分解并对各单位的故障处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网络监控中心职责 网络监控中心是深圳本地网各专业网络安全运行及网络设备监控和故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网重大故障的处理实施指挥、调度,是全网通信设施安全

的受理和监控部门,7*24小时实时监控本地通信网运行状况。接受省网管中心及市分公司网络管理部的领导和指挥。 网络监控中心7*24小时集中受理大客户部、10000号等前端部门、现场维护部门申告的网络/设备故障,互联互通部门及其他运营商申告的网间故障和其他本地网申告的跨本地网故障,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派障。根据收集、受理或系统显示的故障信息,进行故障判断及简单处理。测试处理后恢复正常的,做好记录,否则根据故障类型、定位及时派单通知相关维护部门处理,实现故障的受理、处理、跟踪、考核的闭环管理,执行重大事项的传报制度,并根据故障级别、故障处理的时限按故障上报流程和故障升级制度上报相关领导和管理部门。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指挥、协调、监督各维护部门在最短的时限内处理故障,恢复通信。 故障处理后,受理故障回单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测试审核,若确认已恢复正常,记录故障历时,分类归档,并对原报障部门进行回访;若故障未恢复,重派单给相应维护部门,并继续跟踪处理。 对故障处理情况定期进行分析统计及通报,汇总整理后报市分公司网络管理部。挖掘故障根源,提出改进措施,并负责每月对各维护部门进行故障管理进行通报。网络管理部根据网络监控中心的统计结果对各单位的网络和大客户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考核。 行使市分公司通信值班室职责,负责市分公司的通信值班工作。 第八条客响资源部职责 负责整理大客户电路资料,并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做好客户端的协调工作,负责交换、传输、数据、动力、无线等网络及设备资源调配管理工作。负责故障抢修过程中的紧急调度。 第九条维护安装部职责 负责对地面局有关管线维护、终端装维的专业管理,指导地面局装维工作。指导和监督地面局执行管线和终端设备维护规程、维护作业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种管线和终端设备预检、预修、巡查工作,完成各项管线维护和终端装维的质量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组织制定管线及终端的应急保障预案。 第十条网络维护部职责

电信设备的维护及管理

良好的电信设备维护质量是确保整个电信 网优质高效安全 良好的电信设备维护质量是确保整个电信网优质高效安全运行的 重要保证,做好设备和电路的维护管理工作是电信部门的重要任务。本章内容: 1.维护工作的目的、要求、及维护内容。 2.电缆改接与用户割接的方法和步骤。 3.电缆线路充气维护中维护气压标准规定;充气维护系统的组成; 充气设备的组成;气门、气塞的制作;气闭段的组成;监控系 统组成和气压传感器设置以及电缆查漏。 本章重点: 1.电缆维护内容。 2.充气维护系统的组成。 3.气塞、气门的制作。 4.充气维护监控系统组成和气压传感安装、设置。 5.查找电缆漏气点。 本章难点:

1.气塞、气门的制作。 2.充气维护监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电缆线路漏气点的查找方法及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维护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电缆线路设备的检修周期。 3.掌握电缆改接和用户割接的方法。 4.掌握电缆气压维护标准。 5.掌握充气段的组成和气塞、气门安装位置及制作方法。 6.掌握电缆漏气点的查找方法。 6.1本地网线路维护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良好、畅通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就要求做好线路维护工作,采取先进的方法保持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完整状态和标准性能,并在障碍形成前及时发现并消除一切影响线路安全的外界因素。 6.1.1维护工作目的 具体目的或基本任务有下列两点: 1.保持通信设备的良好使用状态和优良的传输质量保证通信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不发生阻断。做好对风雪、冰凌、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防卫工作,预防障碍的发生。 2.贯彻各种维护、建筑规程制度及技术标准,消除线路上的一

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一、智能无线电监测网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各省市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所面临的异构系统难以整合、监测手段被动低效、业务决策缺乏依据、指挥调度流程不畅等难题依然存在。华日公司的智能监测网系统,通过整合各类已建的固定监测站(含小型站)、移动监测站及网格化监测系统资源,并增补适当的智能化监测设备,对现有监测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全时全域频谱监测能力,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大大提升了整个监测网的管理运行自动化水平,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监测网系统,可为智慧无线电管理提供诸多有力的支撑: ●监测网运行模式从临时被动任务执行转向长时主动数据收集; ●数据采集从手工碎片化转向自动连续化;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闲置率; ●增强监测网管理能力,减轻运维人员工作压力; ●从单维监测数据分析转向多维频谱管理决策; ●干扰处置、考试保障、重大活动保障等的异常预警和全程支持; ●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软件动态改变系统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 系统能力 1)全域监测设施联合作业能力 智能监测网的核心运行基础是通过面向服务中间件和标准的接口规范实现对来自于不同厂商的监测系统的整合,并提供统一的设备控制、数据管理和分析界面,形成监测一体化平台,从而盘活全网资源,提升异构系统联合作业的能力。当重大活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种能力将大为突破现有监测系统在监测资源调度上的瓶颈。

2)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的智能网络管理能力 伴随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大量新型监测设备接入系统,使监测网的规模和运维难度日益增大。华日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以网络拓扑和地理分布为视点,对站点环境、站点设备、网络流量、设备资源消耗等进行监控,能对在网站点进行统一的监测任务调度、遥控开关机、设备自检,并提供基于设备自检和网络检测的故障告警和基于7X24小时电磁环境数据采集分析的设备数据异常预警,从而系统运维带来极大便利。 3)监测网自动运行能力 除支持常规监测功能外,智能监测网全网均在系统后台服务器的调度下,根据频谱监测数据自动化分析的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执行各类电磁环境数据、信号特征数据、多模式组合定位数据等的采集任务,并将所获取的数据自动分类压缩汇入各类专题数据库中。移动监测站、可搬移设备、无人升空监测平台等设备的数据也可在线或离线汇入系统。这种“大小结合,移动补盲”的联合作业模式,在大幅降低监测站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监测设备的利用率,使无线电管理机构更实时严密地掌握所辖区域的完整电磁态势。 4)海量监测数据存储能力 随着监测站的增多与全时全域电磁环境数据采集模式的建立,全网积累的数据量将会有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华日智能监测网依托成熟、安全、可靠的云存储与云计算服务,采用虚拟化存储等技术,可适应海量电磁环境数据大规模存储的需求,减轻用户在数据存储设备运维方面的压力,并在对应用层屏蔽了数据物理存储位置信息的同时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形成无线电管理云数据库,使数据应用具有更好的弹性,能满

互联网电商系统架构介绍

互联网电商系统架构介绍

背景 说起架构,大多人想到的是技术语言、技术框架、SOA、微服务、中间件等,这些都是纯粹的系统架构或基础架构,它们基本不受业务影响,大多可以独立于具体业务进行开发和发展,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甚至标准化的技术产品。 但实际上大多情况下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我们开发的更多的是应用系统或者称之为业务系统,业务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应用(业务)架构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 而这些不同的特点单纯靠技术肯定解决不了,应用架构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技术中立,所以更多时候我们要从应用的角度而不是技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我做过电商核心交易相关系统,提起电商大家想到的自然是PV、UV、高性能、高并发、高稳定、抢购秒杀、订单、库存、分布式事务等。 这里的每一个点初听起来都充满着高深与神秘,以关心较多的秒杀为例(1000 万人秒杀100 块100g 的金条)我们来分析看看。 常规秒杀架构常规架构如下

常规流量分布模型 展示层流量> 应用层流量> 服务层流量> DB 层流量 超NB 的系统流量分布模型如下 展示层流量= 应用层流量= 服务层流量= DB 层流量

我们知道DB 是系统最底层也是流量的最大瓶颈,从上面几个图可以看到,超NB 的公司解决了DB 瓶颈所有流量可以一路直到DB 层,每一层都可以任意扩展,那么系统的压力就可以轻松化解。 当然一些没有经验的系统也是这么做的,但DB 层甚至其他层扩展做不好,所以系统经常挂。而实际上再NB 的公司也不会这么去做,即使技术上能做到也没有必要,因为代价实在太大。 所以我们要从DB 层之前想办法梯形逐层进行流量过滤,也就成了上边看到的常规流量分布模型,最好的结果就是到DB 层流量只有实际的订单数100(100 块金条)。 秒杀流量过滤—常规思路 回到常规流量分布模型,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秒杀系统流量过滤过程:

无线电设备检测报告

2.4G\5.8G无线接入设备 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2016-7-1-1 设备名称:H3C WA2620X室外型802.11ac无线接入设备委托单位:华三通信技术 检测类别:入网检测

检验报告信息目录 一、本报告注意事项 二、检测单位信息 三、委托单位信息 四、主要信息 1.被检设备名称 2.委托单位 3.检测地点 4.检测依据 5.检测项目 6.检验结论 五、检测信息 1.测试连接图 2.测试设备 3.测试环境及相关信息 六、检测容及数据

一、本报告注意事项 1.检验报告无设备“检验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2.未经批准,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检验报告。 3.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4.检验报告无批准、审核、检测人员签字无效。 5.检验报告涂改无效。 6.本检测结果仅对所检物品负责。 7.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向检测单位提出。 二、检测单位信息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063000 电话:0315 传真:0315 三、委托单位信息 委托单位:华三通信技术 地址:市滨江区之江科技工业园六合路310号 邮政编码:310000 电话:00 传真:00

四、主要信息

编写:88888 审核:888888 批准:888888

五、检测信息 1、测试连接图: 2、测试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生产厂商校准日期 1 频谱/信号分析仪 1 Agilent 2015.01.06 2 DC1900SW3测量控制箱 1 世纪德辰2015.01.06 3、测试环境及相关信息: 检测地点东经118°11′46″温度23℃北纬39°40′14″海拔21米 电压220V 湿度35%RH 气压1005Hpa

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规定试行

精心整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 规定(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无〔2017〕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各相关单位: 心(以下统称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使用的各类无线电监测设施在系统选型、建设验收、日常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内的测试验证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对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负责制定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方案,选择测试验证机构,指导并监督测试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维护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对新建无线电监测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测试验证,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测试验证,确保无线电监测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第六条根据设备状况,对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5~7年测试验证一次,对移动、可搬移和便携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及系统中的监测接收机每3~5年测试验证一次。 超过10年的无线电监测设施,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测试验证周期。 第七条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综合考虑本地区(单位)无线电监测设施 况。 第十条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测试验证方法应按照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进行(部分标准名称见附件)。 对尚无相关标准作为测试依据的,各无线电监测设施使用单位应会同相关技术部门和测试验证机构,参考相关标准,科学合理制定测试验证方法,经专家评审后实施。 第十一条在新购置无线电监测设施和对在用无线电监测设施进行一体化服务改造时,相关设备应满足《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要求。鼓励相关单位在设备购置或系统改造升级时提出对《超短波监测管理服务接口规范》符合性的测评要求,并采用软件测试系统开展测试验证工作。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2014修正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2014修正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 (2001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11号公布。根据2014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8号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公用电信网的安全畅通,加强电信设备进网管理,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信设备是指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 电信终端设备是指连接在公用电信网末端,为用户提供发送和接收信息功能的电信设备。 无线电通信设备是指连接在公用电信网上,以无线电为通信手段的电信设备。 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是指涉及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之间或者不同电信业务的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电信设备。 第三条国家对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电信设备实行进网许可制度。 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必须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未获得进网许可证的,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使用和在国内销售。 第四条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和公布。 第五条电信设备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申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申请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定。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应当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措施。 第六条生产企业申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应当附送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电信设备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认证机构出具的产品认证证书。 检测机构对申请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进行检测的依据、检测规程和出具的检测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或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定。 第七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国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授权的受理机构承担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申请的具体受理事宜。 第二章进网许可程序 第八条生产企业申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授权的受理机构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申请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格式文本)。申请表应当由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境外生产企业应当委托中国境内的代理机构提交申请表,并出具委托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境内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受境外生产企业委托代理申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的代理机构,应当提供代理机构有效执照; (三)企业情况介绍。包括企业概况、生产条件、仪表配备、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措施等内容。对国家规定包修、包换和包退的产品,还应提供履行有关责任的文件; (四)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审核报告。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提供认证证书;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提供满足相关要求的质量体系审核机构出具的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的介绍

第十六章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一、前言 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工作是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维护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从源头上减少干扰源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台前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以及日常的年检是监测工作及进行合理的台站面局的基础性工作。 对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段、信号特征、杂散发射、占用带宽以及其它一些重要参数的充分掌握可以提高监测及查处干扰的效率和质量,是从事无线电管理的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无线通信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加上传统的各类无线电业务,无线电发射机的种类十分繁杂,相应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众多。本文力争从基本原理出发,对涉及到的一些共性的设备检测的方法做一说明,并尽量涵盖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所关心的检测项目。 二、技术各词解释 2.1频率容限 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允许偏差。单位为相对值或绝对值。 2.2发射功率 发射功率依据其测试位置或发射途径不同分为: ——端口传导功率(匹配状态) ——辐射功率(包括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有效辐射功率,前者比后者大2.15dB) 根据发射类别或信号特征发射功率亦可分为: ——峰包功率(调制包络最高峰一个射频周期内的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发射机在调制中以所遇到的最低频率周期相比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功率) ——载波功率(无调制时载波的平均功率) 2.3必要带宽 对于给定的发射类别,恰好确保进行规定条件下要求的质量和速率的信息传输所需的带宽。 2.4占用带宽 此带宽外的上、下限频带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分别为一确定发射总功率的β/2。一般取β/2为0.5%。 2.5非意愿发射(unwanted emission) 杂散发射域:在必要带宽外但不包括杂散域对应的频率范围,这里带外发射通常占主导地位。 带外发射:由调制处理产生的恰好落在必要带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发射,但不包括杂散发射。通常其落在距中心频率±250%必要带宽以内。必要带宽 以外的非意愿发射看作为带外发射。但对于非常窄或宽的必要带宽, 带外发射域和杂散发射域边界的限定需参考Rec.ITU-R SM.329-8 Annex 8。杂散发射域可能存在带外发射,同样,带外发射域也有可能 存在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落在必要带宽之外,但减少其电平不会影响相应的信息传输的一个或 多个频率发射,它包括除了带外发射外的谐波发射、寄生发射、

第七章 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无线电监测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化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是将行政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相结合,对无线电频率和空间卫星轨道资源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随着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使用频谱资源已成为人类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对频谱资源进行计划、指配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既要保障通信业务的安全,不受干扰侵害,又要合理使用和开发频谱资源,提高频率的使用效率。 无线电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机构对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资源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 无线电管理的概念,实际上表达了四层含义: *无线电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它是由国家所授权和特许的机关来实施的活动。 *无线电管理的对象是研究、开发、使用无线电波的各种活动。由于开发、使用、研究电磁波的活动是由具体的人使用设备达到的,所以无线电管理必然要涉及到人和设备。 *对开发、使用、研究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的活动所实施的这种管理,是通过计划、规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执行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它贯穿于无线电管理的全部过程中。 这是无线电管理的职能,也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站的审批、频率指配、电波的监测、型号的核准、设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以及对用户的教育和服务等等。 *无线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无线电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电信终端设备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doc 26页)

电信终端设备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doc 26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编号:CNCA—08C—031:2001 电信设备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电信终端设备 2001-12-07发布

2002-05-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电信设备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电信终端设备 1.适用范围 本实施规则适用于电信终端设备的强制性认证。 电信终端设备是指连接在公用电信网末端,为用户提供发送和接收信息功能的电信设备。本实施细则中的电信终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终端、无绳电话终端、集团电话、传真机、调制解调器(含卡)、移动用户终端、ISDN终端、数据终端(含卡)、多媒体终端设备。 2.认证模式 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审查 + 获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3.1认证的申请 3.2型式试验 3.3初始工厂审查 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3.5获证后的监督 4.认证实施 4.1认证申请 4.1.1申请单元划分 4.1.1.1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申请认证。 同一制造商、同一型号但生产厂不同的产品应分为不同的申请单元,但

型式试验仅在一个工厂的样品上进行。 4.1.1.2 产品的电气结构、产品的安全件和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零部件(附件3中带*号的零部件)相同的可作为一个单元申请认证。认证时具体产品申请单元划分说明见附件1。 4.1.2申请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 1)电气原理图和/或系统框图等; 2)关键元器件和/或主要原材料清单; 3) 维修手册和中文使用说明书; 4) 中文铭牌和警告标记; 5)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 6)其他需要的文件。 4.2型式试验 4.2.1型式试验的送样 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 申请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系列产品为同一申请单元申请认证时,应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型号。 4.2.1.2送样数量 型式试验的样品由申请人负责按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整机产品的送样量见附件1。随整机进行检测的安全件送样量以及送样要求见附件2。

设备检测实验室设备配置建议最新

第十八章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设备配置建议 一、概述: 无线电设备检测工作是无线电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无线电通信应用愈来愈广泛,各种无线电通信设备迅速增加,新技术、新体制、新设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我国得以应用。为了使有限的频谱资源能够科学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防止无线电设备本身产品质量不合格产生的各种有害干扰,从源头上减少无线电干扰信号,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确保各种无线电设备正常进行,必须加强对各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应积极开展无线电设备检测工作。 现阶段在我国应用的通信技术体制非常广泛,目前 TDMA(GSM900/DCS1800/GPRS)、CDMA(cdmaOne)、PHS(小灵通)为代表的通信体制正在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广泛的应用。同时,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W-CDMA、TD-S-CDMA、LAS-CDMA 等)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开发之中,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得到应用。在当前的数字时代,除电信运营企业全部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实现运营网络的数据、语音、图象等的无线传输外,其它应用场合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字调制技术,如DBS直接广播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通信、Bluetooh蓝牙数据传输、WirelessLAN无线区域通信等。同时,各种新的系统如LMDS,WLAN,BLUETOOTH等不断投入使用。必将对无线电设备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作为无线电频谱的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首先是无线发射机系统的射频指标,如:发射总功率、频率准确度、占用带宽、杂散发射

等。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其他指标的测试,辅助运营商进行系统检测。其主要测试项目应包括: 1.频率准确度 2.最大输出功率 3.发射机互调 4.杂散发射 5.占用带宽 OBW、邻道功率ACP 6.相位误差 另外,针对GSM系统,可增加调制及开关的频谱,功率时间曲线的测试;针对CDMA系统和扩频系统,可增加矢量幅度误差(EVM),码域功率和幅度统计特性(CCDF)等测试项目。 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权威性,必须建立一个合格的检测实验室。它必须具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全满足被测设备技术指标的测量仪器、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下重点讨论检测实验室需配备的仪器。 二、检测实验室仪器仪表的配置应原则: 1.仪器功能强: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所要求的主要项目和指标。 2.测量基准高:测量结果应具备权威性,以便对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进行认证、验收、日常抽查、事故判别和质量检测。 3.通用性能好:应尽量基于单台设备平台对各种体制网络设备(TDMA、CDMA、PHS、CDMA2000、W-CDMA等)进行测量。 4.方便携带性:可以方便地在野外现场搭建测量系统。运输、搬移方便,抗震动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强。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1总则 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 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 2.1.1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 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 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 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 2.1.6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 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 2.1.7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 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2.1.8A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A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另设置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和三级无线电监测站。 2.1.9B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B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