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环氧树脂层

关于环氧树脂层

关于环氧树脂层
关于环氧树脂层

关于环氧树脂层

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基本知识

(一)、环氧树脂的概念:

环氧树脂是指高分子链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属于热固性树脂,代表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二).环氧树脂的特点(通常指双酚A型环氧树脂)

1.单独的环氧树脂应用价值很低,它需要与固化剂配合使用才有实用价值。

2.高粘接强度:在合成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胶接强度居前列。

3.固化收缩率小,在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收缩率最小,这也是环氧树脂胶固化胶接高的原因之一。例如:

酚醛树脂胶:8—10% ;有机硅树脂胶:6—8%

聚酯树脂胶:4—8% ;环氧树脂胶:1—3%

若经过改性加工后的环氧树脂胶收缩率可降为0.1—0.3%,热膨胀系数为6.0×10-5/℃

4.耐化学性能工好:在固化体系中的醚基、苯环和脂肪羟基不易受酸碱侵蚀。在海水、石油、煤油、10%H2SO4、10%HCl、10%HAc、10%NH3、10%H3PO4和30%Na2CO3中可以用两年;而在50%H2SO4和10%HNO3常温浸泡半年;10%NaOH(100℃)浸泡一个月,性能保持不变。

5.电绝缘性优良:环氧树脂的击穿电压可大于35kv/mm

6.工艺性能良好、制品尺寸稳定、耐性良好和吸水率低。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优点固然好,但也有其缺点:

①.操作粘度大,这在施工方面显的有些不方便

②.固化物性脆,伸长率小。

③.剥离强度低。

④.耐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差。

(三).环氧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1.环氧树脂的发展史:

环氧树脂是1938年由P.Castam申请瑞士专利,由汽巴公司在1946年研制出最早的环氧粘接剂,1949年美国的S.O.Creentee研制了环氧涂料,我国于1958年开始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2.环氧树脂的应用:

①涂料工业: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需用量最大,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高固分涂料。可广泛用于管道容器、汽车、船舶、航天、电子、玩具、工艺品等行业。

②电子电器工业:环氧树脂胶可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例如整流器、变压器的密封灌注;电子元器件的密封保护;机电产品的绝缘处理与粘接;蓄电池的密封粘接;电容器、电阻、电感器的表面披覆。

③五金饰品,工艺品、体育用品品行业:可用于标牌、饰品、商标、

五金、球拍、钓具、运动用品、工艺品等产品上。

④光电行业:可用于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像素管、电子显示屏、LED灯饰等产品的封装、灌注和粘接。

⑤建筑工业:在道路、桥梁、地坪、钢铁结构、建筑、墙体涂料、堤坝、工程施工、文物修补等行业也会广泛用到。

⑥胶粘剂、密封剂和复合材料领域:如风力发电机叶片、工艺品、陶瓷、玻璃等各种物质之间的粘接,碳纤维板材的复合、微电子材料的密封等等。

(四).环氧树脂胶的特性

1、环氧树脂胶是在环氧树脂的基础上对其特性进行再加工或改性,使其性能参数等符合特定的要求,通常环氧树脂胶也需要有固化剂搭配才能使用,并且需要混合均匀后才能完全固化,一般环氧树脂胶称为A胶或主剂,固化剂称为B胶或固化剂(硬化剂)。

2、反映环氧树脂胶固化前的主要特性有:颜色、粘度、比重、配比、凝胶时间、可使用时间、固化时间、触变性(止流性)、硬度、表面张力等。

环氧树脂

编辑本段类型 1、活性氢化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2、以过氧化氢或过酸(例如过醋酸)将双键进行液相氧化; 3、双键化合物的空气氧化; 4、由于它的性能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同时应用环氧树脂的对象也不是千 遍一律的,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对环氧树脂的性能也有所要求,例如有的要求低温快干,有的要求绝缘性能优良。因而要有的放矢对环氧树脂加以改性。 编辑本段应用特性 1、形式多样。各种树脂、固化剂、改性剂体系几乎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对 形式提出的要求,其范围可以从极低的粘度到高熔点固体。 2、固化方便。选用各种不同的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几乎可以在0~ 180℃温度范围内固化。 3、粘附力强。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固有的极性羟基和醚键的存在,使 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粘附强度。 4、收缩性低。环氧树脂和所用的固化剂的反应是通过直接加成反应 或树脂分子中环氧基的开环聚合反应来进行的,没有水或其它挥发性副产物放出。它们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在固化过程中显示出很低的收缩性(小于2%)。 5、力学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6、电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是一种具有高介电性能、耐表面 漏电、耐电弧的优良绝缘材料。 7、化学稳定性。通常,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耐碱性、 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像固化环氧体系的其它性能一样,化学稳定性也取决于所选用的树脂和固化剂。适当地选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可以使其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能。 8、尺寸稳定性。上述的许多性能的综合,使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突出 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 9、耐霉菌。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耐大多数霉菌,可以在苛刻的热带 条件下使用。

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及配制

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及配制 段国红赵玉英王二兵 (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以苯酚与丙酮为原料,以硫酸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苯的作用下合成了 2,2 -二羟苯基丙烷,即双酚 A。研究了硫酸的滴加速度、助催化剂甲苯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双酚 A 收率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硫酸约每 min 13 滴,甲苯与苯酚质量比为1∶ 4,反应时间为 2 h,反应温度为 35℃。收率为 22. 78%。双酚 A 的熔点为154 ~ 158℃。通过对所得产品的红外光谱与双酚 A 的标准红外光谱对比,可以基本证明所合成的产物就是双酚 A。利用所合成的双酚 A 与环氧氯丙烷反应,采用一步法合成路线,制备了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合成过程中对双酚 A 与环氧氯丙烷的配比、碱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环氧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所制备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 0.475,配制的胶粘剂的室温固化时间为 3 h。在外力作用下,两铝片粘结的固化时间为 2. 0 h,无外力作用时,两铝片粘结的固化时间为 2. 5 h。对玻璃与铜电极进行粘结的室温固化时间为 3. 5 h,玻璃与铝电极粘结的固化时间为3. 5 h。 关键词双酚 A 环氧树脂胶粘剂 环氧树脂胶粘剂又称环氧胶粘剂,简称环氧胶。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发展迅速,已经众所周知,几乎无所不粘,一直受宠不衰,是性能较为全面、应用相对广泛的一类胶粘剂,素有“万能胶”和“大力胶”之美称。 在合成胶粘剂中环氧胶粘剂具有粘结力大、粘结强度高、固化收缩小、电性能优良、尺寸稳定好、抗蠕变性能强、耐化学介质、毒害性很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对金属、木材、塑料、玻璃、陶瓷、复合材料、混凝土、橡胶、织物等多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除了粘结性能之外,还有密封、堵漏、绝缘、防松、防腐粘涂、耐磨、导电、导磁、导热、固定、加固修补、装饰等作用。因此在航空、机械、石油、轻工、水力、化工、冶金、农机、铁路、医疗器械、工艺美术、文物修复、文体用品、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极为广泛和非常成功的应用[1]。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主要试剂 苯酚( 化学纯) ,双酚 A,丙酮,甲苯,苯,98% 硫酸,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乙二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碳酸钙,酚酞指示剂,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实验设备及仪器 MH - 250 调温型电热套( 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XKJ -1 增力电动搅拌器( 姜堰市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8 -1 磁力加热搅拌器( 苏州威尔实验用品有限公司) ,SGW X -4 显微熔点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JM628 便携式数字温度计( 天津今明仪器有限公司) ,S. C. 202 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浙江省嘉兴县新胜电热仪器厂制造) ,MB - 104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1. 3 双酚 A 的合成[2 ~7] 将 30 g 苯酚加入三口烧瓶中,用 8 mL 甲苯将其溶解,在不断搅拌下,加入 12 mL 丙酮。当其全部溶解后,温度达到 15℃时,匀速搅拌下,开始逐滴加入浓硫酸 18 mL。保持反应混和物的温度在 35℃。溶液颜色由无色透明转为橘红色,逐渐变粘,搅拌持续2 h。 将上述液体以细流状倾入150 mL 冰水中并充分搅拌,则溶液中出现黄色的小颗粒状物,静置。待溶液充分冷却后经减压过滤,将滤饼用水洗涤至呈中性,压紧抽干,再用滤纸

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

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 日本专利公开:平6-271794 发明人:武田基幸 概述: 本发明关于耐冲击性和耐腐蚀性优秀的阴极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特别是关于在不降低阴极电泳涂膜的耐腐蚀性下能提高其耐冲击性的稳定的阴极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 阻极电泳涂装,作为泳透性或膜厚均匀性、优异的防腐蚀性和环境污染少的涂装方法,除作汽车底漆外,还可广泛地用作工厂机械或家庭器具、电器制品的底漆等。但是,特别是在汽车涂装体系这样的要求高耐腐蚀性和高冲击性等的领域中,期望有高物性的涂膜。作为一般电泳涂料用树脂,主链采用耐腐蚀性优秀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它与钢板的附着性好,但其缺点是硬而脆。为此,历来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二醇、聚酯多元醇、末端羧基化的丁二烯丙烯腈、多胺等柔韧性扩链剂来改性环氧树脂。但是,尽管这些改性能提高耐冲击性,然而其他涂膜性能特别是耐腐蚀性却出现问题。后来又提出在电泳涂料中添加由内交联乙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制成的微胶,例如,日本专利公开昭62-149761、昭62-273271、昭63-63760、昭63-63677、昭64 -17895、平4-165098、平4-226171等提出在阴极电泳涂料中添加微胶,以提高涂膜的平滑性、提高消光及端部防腐蚀性、但是这些方法提高耐腐蚀性和耐光冲击的效果还不如意,在涂料贮存中有微胶产生沉降,涂料稳定性差等缺点。 本发明者等对贮存中微胶不沉降、涂料稳定性好的电泳涂料进行了种种研究,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降低阴极电泳涂膜耐腐蚀性下提高耐冲击性的电泳涂料用的稳定的环氧树脂组成物。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分散了2~3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微粒成分的环氧树脂和胺反应得的反应物特征的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其制法是,在预先液化的环氧树脂中,分散(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微粒子成分后为得到一定分子量,再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双酚类反应,把得到的环氧树脂和胺反应,制造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 本发明的电泳涂料用环氧树脂组成物是在预先液化的环氧树脂中分散(甲基) 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微粒子成分2~30重量份之后,为得到一定分子量再和双酚类在催化剂存在下物反应,得到的分散子(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的环氧树脂再和胺反应的反应物,聚合物微粒子自身被环氧·胺加成物包覆,由此而得到聚合物微粒稳定的树脂。 对于此点再进行说明,从前的技术是在环氧树脂分散体中添加混合聚俣物微粒子分散液,由于聚合物微粒子是在直接在水系中被稳定分散的,微粒子表面如-COOH、-NH 2、-OH等极性基必须和表面活性剂等作用。而本发明中,聚合物微粒子是被分攻体预先液化的环氧树脂中,其表面一旦用环氧树脂包覆之后,该粒子表面的环氧树脂就和胺发生发生反应,那么聚合物微粒子就被环氧·胺加成物包覆,根据需要,用酸中和并成为水性化树脂。由于聚合物微粒子不是直接与水接触的,推定能改善稳定性。这点是本发明与从前技术的主要不同点。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用的均匀分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粒子的液态环氧树脂可按众所周知的方法制造。例如,用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历来各种聚合法制造的(甲

超薄磨耗层施工总结

湖北京珠高速公路第二期路面改造专项工程沪渝(原沪蓉)高速(郑店-豹澥)段超薄磨耗层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次超薄磨耗层施工路段为沪渝(原沪蓉)高速公路K877+934~K883+804 (原沪蓉高速K030+010~K035+880)段,单幅12公里,主要任务为对原沥青路面进行病害处治后进行2cm超薄磨耗层罩面。 二、施工工期 计划开工时间:2009年9月21日;实际开工时间:2009年9月21日; 计划完工时间:2009年9月27日;实际完工时间:2009年9月27日。 三、工程各项准备工作 (一)交通封闭 根据业主、交警、路政等部门要求,项目部及时完成保通方案的批复。我项目部准备了3套安全标志,根据路面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和交警的要求,项目部将交通道路封闭控制分为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项目部安排3名专职安全员,另配20名协管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了交通通畅。 (二)试验工作 (1)超薄磨耗层试验情况 A、材料说明 a、粗集料1#、2#、3#采用南京鑫石磊交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玄武岩,细集料4#料采用郑店断岭庙鸽子山石灰石; b、沥青采用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沥青; c、水泥由武汉凌云水泥厂提供的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B、前期准备工作 a、矿料试验 C、沥青试验 (三)人员、设备和材料准备 (1)人员组成 项目部管理人员18人,包括设备操作手35人,其他辅助人员22人,民工队60人。其中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如下:

(2)主要机械设备

(3)材料储备 为了具备开工条件,根据业主和监理要求,项目部材料准备充分。主要材料储备如下: 1)玄武岩:7千吨; 2)沥青:40吨; 3)贴缝带:5000米; 4)改性乳化沥青:5吨等。 (4)技术方案报批 试验段开工前,项目部就试验段区域各类施工内容编写了《试验段开工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主体工程开工前,我部编写了《开工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主要包括项目部组建、人机料的准备、各类试验结果,安保方案等。指导方针明确,施工工艺清楚。 四、施工工艺控制 (一)原路面病害处置情况 道路封闭后组织技术人员对超车道、行车道、硬路肩裂缝进行详了细的调查,做好记录并且在现场做好明确的标记,采用贴缝带对裂缝进行黏贴处理,处理效果较好。 (二)沥青混合料试拌与摊铺 (1)拌合楼的拌和方式

环氧树脂砂浆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 金湖县2013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灌区 末级渠系工程混凝土钢筋保护不足采用环氧树脂 砂浆封闭防渗施工方案 金湖县2013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在检测中出现钢筋保护层厚度低于设计值,为了防止渗水腐蚀钢筋,保证建筑物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运行安全,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处理方案方案。监理部监督检查如下: 123(( (1(2是作为一种填料,不能有受潮、结块等现象。 (3)黄砂采用级配良好的II 区中砂,过4.75㎜的筛、洗净并烘至恒干,保证含水量在0.5%以下。级配良好的黄砂能节约环氧树脂的用量,而筛去>4.75㎜部分的颗粒能有效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4) 稀释剂采用丙酮,增韧剂采用二丁脂,固化剂采用乙二胺,乙二胺分子量为60.1

四、检查拌和程序是否规范 各种材料按配合比准确称量(环氧树脂常温下很粘稠不易操作,经过适当加热才会呈液态,但加热温度过高会加快环氧砂浆的凝固,所以加热至环氧树脂呈液态能方便操作即可),先将环氧树脂和丙酮、二丁脂拌匀,取另外一容器黄砂与水泥混合后,将环氧树脂混合料倒入,一边倒一边搅拌;搅拌均匀最后加入乙二胺,一边加一边搅拌。由于乙二胺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水份反应产生雾气,所以乙二胺要最后称量,以免挥发量过大。 六、检查施工注意事项是否到位 1、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不低于15℃,不超过40℃,相对湿度小于85%时方能施工。 2、施工者应做好施工部位、时间、温度、相对湿度、表面处理、材料等实际记录,以备查考。

3、环氧树脂涂料施工后,应立即清洗有关设备和工具。 4、环氧基液的涂抹厚度一遍不超过1mm,涂刷基液需间隔30min后,涂第二遍以防产生气泡。施工结束后,要用草袋子或黑塑料布遮盖,严禁用水养护。 七、检查安全技术要求是否到位 1、在拌合乙二胺和丙酮时要避免与皮肤接触,施工场地四周应拉好警戒带和挂好警告牌。 2、施工场地四周10米内严禁明火作业,严禁吸烟。 3 4 5 6 整洁。 养

环氧树脂固化剂概述

环氧树脂固化剂概述 环氧树脂本身为热塑性的线型结构,受热后固态树脂可以软化、熔融,变成粘稠态或液态;液态树脂受热黏度降低。只有加入固化剂后,环氧树脂才能得到实用。一个完整概念的环氧树脂组成物应该由四个方面的成分组成。但在实际应用时,不一定四个方面的成分都要具备,但树脂成分中的固化剂必不可少,可见固化剂的重要。 环氧树脂所以能取得广泛应用,就是因为这些成分多变配合的结果。尤其是固化剂,一旦环氧树脂确定之后,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组成物的工艺性和固化产物(产品)的最终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固化剂定义及分类 1、定义 环氧树脂本身是热塑性的线型结构,不能直接拿来就应用,必须在向树脂中加入第二组分,在一定温度(或湿度)等条件下,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进行加成聚合反应,或催化聚合反应,生成三维网络结构(体型网状结构)的固化物后才能使用。这个充当第二组分的化合物称作固化剂,分为加成型固化剂和触媒型固化剂。 2、固化剂的分类 固化剂按反应性和化学结构分类如下 1、伯胺与环氧基的反应 当用伯胺固化环氧树脂时,在第一阶段伯胺和环氧基反应生成仲胺;在第二阶段,生成的仲胺和环氧基反应生成叔胺,并且生成的羟基亦能和环氧基反应、具有加速反应进行的倾向。 胺的化学结构不同,它们与环氧基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在初期反应速度比较快,环氧基消耗的比较多,到达一定的时间后,环氧基的消耗不像开始那么多。环

氧基的反应程度在3周的期间内非常低,聚酰胺只有40%,二亚乙基三胺也只不过65%,要进一步提高环氧基的反应程度,有必要在高温下进行固化反应。 当多胺固化环氧树脂时,醇或酚的存在会促进反应加快,但不能改变最后的反应程度。醇、酚的羟基和环氧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促进开环,醇羟基容易开成这种键,因此显示更大的从促进作用。除了酚、醇之外,有机酸、硫酰胺等对反应也有促进作用。但邻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没有促进作用,这是由于它们和胺反应和成了酰亚胺之故。有些基团具有抑制作用。 如:,OR、,COOR、,SO3R、,CON2R、,SO2NR2、,CN、,NO2等。 2、叔胺与环氧基的反应 叔胺是强碱性化合物。叔胺固化环氧树脂按阴离子聚合反应进行。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首先作用环氧基,使其开环,生成氧阴离子,氧阴离子攻击环氧基,开环加成,这种开环加成连锁 反应进行下去固化环氧树脂。 3、咪唑化合物与环氧基反应 咪唑化合物为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式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一个氮原子处于仲胺,另一个氮原子为叔胺。首先仲胺基的活泼氢和环氧基反应生成加成物,该加成物再和别的环氧基反应生成在分子内兼具?和?离子的离子络合物,生成的离子络合物的?和环氧基反应,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开环聚合固化环氧树脂。咪唑的阴离子聚合受加成物生成的制约,因此聚合速度比叔胺慢。 4、三氟化硼,胺络合物与环氧基的反应 BF3是环氧树脂的阳离子型催化剂,由于反应剧烈,无法应用,以与路易斯碱(胺类、醚类等)形成络合物的形式使用。BF3胺络合物是应用最早的潜伏型固化剂之一。它的阳离子聚合反应历程引发环氧基开环聚合,在和环氧基反应时,环氧基

论高速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分析

论高速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分析 超薄磨耗层技术具有施工迅速、路面性能好、保护路基、工程造价低等多种特点,将其应用在公路养护中,能有效地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因此,在进行公路养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超薄磨耗层技术,从而为我国公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标签: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应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养护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使用超薄磨耗层技术。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路面上出现的交通负载问题,能够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寿命。与此同时,超薄磨耗层技术可以预防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问题,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抗磨损性。 2 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1 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的特点 笔者认为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施工周期短,保障了施工进度,降低了由于公路施工而给交通带来的不便。(2)性能优越,施工较为便利,厚度薄,节约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修建成本。(3)立足于路面实际情况,从而制定最为适合的解决方案。(4)直接在路面之上加铺,不需要对原路面深铣刨,降低了旧路面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时超薄磨耗层与传统的热沥青罩面相比,在使用性能上具有以下优点:(1)全新的防水粘接层与下面层粘接更好,有效防止了下渗水的破坏,具有更好的防水功能。(2)断级配混合料更有效的调整现有路面的平整度,修复小于15mm车辙等路面病害;(3)具有更高的抗滑性能、更好的排水能力,雨天行车更安全;(4)施工效率高,单位时间施工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即可开放交通。 2.2 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 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主要适合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路面出现轻微的中等病害,需要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养护。从而进一步改善公路各方面的性能,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2)路面光滑,路面纹理的深度不足,或者是摩擦系数不满足使用需求,需要优化车辆行驶质量。(3)路面仅仅是出现了较为轻微的裂缝,或者是出现轻微的剥落等问题,通过该技术改善其缺陷。第四,车辆行驶之时发出较大的噪音,需要降低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噪音问题。 3 高速公路养护中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的“三废”的处理。 关键词:环氧树脂发展概况生产工艺 定义及发展概况 1.环氧树脂定义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最常用的双酚A 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 Diglycidyl ether of bis phenol A(缩写DGEBP A),其结构为: 2.发展概况 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 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氧树脂的分类及其合成工艺 1.分类 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和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 按分子中官能团的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按室温下的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 2.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不同。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2)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的命名 (1) 双酚A型环氧树脂 (2) 水性环氧树脂 (3) 柔韧性环氧树脂 (4) 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

一、环氧树脂的命名 1、国标GB/T1630-1989的命名法 按照GB/T1630-1989的规定,环氧树脂的名称由树脂缩写代号加牌号组成。按照GB/T1844-1995规定,环氧树脂缩写代号用“EP”表示。环氧树脂牌号由两个数字组组成。两组数字间用一字线连接:第Ⅰ数字组—第Ⅱ数字组。 (1)第1数字组。第1数字组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一数字(命名顺序号l、2、3、4、5)代表所指的特性,前两位数字表示树

脂的化学组分,后三位数字分别表示树脂黏度、环氧当量的范围值和对改性剂或溶剂的规定。按照表2—1列出的命名顺序号,依次标出各项性能的类别数或档数。如果某项性能末作规定,则在相应位置以“0”表示。 (2)第Ⅱ数字组。第Ⅱ数字组由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一数字(命名顺序号6、7、8)代表所指的特性,分别表示树脂的密度范围值、添加剂类型和特征。按照表2—2列出的命名顺序号,依次标出各项性能的档数。如果某项性能未作规定,则在相应位置以“0”表示。 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

注:树脂化学组分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类树脂写作“01”,“10”类树脂写作“10”。对由两类不同化学组分组成的树脂混合物,可用符号“00”表示。 环氧树脂的次要性能

注:①如果使用多种添加剂或规定有多种特征标示,应标出最主要的一种。②全面评定材料的燃烧性,至少需要测定燃烧性、引火性、放出热量、释放的有毒气体和烟密度等性能。 (3)命名举例。例1-某种环氧树脂(EP),化学组分为脂肪族缩水甘油醚(03),教度为l-5Pa·s(3),环氧当量为291-525g/mol(6),不含改性剂(1),密度为1.15-1.19g/cm3(3),未规定添加剂(0)和特征(o),其名称为EP0336l-300。例2- 某种环氧树脂(EP),系以两种不同化学组分(00)组成,树脂为半固体(5),环氧当量为2ll一290g/mol(5),含有活性剂(2),密度为1.20-1.29 g/cm3 (4),加有填料(2)和具有耐热注(5),其名称为EP 00552—425。 2、国标GB/T1630-1989的命名法 鉴于目前仍大量采用环氧树脂的老型号,故将老国标“GB/T1630-1989环氧树脂分类、型号、命名”中环氧树脂的命名摘录于下,以便查阅。 (1)分类和代号环氧树脂按其主要组成物质不同而分类,并分别给以代号如下。

高速公路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

河南洛三灵项目NovaChip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是公司养护施工一项新技术,主要解决交通负载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道路路面养护问题。面对公司养护市场的全面进入,掌握此项技术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围绕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流程和关键点展开介绍。 NovaChip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介绍 ■概述 NovaChip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系统是壳牌公司注册的一种针对交通负载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道路的路面养护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也可作为新建道路表面磨耗层,是一种超长耐久的表面层,具有抗滑、抗车辙、抗磨耗的优良性能。它是将15-25mm厚的NovaBinder 沥青混合料摊铺在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施工,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喷洒和改性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经压路机压实以后一次成型。 ■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1、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 采用壳牌有限公司生产的NovaBinder改性沥青和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该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为NovaChip沥清混合料专用原材料,采用特殊的配方进行设计,能够实现热混合料层和下承层的有效粘结。和普通的改性沥青相比,具有粘度高、蒸发残留物含量高的特点,破乳速度为快裂,在施工时要求喷洒温度为60-80℃。 2、集料和矿粉 集料采用5-10mm碎石和0-3mm的机制砂,矿粉采用石灰岩矿粉。要求所用粗集料具有高抗磨耗性能,满足相关试验及质量要求。 ■混合料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 设计采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型方法,体积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标准相同。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设计,属于骨架空隙结构。经与其它对比分析,该结构级配在1.18mm筛孔以上的筛孔质量通过百分率类似SMA-10的矿料级配,但不同的是,没有较多的细料填充料。1.18mm以下筛孔通过率类似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0的筛孔要求质量通过百分率。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试验室拌合温度为170℃,压实温度为160℃,旋转压实仪的单位压力为600KPa,设定旋转压实次数为100次,空隙率要求大于10%,测定毛体积密度时宜采用体积法。 2、生产配合比设计 需进行拌和楼的流量试验,拌和楼对冷料经过热提进行二次筛分,最后取各热料仓热料进行生产配合比级配设计及最大理论密度确定工作。 洛三灵在施工中未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而是根据业主要求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同种混合料在同样的压实和击实温度下,马歇尔空隙率较旋转压实空隙率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体系固体材料。它充分发挥了各组分材料的特点和潜在能力,通过各组分的合理匹配和协同作用,呈现出原来单一材料(均质材料、单相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的新性能,从而达到对材料某些性能的综合要求。复合材料的出现在材料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受到国内外的极大重视。其发展之迅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已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广为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领域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结构材料。无怪乎有人认为21世纪将进入“复合材料时代”。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电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材料可设计性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性能,如减振、消音、透电磁波、隐身、耐烧蚀等特性,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无法取代的重要材料。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树脂仍然是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酪树脂和环氧树脂这三大热固性树脂。这三种树脂阶性能各有特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较高、耐酸性好、固化速度快,但较脆、需高压成型;不饱和聚酪树脂的工艺性好、价格最低,但性能较差;环氧树脂的粘结强度和内聚强度高,耐腐蚀性及介电性能优异,综合性能最好,但价格较贵。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多用于对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如用作结构材料、耐腐蚀材料、电绝缘材料及透波材料等。 1、环氯树脂复合材料的分类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简称环氧复合材料,也有人称为环氧增强塑料)的品种很多,其名称、含义和分类方法也没有完全统一,但大体上讲可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环氧结构复合材料、环氧功能复合材料和环氧功能型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使之能用作受力结构材料,并能按受力情况设计和制造材料,以达到材料性能册格比的最佳状态。功能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其他性能(如光、电、热、耐腐蚀等)的复合,以得到具有某种理想功能的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覆铜板、环氧树脂电子塑封料、雷

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分析测试

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分析测试 1 目的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熟悉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了解环氧树脂的用途。 (2)通过双酚A 型环氧树脂制备实验,掌握一般缩聚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3)掌握环氧树脂中环氧值以及粘接强度等分析方法。 2 实验原理 凡是分子内含有环氧基团的聚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它是一种多品种、多用途的新型合成树脂,且性能很好,对金属、陶瓷、玻璃等许多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能力,所以有万能胶之称,又因为它的电绝缘性能好、体积收缩小、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大,所以广泛的被用做粘接剂,增强塑料(玻璃钢)电绝缘材料、铸型材料等,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很大作用。 双酚A 型环氧树脂是环氧树脂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个品种,有通用环氧树脂之称,它是由双酚A 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其反应式如下: CH 2CH CH 2Cl O HO C CH 33OH (n+2)NaOH C CH 33O O CH CH 2H 2C CH CH 2O CH 2H 2C O CH 2n (n+2)+(n+1)O C CH 3 CH 3O CH 2+(n+2)NaCl+(n+2)H 2O 图1 环氧树脂合成示意图 3 药品仪器 环氧氯丙烷,双酚A ,氢氧化钠,苯,去离子水等; 四口瓶,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减压蒸馏装置,恒温水浴,相应测试仪器等。

4 操作步骤 4.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将22 g双酚A(0.1mol)和28 g环氧氯丙烷(0.3mol)依次加入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 mL四颈瓶中。用水浴加热,升温至75℃,搅拌双酚A 使其完全溶解。70℃下滴加40 mL,20%的NaOH溶液,约0.5 h滴加完毕。在75~80℃继续反应1.5~2 h,此时溶液呈乳黄色,停止加热,降温。加入苯60mL,搅拌,使树脂溶解后移入分液漏斗,静置后分去水层,再用水洗数次,直到洗涤水相呈中性及无氯离子(用pH纸及AgNO 3 溶液检查),分出有机层。将上层苯溶液倒入减压蒸馏装置中,先在常压下蒸去苯,然后在减压下蒸馏以除去所有挥发物。趁热将烧瓶中的树脂倒出,冷却后得琥珀色透明的、粘稠的环氧树脂,称重并计算产率。 4.2 环氧值的测定 准确称取环氧树脂0.5 g左右,放入装有磨口冷凝管的250 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0 mL、0.2 molL-1盐酸-吡啶溶液,装上冷凝管,待样品全部溶解后(可在40~50 ℃水浴上加热溶解),回流加热20min,冷至室温,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 molL-1标准NaOH溶液,滴至呈粉红色为止。用同样的操作做一次空白试验、计算环氧值。 环氧值: () 01 10 V V c E m -?= 式中 V——空白滴定所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 1 V——样品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4.3 粘接试验及粘接强度测定 将玻璃片用铬酸洗液浸泡10~15 min,洗干净后烘干。称取10 g环氧树脂加入3~5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一定量的乙二胺于小烧杯中,用搅拌棒搅匀后,在玻璃片上涂一薄层,然后将玻璃片用螺旋夹夹紧,在室温下放置48 h后,在110℃烘箱内烘1 h或40~80℃烘箱中烘3 h,用于测试粘接强度。

NovaChip 超薄磨耗层 系统设计施工指南

NovaChip(超薄磨耗层)系统设计施工指南 1、概述 NovaChip系统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养护的专有技术。它使用专用设备NovaPaver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包括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喷洒、紧随其后的NovaBinde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本指南主要包括原材料性能要求、设计、施工、验收等各项内容。 2、施工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 2.1 集料级配要求 ? NovaChip? Type-B(厚度:1.6~2.0cm) NovaChip Type-C(厚度:2.0cm) 用质量要求标准或在高等级路面表面层有成功应用的先例。直径大于4.75mm的粗集料必须满足表1的各项指标。破碎砾石,玄武岩,白云石,沙石和燧石,或其他类似材料均可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也可两种或更多不同材料混合使用,但是在进行复配时,

依据。 2.5 NovaBinder(沥青粘结料). NovaBinder性能必须满足NovaChip系统整体设计要

4.1 路面条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NovaChip系统主要用于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并不能作为结构补强层。NovaChip系统对原路面的要求见附表1。 4.2 天气. NovaChip系统施工过程现场气温不得低于10℃,路面不能有积水。 4.3设备. NovaChip系统采用专用设备NovaPaver进行施工。NovaPaver必须包含受料斗、传送带、乳化沥青储罐、NovaBond喷洒和计量系统、宽度可调节的振动熨平板等部分。设备能够一次性完成NovaBond喷洒、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及熨平。可在NovaBond 喷洒后5秒钟内进行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热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NovaPaver履带或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的“三废”的处理。 关键词:环氧树脂发展概况生产工艺 定义及发展概况 1.环氧树脂定义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DiglycidyletherofbisphenolA(缩写DGEBPA),其结构为: 2.发展概况 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氧树脂的分类及其合成工艺 1.分类 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和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 按分子中官能团的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按室温下的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 2.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不同。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2)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 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1.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2.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的性质 (1) BPA:白色片状或粒状晶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及碱性溶中,室温下

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

环氧树脂100kg 二甲苯10cc 二丁酯5cc 乙二胺8g/纯度(或9cc/纯度) 石(粒径5-10mm)500g 砂600g 水泥50g 立德粉150g 立德粉主要是调颜色的,可用水泥代替 1、环氧胶粘剂的配方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方为(重量比): 环氧树脂主剂:固化剂:水泥 2 : 1 : 3 2、环氧胶拼面涂胶前的处理 应保持块件拼装面的干净、干燥,不能有油污,否则要用有机溶剂(丙酮、醋酸乙脂等)清洗。涂胶时块件表面温度不应低于10℃;涂胶固化过程中,宜控制块件温度与胶浆固化温度之差不超过15℃,使环氧树脂胶浆在稳定的温度中固化 1 基层处理 1)沿裂缝凿槽,竖向裂缝凿成2 表层处理 表层用环氧基液和玻璃丝布粘成四油布(其中油为环氧基液,布为玻璃丝布)进行处理。 1)玻璃丝布的处理。玻璃丝布一般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织成,为无捻粗纱方格布。玻璃丝布在制作过程中均作了加浸润剂处理,浸润剂含有油脂和蜡影响环氧基液与玻璃丝布的结合,因此必须对玻璃丝布进行除油腊处理,使环氧基液浸入玻璃纤维内,提高粘结效果。玻璃丝布除油腊的方法是将玻璃丝布放置在碱水中煮沸1h,然后用清水漂净。 判断玻璃丝布是否有油腊,可用手摸,如感到没有油腻滑动即已清除干净。除去油腊后,玻璃丝布应失去原有的雪白、光彩夺目的外观,重量也相应地减轻。 2)粘贴工艺。粘贴时,先在粘贴面上均匀刷1层环氧基液(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展开,拉直玻璃丝布,用剪刀剪成宽30cm的布条,卷在木棒上,即可进行粘贴。粘贴

前,先在基面上刷1层环氧基液,贴上玻璃丝布,用刷子在玻璃丝布上刷1遍使环氧基液浸透,接着又在玻璃丝布上刷环氧基液,按同样的方法粘贴第二层,共贴3层。 3 环氧砂浆的配制 表1 环氧基液配合比(重量比,单位g) 材料名称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 化学名称 6101 乙二胺二丁脂丙酮 配合比 100 6~7 15 20 环氧基液配制过程:环氧树脂加热至60℃,加入二丁脂和丙酮拌匀,再加入乙二胺拌匀。环氧基液在此作为溶剂。 表2 环氧砂浆配合比(重量比,单位g) 材料名称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 化学名称 6101 乙二胺二丁脂丙酮 配合比 100 10 10 20 填充料号水泥300 砂375 石棉100 环氧砂浆配制工艺过程:环氧树脂加热至60℃,加入二丁脂和丙酮拌匀,加入乙二胺拌匀,再将预热至30℃的填充料加入拌匀。 4 施工时的工艺要求 施工时,气温不低于15℃,不超过40℃,环氧基液的涂抹厚度不超过1mm,涂刷基液需间隔30min后,才能粘贴玻璃丝布,以防产生气泡。施工结束后,要用草袋子或黑塑料布遮盖,严禁用水养护。 5 注意事项 配合时,要用计量工具准确计量;乙二胺加入后,尽可能立即施工,以防环氧固结;在拌合乙二胺和丙酮时要避免与皮肤接触。 环氧砂浆主要是对预制构件的裂缝进行封堵,但是对结构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主要是为了防止海水沿裂缝流进构件,腐蚀钢筋,我觉得在配制里面还要掺加一定量的白水泥。谢谢楼主的共享,我们现在的部分栅栏板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液体的修补液,渗透力特别的强,修补后也挺好的。

环氧树脂及相关产品标准

环氧树脂及相关产品标准(一) 2004-4-26 ——环氧树脂产品标准概述 一、关于环氧树脂产品标准 本栏目发布我国环氧树脂产品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也将适当介绍一些国外的标准,热诚希望广大关注我国环氧树脂产业发展的人士提供信息。关于行业标准,以前由行业协会就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制订,并成为国家标准。但近15年来此项工作基本中断,这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为此,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将启动“行标”计划,对存在落后、缺失因素的产品,逐步制订行业标准,加以规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按有关要求进行规范完善,使之成为国家标准。 二、有关环氧树脂的国家标准目标 1、基础标准 GB/T1630—1989 环氧树脂命名 GB/T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2、产品标准 GB/T13657—1992 双酚A型环氧树脂 3、方法标准 GB/T4612—198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 GB/T4613—1984 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醚无机氯的测定 4、皂机氯的测定 GB/T4618—1984 环氧树脂和有关材料易皂化氯的测定 5、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1—1989 环氧树脂颜色测定方法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 GB/T12007.3—1989 环氧树脂总氯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07.4—1989 环氧树脂粘度测定方法 GB/T12007.5—1989 环氧树脂密度的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GB/T12007.6—1989 环氧树脂软化点的测定方法 GB/T12007.7—1989 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测定方法 Q/5S69—9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溴化氢-冰乙酸非水滴定法 (中国航空总公司第014中心标准) 6、物理性能的确定 GB/T1732—1993 涂料黏度测定法 GB/T2794—1995 胶粘剂黏度测定方法(旋转黏度计法) GB/T2567—1995 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2568—1995 树脂浇铸体拉伸试验方法 GB/T2569—1995 树脂浇铸体压缩试验方法 GB/T2570—1995 树脂浇铸体弯曲试验方法 GB/T2571—1995 树脂浇铸体冲击试验方法 GB/T4726—1984 树脂浇铸体扭转试验方法

聚合物环氧树脂的合成

合成环氧树脂的工作任务 1.环氧树脂概述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合成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被称为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它们是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环氧树脂中含有多种可发生不同功能作用的基团,如环氧基、醚键(-O-)、羟基和苯环,其中环氧基可发生交联反应,醚键耐水解性能优良,羟基发挥粘结作用,苯环发挥耐腐蚀性与耐热性好的作用。因此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坚韧、收缩率低、耐水、耐化学腐蚀、耐有机溶剂、可与许多材料牢固粘结等优点。与其他热固性树脂相比,环氧树脂的种类和牌号最多,性能各异。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种类更多,再加上众多的促进剂、改性剂、添加剂等,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和组配,从而能获得各种各样性能优异的、各具特色的环氧固化体系和固化物。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几乎能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因而在电子、机械、化工、航空、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其他热固性树脂所无法相比的,如今环氧树脂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环氧树脂的产量和应用水平,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工业技术的发达程度。 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并且不断有新品种出现。在所有环氧树脂中,生产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因为其原材料易得、成本最低,在我国其产量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90%,在世界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75%~80%。又因其用途最广,故被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1)基础标准 GB/T1630—1989 环氧树脂命名 GB/T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2)产品标准 GB/T13657—1992 双酚A型环氧树脂 (3)方法标准 GB/T4612—198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 GB/T4613—1984 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醚无机氯的测定 (4)、皂机氯的测定 GB/T4618—1984 环氧树脂和有关材料易皂化氯的测定 (5)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1—1989 环氧树脂颜色测定方法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 GB/T12007.3—1989 环氧树脂总氯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07.4—1989 环氧树脂粘度测定方法 GB/T12007.5—1989 环氧树脂密度的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GB/T12007.6-1989 环氧树脂软化点测定方法环球法 GB/T12007.7—1989 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测定方法 Q/5S69—9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溴化氢-冰乙酸非水滴定法(中国航空总公司第014中心标准) 12.2 合成环氧树脂的工作任务分析 12.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相关指标 1.双酚A型环氧树脂 双酚A型环氧树脂又称为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剂(NaOH)作用下缩聚而成的树脂产品。结构如下: 分子结构中n为环氧树脂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亦称链节数。n越大,树脂的聚合度越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含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的混合物。工业上将软化点低于50℃(平均聚合度小于2)的称为低分子量环氧树脂或软树脂;软化点在50℃~95℃之间(平均聚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