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粉冶院无机非材料期末复习

中南大学粉冶院无机非材料期末复习

中南大学粉冶院无机非材料期末复习
中南大学粉冶院无机非材料期末复习

1、举例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何引领科技进步。

2、从化学键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3、硅酸盐晶体结构的类型有几种各类型的典型矿物有哪些

4、粘土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粘土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5、长石、粘土、石英在无机材料生产中的作用

6、二氧化锆、石英的晶体结构转变有何特点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7、如何理解原料粉碎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行为和助磨剂的助磨机理

8、先进无机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9、原料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10、简述陶瓷的显微结构的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11、无机材料烧结过程的主要传质机理

12、什么是晶界晶界的特点有哪些什么是晶界工程

13、什么是二次再结晶在工艺上如何防止

14、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的机理

15、简述普通陶瓷烧成过程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烧成制度制定的依据有哪些

16、针对高熔点难烧结材料如TiB2、ZrB2等,根据所学内容,在不影响高温性能前提下,设计一可行的制备工艺。

17、阐述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及发生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

18、阐述硅酸三钙的水化及其硬化过程。

19、阐述硅酸二钙的水化及其硬化过程。

20、侵蚀硅酸盐水泥的环境介质有哪些有哪些侵蚀方式

1、举例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何引领科技进步。

航空航天材料

利用无机材料的耐高温、高强度、耐磨和比刚度大等特性,用作航天飞机的外层蒙皮材料(耐热、隔热)、耐高温烧蚀材料、热保护处理、卫星表面温控涂层、火箭喉衬材料、透波与吸波材料等

2、从化学键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3、硅酸盐晶体结构的类型有几种各类型的典型矿物有哪些

4、粘土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粘土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化学组成:SiO2、Al2O3和结晶水,少量碱金属氧化物(K2O 、Na2O),碱土金属氧化物(CaO、MgO),着色氧化物(Fe2O3、TiO2)

矿物组成三大类别:

高岭石、叶腊石、蒙脱石

可塑性

结合性:粘土结合瘠性料形成可塑泥料并具有一定干坯强度的能力。

触变性:粘土浆料或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粘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泥料变稠。触变性可用厚化度来表示,指泥浆放置30 min和30 s后相对粘度之比。

收缩性

烧结特性:烧结温度(收缩率最大的温度)与软化温度间的区域为烧结范围。

5、长石、粘土、石英在无机材料生产中的作用

长石的作用:

1. 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粘稠的玻璃体,是坯料中碱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的熔化温度,利于成瓷和降低烧成温度。

2. 熔融后的长石熔体能溶解部分高岭土分解产物和石英颗粒;液相中Al2O 3和SiO2互相作用,促进莫来石的形成和长大,提高瓷体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3. 长石熔体能填充坯体孔隙,减少气孔率,增大致密度,提高坯体机械强度,改善透光性能及电学性能。

4. 作为瘠性原料,提高坯体渗水性,提高干燥速度,减少坯体的干燥收缩和变形。

5. 在釉料中做熔剂,形成玻璃相。

粘土的作用:

1. 赋予泥坯的可塑性;

2. 使注浆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和稳定性;

3. 在坯料中结合其它瘠性原料,使具有一定干坯强度及最大堆积密度;

4. 是瓷坯中Al2O3的主要来源,也是烧成时生成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来源。

石英的作用:

1. 烧成前,石英为瘠性料,可调节泥料的可塑性,是生坯水分排出的通道,降低坯体的干燥收缩,增加生坯的渗水性,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利于施釉。

2. 烧成时,石英的加热膨胀可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高温时石英部分溶解于液相,增加熔体的粘度,未溶解的石英颗粒构成坯体的骨架,防止坯体软化变形。

3. 可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透光度,白度。

4. 釉料中,SiO2是玻璃质的主要成分,提高釉料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侵蚀性;提高釉料的熔融温度与粘度。

1、

6、二氧化锆、石英的晶体结构转变有何特点如何在实际生

产中加以应用

在使用石英类制品时,可以通过控制升温和冷却速度,来避免体积效应引起的开裂。

利用其热膨胀效应,如将石英原料在进行预烧,又有利于石英类的破碎。

7、如何理解原料粉碎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行为和助磨剂

的助磨机理

物料颗粒受机械力作用而被粉碎时,还会发生物质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因机械载荷作用导致颗粒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称为机械力化学。颗粒结构变化,如表面结构自发地重组,形成非晶态结构或重结晶。

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如表面电性、物理与化学吸附、溶解性、分散与团聚性质。在局部受反复应力作用区域产生化学反应,如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释放出气体、外来离子进入晶体结构中引起原物料中化学组成变化。

助磨剂能促使已有裂纹不再重新闭合而有助于裂纹扩展以及阻止团聚。

8、先进无机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9、原料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原料含有杂质、粒度较粗、人工合成原料不符合要求,须进行原料的精选、细碎球磨、预烧等预处理。

10、简述陶瓷的显微结构的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显微结构的组成:

晶相、玻璃相、晶界、气孔和缺陷等组成。

陶瓷显微结构的内容:

相的数量、大小、形状、边界状态和几何分布。

普通陶瓷:液相烧结,显微结构由晶相、玻璃相

和气孔组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及波谱微区分析仪;环境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与电子衍射相结合,促进显微结构分析的分辨尺度扩大到亚显微结构及微观结构区域;

11、无机材料烧结过程的主要传质机理

粘性流动、塑性流动、蒸发凝聚、体扩散、表面扩散、晶界扩散六种。

12、什么是晶界晶界的特点有哪些什么是晶界工程

晶界:固体和固体相接触的界面,分为晶界和相界。

晶界特性:

①晶界偏析与杂质聚集(相偏析(相分离)与化学偏析)

三个原因:弹性应变能;静电势;固溶度。

层状偏析与粒状偏析,晶界偏析大多是无益的,但也可用其

材料改性。如半导体的晶粒半导化;

②晶界扩散:晶界无序开放的结构,有过量的自由体积;

③晶界势垒和空间电荷;

④晶界是位错汇集和应力集中的区域:

⑤晶界区的物理性能与晶粒有很大的不同

所谓晶界工程即是通过改变晶界状态,提高整个材料性能的研究领域。

13、什么是二次再结晶在工艺上如何防止

二次再结晶:晶粒异常生长或晶粒不连续生长。是指少数巨大晶体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防止二次再结晶的方法: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控制原料粒径的均匀性,引入烧结添加剂

14、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的机理

15、简述普通陶瓷烧成过程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烧成制度制定的依据有哪些

1、低温阶段(室温-300℃)---坯体水分蒸发期

2 中温阶段(300-950 ℃)----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1)结构水的排除(2)碳酸盐分解(3)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的氧化(4)石英的晶型转变和少量液相的形成

3 高温阶段( 950 ℃-最高烧成温度玻化成瓷期,是烧成过程中温度最高的阶段。坯体开始烧结,釉层开始熔化.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16、针对高熔点难烧结材料如TiB2、ZrB2等,根据所学内容,

在不影响高温性能前提下,设计一可行的制备工艺。

17、阐述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及发生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

18、阐述硅酸三钙的水化及其硬化过程。

1)C3S的早期水化加水后发生急剧的反应放出热量,Ca2+、 OH-迅速从表面释放,几分钟内上升pH超过12,溶液具有强碱性。

2)2)C3S的中期水化水化主要时期。在C3S水化的加速期内,伴随Ca(OH)2及C-S-H的形成和长大,液相中Ca(OH)2和C-S-H的过饱和度降低,又会相应地使Ca(OH)2和C-S -H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随着水化产物在颗粒周围的形成, C3S的水化受阻,水化过程逐渐进入减速阶段。

3)C3S的后期水化水化过程中存在一个界面区,并逐渐推向内部。水离解所形成的H+在内部产物中从氧原子(或水分子)转移到另一个氧原子,一直到达C3S并与之作用,而界面区的Ca2+和 Si4+部分则通过内部产物向外迁移,转入Ca(OH)2和外部C-S-H。

4)水泥加水拌成浆体进行水化反应,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而转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的过程,即水泥的凝结与硬化。

19、阐述硅酸二钙的水化及其硬化过程。

和C3S水化过程极为相似,但水化速度极慢,约为C3S的1/20

20、侵蚀硅酸盐水泥的环境介质有哪些有哪些侵蚀方式

主要包括:淡水、酸、硫酸盐和碱溶液环境介质。侵蚀方式:溶解浸析、离子交换以及形成膨胀性产物

5、名词解释:

水泥的安定性:反映水泥浆在硬化后因体积膨胀不均匀而变形的情况,是评定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中存在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硫酸盐所致。

硅率: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表示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

铝(铁)率:铝率: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溶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化学减缩

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指物质与水化合时所放出的热

1、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在结构性能上有哪些特点

相对于金属键,共价键与离子键具有较高的能量,约高出金属键键能的一倍左右,所以,离子键或共价键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透明度高,导电性低。具有金属键的金属材料有弹性,可延展,导电性高,透明度低。由于共价键的晶体的配位数比离子晶体还要小,所以共价键的晶体的熔点、硬度比离子晶体还要高。

2、什么是玻璃态物质的四个通性

各向同性。介稳性、无固定的熔点。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3、Tg-Tf玻璃转变温度区域对玻璃的结构、性质有何意义

在转变温度区域内的任一温度,玻璃熔体有对应于该温度的平衡结构。温度越低,粘度越大,达到平衡结构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固态玻璃的性质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快,玻璃结构偏离平衡结构的程度越大,导致玻璃结构疏松,使玻璃密度、折射率等性质下降,冷却速度减慢,密度、折射率等性质上升,所以说固态玻璃的性质是相对的,并不是一个常数。

4、解释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无规则网络学说:原子在玻璃中和在晶体中的作用是相同的,应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的网络,但在玻璃中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的,因而玻璃的内能大于晶体的内能,而晶体的结构是规则的、周期性的。

晶子学说:在玻璃中存在着有规则排列的微小区域,这种有规则排列的微小区域与晶体的晶格相比又是极度变形的,他是相对的,距晶子中心的距离越远,不规则程度越显著。

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和均匀性,而晶子学说则比较强调玻璃的微观不均匀性和有序性。

3、石英玻璃具有哪些结构、性能特点

1. [Si04]是熔融石英和结晶态石英的基本机构单元,

2. Si-O键是极性共价键,

3. Si-O 键的键能非常大,

4. [Si04]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带极性,

5. [Si04]以顶角相连。

6.性能:石英玻璃粘度大,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热耐化学稳定性好。Na2O - SiO2二元系统玻璃:石英玻璃中,加入R2O使氧的比值增加,玻璃中的氧不可能由两个硅原子所共用,开始出现一个硅原子键合的氧原子,即非桥氧,使硅氧网络发生断裂,结果使玻璃结构减弱、疏松,导致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能下降,如粘度、膨胀系数等。

4、氧化钙加入玻璃中一般来说会削弱玻璃的结构,但在钠硅玻璃中加入氧化钙反而加强了

玻璃的结构,这是为什么此时形成的Na2O-CaO- SiO2玻璃系统非常实用,又是为什么在

钠硅酸盐玻璃中掺入CaO,可使玻璃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明显改善。

其原因: Ca2+与Na+的半径相近,而电荷大一倍,可产生大的场强, Ca2+处于网络空穴中具有显著的强化玻璃结构和可限制Na+ 活动的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性能。

5、玻璃中氧化物分成哪三类常见的玻璃网络生成体有哪些(至少三种)

由无规则网络学说的观点可分为三大类:

网络生成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和中间体氧化物

8、玻璃中加入少量Al2O3的作用

在玻璃中加入少量的Al2O3,可以夺取非桥氧形成「AlO4」,进入硅氧网络,把断网连接起来,使玻璃结构趋于紧密,从而降低了玻璃的结晶倾向,抑制分相,Al2O3的加入还可以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性能,Al2O3还可以减轻玻璃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9、玻璃生成的热力学条件:一般来说,同组分的晶体与玻璃的内能差别越大,玻璃越容易结晶,越难形成玻璃。

10、如何理解泰曼将玻璃析晶分为晶核生成与晶体生长两个过程。

泰曼认为:玻璃的形成是由于过冷液体中晶核生成最大速度对应的温度低于晶体生长最大速度对应的温度所致。熔体冷却过程中,首先降到晶体生长最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这时玻璃中晶核数量较少,不至于使玻璃析晶,然后再降到晶核生成最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这时玻璃中有可能产生大量晶核,但此时的温度低于晶体生长最佳温度,致使晶核难以长大。

晶核生成最大速率与晶体生长最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越易形成玻璃;反之,越易析晶。

在均匀成核中,存在一临界成核半径,其值越小晶核越易形成,玻璃越易析晶。

玻璃成核剂的选择:一般来说,成核剂和初晶相之间的界面张力越小,晶格常数越接近,成核就越容易。

贵金属作为玻璃的晶核剂:金属颗粒一般要达到8~10nm,才能诱导主体玻璃析晶。11、成核剂分成哪三类、原理常用的成核剂有哪些

贵金属成核剂

高温时溶解于玻璃液中,当对玻璃热处理时,它在该析晶温度溶解度达到过饱和,析出胶体状晶核。大小为8~10nm。主要有Au、Ag、Cu、Pt。

氧化物成核剂。

TiO2、 ZrO2、P2O5等可以溶解于硅酸盐玻璃,由于配位数较高,阳离子场强较大,容易在玻璃热处理过程中,导致分相、结晶。

. 氟化物

成核原理:氟化物加入导致硅氧键断裂,结构减弱,促使玻璃成核、晶化,产生结晶状的沉淀物,即

氟化物晶核

CaF2 、Na3AlF6 、Na2SiF6

12、什么是玻璃的分相玻璃分相的原因分相对玻璃性质的影响分相的特点

定义:高温下,均匀的玻璃态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时,由于内部质点的迁移,而分成两种或以上化学组成不同的互不相溶的液相或玻璃相的过程。分成稳定分相和亚稳分相。

玻璃分相的实质

结晶化学认为,氧化物溶体的液相分离是由于阳离子对氧离子的争夺所引起。

在硅酸盐溶体中,硅离子以硅氧四面体形式,将桥氧离子吸引到自己周围,而网络中间体力图将非桥氧离子吸引到自己周围,按其自身结构要求进行排列。网络外体或中间体与硅氧网络结构上的差别,使场强较大,含量较多的网络外体离子由于系统自由能较大而不能形成稳定均匀的玻璃,而从硅氧网络中分离出来,使玻璃产生分相。

分相对玻璃性质的影响1.对具有迁移性能的有关性质会产生影响,如粘度、电导、化学稳定性等,2.对具有加和性能的有关性质影响较小,如密度、折射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等。

分相的特点:分相是不混溶现象,分相区一般可从几个纳米至几百个纳米,因而属于亚微观结构不均匀性。

相同组成的玻璃如热处理条件不同,可以出现连通结构或球形孤立滴状结构。

13、玻璃产生析晶的因素

1.玻璃组成是引起玻璃析晶的内因。2.玻璃结构。3.玻璃分相对玻璃析晶也有一定作用。4.工艺因素:原料成分波动、配合料称量误差、混料不匀等。

14、玻璃粘度与组成的关系玻璃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影响玻璃机械强度的主要因素提高玻璃的强度的方法

1)玻璃的化学组成

桥氧越多,强度越高:在玻璃结构中,桥氧形成的键要比非桥氧形成的键强得多。

a)化学组成:玻璃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玻璃强度的重要因素

i.各氧化物对玻璃抗张强度的作用

CaO>B2O3>BaO>Al2O3>SiO2>PbO>K2O>Na2O>(MgO,Fe2O3)

ii.各氧化物对玻璃抗压强度的作用

Al2O3>SiO2(MgO,ZnO)>B2O3>Fe2O3>BaO(CaO,PbO)

b)高电荷阳离子:因较高的场强而比低电荷阳离子与氧离子结合的键强得多。

2)玻璃的微不均匀性

3)玻璃的宏观缺陷

4)玻璃的表面微裂纹

5)玻璃使用环境的活性介质

6)玻璃的使用温度

7)玻璃中的应力

8)玻璃的疲劳现象

9)随着玻璃几何尺寸的减小,试样表面和内部的缺陷生成的几率也随之减小,因而强度提高

16、玻璃的化学稳定性:高碱玻璃的耐酸性小于耐水性,高硅玻璃的耐酸性大于耐水性。

温度上升10℃,侵蚀介质对玻璃的侵蚀速度增加50~150%。

17、玻璃折射率:玻璃的密度越大,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越慢,折射率越大,反之密度越小,则折射率越小。离子极化率越高,摩尔折射度越大,玻璃折射率越高。

18、玻璃配方中常用的辅助原料有哪些常用的玻璃着色剂、澄清剂、乳浊剂、氧化剂有哪些

过渡金属离子着色机理:过渡金属在玻璃中以离子状态存在,它们的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由此引起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导致着色。

19、玻璃熔制过程中可分为哪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阶段的特征,发生哪些物理化学反应

1)硅酸盐形成阶段2)玻璃的形成阶段3)玻璃液的澄清4)玻璃液的均化5)玻璃液的冷却物理过程:有配合料的加热、吸附水的排除、组分的熔化、多晶转变及个别组分的挥发。

化学过程:有固相反应、各种盐类的分解、水化物的分解、化学结合水的排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硅酸盐的形成。

物理化学过程:低共熔物的生成、组分或生成物间的相互溶解、玻璃液与炉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玻璃液与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等。

20、玻璃形成过程的速度取决于什么为什么

21、玻璃液的均化是如何实现的玻璃液冷却的目的、要求、应注意事项

熔制时:1)玻璃组成的熔解和扩散过程

2)玻璃液的对流均化过程

3)气泡上升引起的搅拌均化过程

冷却的目的:使玻璃液的粘度增加,达到成型所需的粘度范围(1000~1100℃) 。

冷却后的要求:玻璃液的温度均匀一致,有利于成型。

冷却应注意事项:冷却阶段应控制热均匀性和二次气泡的产生

22、玻璃熔制设备:分为坩埚窑和池窑

23、日用空心制品的机械成型:分为供料和成型两部分,各有哪些方法吹制法有哪四种(P48)

供料:液流供料、真空吸料、滴料供料。

成型:压制法、吹制法。

吹制:压—吹法、吹—吹法、带式吹次法、转吹法

24、平板玻璃的成型有哪些方法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过程

浮法成型、垂直引上法成型、平拉法成型、压延法成型

熔窑的配合料经熔化、澄清均化、冷却为1150~1100℃左右的玻璃液,连续流至锡槽,浮在金属锡液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5、什么是玻璃中的暂时应力、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玻璃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在经受不均匀温度变化时产生热应力。当温度梯度消失,应力也消失。

永久应力:常温下,玻璃内外层温度均衡后,(即温度梯度消失后),仍然残留的热应

力称为永久应力(也叫做残余应力)。

26、玻璃退火的目的:玻璃的退火就是消除或减小玻璃中热应力至允许值的热处理过程。防止炸裂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

27、什么是钢化玻璃

通过玻璃淬火,在冷却后,使玻璃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内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这种淬火玻璃又称为钢化玻璃。

影响玻璃物理钢化的因素: 1.淬火温度,2.冷却速度,3.玻璃的化学组成,4.玻璃的厚度。

28、玻璃常见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P65)

气泡:

1.残留气泡的形成

2.二次气泡的形成

3.耐火材料引起的气泡

4.铁引起的气泡

5.其它气泡的形成

结石:

1.配合料结石

2.耐火材料结石

3.析晶结石

4.其它结石

条纹:

1.熔制不均匀

2.窑碹上的玻璃滴

3.耐火材料的侵蚀

4.结石熔化引起的条纹

29、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气溶胶法,溶胶凝胶法,真空镀膜法,阴极溅射法,离子镀膜法等

陶瓷:

1.什么是粘土的可塑性粘土的烧结特性

粘土的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分散程度越高,可塑性越好。

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构成了粘土的总收缩。

陶瓷原料中的粘土,石英,长石按其主要作用分别为可塑料,瘠性料,熔剂。

陶瓷的不同性能可通过改变坯料配比(控制瘠性料和熔剂)、坯料的细度和坯体的致密度来获得。

2.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a)石英是瘠性料,可降低可塑性,减少收缩变形,加快干燥

b)高温时,增加粘度,减小坯体变形

c)未熔石英与莫来石一起构成坯体骨架,增加强度

d)在釉料中增加石英含量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提高釉的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

3.氧化铝的三种晶型及特点氧化铝预烧目的和注意事项。

α- Al2O3 β- Al2O3 γ- Al2O3

预烧的目的:帮助碎化原料;减少坯料收缩;改变结构形态;稳定晶型

4.碳化物的特点:熔点高、硬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电阻率小、导热系数高。碳化物的制

备方法:金属和碳直接化合,氧化物与碳反应,气相沉积等

5.陶瓷坯料的混合制备包括哪几个过程:

混合制备分为细粉碎,泥浆的脱水,造粒,陈腐,练泥及真空处理。

6.特种陶瓷的坯料组成:

主料:Si3N4,SiC,BaTiO3,Al2O3,ZrO2,BeO,辅料:解凝剂、塑化剂,改性料:展宽剂、移动剂等

7.常用的陶瓷成型方法及其坯料含水量(p114)

8.影响陶瓷坯料可塑性的因素:

液相含量与性质,颗粒尺寸和形状,矿物种类。

9.影响陶瓷注浆成型吸浆速度的因素:颗粒的比表面积,压力差,泥浆的粘度,注浆温度,

模型中的气孔数量。解释图9-4。(p119)

10.影响陶瓷坯体压制成型的与粉料有关的因素粒度和粒度分布,粉料的流动性,粉料的含

水率,解释图9-6。

11.釉的作用:

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保护釉下彩绘,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

釉料配方的原则:1.釉料应在坯体烧结范围内成熟,2.熔化范围要宽些,3.釉的膨胀系数要与坯体相适应,4.形成良好的中间层,5.釉料性质应符合工艺要求,6.正确选用原料。

釉料配方选用的一般规律:酸性强的坯体配酸性弱的釉,酸性弱的坯体配偏碱性的釉,含SiO2高的坯体配长石釉,含Al2O3高的坯体配石灰釉。

还原气氛对陶瓷烧成釉料的表面张力有提高作用,一般可达20~25%。

12.什么是坯釉中间层,它的作用

由于坯和釉化学组成上的差异,在高温烧成时,某些成分通过溶解、渗透与扩散作用,使接触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介于坯体和釉层之间,结果形成中间层,它吸收溶解了

坯体中的SiO2、 Al2O3,釉层中的R2O、B2O3等成分,中间层的厚度15~20μm,存在莫来石、钙长石、硅灰石等析晶相,起到改善坯釉结合性,缓冲坯釉间应力的作用。

13.干燥的作用

降低水分,提高强度,提高坯体吸附釉层的能力,提高烧成窑的效率,缩短烧成周期。

14.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坯料的性质,坯体形状大小和厚度,坯体温度,干燥介质的性质,热扩散与湿扩散的方向。

解释图11-1。(p137)

常用的干燥方法

1.对流干燥

2.工频电干燥

3.远红外干燥

4.微波干燥

15.陶瓷烧成中液相的作用:

1 促进晶粒长大,

2 促进致密化、性能提高,

3 使坯体变成白色或半透明,釉面有光泽。

16.陶瓷烧成的冷却阶段可分为急冷、缓冷、快冷,这是为什么冷却初期急冷:

1 缩短烧成周期,

2 抑制莫来石长大,

3 防止釉层析晶,

4 防止低价铁的再度氧化。

冷却中期缓冷:防止液相凝固、石英晶型转化,产生应力。后期因温差小可快冷。17.陶瓷烧成制度的拟定应考虑的因素

原料颗粒度与活性,添加剂,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坯体形状、厚度和入窑水分,窑炉结构、燃料性质、装窑密度,烧成方法。

18.压力制度的影响:

陶瓷烧成中,通常负压有利于氧化气氛的形成,正压有利于还原气氛的形成。

19.等静压成型的特点:

密度高,强度大,尺寸精确,可压制形状复杂、H/D大的坯体。等静压成型的缺点:设备费用高,产量低。等静压分为:常温等静压和高温等静压。

20.热等静压烧结的特点

热等静压烧结的陶瓷制品的烧结温度仅为熔点的50~60%。热等静压烧结可使陶瓷瓷件的致密度基本上达100%。热等静压烧结的陶瓷制品只需很少的精加工甚至无需加工就能使用。

21.特种陶瓷烧成的新方法主要有哪些

1·热压烧结,2·热等静压烧结,3·气氛烧结等

22.目前研究较多的结构陶瓷有哪些

Si3N4,SiC,BaTiO3,Al2O3,ZrO2等

23.功能陶瓷有哪些

铁电陶瓷(压电陶瓷,热释电陶瓷)等,敏感陶瓷(热敏、压敏、光敏陶瓷等),磁性陶瓷(软磁铁氧体,硬磁铁氧体等)。

敏感陶瓷多属半导体陶瓷。

水泥:

1.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流程:

两磨一烧。煅烧窑有回转窑、立窑、机械化立窑。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什么

水泥主要活性组分的粒径在3~30μm.

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普通水泥分别为45min

和10h.

3.水泥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校正原料

4.生料配制的主要依据是熟料的率值。

水泥熟料的性能由水泥的矿物组成决定,矿物组成由率值决定。

5.硅酸盐水泥熟料尽管是多种矿物集合体,但主要氧化物只有四种,哪四种

SiO2 CaO Al2O3 Fe2O3

6.CaO含量的高低,对水泥性能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增加水泥熟料中的CaO含量,能增加水泥的强度,加速水泥的硬化过程。但不是CaO含量越多,质量越好。CaO含量过多,反应不完全,残留CaO会以游离CaO状态存在,而游离CaO水化极慢,会在水泥凝结后,在水泥制品中缓慢消解,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应力,降低强度,严重时甚至使整个结构破坏。因此,制备质量好的水泥,必须使熟料中的CaO呈化合状态,熟料中游离CaO含量越低越好,最好不超过1%

7.简述硅酸盐水泥加水后的水化过程:

加水后,C3A立即发生反应,C3S和C4AF也很快水化,而C2S则较慢。

8.硅酸三钙(3CaO·SiO2,C3S)的特点及对水泥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C3S含量的高低,对水泥性能有何影响:水泥熟料中,适当提高C3S的含量,有利熟料质量,但C3S过高,熟料煅烧困难,熟料中游离CaO增加,使强度下降。

9.什么是硅率及特点

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表示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硅率越高,烧成温度越高,硅率过小易结圈,一般控制在~之间。

10.什么是石灰饱和系数KH值石灰饱和系数的特点

在水泥熟料中,CaO总是与Al2O3和Fe2O3饱和生成C3A、 C4AF,所余下的CaO与SiO2饱和形成C3S所需CaO的比值称为石灰饱和系数。

当石灰饱和系数等于时,此时形成的矿物组成为C3S, C3A和C4AF,无C2S ;当石灰饱和系数等于时,此时形成的矿物组成为C2S, C3A和C4AF ,无C3S;通常石灰饱和系数取~;当石灰饱和系数升高,说明熟料中C3S相对含量增加, C2S相对含量减少;

为保证水泥熟料的质量,应控制游离石灰CaO的含量。

11.什么是铝率铝率的特点

铝率: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溶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铝率越高, C3A多,C4AF相对少,物料难烧。铝率过低,烧结范围变窄,易结块。通常,铝率控制在。

12.铁铝酸四钙和铝酸三钙的作用:

·产生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

·铁铝酸四钙和铝酸三钙也称为溶剂性矿物。

·通常水泥熟料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称为硅酸盐矿物,一般占水泥熟料总量的75%左右;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称为熔剂性矿物,一般占水泥熟料总量的18~25%。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 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5.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31.塑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32. 是现代沥青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33.承受动载或冲击荷载的结构选材时必须考虑材料的。 34.表示石油沥青温度感应性大小的指标是。 35.水玻璃的化学组成式是。 36.煤沥青中游离碳的含量增加,其粘度和温度稳定性。 37.引起木材腐朽的真菌是。 38.沸煮法检验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是为了检验水泥中是否过量. 39.煤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比石油沥青。 40.钢材产生时效的难易程度称为。 41.煤沥青与矿质材料的粘结力。 4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43.对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和经济性。 44.从结构上看,聚合物大分子链的几何形状有三种。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4-结构型设计模式实验

实验4 结构型设计模式实验 实验学时: 2 每组人数: 1 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 2:综合性 3:设计性 4:研究性) 实验要求: 1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实验类别: 3 (1:基础 2:专业基础 3:专业 4:其它)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结构型设计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组合模式和外观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内容 1. 现有一个接口DataOperation定义了排序方法sort(int[]) 和查找方法search(int[], int),已知类QuickSort的quickSort(int[])方法实现了快速排序算法,类BinarySearch 的binarySearch(int[], int)方法实现了二分查找算法。试使用适配器模式设计一个系统,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将类QuickSort和类BinarySearch的方法适配到DataOperation接口中。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要求实现快速排序和二分查找,使用对象适配器实现) 2. Windows Media Player和RealPlayer是两种常用的媒体播放器,它们的API结构和调用方法存在区别。现在你的应用程序需要支持这两种播放器API,而且在将来可能还需要支持新的媒体播放器,请问如何设计该应用程序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3. 使用组合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i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视频文件VideoFile。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4. 某教育机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1 —— 2002 学年第二学期时间 110 分钟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材料 1999 级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名词解释(5分×8) 1、金属玻璃 2、金属间化合物 3、离异共晶 4、晶界偏聚 5、科垂尔气团(Cottrell Atmosphere) 6、孪生 7、反应扩散 8、变形织构 二、问答题 1、(10分)标出hcp晶胞中晶面ABCDEF面、ABO面的晶面指数,OC方向、OC方向的晶向指数。这些晶面与晶向中,那些可构成滑移系?指出最容易产生滑移的滑移系。 2、(10分)判断 ] 1101 [ 6 ]1 2 1[ 6 ]1 1 2[ 6 a a a → + 位错反应在面心立方晶体中能否进行?若两个扩 展位错的领先位错发生上述反应,会对面心立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 3、(10分)写出非稳态扩散方程的表达式,说明影响方程中扩散系数的主要因素。 4、(10分)指出影响冷变形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主要因素。要获得尺寸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有那些主要措施,为什么? 5、(15分)试述针对工业纯铝、Al-5%Cu合金、Al-5%Al2O3复合材料分别可能采用那些主要的强化机制来进行强化。 6、(15分)请在如下Pb-Bi-Sn相图中 (1)写出三相平衡和四相平衡反应式; (2)标出成分为5%Pb,65%Bi与30%Sn合金所在位置,写出该合金凝固结晶过程,画出并说明其在室温下的组织示意图。

7、(20分)Cu-Sn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写出相图中三条水平线的反应式,并画出T1温度下的成分-自由能曲线示意图; (2)说明Cu-10wt%Sn合金平衡和非平衡凝固过程,分别画出室温下组织示意图; (3)非平衡凝固对Cu-5wt%Sn合金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8、(20分)低层错能的工业纯铜铸锭采用T=0.5T熔点温度热加工开坯轧制。 (1)画出该材料分别在高、低应变速率下热加工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影响曲线变化的各种作用机制; (2)开坯后该金属在室温下继续进行轧制,画出此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影响曲线变化的机制; (3)开坯后该金属要获得硬态、半硬态和软态制品,最后工序中可采用那些方法,为什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2 —— 2003 学年第二学期时间 110 分钟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材料 2000 级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填空(0.5X30=15分) 1、fcc结构的密排方向是_____,密排面是____,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_____,致密度为________,配位数是____,晶胞中原子数为___,把原子视为半径为r的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是点阵常数a 的关系为_________。 2、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是:(1)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 3、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__________,塑性_______________,导电性_________________。 4、Fe-Fe3C相图中含碳量小于___为钢,大于____为铸铁;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均由______和___两个基本相组成;奥氏体其晶体结构是____,合金平衡结晶时,奥氏体的最大含碳量是 ______;珠光体的含碳量是_____;莱氏体的含碳量为____;在常温下,亚共析钢的平衡组织是_____,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是_____;Fe3C I是从_____中析出的,Fe3C II是从____中析出的,Fe3C III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历届考试试题及答案

讪祁协丄仃一咛卩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rie*攻& I )第一.一九国答寮直接做任试卷二.第二~五人蟻告安弓 存存颇紙匕. 何时交冋.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单邊JS (】0X2?20分) I ?当果一材料的孔障半增人时,下乳材料性復指标中一定不 变的# ( )? A ?帝反 B ?衣观密復 C.盘水率 D ?强度 2. 实 灵空沸煮法檢唯普通木泥的休枳安定性时,只能检验出 < )足古过 A f-Mg (J B ? f-CaO C. SO 」 D.眩 3. 石灰熟化过祥中的“陈伏”是为了( A.利干结晶 B.蒸发姜余水分 C.歸任发热? 1?喷射混联十施工应优先的外加剂是( )? A ?早幺剂 B.引气剂 C.缓根利 D.速凝別 o.下列阪景结构钢中可用丁低淙炸接结构的足( )? 6?建纨砂按的保水性用( )表示. 8 ?测料的量其本组分星( 9.木材在加工前通常应干燥至( )? A ? Q235-AF B. Q215 C. Q235-C D. 0195 3: D.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A.沉入度 B.分泾度 C.流动度 D.稠度 7?炎热地区用面防水用石油沥育一般选用( A ?10号 B. 30号 C ?60号 >建戻石油沥rr D. 100 号 人槿脂 B .首色剂 cia 化剤 D 填料 试卷阪号:NO. 02 分类:A-02(±木工程)

A.纤堆饱和点含水率B平衡含水率 C.林准含水率 D.绝干 W?在廉定传热下.保温隔热材料应送择()的. A?导热系數大R.导热系数小C?导淋系数大D.始容童小 黄二页.?1S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重要资料

第一章软件体系结构概述(5分)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接受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包括构件、连接件和约束,它是可预制和可重 构的软件框架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构件+ 连接件+ 约束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势 ●容易理解 ●重用 ●控制成本 ●可分析性 第二章软件体系结构风格(10分) 一、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定义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An architectural style defines a family of systems in terms of a pattern of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体系结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 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 接件组合起来的。 An architectural style defines a vocabulary of components and connector types, and a set of constraints on how they can be combined. 二、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 ●管道和过滤器

?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读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 ?过滤器风格的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个过滤器的输入。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组织 ?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相应操作被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 ?这种风格的构件是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 ?对象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进行交互。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 ?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 ?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被这些事件影响。 ●分层系统 ?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 ?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并且接受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仓库系统 ?构件:中心数据结构(仓库)和一些独立构件的集合。 ?仓库和在系统中很重要的外部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控制环路 ?源自于控制理论中的模型框架,将事务处理看成输入、加工、输出、反馈、再输入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模型。 ?通过持续性的加工处理过程将输入数据转换成既定属性的“产品”。 ●C2风格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 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材 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密度ρ: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 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 体积。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ρ: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10010???? ? ??- =ρρP 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 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 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 中。 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 材料吸水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 被水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 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4.材料的耐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抗渗性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即材料经水浸泡后,不发生破坏,同时强度也不显著降 低的性质。指标:软化系数 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其毛细管会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吸水率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平衡含水率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指标:抗冻等 级,其划分取决于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受冻融而不被破坏的次数。 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一面传导到温度较低的一面的性质。指标:导热系数 热容:某块材料在温度升降1K 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指标:C (热容)=c (比热容)?m(材料质量)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或液体渗透的性质。指标:渗透系数 5.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容越大,则在气温变化较大时,能较好地保持室内 温度。 6.试述材料的弹性、朔性、脆性和弹性磨量的意义? 参考答案:弹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脆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明显变形而突然发生破坏的一种性能。 弹性模量: 晶体材料如金属材料表现为线弹性,一些非晶体材料如玻璃等也表现为线弹性,其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比值称为弹性 模量,它是衡量材料抵抗外力使其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7.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强度与强度等级是否不同,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试验条件对材料强度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试件的形状和尺寸、试验机的加载速度、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以 及材料本身的含水状态等。 强度与强度等级不一样。强度是一个具体值,而强度等级是一个等级范围。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那么属于C30强度等级的 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有可能是30MPa 或与30MPa 接近的强度值。 8.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 。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二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二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实验3 设计模式实验二 实验学时: 4 每组人数: 1 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 2:综合性 3:设计性 4:研究性) 实验要求: 1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实验类别: 3 (1:基础 2:专业基础 3:专业 4:其它)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行为型设计模式,包括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内容 1. 某企业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包含一个采购审批子系统。该企业的采购审批是分级进行的,即根据采购金额的不同由不同层次的主管人员来审批,主任可以审批5万元以下(不包括5万元)的采购单,副董事长可以审批5万元至10万元(不包括10万元)的采购单,董事长可以审批10万元至50万元(不包括50万元)的采购单,50万元及以上的采购单就需要开董事会讨论决定。如下图所示: 试使用职责链模式设计并模拟实现该系统。 2. 房间中的开关是命令模式的一个实例,现用命令模式来模拟开关的功能,可控制对象包括电灯和电风扇,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3. 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个基于Windows平台的公告板系统。系统提供一个主菜单(Menu),在主菜单中包含了一些菜单项(MenuItem),可以通过Menu类的addMenuItem()方法增加菜单项。菜单项的主要方法是click(),每一个菜单项包含一个抽象命令类,具体命令类包括OpenCommand(打开命令),CreateCommand(新建命令),EditCommand(编辑命令)等,命令类具有一个execute()方法,用于调用公告板系统界面类(BoardScreen)的open()、create()、edit()等方法。现使用命令模式设计该系统,使得MenuItem类与BoardScreen类的耦合度降低,绘制类图并编程实现。 4. 某实时在线股票软件需要提供如下功能:当股票购买者所购买的某支股票价格变化幅度达到5%时,系统将自动发送通知(包括新价格)给购买该股票的所有股民。试使用观察者模式设计并实现该系统,要求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5. 某公司欲开发一套机房监控系统,如果机房达到某一指定温度,温度传感器(Thermosensor)将自动传递信号给各种响应设备,例如警示灯(CautionLight)将闪烁(flicker())、报警器(Annunciator)将发出警报(alarm())、安全逃生门(SecurityDoor)将自动开启(open())、隔热门(InsulatedDoor)将自动关闭(close())

中南大学版材料科学基础部分名词解释

第六章空位与位错 一、名词解释 空位平衡浓度:金属晶体中,空位是热力学稳定的晶体缺陷,在一定的空位下对应一定的空位浓度,通常用金属晶体中空位总数与结点总数的比值来表示。 位错:晶体中的一种原子排列不规则的缺陷,它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另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 柏氏回路:确定柏氏族矢量的过程中围绕位错线作的一个闭合回路,回路的每一步均移动一个原子间距,使起点与终点重合。 P-N力:周期点阵中移动单个位错时,克服位错移动阻力所需的临界切应力 扩展位错:两个不全位错之间夹有层错的位错组态 堆垛层错:密排晶体结构中整层密排面上原子发生滑移错排而形成的一种晶体缺陷。 弗兰克-瑞德位错源:两个结点被钉扎的位错线段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弯曲弓出后,互相邻近的位错线抵消后产生新位错,原被钉扎错位线段恢复到原状,不断重复产生新位错的,这个不断产生新位错、被钉扎的位错线即为弗兰克-瑞德位错源。 Orowan机制:合金相中与基体非共格的较硬第二相粒子与位错线作用时不变形,位错绕过粒子,在粒子周围留下一个位错环使材料得到强化的机制。 科垂尔气团:围绕刃型位错形成的溶质原子聚集物,通常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固溶强化效果。 铃木气团:溶质原子在层错区偏聚,由于形成化学交互作用使金属强度升高。 面角位错:在fcc晶体中形成于两个{111}面的夹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个层错构成的不能运动的位错组态。 多边形化:连续弯曲的单晶体中由于在加热中通过位错的滑移和攀移运动,形成规律的位错壁,成为小角度倾斜晶界,单晶体因而变成多边形的过程。 第七章金属塑性变形 一名词 固溶强化: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后使合金变形抗力提高,应力-应变曲线升高,塑性下降的现象; 应变时效: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等变形发生屈服后,在室温停留或低温加热后重新拉伸又出现屈服效应的情况; 孪生:金属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晶体沿着一定的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外一部分晶体作均匀的切变,使相邻两部分的晶体取向不同,以孪晶面为对称面形成镜像对称,孪晶面的两边的晶体部分称为孪晶。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

中南考博辅导班:2019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南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 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南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制4种方式。申请考核制指对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考生直接进行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2019年,我校在理学、工学、基础医学为主24个二级单位实行以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金属工艺系,1962年与1980年先后更名为特种冶金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正式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是国家首批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授权单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具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计算科学与虚拟工程、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现设有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系和材料化学系、实验中心等二级机构和10余个科学研究所,并与粉末冶金研究院共建“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轻质高强国防重点实验室”,拥有教育部“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部“中俄新材料产业化技术中心”和“中澳轻金属国际研究中心”,并于2013年首批进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据ESI中心数据显示,2012-2014年,中南大学材料学科连续3年位居世界百强,学科ESI论文总数居全球大学和科研院、所材料学科前十。学院对大材料学科ESI贡献位居中南大学相关院所之首。秉承“厚德、善学、乐业、成器”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以有色、稀有金属材料为主,兼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和重要基地。半个多世纪来,学院汇聚、培养、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和党政企等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先辈泰斗黄培云院士,左铁镛院士、黄伯云院士、曾苏民院士、金展鹏院士等当代学术大师,赵正永、肖亚庆、梁稳根、唐修国、杨毅等大批杰出校友,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计划”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参考答案1

P16-1 何谓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答: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或粉体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关键在于分别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表观体积(即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和堆积体积。 密实材料,绝对密实体积等于表观体积,外形规则材料可以直接量度外形尺寸,通过几何计算得到体积;外形不规则的材料可以用排液法得到体积。 求非密实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要把材料磨成粉,干燥至恒重后用李氏密度瓶测定;求形状规则的非密实材料表观体积,方法同规则密实材料,形状不规则非密实材料,可在材料表面封蜡后,用排液法测得表观体积。 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通常以所填充的容器的容积作为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来求得。 材料的密度与含水无关,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大。 P16-2 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哪些性能有影响?有何影响。 答: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隔热保温性、隔声/吸声性等性能有影响。 一般来说组成相同的材料孔隙率越大则干表观密度、强度越小;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越差;吸水性、吸湿性、隔热性、吸声性越好。 在组成和孔隙率都相同的情况下,细小开口孔隙比较多的材料比粗大开口孔隙多的材料,吸水性、吸湿性好,抗渗性、抗冻性差,具有较多细小封闭孔隙的材料比具有粗大连通孔隙多的材料强度大,抗冻性好,导热性差。 P16-3有一块烧结普通砖,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质量为2900g,其绝干质量为2550g。砖的尺寸为240mm ×115mm×53mm,经干燥并磨成细粉后取50g,用排水法测得绝对密实体积为18.62cm3。试计算该砖的吸水率、密度、孔隙率。 解:该砖的质量吸水率=(饱和状态下质量—绝干质量)/绝干质量×100% =(2900-2550)/2550×100% =13.7% 该砖的体积吸水率=(饱和状态下质量—绝干质量)/表观体积/水的密度×100% =(2900-2550)/(24×11.5×5.3)/1×100% =23.9% 砖的密度=50/18.62=2.69g/cm3 砖的表观密度=2550/(24×11.5×5.3)=1.74g/cm3 砖的孔隙率=(1—表观密度/密度)×100%=(1-1.74/2.69)×100%=35.3% P53-2硅酸盐水泥熟料有哪些主要的矿物组成?他们在水泥水化中各表现出什么特性?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有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 介质中生成石膏时就有破坏作用? 答:因为生产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它的水化反应主要集中于水泥水化的初期,而水泥浆体在终凝之前具有塑性,这个时候的体积膨胀不会受到限制;硬化的初期,水泥石强度较低,内中毛细孔隙比较多,仍能容纳微量的膨胀,因此早期掺入的适量的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 硬化后的水泥石不具有塑性,即没有变形能力。后期进入的硫酸盐和水泥石中的水泥水化产物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复习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复习提纲 绪论 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与发展历史;土木工程材料与土木工程间的关系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导论(10%) 基本概念: (1)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物相组成 (2)材料的结构:微观、细观、宏观;晶体、无定形和胶体材料的特征 (3)流体的流变行为:粘度与屈服应力 (4)物理性能:特征温度、质量、密度;孔隙与空隙;亲水与憎水;毛细现象与吸附;含水率与吸水率;平衡含水率;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电阻与电导。 (5)力学性能:作用力形式(拉、压、弯、剪、冲、疲劳);塑性与弹性;脆性与韧性;强度与弹性模量;硬度、抗疲劳、徐变; (6)耐久性能:无机多孔材料的水侵蚀、冻融破坏、化学侵蚀;金属材料的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机材料的老化;工程材料的放射性和挥发性物质 重要概念: 工程材料的性能包括施工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这些性能均取决其组成与结构! 重要规律: (1)多孔材料的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及其与孔隙率、孔结构间的关系 (2)工程材料的弹性、塑性、韧性、脆性与组成、结构的关系 第2章无机胶凝材料(15%) 基本概念: (1)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2)石膏:二水石膏、半水石膏、硬石膏、建筑石膏的定义与组成;建筑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机理;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与工程应用 (3)石灰: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粉、石灰膏的定义与组成;石灰浆体的凝结硬化机理;各种石灰的特性与应用 (4)水玻璃:定义与组成;水玻璃硬化;水玻璃模数;性能与应用 (5)特性硅酸盐水泥:组成与性能特点;应用领域 (6)硫铝酸盐水泥:组成与特点;技术性能特点与应用 (7)铝酸盐水泥:组成与特点;技术性能特点与应用 重要概念: (1)胶凝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中南大学 软件体系结构重点

需求工程 所有与需求直接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需求开发包括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定义,需求管理包括需求的确认、跟踪以及变更控制 C/S体系结构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 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 c/s优点:1、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2、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 3、将大的应用处理任务分布到许多通过网络连接的低成本计算机上,节约大量费用缺点 缺点: 开发成本较高 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 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 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繁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软件移植困难 软件维护和升级困难 新技术不能轻易应用 b/s优点:1、实现了零客户端,易于服务升级2、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器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b/s缺点: 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 据库处理功能。 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 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远远低于C/S体系结构。 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优点: 1、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 2、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 3、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

4、类适配器:可以在适配器类中置换一些适配者的方法,使得适配器的灵活性更强。 5、对象适配器:同一个适配器可以把适配者类和它的子类都适配到目标接口。 缺点: 类适配器:不支持多继承的语言,一次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而且目标抽象类只能为抽象类,不能为具体类,其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象适配器:要想置换适配者类的方法就不容易 适用: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一起工作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优点: ? 分离抽象接口及其实现部分。 ? 桥接模式有时类似于多继承方案,但是多继承方案违背了类的单 一职责原则(即一个类只有一个变化的原因),复用性比较差, 而且多继承结构中类的个数非常庞大,桥接模式是比多继承方案 更好的解决方法。 ? 桥接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在两个变化维度中任意扩展一 个维度,都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 ? 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可以对用户隐藏实现细节。 缺点: 1、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由于聚合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进行设计与编程。 2、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因此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适用: 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维度都需要进行扩展 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的系统 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避免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静态的继承联系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Responsibility)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试题

“材料学基础”试题 2003.12.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24分) 1、 晶界非平衡偏聚 2、 克肯达尔(Kirkendall )效应 3、 多边化 4、 微晶超塑性 5、 奥罗万(Orowan )机制 6、 加工硬化 二、请在立方晶系中写出面OBC’、ODD’O’的晶面指数和OB 、OD 晶向指数(AD=1/2AB )。(8分) 三、在fcc 晶体中,位错反应] 121[6]112[6]101[2a a a +→能否进行?若反应前的 ]101[2a 是刃位错,反应后的扩展位错能在哪个晶面上进行何种运动?(10分)

四、简述冷加工纤维组织、带状组织和变形织构的成因及其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10分) 五、说明金属冷变形程度的大小对再结晶形核机制和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10分) 六、根据Cu-Zn合金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说明α相和η相的晶体结构类型; 2、写出图中各水平线的平衡反应式(注明反应时的温度); 3、画出850℃时Cu-Zn合金各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示意图; 4、计算Cu-35%Zn合金液相刚凝固完毕时相组成物的百分数; 5、说明Cu-35%Zn合金非平衡凝固时,枝晶偏析是否严重,为什么?

七、根据三元相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明aa0、bb0、cc0箭头的含义; 2、分析X成分合金凝固相变过程,说明其在刚凝固完毕和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 3、分析Y成分合金凝固相变过程,用数学式表示出Y合金凝固完毕时相组成物 的百分数。 金属学试题 1.根据铁碳亚稳平衡相图和你所学所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氢,氮,碳,硼在α-Fe 和γ-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氮:0.071nm,碳:0.077nm,硼:0.091nm,α-Fe:0.124nm,γ-Fe :0.126nm。 2)标注平衡反应的成分及温度,写出平衡反应式。 3)分析Fe-1%C合金的平衡凝固到室温过程组织变化; 4)指出γ的晶体结构、密排方向、密排面、密排面的堆垛顺序、致密度、配位数、晶胞中原子数;指出α和γ的滑移系; 5)结合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如何提高Fe-C合金的强度; 6)Fe-0.1%C合金在拉伸中,一种情况在拉伸出现塑性变形后去载,立即再加载,另一种情况是去载后时效再加载,试解释前者无屈服现象,后者有屈服现象的原因;7)固溶处理后进行一定量的冷变形,对合金在随后的回火过程有那些可能的影响?8)Fe-0.1%C合金制作成齿轮,对含碳0.1%齿轮气体渗碳强化,画出钢在渗碳后的

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_____的性质。 1.水分 2.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 _____。 2.亲水性 3.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和特殊镇静钢。 3.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4.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_____、_____、_____。 4.工作性力学性质耐久性 5.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_____者称为细集料,大于_____者称为粗集料。 5.5mm 5mm 6.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和_____。 6.氧化钙氧化镁 7.土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五大品种硅酸盐水泥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8.目前所用的墙体材料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8.砖砌块板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1.对

2.白色大理石由多种造岩矿物组成。 2.错 3.粘土质砂岩可用于水下建筑物。 3.错 4.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4.对 5.针叶树材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 5.对 6.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6.错 7.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7.错 8.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8.错 9.木材的持久强度等于其极限强度。 9.错 1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10.对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__。 A 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B 产生流浆 C 有离析现象 D 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1.ABCD 2 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位错塑性变形再结晶

位错 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 肖脱基空位:晶体中某结点上的原子空缺了,则称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称为肖脱基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的原子挤入结点的空隙形成间隙原子,原来的结点位置空缺产生一个空位,一对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称为弗兰克耳(Frenkel )缺陷。 刃型位错:晶体内有一原子平面中断于晶体内部,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沿及其周围区域是一个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沿某一晶面切一刀缝,贯穿于晶体右侧至BC 处,在晶体的右侧上部施加一切应力τ,使右端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滑移一个原子间距,BC 线左边晶体未发生滑移,出现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BC 。从俯视角度看,在滑移区上下两层原子发生了错动,晶体点阵畸变最严重的区域内的两层原子平面变成螺旋面,畸变区的尺寸与长度相比小得多,在畸变区范围内称为螺型位错 混合位错:位错线与滑移矢量两者方向夹角呈任意角度,位错线上任一点的滑移矢量相同。 柏氏矢量:位错是线性的点阵畸变,表征位错线的性质、位错强度、滑移矢量、表示位错区院子的畸变特征,包括畸变位置和畸变程度的矢量就称为柏氏矢量。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ρυ=L/υ;单位面积位错露头数ρs =N/s 位错的滑移: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线沿着位错线与柏氏矢量确定的唯一平面滑移,位错线移动至晶体表面时位错消失,形成一个原子间距的滑移台阶,大小相当于一个柏氏矢量的值. 位错的攀移:刃型位错垂直于滑移面方向的运动,攀移的本质是刃型位错的半原子面向上或向下运动,于是位错线亦向上或向下运动。 弗兰克—瑞德源:两个结点被钉扎的位错线段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弯曲弓出后,互相邻近的位错线抵消后产生新位错,原被钉扎错位线段恢复到原状,不断重复产生新位错的,这个不断产生新位错、被钉扎的位错线即为弗兰克-瑞德位错源。 派—纳力:周期点阵中移动单个位错时,克服位错移动阻力所需的临界切应力 单位位错:b 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称为“单位位错”。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是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位置,而是从原子位置到结点之间的某一位置,这类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堆垛层错:密排晶体结构中整层密排面上原子发生滑移错排而形成的一种晶体缺陷。 位错反应:位错具有很高的能量,因此它是不稳定的,在实际晶体中,组态不稳定的位错可以转化成为组态稳定的位错,这种位错之间的相互转化称为位错反应。 扩展位错:如果层错两端都终止在晶体内部,即一个层错的两端与两个不全位错相连接。像这样两个不全位错之间夹有一个层错的位错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二、纯铁的空位形成能为105kJ/mol. 将纯铁加热到850℃后激冷至室温(20℃),假设高温下的空位能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 解答 利用空位浓度公式计算 850 ℃ (1123K) :C v1=??,后激冷至室温可以认为全部空位保留下来 20℃(293K) :C v2=??, C v1 /C v2=??? 三、计算银晶体接近熔点时多少个结点上会出现一个空位(已知:银的熔点为960℃,银的空位形成能为1.10eV ,1ev =)?若已知Ag 的原子直径为0.289nm ,问空位在晶体中的平均间距。1eV =1.602*10-19J )exp(RT Q A C v ?=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1

>>作业 (一) 单选题 1. 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 强度(B) 渗透系数(C) 软化系数(D) 吸水率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2. 下列属于活性混合材的是()。 (A) 粘土(B) 慢冷炉渣(C) 粉煤灰(D) 磨细石英砂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3. 关于石灰消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体积收缩(D) 不能搅拌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4. 硅酸盐水泥石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水化产物是()。 (A) 水化硅酸钙凝胶(B) 氢氧化钙(C) 水化铁酸钙(D) 钙矾石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5.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 (A) 耐水性(B) 抗冻性(C) 抗渗性(D) 渗透系数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6. 硅酸盐水泥中水化热最高的矿物是()。 (A) C3A (B) C4AF (C) C3S (D) C2S

7. 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A) 矿渣水泥(B) 粉煤灰(C) 火山灰水泥(D) 普通水泥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4.0 8.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 (A) 不早于45分钟(B) 不迟于45分钟(C) 不迟于10小时(D) 不迟于390分钟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9. 建筑石膏指的是()。 (A) β型半水石膏(B) α半水石膏(C) 无水石膏(D) 二水石膏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 10. 承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结构选材时必须首先考虑材料的()。 (A) 密度(B) 强度(C) 韧性(D) 耐腐蚀性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 (二) 多选题 1. 与普通水泥相比,矿渣水泥的耐热性好主要是因为()。 (A) 水泥中C3S含量少 (B) 水泥中C3S含量多 (C) 水泥石中氢氧化钙含量少 (D) 水泥石中氢氧化钙含量多 (E) 矿渣耐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