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4》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4》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4》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4》教案

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紧扣《语文课程标准》:

1. 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 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二、背景分析

1.本单元是这册书的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和一篇习作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习作4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习作,根据给出的三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3.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自觉的阅读等习惯。但是,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写作能力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 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四、评价任务

1. 学生能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 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能够独立写虚构的故事。

课题让生活更美好

课时 1 课型

习作

指导

教学目标1. 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 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教学

重难点

根据给出的三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特点

1. 学生观看《桥》的朗诵视频,看完根据板书(先出示课件)提示谈:我再次被什么感动了?(是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又或是情节……)

2. 教师总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可当我们再次听到仍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感人。是因为它:它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板书:虚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吸引人)如何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呢?生答。师继续板书:抓住、构思、刻画。而像《桥》《穷人》《在柏林》这样的虚构故事,读起来却也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是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板书:源于生活)伸出你的双手,用你聪明的小脑袋瓜儿,走进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创编一个属于你的精彩故事吧。

笔尖流出的故事,写的就是个心跳!

二、根据提供材料创编故事

(一)初次点播

出示三组材料,学生自由读,读后谈对哪组材料比较感兴趣并简单说一下原因。

(二)教师适时指导

预设:

第一组

1、地点:校园

2、时间:丁香花盛开的季节

3、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4、人物:

人物一:张明淘气学生

人物二:王寒冰“小辣椒”班长

人物三:李军充满活力班主任

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看谁的问题有意思):淘气包张明在那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又捣了什么蛋?搞了什么恶作剧?班长是怎么管的?班主任李军又是怎么处理的?

第二组

1、时间:冬日的黄昏

2、地点:街头

3、环境:冬日的黄昏,街头车来车往的

4、人物一:少年陆天充满爱心

人物二:一只叫朵朵的狗流浪

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比谁的问题妙):陆天为

何出现在此处?是怎么发现朵朵的?发现了怎样的朵朵?陆天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第三组

1、时间:夜晚或深夜

2、地点:村庄

3、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4、人物一:铁蛋

人物二:爷爷体弱多病

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比谁的问题有生活):家里为什么只是爷爷和铁蛋?体弱多病的爷爷出现了什么状况?铁蛋怎么做的?或铁蛋在干吗?遇到了什么情况?爷爷怎么办的?又或者……(三)再次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针对自己所选的组,先透露一点自己的小构思也就是怎样吸引人的小创想。

(四)出示本次习作的注意事项: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开始独立创作

预设环境描写

1、何时环境描写?可以开篇渲染、中间穿插、篇末点题

2、用修辞等多种手段,让习作中的"风景"更"精彩"。

出示描写丁香、车来车往的街头、月光下的村庄的精美句段,为写作中对

环境的描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以此化难为易提升写作兴趣。

1、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校园的丁香花开了。一团团淡紫的绒球欢快地聚拢在一起。风来了,轻轻摇动着树的枝条,似乎要从那微小的花蕊中摇下那香味的小包,把它们带在身上,向阳光炫耀。

丁香花开满了我们的校园:淡淡的白,浅浅的紫,一进校门就能闻到那股香。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这一朵丁香花飞到那一朵丁香花,玩的好不惬意!

2、车来车往的街头

清晨的路上车来车往,一缕晨光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带来又一个忙碌的早晨。

宽阔的街头样式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

3、月光下的村庄

月光如水入夜间,给静谧的山村笼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镜子,把光辉洒满全村。

三、自改、互改、完善、提升

1、从这几个方面自评自赏

上学出门照镜子:

有没有眼屎?(擦掉错别字)

扣子扣错了吗?(词语搭配得当,每个句子意思表达清楚、明白。)红领巾带了吗?(添景加彩。)

头发乱吗?(细节很重要:语言、动作、心理……要有精气神。)

镜中的你自信吗?(故事情节有序、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还能吸引

人。)

2、互评阅,提建议,助修改(修改方向除了算上自评的方面,还为别人修改时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老师喜迎接

你好!(校正标点,达到正确。)

今天你真漂亮!(让其结尾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有特色的!)

向你学习

展示别人好的环境描写,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

四、誊抄(做到字迹美观、整洁)

五、讲评(为自创环境和人物再写虚构故事做好提升夯实工作)

1、读佳句佳段: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比较鲜明、故事完整且构思巧妙。

2、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句子的表达方法,如:不知该如何使句子生动?就从修辞、叠词等方面入手……

板书设计

虚构故事

——源于生活

突出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

人物形象1、人物关系

2、构思小说的情节2、过程有“波澜”

3、结局设悬念:没有结局,

戛然而止(没结尾)的途径3、刻画环境描写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自己创编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了刚刚学过的三篇课文,也就是说三个虚构的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虚构故事的特点,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然后学生自读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去展开联想写作文。在这个环节,我做了较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到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等,这样学生的联想才切合实际,编写出的故事才有可能吸引人。这些地方做的比较到位,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对教材提出的写作时让学生尝试写环境,以及写心理活动的建议没有落实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时地予以补充。

组长签字: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