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事故分析思考题-含答案资料

工程事故分析思考题-含答案资料

工程事故分析思考题-含答案资料
工程事故分析思考题-含答案资料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按照国家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必须满足哪几项功能要求?

(1)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在偶然作用(如地震作用、爆炸作用、撞击作用等)发生时及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建筑工程事故如何分类?

事故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事故发生的阶段分,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改建时或改建后引起的事故。

按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有地基基础事故、主体结构事故、装修工程事故等。

按结构类型分,有砌体结构事故、混凝土结构事故、钢结构事故和组合结构事故等。

按事故的责任原因分,有因指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如下令赶进度百降低质量要求。有施工人员不按规程或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如浇筑混凝土随意加水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事故分类中,按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是比较重要的,对于施工质量事故可以分为:

(1)施工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有下列后果之一者。

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含一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

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严重施工事故,有下列后果之一者。

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检查,存在重大隐患的;

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3)重大施工质量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称为重大施工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是工程建设的起因之一。

建设部将由因质量及安全问题而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并将重大工程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死亡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二级:死亡人数10-29人,直接经济损失100-300万元。

三级:死亡人数3-9人,重伤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四级:死亡人数2人以下,重伤3-19人,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3.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①管理不善;②勘测失误;③设计失误‘④施工质量差、不达标;⑤使用、改建不当。

4.事故调查的一般步骤?

(1)初步调查(基本情况调查);

(2)初步分析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原因,并决定进一步调查及必要的测试项目;

(3)进一步深入调查及检测;

(4)根据调查及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析、邀请专家会商,同时听取与事故有关单位的陈述或申辩,最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送主管部门及报告有关单位。

5.事故调查报告的一般内容?

(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

(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与事故有关人员、单位情况。

(3)事故调查记录。

(4)现场检测报告(如有模拟实验,还应有实验报告)。

(5)复核分析,事故原因推断,明确事故责任。

(6)对工程事故的处理建议。

(7)必要的附录(如事故现场照片、录像、实测记录、专家会协商的记录复核试验计算书,测试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及记录等)。

6.事故的分析和评判应以什么为依据?

为使事故分析具有公正性和统一性,事故的分析和评判应以现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包括统一标准、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材料试验标准等)为依据,按照其规定的方法、步骤进行试验或计算。

7.民用建筑鉴定分哪几类?安全性评定时分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划分为几个等级?如

何表示?

(1)民用建筑鉴定分为安全性评定、使用性评定和可靠性评定三类。

(2)安全性评定时将建筑结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

(3)对于安全性的及可靠性的鉴定,每一个层次划分为加上个等级。构件的四个安全性等级用a u、b u、c u、d u表示,子单元的四个安全等级用Au,Bu,Cu,Du表示,

鉴定单元的四个安全等级用Asu,Bsu,Csu,Dsu表示

8.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等级如何评定?其含义是什么?

上表中承载能力分级与可靠指标的含义或解释为:

a u级: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对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构件完好,其验算表征为R/r o S>1;安全

性符号a u级标准时,不必采取措施.

b u级:略低于现行设计规范对可靠指标的要求,但尚可达到或超过相当于工程质量下限的

可靠度水平,仍可继续使用,一般可不采取措施.

c u级: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对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其可靠指标下降已超过工程质量下限,

但末达到随时有破坏可能的程度.此时,构件的安全性乖及比现行规范要求下降了一个档次,显然,对承载能力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应采取措施。

d u级:严重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对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其可靠指标下降较大,失效概率

大幅度提高,已处于危险状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才能防止事故发生。

9.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评级有哪些检查项目?裂缝如何分类及评级?

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评定分四个检查项目:承载能力、构造、位移(或变形)和裂缝。

裂缝分为两大类,即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

当分析认为属于剪切裂缝时,只要裂缝存在,就应评定为c u级和d u级;当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时,不论其裂缝宽度大小,其安全性应直接评定为d u级。

10.对发生事故的结构或构件一般要进行哪些检测?

(1)常规的外观检测。如平直度偏离轴线的公差、尺寸准确度、表面缺陷、砌体的咬槎情况等;

(2)强度检测。如材料强度、构件承载力、钢筋配置情况等;

(3)内部缺陷的检测。如混凝土内部的孔洞、裂缝、钢结构的裂缝、焊接缺陷等;

(4)材料成分的化学分析。如混凝土的集料分析、水泥成分及性能分析、钢材化学成分分析等。

11.砌体中灰缝砂浆的强度有哪些检测方法?

冲击法、点荷法、回弹仪法

12.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和局部破损法检测都有哪些方法?

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方法: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超声肪冲法测混凝土的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局部破损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钻芯法、拔出法。

第2章砌体结构

1.砌体结构中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方面?

砌体中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地震等灾害作用以及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等5个方面。

2.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几种?

(1)扩大砌体的截面加固;

(2)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

(3)外包钢加固

(4)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

(5)增加圈梁、拉杆

(6)其他加固方法

第3章钢结构

1.钢结构事故的破坏形式?

钢结构的事故按破坏形式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即钢结构强度各刚度的失效、钢结构的失稳、钢结构的疲劳、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钢结构的腐蚀等。

第4章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方面?

材料方面

①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②水泥的水化热引起过大的温差;

③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沉陷;

④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⑤外加剂使用不当;

⑥砂、石含泥或其他有害杂质超过规定;

⑦骨料中有碱性骨料或已风化的骨料;

⑧混凝土的干缩。

施工方面:

①外加掺合剂拌合不均匀;

②搅拌和运输时间过长;

③泵送混凝土过量增用水泥及加水;

④浇筑顺序失误;

⑤浇筑速度过快;

⑥捣固不实;

⑦混凝土终凝前钢筋被扰动;

⑨保护层太薄,箍筋外只有水泥浆;

⑩滑模施工时工艺不当;

模板支撑下觉,模板变形过大;

模板拼接不严,漏浆漏水;

拆模过早;混凝土硬化前受振动或达到预定强度前过早受载;

养护差,早期失水太多;

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

构件运输、吊装或堆放不当。

设计方面:

⑴设计承载力不足;

(2)细部构造处理不当;

(3)构件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

(4)局部承压不足;

(5)设计中未考虑某些重要的次应力作用。

环境和使用方面:

(1)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急剧变化;

(2)冻胀、冻融作用;

(3)钢筋锈蚀;锚具(锚头)失效;

(4)腐蚀性介质作用;

(5)使用超载;

(6)反复荷载作用引起疲劳;

(7)振动作用;

(8)地基沉降;

(9)高温(及火灾)作用。

其他各种原因:

如火灾,地震作用,燃气爆炸,撞击作用等。

2.混凝土结构的表层缺损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1)蜂窝: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砂浆少而石子多;模板不严密,漏浆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浇注过程中有离析现象等,

使得混凝土局部出现空隙,石子间无砂浆,形成蜂窝状的不孔洞。

(2)麻面:模板未湿润,吸水过多;模板拼接不严,缝隙间漏浆;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尽;模板表面处理不好,拆模时粘结严重,致使部分混

凝土面层剥落等,混凝土表面粗糙,或有许多分散的小凹坑。

(3)露筋:由于钢筋垫块移位,或者少放或漏放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钢筋与模板无间隙;钢筋过密,混凝土浇注不进去。模板漏浆过多等,致使

钢筋主要的外表面没有砂浆包裹而外露。

(4)缺棱掉角:常由于构件棱角处脱水,与模板粘结过牢,养护不够,强度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