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1.1.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1.1.1.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1.1.1.1.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本系统施工的重点、难点在于需要配合的工种最多,施工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也最多,本系统的进度受各工种完成情况的影响也最多。

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与业主沟通,调试及试运行阶段相对较晚,需要各相关系统全部完工才具备条件。本系统也是所有系统中调试工作量最大,完工最晚的一个系统。

我公司针对本系统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会加强管理,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安排好施工工序,派专门一个技术人员就本系统施工中存的问题即时与业主沟通,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切实做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1.1.1.

2.安装前的环境检查

1)在现场设备安装前,设备机房、设备安装部位的土建、基本装修应基本完工,且不再进行大范围的装修工序。设备机房应具备照明、供电条件及防盗保安措施。

2)在中央控制管理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安装前,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机房装饰工程应已完工,现场满足无尘、防盗要求,并提供必要的照明、供电条件。

3)楼宇自控设备通电调试前,受控机电设备应已完成其单体调试,并能现场手动正常运行。

1.1.1.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A.仪表与设备的基本安装方法

1)仪表测点的开孔位置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选择,无具体规定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仪表测孔位置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端上,测孔应避开阀门、插头、三通、大小头、挡板、手孔等局部构件。

?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压力测孔与温度测孔在同一管段上时,压力测孔应选择在温度测孔上游侧。

测量仪表应安装在最能代表被测介质的参数位置。

2)仪表及设备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调教。

3)仪表和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尽量避免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和有强腐蚀性气体的地方。如无法避免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4)仪表的接线盒口宜朝下。

5)安装的仪表和设备不能使其承受外来机械应力。

6)仪表和设备安装时,不应承受冲击及振动,安装应牢固,标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朝向应易于观察。

7)仪表外壳上的箭头方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

8)仪表应与建筑设备同时安装。在建筑设备的水系统清洗时,先将仪表拆下。但在进行压力实验时,应将仪表和建筑设备水系统一齐进行试验。

B.温、湿度传感器

1)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防雨护罩。

2)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3)并列安装的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和湿度的位置。安装位置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5)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6)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前进行。其安装位置应避免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7)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8)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

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1K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

C.压力、压差传感器及压差开关

1)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

2)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3)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村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4)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5)当同一位置需安装温度或湿度传感器时,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6)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7)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并避开蒸汽放空口。

8)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压差开关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D.流量仪表及水流开关

1)测量及压力仪表的测孔应选择在介质流速稳定、管道截面速度均匀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

2)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与测量管路的连接必须正确。

3)水管电磁流量变送器上游侧应有直管段,长度为介质管道管径的10倍,下游直管长度不少于5倍管径。若变送器前后有阀门和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

4)当水管流质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

5)当安装位置附近有测压点或测温点时,流量变送器应装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

6)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口径大于300毫米时,应有专用的支架支撑;

?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7)水流开关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8)水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上。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

9)电量传感器

10)电量传感器裸导体之间或者与其它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应绝缘。电压互感器输入端不允许短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不允许开路。

E.液位仪表

1)浮筒液面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其安装高度宜使仪表全量程的处为正常液位。

2)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F.电动调节阀

1)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动的方向一致。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阀体设备安装说明进行。

2)安装用螺纹连接的小口径调节阀时,必须装有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3)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4)执行机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当调节机构能随同工艺管道产生热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方式应能保证其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5)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

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并满足设计要求。

6)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7)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适当加防晒、防雨措施。

8)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震措施。

G.电动风阀控制器

1)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2)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3)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

4)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

5)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

H.现场分站及中央控制室设备的安装

1)安装前,土建、空调、电气工程应已全部完工。

2)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3)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4)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

5)仪表箱(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垂直、平正、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箱(板)的高度大于1.2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

6)单独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垂直、平正、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毫米;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

7)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单独仪表盘(操作台)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毫米;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

?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毫米;

?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

?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

I.电缆及线管敷设方法

1)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2)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4)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5)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6)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7)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毫米,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毫米。

8)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9)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10)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

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11)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坏防腐层。

1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第1条要求测量绝缘电阻。

13)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14)其余电缆线路及管线槽敷设方法按GB50168的有关要求执行。

1.1.1.4.系统调试

A.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1)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例如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其单机运行必须正常,而且其冷量和冷冻水的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水温等必须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

3)检查BAS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B.常规检查

1)按图纸和设备配置资料,核对、检查设备数量,插件位置,部件结构及缺损情况。

2)按前述安装要求和产品技术要求检查设备的安装情况。

3)检查设备线路的连接及标记情况。

4)检查设备及系统的接地安装情况。

C.电源设备调试

1)检查电源设备的型号、规格、保护装置

2)检查电源装置、电源端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3)主要调试内容

?保护装置检查与调试

?电源投入及电源电压检查

?电源设备的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测试。

D.输入输出点调试

1)数字量输入调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逻辑值。

脉冲或累加信号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发生脉冲数与接收脉冲数一致,并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最小频率、最小峰值电压、最小脉冲宽度、最大频率、最大峰值电压、最大脉冲宽度。

电压或电流信号(有源与无源)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进行确认。

?动作试验:

按上述不同信号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部测点进行测试,并将测点之值记录下来。

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数字量信号输入以及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的检测等。

2)数字量输出调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0N/OFF: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输出的规定的电压、电流范围和允许工作容量。

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检查:其电压或电流输出,必须符合设备使用书和设计要求。

?动作试验

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并记录其测试数值和观察受控设备的电气控制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受控单体受电试运行正常,则可以在受控设备正常受电情况下观察其受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3)模拟量输入调试:

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规定,通常的传感器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

?温、湿度、压力、压差传感器的检查。

?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否与实际相

符。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正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输入量程范围,接入模拟输入信号后在传感器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计算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

?模拟量输入精度测试:使用程序和手动方式测试其每一测试点,在其里程范围内读取三个测点(全量程的10%、50%、90%),其测试精度要达到该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4)模拟量输出调试:

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模拟量输出的类型、量程(容量)与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常用的各种风门、电动阀门驱动器可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与调试: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该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

?手动检查:首先将驱动器切换至手动档,然后转动手动摇柄,检查驱动器的行程是否在0-l00%范围内。

?在确认手动检查正确后,在现场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模拟其输入信号或者从DDC输出AO信号,确认其驱动器动作是否正常。

?动作试验:用程序或手控方式对全部的AO测试点逐点进行扫描测试,记录各测点的数值,并将该值填人附表1,向时观察受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是否正常。

?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保持输出功能、事故安全功能等。

本工程全部DO、DI、AO、AI点根据监控点表或调试方案规定的监控点数量和要求,按上述方法进行。

E.单体调试

1)DDC控制器的检查与调试主要包括对专用电缆及接线进行检查,对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源指示灯的确认,A/D转换精度的调试等。

2)中央控制器的检查调试,主要包括对专用电缆及接线进行检查,对各路输入、输出电压值及电源指示灯确认,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检查,计算机硬件(主

频、内存等)测试,计算机病毒检查和清除,组态数据装入等。

3)开通数据通讯,调出系统维护功能。

4)各种冗余配置的调试。用人工模拟的办法确认各项自动切换转移功能。

5)过程I/O的调试。在端子柜施加或取出数字/模拟信号,并在中央控制器上依次调出,同时核对仪表信号、量程、报警设置等参数,调试点应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量不少于3点。

F.应用软件与系统功能调试

a.监控点的基本调试方法

1)信号传送功能调试,在信号发生端施加测试信号,应能在工作站上读取该点数据。

2)启停功能调试,在中央控制器上,对被监控的机电设备(水泵、空调机组、送排风机、电梯等)进行直接启停控制调试,以及依时间程序表运行的启停控制调试。

3)设备故障报警功能调试,对被监控的机电设备分别设定报警点及报警数据,在系统信号发生端施加测试信号,调试报警信号及报警点。

4)连续控制功能调试,设置DDC控制器参数和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施加信号,按系统设计要求进行调节参数、控制逻辑、部件联锁功能的调试,并用手动方式进行执行机构从零点到终点全程动作和全行程运行响应时间的调试。

5)运算功能调试,设置控制软件和管理软件中运算式的常数系统项,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施加信号进行运算功能及精度的调试

6)接口调试,按系统功能要求,对采用通讯接口集成的第三方设备内部控制系统或设备,从发讯方向向受讯方向逐点施加信号,由受讯方向一一确认

b.空调系统单体设备调试

1)检查空调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DDC,如需24VAc应确认接线正确,无短路故障。

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空调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量程是否和设置相一致。

3)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常。

4)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察DDC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

5)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提检测器检测所有温度和湿度、风压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状态是否正常。强置所有的开关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是否正确动作。强置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及其位置调节是否跟随变化。

6)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门、排风门等应联锁打开,各种调节控制应投入工作。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定的改变而变化,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能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的附近。如果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分,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作仔细检查并排除这样的干扰。

7)空调机停止动转时,新风门、排风门、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8)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控制的要求。

9)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控制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理机的风量、风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变化。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6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10)如果需要,应使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回风风门的开度限位设置满足空调工艺所提出的百分比要求。

定风量、变风量新风机、及送排风机的调试与上述方法基本相似,根据设备

监控方案在部分功能调试上作省略。

c.给排水系统的调试

1)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按设计监控要求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

2)按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装于各类水箱、水池的水位传感器或水位开关,以及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正确,其安装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确认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设备运行正常。

4)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提检测器检测核对所有开关量输入点状态是否正常。强置所有的开关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水泵是否正确动作,水流开关是否正确动作。对于采用变频控制的水泵,还应核对运行频率或功率输入信号是否正确,并强置改变品率控制输出点信号,确认相关水泵运行频率是否跟随变化。

5)将水泵控制设为BA自动控制模式,对水池水位注水和排水,确认水泵是否根据水位开关动作投入运行注水(或排水),到达停泵水位是否自动停泵,是否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连锁的要求。

d.变配电系统

1)安装变配电系统通讯接口软件,检查变配电系统提供的接口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楼宇自控系统一侧的接口转换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打开编制好的监控点数据库和动态图形界面,按变配电设备厂商提供的二次监控点数表,检查通过接口上传的所有系统参数(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开关状态、跳闸报警等)是否正确,系统参数的类型、量程是否和变配电设备厂商提供的说明相一致。(变配电系统参数的现场整定修正应由变配电设备厂家负责)

e.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的调试方法与此相似,但监控点内容及功能调试应根据电梯厂商提供的系统参数内容及运行模式说明来确定。

f.照明系统

1)检查各类照明箱,按设计监控要求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

2)按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照度传感器、照明箱内接线正确,其安装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确认各类受控照明回路,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开关运行正常。

4)将照明箱设在BA控制模式下,按一般监控点的调试方法试验照明控制输入是否正常,照明状态反馈是否正确。

5)设定开启照明的照度设定值,检验入夜光线减弱时,相关照明是否正确联动开启,白天光线增强时,相关照明是否正确关闭。

1.1.

2.中央空调机房智能管理及节能系统

1.1.

2.1.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流程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工程量大的、施工周期长的系统优先安排施工。施工作业一般按先地下、后地上,先高空、后低空的顺序进行;安装工序一般分为预埋、支挂件加工、桥架架设、底盒、转接盒安装、线管安装、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连线、技术调试的顺序进行安排施工,各工序之间均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和质量检验措施,以保证施工进度要求和工程质量。施工工艺流程示于图3。

图3 施工流程示意图

2)桥架、管道安装

桥架、线管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桥架、线管的安装施工是系统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它是为缆线敷设服务的。从设备到末端设备、插座,全部线缆必须在线管、桥架内通过,不允许外露。因此,它与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线缆敷设路由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涉及到建筑结构、内部装修等各个方面(如在墙壁或楼板上预留洞孔或凿洞孔)。

此外,还有可能与其它子系统管线设施(如电力线路、空调管道、消防管路等)发生相互交叉或平行距离过近等问题,需要相互协调,统一考虑吊挂或支承方式。

图4 线缆桥架、线管安装工艺流程

◆ 安装孔洞及线槽的开凿

线缆桥架、线管在通过隔墙时,要求开凿相应的孔洞,线管在室内一般为暗敷安装,必须在墙面或地面开凿安装槽道。为了有效的保护建筑结构,开凿孔洞及槽道一般要求用专用电动机械完成。

线缆桥架安装施工工艺

线缆桥架为冷轧钢板冲压成型、表面镀锌或喷塑制成,镀锌线缆桥架因其良好的抗腐蚀性和优良的电气传导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目的是对通信线缆进行机械保护和实现电磁防护。根据本项目现场特点,线缆桥架的安装采用支、吊方

式安装,支、吊架的尺寸根据建筑、安装空间现场确定。吊架加工成L 或Π型(见示意图),采用≥L30×3的等边角钢加工焊接制作。地面安装(机房内)采用角钢加工支架线缆桥架支承安装方式。对焊接制作加工后的异型桥架半成品加工处应涂刷防锈油漆两遍以上。支架安装前应划线定位,支架安装间距为1.5m —2m ,水平线缆桥架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梁、屋顶、或墙面(见图示意图),在有的狭小部位,允许几路桥架共架重叠安装,但要考虑放线的空间。垂直线缆桥架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面上,必须达到要求的机械强度。支、吊架的安装间距应整齐、均匀、牢固、美观。在线缆桥架转弯50cm 处须设置支架,桥架的支架及桥架走向左右偏差应不大于3cm/m 。桥架终端应有终端头。桥架的连接用专用连接板加镀锌螺栓进行紧固,镀锌螺栓的头安装在桥架内部,使得敷设线缆时顺畅

不挂伤。连接板的两端应用6mm 2的多股铜线进行接地处理。连接处要求≤1mm 的间隙,以防止昆虫进入。弯头、三通的内转弯处必须有45°的斜边或R≥100mm 的圆弧边,保证通信线缆的弯曲度满足技术要求。

桥架的钻孔、焊接处应涂刷防锈油漆。桥架安装调平后,用软铜线在地线系统的楼接地端子上进行接地。

为保证线管在安装时能准确、平整,要求按先固定底盒、转接盒,再进行配管的顺序进行。钢管与桥架、钢管与底盒的连接孔,要求用与线管外径相同的开孔器加工,禁止用氧乙炔或电焊吹孔。连接处管子伸入桥架、底盒内应小于3mm 。线管与线管的连接处、线管与转接盒的连接处、线管与桥架的连接处必须用电焊点接,以保证良好的电气传导性能。焊接处要涂刷二遍以上防锈漆进行保护。

金属线管的施工工艺

金属线管拟采用镀锌焊接管。切割采用细齿锯,断口应平整,断面应垂直管轴线,断面内壁应清除毛刺。转弯用弯管机、器进行加工。弯管半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敷设线缆顺畅。金属线管的连接用短管开口后包接。

不同管径的金属线管,决不允许焊接连接。相同管径的金属线管线间的接续决不允许对焊,必须采用大一级管径、长度为6 D ~10 D 的短管,对称套封接口处,再于短管两端部焊接。

墙面L 型支架安装 楼面Π型吊架安装

为保证线管在安装时能准确、平整,要求按先固定底盒、转接盒后再配管的顺序进行。

线管与线管的连接处、线管与转接盒的连接处、线管与桥架的连接处必须用电焊点接,以保证良好的电气接触。焊接处要涂刷防锈漆进行保护。

◆PVC塑料线管的施工工艺

PVC线管的切割采用细齿锯,断口应平整,断面应垂直管轴线。接头粘接面应用细中粗砂布磨毛并清除细屑,然后用毛刷涂粘胶剂于粘接面,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或涂得太厚,并沿轴向往返涂刷,按先涂承口、再涂插口的顺序进行,且动作迅速,最后将涂好粘胶剂的承口和插口对正插入,并旋转45°角,要让粘接口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完全固化。

◆线管支吊架的安装工艺

小管径管宜采用管卡、吊卡;大管径管宜采用角钢、扁钢支架并用管卡固定,支吊架的螺栓孔必须采用机械钻孔,不得用氧炔割炬吹孔,管道支架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安装完毕后的支架应符合预定标高要求;PVC塑料线管的支架应用扁钢制作,不得采用圆钢管卡。

3)缆线敷设施工

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中有大量的缆线,有的是为用电设备提供动力的电力线缆,有的是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通道,这些缆线敷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的性能及其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因此,缆线敷设是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它对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电缆的敷设

敷设前检查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应良好,电缆型号、规格、电压应与设计相符。

电缆支架应符合GB50168-92规范要求。

电缆支架安装应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档的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的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

在电缆的终端、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两端、人井内等地方应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

在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控制线缆的敷设

通常采用由高向低逐步向下垂放线缆的施工方式,只有当线缆搬运到高层确有困难时,才采用由下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

由于线缆长度一般都在百米以内,应以人工牵引方法为主;采用人工牵引敷设方式牵引线缆时,牵引速度不宜过快,不允许猛拉硬拽,以防止线缆受损;桥架内线缆应理直,尽可能不交叉;线缆不应溢出桥架。在桥架的垂直部分还应每间隔1.5m将线缆固定绑扎在桥架内的支架上,以防止由于线缆的自重而损伤线缆。绑扎应按不同系统的线缆分束绑扎,以便于维护检查。绑扎的松紧应适度。管道与桥架、转接盒的连接出口处,在线缆敷设前必须安放塑料护圈以保证敷设线缆时不被挂伤。

4)设备安装施工

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的设备为自动控制设备、现代通讯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其结构通常为组合式,因此,设备安装施工较为方便。但这些设备均属于精密的电子设备,其价格昂贵,安装工艺要求严格,因此设备的安装必须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

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的控制柜,机柜等,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有关电气施工规范和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设备安装必须仔细核对设备装箱清单,认真阅读安装说明及相关图纸资料,做到准确、无误。

要求文明施工,防止损伤表面油漆或内部器件。安装内部设备和表面为电镀层的设备,必须戴白纱手套,防止手汗在设备表面留下污渍。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对现场和设备进行清洁整理,防止螺钉等金属杂物遗落在机柜或设备内。

控制柜的基础槽钢安装的不直度、水平度、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为<5mm/全长。控制柜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偏差、柜面偏差、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179-92规范的要求。

现场传感器件应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工艺标准及产品说明书来进行安装。

5)缆线连接施工

缆线的连接是中央空调管理专家系统施工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它是整个

系统工程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其施工范围包括现场终端的缆线连接、中间接续设备的缆线连接、控制设备的缆线连接等。其准确度和技术要求很高。缆线连接施工质量的优劣,对于系统的正常、可靠的运行,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工艺规范进行施工,以保证缆线连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6)系统通电

系统设备通电前必须仔细检查系统接线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动力线缆还应进行绝缘测试,填写测试记录表。检查无误后,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允许通电调试和检测。技术指标的测试用专门仪器进行,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调试过程中,操作环境应清洁,各种标记应清楚,调试、测试数据应做好原始记录。

1.1.

2.2.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系统调试是整个系统完成的最后技术阶段,也是确保系统使用功能和技术指标的重要阶段。系统调试工作技术性强,环节复杂,通常逐个子系统进行。调试主要流程如下:

1)调试准备

a)资料准备

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掌握设计构思、空调方式和设计参数等;主要设备(空调机组、未端装置和水路系统、冷却塔风机和自动控制系统)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了解各种设备功能、性能和使用方法;弄清风系统、水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b)现场准备

检查空调各子系统和设备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尤其要检查关键性的监测仪表(包括主机冷冻水进出口、冷却水进出口管路上是否装有压力表、温度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检测信号所需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计等)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安装是否合格,如有不合要求之处,必须整改合格,具备测试条件后方可进行测试;检查电源、水源和冷、热源是否具备调试条件;检查工地空调建筑围护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系统通电调试

系统通电调试是整个系统完成的最后技术阶段,也是确保系统使用功能和技

术指标的重要阶段。系统调试工作技术性强,环节复杂,通常是逐个子系统进行。

3)系统传感器调试

分别对各传感器进行调试:温度传感器调试、流量计调试、压差传感器调试、计量装置调试等。

4)子系统调试

分别对各子系统进行调试:冷冻水子系统调试、冷却水子系统调试、冷却风子系统调试、空调主机系统调试、给排水系统调试、送排风系统调试等。

5)系统联机调试

系统联机调试,分别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调试:系统检测功能、系统控制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系统记录、系统流程显示功能等进行验收。

6)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系统设备比较贵重,成品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编制技术组织措施时应考虑如何对成品进行保护。

◆首先,施工人员要树立起产品保护的强烈意识,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其次,现场在具备产品安装条件的基础上,按进度要求进行施工,这

对产品安装到位后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安装到位的产品在未调试前,产品表面要覆盖一层保护板或保护膜,

把外表因碰坏的隐患减少到最小。

◆指派一名专职产品保护员(在调试安装产品期间)与总包联手做好现

场产品的保护任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介绍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 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

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 最佳的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 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本文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时需 要注意的问题。 一、自动化系统实施计划的制定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 一。其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 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逻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 全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 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要深入 了解业主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能满 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筑标准,使智能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 先进性。在了解业主需求后,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要充 分考虑业主装修的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 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二、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 理单元RPU 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 RPU 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

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 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 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 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 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2.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在建筑电气设备自 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 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 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 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3.DDC安装。由于DDC(DirectDigital Control 被称为直接 数字式控制器,由8 位微处理器,基础软件和自检软件,以及输入输出模块组成,此外还置有后备电池),由于其组成部分比 较复杂,对其安装要求也相对较高。第一,DDC 的安装位置应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分散地配置在被监控设备较集中 的场所,以减少管线敷设,便于进行原始数据资料的采样收集;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数字式控制器通常安装在光线充足、通 风良好、便于检修的地方;一般将其放置在电控箱或电控柜, 并使强弱电系统分开以保证系统安全。第二,DDC 控制器的输

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9T10:37:16.1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王义[导读] 建筑智能作为改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重要革命,引起了当前广大开发商和自动化控制人员的高度重视 王义 摘要:建筑智能作为改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重要革命,引起了当前广大开发商和自动化控制人员的高度重视。智能建筑在应用中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实用化为基础受到高端消费者群体的关注,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动力。智能建筑是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成为一种系统化的新型建筑物,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建筑工程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施工方法,为高端消费者和上流人群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和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在目前,拥有了智能建筑,就等于拥有了便利、舒适和安全的生活条件,同时拥有了社会地位阶层。?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建筑;具体应用? 1智能建筑的发展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了用户对建筑物监控管理需求,让智能建筑拥有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等特点智能建筑是建立在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是通过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工作中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为指导。目前,我国每年智能建筑项目投资都是非常巨大的,伴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发展中,智能化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趋势和追求目標。 2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要素 2.1各监控子系统控制功能参数明细 将设备监控子系统功能要求进行统计和汇总,确认各子系统监控点的分布位置和分布数量,将子系统的监控点设置类型、数量、相关设备、安装需求、使用地点等详细列出,并备份保留。 2.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LON现场总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实意义上实现了分布式监控。此系统不同类型的控制器节点都具备高智能化特性和网络通讯能力。由于控制器各节点具备通讯能力,能够使节点与节点之间实现相互通讯功能,构成完整的通讯网络。 2.3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支持 建筑设备自动化中央监控器软件功能具备操作级别和身份识别管理功能。软件系统采用8位通行字进行鉴别和管理,对操作人员实现权限设置,只允许有权限操作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数据浏览,并对访问者身份信息、访问时间、访问内容进行识别和记录,且具备交互式菜单,为操作人员提供清晰的数据目录,节省操作时间,便于高效作业。 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当中的具体应用 3.1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既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应用方面,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部分。它是通过分析建筑内部不同的自动化设备,借助智能控制的手段对通风与空调系统、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等子系统加以集中处理,使其得以高效、协调、稳定的运行,为客户建设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大大减少楼宇系统的设计成本,降低整体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管理维护成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它还能够使整个智能建筑的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快的收回建设成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分散控制器一般使用DDC,常用的方法是文本、动画和数据库等。在智能建筑管理过程中,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难度最高的系统,它需要为全部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保障,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体最终能否具备智能化、建筑的使用效果具有直接作用。 3.2通信自动化 通信系统自动化用于保障智能建筑楼宇内图像、语言等的正常通讯,同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正常通信。在设计系通信系统时,既应该考虑到日常办公的需要,又要满足个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还得保证可以传输图像、文本等不同数据格式。固话通信是通信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用户的一项基本的需求。如今,虽然移动通信逐渐普及,但固定通话仍然很重要。通过固定通讯系统可以及时联系到用户所在的单位,多媒体通信系统借助分组数据网、电话网等运用于办公系统。另外,子系统当中视讯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监控、办公、楼宇以及用户通信等方面都需要这一功能。公共广播系统与电视通讯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基础设施,其中公共广播系统当中包括同声翻译和视频点播等等。这所有的通讯系统共同维持着建筑体内部与内外部相互间的正常通信。 3.3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办公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和处理,让工作人员能够共享信息、协同工作,就是对传统依靠大量人力办公方式的颠覆。办公自动化把人从基础型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优势和经验优势,计算机技术用来辅助人做出最佳决策。办公自动化系统要具有健全性,因为它需要反复多次使用,不健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因此它不能对硬件太过依赖,而是要依靠网络技术优化系统配置。办公自动化系统要具有简洁性,各种技术和设备都要便捷适用,若是一种办公设备不好操作,就会很难普及。因此,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要符合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做到量身定做。办公自动化系统还要具备保密性,不仅能够让用户的多种需求都得到满足,还要让他们安全放心的使用。 3.4消防自动化 智能建筑的内部有很多布线和机电设备,因而出现火灾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消防自动化系统就是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施工过程中,如机房设备等关键位置要采用阻燃性材料。消防自动化系统主要有火灾探测报警自动化、消防联动控制、火灾信息传输、火灾通信指挥及管理网络化、火灾报警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和子系统。设计子系统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消防因素,完善火灾检测系统,要依据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精确地定位火源位置,借助内置隔离带与火场隔绝,并且有效地引导大家通过安全通道逃离火场。消防自动化系统不仅本身要报警和灭火,还要在第一时间告知楼宇管理人员进行灭火,这也需要楼宇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消防自动化系统发出的全部警报信息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

最新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资料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三种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入建筑物内的管段)2水表节点(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网:干管(总干管,是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支管,分支管(配水支管,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的管段。我国给水管道常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复合管)4给水附件: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大局部阻力系数和管径成正比),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有杂质落入易磨损),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反向流动)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上终端用水点的设施)6增压和贮水设备7水表;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依靠外网压力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依靠水泵升压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变压式定压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质给水方式;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 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一般采用枝状布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即管道外露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结露积灰尘。暗装即管道隐蔽,如设在墙中,不影响室内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 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设计秒流量:建筑物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谁系统中起增压和调节作用。分类和组成:按输水压力的稳定性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按气水接触方式分为补气式和隔膜式;优点:灵活性大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便于隐蔽安装拆卸都很方便成套设备都在工作生产现场集中组装占地面积小工期短土建费用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便于维护管理,水质不易被污染还有助于消除水锤的影响;缺点:调节容积小贮水量少一般调节水量只占总容积%20-30压力容器制造加工难度大变压式压力变化较大对给水附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耗电量大;使用范围:适用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小型简易和临时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回流污染:无防倒流污染措施时非饮用水和其他液体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污染水质。水箱的配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水位信号装置。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串联式(各区分设水箱和水泵,低区的水箱作上区的水池。优点:无需设置高压管线和高压水泵,水泵可保持在高效区工作能耗较少管道布置简单节省耗材。缺点是供水不够安全下区供水故障将影响上层供水,水箱等分散设置不方便管理且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容积较大造成结构符合和造价)减压式(建筑用水由设在底层的水泵一次提升至屋顶水箱,再通过各区减压装置依次向下供水优点:水泵数量减少占地面积小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管线简单投资省,共同缺点:各区用水均需提升至屋顶水箱但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物结构和抗震不利同时增加了电耗供水不够安全局部故障将影响各区供水)并联式(各区生涯设备集中在底层或者 精品文档

《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试题

课程代码:06010204 东营职业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0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试题(B)卷 评分标准及答案 2011年11月一、选择题。 每题1.5分,答对得1.5分,答错不扣分。共30分。 1、C 2、A 3、B 4、C 5、C 6、A 7、D 8、B 9、B 10、C 11、A 12、D 13、D 14、B 15、A 16、A 17、A 18、C 19、D 20、C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2、执行、调节。 3、空气的热湿处理、空气的输送与分配、冷热源。 4、探测报警器、传输系统、报警控制中心。 5、离线式、在线式 6、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云台镜头控制器 7、多线制、总线制。 8、集成式、综合式、组合式。 9、入口管理、出口管理、计算机监控中心。10、用于连接和局域网的骨干网、智能楼宇内部的局域网部分、连接Internet网络的部分。 三、简答题。 1、常用的液位测量方法有哪些?在智能化楼宇中会用到哪些?(此题共二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为3分,共6分) 答:有玻璃管法、双色水位法、差压法、浮子法、电容法、电阻法、电感法、超声波法、调制型光学法、微波法、核辐射法、光纤传感器法等。在智能化楼宇中会用到电容法、超声波法、光纤法等多种测量方法。) 2、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此题共6个点,每个1分,共6分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由建筑物内的供配电、照明、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梯、停车场监控系统等组成。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有哪些基本组成?(此题共四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为1.5分,共6分)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与记录四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4、一个完整的消防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作用?(此题共6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为1一个完整的消防系统是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自动控制系统及避难诱导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完成火情的检测并及时报警; 灭火自动控制系统用于限制火势和直接用于扑火; 避难诱导系统完成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和逃生。 四、实例应用题。 1、(1)图(4分)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12 月26 日至 1 月 6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 2017年 1 月 5 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1. 设计内容 (1) 2. 技术要求 (2)

3. 给定条件 (2) 4. 发挥部分 (2) 二、设计系统简介 (2) 三、设计思想 (3) 四、设计依据 (3) 五、子系统设计 (4) 六、设备选型 (8) 七、结束语 (10) 八、设备清单 (10)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1)图书实验楼公共区域;2)实验室;3)办公室 4)阅览室

2. 技术要求 1)采用全数字式电视监控系统(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或摄像机加Video Streamer) 2)公共区域无死角,实验室考虑安全要求 3)主控室在五楼网络中心 3. 给定条件 1)某图书实验楼图纸及建筑概况 4. 发挥部分 设计入侵报警系统并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二、设计系统简介 DVR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视频录像机,采用硬盘录像,故常被称为硬盘录像机。它是一套进行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图像/语音具有长时间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控制的功能,DVR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网络传输等五功能集于一身,用一台设备就能具有模拟监控系统一大堆设备的功能,而且在价格上也越来越占有优势。 DVR采用的是数字录用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储存、检索、备份,以及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等方面也远远优于模拟监控设备。DVR代表了电视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市面上电视监控系统的首选产品。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压缩技术有MPEG-2、MPEG-4、H.264等,而MPEG-4、H.264是国内最常见的压缩方式。从压缩卡上分有软压缩和硬压缩两种。软压受CPU影响太大,做不到全时显示图像和录像,故逐渐被硬压缩取代。从摄像机输入录像上分为1路、2路、4路、6路、9路、12路、16路、32路,甚至更多路数。

建筑设备自动化

建筑智能化的组成及其结构 1.建筑管理系统BM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消防报警系统FAS 2.通信网络系统CNS 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接入系统 3.信息网络系统INS 事物型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物业管理系统。4综合布线系统GCS 简述LonTalk数据通信的协议的作用和体系结构,BACnet与LonTalk各自的优势? 作用:LonWorks支持以不同通信媒体分段的网络。 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LonWorks优点:1)网络结构灵活、组网方便支持多种网络拓扑形式,包括总线型、星型、树型、自由拓扑型等,这样可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方便现场布线;2)支持多种传输介质3)完善的开发工具4)无主的网络系统LonWorks网络中各节点的地位相同,网络管理可设在任一节点处,并可安装多个网络管理器;5)开发LonWorks网络节点的时间较短,也易于维护 BACnet的优点,可以与LonWorks等网络进行无缝连接。 简述BACnet数据通信的协议的作用和体系结构,BACnet与Internet实现互连时,应采取何种协议方式? 作用BACnet主要为解决不同厂家的楼宇自控系统相互间的通讯问题设计,并不太适用于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等末端设备BACnet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参考OSIRM。选用成熟应用的LAN技术和简化OSIRM的层次结构,形成包容许多LAN的简单,实用的四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BACnet设备间的通信采用的是BACnet数据通信协议,Internet采用的是IP协议。 BACnet设备要利用Internet进行通信,必须采用IP协议的方式进行。这就需要附加传输层协议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直线性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阀在小开度时控制作用太强,不易控制,易使系统产生振荡;而在大开度时,控制作用太弱,不够灵敏,控制

同济大学-建筑设备考试考点整理

净水工艺沉淀过滤消毒 输配水工程包括输水管道、配水管网、调节构筑物 一级泵站:把水源的水抽上来,送到净化构筑物。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来考虑。二级泵站:把净化后的水从清水池中抽吸上来送入输配水管网。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大时用水来考虑。 中途加压泵站:远距离或向较高地势输水时,所需要压力较大,压力不能一次性由二级泵房提供,要中间加压。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 生活给水要求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需要;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消防给水要求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 给水系统的组成: 1引入管——进户管(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水管。)2水表节点3给水管网(干管、立管和支管,硬聚氯乙烯-UPVC)4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5给水附件6增压和贮水设备(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或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应根据要求设置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等增压、贮水设备。)7消防给水设备 给水方式:1直接供水2水箱供水(减压阀减压)3设水泵增压4水箱+水泵增压5气压给水6高层建筑分区供水7分质给水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 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6 a. 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 分类: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 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原因:有毒气体缺氧烧伤吸入热气 灭火机理1)冷却作用;消火栓、喷淋2)隔离作用;泡沫3)窒息作用;蒸汽、二氧化碳4)化学抑制:干粉、卤代烷 消防系统的分类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给水系统 组成1)消火栓设备(水枪、水带、消火栓)2)消防管道3)水泵接合器4)增压水泵5)消防水池6)高位水箱 消防水池 适用条件:用于无室外消防水源情况下,贮存火灾持续时间内的室内消防用水量。 设置:可设于室外地下或地面上,也可设在室内地下室,或与室内游泳池、水景水池兼用。设置特点:室外给水管网供水至贮水池,由水泵从水池吸水送至水箱,箱内贮存10min消防用水量。外网经常不能满足建筑物消火栓系统的水压水量要求,也不能确保向高位水箱供水。可借助室外消防车经水泵接合器向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加压供水。室外给水管网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时,消防给水系统中均需设置消防贮水池,储备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 要求:水位控制阀的进水管和溢水管、通气管、泄水管、出水管及水位指示器等附属装置。可将消防水池与生活或生产贮水池合用 消防水箱对扑救初期或起着重要作用。采用重力自流供水方式;合用防止水质变坏。安装高度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要求,且应贮存有室内10min的消防水量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图书实验楼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班级28060601 学生姓名梁潇 学号35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高级建筑物(例如:商务大厦、会展中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高级宾馆,高级写字间)内包含的楼宇设备设备和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同时,建筑物业主希望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效率和相对低的维护扩展费用。但由于不同厂商提供了不同功能的产品和子系统,采用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因此将造成各子系统有不同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编码格式和不同的通信规则,致使各子系统间实现互操作和系统互连将很困难,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一体化集成更就无从谈起。如果各子系统孤立运行,不仅难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会有较高的运行和维护费用,而且不利于系统扩展和改造。现在,建筑物业主和管理者迫切需要一种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控制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建筑物内的各种自控设备都可方便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各个子系统和各个设备间的自由通信,以求取得最佳的经济利益。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楼宇电视监控系统,以及入侵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

目录 1.设计要求 (4) 2.设计思想 (4) 3.方案及产品选择 (5) 4.各子系统设计 (6) 5.结束语 (16) 6.设备清单 (17) 7.参考文献 (18) 8.附图(系统图、平面图) (19)

正文 设计要求 1.初步掌握简单的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系统结构和产品,画出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的系统图、平面设计图,并写出设计说明书; 2.了解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最新发展和主流技术与产品; 3.培养初步设计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思想 本着系统既要先进、实用、成熟、可靠,又要做到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好,兼顾投资合理、效益最佳的目的。电视监控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使这些设备得以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管理的作用,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良环境。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新时期智能建筑发展水平的提升及服务功能的完善,对与之相关的设备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加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应用中的技术含量,优化这类设备的使用功能,则需要注重自动化技术的科学运用,促使该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能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为机电设备的性能优化提供技术保障,满足智能建筑科学发展要求。文章将对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阐述,以便为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并保持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良好的功能特性。 标签: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 加强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可使该技术支持下的机电设备运行效率及质量逐渐提高,实现对设备运行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机电设备在智能建筑应用中的故障发生率,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智能建筑实践过程中,应给予其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运用更多的关注,并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促使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运行过程方面的控制水平可逐渐提升,为我国智能建筑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1 自动化技术概述及其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1 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形成过程中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影响较大,关系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实践中若能重视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利用,则能实现办公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等,满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高效控制要求。 1.2 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为了使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能够得到科学应用,则需要对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1)重视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保持其良好的控制状况,降低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的运行风险;(2)注重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可减轻设备运营及维护工作量,有效应对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并提高这类设备在智能建筑应用中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效率;(3)关注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可将设备运行状态有效地反映出来,优化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促使其运行过程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2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机电设备质量缺乏保障

建筑设备知识点总结

1. 城镇用水量可分为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和城镇其他用水量等 2. 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一般由消防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和水泵结合器组成 3. 建筑排水,按照污水和废水产生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和雪水 4. 为清通立管方便,在排水立管上从第一层起每隔一层应设检查口,检查口距地面1.0m 5. 排水体制可分为五种:①直泄式完全合流制系统②截留式合流制③完全分流制④不完全分流制⑤混合制排水系统 6. 系统的循环水在锅炉中被加热,通过总立管、干管、立管、支管到达散热器,沿途散热而有一定的降温。在散热器中放出大部分所需热量,沿回水支管、立管、干管重新回到锅炉被加热 7. 一般的清通部件有: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 8. 热水采暖系统按热媒参数分:①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热媒参数低于100℃)②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热媒参数高于100℃) 9. 为排风和送风设置的管道及设备等装置分别成为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统称为通风系统。作用动力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局部通风全面通风)} 10. 压缩式制冷机由制冷压缩机、蒸发器、制冷器、膨胀阀四个主要部件构成,并有管道相连接,构成封闭循环系统

1. 高层民用建筑与高层工业建筑消火栓给水管网,要求进水管至少两条,要求水平管道和竖管都布置成环网,其管径除了要按最不利点的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外,规范规定最小不小于100mm 2. 低层与多层建筑应储备 10min的室内消防用水量 一般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住宅不小于6立方米公共建筑不小于 12立方米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住宅不小于12 立方米公共建筑不小于 18立方米 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的贮水量超过 18立方米时,仍可用18立方米 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气体灭火器可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可燃液体火灾或可溶性的固体火灾,但不适用于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及其混合物、活泼金属如K、Na、Mg、Ti等物品的灭火,也不是用于金属氢化物如H2o2、联胺等物品的灭火,也不是用于不需要空气就能燃烧的物质及人员密集的场所 4. 泡沫灭火器系统不宜扑救带点设备、金属火灾、气体火灾和浓酸场所火灾。 5. 在集中采暖系统中,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散热器的物质叫做“热媒”,这些物质有热水,蒸汽和热空气等 6. 根据辐射板板面温度高低,辐射采暖系统可分为:①当板面温度低于80℃时,称低温辐射采暖系统②当板面温度介于80℃-200℃时,称中温辐射采暖系统③当板面温度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知识学习

船舶结构与设备 特点: 1、知识点多、杂。考点知识多为书本原文,计算、思考等题目较少; 2、与货运、避碰同考,所占比例较小。其中货运160道题目,结构占20-30道题; 3、后期新题更新不多; 4、难点不多,需记忆。如船舶种类及特点、轻型吊杆、舵设备等。

第一章船舶常识(结构货运)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 一、船舶基本组成 由主船体、上层建筑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等组成。 1、主船体 船底:分单层底、双层底。舭部 ★舷侧:首/尾部船首/尾 甲板:上甲板、平台甲板(注:强力甲板、遮蔽甲板、量吨甲板、舱壁甲板定义见“甲板结构”)、甲板命名 舱壁:按方向分横舱壁、纵舱壁(其他分类方式见“舱壁结构”)。★船底、舷侧、舭部构成船壳板 2、上层建筑 定义: 分类:长上层建筑、短上层建筑(定义) 组成:首楼、尾楼、桥楼(位置、作用)、甲板室(长甲板室、短甲板室) ★桅屋属于短甲板室 上层建筑各层甲板:艇甲板、罗经甲板 3、舱室名称 机舱、货舱、压载舱、深舱(定义)、其他舱室 ★隔离空舱(干隔舱):仅有一个肋骨间距的空舱 二、船舶主要标志

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位置(前、后) 2、吃水标志:公制/英制(10cm/6英尺),★读取 3、甲板线标志:尺寸(300mm×25mm)、★位置 ★4、载重线标志:位置、堪划要求、字母涵义、丈量最小干舷 5、其他标志: 船名船籍港标志:船名字高比船首字高小10%-20%;船籍港字高为船名字高60%-70% 烟囱标志:位置 分舱与顶推位置标志:位置、形状 引航员登离船标志:上白下红 船舶识别号:100总吨及以上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货船,位置 公司名称标志: 第二节船舶尺度与船舶吨位 一、船舶尺度 分为:最大尺度、船型尺度、登记尺度

智能化集成系统子系统接口要求

智能化集成系统子系统接口要求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型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必要的监控信息及数据传送到智能化集成系统中,在集成系统中进行数据的统一存贮、处理、分析,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并可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联动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难度、节省管理成本,以达到舒适、安全、高效、节能的目的。 1.1.接口功能要求 (1)冷源系统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冷却塔、自动补水泵、电动蝶阀等。 ?冷水机组的启停,冷水机组的状态,冷水机组的故障; ?冷却水泵的启停,冷却水泵状态,冷取水泵的故障; ?冷冻水泵的启停,冷冻水泵状态,冷冻水泵的故障; ?冷却塔的启停,冷却塔状态,冷却塔的故障; ?冷冻水阀门;冷却水阀门,冷却水供水温度,冷却水回水温度,分水器供水温度,集水器回水温度,冷冻水回水流量,冷冻水供 回水压差,冷冻水供回水旁通阀; ?智能化集成系统可通过彩色动态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等信息等数据。 (2)新风/空调机组的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新风/空调机组。 ?风机启停,风机状态,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过滤器压差,冷水阀,热水阀,加湿水阀,防冻开关,回风湿度,回风温度,空 气质量,风门控制; ?排风机启停,排风机状态,排风机故障,空气质量; ?智能化集成系统可通过彩色动态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等信息等数据。 (3)给排水系统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给排水泵、生活水池、污水池、集水坑。 ?监测生活水泵、污水泵的运行状态,手/自动状态和故障信号,故障时产生报警信息; ?监测生活水池液位,对超过设定值的水位产生报警信息,防止溢流,对超低液位也进行报警; ?根据生活水箱液位,启停生活水泵,并进行超限报警; ?根据污水池、集水坑液位,启停污水泵,并对超高液位进行超限报警; ?智能化集成系统可通过彩色动态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等信息等数据。 (4)给排风系统监控 监控设备包括:送/排风机。 ?各个送、排风机的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智能化集成系统可通过彩色动态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等信息等数据。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设备布置 (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 (2)室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直射; (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 (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 (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设专用配电盘。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 (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 (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 时,现场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 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 供给; 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 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 (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一般按机电系统平面布置进行划分。 (2)现场控制器要远离有输水管道,以免管道、阀门跑水,殃及控制盘。在潮湿、蒸汽场所,应采取防潮、防结露等措施。 (3)现场控制器要离电机、大电流母线、电缆1.5m以上,以避免电磁干扰。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屏蔽和接地措施。 (4)现场控制器位置选择宜相对集中,一般设在机房或弱电小间,以达到末端元件距离较

建筑设备自动化习题题目练习

第一章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与传统建筑区别: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及功能,主要表现在:A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B 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C 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类型:1)智能办公、商用大楼 2)智能建筑群(广场) 3)智能化住宅 4)智能化小区功能:1)舒适功能 2)安全功能 3)便捷功能。 核心技术:智能建筑综合利用了“4C”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4C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建筑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 建筑管理系统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也称之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广义)的功能:设备监控与管理、节能控制。范围及内容: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 建筑管理系统:自动测量:1)选择测量2)扫描测量3)连续测量。自动监视:1)状态监视 2)故障、异常监视 3)火灾监视 4)暖通空调系统的监视。自动控制:1)建筑设备的启停控制 2)设定值控制3)设备的节能控制4)消防系统控制等。 按控制系统结构分为:开环、闭环、复合控制。 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主机、外围设备、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人机联系设备等)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分类: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计算机监控系统(监督管理系统)4)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6)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的基本结构式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网络是一个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特殊要求。 是一种全数字、半双工、串行双向通信系统。与相比,其优势表现为:1)现场通信网络2)现场设备互联3)互操作性4)分散的系统结构5)开放式互联网络6)通信线供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不但承担着面向过程控制和优化的任务,而且基于获得的生产过程信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形、树形、星环形拓扑七层参考模型及其数据传输形式:物理层(比特或位)、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分组)、传输层(数据报)、会话层(数据包)、表示层(数据包)、应用层(报文)的拓扑网络结构:主从结构、总线和自由拓扑 建筑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1)功能集成:A 管理层的功能集成 B 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功能集成。2)网络集成: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与网络设备及网络线路的有机结合,其重点在网络协议和网络互联设备上。3)界面集成:在统一的界面上,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1)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的一体化集成模式。(建筑集成管理系统是系统集成的最高目标)2)以、为主,面向物业管理的集成模式3)集成模式: A)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一致 B)以为主,其他系统存在不同的通信协议 C)采用互联软件技术4)子系统集成。第三章 新风补偿环节:在夏季工况室温给定值能自动的随着室外温度的上升按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上升,这样既可以节省能量,又可以消除由于室内外温差大所产生的冷热冲击,从而提高舒适感。在冬季工况,当室外温度较低时,为了补偿建筑物冷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室温给定值将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研究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研究 智能建筑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等优化结合的产物,是对管理、结构、系统和服务的最优组合。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是对建筑机电设备系统进行自动监测、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和自动管理。文章通过对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产生的背景、原因、应用研究等方面综合性的、有重点的进行深入探讨。 标签: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日益成长,客户需求的攀升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众多需求,建筑设备的自动化也被迅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各种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为现如今高频率生活节奏的社会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条件。 1 智能建筑的背景分析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现代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更加舒适便捷、有很好的设备设施、信息沟通顺畅便捷的居住条件,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恰好给人们带来了很好的新体验,于是,用于满足客户需求与自身提高的建筑功能多样化、个性化的建筑自动化系统开始成为建筑行业追求的新方向。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开始了不断完善与提高的新路程,作为建筑系统的一支,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也为智能建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支撑点。最后,智能建筑将在建筑市场上不断发展,成为领域内的领航者。 2 智能建筑设备的优势 从建筑行业的众多分析中来看,智能建筑之所以能成为热门的原因是由于机电设备自动化的发展,而自动化是现在人们对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潮流。智能建筑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运用的技术多种多样,综合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以这些技术为支撑进行开发应用,实现自动化控制,让各种内部设备得到合理利用,节约各种成本,实现优势最大化。具体优势如下。 第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近年来,高大建筑的蓬勃发展使得建筑结构也是愈加的复杂化了,复杂结构的出现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智能建筑的故障发生也成为了常态,而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应用技术采用的采集-处理-反馈的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减轻楼层管理的工作负担。主要是通过对楼层的系统进行信息化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到监控中心,并且下达指令,以这样的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和有效管理。另外,监控还能进行自动化判断,进行自行调节,启动应急预案机制系统,从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