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

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1900年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标志音乐美学已经真正的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美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他特别的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d、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新方法:语义-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

5、音乐美学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根本。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

三、音乐艺术特征基础是什么?

构成音乐艺术材料体现?音乐艺术材料体现是什么?

1、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3、音乐声音作为一种艺术和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怎样的体现?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4、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

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3、音乐形式的层次

音乐的形式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包括上题。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

第四章音乐的创作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音乐创作df: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

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本质也是df: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

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3、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无论是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还是诗人和小说家,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的是关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内容;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劳动。实际上反应的是各门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主要包括音乐创作的艺术因素方面的内容,比第一阶段更多的体现出音乐艺术的内部规律,是音乐创作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阶段。

4、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然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5、音乐想象的源泉:外在体验;内在体验;艺术体验。

6、音乐想象的动力:(一)创作情绪(二)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三)创作才能

7、灵感df:它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的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它不是无意识或超意识的行为,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灵感是创造性想象进行到某一阶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是想象的一部分,是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对的无意识的心理行为。灵感具有突发性,创造性和现实性。

正确对待灵感:p180

第五章音乐表演

1、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音乐创作的成果—音乐作品的表演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音乐表演的本质——作为第二度创造(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P186

2、音乐表演的美学功能(音乐表演的作用)

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音乐表演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审美功能(表演者审美与公众的意象);二是转化功能(包括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三是交流功能。

3、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一是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三是技巧与表现的统一

4、音乐表演心理需要想象、投情、记忆、认知、理智、直觉、才能。

5、音乐表演者如何的培养与训练。

一是音乐表演者必备的特殊素质:a、良好的音乐感b、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c、良好的音乐记忆力二是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训练三是思想、人生体验与文化修养

第六章音乐欣赏

1、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

赏最根本的是审美体验

2、(1)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6种):一是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二是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三是刺激式与背景式

(2)音乐欣赏的相互关系及其比较:第一,各种欣赏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它们有时也会彼此渗透。

互为补充,彼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某种类型的音乐与某种欣赏方式联系起来。比如,把轻音乐与背景式的欣赏方式联在一起。第三,在各种音乐欣赏方式中,我们是比较倾向于综合体验的欣赏方式,因为它将导致比较完美的音乐欣赏,然而也并不因此而否认纯音乐欣赏方式的作用,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同样,对于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的欣赏来说,它们也是各有所长,并且有可能做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多听是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文化修养、生活体验。

P242

第七章音乐的功能

1、音乐的功能:(一)艺术功能分为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二)使用功能包括教化、宣传、宣泄、教育、认识和科学利用(三)混合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与呈现的混合,二是审美与教化的功能,三是其他混合功能【认识、教育、审美】

第八章音乐美与审美

1.如何认识音乐美的本质

一、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味

二、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中,这种美的品味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即它是音乐家通过富于个性的能动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形式予以体现的结晶。

三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2、音乐美的特征:音乐美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

4、音乐美的范畴:优美(贺绿汀《牧童短笛》)、壮美(《义勇军进行曲))、崇高(贝多芬《欢乐颂》)、喜剧美(《费加罗的婚礼》)、欢乐美(冼星海《二月里来》)和悲剧美(《窦娥冤》)。

5、音乐的审美标准:

音乐审美标准的建立出自音乐生活中审美判断或评判的需要,它与审美理想、审美理解和审美趣味直接相关。审美标准为审美判断或评价提供尺度。

音乐审美标准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主观标准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对于个人而言,具有衡量审美对象“美——不美”的程度功能。客观标准是指具有相同审美经验的人们对音乐共同理解产生的评判尺度,它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社会性审美评判活动中,往往被认为是评判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依据。它包括类别标准和复杂性标准。它的建立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6、音乐审美体验指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的音乐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它与动物性的快感不同,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

7、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音乐欣赏的关系:

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音乐欣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音乐审美体验是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区别则在于音乐审美体验又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到达于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

往届试题

论述题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听众数量是否能够作为音乐审美价值和作品价值的判断依据

一从分类上看,听众有各种类型,音乐也有各种类型,审美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进行,难以笼统的去统计

二从统计上看,听众的数量的确是以某一次审美为范围,还是以某一时间段的审美为范围,这两种范围的统计结果将不一样,其比较结果也将不一样。

三从审美上看,价值或质量判断采取的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其结果非常不同。

四从传播上看,由于存在各类音乐传播状况不同的现象,笼统的按听众数量来确定音乐的好坏没有意义。

2.音乐审美标准在生活中的意义

音乐生活当中的评判制度,审美建立在生活中,是审美、判断的需要,它和理想、理解、趣味相关,就是一种评判尺度,对事物评判有重要意义。

1、如何认识音乐创作中观众与雅俗之间关系

2、结合自己体验谈谈音乐审美感受

音乐实质上的分配节奏节拍强弱噪音是色彩性的影响。

音乐创作受什么影响(审美经验)

美学是谁提出来的?(鲍姆嘉通)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H 2C CHCHCH 3 H 2C CHCH 2CH 2 (CH 3)3C D. 2.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 ( ) A B C D.(CH 3)3CCH 2CH 3(CH 3)3CCHCH 3CH 3 (CH 3)3CCHCH 2CH 3CH 3 (C 2H 5)3CCHCH 2CH 3 CH 3 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 ( ) A. B. D.C.H 2C C H 2C C CH 2 CH 3CH 2C CH C CH 2 C 6H 5CH CHC 6H 5CH 3CH 3 5.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 ) A B C D CH 3COCH 2COOC 2H 5CH 3COOC 2H 5 CH 3COCH 2COCH 3 C 6H 5COCH 2COCH 3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苷类的是 ( ) 2H 52H 5 2OH D.A. B. C. HOH 2N NH O O 7.下列烷烃,沸点最高的是 ( ) A B C 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3 CH 3 CH 3CCH 3 CH 3 CH 3 8.下列负离子,最稳定的是 ( ) A B C D O H 3C O O 2N O Cl O H 3CO 9.受热后脱水、脱酸生成环酮的是 ( ) A.丙二酸 B.丁二酸 C.戊二酸 D.己二酸 10.下列化合物,属于(2R ,3S )构型的是 ( )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2、物质材料在构成艺术作品时被称为它是沟通人与艺术作品的媒介。 3、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音色。 4、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包括和,前者一般包括。 5、从音乐存在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通过自身的特性创造出一种时间的、空间、运动。 6、音乐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种含义,一种是直觉的/非想象的的内容因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的内容因素。 7、在音乐声音的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8、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一般包括等。 9、音乐表演的本质是。 二、简答(每题5分,共40分) 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 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 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5、如何看待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 6、如何理解音乐创作的本质? 7、如何认识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 8、音乐欣赏过程中涉及哪些心理因素?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论述(共20分) 1、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音乐美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美学规律 2、感性材料 3、力度(音强)速度节奏音程(音高)音色 4、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 5、表象虚幻想象中 6、音乐性非音乐性的 7、表情性 8、过程冲突(戏剧性)抒情 9、二度创造 二、简答 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它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因此,从总体上说,音乐的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即使是现代音乐中的噪音,也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的原则。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弦乐曲《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采用弓根和指尖敲击乐器的面部,在琴马和系弦柱上拉奏等手段,由这种新的演奏法所造的噪音,也同样是一种表现性声音。那些尖锐刺耳而又十分奇特的噪音,无疑能造成一种紧张和恐怖的气氛,同时,在这种气氛中又蕴涵着一种极度痛苦的感情。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音乐性就是声音的表现性,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也完全取决于它的表现性程度如何。表现性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 优美壮美崇高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 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1’×50) 1. 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的侵入。 2.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过滤和洗涤速度快;(2) 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3)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 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4.减压蒸馏装置通常由克氏蒸馏烧瓶;冷凝管;两尾或多尾真空接引管;接受器;水银压力计;温度计;毛细管(副弹簧夹);干燥塔;缓冲瓶;减压泵。等组成。 5. 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气泡,成为液体的沸腾中心,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6.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磨口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调好压力后才能进行加热蒸馏,不允许边调整压力边加热;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再使系统与大气相同,然后才能停泵。 7.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和水,活性炭塔和块状石蜡用来吸收有机气体,氯化钙塔用来吸收水。 8.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沸点,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真空度。 9.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常压下首先蒸馏除去,防止大量有机蒸汽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泵油,降低油泵的效率。 10.蒸馏烧瓶的选择以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 为标准,当被蒸馏物的沸点低于80℃时,用水浴加热,沸点在80-200℃时用油浴加热,不能用电热套直接加热。 1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仪器顺序一般都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要准确端正,横看成面,竖看成线。 12.写四种破乳化的方法长时间静置、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用滤纸过滤、加乙醚、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加乙醇、离心分离、超声波、加无机盐及减压(任意四个就可以了) 二、单选(1’×10) 1.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C)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3.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D)。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 答案

简单题目 1.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 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溴乙烷中含有醇(水、分液) 2.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 B、C2H2 C、CH3 D、 CH3COOH 3.(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丁烷 D、3-乙基丁烷 4.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苹果酸 B、丙氨酸C H3CH COOH NH2 C、葡萄糖 D CH CH2 CHO OH OH 5.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烃,此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6.有—CH3,— OH,—COOH,—C6H5四种基团,两两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水溶液具有酸性的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C 2H 6和C 4H 10一定是同系物 B 、 C 2H 4和C 4H 8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C 、C 3H 6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D 、单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 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氧化反应 ⑧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 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②⑦⑧ D 、③④⑤⑥ 9.乙醛和新制的Cu (OH )2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 ) A 、Cu (OH )2要过量 B 、NaOH 溶液要过量 C 、CuSO 4要过量 D 、使溶液pH 值小于7 10.PHB 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n O CH C 2H 5C O 。下面有关PHB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H B 是一种聚酯 B 、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OH)COOH C 、PHB 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 2和H 2O D 、PHB 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11.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水解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是 ( ) 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淀粉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2.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3.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和智力商数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激情具有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5.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3)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性原则;(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经验水平;(5)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1.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1)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①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但应注意,高威信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而减

少。③将沟通信息与人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当的水平。③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来提供信息。 (2)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①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例如某些广告是向公众介绍产品,甚至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指出产品的某些不足,从而增加人们对产品的信任感。②适当通过分散人们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③用各种特定惠待激发人们的认同。 (3)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心理学部分 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B)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4.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B)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D.会产生侥幸心理 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借鉴相关)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绪论 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1.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2.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3.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 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 2.以平和恬淡为美; 3.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 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 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 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 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 2.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3.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 4.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 5.音乐的美与审美 6.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 2.心理学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 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 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美学史的研究 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第一章 音乐材料 1.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 2.是一种艺术媒介; 3.具有非实用型 (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声音,只有它充当音乐艺术的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 (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的,是通过人的的思维创造出来的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即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发生关系。 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它本身没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 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表现性) a 模仿性(有相同点,出来颜色和气味,其他都能模仿)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 b 象征性(无共同点,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外一种不同形式的现象)用声音象征声音意外的其他事物; c 暗示性它的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处罚,而是通过声音的特殊氛围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d 表情性及其主导主用(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都渗透着表情因素)音乐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表现性就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综合测试题

精心整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甲基-2-乙基戊烷 B 、(CH 3)3CCH 2CH( C 2H 5)CH 32,2-二甲基-4-乙基戊烷 C 、邻甲基苯酚 D 、2-甲基-3-戊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H 和OH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B 和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族化合物 C .分子式为C 4H 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 —C 单键 D .分子式为C 2H 6O 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 键和C-O 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 2H 5-OH 4、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 B 、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C 、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 、苯酚能与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5、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 可生产S -诱抗素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B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C .1molX 与足量Na 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 。 D .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6.星际空间存在着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星际物质。下表为某些星际分子发现年代列表,下列有关说发现年代 1971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82年 星际分子 氰基乙炔 (HC 3N ) 氰基丁二炔 (HC 5N ) 氰基已三炔 (HC 7N ) 氰基辛四炔 (HC 9N ) 氰基癸五炔 (HC 11N ) C .五种氰基炔互为同系物 D .HC 11N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H 3 OH CH 3-CH -CH -CH CH 2 CH 3 CH 2 CH 3 CH 3 CH 3- CH -CC -CH 3

(完整)高中有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提高班训练(八)——有机化学(1) 2008年1月2日一、同分异构体 1.在C4H11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5 B.6 C.7 D.8 2.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一氯丙醇含量不得超过1ppm。氯丙醇(化学式为C3H7OCl)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_______种 3.分子式为C4H10的一氯取代有_______种;化学式为C8H18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_______。 4.苯的2氯取代有3种,则其4氯取代有_______种。 5.等物质的量的与Br2起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 6.某烃的分子式为C9H12,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二、官能团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 7.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消去3种反应的是_____ ① CH2 CHCH2COOH ② CH2 CHCOOCH3 ③ CH2 CHCH2CH2OH ④ CH3CH2CH2OH ⑤ CH3CHCH2CHO

∣ OH 8.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 CH 3CH(OH)CH 2CHO B. CH 3CH(OH)CH(OH)CH 3 C. CH 3CH=CHCHO D. CH 2(OH)COCH 2CHO 9.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 C 12H 22O 11(麦芽糖)+ H 2O → 2C 6H 12O 6 ②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 ③ CH 3CH 2Cl + H 2O → CH 3CH 2OH + HCl ④NH 3·H 2O NH 4+ + OH - ⑤ CH 3CH 2ONa + H 2O → CH 3CH 2OH + NaOH ⑥CaC 2 + 2H 2O → Ca(OH)2 + C 2H 2↑ A .②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10.苏丹红是很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 合成色素。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苏丹红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与溴水反应 B .可看作酚类 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溶于水 11.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N=N OH | CH 3 | —CH 3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音乐美学基础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 想》(1806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 3、1900年里曼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才可以说音乐美学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4、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 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 6、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应成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根本。 7、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 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8、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 ——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9、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一是 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三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10、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如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作品的指向性内容,如海顿的《告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和想要离开之情。 12、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 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 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 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15、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无论是音乐家、画家、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 2、减压蒸馏装置中蒸馏部分由()、()、()、()及()、()等组成。 3、熔点是指(),熔程是指(),通常纯的有机化合物都有固定熔点,若混有杂质则熔点(),熔程()。 4、()是纯化固体化合物的一种手段,它可除去与被提纯物质的蒸汽间有显著差异的不挥发性杂质。 5、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常用的柱色谱可分为()和()两种。 6、芳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及()两个方面。 7、采用重结晶提纯样品,要求杂质含量为()以下,如果杂质含量太高,可先用(),()方法提纯。 8、在从天然物槐花米中提取芦丁,提取液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芦丁,加入盐酸可以沉淀芦丁。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常用的分馏柱有()。A、球形分馏柱 B、韦氏(Vigreux)分馏柱 C、填充式分馏柱 D、直形分馏柱 2、水蒸气蒸馏应用于分离和纯化时其分离对象的适用范围为()。A、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B、从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C、从液体多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固体产物 3、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有关。A、吸附剂的含水量 B、吸附剂的粒度 C、洗脱溶剂的极性 D、洗脱溶剂的流速 4、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A、硝酸 B、高锰酸钾 C、重铬酸钾5.1)卤代烃中含有少量水()。2)醇中含有少量水()。3)甲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 4)含3%杂质肉桂酸固体()。A、蒸馏 B、分液漏斗 C、重结晶 D、金属钠 E、无水氯化钙干燥 F、无水硫酸镁干燥 G、P2O5 H、NaSO4干燥 6、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7、正丁醚合成实验是通过()装置来提高产品产量的?A、熔点管 B、分液漏斗 C、分水器 D、脂肪提取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2、在蒸馏低沸点液体时,选用长颈蒸馏瓶;而蒸馏高沸点液体时,选用短颈蒸馏瓶。() 3、薄层色谱可用于化合物纯度的鉴定,有机反应的监控,不能用于化合物的分离。() 4、化合物的比移值是化合物特有的常数。() 5、重结晶实验中,加入活性碳的目的是脱色。() 6、在进行正丁醚的合成中,加入浓硫酸后要充分搅拌。() 7、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 8、纯净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 9、微量法测定沸点时,当毛细管中有一连串气泡放出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沸点。() 10、硫酸洗涤正溴丁烷粗品,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 四、实验装置图。(每题10分,共20分)1、请指出以下装置中的错误之处?并画出正确的装置。 2、画出柱层析装置示意图,并简述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当减压蒸馏结束时,应如何停止减压蒸馏?为什么?() 2、什么叫共沸物?为什么不能用分馏法分离共沸混合物? 3、在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为什么是冰醋酸过量而不是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最全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 H>-S O3H>-CO OR>-C OX>-CN>-C HO>>C =O>-OH(醇)>-OH(酚)>-SH >-N H2>-OR >C=C >-C ≡C->(-R >-X >-NO 2),并能够判断出Z/E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 ch 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 4)菲舍尔投影 式:COOH 3 OH H 5)构象(c onforma tion)

(1)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 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 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 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 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 为E构型。 CH3 C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音乐美学与声乐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基于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为研究目标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是音乐美学的主要来源,它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音乐美学也反过来影响着音乐实践,并起着指导性作用。所以,音乐美学应当结合实践。声乐研究者更加重视的是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而很少人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音乐美学研究当以实际的音乐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对音乐美学的新感悟和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实践演唱艺术】 音乐美学包含音乐与美学两方面意义,它寻求音乐的本质,如同尼采不断的用神话人物和现实生活中哲学思想来描述,研究音乐美学。探索音乐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联系,音乐的各种形式以及内容的表现手法。它研究着音乐与人、音乐与和谐的社会关系、音乐与情感、心理、爱情等的关系,可以说,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的、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学科。而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声乐表演的指导作用。音乐包含演唱、鉴赏、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其中声乐艺术是与音乐美学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早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只是由于当时缺乏记谱方式而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在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就记录着最早的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当时的乐师将民间歌谣编成词,并将这些歌词汇集到宫廷唱给天子听。在早期,歌唱更注重实用性,但随着人民精神生活要求日益增高,声乐艺术已开始向审美艺术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无论以何种形式发展,它始终都引导者演唱艺术发展前进。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同步诞生并发展的艺术形式,始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生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比起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唱更能直接的抒情达意。从最原始的歌唱的实用性到如今审美欣赏的丰富性,音乐美学始终指导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作品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的高度综合,它不像绘画、雕塑、文学作品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艺术品。声乐作品以乐谱的形式存在,它是没有生命的,还不是真正的音乐,只有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才能把词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现在的声乐教育中,老师在指导学生声乐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观,普及相关音乐美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将音乐美学用于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如果仅仅通过乐谱形式是传达不出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情感的,由此,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应当通过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尽量传达出作品的真实情感,这样传达给观众的歌曲才能真正打动人,从而以再创造形式将作品进行丰富和升华,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演唱者能够通过专业性的演唱技巧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能够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这有利于推动音乐创作的发展。在演唱者对作品进行诠释和再创造的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满足,从而能够提升观众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演唱者的美学素养对做作品的在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美学的学习对声乐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不同的歌曲给听众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例如,抒情、节奏缓慢且带有伤感歌词的歌曲会让听众感觉忧郁、寂寞;激情高亢、动感的节奏的歌曲带给人活力。总之,不同的歌曲带来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同时,要先了解美学中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 二、声乐学习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音乐学概论考试

一、音乐美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音乐美学是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因此还可以说,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相对于史学来说,它是理论学科;相对于像音乐批评这样约应用学科来说,它是基础学科。 对象: 其一,音乐的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包括从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区分审美的音乐和实用的音乐,以及揭示审美的音乐的功能和价值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音乐美和审美的特殊性所在(如波兰的索菲亚·丽萨《论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美学基础问题涉及历史遗留的“自律”与“他律”的争论;音乐美究竟指什么,或音乐欣赏所审之美指什么,在哪里;音乐或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音乐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音乐理解问题;从实践中归纳出音乐美学规律,并以此解释具体的音乐现象。 其二,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就目前以都市文化为普遍性模式的音乐生活现状而言,“音乐实践”主要指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的美学问题包括作曲家的审美理想;为了进行美的创造而选择和运用的技法的特点;创作结果——作品的审美特征等等。音乐表演的美学问题包括“二度创作”所依据的美学原则;乐感的美学含义极其对表演的意义,音乐欣赏的美学问题诸如音乐审美的条件;音乐审美的状态;音乐审美的标准;音乐审美规律的具体现象分析;等等。 其三,音乐美学自身的历史。研究音乐美学的历史,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在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其间深受中西关系影响,因此就条件而言,目前研究音乐美学自身历史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美学适合中国音乐美学史两个范围,在其他国家,情况大致相同,各国各民族自身的音乐美学史研究成果尚未在国际上流传,西方国家的音乐美学界通过音乐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途径,逐渐展开了对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美学历史进行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不同文字版本的专著在世界广泛流传,许多音乐美学资料混杂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音乐史中,有待于剥离出来建构活补充进各国民族音乐美学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 其一,哲学的方法。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它的基本研究对象之一,这就需要采用哲学的方法,或称为思辨的方法。 其二,社会学的方法,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比如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音乐生活的分类极其特点,以及涉及社会学统计、分析等。 其三,心理学的方法,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对音乐美学诸种问题进行生理、心里层面的探究,为音乐美学研究提供心理科学方面的论据和佐证。例如音乐创作的灵感研究,音乐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联系的心理学届时,音乐表演心理特点探讨,音乐审美心理规律研究等等,还可延伸至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音乐审美教育心理研究。 二、什么叫音乐形态学? 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可称为音乐形态学(musical morphology).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三本院校)

**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7 /2008 学年第2 学期考核试卷课号:EK1G03A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A 试卷编号:A 班级:学号:姓名: 阅卷教师:成绩: 一.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CH3) 3 (H3C)2HC H 2. COOH 3. O CH3 4. CHO 5. OH 6. 苯乙酰胺

7. 邻羟基苯甲醛 8. 对氨基苯磺酸 9. 3-乙基-6-溴-2-己烯-1-醇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CH3 OH OH 4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 =CH C CH3 O 10. Br Br Zn EtOH 11. OCH3 CH2CH2OCH3 +HI(过量) 12. Fe,HCl H2SO4 3 CH3 (CH3 CO) 2 O Br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物质发生S N1反应的相对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CH 3)2CHBr (CH 3)3CI (CH 3)3CBr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相对关系( ) 3 2CH 3 H 32CH 3 A ,相同, B ,对映异构, C ,非对映体, D ,没关系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C 2H 3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6. 下列反应的转化过程经历了( ) C=CHCH 2CH 2CH 2CH=C H 3C H 3C CH 3CH 3 H + C=C H 3C H 3C C CH 2 CH 2 H 2C C H 2 H 3C CH 3 A 、亲电取代 B 、亲核加成 C 、正碳离子重排 D 、反式消除 7.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产生银镜的是( ) A 、CCl 3COOH B 、CH 3COOH C 、 CH 2ClCOOH D 、HCOOH 四. 鉴别下列化合物(共5分)

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67628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其结构式。 (本大题分6小题, 每小题1分, 共6分) 1、写出γ-戊酮酸的结构 2、写出 CH 3(CH 2)14CH 2N(CH 3)3 Br 的名称 3、写出仲丁胺的结构 4、写出的 CH 3CH 2O 3 O O 名称 5、写出 O CHO 的名称 6、写出 SO 2Cl CH 3 的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本大题共 11小题,总计18分) 1、CH 3CH 2CH=CHCH 2CHO Ag(NH 3)2NO 3 2、 浓 ,热 4CH 3CH 2CH=CHCH 2CHO 3 、 CH 2Cl CH 2 CN 2(CH CO)O 4、 3CH 2O + CH 3CHO CH O 5、CH 3 COOH 3 2Cl P 6、 COOH (1) LiAlH (2) H 2O

7、 CH 2CHO CH 2COOH 4H 2 O 300℃ 8、 (1) C H ONa CH 32 ) 32H 5 O O 9、 CH 33 O H O + BrZnCH 2COOC 2H 5 10、 H 2O, HO - N K O CH (CH )Br 三、基本概念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10分) 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能发生碘仿反应。 (1) CH 3CH 2CHCH 2CH 3 (2) CHCH 3OH (3) ICH 2CHO (4) CH 3CH 2CH 2CHO 2、下列化合物哪些能进行银镜反应? (1) CH 3COCH 2CH 3 (2) CHOH O OH OH CH 2OH HO (3) CH 3CHCHO CH 3 特别提示: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籍。 3、下列各对化合物,那些是互变异构体?那些是共振杂化体? (1) CH 3 C O -H 3C C O -O 和 (2) 和 O OH 4、下列羧酸酯中,那些能进行酯缩合反应?写出其反应式。 (1) 甲酸乙酯 (2) 乙酸甲酯 (3) 丙酸乙酯 (4) 苯甲酸乙酯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