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自行车项目建议书

山地自行车项目建议书

山地自行车项目建议书
山地自行车项目建议书

实用文档

下花园区山地自行车赛道项目建议书

下花园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前言

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第四章项目的定位和规划原则第五章分区规划

第六章赛道设计

第七章项目投资规模

第八章活动赛事及商品开发

第九章环保、安全卫生和消防第十章客源目标市场的开拓

第十一章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实施措施

第十三章结论

1、项目名称:

山地自行车赛道建设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下花园区

4、项目建设主要容

主要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一条、主次入口、沿途景点、观景台、综合服务中心、租赁装备、赛道宣传标识、救援设施等

5、项目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约8000万元,其中,地方自筹4000万元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了。”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制,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自行车虽然始于欧洲,但美国人发明的山地车却一扫传统的自行车概念,将一股新风吹遍全球。

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由于户外运动的开展,山地自行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二十一世纪是提倡健康的世纪,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健康、环保、时尚的绿色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集速度、耐力、力量、意志于一体,骑行于青山绿水之间,既强身健体、又冶情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车运动已成为一项群众性的全面健身运动,同时,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人民开始寻求一种“亲近自然、健康人生”的户外运动。骑自行车具有锻炼脏器官的耐力和提高心肺功能,可使大脑功能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的作

用;加之山地自行车运动刺激和置身野外的两大特点,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方式。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极限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优质的场所。

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联合申奥的有力契机,按照建设京西北现代田园城市总目标,大力推进以生态休闲体验、户外运动健身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步伐,逐步使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区将建设下花园山地自行车赛道项目。

市下花园区位于省西北部,是市辖区之一,东西长23.2公里,南北宽16.1公里,总面积314.07平方公里,辖4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万人。

1、交通

该区交通便利,京包铁路、大铁路、京高速公路横贯全区,是中原地区经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三关通往塞外、等处必经之处,构成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由北城新区直上京高速公路可1小时到达首都国际机场,2小时进入溏沽港口,素有“一小时上天,两小时下海”之称,京城际铁路开通后,到行程将缩短到30分钟以。

2、气候

下花园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裕,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平均日照时数2878h,无霜期138天,早霜期起于9月底,晚霜终于4月中旬,年平均降水量328.4mm,且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间,年均水分蒸发量2200mm。平均大风日数为52天,多为冬春季。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平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09年3月,国务院将下花园列为全国第二批23个资源转型城市之一。秉承良好的发展基础,借助国家的扶持政策,下花园正在向一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京西卫星城”阔步前进。

下花园区集山川、河流、森林、黄土高原、沙漠、湿地等地形地貌为一体,是一个浓缩的“集锦”,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我区的旅游业形成融登山健身、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格局。人文景观有:国家4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鸡鸣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家坟民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自然景观有:省级森林公园——石森林公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省级湿地公园——洋河河谷湿地;京西北唯一的风蚀沙漠——京西沙漠城;定方水黄土风情体验园。此外,我区还有着熟为人知的工矿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