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怎么控制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怎么控制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怎么控制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怎么控制

肝癌是一种发病于肝部的恶性肿瘤,只有尽早的进行医学治疗,才能更好的减少疾病影响,延长生命长度。手术在肝癌的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手术治疗并不彻底,临床上不少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复发,而且还常伴有远处转移,如肺转移,那么肝癌术后转移到肺怎么控制呢?

手术虽然可以直接切除肿块,短期疗效明显,但毕竟是一种局部治疗,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检测不到的微小病灶和癌细胞无能为力,这些残存的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因此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而肺转移就是其中的一种。肺转移癌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再加上手术是一种创伤治疗,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功能受损,也为残存的癌细胞转移到肺部提供了有利条件。转移性肺癌大多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及气短,晚期可以出现呼吸困难、低热、消瘦等表现。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是转移性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一般会选择手术治疗,以快速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不过手术治疗并不彻底,仍需要配合其他方式的治疗。对于没有手术机会以及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放化疗,可以短时间内缩小瘤体,缓解肿瘤的压迫,但放化疗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新的损伤,通过调节机体,激发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抑杀癌细胞,稳定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坚持标本兼治,可适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即使是选择手术、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联合中医治疗,有助于减轻治疗对机体的创伤,增强治疗的整体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袁希福在丰富的中医文化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医学理论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并借鉴先祖的阴阳平衡疗法,提出了自己的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论”。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用药进行中医治疗,灵活辨证,对症下药,为众多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张兰馨(化名),女,肝癌,山东东营人

2018年4月,64岁的张兰馨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5月9日接受了肿瘤根治术。术后3个月(2018年8月),张兰馨去复查时发现AFP>60500,CT显示:肝内多发新病灶,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形成。西医建议的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家人不愿尝试。后经人介绍,于2018年9月5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时,张兰馨的情况不容乐观:上腹右胁肋不适,右后背间断隐痛,饭量较前下降一半;胸部憋闷,活动气喘,大便秘结,面色萎暗,舌质暗,苔白,舌下瘀滞,脉沉弦。服药60剂后,张兰馨的症状便有了明显缓解,吃饭改善,体力有所恢复。看到中药疗效后,家人也打消了对中药的疑惑,坚定了吃中药的信心。

2019年4月复查,家属称:肝内多发低密度灶缩小减少,复查甲胎蛋白320。紧接着又服用了两个月中药,2019年6月再次复查,仅显示腹膜及腹膜后增大淋巴结转移(较大短径0.8cm),未见门脉癌栓。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肝癌术后转移到肺部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尽早应用中医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