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XXXXX—XXXX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细则

Detailed rules for risk control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gas industry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基本要求 (3)

4.1 成立组织机构 (3)

4.2 实施全员培训 (4)

4.3 编写体系文件 (4)

4.4 贯彻落实管控体系 (4)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4)

5.1 风险点确定 (4)

5.2 危险源辨识 (5)

5.3 风险评价 (5)

5.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6)

5.5 风险分级管控 (7)

6 风险告知 (7)

7 成果 (8)

8 文件管理 (8)

9 持续改进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表 (9)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4)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 (15)

附录 D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16)

附录 E 风险矩阵(LS)法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和DB37/T 2882-2016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潍坊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希法、王志强、庞立泽、戚玉玺、徐海东、徐洁、万思春、赵献荣、朱文军、吉伟、俞强强。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要求,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遵循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特点及事故预防原理研究制定的。本标准用于规范我省燃气行业企业在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等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各燃气行业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的“源头治理”和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现行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气设施( gas facilities)

用于燃气净化、储存、输配和应用的场站、管网及用户设施、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3.2

用户设施(User facility)

用户燃气管道、阀门、计量器具、调压设备、气瓶、用气设备等。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燃气行业企业应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运行、技术、设备、服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牵头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安全(风险)的负责人负责具体组织、协调、调度、汇总等工作;其他各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其他各级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工作。

4.2 实施全员培训

燃气行业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并纳入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3 编写体系文件

燃气行业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A.1)、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2)、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5)和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A.6、A.7)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4.4 贯彻落实管控体系

燃气行业企业应建立完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并纳入企业年度考核,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风险点确定

5.1.1 风险点划分

a)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燃气行业企业风险点划分按照燃气场站、管网、用户等设施设备进行划分,比如门站、储配站、加气站、调压站等,填写《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3)。

b)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包括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带气作业、抢险抢修等作业活动,填写《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2)。

5.1.2 风险点排查

5.1.2.1燃气行业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服务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别、所在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5.1.2.2 燃气行业企业风险点排查是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一线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基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知识和经验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判断。

5.1.2.3燃气行业企业应当对生产活动区域内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填写《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A.1)。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内容

燃气行业企业应采用适合本企业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重点考虑气、液态等不同状态和不同压力、温度、风向等环境带来的影响。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工程建设、场站管理、管网及设施、客户管理等环节的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

5.2.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5.2.2.1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在作业活动划分时,既不宜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宜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目的或性质上相对独立。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B。

5.2.2.2 对于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宜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应按照设备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设备或设施等。具体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C。

5.2.2.3生产经营范围涉及门站、储配站、加气站、LPG供应站等多个领域的燃气行业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不限于以上方法。

5.2.3 危险源辨识实施

企业应组建危险源辨识工作机构,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全员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辨识方法有组织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燃气行业企业可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参见附录D),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E)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5.3.2 风险评价准则

5.3.2.1燃气行业企业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应结合燃气生产经营特点,并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诉求等。

5.3.2.2燃气行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D、E)和评价级别,充分辨识现有的管控措施进行风险评价,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5.3.3风险评价记录

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的危险源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4),对设备设施的检查项目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5)。

5.3.4 确定重大风险

根据本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要求,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判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等级的。

5.3.5 风险点级别确定

风险点内各危险源最高风险级别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5.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5.4.1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5.4.1.1对确定的重大风险,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做到:

a)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控制的风险,建议采用“目标—方案”方式,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b)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需要制定、修订新的文件(程序或作

业文件),在文件中规定该风险的控制方法,通过持续改进实施风险控制。

c)对于某些重大风险,可能需要同时采取以上两种方式。

5.4.1.2对于采用“目标—方案”方式控制的重大风险,在制定控制措施时,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5.4.2 一般风险的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凡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或其他措施能控制的三级及以下的风险,企业应在符合成本、安全有效性原则的情况下,制定控制措施。

5.4.3 评审

DB37/T 2882-2016第6.5.2.2适用于本章节。

5.5 风险分级管控

5.5.1 风险分级

燃气行业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可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实施四级分级管控。风险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分别为重大、较大、一般、低,并依次对应一、二、三、四级。),企业采用原不同级别划分标准的,可参照本细则调整为4级。其中:

一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二级风险(橙色风险):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较大及以上风险应重点控制管理。

三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一般)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分公司、部门(班组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四级风险(蓝色风险):轻度(低)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班组、岗位应引起关注。

5.5.2 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DB37/T 2882-2016第6.6.2适用于本章节。

5.5.3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完善风险点统计表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A.6)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A.7)。并完善《风险点统计表》中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等相关内容。

6 风险告知

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告知相关单位、人员、用户。

7 成果

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产生以下成果:

a)风险点排查台账;

b)岗位与作业活动、设备划分清单;

c)危险点辨识清单及分级管控信息表;

d)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e)风险告知牌;

f)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等。

8 文件管理

DB37/T 2882-2016第7适用于本章节。

9 持续改进

DB37/T 2882-2016第9适用于本章节。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析记录表

A.1 风险点统计表

单位:

序号名称类型区域

位置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

现有风险控制

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人备注

A.2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

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A.3 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 №:

序号设备名称类别型号位号/所在部位是否特种

设备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注:1.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A.4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表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表

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序号作业

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人、物、

作业环境、管

理)

可能发生的

事故类型及

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风险评价

建议改进(新增)

措施

L

E

C

D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根据LEC评价法填写;

3. 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集团)级、部门(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A.5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表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表

风险点:岗位:设备设施:№: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

不符合标准

情况及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风险评价

风险

分级

管控

层级

建议改进(新增)

措施

备注

可能

L

严重

S

R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集团)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A

A A.6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风险点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

可能发

生的事

故类型

及后果

管控措施

编号类

序号名称

1 操

1

2

3

4

5

注: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新增)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A.7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

风险点检查项目

标准评

不符合

标准情

况及后

管控措施

编号类

序号名称

1 设

1

2

3

4

5

6

注: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新增)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B.1方法概述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B.2作业活动划分

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

--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A2)。

B.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

评价步骤如下:

a)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b)根据GB/T 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

c)根据GB 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

d)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

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e)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f)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见附录A4)中。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法(SCL)

C.1方法概述

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C.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包括:

--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C.3编制安全检查表

编制工作包括:

--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工段长、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员等各方面人员;

--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事件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编制表格。确定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后果、安全控制措施等要素(参照附录A5中表5-1或表5-2相关栏目内容,可单独编制或直接采用该表)。

C.4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步骤如下:

--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3);

--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危害;

--对每个危险源,按照《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见附录A5)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

C.5检查表分析要求

综合考虑设备设施内外部和工艺危害。识别顺序:

a)厂址、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周边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

b)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布置、内部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

c)具体的建构筑物等。

附录 D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1、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 法) 的步骤:

a)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E (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 和L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赋分标准见表B.1~ 表B.3。

表B.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相当可能0.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表B.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1次/年)

表B.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

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4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

b) 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 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 ·E ·C

c) 将D 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 值大于160 分,则应定为重大风险。根据风险值D 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见表B.4。

表B.4 风险等级划分

分数值风险级别危险程度

>320 1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立即停止作业)

160~320 2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70~159 3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

<70 4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注:LEC法,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时组织有经验的作业人员参与。

集团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 2016年9月20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编制依据 (3)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4) 4.职责分工 (4) 5.术语和定义 (5) 6.风险点识别方法 (7) 7.风险评价方法 (8)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8)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8)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8) 附件A:风险点分类标准 (10) 附件B 作业风险分析法(TRA)——风险矩阵法 (15) 附件C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17) 附件D 过程管理表格样表 (17)

1.适用范围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特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规定了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控制、精确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目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改进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及所属管理部门、厂区、车间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建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 《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13号)《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 《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 《日照市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青岛XXX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2018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编制依据 (2)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 4.职责分工 (3) 5.术语和定义 (3) 6.风险点识别方法 (5) 7.风险评价方法 (6)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6)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6)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6)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 2)《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11号)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4)《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5)《关于推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1号) 6)《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7)《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8)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等要求。 9)公司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3.1 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各部门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3.2 工作目标: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9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8月6日 编制人:秦雨

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文件 豫盛元字(2018) 第05号签发人: —————————————————————————————————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方案的 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有效实施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 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安全 生产,特此开展安全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 请各部门及时进行传达,并给予相关工作配合。 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目标 (1)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2) 三、责任分工 (3) 四、实施步骤 (3)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 (3)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 (4) (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7五、工作要求 (1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的有关要求,经项目部集体成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 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 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隐蔽性、随机性交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 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4安全风险评估 5.4.1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 5.4.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4.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5.5风险控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 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 (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 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情况。 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来安全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安全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 唐山**门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适用范围 2.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唐山**门业有限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识别、分级、管控。 3.编制依据? 4.《中华人民共和共安全生产法》 5.《唐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唐安监管二【2016】83号)》 6.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唐山**门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等要求。 7.2.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8.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唐山**门业有限公司实际,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9. 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建设。安全生产小组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10. 工作目标: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12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风险

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11.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主体责任。 12.4.职责分工 13.唐山**门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4.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 15. 组长:*** 16. 副组长:*** 17. 成员:***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办公室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副组长职责:具体负责《唐山**门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编制,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围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冶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本指南适用于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包括焦化,原料、烧结、高炉、炼钢、轧钢、铁路运输及能源动力系统等),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和成熟程度。 2.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省安全生产条例 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试行)(鲁安监发[2010]10号)焦化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烧结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球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炼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炼铁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轧钢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煤气单元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焦化安全规程 烧结安全规程 球团安全规程 炼钢安全规程 炼铁安全规程 轧钢安全规程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深度冷冻法制取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AQ/T900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8002-201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1总体要求: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2目标 危险源辨识要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3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堵塞各类安全漏洞。 4. 组建团队 企业应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成员至少包括分管领导、车间(科室)单位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体系建立各级工作小组,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20180525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01059

江西科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5.3风险控制 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工程名称:宽城通源二手车交易咨询服务中心工程施工单位:河北旺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为全面辨识、管控,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班组是本项目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印杰 副组长:王海滨 成员:袁东权、杜景华、李昆、袁国柱、袁国军、 胡艳秋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安全员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员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3、术语与定义 3.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3.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3.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3.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3.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3.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1成立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4.2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人员: 各部门按本部门实际情况指定对业务流程熟练人员为风险评价人员,小组成员由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不少于2人)。 4.3职责 (1)公司风险评价小组组长:负责批准风险评价清单,督促安全环保部对风险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的资料,需要的话求球:324319245。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

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 副组长:汪树岐 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导书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导书 1、目的与范围 1.1目的 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风险点辨识,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科室,包括规划、设计、新改扩建、供应、经营、储存、运输、销售、检维修、检验、分析、后勤保障等,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和风险控制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3、总体要求与原则 3.1总体要求 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2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和红线意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强化风险管控,夯实安全基础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书。 4.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2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3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

精品文档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最新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 南(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最新版) 1.适用范围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特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规定了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控制、精确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目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改进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及所属管理部门、厂区、车间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建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 《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13号)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无棣恒福盐化有限公司 2018年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4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1-2017 5 原则 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厂长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6 工作程序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导书

文件编号:SDIFTSTX/18091501 版本号:Ⅱ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2018-09-15

颁布通告 本作业指导书—《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第二版)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 )等有关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作业指导书 2018年 9月 15日起实施。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2018年 9月15日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修订 修订记录表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编制组名单 组长:周红财 成员:盛亮亮韩丽军秦瑞昌刘广刚 刘祥鲁宋浩宋红敬秦燕 姜士全张明辰张瑭晖

目录 1、目的与范围 (0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01) 3、总体要求与原则 (02) 4、术语和定义 (02) 5、基本程序 (05) 6、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08) 7、风险评价 (12) 8、风险点辨识分类 (18) 9、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和风险点登记台账 (27) 10、工作程序 (29) 11、评审和更新 (29)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范围 1.1目的 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风险点辨识,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完全生产长效机制。 1.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单位、部门,包括新建扩建、生产、储存、运输、检修和质检等部门,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和风险控制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