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资料报告习题 (1)

药物分析资料报告习题 (1)

药物分析资料报告习题 (1)
药物分析资料报告习题 (1)

药物分析复习题(红色是答案或提示)

第一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ICH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 E

B. M

C. P

D. Q

E. S

2. 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 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 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 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 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 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3. 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 盐酸1.0 ml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B. 盐酸1.0 ml加甲醇使成1000 ml的溶液

C. 盐酸1.0 g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D. 盐酸1.0 g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E. 盐酸1.0 ml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4.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 1.5-2.5 g

B. 1.6-2.4 g

C. 1.45-2.45 g

D. 1.95-2.05 g

E. 1.96-2.04 g

5.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0.01 mg

B. 0.03 mg

C. 0.1 mg

D. 0.3 mg

E.0.5 mg

6.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 >20 cm

B. ≤20 cm

C. ≤10 cm

D. ≤5 cm

E. ≤10 mm

7. 下列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 术语与符号

B. 计量单位

C. 标准品与对照品

D. 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

E. 通用检测方法

8. 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P在欧盟围具有法律效力

B. 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 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生产、和检查

D. 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 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题

[1-2] A. SFDA B. ChP C. GCP D. GLP E. GMP

下列管理规的英文缩写是

D 1.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

E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

[3-5] A.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不到1 ml中溶解

B.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不到10 ml中溶解

C.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不到30 ml中溶解

D.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 ml中溶解

E.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 ml中溶解

B 3. 易溶

C 4. 溶解

E 5. 微溶

[6-9] A. 2-10 ℃ B. 10-30 ℃ C. 40-50 ℃ D. 70-80 ℃ E. 98-100 ℃

D 6. 热水

C 7. 温水

A 8. 冷水

B 9. 常温

[10-11] A. BP B. ChP C. EP D. Ph. Int. E. USP

A 10. 英国药典

C 11. 欧洲药典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方面中,ICH达成共识,并已制定出相关技术要求的有

A. 质量

B. 安全性

C. 有效性

D. 综合要求

E. 均一性

2. 《中国药典》容包括

A. 前言

B. 凡例

C. 正文

D. 附录

E. 索引

3. 下列关于《中国药典》凡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中国药典》的凡例是《中国药典》的容之一

B. 《中国药典》的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C. 《中国药典》的凡例是对其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D. 《中国药典》的凡例收载有制剂通则

E. 《中国药典》的凡例收载有通用检测方法

4. 药品标准中,“性状”项下记载有

A. 外观

B. 臭

C. 味

D. 溶解度

E. 物理常数

5. 药品标准中,“检查”项系检查药物的

A. 安全性

B. 有效性

C. 均一性

D. 纯度

E. 稳定性

6. 单一对映体的绝对构型确证常用的方法

A. 比旋度测定

B. 手性柱色谱

C. 单晶X-衍射

D. 旋光色散

E. 圆二色谱

7.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容一般包括

A. 影响因素试验

B. 加速试验

C. 长期试验

D. 干法破坏试验

E. 湿法破坏试验

8. 国家药品标准的构成包括

A. 前言

B. 凡例

C. 正文

D. 附录

E. 索引

四、简答题

1. 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容

2. 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3. 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4. 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容

5. 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第二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在药品质量标准中,药品的外观、臭、味等容归属的项目是

A. 性状

B. 一般鉴别

C. 专属鉴别

D. 检查

E. 含量测定

2. 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用水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下列物质可用上述试验鉴别的是

A. 托烷生物碱类

B. 酒石酸盐

C. 氯化物

D. 硫酸盐

E. 有机氟化物

3. 中国药典中所用的何首乌的鉴别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质谱法

C. 红外光谱法

D. 显微鉴别法

E. X射线粉末衍射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药物分析中常用的鉴别方法

2. 简述影响鉴别试验的条件

3. 简述红外光谱鉴别法试样制备方法

第三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信号杂质的是

A. 砷盐

B. 硫酸盐

C. 铅

D. 氰化物

E. 汞

2. 酶类药物中酶类杂质的检查可采用的方法是

A. HPLC法

B. TLC法

C. UV法

D. CE法

E. GC法

3. 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红外分光光度法

C.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D.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 气相色谱法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查药物中金属杂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标法

B. 外标法

C.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D. 标准加入法

E.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5. 氯化物检查中,适宜的酸度是

A. 50 ml中加2 ml稀硝酸

B. 50 ml中加5 ml稀硝酸

C. 50 ml中加10 ml稀硝酸

D. 50 ml中加5 ml硝酸

E. 50 ml中加10 ml硝酸

6. 氯化物检查中,用以解决供试品溶液带颜色对测定干扰的方法是

A. 活性炭脱色法

B. 有机溶剂提取后检查法

C. 消色法

D. 标准液比色法

E. 改用他法

7. 采用硫氰酸盐法检查铁盐时,若供试液管与对照液管所呈硫氰酸铁的颜色较浅不便比较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消色法

B. 外消色法

C. 标准液比色法

D. 正丁醇提取后比色法

E. 改用他法

8. 下列试液中,用作ChP重金属检查法中的显色剂的是

A. 硫酸铁铵试液

B. 硫化钠试液

C. 氰化钾试液

D. 重铬酸钾试液

E. 硫酸铜试液

9. 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时,受溶液pH影响较大,适合的pH是

A. 11.5

B. 9.5

C. 7.5

D. 3.5

E. 1.5

二、多项选择题

1. 药物中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有

A. 百分之几

B. 千分之几

C. 万分之几

D. 十万分之几

E. 百万分之几

2. 下列药物中杂质检查的方法系根据药物与杂质在性状上的差异进行的有

A. 乙醇中杂醇油的检查

B. 氯硝柳胺中2-氯-4-硝基苯胺的检查

C. 盐酸胺碘酮中游离碘

D. 地蒽酚的酸度检查

E. 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

3. 盐酸氟奋乃静中重金属的检查可以采用的容器有

A. 瓷坩埚

B. 铝坩埚

C. 铂坩埚

D. 石英坩埚

E. 瓷蒸发皿

4. ChP收载的测定药物中水分的方法有

A. 热重分析法

B. 费休司法

C. 差热分析法

D. 差示扫描量热法

E. 甲苯法

5. 原料药和新制剂中的杂质,需要对其定性或确证其结构的有

A. 表观含量在0.1 %及其以上的杂质

B. 表观含量在0.01 %-0.1 %的杂质

C. 表观含量在0.1 %以下的具有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

D. 表观含量在0.01 %以下的具有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

E. 最大日剂量≤2 g的原料药中含量≥1.0 mg的杂质

三、简答题

1. 药用规格与化学试剂规格有何不同

2. 杂质的来源途径有哪些?杂质包括哪些种类

3.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4. 简述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限量检查的几种方法

5. 简述药物中有机杂质鉴定的方法

四、计算题

1. 维生素C中重金属的检查:取本品1.0 g,加水溶解成25 ml,要求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应量取标准铅溶液(0.01 mg Pb/ml)多少毫升?

V=L*S/C=10*10-6*1.0/0.01*10-3=1.0(ml)

2. 富马酸亚铁中砷盐的检查:取本品0.50 g,加无水碳酸钠0.5 g,混匀,加溴试液4 ml,置水浴上蒸干后,在500-600 ℃炽灼2小时,放冷,残渣加溴-盐酸溶液10 ml与水15 ml使溶解,移至蒸馏瓶中,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1 ml,蒸馏,流出液导入贮有水5 ml的接收器中,至蒸馏瓶中约剩5 ml时,停止蒸馏,馏出液加水适量使成28 ml,按古蔡氏法检查砷盐。(1)加入无水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2)加入酸性氯化亚锡的作用是什么?

(3)加入浓度为1 μg As/ml的标准砷溶液2 ml,在该测定条件下,砷盐的限量是多少?L=C*V/S*100 %=0.2 %

第四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中国药典规定

A. 使用重铬酸钾水溶液

B. 使用亚硝酸钠甲醇溶液

C. 配制成5 %的浓度

D. 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收系数

E. 要求在220 nm波长处避光率<0.8 %

2.反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最佳pH围是

A. 0-2

B. 2-8

C. 8-10

D. 10-12

E. 12-14

3. 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检测器是

A. 蒸发光检测器

B.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C.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 电化学检测器

E. 电子俘获检测器

4. 在较短时间,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连续测定所得结果的RSD称为

A. 重复性

B. 中间精密度

C. 重现性

D. 耐用性

E. 稳定性

二、简答题

1. 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溶剂的要求

2. 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与应用

3. 简述氧瓶燃烧法用于含碘药物测定时的燃烧产物以及吸收液的选择

三、计算题

1. 用碘滴定液滴定维生素C,化学反应式为:C6H8O6+I2→C6H6O6+2HI

计算:碘滴定液(0.05 mol/L)对维生素C[M(C6H8O6)=176.13]的滴定度。

T=m*a/b*M=8.806(mg/ml)

第五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体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体样品是

A. 血浆

B. 尿液

C. 唾液

D. 胃

E. 十二指肠

2. 血浆占全血量的比例是

A. 20 %-30 %

B. 30 %-40 %

C. 40 %-50 %

D. 50 %-60 %

E. 60 %-70 %

3. 常用的去蛋白质的试剂是

A. 醋酸

B. 冰醋酸

C. 甲醇

D. 盐酸

E. 硫酸

4. 在体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实际生物样品试验主要考察的项目是

A. 方法的定量限

B. 方法的检测限

C. 方法的定量围

D. 代产物的干扰

E. 源性物质的干扰

5. 下列研究目的中,体分析使用毛发样品的是

A. 生物利用度

B. 药物剂量回收

C. 药物清除率

D. 体微量元素测定

E. 以上均不是

6. 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考察容通常不包括的试验是

A. 血浆样品的室温放置

B. 血浆样品冰冻保存

C. 血浆样品冻-融循环

D. 经处理后溶液的冰冻保存

E. 经处理后溶液的室温或特定温度放置

7. 在体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空白生物基质试验进行验证的指标是

A. 方法的定量围

B. 方法定量下限

C. 方法的特异性

D. 方法的精密度

E. 方法的准确度

8. 当采用液-液萃取法测定血浆中碱性药物时,血浆最佳pH是

A. 4

B. 6

C. 8

D. 10

E. 12

二、多项选择题

1. 去除血浆中蛋白质,可采用的方法有

A. 加入甲醇

B. 加入异丙醇

C. 加入硝酸

D. 加入氢氧化钠

E. 加热至90 ℃

2. 在体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分离条件的筛选时应做的试验有

A. 空白溶液试验

B. 空白生物介质试验

C. 模拟生物样品试验

D. 实际生物样品试验

E. 检测灵敏度试验

3. 体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QC样品进行验证的项目有

A. HPLC检测波长

B. 方法的准确度

C. 方法的专属性

D. 方法的提取回收率

E. 方法的精密度

4. 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A. 使药物从结合物中释放

B. 使药物从缀合物中释放

C. 提高检测灵敏度

D. 改善

方法特异性 E. 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5. 血样分析应用的目的

A. 生物利用度的评价

B.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C. 临床药物监测

D. 有关物质的检查

E. 源性活性物质的测定

6. 生物样品制备时应考虑的问题有

A. 被测定组分的理化性质

B. 被测组分的浓度围

C. 测定的目的

D. 生物样品种类

E. 试验药品的辅料组成

7. 在体药物分析方法验证中,表示方法精密度的项目(容)有

A. 日精密度

B. 日间精密度

C. 批精密度

D. 批间精密度

E. 准确度

8. 在体药物的HPLC分析法中,确定方法特异性时要考虑的干扰物质包括

A. 药物制剂的辅料

B. 源性物质

C. 代产物

D. 药物中的杂质

E. 任用的其他药物

三、简答题

1.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生物样品有哪些特点,体药物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2. 简述体药物分析方法验证与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区别。

3. 简述体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去蛋白质法及其特点。

第六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A. 苯酚

B. 乙酰水酸

C. 水酸

D. 醋酸

E. 水酰水酸

2. 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

A. 二氟尼柳

B. 阿司匹林

C. 吡罗昔康

D. 吲哚美辛

E. 对乙酰氨基酚

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

A. 剩余滴定法

B. 羧基的酸性

C. 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

D. 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

E. 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

4. 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

A. pH=7

B. 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

C. 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

D. 对甲基橙显中性

E. 对甲基红显中性

5. 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

A. 阿司匹林

B. 美洛昔康

C. 尼美舒利

D. 对乙酰氨基酚

E. 吲哚美辛

6.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A. 偏高

B. 偏低

C. 不确定

D. 无变化

E. 与所选指示剂有关

7. 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美洛昔康

C. 尼美舒利

D. 对乙酰氨基酚

E. 吲哚美辛

8. 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

A. 调节pH

B. 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C. 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D. 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E. 扫尾剂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 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

A. 水酸

B. 阿司匹林

C. 吡罗昔康

D. 美洛昔康

E. 对乙酰氨基酚

2. 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反应摩尔比为1:1

B.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C. 以pH=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

D.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

E. 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

A. 中和游离水酸

B. 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

C. 中和酸性杂质

D. 中和辅料中的酸

E. 水解酯键

4. 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

A. 二氟尼柳

B. 布洛芬

C. 阿司匹林

D. 甲芬那酸

E. 吡罗昔康

三、简答题

1. 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四、计算题

1. 吡罗昔康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本品0.2103 g,加冰醋酸20 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滴定至溶液呈蓝绿色,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6.19 ml;另取冰醋酸20 ml,同法滴定,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0.03 ml。

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的浓度校正因数F=1.029;滴定度T=33.14mg/ml。

计算:吡罗昔康含量

含量%=(V-V0)×F×T/S×100 %=99.0 %

2. 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水酸(A)、阿司匹林(B)和对乙酰氨基酚(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第七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苯乙胺类药物中,可与三氯化铁试剂显深绿色,再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即变蓝色,然后变成红色的是

A. 硫酸苯丙胺

B. 盐酸甲氧明

C.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D. 盐酸克伦特罗

E. 盐酸苯乙双胍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含量测定中,1 ml溴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多少毫克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M=20

3.67)

A. 3.395 mg

B. 33.95 mg

C. 20.38 mg

D. 6.11 mg

E. 6.789 mg

3. 下列药物中,可显双缩脲反应的是

A. 盐酸多巴胺

B. 盐酸麻黄碱

C. 苯佐卡因

D. 对氨基苯甲酸

E. 氧烯洛尔

4. 下列药物中,可显Rimini反应的是

A. 盐酸多巴胺

B. 氧烯洛尔

C. 苯佐卡因

D. 对氨基苯甲酸

E. 重酒石酸间羟胺

5. 下列药物中,属于苯乙胺类药物的是

A. 盐酸利多卡因

B. 氨甲苯酸

C. 乙酰水酸

D. 苯佐卡因

E. 盐酸克伦特罗

二、简答题

1. 简述溴量法测定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原理

2. 苯乙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主要有哪些

3. 苯乙胺类药物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4. ChP2010如何区别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第八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具芳伯胺基或经水解生成芳伯胺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其反应条件是

A. 适量强酸环境,加适量溴化钾,室温下进行

B. 弱酸酸性环境,40℃以上加速进行

C.

酸浓度高,反应完全,宜采用高浓度酸 D. 酸度高反应加速,宜采用高酸度 E. 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避免副反应

2. 芳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非水溶液滴定法

B. 亚硝酸钠滴定法

C. 间接酸量法

D. B+C两种

E. A+B两种

3. 下列药物中,能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的是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利多卡因

C. 盐酸丁卡因

D. 对乙酰氨基酚

E. 肾上腺素

4. 下列药物中,ChP直接用芳香第一胺反应进行鉴别的是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利多卡因

C. 盐酸丁卡因

D. 对乙酰氨基酚

E.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5. 盐酸丁卡因与亚硝酸钠作用形成的产物是

A. 重氮盐

B. 偶氮染料

C. N-亚硝基化合物

D. 亚硝基苯化合物

E. 偶氮氨基化合物

6. 盐酸普鲁卡因中需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A. 水酸

B. 对氨基酚

C. 有关物质

D. 对氨基苯甲酸

E. 酮体

7.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时用的酸是

A. 盐酸

B. 硫酸

C. 氢溴酸

D. 硝酸

E. 磷酸

8. 下列药物中,经水解后加碘试液可生成黄色沉淀的是

A. 盐酸利多卡因

B. 氨甲苯酸

C. 乙酰水酸

D. 苯佐卡因

E. 盐酸克伦特罗

9. 下列药物中,在酸性条件下可与CoCl2试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的是

A. 盐酸利多卡因

B. 氨甲苯酸

C. 乙酰水酸

D. 苯佐卡因

E. 盐酸普鲁卡因胺

10.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于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终点的方法是

A. 指示剂法

B. 外指示剂法

C. 电位法

D. 永停滴定法

E. 自身指示剂法

二、配伍题

[1-3] A. 对氨基苯甲酸 B. 酮体 C. 4-氨基-2-氯苯甲酸 D. 2,6-二甲基苯胺 E. 间氨基酚

下列药物中应检查的杂质是

C 1. 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

D 2.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A 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4-7]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C. 非水溶液滴定法 D. 亚硝酸钠滴定法 E. 溴量法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B 4. 盐酸利多卡因

A 5. 注射用盐酸丁卡因

B 6.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D 7. 盐酸普鲁卡因胺

三、多项选择题

1. 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

A. 重氮化-偶合反应

B. 水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磺化反应

E. 碘化反应

2. 下列药物中,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的有

A. 苯巴比妥

B. 盐酸丁卡因

C. 苯佐卡因

D. 盐酸普鲁卡因胺

E.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3.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酰苯胺类的有

A. 盐酸布比卡因

B. 苯佐卡因

C. 盐酸利多卡因

D. 盐酸丁卡因

E. 盐酸罗哌卡因

4. 下列药物中,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的有

A. 盐酸布比卡因

B. 肾上腺素

C. 盐酸利多卡因

D.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E. 盐酸普鲁卡因

5. 下列药物中,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的有

A. 盐酸丁卡因

B. 对氨基水酸钠

C. 盐酸氯普鲁卡因

D. 盐酸布比卡因

E. 苯佐卡因

四、简答题

1.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胺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在测定中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

2. 如何区别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

3.亚硝酸钠滴定法常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哪些?《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哪种?

4. 盐酸普鲁卡因的特殊杂质是什么?中国药典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限量检查?

5.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为什么会变黄?

五、计算题

1. 称取盐酸普鲁卡因供试品0.6210 g,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2

2.67 ml,已知每1 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7.28 mg的盐酸普鲁卡因,求本品的百分含量?

含量%=V*T/W*100%=99.6%

2. 今有3瓶药物分别为盐酸利多卡因(A)、盐酸丁卡因(B)和盐酸普鲁卡因(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第九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药物中可将氢氧化亚铁氧化为红棕色氢氧化铁沉淀的是

A. 尼莫地平

B. 盐酸丁卡因

C. 硫酸阿托品

D. 异烟肼

E. 非洛地平

2. 下列药物的丙酮溶液与氢氧化钠试液反应显橙红色的是

A. 阿司匹林

B. 尼群地平

C. 盐酸氯丙嗪

D. 苯巴比妥

E. 维生素A

3. 下列药物中,可在酸性条件下被锌粉还原并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的是

A. 苯甲酸钠

B. 硝苯地平

C. 盐酸普鲁卡因

D. 盐酸丁卡因

E. 非洛地平

4. 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的pH条件是

A. 弱碱性

B. 强碱性

C. 中性

D. 弱酸性

E. 强酸性

5. 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终点指示剂是

A. 自身指示

B. 淀粉

C. 邻二氮菲

D. 酚酞

E. 结晶紫

6. 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硝苯地平与硫酸铈反应的摩尔比是

A. 1:1

B. 1:2

C. 1:3

D. 2:1

E. 3:1

二、配伍题

[1-3] A. 还原性 B. 解离性 C. 弱碱性 D. 氧化性 E. 紫外吸收

下列鉴别反应是基于二氢吡啶环的何种性质

C 1. 与氯化汞生成白色沉淀

C 2. 与碘化铋钾生成橙红色沉淀

B 3. 丙酮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显橙红色

[4-5] A. 还原性 B. 光敏感性 C. 氧化性 D. 弱碱性 E. 解离性

下列分析操作是基于硝苯地平的何种性质

B 4. 在避光条件下检查有关物质

A 5. 铈量法测定含量

[6-8] A. 重氮化-偶合反应 B. 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C. 还原后重氮化-偶合反应D. 氧化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E. 有机破坏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A 6. 盐酸普鲁卡因

B 7. 对乙酰氨基酚

C 8. 硝苯地平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性质属于尼莫地平的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弱碱性

D. 弱酸性

E. 旋光性

2. 下列药物中,可与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的有

A. 硝苯地平

B. 尼群地平

C. 地西泮

D. 阿司匹林

E. 巴比妥钠

3. 下列药物中,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的有

A. 硝苯地平

B. 尼群地平

C. 尼莫地平

D. 苯佐卡因

E. 异烟肼

四、简答题

1. 硝苯地平中为何要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及方法的注意事项?

2. 简述铈量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3. 简述测定生物样品中二氢吡啶类药物浓度的主要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

1. 硝苯地平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本品0.4021 g,加无水乙醇50 ml,微热使溶解,加高氯酸溶液50 ml、邻二氮菲指示液3滴,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0.1 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在水浴中加热至50 ℃左右,继续缓缓滴定至橙红色消失,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1 mol/L)23.28 ml,另作空白同法测定,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1 mol/L)0.05 ml。

已知:硫酸铈滴定液(0.1 mol/L)的浓度校正因数F=0.9976;滴定度T=17.32 mg/ml。

计算:硝苯地平含量

含量%=(V-V0)×F×T/S×100 %=99.8 %

第十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丙二酰脲类反应的是

A. 甲醛硫酸反应

B. 硫色素反应

C. 铜盐反应

D. 硫酸荧光反应

E. 戊烯二醛反应

2. 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可与铜盐吡啶试剂生成绿色配合物,又与铅盐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巴比妥

B. 异戊巴比妥

C. 硫喷妥钠

D. 环己烯巴比妥

E. 苯巴比妥

3. 下列反应中,用于苯巴比妥鉴别的是

A. 硫酸反应

B. 甲醛-硫酸反应

C. 与碘液的反应

D. 二硝基氯苯反应

E. 戊烯二醛反应

4. 下列金属盐中,一般不用于巴比妥药物鉴别的是

A. 铜盐

B. 银盐

C. 汞盐

D. 钴盐

E. 锌盐

5. 下列药物中,可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司可巴比妥

B. 异戊巴比妥

C. 硫喷妥钠

D. 戊巴比妥

E. 苯巴比妥

6. 巴比妥类药物是弱酸类药物的原因是

A. 在水中不溶解

B. 在有机溶剂中溶解

C. 有一定的熔点

D. 在水溶液中发生二级电离

E. 遇氧化剂或还原剂环状结构不会破裂

7. 下列方法中,ChP2010用于地西泮含量测定的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铈量法

C. 非水溶液滴定法

D. 溴酸钾法

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配伍题

[1-3] A. 与甲醛-硫酸反应显玫瑰红色 B. 能使溴试液褪色

C. 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显蓝紫色

D. 与香草醛反应生成棕红色产物

E. 与铜吡啶试液反应显绿色

E 1. 硫喷妥钠

A 2. 苯巴比妥

B 3. 司可巴比妥

[4-5] A. 二氢吡啶环 B. 七元亚胺酰胺环 C. 环状丙二酰脲 D. 吡酮酸

E. 苯烃胺

B 4. 硝西泮

C 5. 硫喷妥钠

[6-7] A. 电位滴定法 B. 淀粉指示剂 C. KI-淀粉指示剂 D. 结晶紫指示剂

E. 永停滴定法

A 6. 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的含量

B 7. 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

[8-10]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溴量法 C. 银量法 D. 非水滴定法 E. 亚硝酸钠滴定法

C 8. 苯巴比妥

B 9. 司可巴比妥钠

A 10. 注射用硫喷妥钠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反应中,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鉴别的有

A. 与钡盐反应生成白色化合物

B. 与镁盐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C. 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与铜盐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E.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 苯巴比妥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

A. 酸度

B. 炽灼残渣

C. 有关物质

D. 中性或碱性物质

E.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3.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有

A. 碘量法

B. 银量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酸碱滴定法

E. 溴量法

4.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苯二氮杂卓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有

A. 铈量法

B. UV法

C. HPLC法

D. 非水溶液滴定法

E. 钯离子比色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2. 简述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及常用方法的测定原理

3. 简述巴比妥类药物与银盐、铜盐、钴盐及汞盐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4. 简述苯二氮杂卓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5. 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苯巴比妥(A)、司可巴比妥钠(B)和硫喷妥钠(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五、计算题

1. 取苯巴比妥0.4045 g,加入新制的碳酸钠试液16 ml使溶解,加丙酮12 ml与水90 ml,用硝酸银滴定液(0.1025 mol/L)滴定至终点,消耗硝酸银滴定液16.88 ml,求苯巴比妥的百分含量?每1 ml硝酸银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3.22 mg的C12H22O3。

含量%=V×F×T/S×100 %=99.3 %

第十一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能够与盐酸氯丙嗪反应生成沉淀的试剂是

A. 三硝基苯酚

B. 三氯化铁

C. 茜素锆

D. 碱性酒石酸铜

E. 氯化钡

2. 下列药品中置于铜网上燃烧,火焰显绿色的是

A. 奋乃静

B. 氟奋乃静

C. 癸奋乃静

D. 异丙嗪

E. 硫利达嗪

3. 2位含氟取代基的吩噻嗪类药物经有机破坏后在酸性条件下与显色剂反应显色

A. 三氯化铁

B. 亚硝基铁氰化钠

C. 茜素磺酸钠

D. 茜素锆

E. 2,4-二硝基氯苯

4. 下列吩噻嗪类药物中,在254nm波长处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受到取代基的影响,其中峰位红移最为显著的是

A. 盐酸异丙嗪

B. 盐酸氯丙嗪

C. 奋乃静

D. 癸氟奋乃静

E. 盐酸硫利达嗪

5. USP32-NF27采用TLC法鉴别奋乃静注射液,为抑制奋乃静与硅胶基团的结合,减轻斑点拖尾,在丙酮展开剂中加入的是

A. 冰醋酸

B. 醋酐

C. 氨水

D. 三氯甲烷

E. 甲醇

6. 国外药典关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盐酸盐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是

A. 铈量法

B. 钯离子比色法

C. 非水溶液滴定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高效液相法

7. ChP2010中盐酸氯丙嗪片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是

A. 直接分光光度法

B. 提取后分光光度法

C. 提取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D.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E.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8. 钯离子比色法可以测定的药物是

A. 丙磺舒

B. 布洛芬

C. 阿普唑仑

D. 盐酸氯丙嗪

E. 异烟肼

9. 有氧化产物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与含量测定的方法是

A. 非水溶液滴定法

B. 亚硝酸钠滴定法

C. 薄层色谱法

D. 钯离子比色法

E. 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10. 目前测定复杂生物样本中微量药物的首选方法是

A. HPCE

B. GC

C. GC-MS

D. LC-MS

E. LC-NMR

二、多项选择题

1. 吩噻嗪类药物的理化性质有

A. 多个吸收峰的紫外光谱特征

B. 易被氧化

C. 可以与金属离子络合

D. 杂环上的氮原子碱性极弱

E. 侧链上的氮原子碱性较强

2.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吩噻嗪类药物鉴别的参数有

A. 最大吸收波长

B. 吸光度

C. 吸光度比值

D. 吸收系数

E. 最小吸收波长

3. 吩噻嗪类药物的母核在下列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有

A. 205 nm

B. 220 nm

C. 254 nm

D. 289 nm

E. 300 nm

4. RP-HPLC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常用的扫尾剂有

A. 三氟乙酸

B. 三乙胺

C. 二乙胺

D. 醋酸铵

E. 乙腈

5.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可以采用的离子对试剂有

A. 三氟乙酸

B. 戊烷磺酸钠

C. 庚烷磺酸钠

D. 四丁基氢氧化铵

E. 四丁基溴化铵

三、简答题

1. 采用乙醇-水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盐酸盐的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2. 简述钯离子比色法的原理及其优点。

3. 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盐酸氯丙嗪(A)、癸氟奋乃静(B)和奋乃静(C)三种药物区分开。

第十二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药物中,属于喹啉类的药物是

A. 异烟肼

B. 硫酸阿托品

C. 盐酸四环素

D. 硫酸庆大霉素

E. 硫酸奎宁

2. ChP2010中测定磷酸氯喹片的含量采用的是

A. UV法

B. HPLC法

C. TLC法

D. GC法

E. 非水溶液滴定法

3. 用溶剂提取后非水溶剂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时,1 mol的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

A. 1/2 mol

B. 1 mol

C. 2 mol

D. 3 mol

E. 4 mol

4.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原料药的含量时,1 mol的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

A. 1/2 mol

B. 1 mol

C. 2 mol

D. 3 mol

E. 4 mol

5. 具有奎宁反应的药物是

A. 硫酸奎宁

B. 盐酸吗啡

C. 磷酸可待因

D. 盐酸麻黄碱

E. 硫酸阿托品

6. ChP2010中硫酸奎宁中其他金鸡纳碱检查所用的显色剂是

A. 碘化铋钾试液

B. 碘铂酸钾试液

C. 茚三酮试液

D. 10 %硫酸乙醇试液

E. α-萘酚试液

7. ChP2010中硫酸奎宁中其他金鸡纳碱检查所用的方法是

A. IR法

B. HPLC法

C. UV法

D. GC法

E. TLC法

8. ChP2010中用于某生物碱的鉴别方法为:供试品水溶液中滴加溴试液与氨试液,即显翠绿色,该反应是

A. 氯奎宁反应

B. 甲醛-硫酸试验

C. Vitali反应

D. 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

E. 双缩脲反应

9. 青蒿琥酯的体活性代物是

A. 青蒿素

B. 双氢青蒿素

C. 蒿甲醚

D. 蒿乙醚

E. 以上都不是

10. ChP2010中测定青蒿素类原料药的含量主要采用的是

A. UV法

B. HPLC法

C. TLC法

D. GC法

E. 非水溶液滴定法

二、配伍题

[1-2] A. 其他金鸡纳碱 B. 水中不溶物 C. 甲醛 D. 四氢吡咯 E. 以上均不是

以下药物中要检查的杂质是

A 1. 硫酸奎宁

A 2. 二盐酸奎宁

[3-4] A. 其他金鸡纳碱 B. 乙醇中不溶物 C. 硫化物 D. 四氢吡咯 E. 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要检查的杂质是

A 3. 硫酸奎宁

D 4. 磷酸咯萘啶

三、多项选择题

1. 能在稀硫酸溶液中显蓝色荧光的喹啉类的药物有

A. 硫酸奎宁

B. 磷酸氯喹

C. 磷酸哌喹

D. 磷酸咯萘啶

E. 二盐酸奎宁

2. 能用紫外吸收光谱特征进行鉴别的喹啉类药物有

A. 硫酸奎宁

B. 磷酸氯喹

C. 磷酸哌喹

D. 磷酸咯萘啶

E. 磷酸伯氨喹

3. 硫酸奎宁的检查项目有

A. 其他金鸡纳碱

B. 三氯甲烷-乙醇中不溶物

C. 乙醇中不溶物

D. 酸度

E.酸中不溶物

4. 喹啉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有

A. 弱碱性

B. 不能与硫酸成盐

C. 旋光性

D. 弱酸性

E. 紫外吸收特性

5. ChP2010收载用碘化钾试液-淀粉进行鉴别的青蒿素类药物有

A. 青蒿素

B. 双氢青蒿素

C. 蒿甲醚

D. 青蒿琥酯

E. 双氢蒿甲醚

6. 青蒿素类药物的主要鉴别试验有

A. 碘化钾试液-淀粉反应

B. 羟肟酸铁反应

C. 香草醛-硫酸反应

D. IR

E. UV

7. 青蒿素类药物共有的化学性质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能发生水解

D. 母核中有共轭体系

E. 旋光性

四、简答题

1. 简述为何磷酸咯萘啶要检查甲醛和四氢吡咯

2. 简述硫酸奎宁原料药和硫酸奎宁片含量测定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摩尔比为何不同

3. 简述青蒿素类原料药目前ChP2010为何均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

第十三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是

A. 与三氯化铁反应

B. 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

C. 重氮化-偶合反应

D. 丙二酰脲反应

E. Vitali反应

2. 药物水解后,与硫酸-重铬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苯甲醛,而逸出类似苦杏仁的臭味的药物是

A. 氢溴酸山莨菪碱

B. 异烟肼

C. 硫酸奎宁

D. 盐酸氯丙嗪

E. 地西泮

3. ChP2010中收载的莨菪烷类原料药都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A. Vitali鉴别反应

B. UV鉴别

C. IR鉴别

D. 硫酸盐鉴别反应

E. 溴化物鉴别反应

4. 影响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主要因数是

A. 水相的pH

B. 酸性染料的种类

C. 有机溶剂的种类

D. 酸性染料的浓度

E. 水分的影响

5. 在冰醋酸非水介质中,硫酸阿托品与高氯酸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是

A. 1:1

B. 1:2

C. 1:3

D. 1:4

E. 2:3

6. 能与二氯化汞的乙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

A. 阿托品

B. 后马托品

C. 氢溴酸东莨菪碱

D. 异烟肼

E. 苯巴比妥

7. BP2000检查氢溴酸东莨菪碱中其他生物碱采用的方法是

A. TLC自身稀释对照法

B. TLC对照品对照法

C. HPLC法

D. PC法

E. UV法

8. 以下药物没有旋光性的是

A. 氢溴酸东莨菪碱

B. 阿托品

C. 丁溴东莨菪碱

D. 甲溴东莨菪碱

E. 氢溴酸山莨菪碱

9. ChP2010硫酸阿托品中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是

A. HPLC标准品对照法

B. HPLC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C. TLC标准品对照法

D. TLC自身稀释对照法

E. UV法

10.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药物含量,如果溶液pH过低对测定造成的影响是

A. 使In-浓度太低,而影响离子对的形成

B. 有机碱药物呈游离状态

C. 使In-浓度太高

D. 没有影响

E. 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

二、配伍题

[1-4] A. HPLC法 B. 酸性染料比色法 C. 硝酸银电位滴定 D. 非水溶液滴定法

E. 双相滴定法

以下药物ChP2010含量测定的方法是

D 1. 硫酸阿托品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

B 2. 硫酸阿托品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A 3. 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C 4. 丁溴东莨菪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

[5-7] A. 重氮化-偶合反应 B. Vitali反应 C. 麦芽酚反应 D. 硫色素反应

E. 与三氯化铁反应

以下药物的特征鉴别试验是

C 5. 链霉素

D 6. 维生素B1

B 7. 氢溴酸山莨菪碱

三、简答题

1.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2. 简述莨菪烷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3. 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硫酸阿托品(A)、氢溴酸东莨菪碱(B)和氢溴酸后马托品(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第十四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需检查游离生育酚杂质的药物是

A. 地西泮

B. 异烟肼

C. 维生素E

D. 丙磺舒

E. 甲芬那酸

2. 可与2,6-二氯靛酚试液反应的药物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3.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时,维生素B1与高氯酸的摩尔比是

A. 1:5

B. 1:4

C. 1:3

D. 1:2

E. 1:1

4.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采用的溶剂是

A. 甲醇

B. 丙酮

C. 乙醚

D. 环己烷

E. 三氯甲烷

5.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规定在300 nm、316 nm、328 nm、340 nm、360 nm五个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比值与药典规定的吸光度比值之差不超过以下数值时,用在328 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计算含量

A. ±0.1

B. ±0.2

C. ±0.01

D. ±0.02

E. ±0.002

6. 需要检查麦角甾醇杂质的药物是

A. 维生素E

B. 维生素D2

C.维生素C

D. 维生素B1

E. 维生素A

7. 维生素B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碘量法

B. 酸性染料比色法

C. 双相滴定法

D. 酸碱滴定法

E. 非水溶液滴定法

8. ChP2010收载的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HPLC法

B. GC法

C. 荧光分光光度法

D. UV法

E. 比色法

9. 维生素B1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非水溶液滴定法

B. 异烟肼比色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Kober反应比色法

E.

碘量法

二、配伍题

[1-2] A. 硫色素反应 B. 三氯化锑反应 C. 与硝酸银反应

D. 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E. 麦芽酚反应

下列药物可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B 1. 维生素A

A 2. 维生素B1

[3-5] A. 硫色素反应 B. 糖类的反应 C. 三氯化锑反应 D. 三氯化铁反应 E. 坂口反应

下列药物可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C 3. 维生素D

D 4. 维生素E

B 5. 维生素C

[6-9] A. 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 B. 共轭多烯侧链 C. 烯二醇和酯环

D. β-酰胺环和氢化噻唑环

E. 苯并二氢吡喃

B 6. 维生素A

C 7. 抗坏血酸

A 8. 维生素B1

E 9. 维生素E

三、简答题

1.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2. 用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三点波长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3. 维生素A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

4.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时,第一法(直接测定法)和第二法(皂化法)适用的情况,测定形式和所用溶剂有何不同?分别写出测定波长和校正公式。

四、计算题

1. 维生素A醋酸酯胶丸的含量测定:取容物W,加环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 ml,摇匀。精密量取0.1 ml,再加环己烷稀释至10 ml,使其浓度为9-15 IU/ml。

已知容物平均重量W为80.0 mg,其每丸标示量为3000 IU。

求:取样量(W)的围(g)

D=10×10/0.1=1000

W×3000/80mg=9~15×D

W1=9×1000×80/3000=240 mg

W2=15×1000×80/3000=400 mg

证券模拟交易综合实验报告

证券模拟交易综合实验 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证券模拟交易综合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2) 三、实验过程 (2)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2) 3.1.1基本面分析 (2) 3.1.2技术分析 (4) 对弘高创意公司的基本面分析 (6) 3.2.1公司基本分析 (6) 3.2.2公司财务分析 (11) 对弘高创意公司的技术分析 (15) 3.3.1 K线分析 (15) 3.3.2相对强弱指标RSI分析 (16) 3.3.3随机指标KDJ分析 (16) 3.3.4趋向指标DMI分析 (17) 3.3.5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分析………………………………………… 18 3.3.6变动速率ROC分析 (19)

四、模拟心得 (20) 参考文献 (21) 证券交易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应熟悉一般股票行情动态分析系统的功能构成,掌握基本的鼠标和键盘操作,理解系统中的相关行情术语、符号、图形的含义。同时通过股票模拟交易熟悉股票的交易流程和交易规则,能够阅读公司资料进行并初步的基本分析。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内容: (1)进入行情分析系统和交易系统,掌握其主要功能的键盘以及鼠标操作方法。 (2)阅读大盘和个股动态行情图,验证主要行情术语和指标的含义 (3)通过模拟交易验证股票交易的流程和交易规则。 (4)掌握阅读上市公司资料的一般方法 要求: 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或结论) 三、实验过程: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首先是了解了证券投资分析,其中包含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又称基本分析,是以证券的内在价值为依据,着重于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的分析,以此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基本面分析又分为宏观基本面分析和微观基本面分析。 宏观基本面分析包含以下因素: (1)自然、政治因素:地震、台风、战争等的影响。 (2)经济因素: 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对证券市场最有利。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对证券市场暂时不利。GDP停滞或下降,证券市场可能大跌。

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实验报告课案

实验五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空间插值的原理,掌握几种常用的空间差值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某月的降水量,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生成中国陆地范 围内的降水表面,并比较各种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制作降水分布图。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空间插值是利用已知点的数据来估算其他临近未知点的数据的过程,通常用于将 离散点数据转换生成连续的栅格表面。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 样条插值法(Spline)和克里格插值方法(Kriging)。 实验方法: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对全国各气象站点1980年某月的降水量 进行空间插值生成连续的降水表面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制作降水分布图。 四、实验步骤 ⑴打开arcmap,加载降水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城市数据,河流数据,并进行符号化,对 行政区划数据中的多边形取消颜色填充 ⑵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将工作空间设置为实验数据所在的文件夹

⑶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extent标签中将分析范围设置与行政区划一致,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 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统 计 分 析 综 合 实 验 报 告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规定题目

一.问题提出及分析目的 (一)问题提出 夏春同学打算毕业后去上海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以便利用在学校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为广大的货币市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投资指导。为了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创业计划,他着手编辑了一份投资信息简报、分发给一些投资商,希望这些人能提供各方面的建议,进而了解投资商们感兴趣的东西。(二)分析目的 (1)、对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收益情况进行描述分析。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整个货币市场的投资规模、每周收益率和每月收益率进行区间估计,并作出解释。 (3)对周收益率和月收益率进行比较。 (4)资产规模大小对收益率影响是否显著? 二.数据收集及录入

1.打开SPSS 应用程序,在“变量视图”编辑框中录入以下数据: 2.在“数据视图”编辑框中依据收集的数据录入以下数据:(因版面需要在此呈现前5行数据,后面27行按前5行方式录入) 三.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在SPSS 中依次选取“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将资产规模和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全部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在描述性对话框中点击右侧“选项”,进入选项属性设置对话框,选中“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峰度”、“偏度”、“变量列表”选项:

(二)区间估计 1.在SPSS中依次选取“分析”—“描述统计”—“探索过程”,将资产规模和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全部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 .在“探索”对话框中点击右侧“统计量”,进入统计量设置对话框,设置均值置信区间为95%: (三)周月收益率分析 1.在SPSS中依次选取“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将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 .在“配对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点击右侧“选项”,进入选项属性设置对话框,设置置信区间为95%: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 药物分析的发展已从一种专门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科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等。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进行静态的质量控制,而是发展到对制药过程、生物体内和代谢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 关键词药物分析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属于商品,但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较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全面保证、控制与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分析,从体外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发展到联用技术,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 具体一点的讲,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 药物分析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药物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创新药物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等,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光谱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X 2射线衍射谱法等,方法较多。近年来发展虽不如色谱那么迅速,在药典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出现了很多新方法,如二维核磁共振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在新的世纪中,这些方法会有更快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药学科学各领域中。电化学部分分别为化学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动力电化学方法与应用。近几年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成为电分析化学中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电极技术是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在活体分析中,微电极用作电化学微探针,检测动物神经传递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微柱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检测器。在将来药物分析的发展中,将会显示出光辉的应用前景。 复杂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色谱法对复杂样品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药物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以及中药成分分析,已成为当今药

第五章 GIS的基本空间分析

练习 5 1.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 空间分析模块 (1) 1. 了解栅格数据 (2) 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4) 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7) 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8) 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9) 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11) 7. 缓冲区分析(Buffer) (13) 8. 空间关系查询 (16) 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18) 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21) 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23) 空间分析模块 本章的大部分练习都会用到空间分析扩展模块,要使用“空间分析模块”首先在ArcMap中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在扩展模块管理窗口中,将“空间分析”前的检查框打上勾。然后,在ArcMap 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右键,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找到“空间分析”项,点击该项,在ArcMap中显示“空间分析”工具栏。

执行“空间分析”工具栏中的菜单命令<空间分析>-<选项>设定与空间分析操作有关的一些参数。这里请在常规选项中设定一个工作目录。因为在空间分析的过程种会产生一些中间结果,默认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会存储在Windows 系统的临时路径下(C:\temp),当设置了工 作目录后,这些中间结果就会保存在指定的路径下。 1. 了解栅格数据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在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Slope1, 查看属性

药物分析实验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药物分析实验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 授课专业:制药工程 总学时:36 学分:2 实验课时:36 修读学期:第三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实验等 课程内容:《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检验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方法评价。 建议教材:侯晓虹编,《药物分析实验》,沈阳药科大学社,2002年。 参考书:[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注释(1990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3]刘文英主编,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8年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药物分析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中国药典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效能指标的评价。 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为从事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般杂质检查)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葡萄糖分析,了解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意义。 (2) 熟悉杂质检查的操作方法

3.实验内容: 参照中国药典附录内容和方法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一般杂质. 4.学时:4 实验二药物中的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2).掌握薄层层析法用于特殊杂质检查的一般操作。 3.实验内容: 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原料) 4.学时:4 5. 实验注意事项 (1)点样采用微量注射器进行,在距薄层板底边2.5cm处开始,点样应少量多次点于同一原点处,原点面积应尽量小。 (2)采用倾斜上行法展开,展开剂应浸入薄层板底边约1cm深度。 (3)碱性四氮唑蓝试液应临用新配。新鲜试剂应呈黄色,颜色如变深者不宜使用。(4)显色后,应立即检视斑点,并用针头定位,以便记录图谱。 实验三苯巴比妥的鉴别、区别(微晶 反应)及含量测定(银量法)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熟悉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原理方法及其操作条件。 (2).了解苯巴比妥的鉴别反应的原理及微晶反应的观察。 3.实验内容: (1)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 (2)苯巴比妥的鉴别反应和微晶反应 4.学时:4 5. 实验注意事项

药物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技术 212 药物分析技术主编李家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物分析技术》编委会主编李家庆副主编孙轶梅陈静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洁(湖北省医药学校)孙轶梅(河南省医药学校)张玮芳(上海市医药学校)肖海燕(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李家庆(湖北省医药学校)李婷菲(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陈静(江西省医药学校)彭先芬(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蒋波(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医药校区)内容简介本教材由模块-项目-任务组成,有三个模块,分别是“模块一药物分析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二药物分析技术专项技能”和“模块三药物分析技术综合技能”。在“模块二”和“模块三”中,采用了大量的流程.图片来表达真实的工作情景。“模块三”收载的15个药物案例包含原料药和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剂.滴眼液.口服液.眼膏剂.粉针等多个剂型,药典中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尽量得到体现。增加了结果的评价和判定内容。为了满足中职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将较深的知识放在知识拓展栏目中,知识链接栏目收集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目标检验栏目中的题目尽量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本教材层次分明,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各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学时数的多少来使用本教材。也可作为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 编者 xx年3月前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与农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 随着新版药典和新GMP的实施,随之带来的是新方法.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教材更新迫在眉睫。 值此时机,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几所从事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对教材进行了新一轮的编写。 本教材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为纲要,紧扣《中国药典》(xx年版)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xx 年版),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宗旨,强调理论知识“够用”,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技能的“适用”。 本教材力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即:能力观课程结构来源于对工作过程的分解;结果观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展开教学。

液质联用实验报告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实验目的 1、了解液质联用的原理及作用; 2、了解该液质联用仪器适用的样品种类及注意事项; 2、实验原理 液质联用(HPL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去质量。电喷雾电离(ESI)是质谱方法中的一种“软电离”方式,它的原理是:在强电场的作用,引发正、负离子的分离,从而生成带高电荷的液滴。在加热气体(干燥气体)的作用下,液滴中溶剂被汽化,随着液滴体积逐渐缩小,液滴的电荷密度超过表面张力极限时,引起液滴自发的分裂,即“库仑爆炸”。分裂的带电液滴随着溶剂的进一步变小,最终导致离子从带电液滴中蒸发出来,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进入质谱仪。由于ESI的电离方式可以产生多电荷离子,大大拓宽了测定物质的分子量的范围。四级杆(Quadrupole)主要起选择离子的作用,其后的碰撞池可以将通过四级杆选择的母离子碎裂成子离子,从而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气相离子能够被适当的电场或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按照荷质比的大小进行分离有赖于质量分析器。与其他质量分析器相比,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质量范围宽等优点(因为大分子离子的速度慢,更易于测量),分辨率也可达到万分之一。 3、实验仪器 Aglient 6510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LC/MS 4、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样品的LC-MS图如下图1所示,结合表1前可知,该物质为软骨藻酸。

【工作总结范文】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综合性实验报告总结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综合性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我国沪深股市的运行规律或某类股票的价格走势规律,并运用该规律对未来的股价走势进行预测,以达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实验要求 (1)本实验的分析对象可以在以下内容中选择:沪大盘指数在某一时期的运行规律探究;某一类股票在某一时期的价格走势规律探究;某只股票在某一时期的价格走势规律探究。选好内容后,写出具体的实验分析对象,例如:银行板块最近1年走势规律探究。 (2)在分析过程中,要以技术面因素为主,适当结合消息、政策等基本面因素,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作为本实验的结论。 (3)运用本实验的结论,对当前正在形成中的走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并提出具体的买卖操作建议。 (4)实验分析过程要贴出相应的屏幕截图。应截取技术分析软件而不是网页中的价格走势图。在截图之前,将技术分析软件的配色方案改为“绿白”,对历史K线图进行复权处理,将软件窗口的个数改为2个(价格与成交量)或3个(价

格、成交量、技术指标),并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显隐主图指标、分析周期、叠加股票、画线工具”等功能。所截取的价格走势图要完整,一般应包括股票名称、价格走势K 线或曲线、成交量柱线、价格纵轴、时间横轴。 (5)正文使用黑色小四号宋体、倍行距。实验报告的篇幅不少于12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电子稿和打印稿。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 1.实验设备: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2.实验软件: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软件。 三、实验思路与步骤 、实验的分析对象:万科A最近一年走势规律探究 、实验分析的步骤: 1、选定万科A这只股票,对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分析 2、分析最近的一些市场信息、重大事件以及政策对该股票的影响 3、对该股进行分时图分析 、内盘与外盘 、量比 、委差与委比 4、对该股进行K线分析

药物分析

1.应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A. 水相pH 2.《中国药典》规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C. 对氨基苯甲酸 3.具有6-氨基青霉烷酸母核的药物是()A. 青霉素钠 4.具有7-氨基头孢菌烷酸母核的药物是()B. 头孢拉定 5.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焦亚硫酸钠分解() D. 盐酸 6.常用的去除血液样品中蛋白质的试剂是() B. 甲醇 7.中药制剂中产生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有()D. 以上均是 8.现行版《中国药典》检查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的方法是()B. 高效液相色谱法 9.下列药物中,具有酚羟基的是() A. 对乙酰氨基酚 10.平均片重0.30g以下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B. ±7.5% 11.对于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比例通常应不低于()A. 5% 12.检查药物中硫酸盐,以氯化钡溶液为沉淀剂,为了除去CO32-、C2O42-、PO43-等离子的干扰,应加入() B. 稀盐酸 13.适宜中药制剂中遇热不稳定的成分的提取方法是()B. 浸渍法 14.头孢氨苄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的方法是()D.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国内外药典关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盐酸盐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B. 非水溶液滴定法 16.磺胺甲噁唑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为()D. 草绿色 17.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C. 水杨酸 18.下列物质中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B. 硬脂酸镁 19.直接碘量法测定的药物应是()B. 还原性药物 20.采用硫氰酸盐法检查铁盐时,若供试液管与对照液管所呈硫氰酸铁的颜色较浅不便比较时,可采取的措施是()D. 正丁醇提取后比色法 21.《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部 C. 3 22.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B. 盐酸普鲁卡因C. 对乙酰氨基酚D. 苯佐卡因 23.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主要干扰的含量测定方法有()B. 非水溶液滴定法C. 配位滴定法 24.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B. 对氯苯乙酰胺C. 有关物质D. 对氨基酚 25.体内药物分析中可选用的体内样品有()A. 胃液B. 血浆C. 尿液D. 唾液 E. 组织 26.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检查药物中杂质的方法有()A. 外标法B.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C.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D. 面积归一化法 27.黄体酮的鉴别试验方法有()A. 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C. 与异烟肼反应D. 红外分光光度法 28.地西泮的鉴别试验方法有() A. 紫外分光光度法C. 与硫酸的显色反应E. 氯化物的反应 29.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 羟苯乙酯B. 水杨酸C. 阿司匹林 30.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主要干扰的含量测定方法有()B. 非水溶液滴定法C. 配位滴定法 31.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是()B. 整体性C. 模糊性 32.喹啉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有()A. 弱碱性B. 紫外吸收特性D. 旋光性 33.对乙酰氨基酚及制剂可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 34.药物中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有()A. 百分之几E. 百万分之几 35.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包括以下哪些环节()A. 药品经营B. 药品使用D. 药品研制E. 药品的生产 36.某些苯乙胺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邻苯二酚或酚羟基结构,可与重金属离子配位呈色()× 37.酰胺类药物中酰胺键具有水解性,利用其水解反应或水解产物的性质可用于鉴别()A.√ 38.由于异烟肼分子结构中有还原性的酰肼基团,中国药典中异烟肼原料药和注射用异烟肼的含量测定均采用溴酸钾法。()A.√

mapgis实验三 空间分析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3:空间分析综合实验课程:_GIS软件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 空间分析综合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GIS软件及其应用 实验属性:综合 实验学时:6 (1)指导思想 在具体工作中会遇到空间分析的问题,本实验拟解决两个实际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同学熟练掌握软件的相关功能,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2)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件中相关属性的转移办法 3、掌握图件空间分析求的相关面积和影响测算方法 4、解决实际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 一、实验步骤 (一)矢量化房屋与湖面。 将数据文件导入新建的文件工程中,在“工程文件”列表中单击右键,选择“新建区”,使用【区编辑】|【输入弧段】工具,照着已有的房屋矢量化。完成后选择【区编辑】|【区编辑】|【输入区】,再单击各个房屋即可得到区文件,命名为“房屋”。 使用相同的办法新建一个区文件,矢量化湖泊,并且命名为“湖泊”。结果如图1. 图1

(二)将居民数、楼房号变成相应属性 在区文件“房屋”的属性中添加字段“楼房号”与“居民数”,并输入如图2的数据。其中居民数应该使用整型字段而不是双精度,因为人数不可能出现小数位,只是当时没有在意这点,好在也不影响结果。 图2 将点文件的楼房号与居民数分别输入到区文件“房屋”的相应字段中。打开【库管理】|【属性库管理】,在菜单栏中点击【文件】|【装区文件】,将“房屋”打开,选择【属性】|【编辑单个属性】|【编辑单个区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一个个输入对应值。如图3. 输入完成后最终结果如图4. 图3 图4 输入属性这个步骤,本来应该使用属性表连接的方式比较快,不过在这个实验中,两个点文件本身都没有自带的相应属性,所以用不成。如果两个点文件自带属性,那么属性表连接具体步骤如下:打开点文件,点击【属性】|【属性输出】,选择 id、居民点、楼房号属性。输出类型为默认的mapgis表格(*.wb),输出文件则 自己设置,再打开需要连接这两种属性的区文件“房屋”,点击【属性】|【属性 连接】,在弹出的对话框,“连接文件”选择区文件“房屋”,“被连文件”则选择刚刚的表格文件,根据字段连接,在“连入字段”框框中选择需要的字段,确定即可。如下图。

药物分析A卷及答案

天津医科大学学年一学期 药学、制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考试及答案(卷)一、名词解释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杂质限量: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一般杂质: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在同一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二、填空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有银镜反应、铜盐反应。适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药物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溴量法可用来测定含有双键、酚羟基结构的药物。 .中国药典(版)测定维生素含量采用的是三点校正法。 .的中英文全称分别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钯离子比色法可用于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测定,其依据是该类药物结构中含有。 .区分巴比妥与含硫巴比妥可采用铜盐反应和紫外检测。 .的英文全称为。 .对法进行准确度考查时,回收率一般为;容量分析法的回收率一般为。 .绿奎宁反应可用于位含氧喹啉衍生物的鉴别,例如奎宁。 .阿司匹林片剂(中国药典版),采用的是双步滴定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制剂中水杨酸和酸性稳定剂的干扰。 .用非水滴定法测定有机碱药物常用的滴定剂是高氯酸,常采用的溶剂是醋酸,常用的指示剂是结晶紫,硫酸根的干扰可通过计算方法消除,在非水介质中硫酸根呈一级电离。.芳酸的碱金属盐的药物可用双相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链霉素鉴别的特征反应式麦芽酚反应,其水解产物链霉胍的特有反应是坂口反应。 .用戊烯二醛反应鉴别异烟肼是针对结构具有γ或β位被羧基衍生物取代的吡啶 .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检查室利用水杨酸具有酚羟基,可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呈紫色。 .中国药典版规定中两个分析物分离度应符合要求是指大于或等于. .阿司匹林特殊杂质检查中溶液澄清度检查是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此类不溶物包括:苯酚、水杨酸苯酯、醋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三、选择题(括号内有答案) . 某一药品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对该药品中氯化物进行检查时,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加水过滤后,依法检查 . 加氯仿使药物溶解后,依法检查 . 加乙酸乙酯使药物溶解后,依法检查经炽灼后,依法检查 . 某一药品有色,对该药品中的氯化物进行检查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加焦糖,调色后,依法检查 加标准比色液,调色后,依法检查 经过化学反应,使药品褪色后,依法检查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综合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实验4设计模型实验2 学期: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 2 ?熟练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或C++)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要求 1. 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正确无误地绘制重构之后的类图; 2. 结合实例,正确无误地绘制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3. 实现单例模式、策略模式、装饰模式和适配器模式,代码运行正确无误。 三、实验内容 1. 现实生活中,居民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同一个人不允许有多个身份证号码,第 一次申请身份证时将号码分配给居民,如果之后因为遗失等原因补办时,还是使用原来的身份证号码,不会产生新号码,现使用单例模式模拟该场景。 办理轴证.4tE?r号码!身滞证号为No6000654321 ■■办理身漁E,萩駅旧号码| JKfiE号硏■否一融?true 第一次号均 ■二次号匕NO6000654321 卉容華否翊拝:true 斤否孑相曰対It: true 1)类图 2)实现代码: public class IdClie nt {

package Refaetoringl; public class Ide ntityCardNo { private static Ide ntityCardNo private String no; private Ide ntityCardNo() { } public static Ide ntityCardNo getI nsta nce() { if (instanee ==null ) { System. out .println ( ”第一次办理身份证,分配新号码 ”); in sta nee =new Ide ntityCardNo(); in sta nee .setNo( "NO6000654321"); System. out .println( ” 身份证号码为:” + instanee .getNo()); } else { } System. out .println ( ”重复办理身份证,获取旧号码! ”); return in sta nee public Stri ng getNo() { return no; } public void setNo(String this .no = no; 2. 每一麻将局都有两个骰子,因此骰子就应当是双例类。现使用多例模式模拟该场景。 public static void Ide ntityCardNo. Ide ntityCardNo. } main( Stri ng[] getl nsta nee getI nsta nee args ) { () ; () in sta nee no) {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药物分析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药物分析专业-正高级)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专业知识(一) 本专业知识 1. 熟练掌握药物分析专业理论基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 。2. 掌握药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分析方法所依据的有关理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质量平衡理论。3. 掌握常用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官能团)、理化性质、存在状态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熟悉药物及其有关物质或体内代谢物的分离提取方法和原理。(二) 相关专业知识1. 熟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药物化学、药学统计学、药理学)。2. 了解中药、生化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常用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3. 了解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过程分析理论(PAT)。高级卫生职称考试

频道为大家推出【2021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二、专业实践能力1. 熟练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研究开发药物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2.熟练掌握各类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3. 熟练掌握光谱法、色谱法、比色法、比浊法、旋光法、电位滴定法和容量滴定法等分析技术的操作原理和测定方法。4. 熟练掌握与专业工作有关的各类计算方法、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可疑数据的取舍、误差来源的分析和减免方法。5. 熟悉新药申报中有关药品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熟练掌握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实验方法;了解并掌握药物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不同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分析方法。6. 熟练掌握药物杂质检查及其限量、定量计算方法。7. 掌握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方法和药品稳定性研究的原则及稳定性考察方法。8. 掌握《中国药典》的结构、内容与使用方法, 熟悉《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的内容与使用方法, 熟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9.熟悉各类药物的通性,典型药物的特性及其法定分析方法。10. 熟悉

实验4-1 GIS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4-1、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 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 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 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 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 的条件 b) 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 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d) 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e) 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高职药学专业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知识性,强化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使其能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有在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药物分析》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因此,保证广大人民能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是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药物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建立起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始终围绕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控制药品质量的规律与方法,掌握药物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分析的知识解决新药研发中和商品药物使用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3.《药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药物分析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 4.《药物分析》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药物分析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药物分析》课程总学时为144学时,理论96学时,实验48学时,在第5学期开设。各校在执行本大纲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药物分析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GIS空间分析报告实验报告材料

标准文案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姓名_任富祖_学号_134130412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2013级GIS 实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指导教师_董铭_ 开课学期 2014 至_2015 学年_下学期 上课时间 2015_年 3-6月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图一 (三)空间分析 (1)在界面中观看加载进来的两个面图层,发现在安徽省境界外仍然有湖的存在,而在省外的是我们不考虑的,所以我们要将它删掉。如图二所示

图二 (2)选择“arctoolbox”中“extract”选项下的“clip”选项,将“湖”当做输入 图层,“城市区域”当做裁剪图层。如图三 图三 (3)图层输出了以后,发现湖在省外的部分都没有了,打开“湖—clip”的属性表, 点击字段下面的自动计算更新一下数据,发现数据和以前的也不一样了。如图四,当 所以数据都更新好之后进入下一步。

图四 (4)这一步要做的是计算土地面积,土地面积就是行政区域减掉湖的面积,所以这一步我们要用的空间叠合分析中的另外一个工具“erase”。打开“arctoolbox”,点击“overlay”选中“erase”工具,双击,出现了如图五的对话框,我们选择“城市区域”为输入图层,而“湖—clip”为擦去图层,点击OK,生成了“城市区域—Erase” 图层。 图六

(5)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更新一下数据,这些土地的面积就是减掉湖的面积之后所剩下的了。如图七 图七 图八是之前没有减掉湖面积的属性表,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对比。 图八 (6)添加字段“人口数”这些是从网上查找下来的资料,每个城市的总人数,知道人口数和土地面积了以后,我们就可以计算人口密度了。新建一个字段“人口密度”点击右键,选择“field Calculator”选择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这样字段下面就会自动计算出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了。如图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