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习题-第七章-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习题-第七章-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习题-第七章-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习题-第七章-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1)

第七章

1.根据本章所学知识,简述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具体表现。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在休、退学病因统计中占30%~60%,一般开始发生在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发病率增加。患者症状主要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感情控制能力降低:易激动,易怒,烦躁不安;二是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惊醒或早醒等;三是精神活动功能下降: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四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心悸,胸闷,多汗,食欲不良,易疲劳。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大学生的强迫症,通常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所谓强迫观念,是指患者常常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呈现出某种想法或某句话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或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产生不必要的怀疑而反复确认后仍不放心,如反复锁门等;或对以前的事反复回忆而产生的联想,如看到树就联想到森林、野兽等。所谓强迫意向,是指患者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纠缠而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如到河边就出现想跳下去的意向,拿刀时会出现砍人的意向

等。所谓强迫行为,是指患者可以表现为强迫计数,不由自主地去数台阶、脚步、楼层、电线杆等;也可以表现为强迫洗手、洗衣服等行为。强迫症的致病因素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因素的作用及激烈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往往是此病发生的直接诱因。同时,患强迫症的学生,在性格上常常表现出主观任性、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过分拘谨、生活刻板、思虑过多等特点。强迫症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并辅之以适当的药物治疗。

(3)抑郁症

这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表现为:一是认知效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悲观厌世、思维迟钝;二是动力缺失,对事物的兴趣下降,萎靡不振,常感精力不足;三是消极的情感活动,消沉、悲观、沮丧甚至绝望;四是自我评价下降,患者常感自卑,常会自罪自责,消极颓废,不少人想过自杀。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患者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抑郁症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或超负荷压力以及人格特征有关。其主要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辅之以抗抑郁药物治疗。

(4)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患者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感,且让人难以理解。患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常见

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社交恐怖,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害怕会出现脸红、发抖、出汗或行为笨拙,因此逃避与人谈话;二是旷野恐怖,经过空旷的地方时会恐怖,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如高空恐怖、墓地恐怖等;三是动物恐怖,害怕看见或接触某种动物,如狗、猫、鼠、蛇、昆虫等;四是疾病恐怖,害怕得某种疾病。恐怖症发病与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后天的社会活动经验有关,主要与个体的早期体验有关。恐怖症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药物治疗。

(5)情感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或低沉,有时两种状态交替出现。在大学生中,某些强烈的心理刺激,如惊吓、失恋、尖锐的批评、考研的失败等引起的过度焦虑与紧张等都是其致病的诱因。

(6)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其发病率在精神病中居首位。此病心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是精神活动分裂,表现为联想散乱、思维混乱、情感迷乱、行为错乱、出现幻觉幻听等,早期表现为懒散、淡漠、自语、猜疑、孤僻、恐惧不安、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等。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

(7)反应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是一种心因性精神病,由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刺激所引发。大学生中由于意外事件的突然降临(如亲人突然死亡及严重伤害等)及持久的精神痛苦(如失恋、学习挫折、人际纠纷等)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一般病程较短,以心理治疗为主。治疗越及时、得当,效果越好。

(8)行为偏离

这类问题,是指患者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公众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地异于常态,且妨碍了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它主要包括饮食方面的怪癖行为、吸毒行为、药物依赖行为、盗窃行为、暴力行为、逃学行为等。

(9)人格障碍

这类障碍,是指患者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主要有偏执型、分裂型、情感高涨或低落型、冲动型、强迫型、病痛型、衰弱型、反社会型等,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对人感情淡薄甚至冷酷无情,极易受冲动、偶然动机和本能欲望所支配,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自制力差,常与周围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差。

(10)性行为变态

这种变态,是指患者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患者对于正常的性生活通常没有要求甚至心怀恐惧,其行为常带有强迫性、反复性,受惩罚后也会感到悔恨,但又难以自控而往往屡犯难改。最常见的有同性恋、异装癖、异性癖、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施虐癖等。在高校,性变态行为常常易与作风不正、流氓滋扰、偷窃行为相混淆。因此,学校要注意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大学生应正确对待性欲望,要以健康、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并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所谓心理异常,是指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的异样或病态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2.简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是指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对咨询对象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与咨询对象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并且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启发和指导,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克服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从而维护身心健康。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咨询对象避免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产生认识、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对于大

学生而言就是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

具体地说,心理咨询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针对一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其认识特点和行为特征,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于使大学生进一步确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特别是自我能力、素质方面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和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3.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杀危机?

(1)学校要利用心理辅导讲座、心理活动课、班会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心理承受力和抗挫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面对危机时的心理应对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套心理自助机制。

(2)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早、及时发现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协商解决办法。

(3)学生家长在家庭中要注意创建良好的家庭心理氛

围,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

(4)心理辅导教师要对主动来访或班主任、家长推荐来的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及时采取辅导干预,紧急特殊情况必须及时通告班主任和家长。对于本校无法解决其问题的学生要及时推荐给上一级社会心理辅导机构,同时要密切注意学生的相关情况,以协助其顺利度过危机。

(5)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发现危机学生及时启动危机干预系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危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