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堤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

堤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

堤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
堤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松桃县沙坝堤防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

投标人:贵州黔鼎炬锋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

2012年9月16日

审核:编制:打印:校对:

目录

1、项目现状分析 (1)

2、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

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0)

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4)

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3)

6、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57)

7、资源配备计划 (63)

8、冬雨季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68)

9、施工总平面布置 (71)

1、项目现状分析

1.1 工程概况

1.1.1 社会经济情况

沙坝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西南边陲,距县城62km,项目区平均海拔390m,全乡国土面积64.5km2,耕地面积7506亩,其中:田3501亩,土4005亩;位于东经109°28′至109°12′,北纬27°52′至27°59′之间。全乡辖10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2523户,13200人。

沙坝堤防工程位于沙坝乡政府所在地小江中游沙坝河段,小江为锦江的一级支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小江发源于梵净山东北麓松桃县寨英镇阳雀村懒板凳,河流曲折东南流,经松桃县普觉镇、沙坝乡,往南在江口县桃映乡接纳右支流寨英河、往东南经铜仁市和平乡接纳左支流大梁河后,于铜仁市城区铜岩处注入锦江。

1.1.2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拟治理河道长1.69km,修建防洪堤段长1.212km。Z0+000~0+323段:河道顺直,地貌为不对称的“U”字形河谷,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间断发育,阶地高程为367~369m,阶地高出河床为3~4m;两岸斜坡间断分布,基岩零星裸露;左岸Z0+000~0+103在漫滩已筑防洪堤,堤身高1.5~2.0m,基础埋置在冲洪积粉砂质砾石土层上;右岸Z0+205~0+326段阶地上有民房,阶地高370m,高出河床2~4m。

Z0+323~1+212段:河道顺直,地貌为不对称的“U”字形河谷,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间断发育,阶地高程为367~370,阶地高出河床为3~5m;两岸斜坡间断分布,基岩零星裸露;沿河道左岸漫滩有公路顺河而下。

1.1.3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为提高沙坝乡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沙坝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次河道防洪工程整治河段为沙坝乡政府所在地河段(0+000-1+282)治理起点为老咀湾,终点为胡山普,治理长度1.69km,新建河堤段长1.212km,两岸新建防洪堤长2.424km。整治内容为修建该范围内的防洪堤及河道清淤疏浚,清淤长度为1.69km。设计洪水标准为P=10%。

工程保护人口约0.5万人,保护农田400亩。

1.1.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本工程总体布置主要采取两岸筑堤,以堤路结合布置,部分段采用护坡型式,全河段进行清淤,具体布置如下:

桩号0+000-0+103段,采取两岸筑堤,堤顶设3m宽浆砌石路面,迎水面为浆砌石及混凝土草皮护坡,背水面坡脚设砼排水沟;设计河底宽度为56m,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0+103-0+399段,采用两岸筑堤,拆除右岸已建干砌石河底及几户居民房和河床内篮球场;在桩号0+399处右岸堤顶公路与右岸公路连接,并在桩号0+399段修建跨河桥梁,连接两岸交通;对河床进行清淤。在桩号0+320处有一跨河人行桥,为多孔桥梁,全长63m,共6个桥孔,经过水文计算,该桥不会阻水,即无需拆除重建。

桩号0+399-0+592段,本段采取两岸筑堤,左岸堤线靠现有河堤布置,河床宽为56m,即减小原河床宽度,增大转弯半径,使行洪更为通畅,并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0+592-1+086段,采取两岸筑堤,河床宽56m,对河床进行清淤。

桩号1+086-1+212段,采取两岸筑堤,河底宽56m,并使左岸堤顶与原公路相接。对河床进行清淤。

1.1.5 对外交通

本工程所在地位于松桃县沙坝乡境内,主要对外交通为县道及乡村公路,即松桃县至沙坝乡公路,公路状况较好,基本能满足本工程所需工程物资材料的运输道路条件要求。

1.1.6场内交通

场内交通主要以县道及乡村公路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进行新建或整修。场内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并以方便施工,减少二次运输为原则,使现场施工道路能满足工程安全、进度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1.7 主材采购

⒈砂石料、块石和土料

本工程砂石料及块石主要用于混凝土浇筑及浆砌块石。本工程砂石料采用外购获取,在距工程区3km处有一砂石料开采工厂,其产量可满足要求,质量待送检合格后可选用。项目区1.5km处有粘土料场可开采,储量约5000立方米,可满足工程要求。

⒉水泥

本工程水泥用量需求较小,主要用于浆砌块石、砼浇筑、M10抹面等,水泥将直接在距工地20km处的高力水泥厂采购。

⒊炸药、雷管等火工材料

本工程石方开挖量不大,将主要采用人工撬挖的方式进行,对于石方开挖量较大,人工无法施工时,将采取爆破方式进行开挖,火工材料按有关要求进行专人管理(公安机关是不允许存放的),将与派出所协商,以符合安全管理为原则进行布置。

1.1.7 施工、生活用水

该工程施工用水直接到设备河取用,生活用水可用附近村民自来水。

1.1.8 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主要为砂浆和砼拌和用电,电压为380V,工程区距电源点平均距离600m,有80KVA变压器可满足要求。

1.2 计划工期

该工程计划工期为5个月,根据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拟定本工程计划工期为4个月零26天,比计划工期提前5天完工,即2013年1月15日开工,2013年6月9日竣工。

1.3 质量要求

该工程本标段的质量要求为: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和验评标准,确保合格。

1.3 工程剖析

1.3.1 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分析

我单位经认真阅读、理解了该工程的招标文件、补充通知、答疑文件

及设计图纸等,并结合现场踏勘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施工的特点,认为本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如下:

⒈该工程复合式生态堤,基础大部分地质条件较差,堤身的稳定及基础冲刷是该工程施工应考虑和注意的重点之一。

⒉该工程位于沙坝乡政府所在地,在堤型的外观质量上要结合设计和《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0),并考虑市政效果,打造防洪堤外观质量也是该工程的重点之一。

⒊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特点,本工程浆砌块石在分层砌筑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

⒋根据工期要求和安排,后期施工将会遇到汛期,对施工安全和度汛有一定的影响。

⒌基坑排水问题对堤基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本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⒍该工程土堤(生态堤)部分,土料及其碾压仍是工程的重点与难点。

1.3.2 针对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拟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该工程本标段上述工程特点及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我单位拟采取的对策及措施如下:

⒈严格按设计基础开挖高程施工,基槽开挖结束,每个单元自检合格后,请设计、监理、质检及业主验槽,合格后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基础满足设计要求。

⒉严格控制堤线布置,堤身、堤顶及勾缝应满足《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0)要求,从工序和单元控制,确保整体外观效果。

⒊砂浆石必须分层座浆,尽量选择体型接近的块石放在同一堤段、分层砌筑,块石应平砌,严禁立砌,并保证满浆满灌。

⒋该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防洪度汛预案,确保汛期施工安全。

⒌基槽验收合格后,坑内水全部抽排干净,坑内有积水严禁浆砌石基础施工。

⒍严格控制土料的含水量和分层碾压质量

工程特性表

2、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编制依据

⒈《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2009版)》。

⒉《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技术规范》(SL47—94);

⒊《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0年版);

⒎《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⒏《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59-88);

⒐《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

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38-89);

⒒《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96);

⒔《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2.2 基础土方开挖工程

2.2.1 概述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主要为防洪堤基础土方开挖,总体开挖量较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开挖,尽量利用开挖的弃渣进行两岸土堤填筑,但仍有20000余方需要外运,故需适当配合5t自卸汽车运输弃渣到业主指定的弃渣场进行堆放,并加以保护。

2.2.1.1 工程施工特点

⒈工程量较大部位,主要以小型挖机进行土方开挖;其余部位,工程量不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开挖。

2.2.2 施工布置

⒈施工道路布置

本工程施工道路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以通乡公路为

运输主线,新建少量到作业面的临时道路。

⒉渣场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业主指定场地选择渣场,对于开挖量较小的地段,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量。

2.2.3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

2.2.

3.1 土方开挖施工程序

表土、黄土、砂土、淤泥、砾质土、砂砾石、松散坍塌体及软弱的全风化岩石,以及小于或等于0.7m3的孤石或石块等无需采用爆破技术而直接使用人工开挖撬移。

土方开挖施工主要施工程序为:

2.2.

3.2 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根据土方开挖施工程序,土方开挖各项目施工方法如下:

⒈测量放样

工程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控制网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放样成果交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土方施工前测量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开挖范围进行工程原始地形断面测量,测量成果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工程开挖结束后及时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断面测量确认,为工程计量提供依据。

⒉植被、表土清理

土方工程施工前,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对开挖工程区域内的全部树根、杂草、垃圾、废碴以及工程师指明的其它有碍物进行清理。清理范围为开挖边界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5m的水平距离。凡属无价值可燃物,采取就地焚烧,在焚烧期间,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如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必须按工程师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清除的有机土壤按工程师指定位置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后期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砍伐的木材或清理获得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按监理工程师指定位置进行堆放。

⒊土方开挖运输

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技术人员应现场测量放样,将开挖范围标示清楚,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开挖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纠正以保证开挖范围的准确。开挖后的弃渣根据现场情况应以挖填平衡为原则,尽量减少土方的运输,以降低成本及材料的合理充分的利用。对于无用的弃渣将采用胶轮车推运的方式运输至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指定位置进行堆放。

⒋场地平整

开挖完成后,应对所挖沟渠进行填平整修,保证工程的外观质量。弃渣的平整应符合业主及监理要求。

⒌基础开挖结束后,及时提请业主(监理)单位组织验收签证,验收前将认真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作好自检工作。

2.3 土石方回填

本工程土方回填较小,主要集中在河堤背坡回填上。

2.3.1概述

本工程土方开完为回填量不大,分布比较零散,可以利用土方开挖的弃渣回填,以减少成本。

2.3.1.1工程施工特点

⒈工程量较小,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

⒉零星分布。

2.3.2 施工布置

⒈施工道路布置

本工程施工道路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进行道路的新建或整修。

2.3.3 土石方回填施工

2.3.3.1 土石方回填施工程序

本工程土石方回填主要采取人工配合小型胶轮车填土,人工压实的方式施工

2.3.3.2 土石方回填的主要工程施工程序为:

⒈测量放样:按施工图要求确定填筑范围内轴线,并在填筑范围边线外设置座标控制网点基桩,以控制填筑范围内的平面位置;同时在其周围合理布置水准点,作为控制高程边坡、坝体沉降、填土厚度的依据。放样与复核结果应整理《测量复核记录》。放样完毕,应及时对原始地形地貌测出横断面图(不少于100米一个),作为原始记录与工程量结算依据。

⒉基础清理:填筑前必须对填筑范围内的乱石、各种建筑物和垃圾、杂草、树木、树根、腐植土及淤泥全部清除,弃至业主或监理指定的弃土场地,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填筑前对清基合格的填筑位置事先进行机械平整压实,并分段按程序作“主体工程基础验收”、“隐蔽工程验收”以及“基础清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经验收合格的基础应及时填筑,因故延搁的基础,填筑前应重新验收。不合格部位应重作处理至合格。

⒊取料:本工程填筑取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合格的开挖料作为填筑料;另一部分借土回填,后退法卸料。

⒋填筑:用蛙式打夯机结合人工夯实或用水冲法压实,以确保砌体安全和填筑质量。分段作业,其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米,并高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其搭接长度:平行渠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米,垂直渠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0米。

⒌整坡:对于填筑完的边坡必须整坡。迎水坡坡面在护坡施工前必须清除直面上松散、不密实的填料,直至设计坡面,使衬砌施工坡面平整、密实,局部不密实的铺以人工夯实处理。背水坡同样进行清理,做到坡面平顺、密实、美观。边线顺直、同宽、平整。

⒍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⑴为保证填筑质量,根据填筑生产流程,建立填筑质量保证体系,落

实质量责任制,具体分工如下:

①班组长:对各生产环节质量负责自检、自控、对质量缺陷进行弥补、处理;

②施工员:地区域集中的几个环节,在生产工艺上进行指导,协助处理有关的质量问题;

③试验室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要求交底,综合分析质量情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④技术负责人: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要求交底,综合分析质量情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⑵根据设计意图及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填筑料的开采、制备进行试验。

⑶根据试验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碾压参数、试验结果。

⑷现场质量控制分料场控制和堤面控制大范围。

①料场控制:即料源控制,除在开采加工上按要求严格控制外,对不合格材料,做到“严格处理”,该弃的料即弃掉;

②路面控制:首先是对填筑料的质量控制,其次是对施工参数的控制,再次是对施工面貌的控制;路面控制过程中,根据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位,检查应分主次、轻重;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用于施工质量控制。

⑸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填筑断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⑹填筑时,先对填筑料进行碾压试验,以保证其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填筑过程中,检测的内容主要有:压实干密度和填筑料筛分试验,采用注水法挖坑试验。施工前期、中期为了掌握规律,试验次数较多,后期主要控制碾压参数,为保证施工质量,适当辅以挖坑检查。

⑺层面注意进行刨毛处理,使层间结合紧密。

⑻施工中材料检验工作应连续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非规范和非标准的不准使用。

⑼施工中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有关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⑽严格控制填土断面尺寸标高。

2.4 石方开挖

2.4.1 概述

本工程石方开挖量较小,分布比较零散,大部分石方采用人工撬挖即可达到开挖要求,对于部分体积较大,人工难以挖移的石方将采用零星爆破的方式开挖,以达到设计的开挖要求。

2.4.2 工程施工特点

⒈工程量较小,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

⒉零星分布。

2.4.3 施工布置

⒈施工道路布置

本工程施工道路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指定位置进行道路的新建或整修。

⒉渣场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业主指定场地进行布置,对于开挖量较小的地段,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量。

2.4.4 石方开挖施工

2.4.4.1 石方开挖施工程序

本工程石方开挖主要采取人工撬挖的方式,部分石方开挖采用爆破作业的方式交叉进行。石方开挖工程量较小,主要针对石方沟槽爆破及岩石粒径大于0.7m3零星孤石爆破。

石方开挖的主要工程施工程序为:

2.4.4.2 石方开挖施工方法

⒈测量放样

石方施工前测量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开挖范围进行工程原始地形断面测量,测量成果交工程计量人员,同时上报测量成果给监理工程

师审核确认,石方工程开挖结束后及时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断面的测量签证。

⒉表层清理

部分需进行钻爆开挖的地段进行石方表层清理工作,并要求达到钻爆设计要求,满足爆破施工条件。

⒊钻孔爆破

对岩层较厚或单个岩石粒径大于0.7m3的岩石进行钻孔爆破作业。钻爆设计应符合工程施工规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应确保施工工作断面的形成。

⒋石方开挖运输

本工程的沟槽石方及石方明挖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撬移的方式进行,零星地段或孤石采用爆破开挖,因本工程形成的石方开挖工程量不大,弃渣不多,采用就地回填平整的方式,利用石渣进行施工道路的铺设回填。

⒌基础开挖结束后,及时提请业主(监理)单位组织验收签证,验收前将认真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作好自检工作。

2.4.5 施工安全措施

⒈保证地质缺陷处理工作面照明良好,道路畅通,场地无积水,少噪声。

⒉动力电线、照明和超爆线路不得挂在坍塌体缝隙中或危岩处,以免塌石砸断线路造成事故。

⒊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地质缺陷的施工,一定要施工则应考虑地下水对地质缺陷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⒋认真制定地质缺陷处理中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⒌发现险情预兆时,人员及设备应立即撤离现场。

⒍充分保证地质缺陷处理的必须器材设备供应,避免中途停工。

⒎地质缺陷在开挖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支护,以保证良好的受力状态。

⒏撬挖清理危石时,无关人员应撤离工作面,作业人员应有安全保护

措施,用撬棍进行作业。

⒐认真组织地质缺陷处理专业队伍,指定有经验的专职人员和工程师进行指导。

2.4.6 质量检查和验收

2.4.6.1 开挖前检查和验收

开挖施工前,质检人员根据单元划分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记录及签证。

2.4.6.2 开挖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⒈开挖完毕后,应对开挖后的成果会同监理工程师或业主进行测量认证,并应保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⒉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及质检人员应会同现场监理或业主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测量定位,以便于工程量的签证及开挖范围的确认。

2.5 混凝土浇筑施工

2.5.1 施工依据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严格遵循招标及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以及工程师指令组织施工.

2.5.2概述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主要为小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程,工程量不多,施工工艺不复杂,针对本工程工作面多的情况,计划在多个工作面同时展开进行工程的施工。

2.5.2.1 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点零星,主要为小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不大,所需的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量将根据工作面情况配备。几个工作面可同时展开,有利于工程工期的保证。

2.5.3 工程现场布置

⒈工程机械布置:根据工程工作面要求,配置0.4m3搅拌机2台,直接安置在施工现场附近,减少运输量。

⒉主材场地布置:水泥存储于水泥库房,根据工程现场需要,进行实

时调配。沙石料场尽量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布置于搅拌机附近,减少砂石料的二次运输。

2.5.4 混凝土工程施工

2.5.4.1 工程施工程序

2.5.4.2 工程施工方法。

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程序,具体施工方法为:

⒈施工作业准备

浇筑前应对模板内或浇筑范围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模板支立是否符合单元工程验收规范,并对施工仓面进行清洗、湿润,本工程若采用木模板应对其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并使其保持湿润。开始浇筑前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签发开仓证,然后实验室签发混凝土配料单。

施工作业各道工序(仓面清理、湿润,模板支立验收)完成后,即可准备进行混凝土搅拌及浇筑工作。

⒉混凝土搅拌

⑴根据配合比对所需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水及外加剂等)进行实地称量,并根据搅拌机容量固定称量标准,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并由实验室对配合比中的水灰比进行及时的修正,以确保混凝土强度。

⑵装料顺序:各种原料在称量完成后,即可进行装料,一般先装碎石、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剂,应与水泥同时加入搅拌机。

⑶搅拌:在上述材料按配合比装入搅拌机后即可进行砂石骨料及水泥的搅拌混合,在骨料充分与水泥混合均匀后即可加入定量的水进行搅拌。

⑷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可按下表采用。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⑸搅拌过程中的检查:由技术部门及质检部门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中的规定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后再进行搅拌。

⒊混凝土运输

⑴混凝土在现场采用手推车、胶轮车进行运输。

⑵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注: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⑶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顺畅,若有凹凸不平,应铺垫桥枋。在浆砌石底板浇筑过程中,严禁踩踏刚完成砌筑的浆砌石。

⒋混凝土浇筑

⑴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5米,如超过1.5米时应使用溜筒,或者溜槽。

⑵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1.5米时,应采用溜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⑶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仓

面大小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⑷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⑸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4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⑹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⑺施工缝设置:施工缝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一般按横向进行设置,设置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沥青砂浆灌缝。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⒌养护

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28天。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湿润。

2.5.5 质量验收

⒈一般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