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行业工业和商业企业

烟草行业工业和商业企业

烟草行业工业和商业企业
烟草行业工业和商业企业

烟草行业工业和商业企业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2013年度)

科技活动:是指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简称科学技术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包括:(1)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其中较为常见的活动是利用现有知识和实际经验,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这些活动的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等。(2)为使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做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实际应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这些活动的成果形式大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操作的带有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企业的科技活动不包括企业从事的常规性技术升级或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新的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在企业中只有列入企业工作计划的科技活动才予以统计,而独立发明人等在企业外或计划外进行的科技活动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注:科技统计的科技活动有3类:(1)R&D活动;(2)R&D成果应用;(3)科技服务。

R&D活动(Research & Development, 研究与试验发展):指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试验发展。

注1:R&D活动具备4种要素:(1)创造性;(2)新颖性;(3)科学方法的运用;(4)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

注2:下列活动不属于R&D活动(主要用于支持R&D活动或作为R&D项目组成部分的除外):

(1)对已有产品作技术上的微小改变以及外观、色彩、样式等方面的变化;

(2)试生产阶段的活动,如工装准备、小批量生产,试运转;

(3)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

(4)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服务;

(5)地形、地质和水文考察, 资源的调查,天文、气象和地震的日常观察;

(6)矿产、石油、天然气的常规勘探与开采;

(7)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及市场分析;

(8)通用数据和资料收集,用运筹学、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的常规分析;

(9)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次性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10)政策调研、评价与咨询,可行性研究。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取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注: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2)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途。或者,虽然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3)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注1:应用研究的特点是:

(1)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2)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应用的形式。

注2: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是: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产生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产生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注1:试验发展的特点是:

(1)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知识或根据实际经验。

(2)以开辟新的应用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提供新材料、新产品和装置、新工艺、新系统和新的服务,或对已有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3)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知识、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

注2: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注3:区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与其他有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具有创新成分的活动归于前者。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应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定型设计和试制以及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

R&D成果应用这一分类只适用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医学科学和农业科学领域,其特点是:(1)为使R&D的成果用于实际;(2)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不具有创新成分;(3)成果形式是为生产或实际使用而设计的或是制定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

R&D成果应用覆盖了R&D活动之后直至试制的整个过程。具体地说,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基本上都属于R&D成果应用。下述几种活动均属于R&D成果应用:

(1)农业领域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业领域中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2)仿制技术先进的企业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引进新方法所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4)为解决试验发展阶段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能投入生产而进行的定型设计与试制工作。

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指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相关并有助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包括:为扩大科技成果的使用范围而进行的示范性推广工作;为用户提供科技信息和文献服务的系统性工作;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工作;自然、生物现象的日常观测、监测、资源的考察和勘探;有关社会、人文、经济现象的通用资料的收集,如统计、市场调查等,以及这些资料的常规分析与整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服务,不包括工商企业为进行正常生产而开展的这类活动。

科技服务通常是在专设的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目的独立的机构内进行(例如科技信息文献机构、统计机构、大学的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独立的文献资料中心、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也可以作为一项辅助性活动在从事其他主要活动(例如R&D、教育)的科技机构内进行。

科技服务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在专设的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目的独立或非独立的机构中以日常工作形式提供的科技服务;另一种是以课题形式提供的科技服务。

机构详细名称:按年末单位公章的详细名称填写,不要填写简称。若单位有多个公章,请填写对外公章上的详细名称,不得填写代号和内部名称。若单位名称变更,按变更后的单位名称填写,若公章未换,以旧章代用。

注:烟草行业的机构主要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业、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地(市)烟草公司、烟草机械制造企业(公司)、滤材生产企业以及烟草行业控股的为烟草主业提供服务的其他类型企业等。同时也包括烟草行业内的科研单位(可以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上级主管单位名称:指机构的行政直接主管单位,如果本机构为双重领导,请填写最主要的一方。

从业人员:指在本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从业人员包括在本企业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主业:指烟草业。

专业技术人员: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包括从事技术管理的领导干部。

科技活动人员合计:指企业内部直接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的人员以及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10%的人员。

科技项目人员:指编入各类科技项目小组并从事(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但不包括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以下的人员。

注1: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不得重复计算。即不能按参加项目人次计算。

注2:专职负责项目管理同时还参与科技项目研究工作的人员,应按其年度实际工作量进行填报,即按其占制度工作时间50%以上的工作的属性进行填报,不得重复计算和填报。企业科技活动管理人员,一般不填报在项目组内。若某人同时担负几个科技项目的研究任务,则按其最主要的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项目在报告期内确认科技活动工作失败,也应按其实际情况填写参加本项目组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科技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

科技管理人员:指企业中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的人员,但不包括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以下的人员。

科技活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科技活动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活动管理部门(科研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办技术中心、科研院(所)、中试车间、试验基地、实验室等的管理人员。

科技服务人员:指企业中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但不包括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以下的人员。

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含中试车间、实验室、试验基地等的工人),但不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指标应扣除已计入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数以及从事科技管理的人员数。

研究开发人员: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科技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

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已评定高级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

注:高级技术职称(职务)含正高和副高。具有多重身份的人员不得重复计算。

企业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人员:指在企业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数,包括技术中心科研开发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服务的人员等。一般指在册人员。为年末数。

学位和学历:由人事部门或干部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填报本机构人员的学位和学历情况,按获得的最高学位和最高学历填写。

博士毕业:指具有博士学历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硕士毕业:指具有硕士学历或硕士学位的人员。

专业技术职称:填报本机构人员中专业技术职称(务)情况时,未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单位,按原技术职称填报。

高级职称:指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主任医(药、护、技)师;高级实验师;高级统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编审(正、副编审);译审(正、副译审);高级(主任)记者;正、副研究馆员等。

中级职称:指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药、护、技)师;实验师;统计师;经济师;会计师;编辑;翻译;记者;馆员等。

科技人员引进:仅指当年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从企业外引进的科技人才数(含新接收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

科技人员流出:仅指当年从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调出企业的科技人员数。

从业人员年收入总额:指企业从业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的总和。

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的总和。

科研仪器设备原价:指在报告年末企业拥有的、直接用于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各种仪器、设备原价总和(不包括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和设备)。按仪器设备原值计算。原价指仪器设备的购置单价或研制成本,按资产等级价格填写。

注1: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但不包括与基建配套的各种动力设备、机械设备、辅助设备,也不包括一般运输工具和用于生产保证和质量保证、检测的仪器设备。

注2:如果卷烟工业企业的质检站设在企业技术中心时,质检站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暂按科研仪器设备计入。

注3:专门用于产品中试的仪器设备可列入,但同时用于生产、中试以及其它试验的小型生产线、烟草育苗设施、烟叶烘烤设施等,只能按每年实际工作时间或占用率、使用率折合成相应比例后列入。如:某卷烟工业企业的产品中试在3000kg/h生产线上进行,该生产线设备原值为10000万元。2010年进行中试的

实际时间为5个工作日,则可以计算为仪器设备的原值为:5/365×10000万元=136.98万元。

当年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指企业当年用于购置研究开发的所有仪器设备的支出总额。

数据库: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与存储、处理和检索系统相结合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本统计表只统计本机构已向公众或企业内部提供服务的各种数据库。包括:书目文摘型数据库、全文文献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多媒体(多介质)数据库等。

文献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各类存储介质存储二次文献或一次文献的具有相同存取方式的数据集合。

书目文摘型数据库:存储文献书目信息(不含文献全文或主要部分来源信息,但含有文摘内容)的一种指示性文献数据库。它是具有逻辑结构的相互关联的文件集合。

全文文献数据库:包括文献全文或主要部分来源信息的文献数据库。

数值型数据库:含有各种数值数据的一种源数据库。它存储着用数字或数字与某些特殊字符表示的数据。

多媒体(多介质)数据库:以数据库方式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集合。

引进行业外数据库:本机构引进烟草行业外数据库的磁带、软盘、光盘等,在计算机上建立和使用的数据库。

引进国(境)外数据库:本机构引进国(境)外数据库的磁带、软盘、光盘等并在计算机上建立和使用的数据库以及引进使用权限并实际使用的数据库。

引进行业内数据库:本机构引进行业内其他单位建立的数据库的磁带、软盘、光

盘等并在计算机上建立和使用的数据库以及引进使用权限并实际使用的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本机构收集、加工处理数据并在计算机上建立和使用的数据库。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包括来自科研渠道以及其他各种渠道的经费实际用于科技活动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支出:指报告年度内指技术中心(或其他研究机构)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在报告期企业内部用于全部科技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用于科技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以及外协加工费等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科技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也不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和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以及购买专利等无形资产支出。对于在财务上单独核算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的企业,该指标直接抄取相应会计科目当年实际发生额,包括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包括原材料费等)、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含设计费、装备调试费等)等。未对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进行单独核算的企业,该指标应分项目归集整理,即按项目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其他费用等支出,再加上未列入项目经费的相关人员工资、管理和服务费用等支出加总取得。为避免重复统计,本指标不含企业内部使用政府资金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

人员人工费(包括各种补贴):指企业在报告期支付给科技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种保险、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科技活动人员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原材料费:指企业在报告期为实施科技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

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指企业在报告期为实施科技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指企业在报告期因科技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其他费用:指企业在报告期为科技活动所发生的除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包括用于科技活动的设计费、装备调试费、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

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活动而拨给对方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对境内研究机构的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委托或与境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

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委托或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

对境外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委托或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

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指企业在报告期使用的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的科技活动资金,包括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等。

当年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经费支出总额。

注:研究开发费用 = 研发费用。

研发机构研发费用:指报告年度内研发机构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经费支出总

额。

研究开发经费(研发费用):即“研发费用”,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包括:(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包括:研发活动中直接消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农业试验物资(材料)、低值易耗品以及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其他各种材料的费用;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燃料和动力费用,以及借助生产场所进行研发活动所应摊销的燃料和动力费用。对于研发活动完成后,仍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应折价计入研发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借助生产设施开展研发活动时所使用的且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设备、房屋、仪器等固定资产,应在合理划分比例后计入研发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指企业按有关政策和税法规定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活动费用所得税,按当年税务部门实际减免的税额填报。对尚未得到当年减免税额的企业,按上年实际减免税额填报。

企业外获得研究开发经费: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从外部(企业外)获得的用于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等研究开发的各项费用。

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期用于购买境外技术的费用支出,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等技术资料的费用支出,以及购买关键设备、仪器、样机和样件等的费用支出。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指对引进技术的掌握、应用、复制而开展的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包括:人员培训费、测绘费、参加消化吸收人员的工资、工装、工艺开发费、必备的配套设备费、翻版费等。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中属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除包含在本项外,还要计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期购买境内其他单位科技成果的经费支出。包括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技术诀窍及关键设备的费用支出。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期进行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坚持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产品、设备、工艺等),用先进工艺、设备代替落后工艺、设备,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科技项目: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制工作已告失败的科技项目,但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

研究开发项目:指企业在报告年度进行的全部科技项目中,属于研究开发的项目。

对外合作研究开发项目: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项目总数。

中长期研究开发项目:指研究开发周期在3年及以上的研究开发项目。

科技成果:指机构承担并在统计年度内经国家、国家烟草专卖局(总公司)、其他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科技厅)、烟草行业直属单位、省级厅局、地市级人民

政府(科技局)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评价的成果总数。评价方式包括:鉴定、验收、评审、结题、行业准入、评估和评价机构评价等。

科技成果奖励: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发明奖与科学技术进步奖、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与国家其他部委科学技术奖、行业直属单位以及其它地(市)、厅(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不包括以上所述之外的其它成果奖励以及其他专项奖励等。

注:同一科技成果获得多次多项奖励时,按获奖的最高级别填报。不得重复计算、填报。

科技论文: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刊号)的刊物上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在国(境)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在国际学术(技术)会议上宣读、在国内全国性学术(技术)会议上正式宣读的科技论文。只统计本企业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科技论文。

注:一篇论文的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均为本企业人员的,只能作为1篇论文进行统计。

核心期刊:指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年版)的期刊。目前我国烟草类期刊中有《烟草科技》、《中国烟草科学》属于核心期刊。

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总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专利权属、经国内外专利机构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全部专利件数,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已实施发明专利:指企业拥有的已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中已实际实施(转化应用)的发明专利数量。反映发明专利的转化和运用状况。

境外授权发明专利:指报告期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外及港澳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当年正式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当年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正式受理的职务专利件数(已获得受理号)。

PCT申请:指企业当年向PCT机构提出专利申请并被正式受理的职务专利件数(已获得受理号,但未正式授权)。反映企业的技术发明在国际市场的潜力。

合作申请专利:指企业当年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正式受理的职务专利(已获得受理号)中与其他单位合作申请的专利件数。反映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发明的规模。

当年授权专利总数:指当年由专利管理部门授予本单位专利权的职务专利件数(已获得专利授权证书)。

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指当年企业向外单位转让专利所有权或允许专利技术由被许可单位使用的专利件数。

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指当年企业向外单位转让专利所有权或允许专利技术由被许可单位使用而得到的收入。包括当年从被转让方或被许可方得到的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收入,以及利润分成、股息收入等。

最近三年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1年、报告年度前2年主持或参与制定并发布实施,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

当年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主持或参与制定并发布实施,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企业当年在国家版权局提出登记申请并被受理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以下指标适用于卷烟工业企业

卷烟产量: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卷烟销售量: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企业主导品牌销售量:指企业拥有的数量规模最大或价值规模最大的卷烟品牌当年的销售总量。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卷烟销售收入: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卷烟利税总额: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卷烟利润总额: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企业自有品牌与技术出口创汇额:指企业出口自己生产的自有品牌产品和向国外出口技术所收入的外汇。

卷烟销售收入成本率: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全员劳动生产率: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每万支卷烟耗烟叶: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要涵盖企业生产的所有卷烟品牌,选用焦油量时应优先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数据为准;如果没有时,可以选用企业质检站的数据。

烟叶成本: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香精香料成本: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三项成本费用占单价比重:取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年报。

万元产值耗能源(按现价计算):指企业当年的单位能耗。单位能耗是指万元卷烟产值的耗能数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能耗=总能耗(吨标煤)/卷烟产值(万元)

万元产值耗水量(按现价计算):指企业当年的单位水耗。单位水耗是指万元卷烟产值的耗水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水耗=水消耗量(立方米)/卷烟产值(万元)

以下指标适用于烟草商业企业

卷烟销售量:指企业当年的卷烟销售总量。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烟叶和卷烟销售收入总额,是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收入。

卷烟销售收入:指企业当年的卷烟销售总收入。

烟叶销售收入:指企业当年烟叶(含片烟,烟梗)的实际销售收入总额。

利税总额:指企业当年主业(烟叶和卷烟)实现的利税总额。

烟叶利税:指企业当年烟叶实现的利税总额。

利润总额:指企业主业(烟叶和卷烟)实现的利润总额。

企业烟叶与自有技术出口创汇额:指企业出口自己生产的烟叶和向海外出口自有技术所收入的外汇。

烟叶收购量:指企业当年的烟叶收购总量。

烟叶收购均价:指企业当年烟叶收购的平均价格,含各品种、各等级的烟叶。

烟叶标准化生产比例:以当年国家局通报的烟叶标准化生产检查结果为准。

以下指标适用于非卷烟制造类工业企业

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期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利润。

产品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

净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100%

附件的填报说明

项目名称:按企业确定的科技项目名称或项目合同书确定的名称填报。

项目来源:主要分为:1、国家科技项目;2、国家烟草专卖局项目;3、国务院其它部委项目;4、省级政府项目;5、省级公司项目;6、自立项目。

项目合作形式:指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其它单位的合作方式,暂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1、独立完成;2、与国外合作;3、与其它科研单位合作;4、与高校合作;5、与其它企业合作;6、其它

项目活动类型: 暂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试验发展;4、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5、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6、生产性活动。

组织评价单位类型:主要分为:1、国家;2、国家烟草专卖局;3、国务院其它部委;4、省级政府;5、省级公司;6、其他。

评价方式:基础理论和软科学成果的评价采用的形式,包括:验收、评审、结题和评价机构评价。应用技术成果评价采用的形式,包括:鉴定、验收、行业准入、评估和评价机构评价等。

奖励来源:主要分为国家级、中国烟草总公司、其他部委、省级政府、省级公司、其他。

奖励类型:指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按照实际获得的奖励名称填写。

刊物(会议)类型:主要分为国外发表或国际会议宣读、国内核心期刊、国内非核心期刊、国内全国性会议宣读、其他。

专利类型: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标准等级: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注1:“本年”、“当年”、“报告年度”、“报告期”、“统计年度”均指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注2:附件6中,如果是当年受理的申请专利,则不需填写授权日期和专利号;如果是当年授权的专利,则不需填写受理日期和受理号。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3季度)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3季度)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https://www.doczj.com/doc/5f4489645.html, 产销协调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2012年3季度,我国烟草制品行业继续落实“控总量、调结构、降库存、稳价格”的调控方针,行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势头。1~9月,我国卷烟产销协调增长,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重点品牌加快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季度,随着卷烟生产的平稳运行,我国卷烟产量稳中有升。1~9月生产卷烟19702.83亿支,同比增长2.02%,其中3季度生产6959.99亿支,较2季度增加692.84亿支。同时,卷烟销售规模也保持平稳,1~9月全国卷烟总销量3914.9万箱,同比增长2.80%,其中3季度销售1284.93万箱,较2季度增加121.06万箱。 价格方面,前三季度,全国36大中城市烟草零售价格指数震荡下行,自1月的100.4点降至9月的100.17点。具体看,7~9月分别为100.32点、100.24点、100.17点,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呈现逐月小幅回落的趋势。 进口方面,由于3季度我国卷烟供给较充分,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均有所缩减。7~9月,我国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501万条、1988.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189万条、777.4万美元。出口方面,3季度卷烟出口量、出口额分别2783万条、10233.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406万条、2235.1万美元,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3季度,尽管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烟草制品行业供销旺盛的局面推高行业盈利水平,利润总额持续增长。1~9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99.32亿元,同比增长28.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66个百分点;其中3季度当季利润292.33亿元,较2季度增加45.32亿元。 展望4季度及2013年,国家烟草总局将继续把“保持市场良好状态”作为主要调控目标,按照卷烟生产“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做好计划安排,对预算进行理性控制,按照效益支出原则进行合理开支,同时,深入推进专项整顿,建立更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烟草行业发展史

烟草行业发展史 1、1958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现青州成立。主要承担烟草农业科研任务。 2、1979年中国第一代安全低毒新混合型卷烟——“金健”、“长乐”、“中南海”在卷烟厂投入生产。 3、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正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 4、1988年10月28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华美卷烟正式投产生产“云丝顿”、“骆驼”、“金桥”牌卷烟。 5、1986年,卷烟厂首次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技术生产出“金健”牌过滤嘴香烟。 6、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公告,1988年1月1日起对丝束和滤嘴棒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7、中国烟草总公司从1988年起在烟草系统国营工商企业中,全面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税利挂钩。 8、1989年,烟草行业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经济技术学院正式建成。 9、1989年12月,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大型烟标图样汇编——《中国烟标总汇》出版。 10、1989年12月,烟草材料厂试制成功聚丙烯滤嘴棒。 11、1990年5月15日,中国第一家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厂、烟草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醋酸纤维正式开业。

121990年,第一个铁路烟草专卖局——铁路烟草专卖局正式成立。 13、199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这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烟草法典。 14、1991年,卷烟厂首次运用活性碳复合嘴棒生产出“高乐”牌过滤嘴卷烟。 15、199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发文,卷烟厂为国家一级企业。 16、199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正式施行。 17、1992年8月16日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经理座谈会在召开、会议重点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18、199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授予美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和希达博士国际科技合作奖,以感和表彰他们多年来为发展中国烟草业所做出的贡献。 19、1993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烟叶调拨价格由国家定价向企业定价的转换。 20、1994年4月29日,中国卷烟产销企业进行常年省际间

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概况

一、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概况 注意! 1.对文化建设成果概况表的填写,企业根据自身文化建设的成果,对 表格进行调整; 2.请提交文化建设成果概况完整的电子文档,放置在支撑材料光盘里; 3.例:重庆市烟草专卖局企业理念体系。 (一)企业理念体系 此表可根据企业自身理念体系情况进行调整!

(二)行为规范 此表可根据企业自身行为规范情况进行调整! (三)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此表可根据企业自身文化建设规划情况进行调整!

保障措施1、成立市局企业文化评价体系领导小组,取得组织保障;2、细化岗位职责,争取各部门协作,取得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保障;3、 发挥内训师作用,取得思想保障。 (四)品牌文化建设 此表可根据企业自身品牌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整! 服务品牌名称诚信金叶 服务品牌内涵 “诚信”修身。齐市烟草以“诚信”建企,坚持科学发展,全力锻造诚实守信的烟草队伍,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打造“诚信金叶”的金字品牌。 “诚信”服务。齐市烟草坚持诚信为本、守诺公正、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广大卷烟零售业户提供卷烟经营指导和服务,依法管理全市烟草市场,保证卷烟零售业户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用实际行动履行诚信服务的诺言,让“诚信金叶”闪耀出璀璨光芒。 (五)行业VI应用 行业VI应用 企业VI手册名称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企业VI导入情况导入完 大楼外墙形象标识照片 楼层分布牌照片

卷烟配送车照片 公司理念墙照片 1.企业VI导入是指以《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YC/T309—2009号行业标准为标准的导 入情况,情况有三种,分别为:导入中、导入完成和未导入; 2.每类照片只需要一张,4张照片均要实物拍照; 3.照片直接嵌在上表中。 (六)企业文化特色展示 1.展示内容 此部分展示的是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内容。所谓“特色”至少需具备以下特性之一: 创新性:开行业先河的; 代表性:成为行业典型案例,被广泛推广的; 成绩突出:指其成绩受到行业表彰或产生重大影响的。 2.展示形式 主题内容简介(控制在200字以内)入选理由

2020年(企业管理案例)某烟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案例)某烟草X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某烟草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烟草行业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烟草工业企业联合重组的风波壹起接着壹起,联合重组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作为烟草行业很重要的壹部分的商业企业,于抵御外国特大型跨国烟草XX公司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于全国上下开展的建立牵固、长久、高效、便捷的卷烟销售网络正如为如荼的进行着,作为这个网络中壹分子的某烟草XX 公司来说,自2001年网建改革以来,销售也取得了有史以来最突出的业绩,但这只能从纵向比,和自己的历史比,但环顾四周,如果和烟草行业的兄弟单位比,该XX公司正壹步步落后于他们,从最近壹期《中国烟草》杂志中得知,河南所有的烟草分XX公司均未进入全国综合效益前壹百名,从此能够见出河南的整体差距,需要河南烟草界深思,更值得作为河南烟草领头羊的某烟草XX公司深思。如何才能使某烟草XX公司走出困局,有这么壹句话“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烟草企业全局性的人才观,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就目前烟草企业用人机制入手,来分析某烟草XX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某烟草XX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制仍未建立起来,从进人、用人、培训、考证等方面和其它国有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 壹、没有壹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很重要的壹方面,而某烟草XX公司的人才管理机制仍停留于人事管理上,人事处(科)三个人,能也只能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的核算等简单的工作,何况且无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无法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也无法为XX公司长期的人才需求,制定出关联招聘、用人、激励、培训等战略措施。

中国烟草行业年至年分析报告

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变动态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 年开始,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及其它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率在连续多年的下降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并在随后两年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所示)。在2000-2002 这三年间, 全国卷烟产销量分别以年均1.6%和2.5%的速度保持增长,而行业工商税利年均增长率更高达 14.9% 。到2002年,全国卷烟产销分别为17225 亿支和17493 亿支,完成工商税收和利润分别为1050 亿元和406 亿元。从绝对值来看,除了卷烟产量比1995 年稍低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2002 年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面对外部多重压力和内部多种矛盾,是什么因素使得烟草行业能够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背后烟草行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变动趋势?经过2002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烟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立足于现实并着眼于未来,这是行业上下应该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第二至四部分逐一进行尝试性回答,在最后部分将提出几点政策性思考。 二、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烟草行业在连续多年的增速减缓之后,会在2000-2002 年这三年中出现快速增长之 势?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经过对行业实践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支撑烟草行业保持三年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整体趋好,带动了全社会烟草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作为一个生产和经 营消费品的经济部门,烟草行业的增长状况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尤其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1991-2002 年的统计数据测算,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名义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837 和0.692 ,它们之间基本保持着“同升同降”的同步变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再进一步进行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的话,结果表明,GDP 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它们拉动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增长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0.89 、1.24 和1.03 个百分点(由于所有上述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烟草行业的税利增长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分别测算,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烟草经济与各个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绝不能把上述测算结果简单相加)。自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GDP 在经历了1995-1999 年增速持续减缓之后,从2000 年开始有所回升,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 个百分点。2001 年虽又稍有下降,但2002 年又呈现出加速增长之 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由持续下跌转向略有回升。由于宏

我国烟草行业概况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经管、专卖专营的经管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经管。 1982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烟草专卖条例》,正式确立了国家烟草专卖制度;1984年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199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国家烟草专卖体制。全国烟草行业现有包括深圳、大连在内的33家省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16家工业公司,57家卷烟工业企业,1000多家商业企业,以及烟叶、卷烟销售、烟机、物资、进出口等全国性专业公司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全行业职工51万人。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专营体制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行业经管体制的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专卖执法,推进科技进步,狠抓基础经管,促进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2-2004年累计实现工商税利15778亿元,为增加国家财政积累、满足市场消费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两年来,中国烟草行业紧紧围绕“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行业内部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狠抓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促进了行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持了全行业的平稳发展。2004年,累计实现工商税利超过2100亿元,比上年增加450亿元;其中实现工商税金1414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烟草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和问题解决方案

烟草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为二十一世际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企业管理制胜的法宝,成为中国烟草企业实现“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战略的锐利武器。作为最能得风气之先的烟草企业,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无所不在,只有创新中国烟草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与发展,否则,不创新则必将走上死亡之路,这是无数客观事实早已证明了的真理。 而创新又是多方面的,诸如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企业管理在于不断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因而,深入研究烟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理好烟草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处理好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各种关系,是目前烟草企业管理创新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提高烟草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烟草企业从组建发展到今天,不断建立健全全面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创利税水平已经近三千亿元。但是,烟草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管理水平从粗放经营到走向现代化管理,经过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烟草企业管理。 从广义上讲,中国烟草企业管理创新与其他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其目的就是要不断让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新观念、新方法贯穿整个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国烟草企业管理者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重,小农意识是由存在。而现代化企业管理就是用市场经济的规范取代计划经济的禁锢,就是要在民主、科学、创新的旗帜下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实施高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

关于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的探析

关于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9-03-25T16:03:22.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贾成松 [导读] 摘要:随着烟草企业近几年不断发展,地市级烟草公司为实现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积极引进目标管理工具,持续摸索目标管理的实现路径,本文从当前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发展现状出发,探析其企业目标管理体系设计和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各层级战略目标和工作目标的分解、优化、推进、落地,为烟草企业更平衡更充分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江苏省烟草公司盐城市公司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随着烟草企业近几年不断发展,地市级烟草公司为实现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积极引进目标管理工具,持续摸索目标管理的实现路径,本文从当前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发展现状出发,探析其企业目标管理体系设计和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各层级战略目标和工作目标的分解、优化、推进、落地,为烟草企业更平衡更充分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关键词: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建设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三效”为衡量,促使组织目标的有效分层分解,确保在合理目标下,企业、部门、基层和人员协同推进工作任务和指标的完成,为企业的日常运营与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所以,在本文中,基于企业目标管理问题的存在,给出其体系建设的意见。 一、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几年,地市级烟草公司都设立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定额管理、投资采购管理、对标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体系,能够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也明确企业的各个业务和职能需求,并相应地开展指标考核。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和管理有效的引领作用,保证企业在工作中取得整体的稳定的质效,需要在企业深入发展下,引进适合的管理手段。上述多项指标考核工作都需要分开管理,同时企业面临的环境又在不断变化,基于现有的管理方式,在高质量发展下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匹配性,无法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缺乏长远战略目标引领 虽然地市级烟草公司已经设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也能对区域的年度目标进行分解和部署,但是,多是按照上级的发展任务制定的短期目标或建设需求。从长远上来看,不仅缺乏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建设,各个层次划分不够明确,系统不够全面。所以,要持续性的对企业目标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并在一定战略目标框架下,推进企业的长期进步和发展。 (二)缺乏逐层目标的分解与细化 尽管在地市级烟草公司已经构建了绩效考核指标、质量管理目标等,确保对员工有考核指标,但是,实际上有的是多个管理体系在岗位层面的叠加考核,存在明显的指标缺失或重复考核情况;有的是分层目标和指标覆盖程度不够;有的是指标层级混乱,企业级、部门级和岗位级指标定位不清晰。这些情况不仅其层次和维度也不够清晰,而且在管理上易导致缺位或错位,不利于各层级目标相互之间的分解和监控。 (三)缺乏有效的“三效”测量和评价 在当前经营管理过程中,地市级烟草公司还存在一些目标执行的效率、效果、效益等“三效”测评问题。各项指标考核是基于测量来分析评价的,目前企业中还存在着部分设定指标难以测量或评价误差大的不足和缺陷。有的是定性指标无法量化考核;有的是定量指标测量不合理或不精准;有的是指标设计不科学,指标值设定过高难以完成或过低轻松完成;有的是指标人为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同基层单位对不同员工考核标准不能统一。因此,有必要基于目标管理体系,研究企业发展和员工考核中“三效”的科学测评问题。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测评方法,不断对其积极改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诊断,以确保目标管理效果的有效发挥[1]。 二、地市级烟草公司目标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上述的分析,结合地市级烟草公司的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在企业不断深化和发展下,需要对各管理体系和多目标指标进行有效整合,促使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的完善化,保证其战略功能和现实质效的发挥和实现。 (一)将企业的绩效价值作为导向 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为其构建系统化、精确化的目标管理体系。无论是哪一层战略目标的推进,都能促使企业的战略化发展。在目标管理体系中,其核心因素是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在对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建设期间,基于SMART法则,将具体的战略规划逐层分解成战略目标、年度总目标、部门目标、基层目标、岗位目标等,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实施和执行,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会及时充分完成。同时,要注重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的结合,实现企业运营流程关键环节和节点的价值增值,将目标有效转化为员工日常执行,将企业经营管理压力逐层传递到基层岗位,达到整体绩效价值的逻辑性引导,维护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不同利益及发展质量不仅得到提升或维持,也会保证各个战略目标的形成和发展[2]。 (二)实现企业发展双向思维的有效结合 促使长期发展和短期质效的结合,构建层次分明的发展思维,既要有从现在展望未来的正向思维,把当前的工作做好;也要有从未来回溯现在的逆向思维,把长远的发展谋深,保证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对目标指标进行设计期间,基于企业的发展眼光,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政策,烟草行业面临的发展难题和上级的具体要求,卷烟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发展态势等因素全面思考,避免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影响,不断强化正向和逆向思维意识,从而为企业的长期进步提供较大发展空间和基础保障。在其体系建设期间,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引导,对卷烟经营、物流配送、专卖管理等主营业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实现业务目标的全面化规划与整合。同时,也要结合地市级烟草公司的特点,在企管、财审、人事、安全等方面思考,达到整体的分解和整合。根据现实发展和历史考验的双向思考,结合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时对体系中相关指标进行废改立,保证目标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双向思维的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不仅能促进指标的优化实施,也会在整体上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核心价值。 (三)建立企业运维保障机制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目标管理体系保障机制的构建,在目标执行的过程中,加强对其中的各个环节和节点的测评和监控,达到问题的及时跟踪和解决。特别是在当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商业智能BI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促使运维保障机制的快捷形成。完善的配套保障机制,会为企业的高效目标管理提供强大支持。所以,企业需要对具体的工作保障流程进行设计和完善,促使保

烟草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烟草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我以参加集体学习和自己业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主要学习了市局(公司)何经理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烟草企业文化定位于永子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到建设烟草企业文化对**烟草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交流与宣贯学习,让我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我清楚了什么是遵义烟草的价值观?遵义烟草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现代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提供了衡量内聚力的尺度,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它为企业在树立品牌、创建商誉、建立声望中起着主导作用。也让我知道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哪儿?说到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品位、提升员工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企业文化要重三品,即品质、品格与品行。 企业文化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的这种价值理念,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企业要奔向哪儿、目标是什么?员工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愿景是什么?企业文化的品格,主要反映在企业的精神支撑。精神具有能动性,其表现在于有活力,即龙马精神海鹤姿其本质在于能超越,即今胜于古,后胜于今企业文化的品行,主要彰显在企业的行为规范。要保证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就应该制定并遵循目标的理性行为规范;要保证企业价值理念的实现,就应该规定并执行价值的理性行为规范。 要使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得以实现,仅仅靠知晓并提出企业的价值理

念、精神支撑、行为规范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方式方法。这个方式方法,不是靠让广大员工死记硬背某些提炼出来的概念、条文,而是要让广大员工理解并能自觉执行这些理念、精神与行为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员工最喜闻乐见的是靠大家化大家,即从员工中挖掘出典型案例、提炼出典型格言,从而用讲故事的方法、用员工格言的方式使价值理念形象化、精神支撑口语化、行为规范具体化,以达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提升身边的事的效果。这种方法,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讲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一样,以张思德作个案,宣传并普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情的青于竹、翠于松的品格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行为准则;这种方式,即似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喊出的格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样,短短一句话,浓缩万千情,展现出的是中国石油工人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这种故事+格言的方式方法,是普及企业价值理念、张扬企业精神支撑、深化企业行为规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是企业的品位。烟草物流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一个社会上的一个单位,又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经济组织,就要赚钱。赚钱要有道。黑心钱、昧心钱不仅不能赚,还要与之作斗争。是社会组织,就要负责。不仅对业内的员工负责,还要对与之关联的供货商、零售户负责,更要对养育自己的消费者和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国家负责,做到既要承担好公认的职责,又要勇挑各方期待的职责,从而使企业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也就是说,通过重企业文化的三品,不仅使企业强,更使企业香,且香飞千里,行得远、走得久。

烟草企业构建精益管理体系的八个方向

烟草企业构建精益管理体系的八个方向 作者:深圳华致赢企管郑中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渐趋激烈,精益求精成为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国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管理方法落后。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行之有效对策就是在烟草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法。而“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正是适合像烟草行业这样需要先进制造技术的行业。 今年来,中国的烟草企业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多元化,烟草产品趋向高新化和健康化及烟草营销方式现代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今年5月国家局局长凌成兴提出了“烟草行业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三大课题”。烟草企业积极推进精益管理和管理创一流活动,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以对标为引导,倡导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最多的效益来,向管理要效益管理。这正是烟草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对“三大课题”的诠释与实践指引。 全面推进精益管理与管理创一流已经成为烟草企业的重大课题。实践并落实精益管理需要科学的,全面细致的规划,华致赢企管精益顾问机构的烟草企业精益管理专家认为,烟草企业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构建精益管理体系:第一,实施精益化战略,从战略方向定义企业的精益管理 战略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经营重点,集全局性、方向性、对抗性、预见性、谋略性于一体,如果不精益的话,容易让企业走弯路,从全局上降低速度与效率,从全局上造成浪费,华致赢精益顾问机构有一套用于战略精益化梳理、精益化分解的方法与工具,如:精益战略梳理、精益战略地图、精益计分卡等,能帮助烟企实现战略精益化。 第二,展开精益研发,并行开发,从产品源头控制成本 当前很多企业的研发问题是对企业的产品研发精益度意识缺乏,缺乏系统的评估与管控,甚至基本的成本管控体制都没有,很多企业连最基本的用于控制研发质量的APQP也流于形式,导致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不高,市场质量损失巨大,精益度评级只能很低。而烟企业也大都需要走出这样的局面。 第三,实施精益供应链管理,建立烟叶种植、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精益系统 烟企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生产与销售,必需建立高效的精益供应链系统,有效地为生产与经营服务。 精益供应链,是指将从产品设计到顾客得到产品,整个过程所必需的步骤和所有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快速响应顾客多变的需求,其核心是减少、消除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浪费,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成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供应链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伟大的方法”。让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高效协同,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拉动。 第四,实施卷烟工业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率先实现制造的精益化 精益管理的源头发端是制造业,所以烟草工业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必然是首当其冲。通过实施生产作业标准化,

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2018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一、烟草的含义 烟草属茄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亚、中国。 二、烟草的起源与发展 1492 年 10 月 12 日,哥伦布率探险队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欧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烟草,但以后在其他探险队员的报告中异乎寻常地报道了烟草。这些报道说他们看见“许多男人和妇女手上拿着‘燃烧的炭’(Glowing-coals),以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香气”。后来才弄清这种燃烧着的“炭”就是卷着的烟叶。人们将这种烟叶的一头燃烧,一头含在嘴里吸烟,然后从嘴或鼻子里呼出烟雾。美洲土著居民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据考古分析,在 3500 年以前美洲居民就已经有吸烟的习惯。玛雅人曾繁荣一时,那里的古老文化遗迹给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谜。在墨西哥南部的奇阿帕斯州(Chiapas)仍保留有玛雅神职人员身着礼服吸着管状烟斗的石刻浮雕,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吸烟图。相传,吸烟同宗教有关。烟草有醉人的香气,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能治疗疾病。人们认为烟草得到了“神”的帮助,是一种“神草”。那时,吸烟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由司祭的神职人员执行。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欧美大陆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欧洲,并且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人们发现烟草有麻醉作用和其他药用功能,传播日渐广泛。有一位名叫尼古特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一说是驻葡萄牙大使),对美洲的植物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与欧洲的差异很大。他曾听人说烟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头痛病更有疗效。约在 1560 年,尼古特从别人送的礼物中得到烟草种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园。果然,烟草生长茂盛,收获其叶试吸,感觉很好。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把烟草碱称为尼古丁。由于世界各国烟草都是直接或间接来

烟草行业发展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烟草行业发展史 1、1958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现山东青州成立。主要承担烟草农业科研任务。 2、1979年中国第一代安全低毒新混合型卷烟——“金健”、“长乐”、“中南海”在北京卷烟厂投入生产。 3、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正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 4、1988年10月28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生产“云丝顿”、“骆驼”、“金桥”牌卷烟。 5、1986年,北京卷烟厂首次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技术生产出“金健”牌过滤嘴香烟。 6、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公告,1988年1月1日起对丝束和滤嘴棒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7、中国烟草总公司从1988年起在烟草系统国营工商企业中,全面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税利挂钩。 8、1989年,烟草行业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正式建成。 9、1989年12月,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大型烟标图样汇编——《中国烟标总汇》出版。

10、1989年12月,上海烟草材料厂试制成功聚丙烯滤嘴棒。 11、1990年5月15日,中国第一家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厂、烟草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121990年,第一个铁路烟草专卖局——哈尔滨铁路烟草专卖局正式成立。 13、199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这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烟草法典。 14、1991年,上海卷烟厂首次运用活性碳复合嘴棒生产出“高乐”牌过滤嘴卷烟。 15、199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发文,玉溪卷烟厂为国家一级企业。 16、199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正式施行。 17、1992年8月16日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经理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重点内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18、199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授予美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和李希达博士国际科技合作奖,以感谢和表彰他们多年来为发展中国烟草业所做出的贡献。

烟草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

烟草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 在这个客户资源弥足珍贵的时代,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至少有一项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把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客户转化为终身忠诚客户。面对丰富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开始关注人的因素,去主动靠近客户,并以客户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欲望和长远利益。在市场的充分而有效的调节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伴随着客户关系管理的先进工具和方法,已经逐步成为广大企业的行为和思想准绳。市场的反应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如何赢得客户,维持客户已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烟草行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卷烟短缺转为相对过剩,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尤其是2004年元旦“特零证”的取消、关税的减让,以及我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内市场已成为中国烟草和国际烟草巨头直接竞争的焦点,这种竞争不仅是品牌的竞争,更是渠道的竞争,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如何赢得客户的竞争。 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对烟草流通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流通企业必须切实转变营销理念,加快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努力达到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的满意。对于负载着卷烟批发职能的烟草公司而言,让零售客户满意是日常工作的核心。而大力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烟草流通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控制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意义:客户关系管理是运用现代的先进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通过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富有意义的沟通中影响客户的行为,使得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提高客户获得、

如何建立保山烟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

保山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如何建立保山烟草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理念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数。加强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企业行为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调节和控制着员工的兴趣和意志,决定员工的信念、道德标准,规范员工的行为,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烟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的长期倡导和员工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员工普遍遵守和奉行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对于企业就如同思想对于人,一个人再强壮再健康,如果没有思想,也只能算四肢发达而已。这样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要想与狼共舞,就必须为其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灵魂”,用这种“灵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如何搞好保山烟草的企业文化建设? 烟草行业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持行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设以“两个至上”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烟草企业文化 建设以“两个至上”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烟草企业文化,进一

(企业管理案例)某烟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最全版

(企业管理案例)某烟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某烟草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烟草行业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烟草工业企业联合重组的风波壹起接着壹起,联合重组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作为烟草行业很重要的壹部分的商业企业,在抵御外国特大型跨国烟草X公司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全国上下开展的建立牵固、长久、高效、便捷的卷烟销售网络正如为如荼的进行着,作为这个网络中壹分子的某烟草X公司来说,自2001年网建改革以来,销售也取得了有史以来最突出的业绩,但这只能从纵向比,和自己的历史比,但环顾四周,如果和烟草行业的兄弟单位比,该X公司正壹步步落后于他们,从最近壹期《中国烟草》杂志中得知,河南所有的烟草分X公司均未进入全国综合效益前壹百名,从此能够见出河南的整体差距,需要河南烟草界深思,更值得作为河南烟草领头羊的某烟草X公司深思。如何才能使某烟草X公司走出困局,有这么壹句话“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烟草企业全局性的人才观,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就目前烟草企业用人机制入手,来分析某烟草X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某烟草X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制仍未建立起来,从进人、用人、培训、考证等方面和其它国有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 壹、没有壹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很重要的壹方面,而某烟草X公司的人才管理机制仍停留在人事管理上,人事处(科)三个人,能也只能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的核算等简单

的工作,何况且无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无法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也无法为X公司长期的人才需求,制定出相关招聘、用人、激励、培训等战略措施。 二、人员进出机制僵化,进入渠道单壹,没有相关的人员分流措施和渠道。 烟草系统为垂直管理为主,地方政府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人员编制上面说了算,能进入烟草系统的,壹方面是军队转业或复员军人,另壹方面是靠关系调入的其它人员。 三、用人机制不靠能力,靠关系。 因为烟草系统没有壹套行之有效的考证体系,所以在用人时,长官意志严重,没有根据人的特点、能力来安排工作,而把和自己关系近的安排在有利的岗位,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所以,拉关系,走后门严重。 四、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证体系。 烟草X公司的考评,壹是靠印象,二是靠销售业绩,没有壹套科学的考证指标体系,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上去考核。无法有效激励人才的发展。 五、缺乏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 新进来的员工,没有上岗前的有效培训办法,只是学学文件、了解壹下单位基本情况就进入岗位,而平时也没有有效的培训措施,所以,人员进来时是什么样的水平,过几年后,水平要么仍是那样,要么更加蜕化,无所事事。 针对之上情况,某烟草X公司应以几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X公司的整体工作能够得以提升。

烟草行业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烟草行业2004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继续贯彻“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大力推进品牌扩张战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促进行业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引导工商企业切实围绕提高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开展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遵循“导向性、激励性和公正性”的原则设计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体现行业宏观调控目标和具体要求,发挥导向作用;全面考核各省级公司领导班子工作,并与奖金分配挂钩,发挥激励作用;综合考虑水平指标、规模指标和成长性指标,体现公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各省级公司2004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第二章考核方式、内容及依据 第四条对各省级公司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实行工商分开,分别计分。考核指标内容包括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具体工作责任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评分标准详见附件。年烤烟收购量50万担以上的省级公司按照表二和表三分别进行评分,各取50%相加作为商业最后得分。 第五条考核以行业年度财务决算和统计年报所反映的工

商企业有关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本《办法》中有关规定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考核指标按如下口径执行: 1、工商企业经营期内各项成本费用必须严格按国家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 2、在实现利润中,对各种非正常生产经营的增减利因素,予以剔除。工商企业以当年实现利润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挂帐部分,视同当年实现利润。 3、年内完成兼并企业,按可比口径考核。 4、其他有关指标均按国家现行财会制度和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执行。 第七条卷烟限产压库的考核范围(即全年卷烟产量和月末卷烟工商库存)包括辖区内所有卷烟工业企业(含地方烟厂),追溯期两年。 第八条有关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奖励条件以有关省组织结构调整工作进展情况为基本依据。 第九条有关省际卷烟调入数量以开具准运证的卷烟到货确认数量为基本依据。 第三章考核评分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条每关闭或联合兼并重组1家卷烟工业企业的,奖励10分;跨省联合兼并重组的,同时奖励被兼并方10分,但每省该项累计奖励不超过30分。 第十一条不执行卷烟限产压库调度指令和国家局内销卷

【精品】烟草商业企业如何推进精益

烟草商业企业如何推进精益管理 【摘要】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是行业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打造现代卷烟流通企业领先者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进步的重要举措,是破解行业“三大课题”的有效抓手,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应从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入手,以消除各种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和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精益营销和精益物流为重点,扎实推进精益管理,构建精益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应用精益管理持续改善方法,将精益改善的理念和方法延伸至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改善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一、烟草行业全面推进精益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是行业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打造现代卷烟流通企业领先者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进步的重要举措,是破解行业“三大课题”

的有效抓手,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本质是利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达到效益最大化。精益管理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企业服务和效率水平持续提升,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各项管理工作精益求精。从当前看,推进精益管理是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从长远看,是全面提升水平,挖掘发展潜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推进精益管理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如何持续推进精益管理 (一)导入精益理念 “精”就是少投入(包括人力、设备、场地等)、少消耗资源、少花费时间,“益”就是多产出经济效益,多创造价值。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浪费。通过导入精益管理,改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原有的管理模式,推进精益转型,应用精益持续改善的方法和工具,全面消除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空间、人力、资源各种浪费,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实现企业管理升级。 1.正确识别价值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角度来思考和精确定义活动价值,运用价值流程图等精益工具,对营销、配送等价值流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所有增值的步骤和目前不可避免的非增值步骤,找出企业存在的浪费活动,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