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

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

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
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来自湖北襄阳,虽然从小生活在一个襄樊话的环境里,但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大,襄樊方言说的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有些词汇都不曾使用和明白。但还是能从襄樊话和普通话中比较出一些差异。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语音、语法、和语汇上的诸多差异。 一、语音方面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因此襄樊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正如欧阳修那句话“语音轻略带秦”。 (1)声母方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襄樊方言只有20个声母,但读音大致相同,只有语气上的些许差异。襄樊方言中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蚕和蝉、诗和丝、折和则等都发同一个音,襄樊话将舌尖后音都读成了舌尖前音;还有的襄樊方言将n和l混读,例如乃读作lai;襄樊话将舌面音声母与齐齿呼韵母拼成的字读成舌根音与开口呼相拼的,例如:街读gai、鞋读hai。 (2)在韵母方面,襄樊话襄樊话前后鼻音混淆,在有些区域内的方

言中几乎没有后鼻音,例如:庚读作跟、灵读作林等,只有an和ang 分得较为清楚;襄樊话中的合口呼韵母(uan、uen、uei)和撮口呼韵母(üɑn)与舌尖音相拼时往往会丢掉韵头u,读成开口呼韵母(an、en、ei),例如:对读dei、最读zei、暖读nan、端读dan、吨读den 等。 (3)声调方面,襄樊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只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不同。普通话中的阴平是高平调55,而襄樊话是中升调35;普通话中的阳平是中升调35,而襄樊话则是全降调41;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声调214,襄樊话中则是高平调55;普通话中的去声是全降调51,而襄樊话中则是降声调214。除此之外,襄樊方言中的个别词语有特定读法,例如:去读作ke。并且口语中多带儿化音和卷舌音,例如“子”在词尾时经常被读作卷舌音,显得诙谐俏皮。 二、语法方面 襄樊话的句子组合上在有些时候与普通话不同。例如:你敢不去不敢?(你敢去不敢去?你敢不敢去?)。还有就是襄樊话中多加语气词,例如:“靠边起走”其中“起”读轻声。整句话意思是靠边走。还有“是不是撒”中的“撒”也表示语气。 三、语汇方面 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襄樊话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尤其在亲属称谓上表现的很明显。比如说姑姑一词在襄樊话中叫“念儿”,甚至有人写作“女+念”,生造了一个字;最常用

普通话常见易错读音词语

普通话常见易错读音词语(一) 挨打(áidǎ)狭隘(xiáài)蝙蝠(biānfú) 同胞(tónɡbāo)波浪(bōlànɡ)(bènɡbù) 哺育(bǔyù)匕首(bǐshǒu)巡捕(xúnbǔ) 粗糙(cūcāo)差错(chācuò)乘车(chénɡchē) 炽热(chìrè)处理(chǔlǐ)唱片(chànɡpiàn)惩罚(chénɡfá)创伤(ch ānɡshuānɡ) 忏悔(chànhuǐ)参差(cēncī) 提防(dīfanɡ)档次(dànɡcì)癫痫(diānxián) 堤坝(dībà)订正(dìngzhènɡ)呆板(dāibǎn) 呕吐(ǒutù)乒乓(pīɡnpānɡ)糟粕(zāopò)活泼(huópō) 包庇(bāobì)关卡(ɡuānqiǎ)潜力(qiánlì)翘首(qiáoshǒu)怯懦(qiènu ò) 侵略(qīnlüè)强劲(qiánɡjìnɡ)倾向(qīnɡxiànɡ)悄然(qiǎorán)恰当(qiàdànɡ)围绕(wéirào)仍然(rénɡrán)妊娠(rènshēn)塞车(s āichē)教室(jiàoshì) 漱口(shùkǒu)游说(yóushuì)塑料(sùliào)虽然(suīrán) 骨髓(ɡǔsuǐ)收缩(shōusuō)结束(jiéshù)常识(chánɡshí)栓塞(shu ānsè) 熟悉(shúxī)丧钟(sānɡzhōnɡ)赡养(shànyǎnɡ)扫帚(sàozhou)狩猎(shòuliè)矢口(shǐkǒu)艄公(shāoɡōnɡ)标识(biāozhì)调皮(tiáopí)蜕变(tuìbiàn) 突出(tūchū)可恶(kěwù)纤维(xiānwéi)因为(yīnwèi)违章(wéizh ānɡ) 肖像(xiàoxiànɡ)眩晕(xuànyùn)侮辱(wǔrǔ)向往(xiànɡwǎnɡ)琴弦(qínxián)混淆(hùnxiáo)挟持(xiéchí)穴位(xuéwèi)流血(liúxuè)徇私(xùnsī) 削弱(xuēruò)乳臭(rǔxiù)膝盖(xīɡài)木屑(mùxiè)咆哮(páoxiào)分析(fēnxī)奇袭(qíxí)亚洲(Yàzhōu)河沿(héyán)造诣(zàoyì)酝酿(yùnniàn ɡ)友谊(yǒuyì)参与(cānyù)殷红(yānhónɡ)应用(yìnɡyònɡ)打颤(dǎzhàn) 教诲(jiàohuì)罕见(hǎnjiàn)恐吓(kǒnɡhè)奇数(jīshù) 雪茄(xuějiā)间断(jiànduàn)角色(juésè)尽管(jǐnɡuǎn) 俊俏(jùnqiào)颈椎(jǐnɡzhuī)根茎(ɡēnjīnɡ)校对(jiàoduì)比较(bǐjiào) 疾病(jíbìnɡ)细菌(xìjūn)立即(lìjí)解数(xièshù) 阶段(jiēduàn)畸形(jīxínɡ)疚(nèijiù)发酵(fājiào)汲取(jíq ǔ)脊梁(jǐlianɡ)针灸(zhēnjiǔ)矩形(jǔxínɡ)夹层(jiāncénɡ)一刻钟(yīkèzhōnɡ)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普通话词汇

翘首远望qiáo 祈祷qí颀长qí岐途qí绮丽qǐ 休憩qì关卡qiǎ悭吝qiün 掮客qián 虔诚qián 天堑qiàn 戕害qiüng 强迫qiǎng 勉强qiǎng 襁褓qiǎng 提纲挈领qia怯懦qia亲家qìng 龋齿qǔ面面相觑qù 债券quàn 商榷qua逡巡qūn 围绕rào 荏苒rtnrǎn 妊娠ranshyn 仍然r?ng 冗长rǒng 潸然泪下shün 禅让shàn 讪笑shàn 折本sh?慑服sha海市蜃楼shan 舐犊之情shì有恃无恐shì狩猎sh?u 倏忽shū吸吮shǔn 瞬息万变shùn 怂恿sǒngyǒng 鞭挞tà倜傥tìtǎng 恬不知耻tián 请帖tit字贴tia恸哭tong 如火如荼tú 颓废tuí蜕化tuì逶迤wyiyí冒天下之大不韪wti 为虎作伥waichüng 龌龊w?chu?斡旋w?深恶痛绝wùju? 翩跹xiün 屡见不鲜xiün 垂涎三尺xián 鲜见xiǎn 采撷xi?纸屑xia机械xia铜臭xiù星宿xiù 长吁短叹xū自诩xǔ抚恤金xù酗酒xù煦暖xù 眩晕xuànyùn 洞穴xu?戏谑xua驯服xùn 徇私舞弊xùn 揠苗助长yà殷红yün 湮没yün 筵席yán 河沿yán 偃旗息鼓yǎn 奄奄一息yǎn 赝品yàn 佯装yáng 安然无恙yàng 杳无音信yǎo 呜咽ya曳ya拜谒ya旖旎yǐnǐ 自怨自艾yì游弋yì后裔yì造诣yì熠熠闪光yì 百花争妍yán 荫凉yìn 黑黝黝yǒu 迂回yū良莠不齐yǒu 向隅而泣yú偻lǚ舆论yú囹圄yǔ尔虞我诈yú 驾驭yù熨贴yù卖儿鬻女yù头晕yūn 允许yǔn 苑囿yuàny?u 晕船yùn 酝酿yūnniàng 断瓦残垣yuá 登载zǎi 载歌载舞zài 臧否züngpǐ确凿záo 着慌zháo 肇事zhào 动辄得咎zh?jiù蛰伏zh?贬谪zh?铁砧zhyn 日臻完善zhyn 近在咫尺zhǐ博闻强识zhì脍炙人口zhì 鳞次栉比zhì缜密zhtn 赈灾zhan 憎恶zyn 肖像xiào 狡黠xiá囤积tún 缫丝süo 塑料sù 落枕lào 奶酪lào 病入膏肓huüng 讳疾忌医huìjí诲人不倦huì阴晦huì 污秽huì混水摸鱼hún 混淆hùnxiáo 和泥hu? 搅和hu?豁达hu?畸形j?羁旅j?放荡不羁j? 跻身j?通缉令j?汲取jí即使jí疾恶如仇jí 嫉妒jí棘手jí贫瘠jí狼藉jí人才济济jǐ 脊梁jǐ给予jǐyǔ觊觎jìyú成绩jì既往不咎jiù 事迹jì雪茄jiü信笺jiün 歼灭jiün 草菅人命jiün 缄默jiün 眼睑jiǎn 矫正jiǎo 校对jiào 开花结果jiy

浅谈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

浅谈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 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大的主流之下,近一个时期,社会上又不时传来“保护方言”、“保卫方言”的口号声。在一场争论后,勿庸置疑,开展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 (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我们大班一幼儿中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在胶东地区长大,入园后,他与大家很难交流,因为胶东口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所以他不愿说话,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经过近一年半的普通话练习,个别发音还是胶东方言语调。可见,方言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

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天才少年”无一不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主阅读了大量图书,从早期教育看,不说普通话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三)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 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讲述父母的生活习惯,明明说妈妈最喜欢吃“老醋白菜”,旁边一小朋友惊讶的站起来说我妈妈也爱吃“老醋白菜”,明明反驳我说的是“老cu(厨)白菜”…可是明明确实把“厨”念成“醋”了。据了解明明的妈妈老家在内蒙,其方言习惯就是除了三声之外的一声和二声的语调都接近四声,加上读音又不准便如此了。明明的父亲普通话相对标准一些,让明明能分辨出他人的读音是否正确,但自己却发音不准,像这种现象更难矫正。 二、分析方言对幼儿普通话学习影响之大的原因 为什么方言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言是一种情绪。许多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认为“它”能最真、最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普通话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河南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语音包括“音”和“调”两个要素。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情况大致如下: 1. 音调完全相同的有50个,占1.4%; 2. 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3150个,占90.0%; 3. 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100个,占2.8%; 4. 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140个,占4.0%; 5. 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30个,占0.9%; 6. 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有30个,占0.9%。 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音调完全相同的如: 他、她、它(tā) 役、毅、疫、邑、译、肄、逸(yì) 哥(ɡē) 阁、格(ɡé)博、搏、驳(bó) 及、级、吉(jí) 结(jié) 把(bǎ) 华(huá) 国(ɡuó) 职、执(zhí) 菊、鞠(jú) 福(fú) 答(dá) 竹(zhú) 必(bì) 与(yǔ) 粒(lì) 叔(shū) 术(shù) 丛(cónɡ) 刊(kān) 绍(shào) 二、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以“马、妈、骂、麻”为例。这四个字在河南话中(以郑州、开封一带的语音为代表)分别是“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而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第3声、第1声、第4声、第2声”。对应起来就是: 河南话普通话 第1声→第3声 第2声→第1声 第3声→第4声 第4声→第2声 所以,这个对应规律不妨称为“3142律”。(下面用─、/、√、\分别表示第1、2、3、4声) 如:河南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勇敢坚强

河南话:\\\/√─ \\\√ \/\√√——/\ 普通话:///─ \√ ///\/—/\\√√—/ 三、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 1.第一声变第二声如: 仆(pū→pú) 扛(kānɡ→kánɡ) 焚(fēn→fén) 儒(rū→rú) 2.第一声变第四声如: 腹(fū→fù) 档(dānɡ→dànɡ) 设(shē→shè) 悼(dāo→dào) 隘(āi→àì) 3.第二声变第三声如: 北(béi→běi) 法(fá→fǎ) 塔(tá→tǎ) 铁(tié→tiě) 骨、谷(ɡú→ɡǔ) 曲(qú→qǔ) 尺(chí→chǐ) 乙(yí→yǐ) 渴(ké→kě) 甲(jiá→jiǎ) 轨(ɡuí→ɡuǐ) 冶(yé→yě) 4.第二声变第四声如: 末、莫、沫(mó→mò) 蜜、密、秘(mí→mì) 灭、蔑(mié→miè) 木、目(mú→mù) 质(zhí→zhì) 若、弱(ruó→ruò) 畜、蓄(xú→xù) 纳、捺(ná→nà) 妇、复、付(fú→fù) 恶(é→è) 各(ɡé→ɡè) 辣、蜡、腊(lá→là) 力、立、栗(lí→lì) 袜(wá→wà) 握(wó→wò) 物(wú→wù) 列、烈、裂、猎(lié→liè) 鹿、录、陆(lú→lù) 率、律、绿(lǘ→lǜ) 洛、落、络、骆(luó→luò) 怯(qié→qiè) 月、越、悦、阅、奥(yé→yè) 叶、页、业、腋、液(yé→yè) 入、褥(rú→rù) 日(rí→rì) 召(zháo→zhào) 赠(zénɡ→zènɡ) 5.第三声变第二声如: 娱、愉、舆(yǔ→yú) 什(shě→shén) 6.第四声变第一声如: 猫(mào→māo) 孵、敷(fù→fū) 四、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1.河南话中凡是由声母z、c、s与韵母i、ü 拼成的音节,z、c、s一律相对应地换成j、q、x。如: 挤(zi→ji) 千(ciɑn→qiɑn) 修(siu→xiu) 精(zinɡ→jinɡ) 秋(ciu→qiu) 须(sü→xü)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汉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因此在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互相对立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共同语言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推普”的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学会说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那么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言词是一个方言地区在长期使用方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词,是一个地区鲜明的标志。方言词一方面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例如东北话中的“埋汰”,河南方言里的“中”;另一方面指普通话里从方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这类被普通话所吸收的词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词,例如粤语里的“埋单”。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 普通话中语音词汇语法有和方言词相同的部分,但是却有更多不同的部分。这里我想就词汇部分谈一下普通话与我所在方言区(河南方言郑开片)中词语的异同。 一、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 据科学统计,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极强的一致性。大多数相同的词语是基本词汇的核心词语:如大风,下雪,下雨,平原,荒地,阴天,松树,

普通话考试常见字词汇总

普通话考试常见字词汇总 A 1.挨紧āi 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令ào B 1.纵横捭阖bǎi hé 2.稗官野史bài 3.扳平bān 4.同胞bāo 5. 炮羊肉bāo 6.剥皮bāo 7.薄纸báo 8.并行不悖bèi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 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 13.包庇bì 14.麻痹bì 15.奴颜婢膝bì xī 16.刚愎自用bì 17.复辟bì 18.濒临bīn 19.针砭biān 20.屏气bǐng 21.摒弃bǐng22.剥削bō xuē 23.波涛bō 24.菠菜bō 25.停泊bó 26.淡薄bó 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ā 5.偏差chā 6.差距chā 7.搽粉chá 8.猹chá 9.刹那chà 10.差遣chāi 11.诌媚chǎn 12.忏悔chàn 13.羼水chàn 14.场院cháng 15.一场雨cháng 16.赔偿cháng 17.偿佯cháng 18.绰起chāo 19.风驰电掣chè 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chéng 22.惩前毖后chéng 23.惩创chéng chāng 24.驰骋chěng 25.鞭笞chī 26.痴呆chī 27.痴心妄想chī28.白痴chī 29.踟蹰chíchú30.奢侈chǐ31.整饬chì32.炽热chì33.不啻chì34.叱咤风云chìzhà35.忧心忡忡chōng 36.憧憬chōng 37.崇拜chóng 38.惆怅chóu chàng 39.踌躇chóu chú 40.相形见绌chù 41. 黜免chù 42.揣摩chuǎi43.椽子chuán 44.创伤chuāng 45.凄怆chuàng 46.啜泣chuò 47.辍学chuò 48.宽绰chuò 49.瑕疵cī 50.伺候cì 51.烟囱cōng 52.从容cóng 53.淙淙流水cóng 54.一蹴而就cù55.璀璨cuǐ56.忖度cǔn duó57.蹉跎cuō tuó 58. 挫折 D 1. 呆板dāi 2.答应dā 3.逮老鼠dǎi 4.逮捕dài 5.殚思极虑dān 6.虎视眈眈dān 7.肆无忌惮dàn 8.档案dàng 9.当(本)年dàng 10.追悼dào 11.提防dī 12.瓜熟蒂落dì 13.缔造dì 14.掂掇díān duo 15.玷污diàn 16.装订dìng 17.订正dìng 18.恫吓dònghè 19.句读dò谀ē yǘ2.婀娜ē nuó 3.扼要è F 1.菲薄fěi 2.沸点fèi 3.氛围fēn 4.肤浅fū 5.敷衍塞责fū yǎn sè 6.仿佛fú 7.凫水fú 8.篇幅fú 9.辐射fú 10.果脯fǔ11.随声附和fù hè G 1.准噶尔gá 2.大动千戈gē 3.诸葛亮gé 4.脖颈gěng 5.提供gōng 6.供销gōng 7.供给gōng jy 8.供不应求gōng yìng 9.供认gong 10.口供gòng 11.佝偻gōu lóu 12.勾当gòu 13.骨朵gū 14.骨气gǔ15.蛊惑gǔ16.商贾gǔ17.桎梏gù 18.粗犷gu ǎng 19.皈依guī 20.瑰丽guī 21.刽子手guì 22.聒噪guō H 1. 哈达hǎ 2.尸骸hái 3.希罕hǎn 4.引吭高歌háng 5.沆瀣一气háng xiè 6.干涸hé 7.一丘之貉hé 8.上颌hé 9.喝采hè10.负荷hè11.蛮横hèng 12.飞来横祸hèng 13.发横财hèng 14.一哄而散hòng 15.糊口hú16.囫囵吞枣húlún 17.华山huà18.怙恶不悛hù quān 19.豢养huàn 20.病人膏肓huāng 21.讳疾忌医huì jí 22.诲人不倦huì 23.阴晦huì 24.污秽huì 25.混水摸鱼hún 26.混淆hùn xiáo 27.和泥huó 28.搅和huò 29.豁达huò 30.霍乱huò J 1.茶几jī 2.畸形jī 3.羁绊jī 4.羁旅jī 5.放荡不羁jī 6.无稽之谈jī 7.跻身jī 8.通缉令jī 9.汲取jí 10.即使jí 11.开学在即jí 12.疾恶如仇jí 13.嫉妒jí 14.棘手jí 15.贫瘠jí 16.狼藉jí 17.一触即发jí 18.脊梁jǐ19.人才济济jǐ20.给予jǐyǔ21.凯觎jì yú 22.成绩jì 23.事迹jì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 近代代表方言为标准河南话,与普通话发音完全一致,圆润、宛转,在豫剧节目中的对白中使用,实际上并不存在使用人群。然而标准河南话是在郑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沿京广铁路地区,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驻马店,口音接近郑州话。尚有洛阳城市话,洛阳老城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信阳话等。 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 河南方言属于北方的地方话。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实,没有过多变化.河南方言接近普通话,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不见,在英语中可见。有一部分在韵母和声母的区别上,除了在某些字的发音不同外,大部分为语调不同。 即普通话中的1234声对应河南话的3214声 普通话转换为河南话的简单方法。由于空间内部的相对封闭性,各市县又形成了稍微不同的方言。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一、语音(音变,调变,儿化音) 形同义异的单音节词语 1.中(zhōng)普通话里“中”的意义主要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持续状态等义。虞城方言里,“中”的声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

2.花普通话中,“花”的意义主要有:花朵、花费等意义;虞城方言中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男子很风流,行为不端之意,读上声调。例如:他这个人呀,花类很!。 3.得普通话作实词的“得”有“得到、适合”等意义。虞城方言里的“得”读作dēi,调类为上声,它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的意思。例如:他家得哩很。就是“他家很富有或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意思。 4.烧“烧”在普通话和河南方言里都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之意,在虞城话里还有“由于变得富有或得势而忘乎所以”的意思。上声调。例如:你烧啥烧?有什么可烧的? 6.寻“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虞城话中读作xin,阳平,专指“找对象”,如有人这样问你“你寻上没有?”就是问你找没找到对象。 7.喷“喷”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在虞城方言里,“喷”读作阳平,既有“聊天”之意,又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例如:①咱们喷喷吧!②别听他瞎喷! 8.板“板”在普通话里是名词,指“片状的较硬的物体。”虞城方言里的“板”读作阳平,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这个意义外,它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扔掉”。例如:赶快把这脏东西板了! 9.瓤“瓤”在普通话里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虞城方言里除了这个意义,还有“不好,软弱”的意思,读作阳平调。例如:①他开车的技术真不瓤。②他瓤得很,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发音在英语中可见 形同义异的双音节词语 1.光棍“光棍”在普通话中是“地痞、流氓”之意(它与“光棍儿”意思不同),虞城方言里“光棍”有“厉害、凶狠”之意,“光”读作入声,“棍”为阳平。例如虞城话“你光棍啥?”就是普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你?” 3.老婆虞城方言里“老婆”一词若把“婆”读成儿化,就不再是普通话里“指男子的配偶”之意,而是“老年妇女或老太太”的意思了。如:这个老婆儿真有意思。方言里就是“这个老太太真有意思”之意。 4.喝汤“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5.回来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在虞城话里除了有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还有“以后或过段时间”之意。比如,“这事回来再说吧!”在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事以后再说吧!”的意思,“回”读作入声,“来”读作轻声。 6.老头儿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人的配偶”之意。“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7.不管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思。例如:小王能跳上去,小张不管跳上去。“不”读作阳平,“管读阳平 8.力量虞城方言里“力量”的“力”读作入声,它除有普通话“力气、能力”之意外,还有“好、干净利落”之意,并且可以重叠为“力力量量”,意思仍为“好、干净利落”。例如:他把事情办得力力量量哩。意思就是“他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义同形异的单音节词 1.白在河南方言里,“白”读作入声调,是“别、不要”的意思,例如:你白说了,我早就着

方言对于普通话推广的影响

方言对于普通话推广的影响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中国语言的发展的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了解到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同时,本学期我进行了普通话的测试,使我对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关键字:普通话推广方言因素影响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这是由于中国很早就统一了语言,而各个地区又由于其自身的传统和习惯而保留了自己的一部分特点,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所以我们称之为“方言”。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 普通话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推行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从推广的广度还是学习质量的深度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仍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飞速普及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国家标准语的普及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话的推广有其无可代替的优势。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的推普过程中,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仍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诸多碰撞,我国的语言文明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着。 一、七大方言简介 (一)北方话区 北方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它以北京话为代表,又叫北方方言或官话,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和西南各省区,占汉语分布面积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方言。在语音方面,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二)吴语区 吴语也叫江浙话,从现在的影响看,应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邻的赣东北、闽北地区,安徽省南部十余个市县也穿插 分布有吴语。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是北方话之外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语音方面,声母最主要的特征是中古全浊声母至今仍保留浊音音位,全浊声母在起首或单念时通常清化,即“清音浊流”,只在词或语句中维持浊音。清塞音爆破性较其它汉语强,韵母在吴语是以单元音为主体的 (三)湘语区 湘语也叫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少数

普通话考试常见量词及名词搭配(一)

普通话考试常见量词及名词搭配(一) 1、台tái 计算机、医疗设备(套)、汽车(部、辆)、钢琴(架)、摄像机(部、架)、演出(场)、话剧(场)、杂技(场)、节目(场、套) 2、套tào 衣服(件)、西装(件)、房子(间、所、座)、家具(件)、沙发(对)、餐具、书(本、部)、邮票(张)、医疗设备(台)、节目(场、台)、试题(道、份) 3、条tiáo 绳子(根)、项链(根)、辫子(根)、裤子、毛巾、手绢儿(块)、肥皂(块)、船(只)、游艇(只)、蛇、鱼、狗(只)、牛(头、只)、驴(头、只)、黄瓜(根)、河(道)、瀑布(道)、山脉(道)、道路、胡同儿、伤痕(道)、新闻、信息、措施(项)、命令(道、项) 4、头tòu 牛(条、只)、驴(条、只)、骆驼(只)、羊(只)、猪(口) 5、位wèi 客人、朋友、作家(名) 6、项xiànɡ 措施(条)、制度、工作(份)、任务、技术(门)、运动、命令(道、条)、比赛(场、节) 7、张zhānɡ 报纸(份)、图画(幅)、相片(幅)、邮票(套)、扑克牌(副)、光盘、大饼(块)、脸(副)、嘴、网、弓、床、桌子 8、只zhī 鸟、鸡、鸭、老鼠、兔子、狗(条)、牛(头、条)、驴(头、条)、羊(头)、骆驼、(头)、老虎、蚊子、苍蝇、蜻蜓、蝴蝶、手表(块)、杯子、船(条)、游艇(条)、鞋(双)、袜子(双)、手套(副、双)、袖子、球拍(对、副)、手(双)、脚、(双)、耳朵(对、双)、眼睛(对、双)、翅膀(对、双) 9、支zhī 笔、手枪(把)、蜡烛(根)、筷子(根、双)、香(根、盘)、军队、歌 10、座zuó 山(道)、岛屿、城市、工厂(家)、学校(所)、房子(间、所、套)、桥、石碑(块)、雕塑、大钟(口)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非诚勿扰)女嘉宾出场音乐响起),后音《各位朋友欢迎普通话代表队粉墨登场》甲出场 甲: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我叫飞飞,我在这里给您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后音《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有请河南话代表队闪亮登场》,(非常勿扰男嘉宾出场音乐起,出去四个人员背对观众,一个人拿把折扇,一个接一个打开,一起转身戴墨镜面对观众,乙出现在四人后面,四人让出一条路给乙,紧跟乙后面,音乐停) 乙:咦,我哩个娘哎,咋嫩些人啊?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大家都知道我是河南人,那我用标准的河南话给大家问声好,nice to meet you,谢谢!!听听这掌声,还是河南话让人得劲哪,其实有时候我就纳了闷了,你说说河南人最多,在外务工的大多数也是河南人,在外上学的也是河南的帅哥美女,为啥不把河南话作为通行全国的方言呢?还搞啥普通话证?这不是气末人是干啥?有本事你让一个北京的来考河南话证?弄不死他!今天来和普通话代表队交流交流,还得说普通话,嗨,别嘴!!! 甲:你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的飞飞,请多关照!! 乙:奥,奥……合着你就是来学河南话的仆人啊 甲:你怎么骂人啊? 乙:我没有骂你啊,我来问你,你是不是人? 甲:是

乙:你是不是会说普通话?是不是来和我交流河南话的? 甲:是的呀 乙:那不就结了吗,会说普通话的人,简称仆人,这是河南话亲密的方言简称,大家伙说是不是?? 甲:奥,原来如此,对,对,我是仆人。 乙:飞飞先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普通话? 甲:普通话啊,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以北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乙:奥,原来如此啊,可是我老是感觉自己说普通话和听见别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别扭! 甲:那是必须的呀,别扭别扭,你不别怎么扭啊?你还是说得不够多,而且你接触的也大都不说普通话,说起来肯定呀,别……..扭! 乙:可是我感觉普通话没有亲情味,满是指令,命令,指责,凶巴巴的,一点也不好 甲:为什么呢? 乙:有一次我们系配合学院去参加驻马店一个重要节目演出,领导我们的学校某学生组织部门,在他们那我是看不出普通话有一点点亲情味,老是站在那里以为自己是中央首长,还说着话,对,就是普通话。甲:说的什么啊?你讲给大家听听呗 乙:站在那里,这样啊《动作》,你们几个干什么呢?你们几个快点给我搬东西?你们几个哪个系的?是不是想扣分了?你听听有点亲情味吗?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讲解学习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 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 (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1、方言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

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 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我们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这就不无道理了。如果仔细推敲,其实,地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二、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1、定位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