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秋水》注释、分析

《庄子·秋水》注释、分析

《庄子·秋水》注释、分析
《庄子·秋水》注释、分析

秋水(节选)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

“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他激烈

批判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

的本质。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华丽,

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重大

的影响。《庄子》一书共33篇。相传其中“内篇”7篇

为庄周所作,“外篇” 15篇和“杂篇” 11篇为庄子门

人和后来学者所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①。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

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②,望洋向若而

叹曰③:“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⑤,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⑦,拘于虚也⑧;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⑨;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⑩。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以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作品注释】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结构,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

②旋其面目: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旋:转,转变。

③望洋:仰视的样子,也作“望羊”“望阳”。若:即海若,海神。

④莫己若: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即谓我也。

⑤少仲尼之闻:认为孔子的学识少。闻:学识、学问。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义行轻。伯夷:商代诸侯孤竹君的长子,因商亡不食用粟,饿死在首阳山。历来被封建社会看作义士的典型。少、轻: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子:您。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难穷:难以穷尽。穷:尽。

⑦以:予。语(yù):谈论。

⑧拘:拘束,局限。于:被。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⑨笃:固,局限。时:时令。

⑩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束于教也:受教育的束缚。

?尔:你。崖涘:河岸。

?乃:才。丑:鄙陋。

?尾闾(lǘ) :神话传说中排泄海水的地方。

?已:停止。虚:虚空。

?过:超过。

?自多:自我夸耀。多:赞美,自负。

?“自以”二句:我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禀受了阴阳之气。比:并列。形:身形。

?“方存”二句:正存有“自己所见甚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奚以:何以,怎么。

?礨(lěi):小空穴。

?稊(tí):一种形似稗的草,实如小米。大(tài)仓:储粮的大仓库。

?号物之数谓之万:称物的数量叫作“万”。号:称。

?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处:居,占。焉:于此(于万物之中)。

?人卒九州:人遍布九州。卒:尽。九州:天下。

?“谷食”二句:谷物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

?人处一焉:人类所居之地只占谷食所生、舟车所通之地中的万分之一。一:承上言,意指万分之一。

?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毫末:毫毛的末梢。

?所连:所连续统治的事。

?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所劳:所劳碌的事。

?尽此矣:全在这里了,意谓全是马体之毫末。尽此:尽于此。

?“伯夷”句:伯夷辞让君位是为了名声。

?“仲尼”句:孔子谈说天下是为了显示渊博。

?“此其”二句: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的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作品分析】

庄子的《秋水》篇由河伯与北海若的七则对话组成。它利用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此文节选了河伯与北海若的前两则对话,第一则写河伯处小自以为大,北海若处大而自以为小,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接着用黄河、北海和天地的对比,显示宇宙的辽阔,开拓人类的心胸,使人游于无穷的世界:第二则写河伯与北海若对天地毫末的不同认知,说明万物时空是无穷的,不可以用人为的大小长短观念去衡量。文章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过分强调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导致不可知论。

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是此文的第一大特点。文中虚构了河伯和北海若两个神话人物,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展开说理。将深奥玄妙的人生哲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河伯是个受生活环境局限见识浅陋、自以为是的俗人形象;北海若是个博学深邃、视野广阔的智者代表。援譬设喻逐层推进是本文的第二大特点。文章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同时,从河海之比,引出大小之比,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层推进,引人联想,发人深思。此外,大量的排比句和反诘句的运用,使文章气势磅礴。哲学散文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在先秦诸子乃至整个散文史上都是少见的。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文章的主旨,并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2.本文的艺术特色是怎样的?

【链接】

宋·罗勉道《南花真经循本》

《庄子》为书,虽恢谲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合,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奇之,顾其字面,自是周末时语,非复后世所能悉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