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计划及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750.04 KB
- 文档页数:10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中药材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确保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和产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个中药材种植的实施方案,包括选址、土壤改良、种苗选用、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选址1.气候条件:中药材对气候的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年平均气温在10℃~25℃,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
2.光照条件:中药材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选址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树荫和建筑物的遮挡。
3.地形地貌:中药材一般较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因此选址应选择地势低洼,水源丰富的地方。
4.土壤条件:中药材一般喜欢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因此选址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适宜的地方。
二、土壤改良种植中药材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具体措施如下:1.施肥:在种植前的秋季,应根据土壤的特点进行施肥。
一般建议使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秸秆等,将其与化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翻地松土:使用翻耕机对土壤进行翻松,打碎土块,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3.调整土壤酸碱度:根据不同中药材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施加酸性或碱性的调节剂,使土壤的pH值达到适宜的范围。
三、种苗选用中药材种苗的选用对后期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
种苗选用的原则如下:1.健康无病虫害:购买健康无疾病和虫害的种苗,以防病虫害的传播和影响产量。
2.适应性强:选择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能力强的种苗,以提高存活率和产量。
3.草龄年轻:选择草龄年轻的种苗,一般建议选择2年内的种苗,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效果。
四、施肥管理1.按需施肥: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合理施用不同种类的化肥。
2.时间适宜:施肥的时间应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建议在生长旺季和雨水充足的时候施肥。
3.施肥方式: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种植前施入一部分基肥,随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追肥。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土壤调查和改良:选取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土壤调查分析,明确土壤质量和养分状况。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养分含量,调整土壤pH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材料准备:准备种子或种苗,选择品质好、无病虫害的种子或种苗。
同时准备用于育苗或直接种植的种植床和容器。
3.防治措施: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种植地进行杂草清理和病虫害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和施肥方法,做好预防工作。
二、种植技术1.播种方法: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种类,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对于大粒种子,可以直接撒播在种植床上。
对于小粒种子,可以在温室内进行育苗,然后移植到田间。
2.种植密度: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和品种要求,确定种植密度。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施肥方法:根据土壤质量和中药材对养分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可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并根据生长阶段进行施肥。
4.灌溉管理: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工作。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避免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造成的生长不良。
5.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情况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使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等绿色防治方法。
6.控温保护: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中药材,可在寒冷的时候设置遮阳棚,保持较高的温度,或者在高温的时候采取喷灌降温等措施。
7.采收和储存:根据中药材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确定采收时间。
合理采收的中药材,进行晾晒、烘干和储存等工序,确保其保质期和品质。
三、质量控制1.农药残留: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农药使用操作。
保证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2.品质检测:对于种植后的中药材进行品质检测,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含量等指标,以确保中药材的品质。
3.质量记录:做好质量记录工作,包括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信息记录,并与中药材的品质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中草药种植实施方案一、选址中草药种植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选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选择有污染或者受到工业废气影响的地区。
其次要考虑气候条件,选择适宜中草药生长的地方,比如温度适宜、降水充沛的地区。
二、土壤改良中草药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证中草药的生长需要。
三、种子选择在种植中草药时,要选择优质的种子。
种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要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高产性的种子,确保种植效果。
四、种植方式中草药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两种。
在选择种植方式时,要根据具体的中草药种类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来进行选择,确保种植方式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五、管理措施在中草药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来保证中草药的生长环境。
同时,对于中草药的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也要做到及时、科学。
六、收获和加工中草药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植株生长期的成熟期。
在收获时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损坏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收获后,还需要对中草药进行初步加工,如晒干、烘干等,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
七、市场销售在中草药种植实施方案中,也要考虑到中草药的市场销售问题。
可以通过合作社、农产品市场、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来进行销售,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中草药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选址、土壤改良、种子选择、种植方式、管理措施、收获和加工、市场销售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科学实施,才能取得中草药种植的良好效果。
小学中草药种植实施方案一、引言。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在小学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中草药的种植与利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因此,制定一套小学中草药种植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选择适宜的中草药种植地点。
在校园内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进行中草药的种植,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肥沃。
可以选择学校的花园、阳台、或者空地进行种植。
2. 确定中草药种植的种类。
在种植前,需要确定要种植的中草药种类。
可以选择一些易于种植且对学生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比如薄荷、迷迭香、鼠尾草等。
3. 准备种植工具和材料。
在进行中草药种植之前,需要准备好种植工具和材料,比如盆、土壤、种子、水壶、小铲等。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准备这些工具和材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进行中草药的种植。
在准备好工具和材料之后,可以开始进行中草药的种植。
首先要将土壤放入盆中,然后在适当的位置撒上种子,轻轻覆盖一层土壤,最后浇上适量的水。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
5. 日常管理与护理。
中草药种植后,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与护理。
包括定期浇水、除草、施肥等工作。
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进行这些管理与护理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6. 观察与记录。
在中草药生长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与记录。
观察中草药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高度、叶片的颜色、花朵的开放情况等。
通过观察与记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7. 中草药的利用。
当中草药长成后,可以进行中草药的利用。
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采摘、晾晒、保存中草药,并且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中草药制品,比如薄荷茶、迷迭香油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可以让小学生在种植中草药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中草药的种植与利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中草药种植方案第一篇:中草药种植方案和平牧场中草药种植方案根据中药材市场的变化,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我场绿色农业体系发展,根据牧场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牧场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指导,农艺、农机、水利等措施相结合,集成高产技术,树立典型示范区,辐射周边,积极推中草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我场的中草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牧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1、培训核心示范户90户以上,辐射带动种植户400户以上。
2、总结一套适合和平牧场的中草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3、种植中草药3万亩,家庭农场实现利润1800万元。
三、实施具体要求依据牧场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产实际的需要,紧紧围绕中草药作物的植物保护、土壤耕作、肥料、品种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1、注重质量,增加投入在实施过程中,把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放在工作首位,克服在实施过程中规模求大,数量求多,水平低,技术标准不高的弊端,做到精细管理,把有限的技术资源,财力资源,集中投放到中草药种植上,不断提高中草药生产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确保人、财、物及时到位,成立了以农业副场长为组长,各管理区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中草药种植发展领导小组。
2、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备春耕生产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务实求效,真正提高牧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质。
在中草药生长关键环节,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真正把中草药种植技术教给职工,增强农户实施技术的理性认识。
3、加大宣传力度,力促全场涉农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做到高起点,高层次,大容量,高标准的做好宣传工作,不但积极向职工宣传中草药种植的重要性,还利用各种手段、媒介,力促全社会涉农力量共同关注中草药种植活动。
种植中药材实施方案
种植中药材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资源。
中药材具有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因此其种植
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制定科学
合理的种植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选址、土壤改良、品种选择、
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探讨中药材的种植实施方案。
首先,选址是种植中药材的第一步。
中药材的选址应当选择远离工
业污染和交通污染的地方,同时要保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其次,土壤改良是种植中药材的关键环节。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采取施
入有机肥、石灰、腐殖土等措施,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提
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品种选择是种植中药材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根据当
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品种,以保证其生长
和发育。
另外,施肥管理也是种植中药材的关键环节。
在施肥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来施入有机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
保证中药材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种植中药材的重要内容。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采取轮作种植、合理间作、清理病虫害等措施,以减少病虫害
对中药材的危害,保证其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种植中药材的实施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选址、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科学
合理的规划和实施。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范文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的种植是中医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中医药种植的意义1. 保护中药资源:中药材的种植可以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减少对野生植物的过度采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提高中药材质量: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可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促进农民增收:中药材的种植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 选址与土壤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地种植中药材,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与苗木选择:选择优质的中药材种子和苗木,确保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3. 种植方式与时间: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时间,合理安排种植计划。
4. 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浇水、除草,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证中药材的健康生长。
5. 收获与加工:掌握中药材的成熟期,采用科学的收获方式,进行初加工和储藏。
6. 资金与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医药种植的扶持力度,为种植者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四、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的推进措施1.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中医药种植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种植的认识和支持。
2. 建立示范基地:建立中医药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周边地区中医药种植的发展。
3. 培训与指导:组织中医药种植技术培训班,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种植知识和技术指导。
4. 加强监管:建立中医药种植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五、结语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种植者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推进中医药种植实施方案,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药种植计划书中药种植计划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中药种植是传统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本项目旨在推动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增加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项目内容:1. 种植规模:计划在项目启动后三年内,逐步扩大中药种植的规模,从目前的100亩扩大到500亩。
2.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种,重点种植有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的中药材。
3. 种植技术: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4. 合作模式: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实行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中药材种植达到规定标准。
5. 市场销售:与中药企业合作,建立中药材的销售渠道,确保中药材的销售和利润。
三、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1.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用于土地租赁、设施建设、种植设备购置和运营资金等费用。
2. 资金筹措:采取多种方式筹措项目资金,包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引入合作伙伴等。
四、实施计划和时间节点:1. 第一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种植品种和合作伙伴,完成初步的土地租赁和设施建设。
2. 第二年:根据种植计划,开始种植中药材,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管理,并与中药企业签订销售协议。
3. 第三年:逐步扩大中药种植规模,提高产量和质量,并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五、风险分析和对策:1. 自然灾害风险: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减少灾害损失。
2. 市场风险: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销售策略。
3. 技术风险: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训农户和工作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预期效益:1.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运行三年后,年产值将达到200万元,利润30万元以上。
2.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传承,提高中药品质和安全性。
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书1000字一、项目概述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的药物资源,具有在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对于保障大众健康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拟在某县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以规范化、科学化的方法培育中药材,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项目环境与定位1.项目位置:某县城北10公里2.特色定位: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3.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种植当地适宜的中药材,包括黄芪、枸杞、人参、桂枝等常见种类,按照标准化种植,保证品质稳定,同时扩大市场对生态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市场需求:目前中国中药材市场供不应求,每年市场需求量均处于增长态势。
据相关统计数据,在2019年,中药材市场规模已达到880亿元人民币,其中经济价值高、具有较强市场需求的熟地、人参、枸杞等品种均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
因此,开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四、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2.资金用途:(1) 购买土地、房屋和农具等设备费用占总投资的30%,即600万元。
(2) 种植成本占总投资的25%,即500万元。
(3) 员工工资、水电费占总投资的15%,即300万元。
(4) 项目开发及管理费用占总投资的10%,即200万元。
(5) 应急预备资金占总投资的20%,即400万元五、经济效益预测1.年产值预测:本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预计第三年可达产值3000万元,预计第五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2.年利润预测:本项目利润前三年预计2,000万元,3-5年达到3,000万元。
3.投资回收期预测:本项目投资回收期预计7年。
六、项目实施方案1. 土地选择:选择土地要注重土质肥沃,充足的景观空间,通畅的交通路线,环境优美,不受污染。
2. 中药材选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提高单株产量,并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3. 保障技术水平:雇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因地制宜调控灌溉,施肥和病虫防治措施。
中药材种植方案中药材是一种草药或植物的部分,用于中医药治疗疾病或保健。
中药材的种植方案对于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中药材种植方案,旨在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一、选择和准备种植地1.土壤要求:中药材多有土壤适应性强的特点,一般选择土质松软、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间的土壤。
另外,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土壤喜好,可以进行相应的土壤调理。
2.光照要求:中药材大多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要选择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的地点进行种植。
二、种子选用1.优良品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中药材品种,比如适应湿润气候的白术、适应贫瘠土壤的黄芪等;2.购买正规种子:为确保种子的质量,应选择正规的农业公司或种子繁育基地购买种子,以避免被假冒劣质种子。
三、育苗与移栽1.育苗阶段:(1)选择合适的育苗基质,一般选用腐熟的废弃农产品或特制的育苗土;(2)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3)适时进行追肥,保证幼苗的养分供应。
2.移栽阶段:(1)移栽时间的选择: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2)定植密度:根据不同中药材的株型和根系结构,合理确定每亩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四、田间管理1.浇水:根据中药材对水分的需求,合理浇水,防止干旱或过湿对生长的不利影响;2.除草:及时进行除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3.施肥: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养分需求,及时施肥,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4.防治病虫害:中药材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采收与加工1.采收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采收部位的不同,确定合适的采收时间;2.采收方法:根据中药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收方法,确保采收的品质和产量;3.初步加工:采收后,进行初步加工,如晾晒、烘干等,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保存。
六、农田环境保护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肥料的养分含量,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环境污染;2.科学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科学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合理利用农残:对于产生的农残,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XX镇XX村今秋冬种植品种及效益分析及种植安排一、白芍:1、白芍又名:芍药、杭芍、亳芍、川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茎,其全株均可入药。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肺经。
功效作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功能主治:肝血亏虚、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等病症,临床应用于月经不调,养血补阴。
白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中被列为上品,原名芍药。
经中记载:“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疝瘕,利小便,益气。
”2、白芍喜温暖湿润气候.栽植时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土壤为好,粘土与低洼地不宜栽种,该品种秋、初冬两季均可种植,每亩需用种苗3000株,可同时套种其它品种,每株种苗:0.45元,每亩种苗需投入:1350元;种收期为:四年,每亩产干品:1200公斤。
现市场收购价:18-20元。
亩产效益:21600元--24000元。
(不含地租)年平均亩产效益:5400--6000元。
3、该品种第2、3、4年可采摘白芍花:1)第2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25--3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900元--1200元;采摘人工2人,300元,亩净利润效益:600元-900元;2)第3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10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4000元;采摘人工4人,600元,亩净利润效益: 3400元;3)第4年可采摘白芍花(干品)150公斤,40元/公斤,亩产效益为:6000元;采摘人工6人,900元,亩净利润效益: 4100元;4、种植、管理、维护、收成、纯利润效益列表分析:1)四年生长期亩种白芍种苗3000株,亩产干品1200公斤,四年品种收成后干品回收价:18--20元/公斤,亩效益:21600元--24000元。
2)四年亩投入6610元(其中种苗费投入1350元,管理、维护费投入5110元)。
亩收益21600元或24000元-亩投入6410元= 亩净利润15140元或17540元,15140元÷4=3785元;17540 元÷4=4385元;平均每年每亩净利润:3785元--4385元;3)白芍花净利润:600元+3400元+4100元=8100元;平均每年每亩净利润:2025元;4)白芍种收4年每亩净利润为:5810元-6410元(不含地租)。
5、白芍的田间管理:1)中耕松土:种苗种下后,第1年中耕除草2-3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
10月下旬,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以利越冬。
2)追肥:第2年起春上追磷钾肥1次,10-11月间,追有机肥1 次,中耕除草1次;第3年11月施复合肥1次,中耕除草1 次;第4年收获前追肥1次,3月下旬施复合肥1次,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中耕除草1次。
施肥时,宜于植株两侧开穴施下。
3)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不宜晨浇)。
4)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5、白芍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危害叶片,使病株叶片早落,造成白芍生长衰弱。
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剪除,清除落叶并带离种植区域处理。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喷洒。
2)蛴螬、金针虫:主要出现在春末及夏季。
蛴螬属地下虫,可可用辛硫磷乳油兑水喷打,出现金针虫,可用甲基异柳磷兑水喷打。
二、玄参:1、玄参又名:元参、浙玄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玄台、元参,为玄参科草本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以根入药。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神农本草经》中玄参(元参)被列为中品,经中记载:“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本草纲目》中言其:“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目前市面上有上百种的中成药以玄参作为原料,其市场需求极大,但每年的产出远远无法满足其需求,加上该品种出口份额的较大,故种植前景广阔。
2、该品种春季种植,生长收成期1年。
亩用种苗60公斤,9元/公斤,亩投入:540元,生长1年可亩产干品300公斤。
现市场收购价为:11元/公斤,亩效益为:3300元。
3、种植、管理、维护、收成、纯利润效益列表分析:说明:1)1年亩种种苗60公斤,亩种苗投入:540元,每亩产干 品300公斤,收购价:11元/公斤,亩效益:3300元; 2)玄参为套种在白芍种植地的品种;3)故旋耕、起垄、施肥、除草、生物杀虫剂等人工费用已 在种植白芍中的成本中计算;4)玄参在白芍种植地里实施套种,可连续种植2年;5)除去人工成本,每年每亩净利润效益为:1810元。
(不含地租)4、玄参的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玄参苗种植后2个月,需进行1次中耕除草,中耕时不宜过深,以免伤根。
2)追肥:苗生长3个月后,每亩施复合肥1袋(50公斤),6月以后,以施磷、钾肥为主,每亩施肥1次,用过磷酸钙50公斤。
3)培土:培土可保护子芽,使子芽增多,芽瓣闭紧,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提高子芽质量;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湿抗旱和保肥等作用。
培土一般在6月中旬施肥后进行。
4)灌溉排水:干旱时需灌溉,保证水分,以利生长;在多雨季节时,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
5)打顶:玄参开花后,应将花须摘除,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增大。
5、玄参病虫害防治:1)斑枯病:种下当年 4月中旬开始发生,发病时叶片卷缩干枯,可用波尔多液按1∶1∶100喷打,或用65%可湿性代森锌600倍液,7-10天喷打1次,连喷3次。
2)白绢病:又名“白糖烂”,为害根部。
4月下旬发生,7- 8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在病穴内用石灰水或石灰粉消毒;再用井冈霉素进行喷打防治。
3)红蜘蛛:当年6月开始发生为害,7-8月高温干旱时更甚,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发生初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0%双甲脒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金丝皇菊:1、金丝皇菊为菊科菊属植物,以花入药。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肺经。
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菊中之“菊中皇后”。
其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可消暑生津、袪风、润喉、养目、解酒,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
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
《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皇菊,可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本草纲目》中记载:皇菊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2、该品种每年四月种植,十月收获。
可与白芍套种,套种时每亩可种植2000株,每亩可收干品: 100公斤,收购价:80元/公斤。
亩产效益:8000元-9600元。
3、种植、管理、维护、收成、纯利润效益列表分析:说明:1)7个月亩种种苗2000株,亩种苗投入:800元,收购价: 80元/公斤,每亩产干花100公斤,亩效益:8000元;2)金丝皇菊为套种在白芍种植地的品种;3)故旋耕、起垄、施肥、除草、生物杀虫剂等人工费用已在种植白芍中的成本中计算;4)金丝皇菊在白芍种植地里实施套种,可连续种植2年;5)除去人工成本,每年每亩净利润效益为:4950元。
(不含地租)4、金丝皇菊的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田间、坡地栽植的金丝皇菊,生长期间要加强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 5次中耕除草,分别在5-9 月各进行 1 次,按照“除早、除小”的除草原则,避免杂草影响金丝皇菊植株的长势。
用除草剂清除沟内杂草时,注意关注天气预报,保证施除草剂后1天内不遇雨。
2)水分管理:金丝皇菊忌积水,若夏季雨水过多形成积水,则易烂根死亡。
因此,应加强排水管理,每次下雨前后要认真检查,确保垄沟排水畅通。
在花期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
3)适时追肥:金丝皇菊喜肥,在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生长势较强,因此,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还应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追肥。
第1次追肥打顶后进行,每亩可施45%硫酸钾复合肥 25公斤,第2次应于8月中下旬在垄沟内每亩撒施复合肥25公斤,第3次是在孕蕾期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5、金丝皇菊的病虫害防治:1)褐斑病:又名黑斑病、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华南地区5-10月均会出现该病。
发病初期可喷1%波尔多液作保护剂,发病后用50%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胶悬剂1000倍喷洒,防效特好。
2)斑点病:又名叶斑病。
初现针头状褪绿成浅褐色小点,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边缘紫褐色,防治方法同褐斑病。
3)枯萎病:感病后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失绿发黄失去光泽,稍显不正常后全株枯死。
该病属于土传病害,发生适温27-32℃,高温多雨发病较重。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及轻病株要用 50 %多菌灵粉剂200~400倍液加井冈霉素或恶霉灵1000倍液淋灌土壤,也可喷洒植株。
4)菊小长管蚜:又名菊姬长管蚜,成虫赤褐色至黑褐色,每年4~ 5月和9~10月是繁殖期。
可用50%辟蚜雾2000倍或20%氯氟氰菊酯2500倍。
5)黄胸蓟马:成虫橙黄色或黑褐色,翅狭长有长缨毛,高温干旱时发生,可用20%菊杀乳油或40%速果乳油2500倍防治。
6)土蚕、青虫、黏虫:可用20%氯氟氰菊酯2500倍药液喷打,或甲维生-虫螨腈2000倍药液、虱螨脲2000倍药液喷打。
四、四年每亩总净利润效益:1、白芍4年种收每亩净利润效益:5810元至6410元;2、玄参每年每亩净利润效益为:1810元。
可套种2次,每年1次,1810元×2=3620元;3、金丝皇菊每年每亩净利润效益为:1810元。
可套种2次,每年1次,4950元×2=9900元;4、白芍4年种植套种玄参2年(2次)种植净利润总额:3620÷4=905元;905+5810=6715元;905+6410=7315元。
5、白芍4年种植套种金丝皇菊2年(2次)种植净利润总额:9900÷4=2475元;2475+5810=8285元;2475+6410=8885元。
6、白芍4年种植套种玄参2年(2次)种植每年每亩净利润总额为:6715元至7315元。
7、白芍4年种植套种金丝皇菊2年(2次)种植每年每亩净利润总额为:8285元至88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