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重点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63.00 KB
- 文档页数:48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全解析》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与社会对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历史部分1. 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掌握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所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
- 夏商周时期:认识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掌握西周的分封制。
- 春秋战国时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主张。
- 秦汉时期: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措施和意义;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认识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了解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认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 宋元时期:知道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 明清时期: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认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 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 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新文化运动: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3. 中国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认识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一、基础知识1.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从古猿进化来。
3.进化的先后顺序: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产生人脑形成4.直立行走:促进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直接因素。
5.劳动:在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诞生的标志。
7.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
8.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
9.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体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以打制石器为主并使用少量磨制石器,拥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
10.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采集、狩猎。
(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1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
(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2.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13.原始人的几种意识①宗教意识:尸体周围撒红色粉末。
②审美意识:山顶洞人的项链。
③科学知识萌芽:小口尖底瓶④狩猎生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4.山顶洞人的骨针:体现磨光和钻孔技术。
15.《吉尔伽美什》:古代西亚或两河流域的史诗。
16.《荷马史诗》:古希腊的史诗——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17.炎帝(神农氏):农耕、医药、陶器、集市。
18.黄帝(轩辕氏):宫殿、车船、衣裳、打井。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9.嫘祖:养蚕抽丝技术。
20.禹:①划定“九州”,铸造“九鼎”;②涂山召见首领;③诛杀防风氏。
21.启: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22.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尧 舜 禹(禅让)。
禹 启(世袭)。
23. 大禹治水方法:疏导法。
启示: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
2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
二、大问题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基础知识1.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地跨亚、非。
初中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和社会是初中学科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历史和社会科学,学生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现象,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素养和社会思维能力。
下面将梳理初中历史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1. 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列国争霸、百家争鸣、儒家的兴起- 儒家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 法家思想家:韩非子2.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始皇陵-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汉高祖、汉武帝、丝绸之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的争霸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和社会变迁4. 唐宋元时期- 唐朝的繁荣: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科举制度- 宋朝的兴起:北宋、南宋、科技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忽必烈、元朝政治制度5. 明清时期- 明朝的兴盛和衰亡:明成祖、郑和下西洋、明朝文化- 清朝的统治:满洲族入侵、乾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二、历史地理知识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中国的版块构造和地震分布- 中国五大河流: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 中国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峡地区、秦岭山脉2. 世界各大洲和重要国家- 亚洲:中国、印度、日本、韩国- 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非洲:埃及、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 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三、社会科学知识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本、自然资源、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差异-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2.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和职能- 民主、专制、共和制度的区别-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独裁政权3.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结构:家庭、学校、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关系- 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变化通过对初中历史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学生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和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社会思维和综合素养。
历史与社会七上知识点(第1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地图三要素:2.社区: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聚落:(1)聚落种类: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
(3)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因素:①村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
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②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如云南傣族的高脚楼,悬离地面,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墙厚窗小,适应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又如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
(4)乡村类型: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产业分别是种植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
(5)乡村和城市的差异:2.区域联系:(1)原因: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人文环境也不同(必要性)。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目的)。
各区域加强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意义)。
(2)内容(表现):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联系。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常见的地图种类: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电子地图、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2.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平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
3.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它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地势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6.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种类的地图。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对现在的事情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指向标定方向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0N00 (赤道)300S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W ES图例和注记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汇总历史和社会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古文明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和珠江文明,分别发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2.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以靠近恒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闻名。
3. 埃及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以金字塔、石像、墓葬等建筑和艺术作品而闻名。
二、古代帝国与王朝1. 中国古代王朝:中国的古代王朝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的制度和历史事件。
2. 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古代最重要的两个帝国,分别对政治、哲学、艺术、科学等领域有着巨大影响。
三、世界历史事件1. 古代战争与征服: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比锡斯海战、罗马帝国的征服战争、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战争等。
2.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15世纪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以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和重拾古代文化为特点。
3. 大航海时代: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远洋航海和探险的时期,开创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地时代。
4.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的一场革命运动,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四、人类社会发展1. 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标志着人类定居的开始。
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国发生的一场工业变革,推动了机械制造业和工业化的发展。
3. 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代表是信息技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国际组织与合作1. 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由会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保护人权等重要任务。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形成- 种族的迁徙和文化的传播2. 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河流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黄河流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爱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古代奴隶社会的基本特点-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三纲五常思想-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时代的基本特点-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 教会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衰落3.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实施-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起义的兴起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发展1.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兴起-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2.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影响3.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殖民地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和冲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与冲突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和冲突- 社会主义国家的互助合作和独立自主- 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化的影响以上是初三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全面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1.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有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2.社区的类型有:①功能社区:(围绕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
如: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农场、生活小区等。
) ②自然社区: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
如:村落、城镇等。
③行政社区: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
如:街道、乡、县、市、省、大洲3、北京的中关村是高科技园区;上海的南京路、深圳的华强北都属于商业区;明阳小区属于生活小区;王村属于农村社区。
4、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功能:(选举、投票人大代表);经济功能:(开办商店、工厂、超市等);文化功能:(开办老年大学,开展文艺活动,兴建图书馆,兴建体育设施。
)管理功能:(组织保安巡逻,调节邻居的纠纷,开展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等。
)5、社区交流:主要有物产(山东苹果买到广州)交流,还包括经济、文化(深圳少儿艺术团到香港表演)、信息(上网查阅信息)、技术(从德国引进冰箱生产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的交流。
6、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注记(地图上地理事物的文字说明和数字)7、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8、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
9、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欧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10、世界上的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州。
11、洲界分界线:①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③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④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⑤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⑥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专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一.设问回答:考点1-61、①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160°E②45°N , 165°E的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2、在地球仪上,纬度60°,经度180°的地方有几个?2个3、地图的语言指的是哪三个要素?哪一种判读方向的方法最精准?最常用的是哪种方法?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4、1:250000的比例尺,请用线段式比例尺表示出来‖_____‖0 2.5千米★请你写出画学校\南湖区\嘉兴市和浙江省的平面图,需要用的比例尺各是多少?1:1000; 1:10000 1:100000 1:10000005、同样图幅下,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和嘉兴地图,哪一幅比例尺最大?哪一幅最详细?嘉兴地图、嘉兴地图6、图幅一样的情况下,A图比例尺为1:250000;B图比例尺为1:1800,①比例尺大的是哪幅?②表示实地范围大的是哪幅?③内容简略的是哪幅?B; A A7、P7图1-3中,各举一例图例和注记。
图例:街心花园注记:居委会8、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均位于哪一省?最南端属哪一省?最西端自治区的简称?黑龙江;海南;新9、我国四大海域的从北到南依次是?浙江东临什么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东海10、中国的半球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纬度带?哪一温度带?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带;北温带11、在下列两个相连的成语中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我国的一个省份,写出其简称:①至高无__底捞月②万古长__誓山盟③铁案如__施效颦①至高无上,海底捞月——沪②万古长青,海誓山盟——青③铁案如山,东施效颦——鲁1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哪三级?特别行政区属哪一级?民族区域自治区属哪一级省、县、乡省级; 省级13、“得陇望蜀”中提到省份是?甘肃、四川14、201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普查人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据此普查人员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访谈调查15、浙江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地理位置:浙江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优势:①濒临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16、2010年沪杭高铁开通,它是连接了杭州、上海两大开放城市的纽带。
①杭州在上海的什么方向?西南方②沪杭高铁开通对嘉兴发展有什么意义?*交通更便捷,有力推动嘉兴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嘉兴旅游业等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③“四项自主创新技术,五大施工关键技术,沪杭高铁转体拱桥建设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这说明了什么?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第2课时间强调题:1、1:250000的比例尺,请用线段式比例尺表示出来‖_____‖0 2.5千米★2、请你写出画学校\南湖区\嘉兴市和浙江省的平面图,需要用的比例尺各是多少?1:1000; 1:10000 1:100000 1:10000003.P7图1-3中,各举一例图例和注记。
图例:街心花园注记:居委会还有哪些是注记?考点7-121、玉树地震灾区属于我国哪一省级行政单位?青海省。
发源于该省级行政单位的我们的“母亲河”是?她们共同流经的另一省级行政单位是?四川两“母亲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阶梯,?资源丰富。
一、二阶梯。
水力资源2、气候要素包括?,我国的?区以什么为界线划分南北?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气温和降水。
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建国初我国就十分重视边疆地区建设,“一五”期间修建了“三藏”公路,它们是?;新世纪,又顺利建成了?铁路,进一步推动了?战略的实施。
青藏、新藏、康藏。
青藏。
西部大开发4、我国西北内陆主要是?气候,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地区为?气候,造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温带大陆性。
高原高山。
地势5、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风)?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也使?地区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
雨热同期。
黑龙江北部6、浙江地形以?为主,嘉兴地形以?为主。
浙江/嘉兴气候:?丘陵。
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7、世界面积最大的洲?最小的洲?我国的陆地面积几乎与哪个洲的面积相等?亚,大洋,欧洲8、面积最大的洋是?面积最小的洋是?英国西部、沙特阿拉伯南部面临的洋分别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9、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最大的热带沙漠区?最大的热带草原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的分布地区?亚马逊平原,撒哈拉沙漠,非洲,中国秦-淮以南10、家住平原,?国湄南河平原烙下了“?的印记”,我国的?平原与之极为相似;美国中部平原则打造了“?”的农业生产特色,我国的?地区与之相似。
泰国、稻作文化、长江中下游平原、机械化生产、华北平原11、我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在这里牧民放牧的特色文化是?。
转场12、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及其边缘岛屿的国家是?,这个国家草原平坦辽阔,牧场最突出的特点是?。
澳大利亚、机械化程度高13、干旱的宝地,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景观是?,还分布着一些星星点点的?,为了农业灌溉需要,他们创造了?。
沙漠广布、绿洲、坎儿井而亚洲西部的?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主要运往?(地区或国家)。
这里生活着?(人种),主要信奉?(宗教)。
波斯湾地区、石油、美国、西欧、东亚;白色人种、伊斯兰教14、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城市?,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上述世界各地各有特色,都说明了?,都体现了?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上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15.下列关于我们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①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②浙江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于东南丘陵③浙江在近代曾备受侵略,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曾被开为通商口岸④今天的浙江已属发达地区,已提前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② D.①②③16.下列关于英国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东半球②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③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17.长江干流上有两个省会城市与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说说是哪两个城市?这一事件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武汉和南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最主要的意义)18.新疆和西藏的简称各是什么?西藏所属的地形及其气候类型?新、藏●西藏所属的地形区?气候特点?19.拉萨与嘉兴基本处于同一纬度线,两地的气候大不一样,嘉兴的气候是什么类型?拉萨属于这一气候除纬度位置影响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还受海陆位置和海拔高低影响●嘉兴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受什么因素影响?20.我国对西藏的管理开始于哪一朝代?并设立的管理衙门?元朝:设立宣政院21.请从不同角度列举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措施?★清朝前期,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辨别:与中央共同管理西藏)●1792年,(中央政府)制定金瓶掣签制除以上三点之外,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还有其它措施吗?●清朝皇帝在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经常接见西藏的政教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
补问:清政府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何影响?看《红》本P411.写出我国古代元\清时期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元——设立宣政院;清——设驻藏大臣2.写出我国古代元\清时期对台湾的管理措施:元——设立澎湖巡检司;清——台湾府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考点:13-18时政材料: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BRICS Leaders Meeting)在三亚举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在内的五国领导人围绕着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商讨。
1.列举历史上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其共同作用?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经济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的开辟跟哪一事件有关?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沟通了哪两大洲?在汉代的城市街头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传入中国。
这说明了是丝绸之路作用的哪一方面?张骞通西域;长安;亚欧;文化交流3.新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西藏什么时候(朝代)正式归属中国版图?设立西域都护府;元朝:设立宣政院4.何时(世纪)哪一历史事件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最早达到东方和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分别是?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达伽马、哥伦布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列举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元;指南针、活字印刷术、6.工业革命兴起和新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并列举这两个阶段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兴起阶段:18世纪六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动力(燃煤):(火车、汽船),新阶段:19世纪后半期;电力的广泛运用用内燃机(早期煤,后石油):汽车、飞机7.每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这说明了什么?为此,我国必须坚持哪一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8.主张“仁”和“仁政”的思想家分别是?主张“无为”、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是?主张“兼爱”、“非攻”和“法治”思想家分别是?受秦始皇和汉武帝推崇的学派分别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法家;儒家9、孔子教育思想中分别体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是?为此孔子做了什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广开私学10、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于谁当政时期?为抵御哪个民族侵扰,秦始皇派人修长城?秦长城西起(),东到(),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多为哪个朝代的长城?秦始皇匈奴;临洮—辽东;明长城;为南征哪个民族,秦始皇派人在何地开了哪条人工运河?连接了哪两大水系?经济方面,秦始皇下令以什么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并统一了( )。
越族今广西兴安开凿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圆形方孔;统一了度、量、衡11、西汉在谁统治时期,哪些方面达到鼎盛?为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他颁布了什么?为监督百官他强化了什么制度?为统一思想他采纳了谁提出的什么建议?汉武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推恩令;监察制度;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唐太宗在位时,政治体制上最重要的变化是?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人指的是谁?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和舟分别指什么?这些说明了太宗很重视什么关系?民、君;君民关系▲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主张是?各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收眼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科举制▲他统治时期的盛世,史家誉为“_____”;此外,清朝在民族关系主要采取的政策是?贞观之治怀柔政策现在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主要是缘于哪一王朝创立的哪一制度?隋朝,科举制判断并改错1.孔子主张“仁政”并创造了先进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