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解

析—学校定位与规划

基本要求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观测点解读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指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即大学在明确自身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宏观分析国际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和未来趋势,充分总结学校办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经验和教训,在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学校校情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学校规划:学校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这四个规划可以是独立的,也可在一个总规划中,含这四部分容。

办学特色:学校结合外环境条件,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主要指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传统特色。

涵分析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类型、服务面向等定位,在学校自评中应予以明确表述并相互匹配。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是依据自身的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财物条件等),量力而行;三是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潜力,定位应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办学定位的确定应有明确的佐证材料进行支撑。

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是要确定: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

学科(理工农医管经文等)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等)人才的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平时说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人才的类型是指研究型、应用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服务面向有两层意思:一是培养的人才是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还是服务全国;二是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做基层的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各项具体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学校要制定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单项规划为支撑的完整的规划体系。其中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切实可行,专业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

指标体系

对于学校定位和规划的考察不仅存在于这个观测点,而是贯穿于整个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 过程中的执行与保障情况,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等,考察学校是否理念与实践保持一致,过程与目标明确 统一。考察方式除审阅材料外,还可以通过对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的深度访谈来进行验证。 鉴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合格评估方案中未设置特色项目,但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相关的评 估标准中,注重引导学校培育自身的特色。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表Ⅰ 学校基本情况 表 II

校训、办学思想

表Ⅵ

学校发展规划

格评估指标

解析—领导能力

基本要求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 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教育理念:指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和教育工作者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所持的信念和态度,也是对学校教育 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理念应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领导的治校理念、教师的执教理念、学校的定 位理念、学校的特色理念,以及学校的文化理念等。 涵分析

新增观测点,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综合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管理 能力、执行能力、凝聚人心能力、专业能力等)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 要。新建本科院校多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领导作用非常关键,在本科教育的初级阶段要牢固树立教学中 心地位,处理好高校四项职能的关系: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方向,文化传承与 创新是引领。考察学校领导不仅包括校级领导,也包括中层领导。

学校领导应遵循教育规律,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硬件建设与软 件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成人”与“成才”、规管理与改革创新等的关系,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 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的观念。要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 量标准,并能够切实实行。 主要考察的容包括:

指标体系

(1)各级领导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也是高等学校发 展的任务和要求。这个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的转变。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的时候,学校领导在办学过程中应有先于群众的核心理念,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 (2)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应该做到责任 明确。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真正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 到具体工作中。

(3)各级领导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认 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表 II

校训、办学思想

表 1-1 校领导基本

信息

格评估指标解析—教学中心地位

基本要求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无 涵分析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因此,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教学中心 地位是指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领导及主要管理者对学校教学工作所持的认识、态度和作法,是学校 办学指导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学校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程度的显现,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处理教学工作与其 他工作关系时的准则。

教学中心地位既体现在学校领导在处理教学工作的言论和行动中,也表现在各级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对待教 学工作的态度和认识中;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定位中,也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政策中。 教学中心地位应体现在怎样对待教学工作、怎样对待教师、怎样对待学生三个重要方面。

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可以根据以下容进行考察: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 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 (如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是否

指标体系

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 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师生对学校教 学工作的感受和满意度及对各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评价等。以上工作关键在于落在实处。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格评估指标

解析—人才培养思路

基本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无 涵分析

本观测点主要考察学校能否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区域经济(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 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否形成了清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 观测点属于专家重点考察的“三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围。考察具体 容包括: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学定位核心定位。目标定位是行为主 体为了实现行为规而对多种可能达到的目标所进行的理性选择。目标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 标志着人们对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思考,相对于理念来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学校是否通过各种方式 (例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的讨论和宣传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化到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 和普通师生的观念和意识中。对于不同专业,应用型培养目标如何进行分解与落实,如何体现在专业的培 养计划之中。

(2)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与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 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 格和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体现与高职高专及成熟本科院校的区别。考察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 培养方案的支撑度应关注:教育理念与培养原则,人才培养规格,知识与能力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比例,课外学时学分分配等容。培养方案应从形式和容两方面重视实践教学的质量。

指标体系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 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 程的总和。

它具体包括四层涵义: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 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4)人才培养思路、措施与效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台行之有效 的措施与办法,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培养体系、建立评价系统、形成培养机制。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表Ⅵ

学校发展规划

表 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

表 2-3

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实验区

合格

评估指标解析—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 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无 涵分析

新增观测点,突出产学研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办学方式,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境的培育;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拓展与实际效 果,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师资培养、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产学 研合作的体系化、制度化、互利共赢是发展的方向。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 是否与企(事)业或行业开展多种途径的合作方式,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是否取得 较好的效果。

指标体系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表Ⅶ

校友会与社会合作

表 2-7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格评估指标解析—生师比

基本要求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 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合格标准:18

限制招生标准:22

注: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 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学生数×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学校专任教师数的四分之一) 观测点解读

专任教师: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聘请校外教师:指聘请的国、外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等的教师和退休教师(含本校退休教 师)。聘期为一学期以上。其中,外教,指经学校批准聘请的外籍教师。 涵分析

本观测点除考察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外,还要分专业考察专业教师数量,是否存在不均衡的 现象,尤其是新专业生师比,新专业的师资数量与结构应以能保证新专业的基本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人 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一般来说,新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中,该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的高级职称教师不应少于 2 人。同时学校应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以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规划纲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对 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容。

第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体系,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 教学能力。对高校来讲,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第三,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 身从教。落实和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要大力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指标体系

第四,健全教师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要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 要求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另外,还要制定和完善教师编制标准,加强对校长的管理,促进校长的专业化, 提高管理水平等等。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表 表 1-2 师资队伍概况

表 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人事处) 表 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 表 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表 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表 6-4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表 6-5 普通本科分

专业学生数

格评估指标解析—队伍结构

基本要求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

在编的主讲教师中 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 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合格标准:50%

2.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合格标准:30%

3.符合岗位资格主讲教师比例 合格标准:90% 观测点解读

符合岗位资格: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主讲教师:每学年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给其他层次授课的教师和指导毕业论文、实践等教师不计算 在。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 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 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 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 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 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 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 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 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 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 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内涵解读(参考)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的1号文件“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计算方式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而制定。 一、《合格评估方案》的总体构架 (一)评估方案的构成 《合格评估方案》,由评估方案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结论及其标准等四部分组成。在评估指标和标准中,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合格标准和备注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1个观测点,不设核心指标和“特色项目”。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评估结论的标准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不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其他情况均认定为暂缓通过。 (四)专家投票依据 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专家不得投弃权票。个人投票时掌握的标准为: 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 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五)结论处理: 评估合格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整改方案两个月之内报送评估中心,整改报告一年后报评估中心。我部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暂缓通过的学校,要全面进行整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我部派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给出结论建议。 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全面加强建设和整改,两年后重新接受合格评估。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 评估等级 A B C D 1.专业 设置 1.1建设与调整 ●市场调研 ●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 1.2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 2.专业 教学团 队 2.1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 2.2师资结构 △职称 △学历 △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级或省级师资培训经历 △社会服务经历 △生师比 △双师素质比例 ●专兼教师比例及承担专业课时比例 2.3师资水平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主持或参与教学科研课题 发表论文 3.课程 建设 3.1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 3.2教学内容与课 程体系改革 △能力本位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达标率 ●课程标准 △整合或新开发的课程 3.3教材建设 △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使用率 △教材编写 3.4教学方法与手 段改革 △实践教学比重 △课程设计方案 3.5教学资源 专业教学资源库 △院级以上精品课程网站及教学资源 4.教学 经费与 设施 4.1教学经费△教学经费使用 4.2实训设施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实验、实习开出率 △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 △校外实习基地

5.教学 管理 5.1质量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毕业生跟踪调查 新生素质调研 5.2实习实训管理 ●顶岗实习检查与控制 △实习专业对口率 △实习责任保险投保率 6.规模、 质量与 效益 6.1招生规模●招生规模 6.2知识能力素质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统考合格率 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95%以上 △技能大赛获奖 6.3就业创业与社 会声誉 △毕业生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学生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 7.社会 服务 7.1技术研发△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或科技推广 7.2社会培训●社会培训人次与创收 1.上表48个主要观测点中,标有“●”的是控制观测点,共10个,标有“△” 的是重要观测点,共32个。 2.专业评估的结论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结论标准如下: 优秀:全部观测点中,A≥31,C≤6,D=0;控制观测点均为A;重要观测点中,A≥20,C≤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良好:全部观测点中,A+B≥25,C≤14,D≤7;控制观测点为A+B≥7;重要观测点中,A+B≥19,C≤7, D≤3。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合格(达标):全部观测点中,A+B+C≥27,D≤14;控制观测点均为C或以上;重要观测点中,A+B+C≥19。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不合格:不能完全满足合格条件。

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案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B1 建立联席会议制 度 B2 纳入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 B3 落实一小时体育A1 教育 锻炼时间 管理 B4 建立定期组织综 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 体育运动会制度 三级指标计算公式备注C1是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是 / 否 C2是否制定下发学校体育卫生 是 / 否 工作发展规划 C3体育课开足率实际开设的体育课时数 / 国家规定应开设的体育课时数 C4一小时课外活动落实率 实际组织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次数/ 国家规定应组织 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次数 C5大课间活动落实率大课间活动安排次数 / 教学天数 C6寄宿制学校建立每天做早操制度是 / 否 C7建立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是 / 否 C8是否定期进行巡查是 / 否 C9是否建立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 是 /否 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 C10 运动会召开率年度召开运动会次数/2

A2 条件保障 C11 体育教师配备率实际体育教师数/ 应配体育教师数 C12体育教师接受体育教学岗位培训,接受体育教学岗位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教师数/ 体育教 并取得培训证书的比例师总数 B5 体育、卫生师资配 备与培训 寄宿制学校及 600 人以上非寄宿制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寄宿制学校数/ 寄宿制学校总数 C13 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率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非寄宿制学校数/ 非寄宿制学校总 数 定期接受学校卫生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卫生保 C14 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率 健人员数 / 卫生保健人员总数 C15体育场地达标率 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对体育场地要求的 学校数 / 学校总数 中西部农村体育器材达到率= 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对体育器材要求的 B6 体育卫生设施设 C16体育器材达标率 学校数 / 学校总数 备 城市及东部体育器材达到率= 达到《中学 / 小学体育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要求的学 校数 / 学校总数 C17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达标率 教室采光照明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要求 的学校数 / 学校总数 参照《国家学 校体育卫生 条件基本标 准》中对体 育教师的配 备标准 专职卫生专业 人员指:专 职校医 同上 卫生保健人员 指:校医及专 (兼)职保健 教师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

题目名称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指标体系 姓名孙伟 班级统本物流1101 班 学号课程任课教师 117150030131 采购与供应管理 王鹏物流贸易学院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用户需求个性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新环境,中国的中小 型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以及评价问题便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MRPⅡ、JIT生产、ERP、动态联盟、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出现,体现着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的竞争甚至是整条价值链 的竞 争。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的结盟企业和上游企 业,是核心企业进行采购活动的对象,直接 关 系着企业的采购成本和产品开发,供应商评价问题已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 注。供应商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使企业能够通过科 学、合理的方法对供应商作出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 制定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 本,如何对一个供 应商作出评价以及其供应商体系建立等问题,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十分关注的问 题。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策略评估原则指标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无论对整个供应链来说,还是从单个的企业来看,都至关重要。供应商已成为一种战略筹码,供应商管理也成为造就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谁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加强对供应商团队的管理可以缩短交货 期,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 应变能力。搞好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及管理体 系, 不断优化企业的供应网络,对于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1.1 供应链、供应商管理及供应商质量管理 (1)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合格评估指标解 析—学校定位与规划 基本要求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量化(参考)数据标准及算法 无 观测点解读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指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即大学在明确自身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宏观分析国际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和未来趋势,充分总结学校办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经验和教训,在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学校校情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学校规划:学校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这四个规划可以是独立的,也可在一个总规划中,含这四部分容。 办学特色:学校结合外环境条件,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主要指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传统特色。 涵分析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类型、服务面向等定位,在学校自评中应予以明确表述并相互匹配。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是依据自身的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财物条件等),量力而行;三是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潜力,定位应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办学定位的确定应有明确的佐证材料进行支撑。 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是要确定: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 学科(理工农医管经文等)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等)人才的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平时说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人才的类型是指研究型、应用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服务面向有两层意思:一是培养的人才是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还是服务全国;二是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做基层的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各项具体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学校要制定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单项规划为支撑的完整的规划体系。其中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切实可行,专业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标准(自评2012.3.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稿) 自评 疏勒县职业高中 2012年3月29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条件评估实施办法 一、说明 1.本办法适用于工、农、医、卫、财、林、牧类中等职业学校。 2.制定本办法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教职成[2001]8号文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3.本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设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其中含35个必备三级指标条目(打“*”者为必备指标条目)。 4.评估标准分三个等第。等第“A”属较佳状态;等第“B”属合格状态;等第“C”属不合格状态。各第三级指标均分别采用绝对数或相对比例实行了量化,具有可测性和可控性。 5.对财经类学校,如无指标体系中某些条目内涵时,可按下式 折算总分:X=(N/M)×100 式中:X-该校折算后得分 N-该校实测各条目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合计得分) M-该校实测各条目A等合计得分(或必备条目 合计得分) 注:折算必备条目得分时,将乘以100改为62.7。 6.评估中各项资料数据一律以(2005年-2007年)为准。除个别条目统计需向前移外,不得跨越学年。 二、实施办法 (一)测评要求

1.单项测评:对每项评估条目第三级指标均采用“是”与“否”两级制评分法进行测评,即根据被测对象所处的实际状态,与各等第标准对照,相符时给该等第所设分值,不相符者不给分。不打中间分。低于C等标准计“0”分。 2.综合评估:将单项测评分求和得总分,将必备条目单项测评得分求和得必备条目总分。综合评估采用双分控制法,即每个级别既有各项指标总得分要求,又有对其中各项必备条目指标总得分要求。根据两者相符情况确定相应等级。否则作降等处理(定级标准见下表)。 (二)评估结论的确定依据 1.评估结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三种。 2.综合评估为A级(较佳状态)与B级(合格状态)者均为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合格”。 3.综合评估为C级(不合格状态)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暂缓通过”。 4.综合评估为C级(严重不合格状态)者,为不合格,评估结论为“评估不合格”。

绩效管理--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及解释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及解释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解释 根据《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规定,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现将各项指标的内涵解释如下: 一、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主要计量指标,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基本指标由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等8项计量指标构成。 (一)净资产收益率 1、基本概念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计算公式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 ×100% 平均净资产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数表

四、 发展能力状况24 销售(营 业)增长 率 资本积累 率 12 12 三年资本平 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平 均增长率、 技术投入比 率 9 8 7 环境) 综合社会 贡献80% 20% 3、内容解释 (1)净利润是指企业未作任何分配前的税后利润,受各种政策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少,能够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准确体现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数据曲子与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下同)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数据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4、指标说明 (1)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应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是国际上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 (2)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

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一、合格评估的理念 1、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合格评估的依据 (1)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2)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通知(教发[2004]2号)(4)财政、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 3、合格评估的理念 (1)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 (2)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 二、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 1、努力实现“四个促进” 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达到“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切实体现“二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指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 4、有效进行“一个引导”:引导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三、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及任务 合格评估工作程序主要有五个环节,包括: 1、学校自评。学校根据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2、数据分析。教育部进行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提供基础材料。 3、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走访、座谈等形式,获取学校教学工作的信息,进而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考察完后专家将集中向学校反馈意见。

学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学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注:三级指标评分标准 1.与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交流,使同学们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班级在学习气氛 上有良好改善,成绩有一定提高。0.5分/次,加满为止。(3分) 2.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学习。0.5分/次,加满为止。(3分) 3.学风建设表现突出的寝室(6分) (1)按学分绩点排名(大一25个寝室,大二16个寝室)以绩点为标准, 3.0以上记4分 2.8~ 3.0记3分 2.5~2.8记2分 2.3~2.5记1分 (2)寝室参加院、校活动超过3人次(2分) 4. 班级结对子帮扶活动(4分) 被帮扶同学成绩进步15名以上(4分) 进步10~15名(3分) 进步5~10名(2分) 进步1~5名(1分) 5.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晚自习,0.5分/次,加满为止。(2分) 6. 开展励志教育活动,例如励志讲座等(4分) 班级开展励志主题教育活动超过6次(4分) 班级开展励志主题教育活动4~5次(3分) 班级开展励志主题教育活动2~3次(2分) 班级开展励志主题教育活动1次(1分) 7.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例如各种能够增强思维逻辑、锻炼创造性思维、促进身心 和谐发展的文体活动。(4分) 班级开展素质文化活动超过6次(4分) 班级开展素质文化活动4~5次(3分) 班级开展素质文化活动2~3次(2分) 班级开展素质文化活动1次(1分) 8.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团会(4分) 组织班团会超过6次(4分) 组织班团会4~5次(3分) 组织班团会2~3次(2分) 组织班团会1次(1分) 9.学期平均学分绩点(10分) 3.0以上(10分) 2.8~ 3.0(8分) 2.7~2.8(6分) 2.6~2.7(4分) 2.5~2.6(2分) 10.课堂出勤率(5分) 根据考核记录课堂出勤率超过95%(5分) 课堂出勤率90%~95%(3分) 课堂出勤率少于90%(1分)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附件1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表1 广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代码代表性指标指标性质 创新A1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正向指标A2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正向指标A3专利授权量(件)正向指标A4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A5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正向指标 协调B1总资产贡献率(%)正向指标B2产品销售率(%)适度指标B3民营工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B4工业投资效果系数正向指标B5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逆向指标 绿色C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逆向指标C2单位工业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亿元)逆向指标C3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4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立方米/亿元)逆向指标 开放D1工业出口贡献率(%)正向指标D2工业出口交货值(亿元)正向指标D3广东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正向指标D4外商及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正向指标D5外商及港澳台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正向指标 共享E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正向指标 E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正向指标 E3劳动者报酬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正向指标 E4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正向指标 —1—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A1 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A2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人员数。 A3 专利授权量(件) 指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的件数,是发明、实用新颖、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授权数的总和。 A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A5 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 —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是办学思路的策划者。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办学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思路的支撑和印证。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有三个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1.1学校定位。 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 内涵解读: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恰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专家将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1.2领导作用 观测点1:领导能力。 内涵解读:领导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其内涵是校级领导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和凝聚人心的能力。中层领导对学校办学思路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对教学具有教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观测点2:教学中心地位。 内涵解读:主要考察: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师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师生对主要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评价结果统计;教学工作会议主报告或文件描述。 1.3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省局确定了11个纳税评估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 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 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 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 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 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 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 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完善。 1、销售(营业)收入比值(11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隐瞒收入;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3、市场因素;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营业)成本率(13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高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正确性;8、政策因素等等。 3、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9分) 计算公式: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100%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的变动情况。评估期与基期的销售(营业)成本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估指标说明 为使专业评估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更具导向性,根据温州大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有关精神,在参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评估指标。 (1)专业评估的目的 加大本科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服务转型,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2)专业评估的原则 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坚持条件、过程、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 (3)专业评估的对象 评估对象为学校所有本科专业,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在学校指导下自行组织专业评估。 (4)评估指标与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3项,其中标“*”者为核心指标,共19项,一般指标14项。评估标准共分为A、B、C、D四级,A、C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给出,介于A、C级之间者为B级,低于C级者为D级。 (5)评估结论与等级 评估结论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整改。其具体标准

(6)评估结论的利用 ①在校重点(建设)专业的评估验收中,总分值低于85分者或规定的核心指标中有一项未达到A级要求者,不能评为校重点专业。 ②省市重点建设专业原则上在校重点专业中产生。 ③评估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一般专业,作为校重点建设专业评选的候选专业。 ④评估不合格的专业须限期整改。 ⑤本科专业评估的结论在半年内,如发现有评估依据严重失实,将直接定为整改级别。如在有效期内,教学方面发生重大事故等严重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降级处理。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 ————————————————————————————————日期: ?

附件1 附件1 河南省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名单 序 试点高校名称依托单位名称校外学习中心名称地址 号 1北京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36号 2 北京大学河南省社科联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社科联学习中心郑州市丰产路23号 3 北京大学平顶山卫生学校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平顶山卫生学校学习中心平顶山市光明路桥南 4 北京交通大学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桃源路42号 5 北京交通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6 北京交通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36号 7 北京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南阳理工学院学习中心南阳市长江路80号 8 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心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9 北京理工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洛阳理工学院学习中心洛阳市九都西路 1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中原中路31号 11 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12 北京师范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中心焦作市山阳路998号 1 3 北京邮电大学河南省邮电学校北京邮电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邮电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三全路55号 14 北京语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15 北京中医药大学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学习中心焦作市学生路中医药学校街 16 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仲景国医专修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仲景国医专修学院 学习中心 郑州市惠济区金桥路10号 17 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轻工业学院学习中心郑州市东风路5号 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南省外贸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省外贸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文化路91号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20 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妇女干部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妇女干部学校学习中心郑州市经七路22号 2 1 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22 华中科技大学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华中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习中心漯河市大学路148号 23 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郑州市伏牛路118号 24 吉林大学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吉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学习中心三门峡市文明路东段农行六楼2 5 江南大学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学习中心漯河市郾城区牡丹江路 2 6 南开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河南电大学习中心郑州黄河路124号

新的合格评估方案的解读

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教育部于2012年1月10日发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提出为了切实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开展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通知的发表和文件的下达,标志着酝酿已久的第二轮评估,或者说是对新建院校的合格评估正式拉开了序幕。 为什么要进行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要求的办学模式,在短暂的几年时间里异军突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我国已有独立学院316所,在校生214.8万人。实践证明,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何在快速的发展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甚至关系到生死存亡。开展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加强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制度来检验各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促进独立学院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意识,不断调整办学方法和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合格评估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目的 截止2010年底,没参加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有225所,占789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28%左右。开展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利于促进这类学校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轮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1.实现“四个促进” 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推动“三个基本” 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障。 3.实现“两个突出”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为地方(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4.进行“一个引导” 引导学校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有六条要素: 确立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条件保障、收集质量信息、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和改进。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申办学校和学院投资方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独立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促进独立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定位,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自觉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更好地为社会与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独立学院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强本单位内部的建设、管理和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二)评估工作的原则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院的改革和创新。

评估指标内涵解释

评估指标内涵解释 1、新《方案》的指标体系由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及说明、建议重点考察内容组成,为了方便,能否分别称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 答:不能,因为两个指标体系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结构。原方案的结构是“逐层分解”,即将一级指标分解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再将每个二级指标分解为若干个观测点。现场考察时,重点考察各观测点,然后,根据对各个观测点的评价意见来确定对相应的二级指标的评估结论,再由二级指标的结论确定相应的一级指标的结论。新《方案》则不同,它的结构是效—因—果,考察的流程则是果—因一效。现场考察时,先主要从“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所提供的原始、真实、即时、完整的信息,对院校的成绩与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初步判断,然后,主要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借助于关键评估要素及说明给出的提示,和学校的领导、师生员工、行企业人员一起探究原因、谋划对策。因此,新《方案》对各“主要评估指标”的评价依据是“果”所反映的事实和对“因”的分析。显然,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及说明、建议重点考察内容之间不是逐层分解的关系,所以,不能再沿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的说法。 2、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属行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否要强调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划?

答: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经济发展二者并不矛盾,因此,行业性的高职院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应同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行业经济发展规划。 3、在校生结构与学校办学目标及定位的关系是什么? 答:对于所有高等职业院校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即为什么办高职、办什么样的高职、怎样办好高职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中专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要求、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过杂,势必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发生偏离或混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内涵建设,难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点。 指标体系1.2的“说明”中提出:“全日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主要是强调高职院校要集中精力办好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扩大培训的种类、规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