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要:金融危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对于与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的交通运输设备等

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影响。后危机时代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大国发展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进入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将有较快速度的发展。短期内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汽车、飞机等新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环保、低碳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将获得较快增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巨大。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服务化、信息化、低碳化三大特征。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是: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业的协调发展;以自主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低碳绿色经济助推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绿色经济中图分类号:F42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7-0004-05

一、导论

在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减小,世界经济出现回暖和企稳向好的情况下,经济学家用“后危机时代”来概括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那么在后危机时代,不确定性和动荡的发展环境会对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评价金融危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造成的影响?“十二五”期间,在面对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那些任务?本文试图就金融危机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并结合中国长期发展趋势和短期发展目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走势进行判断。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

装备制造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但金融危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还没有一致的认识。事实上,金融危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影响的行业差异特征非常显著:

第一,在金融危机时期受到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消费品制造行业及工业原料和半成品。2008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而就行业来看,主要是玩具行业和纺织服装出口行业,其中陷于倒闭困境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2009年前两个月,我国服装及相关产品累计出口下降

11%,鞋类产品出口下降2.3%,箱包出口下降7.3%,

玩具下降17.1%,均低于同期出口总额下降21.1%的水平。2009年,我国工业原料和半成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其中,2009年1-2月,化肥出口下降

55.4%,煤出口下降41.6%,焦炭出口下降93.9%,钢

坯及粗锻件出口下降98.9%,钢材下降52%,未锻轧铝下降68.2%。

作者简介:白永秀(1955—),男,陕西清涧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赵勇(1980—),男,陕西府谷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理论与区域发展。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白永秀%赵%勇

□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第二,机械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2008年已超过德国,成为新的机械制造第一大国。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机械制造业销售额为1158万亿欧元,整体增长3%,其中,中国机械制造业销售额惊人增长30%,总额达到2710亿欧元,中国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也达到了17.12%;德国机械制造业2008年销售额增长8%,总额为2330亿欧元,其世界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4.17%;美国机械制造业销售额近2300亿欧元,下降达10%,世界占有率为14.16%。其后,世界市场占有率排名依次为日本11.18%、意大利6.18%。2009年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5万亿元,销售产值10.48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07%、16.11%,产销额均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9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8%,比全国工业11.0%的增速高出2.8个百分点,比全国GDP的增速高出了5个多百分点。

第三,交通运输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小或未受影响。金融危机对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汽车制造、船舶制造、飞机制造行业)的影响很小,汽车产业出现了逆势增长的局面。2009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3.8%,11、12月分别增长20.8%和22.8%。其中通用设备生产总体向好,全年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月份增长1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2009年1-12月,我国轻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2%,12月当月同比增长37.3%,累计增速比1-2月提高13个百分点,当月增速比2月当月提高23.2个百分点。汽车行业产销量均超过1300万辆,其中产量1379.10万辆,销量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船舶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新接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达26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1.6%,居世界第一位,同比提高23.9个百分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金融危机本身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从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金融危机只是对出口导向的一些地区和行业产生了冲击。第二,金融危机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同样是结构性的。对于与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的交通运输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影响,而且在危机情况下发展得更快,装备制造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趋势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一方面需要结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来判断中国装备制造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未来长期走势;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短期经济波动和面临的新的经济环境来进行判断。

1.后危机时代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的优势。

从维持我国装备制造业现有发展规模与水平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但从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角度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自身独特优势。

第一,大国发展优势。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从欠发达水平向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具有规模庞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而且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后阶段,正处于实现重工业化阶段,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重工业化的实现必然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国家政策优势。2009年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并制订了具体的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内容和政策保障。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机遇。一是通过规划将使国产设备占有率得到提高。从

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基础设施建设的设备需求来看,政府提高国产设备的采购比例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二是在国家立项的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中,政府将优先采购国内较为成熟的专用设备,从重点工程的设备需求来看,冶金装备、高端机床及复合加工中心等受益程度较为明显;三是国家建立的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将有助于带动企业加大对于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并提升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四是国家支持政策为基础配套件行业发展提供机遇。一方面通过专项资金来扶持相关企业进行核心零/配件的研发,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支持推动相关企业进行行业整合。

2.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判断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趋势,需要结合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要经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消费三大阶段,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是建设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以建设为主,产业发展、消费是从建设中派生的或从属于建设的。在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产业处于起飞期和发展期,消费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情况近10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发展由城市化建设开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吸引较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当地产业的升级换代。

第二阶段是产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产业发展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调动力和配置能力,产业发展对经济贡献大,城市化建设和消费都受产业的拉动。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就不再从属于建设,开始形成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促进城市化的新一轮发展(“被动城市化”),在过去的10年中东南沿海就是这样。

第三阶段是消费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经济高度消费化,建设和产业都由消费拉动。这一阶段,有形的物质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减少,精神产品消费所占比例将极大地提高,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体,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主动城市化)。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经济。30年前,美国就开始把成本较高缺乏比较优势的物质制造业转移出去,而电子、IT、电信、娱乐、影视等具有精神消费特点的产业发展迅速,与民生、人的发展相关的消费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诸如日本提出由“水泥”向“人”的过渡)。

从总体来看,我国整体上处于从建设阶段向产业阶段转型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期。所以,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进入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将有较快速度的发展。

3.短期内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从短期来看,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因素主要是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而这个阶段也恰好与中国发展的“十二五”阶段相吻合。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如下:第一,经济仍然可以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一是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较高。中国目前大体上刚刚走过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前半程”,仍具备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潜力。根据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工业化阶段基本结束,人均收入要大体达到1200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8%的城市化率相比,我国仍有30个以上百分点的差距。稳妥估计,我国在今后十年左右时期仍有保持较高增速的潜力。二是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趋势未变,使得需求潜力巨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较快速增长的保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将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住房、汽车等快速发展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未变,使得国内需求强劲。同时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也为扩大市场和规模,创造市场需求提供保障。

第二,结构调整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危机的部分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失衡,对于中国来说,一揽子“保增长”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

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冲击的同时,产生了经济“过热”风险,产能出现过剩且通胀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以财政为主的投资刺激政策使得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刺激政策推出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产业总体上仍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这与所处发展阶段有关。金融危机过后,要素成本上升和原有市场空间缩小的压力可能会显著增加,必须在保持和延续原有中低端竞争力的同时,逐步培育和形成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所有这些因素使得结构调整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题。

第三,低碳经济成为新趋势。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不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约7500亿美元)投入到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交通运输和生态基础设施保护等绿色领域,而且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承诺2020年比2005年碳排放减少40%-45%。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面临的资环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减排全球行动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向低碳经济趋势转变,必然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合短期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长期看中国进入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阶段两大因素,可以判断短期内中国制造业发展具有如下趋势:第一,汽车、飞机等新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将会有较大的增长。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将进入加速转型升级的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则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水平,居民消费处于加速释放的时期。汽车、航空、地铁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成为未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推动发展的重要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第二,环保、低碳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将获得较快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性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催生新的能源技术和新兴产业群,围绕着低碳技术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人类有可能展开新的技术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产业布局的首选,各国都在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谁先发展了低碳经济,谁就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

第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巨大。新能源产业是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国务院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对各类投资主体研制开发新能源产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加快项目的核准、备案。将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优先给予土地、信贷等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建设。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4.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

从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将出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制造业服务化特征,也即呈现出“源于制造、超越制造”的特点。按照一般发展规律,制造业服务化包括四个阶段:制造业企业仅提供物品、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服务包”、基于物品的服务向顾客提供与物品相关的服务。与该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从OEM到服务外包的转变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第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特征。一方面管理信息化与技术信息化的融合应用需求将会凸显。国内制造企业将会越发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推向市场的速度和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实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三,装备制造业低碳化特征。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压力,迫使各国都采用低碳技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在这种背景下,必然加强技术创新,推

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新能源汽车等涉及低碳领域的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以低碳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国际市场标准和国家低碳标准以及减少碳排放目标。

四、后危机时代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我国装备制造业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应加快高新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一是不断将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光电一体化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入产品技术之中,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是不断将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融进传统产业之中,实现优质、高效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改造提升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有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水平、工艺和装备水平。

第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业的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加快风险投资、公共信息、营销网络、融资担保、产权保护、孵化器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大力推进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及项目、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制造业集群为依托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促进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的互动化发展,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专业化外包化和集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集群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以自主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重点是加强技术创新,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系统。一是要加大创新基础资源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重视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思路,实行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多元化投资,建立研发和引进、推广和示范、产品检验和技术培训等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二是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教育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在装备产业集群区落户,扶持大企业创办研发中心,提高大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集群创新的激励、决策和运行等机制,促进形成区域性、共生型、开放式的创新网络体系。

第四,以低碳绿色经济助推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目标,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生产方式,进入绿色制造轨道。一是选择正确的机械、热和化学生产工艺及系统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或流程链和系统的资源互通;三是推行绿色生态设计,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四是推动绿色精益生产,减排降耗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约翰·卡斯林:《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2]刘世锦:《着眼长远,促进中国经济更长一个时期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第6页。

[3]刘继围,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第119-126页。

[4]Mathieu.Product Services:FromA Senrice Support-ing the Producttoa Service Supportingthe Client.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1,Vol.16,(1),pp.39-58.

[5]赵群,张翔,李青绵:《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第2期,第147-151页。

[6]武云亮:《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期,第53-54页。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

(责任编辑:自%然)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