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的教育导读课

爱的教育导读课

爱的教育导读课
爱的教育导读课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导读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通过本书的欣赏和导读,理解“爱”的真正含义。

3、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欣赏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对这本书的有效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在你心中,爱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本新书,它将让我们对爱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就是《爱的教育》。

2、简介影响力

1、出示不同版本的书。(课件1)

提问:你看到什么?

追问:这么多不同版本的书,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它不仅在我们中国受欢迎,在其它国家也享有很高在赞誉。

2、这本书的赞誉(课件2)

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书之一

“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3、夏丏尊先生说,他第一次读《爱的教育》时,一边读一边流泪。他当时许下愿心,一定要把这部小说译出来,不光是给孩子

们读,还要介绍给父母们和教师们读,让父母和教师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惭愧的眼泪,感动的眼泪。(课件3)

过渡:由于夏丐尊先生的翻译,我们才有幸读到这么经典的书,影响力这么大的一本书是谁写的呢?

三、简介作者(课件4)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指名介绍)

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学校学习,后来参加了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逐渐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

1868年,他的处女作《军营生活》发表,使他—举成名。这一成功激起了他极大的创作热情,使他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亚米契斯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如《一个教师的故事》、《学校与家庭之间》等,其中《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

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摩洛哥》等。

过渡:我们说文如其人,想要更深刻的了解作家,我们还得回归书本。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爱的教育》书中为我们写了些什么事情呢?

4、文体特点介绍

谁来介绍一下?(指名介绍)

全书共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但内容各有侧重,体裁也有所不同。

过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中的主人公吧。

5、安利柯—— 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观察生活敏锐。

过渡: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书中父亲的信。老师请一个同学合作读。(老师读蓝色字,你读红色字。)6、父亲的信

今日你从老师家里回来,我在窗口望你,你撞了一位妇女。走街道最要当心呀!在街道上也有我们应守的规则,既然知道在家样子要好,那么在街道也同样。街道就是万人的家呢!安利柯不要把这忘了!

遇见老人,穷人,抱着小孩儿的,拄着拐杖的瘸子,被重东西压弯了腰的人,穿着丧服的人,都要亲切地让路。见人将被马车撞上的时候,如果是小孩,应去救他;如果是大人,应大声警告他。见有小孩独自在那里哭,要问他原因;见老人手杖撞落了,要替他拾起。

路上有未熄的火柴梗,应随即踏熄,因为弄得不好要酿成大祸,伤害人的生命。有人问你路,你应亲切而仔细地告诉他。总之,街道是应该尊敬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可以从街上行人的举动看出来。

父亲

师:孩子们,你读懂了什么?

听了父亲对安利柯的教导,你有什么话要说?(生回答)

父亲的信不止这一封,而且书中还有安利柯母亲让爱姐姐在信,他们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七、每月故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1、师:一个被卖到艺班耍把戏到意大利帕多瓦少年,经常

被班主挨打受饿。可怜的孩子逃了出来,他衣衫褴褛,体弱多病,被领事馆的人安排到二等舱里。船舱里的三个半醉半醒的旅客和几个妇女施舍了他一些钱。

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里,苦郁的脸上到这时才露出欢喜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拉拢了床帘,躺着静静地沉思: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船里买点好吃的东西,饱一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到了热那亚,可以买件上衣换上;拿了钱回家,比空手回去也总可以多少好见父母,多少可以得到像人的待遇。对于他,这些钱毕竟是一笔财富。他在床位上正想得高兴,那三个旅客围着一张桌子高谈阔论。他们三个开怀痛饮,一边聊着他们去过的国家和经历。最后把话题转到意大利。一个抱怨意大利的一无是处,另一个对意大利的火车大发牢骚。他们情绪激昂,说什么意大利的一切都糟糕透顶。一个说他宁愿到拉普兰去旅游;另一个说意大利人都是骗子和强盗;第三个说意大利人全是文盲。“无知的民族!”一个说。

这个时候,意大利帕多瓦的少年会怎么做?(学生回答)

“你个下流的民族!”另一个说。“小……”第三个正要脱口而出“小偷”时,冰雹一样的钱币倾泻下来,砸在他们头上和肩上,拍在桌子上和地板上,叮当作响。这三个人愤怒地站起来,抬头向上看,一大把硬币正好打在他们的脸上。“拿走你们的臭钱!”少年从床帘后伸出头,轻蔑地说:“谁辱骂我的国家?我

就不接受谁的施舍!”

师:同学们,你认识到了一位怎样的少年?

(爱祖国)

爱祖国,爱民族不在于我们的语言,不在于我们大声的呼喊,而是一种行动。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共有9篇,我们来看其它8篇,(出示故事题目)你想了解哪个故事?想知道什么?

过渡:看看题目,带着疑问去读文章,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安利柯的日记。我们分角色来读。

八、安利柯日记

1、今天学校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师有事派我到校长室去,恰巧来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这就是纳利的母亲。

“校长先生,在我儿子的班里有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吗?”

“有。”校长回答。

“请您叫他来一会儿,好吗?我有话要跟他说。”校长派校工到教室去。一会儿,卡罗拉光着脑袋,神色疑惑的出现在校长办公室门口。女人跑着迎上去,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吻着他,深情地说:“就是你!卡罗纳,你是我儿子的保护人,你是他的好朋友。亲爱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对吗?”她急忙去摸衣袋,打开钱包,一时也没找到什么,便把装饰着小十字架的项链从脖颈上摘下,挂在卡罗纳的脖子上,在领带下面戴好,对他说:“拿去戴着它吧,亲爱的孩子,作为纳利妈妈的纪念品!我衷心的谢谢你、祝福你!请您戴上它。”

师:(1)孩子们,听了上面的片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那你想知道什么?(1、卡罗纳做了什么事?2、纳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那你觉得纳利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接着看。

2、可怜的驼背纳利,昨天你看了军队的行军。他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我永远当不了士兵!”他身材瘦小,脸色苍白,弱得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但他善良,学习用功。常穿一件肥大的黑亮的罩衣。他的母亲是一位苗条的金发女人,也穿着黑衣服。母亲很疼爱他,担心他出校门时被学生挤倒,常在放学时来接他。因为纳利驼背,很多孩子嘲笑他,用书包打他的后背。但他从不反抗,也不对母亲说。他不想惹妈妈生气,不想让妈妈知道他是同学们的笑料而伤心。别人取笑他,他保持沉默,或者趴在课桌上落泪。

师:看到纳利被欺负,卡罗纳会怎样做呢?(学生回答)

谁猜对了呢?我们来看一下。

3、一天上午,卡罗纳猛跳起来说:“谁敢再动纳利一下,

我就狠狠揍谁,打得他转三圈。”

弗兰蒂不相信这话,当真尝了卡罗纳的老拳,一拳打去,果然转了三个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捉弄纳利了。老师知道了,让卡罗纳和纳利同坐一张桌子,两人很要好,纳利尤其爱着卡罗纳,他到教室里,一定要看这卡罗纳有没有到,回去的时候,没有一次不说:“卡罗纳再会”的。卡罗纳也一样,纳利的钢笔书本掉到地下,卡罗纳不要纳利费力,立刻弯下腰去替他拾起来,还处处帮他的忙,或替他把用具装入书包,或替他穿外套,纳利我看着卡罗纳,听见老师称赞卡罗纳,就高兴得如同称赞自己一

样。

同学们,从这些暖暖的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什么?

(爱同学)

过渡:安利柯的同学还有好多,我们再来了解几个人物:

九、人物故事猜测

1、德罗西—— 品学兼优,担任班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波列科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

科罗西 —— 卖菜人的儿子,一只手不能动,父亲曾坐过监牢。斯达尔迪——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

卡罗菲------一个善于买卖的孩子,有一本最珍贵的集邮册。

弗兰蒂------一个很坏的孩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欺软怕硬。

2、小组交流,你们对哪个人物感兴趣?选择一个,交流在他的

身上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一会派一个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十、结束语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爱的教育》中处处流淌着爱的音符,激扬着爱的旋律。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从中体会爱、理解爱、感受爱、拥有爱。让爱去包容一切,爱自己、爱老师父母,爱同学朋友,爱兄弟姐妹,爱校园爱国家,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