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教案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教案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教案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教案

二、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趋于完成,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微弱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不写“===”,而是写“”。由于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都很小,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因此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中一般不标“↓”或“↑”的气标,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练习1】书写下列物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NaF、NH4Cl、CH3COONa、NaHCO3

2、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可看做一步水解,例如Fe3+ 的水解:Fe3+ + 3H2O Fe(OH)3 + 3H+。

【练习2】写出CuCl2、MgSO4的水解方程式。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的水解:第一步:

CO32-+ H2O HCO3-+ OH-、第二步:HCO3-+ H2O H2CO3 + OH-。

【练习3】写出下列物质水解方程式Na2S、Na2SO3、Na2HPO4

4、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以水解为主的,溶液显碱性;以电离为主的溶液显酸性。例如:HCO3-、HPO42-在溶液中以水解为主,其溶液显碱性;HSO3-在溶液中以电离为主,其溶液显酸性。

-、H

2PO4

5、(1)双水解:当两种不同的盐溶液混合时, 其中一种盐能较强烈水解呈酸性,另一种盐较强烈水解呈碱性,二者相互促进,使双方水解反应进行到底,这种反应叫双水解反应,简称“双水解”。

(2)书写规则: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一般来说水解都比较彻底,由于不形成水解平衡,书写时生成物出现的沉淀、气体物质要标明状态,即标上“↓”、“↑”符号,中间用“===”连接

(3)书写方法

方法一例:Al3+与AlO2-

先写单个离子的水解:

Al3+ + 3H2O ? Al(OH)3+ 3H+

AlO2- + 2H2O ? Al(OH)3+ OH-

找水的最小公倍数把① + ②×3 得: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

方法二直接写出最终水解产物,根据电荷守恒配平即可

Al3+ + AlO2- + H2O = Al(OH)3 ↓

Fe3+与CO32-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3CO2↑

(4)常见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合

①Al3+与HCO3-、CO32-、SiO32-、AlO2-、S2-、HS-、SO32-、HSO3-

②Fe3+与HCO3-、CO32-、SiO32-、AlO2-;

③NH4+与SiO32-、AlO2-

【练习4】写出下列组合双水解方程式:Al3+与AlO2-;NH4+与AlO2-;Al3+与S2-;NH4+与SiO32-;Fe3+与CO32-;Fe3+与HCO3-;Fe3+与AlO2-;Al3+与SO32-

(5)注意

并不能绝对化认为“双弱”相遇就能双水解

①Cu2+与S2-混合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若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要优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S2-与Fe3+,

(6)应用

泡沫灭火器原理:泡沫灭火器里的药品是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

两者混合发生双水解:Al3+ + 3HCO3- = Al(OH)3 ↓+ 3CO2 ↑

判断离子共存:

【练习5】下列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4+、Fe3+、SO42-、NO3-

B. Fe3+、K+、Cl-、AlO2-

C. Al3+、Fe3+、SO42-、HS-

D. Ca2+、H+、NO3-、S2O32-

【练习6】下列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NO3-、Cl-、K+

B.Al3+、Cl-、K+、HCO3-

C.Fe2+、NO3-、SO42-、H+

D.NH4+-、K+、Cl-、H+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酸性或碱碱性越弱,则该盐水解程度越大。

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

【练习7】现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钠盐NaX、NaY、NaZ的溶液,测得他们的PH分别为7、8、9,请将他们对应的酸(HX 、HY 、HZ )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酸性HX > HY > HZ

2、外因

【活动与探究】书p78

在FeCl3稀溶液中已知存在如下水解平衡,填写下列表格Fe3++3H2O Fe(OH)3+3H+条件平衡移动方向Fe3+的水解程度

浓度(加水)

浓度(加HSO4)

温度(加热)

(1)温度:因水解是过程,故升高温度可水解,使水解平衡向移动,水解程度。

(2)浓度:加水稀释,水解平衡向移动,水解程度。

(3)酸碱度: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以促进水解,抑制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可以促进水解,抑制水解。

盐类的水解市级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能正确分析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和规律,正确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⑵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盐类水解的实质; ⑶初步了解盐类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能力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不同的酸碱性,继而分析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⑵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⑴体验科学探究方法,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CH3COOH、H2CO3、H2S、H2SO3、HF、HClO等弱碱:NH3.H2O等 盐:少数盐水 2、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Br等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等 盐:大多数盐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闻链接:被蜂蛰伤莫大意——大妈差点送了命!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物质的PH 实验仪器:PH试纸、点滴板、玻璃棒 实验药品: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 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

一、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趋于完成, 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微弱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不写“=”,而是写“=”。 由于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都很小,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因此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中一 般不标或“V的气标,也不把生成物(如NH?HO H2C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2)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 Q CO的水解:第一步: CG2「+缶0^= HC0 + 0H「、第二步:HCO +缶^= HCG + OH「。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可看做一步水解,例如Fe3+的水解:Fe3+ + 3H2^= Fe(OH)3 + 3H +。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以水解为主的,溶液显碱 性;以电离为主的溶液显酸性。例如:HC0、HPOT在溶液中以水解为主,其溶液显碱性;HS0、 H2PQ「在溶液中以电离为主,其溶液显酸性。 (4)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一般来说水解都比较彻底,由于不形成水解平衡,书写 时生成物出现的沉淀、气体物质要标明状态,即标上”符号,中间用“==”连接,女口NaHC昭液与A12(SQ4)3溶液混合:Al + 3HCO 一AI(OH) 3( + 3C04,和此类似的还有: AI3+与CO2「、HC0、S2_、HS、SiO32「、AIO2「; Fe3+与CO2「、HC0、SiO32「、AIO2 ; NH+与SiO32「、AIO2一等。注意一定要利用电荷守恒将其配平,看反应物中是否需要加水。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并比较酸碱性的强弱,如相同浓度的NaCO、NaHCO溶液均显碱性,且碱性Na2CO> NaHCO (2)配制某些能水解的盐溶液时要防止水解,如配制FeCb溶液时,要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3)将活泼的金属放在强酸弱碱盐的溶液里,会有气体产生,如将镁条放入NHCI溶液中 会有放出。 (4)热的纯碱溶液有较好的去污能力,是因为升高温度促进盐类的水解,使纯碱溶液的碱性增强,加速了油污的水解,故热额纯碱溶液去油污的效果更好。 (5 )明矶净水,将明矶溶于水能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能吸附水里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6)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就是利用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的强烈的应用,如饱和的硫酸铝 溶液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的离子方程式为:AI3+ + 3HCO3 一==AI(OH) 3 J + 3CO2 f,现 象为白色沉淀和大量的气泡产生,由于CO的存在故可起到灭火作用。 (7)铵态氮肥使用时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因为草木灰中主要含有KCO,其水解显碱性,与铵盐中的NH+反应。 (8)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需要考虑盐类的水解,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9)分析某些盐溶液不能用蒸发结晶法获得的原因,如AICI 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是Al 2O3 而不是AICI 3固体。 酸性强弱排序 HCIO>HI>HBr~ H2SO>HCI>HCIO B>HNO (以上为强酸) >HGO(草酸)>HSO>HPO4>CH3COCOOH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二(1)班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本节课将用到 黑板,粉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Na+ + H2O H++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在酸溶液中, [H+]>[OH-],使溶液呈酸性;在碱溶液中,[H+]<[OH-],使溶液呈碱性;那么在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的水溶液中,是否一定是[H+]=[OH-],使溶液呈中性呢? 【评价】同学们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检验思考回答: 部分学生:是中性 部分学生:不一定是中性, 也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

盐类水解规律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盐类水解规律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盐类水解的四大规律 1. 什么离子水解?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知盐类水解的关键是生成了弱电解质。由下图示可知。 因此,盐中的弱离子(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一定要发生水解。 2. 什么盐水解? 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与弱酸所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弱酸与弱碱所生成的盐叫弱酸弱碱盐,强酸和强碱所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结论:含有弱离子的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等三类盐)要水解,而不含有弱离子的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3.盐类水解后水溶液的酸碱性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要水解,水解后水溶液显碱性; 2) 这类盐包括:K 2CO 3 、Na 2 S、K 2 S、Na 3 PO 4 、NaH 2 PO 4 、NaHCO 3 、KHCO 3 、KAc、……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1) 强酸弱碱盐要水解,水解后水溶液显酸性; 2) 这类盐包括:Cu(NO 3) 2 、CuSO 4 、CuCl 2 、(NH 4 ) 2 SO 4 、NH 4 Cl、NH 4 NO 3 、AlCl 3 、FeCl 3 …… (3) 弱酸弱碱盐要强烈水解,水解情况复杂。若生成的弱酸比弱碱强,则水溶液显酸性; 若生成的弱碱比弱酸强,则水溶液显碱性,如(NH 4) 2 CO 3 。若生成的弱酸与弱碱的强度相当,则 水溶液显中性,如NH 4 Ac水解。 (4)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显中性。(即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彻底。) 故有:盐+水酸+碱 (强酸强碱盐例外)。 这类盐包括:KNO 3、NaNO 3 、KCl、Na 2 SO 4 、NaCl、…… 4.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强碱弱酸盐 1) 弱酸根阴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酸或酸式弱酸根; 2) 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阴离子带几个电荷就要水解几步)水解离子方程式步步照写,水的系数始终是1。不过,第一步水解最易,第二步较难,第三步水解更难。 3) 水解离子方程式用“”,气体不能用“↑”号。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09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09.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知识梳理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⑴一般地说,盐类水解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水解平衡时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也不把易分解的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⑵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可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如:Na2CO3溶液的水解可表示为: CO 32-+H2O HCO3-+OH-、 HCO 3-+H2O H2CO3+OH-,不能写成:CO32-+2H2O H2CO3+2OH-。 ⑶多元弱碱盐水解也是分步进行的,而高中现阶段不要求分步写,一步完成。 如:Cu2++2H 2O Cu(OH)2+2H+ ⑷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且有沉淀生成时,由于反应彻底,故生成物中出现的难溶于水的沉淀或气体物质,均要注明状态,即标上“↓”或“↑”符号,中间用“=”连接。 如: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 二、典例分析 例题1、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是() A.S2-+2H 2O H2S+2OH- B.CH 3COO-+H2O CH3COOH+OH- C.CH 3COOH+H2O CH3COO-+H3O+ D.CH3COOH+OH-=CH3COO-+H2O 考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溶液中的弱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据此来判断. 解答:A、硫离子的水解分两步进行,即S2-+H 2O HS-+OH-,HS-+H2O H2S+OH-,故A错误; B、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为:CH 3COO-+H2O CH3COOH+OH-,故B正确; C、醋酸分子不能水解,只能电离,该式子是电离方程式,故C错误; D、醋酸分子不能水解,该式子是醋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水解的实质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知识,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是关键,难度不大. 三、实战演练 1、下列表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O32-+2H2O H2CO3+2OH- B.Fe3++3H2O Fe(OH)3↓+3H+ C.CH3COO-+H2O CH3COOH+OH- D.NH3+H2O NH3?H2O

盐类水解方程式答案自己总结

--
单水解方程式
NaOH
1. 醋酸钠水解,化学方程式: CH3COONa +H2O OH
CH3COOH + Na
离子方程式: S2- + H2O 9. N H4NO3 水 解 , 化学 方程 式 :
离子方程式: CH3COO- +H2O
CH3COOH + OH-
HNO3
2. NaF水解,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NH4++H2O
HS- + OH-
NH4NO3+ H2 O
N H3·H2O+
NH3·H2O+ H+
离子方程式: F- + H2O
HF + OH-
3. NaHCO3 水解,化学方程式: NaHCO3 + H2O
H2CO3 + Na
OH 离子方程式:
HCO3- + H2O
H2CO3 + OH-
4. Na2CO3 水解,(苏打洗涤去油污)
化学方程式: Na2CO3 + H2O
NaHCO3 + NaOH
10. CuCl2 水解,化学方程式:CuCl2 + 2H2O l
离子方程式:Cu2+ + 2H2O 11. CuSO4 水解,化学方程式:
Cu(OH)2 + 2H+
离子方程式:Cu2+ + 2H2O
Cu(OH)2 + 2H+
Cu(OH)2 + 2HC
离子方程式: CO32- + H2O
HCO3- + OH-
HCO3- + H2O
H2CO3 + OH-
12. Cu(NO3)2水解,化学方程式:
5. NaClO水解、 化学方程式: NaClO + H2O
OH
离子方程式: ClO- + H2O
HClO + OH-
6. NaHSO3 水解、化学方程式: NaHSO3 + H2O
NaOH
HClO + Na H2SO3 +
离子方程式:Cu2+ + 2H2O
Cu(OH)2 + 2H+
13. NH4Cl 水解,化学方程式: NH4Cl +H2O
NH3.H2O + HCl
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H2O+ H+
14. Al2(SO4)3水解,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HSO3- + H2O
H2SO3 + OH-
7. NaHS水解,化学方程式: NaHS + H2O
H2S
离子方程式: HSˉ+ H2O
H2S + OHˉ
8. Na2S水解,化学方程式: Na2S + H2O
+ NaOH
离子方程式:Al3+ + 3H2O 15. AlCl3 水解,化学方程式:
Al(OH)3 + 3H+
NaHS +
离子方程式:Al3+ + 3H2O
Al(OH)3 + 3H+
16. 氯化铝溶液蒸干并灼烧的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1/1

盐类的水解公开课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在一个多个平衡共存的体系中,主要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来揭示其实质,同时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所以本节内容安排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之后,是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离子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补充,在新旧知识融合和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渗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的规律; 2、掌握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2、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 动态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分析书写 四、实验用品 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棒、表面皿 NaCl KNO3 NH4Cl (NH4)2SO4 CH3COONa Na2CO3 (均为溶液)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四个模块进行: 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 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找出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 2、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指导学生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并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3、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指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炼,明确盐类水 解的实质与规律,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4、教学效果强化与反馈:给出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

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 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 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OONa 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OO —+Na + + H 2OH ++OH — CH 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就先以CH 3OONa 溶液(显碱性)为例来分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质CH 3OONa 和H 2O ,所以存在两个电离:NH 4Cl=NH 4++Cl -,H 2O H ++OH - ,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 ]=[H +],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 【质疑】四种离子是不是能相互反应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板书】 CH 3OON 3OONa=CH 3OO -+Na + + H 2O H ++OH — CH 3CO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讲解】溶液中[H +]减

盐类水解的原理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盐类水解 【课前感知·预习】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规律 2.会书写水解方程式 【学习重点】 1.盐类水解的原理 2.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梳理】 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由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结合生成 的反应。 2.实质: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酸_____离子或弱碱____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___或_____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____了水的电离度。大多数盐的水解使得溶液中______浓度和______离子不相等,从而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特征: (1)可逆性: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较小,存在水解平衡。(2)热效应:反应 (3)反应程度: 水解程度产物的量酸碱性反应后溶质微粒的种数 很弱 4.条件: ⑴盐中必须有阴离子或阳离子。

常见的能水解的离子 ①弱碱阳离子:Al3+、NH4+、Fe3+、Fe2+、Cu2+、Mg2+等。 ②弱酸根离子ClO-、CO32-、S2-、HCO3-、SO32-、F-、PO43-等。 ⑵盐必须易溶于水。 5.规律 盐类水解规律可概括为: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 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弱弱相对定。 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 + 水酸 + 碱 如AlCl3水解: 如CH3COONa水解: 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盐的离子 + 水酸(或碱) + OH-(H+) 如AlCl3水解: 如CH3COONa水解: 7.注意事项: 书写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注意: ①通常用“”。因为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 ②通常不标____或_____。因为水解是微弱的、无气体和沉淀生成。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说明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学方法选择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电离方程式书写及水解方程式书写练习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七大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氟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水合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氢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氢氧化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醋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硫酸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亚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硫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硫氢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类水解规律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规律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盐类水解的四大规律 1. 什么是离子水解?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知盐类水解的关键是生成了弱电解质。由下图示可知。 因此,盐中的弱离子(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一定要发生水解。 2. 什么盐水解? 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与弱酸所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弱酸与弱碱所生成的盐叫弱酸弱碱盐,强酸和强碱所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结论:含有弱离子的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等三类盐)要水解,而不含有弱离子的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3.盐类水解后水溶液的酸碱性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要水解,水解后水溶液显碱性; 2) 这类盐包括:K2CO3、Na2S、K2S、Na3PO4、NaH2PO4、NaHCO3、KHCO3、KAc、……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1) 强酸弱碱盐要水解,水解后水溶液显酸性; 2) 这类盐包括:Cu(NO3)2、CuSO4、CuCl2、(NH4)2SO4、NH4Cl、NH4NO3、AlCl3、FeCl3……

(3) 弱酸弱碱盐要强烈水解,水解情况复杂。若生成的弱酸比弱碱强,则水溶液显酸性;若生成的弱碱比弱酸强,则水溶液显碱性,如(NH4)2CO3。若生成的弱酸与弱碱的强度相当,则水溶液显中性,如NH4Ac水解。 (4)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显中性。(即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彻底。) 故有:盐+水酸+碱(强酸强碱盐例外)。 这类盐包括:KNO3、NaNO3、KCl、Na2SO4、NaCl、…… 4.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强碱弱酸盐 1) 弱酸根阴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酸或酸式弱酸根; 2) 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阴离子带几个电荷就要水解几步)水解离子方程式步步照写,水的系数始终是1。不过,第一步水解最易,第二步较难,第三步水解更难。 3) 水解离子方程式用“”,气体不能用“↑”号。 4) 通式:A m-+H 2O HA(m-1)-+OH- A-+H 2O HA+OH- (2) 强酸弱碱盐 1) 弱碱阳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碱; 2) 多元弱碱阳离子分步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一步完成,水的系数为阳离子的电荷数; 3) 水解离子方程式用“”,弱碱不能用“↓”号。 4) 通式:M n++n H 2O M(OH)n+n H+ (3) 弱酸弱碱盐 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参与水解,反应后生成弱酸和弱碱。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共4课时,本节第2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CH3COONa、NH4Cl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互助二中生本课堂化学导学案 教学容水解程式的书写课时 1 学校审核课型新知探究年级高二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的水解原理及规律 2.掌握水解的表示法,并能正确书写水解程式。 3.区分离子程式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区别。 过程与法: 1.通过学习盐类水解的表示法,加强对反应微观本质的学习,为后续的盐类水解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比较盐类水解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思维及模式,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把握本质的思维。 重点 盐的水解规律水解程式的书写 难点水解程式的书写 学案导案随笔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前置作业)(一)盐类的水解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______与水电离出来的____ 或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二)盐类的水解实质: 盐类的水解反应可看做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盐+水 酸+碱 (三)盐类水解的特点 (1)水解程度一般较小,不能进行到底。 如:0.1mol/LNa2CO3 ,水解部分只占4%。 (2)水解可看作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水解反应是 盐溶 液 盐 类水解程式 酸碱性归类 CH3COONa 溶液 (NH4)2SO4溶 液 Al2S3溶液 NaCl溶液 学习 导航 1.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 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 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 弱双水解。 2.盐类水解的特点:盐类水解 反应可看作是中和反应的逆反 应。盐+ 水酸 + 碱 3.水解程式的书写 (1)一般模式:用化学程式表 示:盐+ 水酸+ 碱 用离子程式表示:盐的离子+ 水弱酸(或弱碱) + OH -( H+)

盐类的水解教案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当溶液中,c(H+) = c(OH-) 中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碱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酸性,常温下,pH < 7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①取少量CH3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l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3COONa 碱性②NH4Cl 酸性③NaCl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Na2CO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同学活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呢?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讲解:CH3COONa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CH3COONa是强电解质。) 板书:CH3COONa ═CH3COO- + Na+………⑴ 引导:把CH3COONa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H2O H+ + OH-………⑵ 讲解:我们知道,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3COO-和H+,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3COOH。 板书:CH3COO- + H+CH3COOH………⑶ 讲解: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 板书:水解方程式:

盐类水解详细知识点

精心整理【2015高考预测】 1.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和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强、弱电解质的比较仍将是命题的重点。 2.溶液pH的计算与生物酸碱平衡相结合或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等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3.溶液中离子(或溶质粒子)浓度大小比较仍是今后高考的热点。 【难点突破】 1 (3) (4) 2 3 (1) NaOH (2)稀释后的pH仍然相等,则加水量的大小:氨水NaOH溶液,醋酸>盐酸。 4.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醋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酸性:CH3COOH>H2CO3。 5.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 【特别提醒】证明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时,只要说明该物质是不完全电离的,即存在电离平

衡,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就可说明为弱电解质。 难点二、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⑴水的电离平衡: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自电离: H 2O 2+H 2O 2 H 3O ++HO 2-简写为H 2O H ++OH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电离平衡常数: Ka=O][H ]][OH [H 2- ⑵+-2500C 时⑶2.⑴ ⑵加,pH ⑶⑷[H +]减3.⑴⑵⑶pH 的测定方法: ①酸碱指示剂:粗略地测溶液pH 范围 ②pH 试纸:精略地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 ③pH 计:精确地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 4.酸混合、碱混合、酸碱混合的溶液pH 计算: ①酸混合:直接算[H +],再求pH 。

盐类的水解教案培训课件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盐类的水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新课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的第二大部分。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教材编排上看---承前启后 承前:在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规律,既能促进学生认知层次上的阶梯式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而明确的应用。 启后:盐类水解的知识与本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其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物质性质的检测及应用等知识的学习。 2、从知识结构上讲--完善体系 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的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你知道为什么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学会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及理论推理获得盐类水解的原理。 (2)你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通过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准确快速地判断哪些物质水解呈酸性,哪些物质水解呈碱性。 (3)你会用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盐类的水解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学会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你掌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技巧吗?希望在小组合作实验与讨论的过程中,你能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 (2)你会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及合理的理论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定义及规律吗?我想,在本节课上,你绝对可以掌握,同时,自己的文字归纳能力也会得到一定锻炼。 (3)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上,你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吗?本节课会教给你一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你能感觉到探究学习的奇妙吗?你能发现实验的神奇吗?在这节课上,你能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真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注定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2、难点:探究并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 1、知能有积累:高二学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pH 等知识,且具备了分析溶液中粒子微观行为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提。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