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数学6.大数与凑整教案

沪教版数学6.大数与凑整教案

沪教版数学6.大数与凑整教案
沪教版数学6.大数与凑整教案

大数与凑整

建平实验学校:邓洁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P89-91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服装大特卖的生活情境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去尾法、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因此教学中力求构建一种“以探究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和描述,经过合作探究,自觉地构建了凑整的新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去尾法”“进一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自觉站在生活角度,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尝试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一个“再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1、复习大数的读写;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来凑整;对于含有亿级的大数进行读写

作为提高。

2、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去尾法、

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初步学会这两种凑整的方法。

3、通过不同的凑整方法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三种凑整的方法,感知三种凑整方

法的异同点。

4、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感悟数学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整方法中的“去尾法”和“进一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回忆旧知:

1、准确数和近似数:

(1)问题引入:1、我们学校有多少学生?2、我们班多少人?3、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分析解决:上面所出现的数据中,哪些跟实际完全符合,哪些跟实际是接近的?

(3)教师小结: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生活中常常根据需要对一些准确数凑整,一般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数与凑整

2、复习大数与四舍五入法

(1)出示P75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

请学生回忆说出统计图中的横轴所表示的对象,纵轴所表示的意思以及每格所表示的多少。

(2)面对统计图上的数据,帮助学生回忆大数的读写(指出学生易错之处)数位顺序表中包含了哪三级,每级有哪些记数单位?(回忆划分级数时的方向)

(3)给出大数的读作,写出这个数。(强调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可以让学生来摆放数字卡片。

(4)利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来凑整。讨论: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关键是什么?(板书:看尾数的最高位)

小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或者说得不到非常精确的数,这时候我们就常常用四舍五入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发探究:

求近似数只有这一种方法吗?

(一)探究“去尾法”凑整:

1、创设情景:服装大特卖活动开始了,请同学们当回经理。在座的各位,都是

经理。(指名一生,说:)*经理你好,希望你好好完成这项工作,将我们服装部

的效益翻一翻。请每一位经理仔细思考,你将如何完成好这项任务?(课件展示:

略)(生生互动)

2、巩固练习:书P90/表格。

3、学习反思:用去尾法凑整与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

书:将尾数直接改写成0)

(三)学习“进一法”凑整:

1、创设情景:听说有服装特卖活动,小巧高兴极了。当她看到这套漂亮的连衣

裙犯愁了,原来连衣裙只有130厘米和140厘米两种尺寸。你能为小巧解决问题

吗?有困难的同学可看书自学,也可以请教学习伙伴或老师。

(生生交流)

2、巩固练习:书P91/表格。

3、学习反思:

(1)你是如何使用“进一法”取近似数的?(板书:向尾数的前一位进1)

(2)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及时反馈,深入反思:

1、同桌合作,及时反馈:(课件展示:略)。

2、深入反思,融会贯通:数学来源与生活,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在利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取近似数。(课件展示情景图)

(板书:生活中灵活取近似数)

(1)在秋游活动中,我班有38人想乘坐空中缆车,每辆缆车限坐4人,需几辆

缆车呢?

(2)比如你有580积分,每200积分可以换1个奖品。最多可以换几个奖品?

四、总结全课,畅谈体会: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生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