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概论教学课件(10)

现代物流概论教学课件(10)

物流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物流的学习总结 关于物流的学习总结 教学总结: 第一:不会“唯书” 起初自己认识的物流只是简单的交通运输的层面,但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至少知道物流不是简单的交通的运输过程,其中也涵盖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信息、财务等相关职能每一个环节都是构成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整个流程。简单来说,就像老师概括的四大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物流只是起着其中一个支持部分。淡当然在各行各业中,物流依然是企业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企业自身对物流系统进行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则会使其在既能满足运作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的运作。 篇二:学习物流心得 学习物流心得 学习物流心得一:物流管理学习心得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物流专业的了解,我发现学习物流是我明智的选择。因为物流是经济活动的桥梁,物流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给了我提供了一个向上发展的契机。物流专业是行业自考的新尝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自考生,学校的规范管理和中交协的行业经验是我成长的沃土,而且我们不仅可以拿到学历文凭同时还可以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3年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在“物流基础”考试中取得了**分的好成绩。 >学习物流心得二:物流学习心得体会>>(1116字) 不知不觉已到了期末了,而各科都面临着期末考试,但是,教我们的物流地理的刘念老师没有期末考试,她的考核标准是画地图和去港口的码头参观而写出来的感想, 物流学习心得体会。 记得从初中我们就有学地理这门学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却是在高中,初中因为对地理没什么兴趣,加上这门科又没什么压力,所以只是老师在上面讲而我们在下面根本就没怎么听,就这样混过了初中三年,对地理还是一片空白。 刚开始学地理的时候,总觉得书上讲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什么真正的意义,但是自从学了物流地理这门学科后才发现在现代物流中,地理知识是多么重要,只有打好了坚实的地理基础知

北大崔介何第四版物流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二律背反: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 4.精益物流: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利益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5.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6.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7.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或是企业的物流部门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至商品送客户过程中,为满足客户要求,有效的完成商品供应、减轻客户物流作业负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8.物流联盟:两个或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盟与合作 9.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系统 10.物流外包: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合同内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 1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12.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设计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3.包装:为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取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4.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15.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16.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7.储存:保护、保管、贮藏物品 18.流通加工:根据顾客的需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 19.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方位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配件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0.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第二章 1.物流管理: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物流管理组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3.物流专门性评论: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4.物流综合性评论:对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的物流活动进行全面衡量的综合

现代物流概论试题

《现代物流概论》试题一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A)。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 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是( d )。 A.宏观物流B.微观物流C.企业物流D.生产物流 3. 按物流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 a )等。 A.回收与废弃物物流 B.行业物流 C.地区物流 D.社会物流 4. 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 A.100公里以上 B.200公里以上 C.300公里以上 D.400公里以上 5. 下列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输送机械是()。 A.辊道式输送机 B.链式输送机 C.悬挂输送机 D.搬运机器人6. 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创造时间效益的物流活动是( b ) A.运输 B.仓储 C.包装 D.加工 7.供应链理论的诞生于()年前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8. 利用叉车对托盘货载进行装卸,属于() A. “吊上吊下”方式 B. “叉上叉下”方式 C. “滚上滚下”方式 D. “移上移下”方式 9. 物流领域最常用的具有装卸、搬运双重功能的机械是( a ) A.叉车 B.吊车 C.火车 D.岸桥 10.用于装运成包、成箱、成捆的件杂货的船舶是()。 A.干货船 B.散货船 C.集装箱船 D.载驳船 11. 集装箱对容积的最低要求为() A.大于或等于1立方米 B.大于或等于2立方米 C.大于或等于3立方米 D.大于或等于4立方米 12. 我国铁路车辆以()为主。 A.两轴车 B.四轴车 C.六轴车 D.八轴车 13.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托盘是:( )。 A.轮式托盘 B.平托盘 C.箱式托盘 D.柱式托盘14.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专注于提高()。 A.经济效益 B.核心竞争力 C.竞争力 D.社会效益 15. ()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A.条形码 B.GPS C.GIS D.ERP 二、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 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包括()。 A.商流B.物流C.资金流D.信息流 2. 与其它领域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信息量大、分布广 B.信息动态性强 C.信息静态性强 D.信息种类多 3.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可分为()等。 A.销售物流 B.供应物流 C. 国际物流 D.区域物流 4. 储存合理化主要内容有() A. 商品储存量合理化 B. 商品储存时间合理化 C. 商品储存空间合理化 D. 商品储存结构合理化 5. 散装作业方法主要有() A. 气力输送装卸 B. 重力装卸 C. 机械装卸 D. 托盘装卸 6. 特种包装技术包括() A. 充气包装 B. 真空包装 C. 拉伸包装 D. 脱氧包装 7. 库存持有成本包括() A. 资本成本或者机会成本 B. 库存服务成本 C. 储存空间成本 D. 库存风险成本 8. 销售物流的服务要素有() A. 时间 B.可靠性 C. 通讯 D.方便性 9. 按动力类型来看,机车可分为()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专用机车 10.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消极因素有()。 A.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B. 信息壁垒 C. 物流标准化壁垒 D. 金融壁垒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正确划A,错误划B 1.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2.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3. 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的运量大、运费低,适合于长距离的干线运输。() 4. 物流的各项活动之间不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5. “四号定位”方式的四个号码是:序号、架号、层号、位号。() 6. 货捆装卸适于长尺寸货物、块条状货物、强度较高无需保护的货物。() 7.运输和装卸长期以来被看作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8.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来确定装卸搬运方式。() 9.削减物流成本可以产生乘法效应。() 10.我们日常购买的商品包装上所印的条形码一般是UPC码. () 11.与JIT配合的订货批量是小批量供货。() 12.条形码系统是由条形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13. EDI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和硬件、不包括通信网络。()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

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概论 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专业现代信息专业应用总结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院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物流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掌握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的基本能力毕业生适应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针对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专业的教学项目主要选材于物流行业与零售业的实际工作情境,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掌握物流系统的分析、诊断、优化和设计能力,树立现代管理的系统理念,深刻领会物流系统化思想,用“横向一体化”思想,分析各个物流子系统的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情景一物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概论、物流法律法规等)将学生引入物流学习的殿堂,树立起物流意识,通过情景二物流操作课程(仓储、采购、配运等)的设计与讲解为学生开启进入工作通道之门,掌握工作流程与实践操作,通过情景三物流实训项目(物流案例、配送路线、采购实战等)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理论,提升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运用“分组培养、因类施教”的模式对学生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概论自测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物流是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过程。 A、生产 B、分配 C、消费 D、流动 ()2、物流的总体效果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4、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5、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看企业本身拥有了多少资源,而是企业本身能够使用多少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的问题。 A、内部资源外用 B、内部资源内用 C、外部资源内用 D、外部资源外用 ()6、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7、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8、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贸易合同和文书涉及运输、报关、结算等方面。 A、保险B、登记 C、装卸 D、信息 ()9、由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以部、委、局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行政法规 B、法令 C、法律 D、法规 ()10、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有的物流要素进行。 A、集成 B、协调 C、调控 D、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1、合理设置包装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装卸 B、保管 C、运输 D、生产 ()2、销售物流的顺畅将使企业迅速及时地将产品传送到用户或消费者手中,达 到的目的。 A、满足用户需求 B、扩大商品销售 C、加速资金周转 D、降低流通费用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A、供应 B、生产计划 C、物流 D、需求 ()4、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即。 A、普遍性 B、方便性 C、整体性 D、安全性 ()5、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 A、运输活动B、配送活动 C、包装、装卸、信息 D、保管和流通加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2、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相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高价值区转移到低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 ()3、一般来说,原材料等大批量的货物运输适合公路运输或水运。 ()4、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是物流信息的结点。 ()5、在网络经济时代,很多企业要构筑广域的或者全球的供应链,这就要物流企业有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水平,这是一般生产企业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必须要依靠销售企业来做这一项工作。 ()6、物流业务外包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多了一个风险的承担者。 ()7、物流作为过程来管理的目标在于:所有的努力必须集中使服务(或产品)增值,保证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效率最高。 ()8、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内的部分企业必须克服它们各自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种流程的方法。 ()9、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是,与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物流配送功能。 ()10、国际多式联运的核心工具是货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物流

08-09现代物流概论试题B卷

2008年春季学期物流管理专业 《现代物流概论》 期末试卷(B 卷) 卷面总分:100 分答题时间:100 分钟 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领域。 A、生产企业管理 B、军事后勤 C、流通企业管理 D、仓库管理 2、储存活动,一般发生在。 A、物流节点中 B、物流运载工具上 C、生产过程中 D、消费过程中 3、按照来划分,运输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即我们常说的五种基本运输方式。 A、运输工具不同 B、运输线路不同 C、运输作用不同 D、运输地理 4、物流系统要素包括:一般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和。 A、配送功能要素 B、劳动者要素 C、功能要素 D、物流设施要素 5、现在物流管理外在目标中以为第一目标。 A、整体最优 B、客户满意 C、重视效率、效果 D、解决“二律背反” 6、以下理论中,反应了物流成本隐藏性的是。 A、“冰山理论” B、“黑暗大陆理论” C、“第三利润源理论” D、“未开垦的处女地理论” 7、物流产业规模不包括。 A、产值规模 B、就业规模 C、物流业务量 D、从业者收入 8、有望成为我国未来物流市场上的3PL主流模式的是的3PL企业。

A、针对少数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物流服务; B、同时为较多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物流服务; C、针对少数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 D、同时为较多的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 9、在区域物流规划中,不包括。 A、物流总体规划 B、城市物流规划 C、物流园区规划 D、经济开发区规划 10、配送中心采取ECR策略目的,是为了降低最终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 A、电子商务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供应链管理 D、综合物流管理 11、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 A、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国际多式联运 12、从中国连云港出口货物到荷兰鹿特丹,采用运输方式合适。 A、西北利亚大陆桥 B、美洲大陆桥 C、新亚欧大陆桥 D、小陆桥 13、供应链的一般模型中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顾客 B、供应商和生产厂家 C、生产厂家、批发及物流、零售行业 D、供应商、流通业 14、进出口业务中交易磋商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其中与接受是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A、询盘 B、发盘 C、还盘 D、接受 15、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因特网或专用网方式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被称为。 A、B2C B、B2B C、B2G D、C2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商品的包装具有保护、便利、促销和信息传递四大功能,其中便利功能主要体现在。 A、便于储存作业 B、便于顾客投诉 C、便于装卸搬运作业 D、便于运输作业 E、便于顾客消费 2、目前,世界上“大陆桥”运输的主要路线有。 A、西北利亚大陆桥 B、小陆桥 C、北美大陆桥 D、新亚欧大陆桥 E、日韩大陆桥 3、物流活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和。 A、分拣 B、装卸搬运 C、流通加工 D、包装 E、配货 4、运输行业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技术是。 A、条码技术 B、RF技术 C、电子商务 D、GIS技术 E、GPS 5、国际物流存在着一定风险性,主要体现在方面。 A、运输风险 B、仓储风险 C、自然风险 D、经济风险 E、政治风险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物流客户服务 2、配送 3、国际货物运输 4、物流战略 5、第四方物流 二、单项选择题(2×15=30分) 1.系统具有下列特性() A.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B.最优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C.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D.集成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2.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经过了_______三个阶段。() A.综合物流→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 B.实物配送→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 C.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 D.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实物配送 3.物流的基本作用是为顾客提供() A.运输服务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4.“第三利润”是通过_______获得利润的。() A.资源领域 B.资本领域 C.人力领域 D.流通领域 5.ABC分析法的核心是() A.抓住主要商品 B.抓住影响收益最大的关键少数商品 C.分清主次商品 D.将现有商品分为ABC三类

6.运输合理化的根本是提高运输工具的() A.利用率 B.实载率 C.承载率 D.载重量 7.公开招标的优点不包括() A.公平 B.价格合理 C.减少作业干扰 D.采购费用低 8.经济定购批量是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_______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 A.缺货成本 B.保管仓储 C.补货成本 D.购置成本 9.物流结点的功能不包括() A.集散功能 B.衔接功能 C.信息功能 D.加工功能 10.盘点作业在仓库作业中的_______过程中完成。() A.货物进仓作业 B.货物维护保养作业 C.货物出库作业 D.货物保管作业 11.电子数据交换的英文简称是() A.POS B.EDI C.OCR D.EOS 12.通用商品条形码中前两位数字表示_______代码。() A.生产厂商 B.产品 C.物流识别 D.国家或地区 13.物流网络化是指() A.物流信息网络化 B.物流组织网络化 C.物流信息和物流组织网络化 D.物流结点的网络化 14.在下列配送形式中,_______配送的成本最高。() A.即时 B.定时 C.定时定量 D.定时定量定点 15.对用户来说,采用联合运输() A.节约成本 B.运输速度慢 C.环节多 D.托运手续复杂 三、简答题(5×6=30分) 1.物流战略为什么要考虑客户服务要素?

现代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一、题目 现代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二、目的与意义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因此,物流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设计通过对现代优秀企业物流管理的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增强合理高效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1)收集3~5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优秀企业物流管理案例; (2)对案例进行分析; (3)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际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分析。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撰写论文提纲3天; (2)撰写课程论文,进行分组答辩 4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柳和玲.物流运作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案例集[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牟永泉.用科学发展观看现代物流管理[J].中国市场.2009,521(10):20~21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形成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为一体的供应链的运作管理。通过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家电行业而言,库存是每个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库存的增加或积压,挤占企业的有限资源和资金,增加保管与仓储的压力,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管理模式使库存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库存管理方法,如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和多级库存管理模式等等。库存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整个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供应链上有效的库存控制,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化;整体服务 Abstract As the market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the product formation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from purchasing, Production to sales to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pply chain, thereby enhancing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On the appliance industry, the stock is a key consideration for each business issue, but also the whole supply chain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can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ventory increases; squeeze out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funds of enterprises,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n the custody and storage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ne of the new management models to enable inventory managem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features and problems. The same time, the emergence of new inventory management methods, such as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model, the joint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 and multi-level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and so on. There is not a single stock, but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an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the supply chain and effective inventory control, i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as a whole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概论自测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1、物流就是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过程。 A、生产 B、分配 C、消费 D、流动 ( )2、物流的总体效果就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 )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与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 )4、就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 )5、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就是瞧企业本身拥有了多少资源,而就是企业本身能够使用多少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其实就就是一个的问题。 A、内部资源外用 B、内部资源内用 C、外部资源内用 D、外部资源外用 ( )6、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就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 )7、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就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 )8、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贸易合同与文书涉及运输、报关、结算等方面。 A、保险B、登记 C、装卸 D、信息 ( )9、由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以部、委、局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就是。 A、行政法规 B、法令 C、法律 D、法规 ( )10、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有的物流要素进行。 A、集成 B、协调 C、调控 D、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 )1、合理设置包装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装卸 B、保管 C、运输 D、生产 ( )2、销售物流的顺畅将使企业迅速及时地将产品传送到用户或消费者手中,达 到的目的。 A、满足用户需求 B、扩大商品销售 C、加速资金周转 D、降低流通费用 (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A、供应 B、生产计划 C、物流 D、需求 ( )4、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即。 A、普遍性 B、方便性 C、整体性 D、安全性 ( )5、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 A、运输活动B、配送活动 C、包装、装卸、信息 D、保管与流通加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 )1、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 )2、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相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高价值区转移到低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 )3、一般来说,原材料等大批量的货物运输适合公路运输或水运。 ( )4、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就是物流信息的结点。 ( )5、在网络经济时代,很多企业要构筑广域的或者全球的供应链,这就要物流企业有更强的能力与更高的水平,这就是一般生产企业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必须要依靠销售企业来做这一项工作。 ( )6、物流业务外包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多了一个风险的承担者。 ( )7、物流作为过程来管理的目标在于:所有的努力必须集中使服务(或产品)增值,保证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效率最高。( )8、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内的部分企业必须克服它们各自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种流程的方法。 ( )9、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就是,与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物流配送功能。 ( )10、国际多式联运的核心工具就是货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

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总结及学习感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总结及学习感悟 篇一: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学习感悟格式要求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学习总结撰写格式 要求: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自拟题目,总结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感悟,字数不少于1500,按要求的格式撰写。 2、收集的资料必须加工,抄袭痕迹明显的一律按0分处理。 3、所撰写内容必须与题目相符,具体内容可文艺,可复古,可文言,可英文。 4、按如下的要求对论文进行排版,并设置字体字号。 内容: 一、封面(请直接用下页的封面,封面上所需填写内容设置为:宋体、四号、居中) 二、正文 具体包括:1.题目(四号、黑体、加粗、居中) 2.正文(宋体、小四、1.25倍行距)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题目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篇二:物流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物流的学习总结 关于物流的学习总结 教学总结: 虽然老师每周上课时间不长,但是老师每次课都力求是学生识、懂、用!老师上课新颖有趣。上课的每一节都能够结合生活的只是让学生融会贯通,上课的内容也很容易让学生学会和吸收!总结上胡老师的物流课程,我觉得老师上课有两大亮点: 第一:不会“唯书” 可能是自己接触的老师不多吧,总觉得老师更有“亲民”的形象。老师上课总是站在讲台下跟学生讨论(: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总结及学习感悟)问题的,并且每次上课,老师都很精神抖擞,每次上课都很有激情,老师也总是强调自己的思想史过时的,他觉得自己有很多要学习的,并且也鼓励他的学生无时无刻都要学会去创新,做到与众不同,也很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无论学生的想法对与错,他总是很鼓励我

们用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自己觉得胡老师很称职的老师两大优点!个人总结: 通过这学期胡老师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么课的教学,使自己对这门课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物流的高速发展不仅提高了我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提高企业管理和平竞争力,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起初自己认识的物流只是简单的交通运输的层面,但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至少知道物流不是简单的交通的运输过程,其中也涵盖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信息、财务等相关职能每一个环节都是构成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整个流程。简单来说,就像老师概括的四大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物流只是起着其中一个支持部分。淡当然在各行各业中,物流依然是企业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企业自身对物流系统进行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则会使其在既能满足运作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的运作。例如:根据销售订单的频率以及规模大小,结合配送资源的特点,有效地建立区域性的配送中心体系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一些大型的全国性企业,也正是采取这方面的策略来达到提升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运作成本的目标。篇二: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20XX年春季计算机管理班:,学号:一学期的学习即将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物流是什么?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物流( 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物流各个基本功能,需要现代的各种物流技术提供支持。现代物流技术是指在现代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又包含基础设施、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软技术包括规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技术等。在各个子技术中又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仓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等。目前发展较快的技术有: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技术等等。本文将就现代物流技术中比较重要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运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 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 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运输技术有:智能运输系统(IT S)、重型载货汽车技术、 GPS与 GIS等等。 1、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为“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的,紧接着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是在2 0世纪9 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研究的,现已在全国许多地方 相继开始推广应用,有的(如北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由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车载系统、外场设备系统以及远程访问系统组成的,并且各系统都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都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传输。中心系统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几个子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 2、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进展 近几年,世界发达国家各商用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

《物流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物流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物流标准化》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浅析物流标准化 摘要: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标准,制定这些标准是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可以配套使用,方便行业间的交流。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或服务等普遍的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对这个标准进行贯彻实施的整个过程。而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物流这个领域内,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一个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以此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系统 正文 “GB/T 1992-1985,GB/T 3716-2000,SJ/T 10466.12-1993”,当你见到这串字符的时候,假如你不是专门学习过标准制的话,我想你一定不会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物流领域的一些标准制的写法,分别是托盘术语,集装箱名词术语,搬运、贮存、包装、交付质量控制指南。 为什么要用这些标准制的术语呢?那是因为一个领域内的交流假如全用位子去说明的话,经常用会显得很麻烦,而且阅读的效率不高,就像上面的标准制的写法的例子,那些看似简明的数字以及字符,其实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就好比一些暗号,那些意思都是统一的,使用者和阅读者都看得懂,而且很多地区都适用。 标准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过优选之后的共同规则,为了推行这种共同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标准化组织,例如英国的标准化协会,我国的国家技术监督局等。 物流领域到底有哪些标准化呢?物流设施标准化有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等,物流作业标准化有包装标准化、装卸/搬运标准化、运输作业标准化存储标准化等,物流信息标准化有EDI①/XM L②标准电子报文标准化、物流单元编码标准化、物流节点编码标准化、物流单证编码标准化、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化、物流作业编码标准。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社会大分化、生产大分工之后,为合理组织生产,促进技术进步,协调社会生活所出现的事物,标准化管理是有权威的有法律效力的管理。 物流标准化都有哪些形式呢? (一)、简化: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二)、统一化:统一化是指把同类事物的若干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物流标准化要求对各种编码、符号、代号、标志、名称、单位、包装运输中机具的品种规格系列和使用特性等实现统一。(三)、系列化:系列化是指按照用途和结构把同类型产品归并在一起,使产品品种典型化;又把同类型的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按优先数理论合理分级,以协调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及包装之间的关系。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的系统结构、功能标准化形成最佳形式。系列化是改善物流、促进物流技术发展最为明智而有效的方法。比如按ISO标准制造的集装箱系列,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还为计算船舶载运量、港口码头吞吐量和公路与桥梁的载荷能力等提供了依据。(四)、通用化: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与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是通用化的前提。通用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五)、组合化: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合拼的标准化形式。对于物品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同样可通过组合化使之更加合理。 物流标准化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