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战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成因及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争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这一轮的中美贸易争端深刻体现了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结构变化、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有其长期性与必然性。随着时间推移,贸易争端慢慢演变为贸易战,甚至是一场守成大国掐断崛起大国的经济战,将对中国长期、既定的渐进发展轨道产生冲击。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底气,源自它对高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和科学前沿的控制和占领,目的也在于维持美国在全球技术的霸权地位,减缓甚至打断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保持压倒性优势。美国对我国发起的此次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一、清单解读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美清单一》自7月6日起实施,对约160亿美元商品《美清单二》开始征询公众意见,预计8月底生效。美国主要针对中国科技及《中国制造2025》相关领域加征关税,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通信技术、机器人、工业机械、新材料等,手机、电视等消费品不在其中。

6月1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

《中清单一》自7月6日起实施,对其余商品《中清单二》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中方加征关税涉及商品金额、关税率和生效时间等与美国对等。《中清单二》主要包括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据美国情况而定。

相比上一轮公布的商品清单,美国在清单中移除了显示器、彩电等消费品,增加了集成电路、电机电器设备等工业品;中国移除了飞机,增加了石油、农产品。

美国清单上,占中国出口比重较高产品:玻璃制品(63%)、航空器和航天器(33%)、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20%)、无机化学品(18%)、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17%)、电机/电气设备(11%);占中国产量比重靠前产品:航空器和航天器(5.3%)、电机/电气设备(3.5%)、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3.1%)。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7月10日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还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增关税的计划,目标产品清单涉及服装、电视零件和冰箱,加征关税约10%。这意味着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

二、原因分析

(一)贸易逆差巨大

中美爆发贸易战的直接原因是贸易失衡。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87万亿元人民币(约2987亿美元)。而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

中美货物贸易逆差增加了8.1%,增至3752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货物贸易逆差的46%。

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归咎于中国部分领域开放度不够、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较高、政府给予部分国企补贴以保护发展中的幼稚产业等原因,客观上也助长所谓“中国工人抢了美国工人的工作”声音在美国社会各界得到广泛支持。因此,美国希望通过贸易战,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

(二)技术高地之争

贸易战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遏制中国崛起。我国制定出台《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欲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方面全面突破。2018年,中国研发总投入预计将首次超美,未来如果在产业方面实现赶超,中美分工就从垂直分工转为水平分工,从而形成与美国产业的正面对撞。

技术领先是美国强大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在核心技术领域挑战美国的优势,因此,此次美国贸易战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主导产业征收预防性关税,就是针对中国未来要发展的高科技、高精尖产业设防,遏止中国制造业升级,抑制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允许中国研发与高端制造对美形成同水平竞争力,从而全面抑制中国崛起。

(三)发展模式对立

在美国看来,中美经贸关系不正常,关键在于中国没有兑现承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美国模式、美国道路

截然对立。美国坚持私人产权+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中国坚持政府领导+国企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民主方式与法治道路选择上也分歧很大。且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连同“四个自信”,也被西方解读为中国意欲在国际上扩张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全面挑战美国模式和美国道路以及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

(四)政治选票需要

美国国内有三股相互独立的政治力量,但在反对中国问题上却取得了高度共识,形成了广泛共鸣。第一股力量是美国战略思想界,认为中国的意识形态与美国背向而行,以前的对华政策是失败的。第二股力量是锈带地区的产业工人,认为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后,承接了大量制造业工作,导致他们失业。第三股是美国工商界,认为中国经济制度对他们构成了不公平竞争,侵蚀了他的利益。

特朗普需要对支持他的选民负责,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在小城市及农村的得票率高达62%,远超对手希拉里的34%。农业及工业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特朗普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政策满足了美国农民及工人期待。特朗普不久前表态打算争取连任,就必须或多或少地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帮美国选民抢回就业机会。为取悦支持他的中下层白人工人、农场主和中产阶级,特朗普利用贸易战这张牌不断发酵,以获得选民认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世界经济无可避免地进入G2格局,这对目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形成重

大挑战,中美之间的摩擦和潜在冲突在所难免。史蒂夫·班农(时任特朗普首席战略师)在日本的演讲《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赤裸裸的暴露了美国政府的国策:防止《中国制造2025》动摇美国高科技领先地位;延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维持石油美元地位。可见,美国对我国发动贸易战一直是一个摆在桌上的预案,绝非冲动之举,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三、宏观影响

(一)对GDP的影响

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的产品施加的25%制裁关税,会导致中国GDP下降0.1个百分点。但如果继续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对中国GDP 的“直接影响”就会增加到0.3个百分点;另外,还会对我国GDP造成0.2到0.3个百分点的“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会给我们(摩根斯坦利)目前做出的中国2019年6.4%的GDP增长预期带来显著的下行风险”。如果美国政府在贸易战过程中,决定对中国出台高科技领域出口禁令,禁止芯片、软件等中国目前很依赖的产品出口,那么会对中国造成更大的损伤。

报告也指出:这场贸易战如果持续发酵和恶化下去,也会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严重影响。对美国GDP增速的直接冲击,会有0.3甚至0.4个百分点。这不仅不低于中国遭受的直接冲击,甚至还会更严重。一旦贸易战规模扩

大,会导致全球价值4600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受到冲击,并将影响全球2.5%的贸易往来和0.5%的GDP。如果美国还和欧盟打汽车贸易战的话,这个影响还会进一步上升到价值5700多亿美元的货物、全球 3.1%的贸易以及0.7%的GDP。

(二)对贸易的冲击

虽说贸易战对中美宏观经济总体不会造成过大影响,但对贸易的困扰和影响会更明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5.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对美出口增长3.8%,增速下降23.8个百分点。《华尔街日报》7月3日的报道称,从环比角度看,中国对美出口数据逐月小幅走低。“以人民币计价,中国1-2月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0%,1-3月数据为8.1%,1-4月6.5%,1-5月5.8%。”《华尔街日报》认为,上述数据足以显示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贸易摩擦不仅影响双方,还会对全球贸易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经合组织(OECD)此前预计,如果美国率先提高关税引致他国反制,最终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上涨10%,全球贸易量减少6%。

理论上讲,关税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出口企业的定价如何针对关税做出反应,即关税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率。第二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即关税带来的价格冲击,究竟会在多大程度反映到出口量上。按照学界基本共识(关税传导率为20%,需求的价格弹性为4),北师

大管理学院副教授徐建炜大致估算出美国加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施加25%的关税,会造成出口额下降15%;对340亿美元产品施加关税,出口额大致下降50亿美元;如果加上下一轮160亿美元产品,出口额大致下降75亿美元。如果美国进一步加码,对其他4000亿美元出口产品施加10%的关税,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会减少近315亿美元,这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肯定会存在一定冲击。

考虑到中国在2017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2987亿美元(按中方统计),这大约就意味着中美贸易顺差减少10%左右,但这一效应也不足以颠覆中美贸易顺差的格局。并且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也会造成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减少,那么最终造成中美贸易顺差减少7%左右。

(三)对重点行业影响

总体上看,短期贸易摩擦升温背景下对于中国多数行业的影响偏负面,重点包括:

1.美国加税清单涉及的航空航天、造船、技术硬件、通信、电子、机械、铝制品等;

2.美国加税清单可能造成中国电信运营商受损于上游设备提价;

3.中国加税清单造成大豆进口价格提升,可能推高养殖成本;

4.中美贸易战造成贸易壁垒的提升,与商贸相关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可能受损,如航运、港口等;

5.美国收紧签证,可能影响出境游。

另外,中国部分行业也可能因此受益,包括:

1.中国反制举措下,国内农业、造纸、软件、光学医疗设备有可能会受益于对美国部分商品的关税提升;

2.对美国进口整车加税,利好国内以日系车为主的汽车生产和经销商。

贸易战从来都是“双输”乃至“多输”的,成败的关键是看哪个国家能够坚持的更长久,拼的是反制力、掌控力和忍耐力。基于现行已经公布的中美500亿美元加税清单,专家提出了以下分析意见:

1.美国关税措施针对性较差。近日,因国际贸易理论而获诺奖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如何输掉贸易战》,对特朗普的战略进行了批评:聪明的贸易战高手会把关税措施的焦点放在最终产品上,以免抬高国内产品下游生产商的成本;然而,特朗普颁布的关税措施中,几乎没有任何一项针对消费品,主要针对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占比高达95%),这种关税措施结构,必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极大伤害,却只能换取极小收获;中国的反制措施看上去就截然不同,虽然没有完全避免对中间产品征税,但主要瞄准了最终产品,中国的措施显示了清晰的政治战略:打击特朗普的选民。《华盛顿邮报》也认为:“因为特朗普那些贸易官员的失策,这些制裁性关税并不会打击到多少中国企业,反而把美国等其他非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华分部当作了打击对象”。

2.中国反制措施针对性较强。美国出口的62%大豆、14%棉花、17%汽车都销往中国。中国对美国农产品、汽车等产品的反制,精准打击特朗普的票仓。美国出口中国大豆的前10个州中,2016年特朗普获得选票的州占了8个;在前10大猪肉出口州中,有8个州选择了特朗普;位于锈带地区的5个州都选择了特朗普,汽车是其中密歇根、俄亥俄、威斯康星3个州的支柱产业。

3.美国忍耐力相对较弱。美国经济高度市场化、民营经济发达,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冲击很快就会反映在工作岗位丢失上,选民会对国会议员施加影响。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温,美国豆农已经有所行动,在电视台自费打广告反对对华贸易战;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如果对从中国进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征收25%关税,将导致美国经济未来10年损失约3320亿美元;商界游说集团与国会议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贸易战受损行业代表也会对国会议员施加影响。7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8:11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针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非约束性提案,寻求限制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征关税的总统权力。这非常清晰地发出一个信号——虽然国会参众两院由共和党主导,但不会对特朗普政府关税和贸易政策坐视不管。可见,随着贸易战对美负面影响增强,其国内反贸易战力量会不断增强。

4.中国回旋余地较大。得益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在贸易战中可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双手作用,帮助市场调节替代需求,以维持我们的市场需求和战略产业的发展。

综上分析,中美贸易战,可能道路曲折、过程反复、战况拖拉,但达成妥协的前景还是可期的。

2018年7月1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