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论语》?仁者爱人?说及其当代启示

陈功文

孔子的儒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亲也,从人二。”(《说文〃人部》)从字义上说,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高道德规范。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谈及仁,据知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1]P228,远远高于其他道德范畴,可见《论语》一书仁学思想内容包含甚广。仁“含义广泛又灵活多变,致使两千年来从无达诂,也给后人见仁见智的理解提供了多种可能。”[2]P394《论语》在对“仁”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奠定了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说。《论语》“仁者爱人”说是一个以“三段论”为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修己论”、“仁本论”及“博爱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总结《论语》“仁者爱人”说,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论语》“仁者爱人”说的“修己论”。这是孔子所强调的个人内在修养,也是“仁者”能在真正意义上“爱人”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人格都不完善,又谈何关爱他人?故孔子非常关注人格修养。“修己”就是律己,就是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凡引用《论语》,只写篇名)显然,成就仁完全在于自身,不必仰仗他人。也即若达到仁者的境界,必须通过个体内在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个体人格的完善,这样才能达到修己的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这是孔子“修己论”的核心内容。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蒋伯潜认为此“言仁为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也。” [3]p521《孟子·尽心下》也说:“仁也者,人也。”这个“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社会人。这样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靠修养才造就出来的。”[4]P11靠后天修养(修己)造就仁人,此即“为仁由己”的修养方法。《论语》中多次论及这种修己之方。如“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便是对其最佳诠释。《论语》还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即使是“造次”与“颠沛”,也要心念仁爱,不得忘记。

“修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孔子认为仁与学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孔子认为“仁”须学才能得到。孔子所追求的哲学原则是“中庸之道”,这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完美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便是不断学习。其弟子子夏也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这个“道”便是仁。为了实现仁,孔子认为先要立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为学要“志于道”(《述而》),并做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心中有了大志,求仁还需做到如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样才能“仁在其中矣”(《子张》),才能求仁而达仁,才能“我欲仁,斯仁至矣。”另外,在求仁的过程中,孔子认为还要注意一些细节:(1)做到“里仁为美”。他认为“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与仁人相处能经常受到仁人的熏陶,这对“求仁”的人来说,岂不是明智之举?(2)“观过,斯知人矣”(《里仁》),要从过错上观察人、考察人。(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能以自身为例,可以称为仁的途径了。(4)“以友辅仁”(《颜渊》)。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释之为“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其次,得到了仁,还需学,不能懈怠。孔子主张以仁德为主,不是机械地认为一个人有了仁德,就能明了一切事理。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阳货》),其意思就很明确:喜好仁不喜好学习,其弊病是愚昧。由此可见,具有了仁德还需学习,这样才能明晓事理。

孔子提倡“修己”,不仅仅是为了完善自身,重要的是为了推行他所向往的仁德。他认为单纯追求自身的完善,还不能算作仁,至多算作是一种美德。这在《论语》中多次论及: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以上《公冶长》)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子游曰:?吾友张也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子张也,难与并为仁也。?(以上《子张》)

孔子把美德与仁德作了细致地区分,反映出孔子一贯主张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的思想,即孔子认为“仁”的要求很高,非一般人能轻易企及。

为了达到自己向往已久的仁道,孔子还标出了为实践“仁”应具有牺牲精神。“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仁者必有勇”强调的就是这一点。“殷有三仁焉。”(《微子》)殷朝的三位仁人都具有牺牲精神,故孔子称为“三仁”。这种为了实践仁而具有的牺牲精神的崇高追求便是:“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个意义上的“仁”,孔子称之为“道”,因此他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二、《论语》“仁者爱人”说的“仁本论”。《论语》“仁本论”,强调的是从伦理角度来探讨“仁”的内涵,它将众多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并依次进行阐述,以探求“仁”的根本。《论语》书中提到多种伦理道德——孝、悌、忠、敬……它们都是以“仁”为核心,是仁在道德行为上的外在表现。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基础与核心,仁“是对以往氏族血缘关系的宏观性道德涵包,它既是对以往人与人关系的总体性继承,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人与人关系的总体性包摄。孔子之所以对仁有着多种解释,正说明仁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伦理主宰,其涵盖的社会的全方位性与多层次性质。”[5]P48孔子所宣扬的这些美德,对我们的民族影响很深,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父慈子孝的正常习俗和美好的道德风尚。”[6]P233《论语》书中所提到的美德的出发点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蒋伯潜先生认为:“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者,即有同类意识所发生之同类情感也。父母、兄弟,为吾人自幼最接近之人,初有同类意识,即对之有同类情感,故‘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孟子语)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此意也”[7]P527而这种“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思想,对孟子也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孟子〃尽心上》的‘亲亲,仁也’及《离娄上》的‘仁之实,事亲是也’,都是顺承孔子仁学含义的延伸,使‘孝’、‘弟’(悌)通过血缘关系从纵横两方面将氏族关系同等级制度联结起来。这是从远古至殷、周宗法统治体制的基础。孔子将‘孝’、‘弟’(悌)作为‘仁’的基础,以‘亲亲、尊尊’为‘仁’的标准,借用古代父系氏族家长制度的现成的观念,并在思想上反映了这个历史事件的缩影。”[8]P395《孝经》上也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学说精华体系》也指出:“孝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感情的表现。”[9]P189孔子强调孝,也即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认为如果统治阶级能力行孝悌(“君子笃于亲”),那么统治阶级就能具备仁的品德(“则民兴于仁”(《泰伯》)),这样就能达到如下的目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学而》)另外,孔子在谈论仁与孝时,也具体到实践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就是具体地培育儿女对父母的爱心,这就是孝,就是仁。“悌”本是弟对兄的一种伦理关系,《论语》指出孝悌为仁之根本,就是说孔子已视孝悌为社会的一种伦理关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从亲子、手足之爱到“泛爱众”,表现了以仁爱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很显然,孔子的伦理教育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要德育第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文化教育则在其次。

懂得孝悌之道的人,会时刻关注礼的。孔子为了复兴周礼,对仁与礼的关系看得很重,提出了仁是礼的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既是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的愤慨,又是他关于“仁是礼的根本”这一主张的论断,它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来实行周礼的。《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是统一的,表现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与礼统一的仁,由于受礼的制约,人在行动上必须对自己的行动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人格不断递于完美,所以当颜渊询问什么是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主张个体人格的完善,也即通过自身约束而使言行合乎礼,这样才算是仁。当颜渊问如何实施时,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这里,孔子为仁确定了外在的制约尺度。既然仁与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有仁的人必知礼,知礼的人必有仁,但在《论语》中却有一位不知礼却被孔子赋予仁的人,他就是管仲。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孔子对其评价:“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树塞门”、“有反坫”是僭越行为,是违礼的事,所以孔子对管仲的个人道德修养颇有微词。但另一方面,他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由于管仲辅助齐桓公“尊王攘夷”立下功劳,孔子认为这些功劳与违礼之事相比,功还是大于过的,所以给了他难得的仁。可见,孔子“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把仁放在礼上,这合乎他一贯以仁为中心的思想的。”[10]P197

在《论语》中,孔子还从道德行为、语言、仪表等方面来阐释他的仁道,不断丰富他的仁道观。他曾对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忠、恕合二为一便是仁。忠、恕也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仁在道德行为上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敬,执事敬,与人忠,虽至夷狄,不可弃也。”(《子路》)恭、敬也是。“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里的恭、宽、信、敏、惠等美德也是。

三、《论语》“仁者爱人”说的“博爱论”。《论语》“仁者爱人”说的“博爱论”应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层次表现为爱人,高级层次表现为博爱。当个体经过“修己”,并具备孝悌之美德时,他才会真正地懂得怎样去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这里“仁表现的既是昔日氏族血缘制下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反射,同时也是现实的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升华。从孔子的回答上便可了解仁是爱的观念基础,爱是仁的道德观念的现实实践,这两者是密切不可分割的。”[11]P49孔子把“仁”理解为“爱人”,“在孔子看来,确立自身的同时也是在确立他人,而确立他人也是在确立自身,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第一次明确表现出对人的发现,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正是孔子全部哲学的基石”。[12]P12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马棚失火,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而这人却是和马生活在一起的下人。回到孔子生活的年代,人的价值,尤其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的价值,不可能得到重视。孔子能这样做,确实难能可贵,它表现出孔子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就是对人的关切,反映出其“仁”学思想的民主性与积极性倾向。

爱人的高级层次是博爱,这是“仁者爱人”说的理想目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里的“泛爱众”就是博爱。个体做到“入则孝,出则悌”,才会去“泛爱众”,博施爱于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这样才能“亲仁”,得到“仁”的境界。另外,仁者的仁爱之心也惠及虫鱼,“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由此可见仁者的博爱之心。

既然是“泛爱众”,是否什么样的人都爱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仁者不是好好先生,不是什么人都爱,应是爱有差等。在仁者那里,因为自己无私心,所以会有一把正确的尺度:在爱人的同时,会真正的厌恶那个“不仁”之人。因此他又说:“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谆谆教诲,如长者在侧,他告诫后人要“泛爱众”,而不是亲爱一部分人;在亲爱他人时,不能亲爱不仁的人。这里,我们不妨把“仁者爱人”理解为:仁者爱一切值得爱的人。这才是孔子所追求的真正的仁。

既然仁者爱一切值得爱的人,那么在爱这些人的同时,还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他告诉我们要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作为仁者,自己想要在社会上立足也要让别人在社会上立足;自己想要事事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这既是仁爱之心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泛爱众”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承认自己“欲立”、“欲达”的欲望时,也要尊重别人有立有达的欲望,这样才能使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得有自尊、有自立。另外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己所不欲,勿使于人”,从个人修身而言,这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连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何必要强加于别人呢?“爱人”就要立足于此,并以此为原则,才能得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由此可见,孔子爱人,能尊重人的价值,能把人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这是他的一大进步,也明显有别于墨子的“兼爱”。当然,孔子所追求的仁爱,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所以他在谈论仁时,不免带有政治色彩。因此,我们在评价“仁者爱人”这一观点时,不能简单加以概括,说孔子从“爱人”的角度来阐释当时的贵族、平民、奴隶都具有平等性。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里孔子认为只有君子(贵族)才有仁的品德,至于“小人”(被统治者)则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孔子将什么样的人具备仁,什么样的人不具备仁,分得十分清楚。

《论语》“仁者爱人”说是一个以“三段论”为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只有当个人不断地通过“修己”,他的人格才会渐趋完善;同时再还要通过外界的美德熏陶,让他知孝悌、懂礼节,他才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仁”,才算得上是仁者,才能懂得真正去爱人,并进而“泛爱众”,从而具备一颗博爱之心。

《论语》“仁者爱人”说理论体系的建立,目的就是让人们对社会、对他人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让人人具备一颗博爱之心,共同关注我们的社会,共同关注他人。“《论语》所记孔子之言,论道德者居其大半;即在现代,尚有不磨之价值者也。”[13]P521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阶段。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也是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完成的阶段性的价值旨归与目标任务。追求和谐,是一种崭新的生存智慧,它不仅需要我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需要我们树立一种责任意识,使人人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人。联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语》“仁者爱人”说的思想对个人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有一定的启示。

(一)我们在树立责任意识时,应该先从律己开始。律己,就是“修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也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目的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敬重,使人得以安全,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形态。2000年前的人们就知道通过“修己”而得以建立和谐社会,难道今天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联系当今社会,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以权谋私者有之,贪污受贿者有之,道德败坏者有之,等等。这些人起初的本质并不坏,只是后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了国家与人民的罪人。思考这些人变质的过程,都是从放弃自律开始的。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妨先读读孔老夫子的“修己”之经,从自律做起,树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二)我们在树立责任意识时,应该发扬古代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具有优良的美德传统。孝、悌、忠、敬、宽厚、仁爱……都是古代传下来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了创建和谐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创造这一文化、延续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生机与活力,赋予其新的历史内容和时代价值,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以发扬古代传统美德为己任,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创建和谐社会作精神储备。孝、悌等美德传统,应该从孩提时代抓起,让他们从小树立一种美德意识。孔子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具有孝悌的美德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的。当今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大,一些国人沾染上了西方社会的不良风气,他们视中华传统美德于不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这些东西都是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所排斥的。因此,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当每个人把对父母懂得孝敬、对兄弟懂得悌爱、对他人敬重、宽厚待人视为一种责任,然后再将其推广至全社会,使全社会都发扬与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整个社会将是一个有条不紊、充满责任心的和谐社会。

(三)我们在树立责任意识时,应该有一颗博爱之心。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要求和个人责任高度统一的社会。这种社会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信念,要有着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同时更怀有一颗博爱的心。孔子认为能“泛爱众”,则“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并能惠及虫鱼,这便是孔子“爱人”思想的终极关怀。当灾难来临时,人人都伸出友爱的手,大家同甘苦、共患难,还有什么灾难不能克服?回想近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大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人人献一份爱心,共度难关,战胜灾害。这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真实写照。“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片爱,这世界将是美好的未来”,到那时,和谐社会的建立将不是一句空话。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P60《论语》“仁者爱人”说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启示,就是在于它要求我们有一种责任意识,并先要自律,然后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应该具有一颗博爱之心,这样,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2][8]白玉林党怀兴主编. 十三经导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7][13]蒋伯潜. 十三经概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10]匡亚明. 孔子评传[M]. 济南:齐鲁书社,1985

[5][11]佘树声. 国学导引[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6]张葆全. 论语通译[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9]杜任之高树帜. 孔子学说精华体系[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2]王长华. 诗论与子论[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4]刘德龙. 科学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原则与渠道对策[J]. 齐鲁学刊,2006(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杨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孝道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 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我对论语的感悟

略谈我所感受到的《论语》的魅力 【内容摘要】:《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在仅仅一万一千多字的二十七篇文稿中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有着无穷的魅力,堪称中国人思想的源泉。他是修身、资政、教育教学等的范本,对后世的贡献是非凡的。 【关键词】:《论语》孔子魅力做人处世教育教学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现存《论语》二十七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集中体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于丹教授曾在《于丹〈论语〉心得》后序中这样介绍《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为什么《论语》能历千年而不衰,始终魅力无限呢?这就在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自身所体现出的人类永恒的道德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标识。《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活水源头。宋代第一位宰相赵普曾经有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魔力和魅力。 《论语》没有成系统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零星语录,吉光片羽。初读它,难免失之浮光掠影、支离破碎,但它的魅力恒久远,千载以降,仍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教化着我们。 回顾自己生活的几十年,特别是执教25年来,深感《论语》的魅力无处不在。下面就如下几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做人篇 1.讲仁德树爱心 做人要先讲徳。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社会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宣传,大到以爱国为核心,强化团结和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人颂为德高之人,现在社会上老幼皆知的风尚当属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小到集体、家庭中提倡互敬互爱,团结协作。 追根溯源,这些思想理念的本源当属《论语》。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论语诵读心得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王凤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

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姓名:吴智慧班级:文院3班学号:2013013333 孔子论语对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都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就只立足于论语当中的天命问题。通过学习孔子论语,我对天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到了何为天命。“天命”在《论语》①出现将近三十次,单言“天”字也有十八次,其中孔子自言十二次。天可分为有无意志两方面。当天具有无意识,纯客观的意味时,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天代表自然界、宇宙、客观世界。 2.天命即客观规律,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一方面在困惑时在寻求天命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对天命的不信任。 我从孔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天命。孔子对待天命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对其中的客观的必然因素,孔子认为要尊重天命、认识天命,即“畏天命”和“知天命”。(这使我知道“存而不论”) 孔子的“畏”,不是认为人的渺小,相反是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孔子强调对天命的认识,即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治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的知命、知礼、知言,采用逻辑的逆向推演方式是知人,行伦理,认识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孔子再一次强调把握、利用天命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天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渐认识天命和理解天命,掌握天命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天命观领域内,天命不是不可认识的,神秘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和把握。 第二,对待世界中的偶然因素,强调尽可能的调动人的主体地位。 孔子对天命不信任,但却承认各种不可抵抗、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对于一意外发生的偶然性,孔子的态度是这样的: 鲁域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急行。左右曰:“久已。”孔子曰:“恶其久也”(《论衡.幸偶》)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内容摘要】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贵在有良好的方法和端正的态度,以及学以致其道的目的。良好的方法就是勤学、善思,端正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就是犹恐失之。而学习的目的,永远要让自己真正能问心无愧。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关键词】论语;人生启示;学习;兴趣 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做学问的态度有如他的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今世界,知识是人一生受用的东西,而善于学习又是我们一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先贤大哲,是如何从学习的方法、态度、目的这三个方面告诫后生们的,今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孔子的眼里,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论语通译》:学了知识后,而能按时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见愉快的事吗?此言颇令人费解,孔老先生真不愧是圣人,现在的人谈到学习,哪有多少乐趣可言啊!若说“不亦苦乎,”倒觉得老先生很通人情。但是翻卷阅典,《论语·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树达《论语疏证》:学而时习,温故也,温故能知新,故说也。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时,”这是一个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让我想起,我求学已十年有余,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特别重视和珍惜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未敢抱怨学习压力大学习无聊学习无用。在我觉得,学习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灵感上的激发和情感上的交融,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书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你会与它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它会启发你创造生活的灵感,它会交融在你饱受挫折的情感里。读书,深读书,犹如伯牙子期,乐本就在其中,而若能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你想起你的故友或你的恩师的时候,终于又见它一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孔子一生以学为友,他正是因为对学习有种深刻的体会,故学习之乐油然而生心中。《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2)。”《论语通译》: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言外之意,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3)矣夫(《论语·雍也篇》)。孔子他自己确实也做到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皆精。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孔子样样都行却无一专长,如果他不是学广如天、学深似海,怎能教育并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世界达千年至今而不衰?试想当今社会,所谓专家如云,却没有多少能海纳百家的集大成者,令人唏嘘不已。所以,孔子屹立千年而不到!关于学与思,《论语·卫灵公》:

论语启示作文

论语启示作文 【篇一:《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论语》启示我们如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先看他做什么,再观他行为的动机,再考察他内心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怎么隐藏的住呢?” 【小感】 透视人的内心,实在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时下人人戴着面具生活。 然而要想大到任用人才,小到交到 挚友,密切到找找自己的另一半,无不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 人的内心世界。听其言显然不可全信。观其行还不够本质。考察他 行为的动机就接近了。看看他内心安于什么就再也无所遁形了!连 我也要感慨了: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这个人的内心 世界怎么隐藏的住呢?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礼”“义”“仁”“智”的思想,其 内容广泛,涉及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道德行为、做人准则等。作为 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必读书 目。流传至今,下至5、6岁的孩童,上至70、80岁的老人,也几 乎人人知晓此书。我也毫不例外是看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语》名言长大的。小时候看的 是只言片语,也只靠生硬的翻译去浅显地理解《论语》。而今已为 大学生的我,终于认真地看了一遍《论语》,联系现实,对它也有 了很多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或许有偏差也或许不够深刻,但还 是让我一一道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 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

《论语》对当前语文“真阅读”教学的启示-2019年文档

《论语》对当前语文“真阅读”教学的启示 《论语》集合了早期儒家思想的智慧结晶,它主要记录了被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日常经典的言语评论,孔子以“‘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1]。其中有许多涉及学习和教学的经典?Z句,如《论语?述而第七》篇中记载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都与当代教育学提倡的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不谋而合。尽管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曾出现盲目的推崇儒家思想和疯狂的打压批判,但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属“过犹不及”,偏离了孔子最原始本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辩证视角品读《论语》能够从中发现它对当今语文教学仍具有启示意义,笔者从语文阅读教学角度,系统阐述从《论语》中受到的“真阅读”的启示。 一、何为“真阅读” “真阅读”这里指从学生自身知识建构的角度看,它在融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建构、内化知识和提升阅读量,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故称之为“真阅读”。《论语?为政第二》篇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本意是指审视一个人时应分三个层次:1.表层:从近处看他直观呈现的行为;2.浅层:从远处观察他先前的生平经历,找寻原因;3.深层:从源头考察他事后的秉性习惯,明确他的本意。引申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划分阅读教学层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个理念可将语文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层次:1.表层:从近处阅读教材;2.浅层:从远处阅读他人的品鉴;3:深层:从文本源头系统阅读原著。学生从表层阅读到深层阅读逐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建构,深层次的从源头系统阅读原著即是指学生进行的“真阅读”――整本书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直接翻译意思是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 解”[2]。孔子强调学习应做到学思结合,才能真正有依据地答疑解惑,从根本上实现有所学习、有所进步。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实用的阅读技能,完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学审美水平。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复习课(用)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背诵1.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立”、“达”、 “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 4、明确“忠恕”内涵。 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认清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复习重点: 1、总结并掌握该课出现的文言知识。 2、理解“仁”的内涵。 复习方法: 教师提示点拨,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纠正归纳。 复习时间: 两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形式朗读本课,背诵重点章节。 二、提示重点字词含义。 入:在家里道:学说被:通“披”忠:对人尽心竭力 事:止,仅达:使……达匡:匡正恕,对人仁爱宽厚 病:以为难施:夸耀,表白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病诸:病,担忧。盍:何不敝:使……坏 三、本课重要文言现象归类。 通假字 出则弟弟通悌可谓仁之方也已已通矣 被发左衽被同披与师言之道与与通欤宾前 吾道一以贯之何谓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学生分析宾前的三种格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虽敝之而无憾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霸诸侯 不能死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一匡天下 【活用分析,生答。落实重点句子翻译。】 四、总结并记住本文出现的成语。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比方别人。意思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 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近义词有: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五、重要思想陈述 1、对“仁”的理解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 2、“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即“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仁”的更高程度是“圣”(智慧和道德达到最高境界) 子贡“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 5、“仁”的具体行为表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对待盲人的态度孔子做人态度的诚敬 6、“仁”的实行方法“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巩固本文出现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及重点字词的记忆。 二、分析考试比较题型,掌握出题方向,归纳答题思路。(6.30)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指导思路:结合所在语录内涵分类说明,最后总结归纳具体不同之处。】 【展示答案:“仁”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积极为人”,而“圣”则是“博施济众”。“仁”与“圣”最大区别在于两者的境界不同。实现“仁”可从小处着手,实现“圣”却需要有仁心更要有实力。】 分析答案:概念落实+区别点明确+解析理由 三、分析《仁者爱人》各则语录主旨。 教师引导,全文结构框架图。 第一则“孝悌谨信仁爱”六字总纲,仁者基本修养第六则重人轻财 第二则“忠恕”仁字主要内涵第七则悯不幸 第三则恕道推己及人第八则助弱者 第四则忠道积极为人第九则尊重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学习过《论语》之后,我更感觉到《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很好的指导,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时候听人抱怨:“我怎么没有贵人?人家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好事都找他,怎么没有人来帮我呢?”实际上这就是大格局的君子和小格局的小人的差距。君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自己怎么解决,怎么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去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如果没有做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心了?用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时候机会没有给自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以前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不要有投机的心理,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世上一定有人比我们聪明,一定能看得明白我们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太讲礼貌了,大家心里清楚,不说而已。要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

去做,兢兢业业去做,就会不断有机会给予我们。孔子去祭祀、去参加活动,一定穿上得体的衣服,表示对这个事情的敬重。我们有时候做事时,会想今天凑合一下吧。当有一次凑合,就有两、三次凑合,慢慢地,就发现自己很多事都是应付。当应付成了习惯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机再会得到。 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做事要依靠自己,遇事要反思自己。如果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态度积极了,人生也快乐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也就开阔了。 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的“仁”达到了,虽然他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雷锋传人,不可能人人都把自己所求的“仁”定的那么崇高,我们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小仁”。我们可以自私一点去追求学习,追求事业,追求成功。只要是“求仁而得仁”,就无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本人为您带来的是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论语仁者爱人读后感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他的内容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首先说,孟子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仁者爱人”的提出,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体现。写作已经开始,我只好不得已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我想到,仁者爱人的首要观点是对人出发,他并不是对待金钱又或其他事物,说明人是儒家重要表达对象。其次是爱人,爱,当然不是指喜欢之类的异性之间的关系,爱,应该是种仁慈,是说我们要怀有慈悲之心去关爱他人。爱人的主体是仁者,说明爱人是仁者的重要体现,而他反过来却也暗示着仁者是爱人的这一属性。原本在我但看来,仁者就是善良和博爱的属性,当再看看孟子的话,他说仁者不仅是充满善良和爱意的人,更重要的是,仁者是智慧的,而人格魅力就是其霸气了。孟子说:“爱人

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再来回味他的话,很明显的是我们都可以明白他说的话,他就是说关爱他人的人,他将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他将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虽然我们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作为圣言,它拥有重要意义。 仁者爱人不只是说给老百姓听的,那些古代的文人,都很希望自己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大部分的文人的抱负是:倘若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则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高高在上,得到他人的膜拜。然而还有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他们期待着那一天尽快到来,如果统治者可以选择“仁者爱人“的思想,他们就是会善待百姓的,当然百姓的生活就会愈见幸福,而统治者则又得到百姓的爱戴,这是难得的安居乐业。刘备因为懂得人心的重要性,友好对待百姓,最终获得人民的爱戴,秦朝灭亡的悲剧无不与秦始皇的暴政有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的深远意义在这些典故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代企业的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非常成功,甚至拥有阿里巴巴股份的员工因为阿里的上市而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往前说,阿里成功后,马云并没有独揽股份,而股份的分散则会使他更赢得员工的信任。团结合作,上下一心正是使得公司不断强大的原因。 因此,直到今天,上千年的儒家圣言仍然不会遭遇淘汰,

论语给我的启示

《论语>>给我的启示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则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句话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智理名言,意义至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则论语还表现出了孔子的两个精神:一,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二,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的精神。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谈《论语》对我们人生态度的启示 安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平 参加国学种子培训班将近一年了,一年来,通过学习论语,听专家讲课,觉得自己受 益匪浅,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 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学习过《论语》之后,我更感觉到《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很好的指导,很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时候听人抱怨:“我怎么没 有贵人?人家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好事都找他,怎么没有人来帮我呢?”实际上这就 是大格局的君子和小格局的小人的差距。君子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自己怎么解决,怎 么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去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如果没有做成,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心了?用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时候机会没有给自己,要 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以前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不要有投机的心理,不要自作聪明, 要知道,世上一定有人比我们聪明,一定能看得明白我们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太讲礼貌了,大家心里清楚,不说而已。要是每件事都竭尽全力 去做,兢兢业业去做,就会不断有机会给予我们。孔子去祭祀、去参加活动,一定穿 上得体的衣服,表示对这个事情的敬重。我们有时候做事时,会想今天凑合一下吧。当有 一次凑合,就有两、三次凑合,慢慢地,就发现自己很多事都是应付。当应付成了习惯的 时候,就没有任何机再会得到。 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做事要依靠自己,遇 事要反思自己。如果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态度积极了,人生也快乐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想明白了,自己的未来也就开阔了。 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

论语之仁者爱人

《〈论语〉选读》复习四:“仁者爱人” 一、文化思想 1、仁道最基本的内涵是“忠恕”,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所谓“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3、“仁”的实践表现是“爱人”,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发端。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天下人各得其安,尽显仁者风范。他重人不重财、悯恤不幸之人等举动都是“仁”的体现。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孔子的仁爱也由人及物,惠及一切。 4、孔子的仁爱观:由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见,孔子“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二、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有关章节,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分)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2分) 1.(1)①“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为仁由己,侧重于修身;“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为政。 (2)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有关章节,然后回答问题。(6分)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3)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论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论语》金言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中华民族最有名的经典,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论语》在一万多言的短小篇幅中,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做一个清廉正直的领导大有裨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我很喜欢,我最初读到它,有一种心灵为之一振的感觉,我把它摆在开宗明义的位置,当然不止于喜欢而是这话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原文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有若的名言,大意是说,君子专心致志于根本的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命有根,万物有源。农民的根本在于精耕细作,学生的根本在于勤学好问,为官的根本在于执政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领导干部的务本之策和为官之道。 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大意是说,君子能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却不能和谐相处。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句话更应该作为领导者搞好班子建设的座右铭。 北大著名学者汤一介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和谐”。一个“和而不同”的领导班子犹如一架钢琴,只有发挥好每个琴键的功能,才能合奏出最美妙的音乐。一个“同而不和”的班子,就一像集体穿一条裤子,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最易勾心斗角、狼狈为奸。 因而一位优秀的领导须有“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讲党性而不搞派性,不拉拉扯扯,不团团伙伙。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论从政的名言,做领导的很少没有引用这句话的。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与此类似的名言还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以为,孔子论从政最推重的品质就是一个“正”字。 的确,一个“正”字是做官的全部真谛。正人先正已。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首先要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据2007年《决策》杂志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领导者修炼性要素比如责任、尊重、文化、道德等,最受公务员欣赏,99%的公务员承认领导的作风和思想品质对下属有示范和影响作用,59%的人认为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学生版练习)

《仁者爱人》 一、核心解读: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与同情是人间正道。孔子并不鼓励学生去寻找那些丰功伟业去做,而是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仁者爱人”。孔子的学问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学问,生命的终极目的在孔子看来就是伟大人格的形成。 “亲亲之爱”也就是孝悌,即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友爱,它是仁德的基础与起点。一个人如有孝悌之心,并能将这份亲亲之爱博施于民,做到民胞物与,他就是圣者。圣者即是仁德圆满的人。 “忠恕之道”的“忠”就是对人推心置腹,做事尽心尽力,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而所谓的“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于人。作为普通人,未必有能力让别人“立”、让别人“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恻隐之心”就是见有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从“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和“孔子相师”两章节我们可以体察到孔子对不幸者的同情心;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则体现了圣人的恻隐之心普施与一切众生。 二、名句填空: 0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行有余力,。”★ 0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 03·曾子曰:“夫子之道,。” 0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三、字词注音: 曾参.()取譬.()尧舜 ..()季路侍.()少.者怀之() 厩.焚()师冕.()齐衰 ..()敝.之无憾()一匡.天下() 瞽.者()沟渎.()桓.公()弋.不射宿()被.发左衽.() 四、实词整理: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作解释: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