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管理学教案

公共关系管理学教案

公共关系管理学教案
公共关系管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及至营销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公共关系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第四章公共关系工作基本程序。作为一门学科,公共关系的理论性不是很强,学习公共关系的重要目的是运用报学的理论解决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第四章公共关系工作基本程序。公共关系活动需要的是新、奇、特,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创意。教学的过程是全体学生学习共同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对同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方法。如何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门课程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公共关系涵义的界定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职能

第二章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公共关系组织

第一节公共关系机构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公众、

第三节公共关系人员

第一节公共关系人员的内在素质要求

第二节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四章公共关系工作基本程序

第一节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规划与对策

第三节实施与传播

第四节评价与总结

第五章公共关系举要

第一节政政府公共关系

第二节新闻媒介关系

第三节顾客关系

第六章公共关系传播

第一节口语传播概述

第二节电子传播概述

第三节广播

第四节电视

第七章公共关系礼仪

第一节接待

第二节函电往来

第三节会见与会谈

第四节沙龙与晚会

第五节舞会与宴请

第八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第一节常见的若干公关专题活动

第二节社会赞助

第三节公共关系服务

第四节危机事件的处理

四、思考题

1. 试述形象设计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2. 如何理解“关系”和“舆论”这两个概念。

3.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公共关系学中“形象”概念的理解。

4. 试论公关危机的类型及处理方案。

5. 简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6.什么是形象差距分析?

7.什么是公共关系意识,它都包括那些内容?

8.简述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

9.简述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

10.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范围与方法

11.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要素。

12.简述公共关系实施包括的内容。

13.简述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4.政府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

公共关系一词,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又称公众关系,简称公关或PR。“公共关系”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大概也没有比这个词更容易引起误解的了。

第一节公共关系涵义的界定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世界公共关系联合会对公共关系作了如下的定义(有时也称之为墨西哥声明,因为它是197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世界会议上通过的):

英国著名的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Jefking)指出:“公共关系就是一

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但是,从种种的公共关系定义之中,无疑可作出一些最为基本的概括:

1.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诸如一定的组织机构,团体等。

2.公共关系活动的各体是公众,即与该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3.社会组织借助于一定的信息传播媒介与客体沟通交往。它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与电视等。一定的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与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就构成为公共关系。如图:

附图:

4.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是:通过自觉有计划的持续努力,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公众利益为重,真诚合作,实事求是地建立和保持组织与其各种公众之间双向沟通。

5.公共关系的性质是:研究组织与其各种不同的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处理公众关系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目的是:观控组织内外各种意识、舆论、态度和行为,促进良好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形成,促使公众对组织的理解、支持和合作,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以求得组织的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公共关系定义为: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与有关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以求得组织的发展,运用传播媒介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双向沟通的努力和活动。

公共关系学是以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二、公共关系的几个相关概念

公共关系是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结果、为

,包括“公共宣传”、“新闻关系”、“媒体关系”、“公共信息”、“公共事务”、“公司事务”、“公司关系”、“公司形象”、“社区关系”以及“政府关系”或者“游说”等。

一、公共关系状态

公共关系可指社会组织所处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

一定的社会组织必然与一定的公众对象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紧密的,也可能是疏远的;可能是良好和谐的,也可能是紧张对抗的。社会关系状态就是指组织与其相关的公众对象之间的联系程度。从公众角度来说,他们对组织也有各种可能的舆论回应。或褒或贬,或热烈或冷漠,这种公众舆论对社会组织反映的不同质态和程度,称为社会舆论状态。

对于公共关系状态的自觉认识,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公共关系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又以状态是否良好而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良的公共关系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或者组织内部关系不协调,产生矛盾乃至冲突,组织领导陷于各种各样的人事纠纷之中,匿名信、小报告、亲亲疏疏、各种小团体的活动对组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或者,社会舆论对组织行为表现出不信任、冷漠和贬斥,除非在批评的意义上,否则,有关该组织的信息

不会引起人们的积极反应。在消极不利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组织的生存和正常发展受到妨碍。

所谓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是指组织处于积极有利的社会关系环境和社会舆论气氛之中,组织内部团结、内聚力强、组织的成员以所服务的组织为荣、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并以在组织内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而自豪。

二、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可代表一种现代开放的观念或意识。

这主要是指明确舆论的重要性,尊重公众利益的公众意识;高度珍惜组织的良好形象、维护组织声誉的声誉意识;强调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真正的公关意识应该立足于组织的长远目标,尊重公众利益,以现代的信息媒介而形成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交流沟通。现代公关意识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条件要求,它的建立一是需要社会民主化,二是需要社会商业化,三是需要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发展。

三、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和活动。换言之,是组织主动、持续地通过信息沟通传播,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或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活动。

这种公共关系活动可分为两类: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和专职的公共关系活动。

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指的是在组织正常的业务、行政工作中,人人都可以做的那些日常的交往、协调、沟通行为。它需要有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但不需要专门的计划和专门性的传播沟通知识。譬如,北京百货大楼特级售货员张秉贵,心里装着“一团火”,数十年来热心服务,尊重顾客,这既是他的日常行为,也无疑提高了所在商店的社会声誉。

专职的公共关系活动则是指专门的公关组织机构和公关人员、单位运用有关传播技术和艺术,有计划地实现特定的公共关系目的的专门性活动。它是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标志。

四、公共关系技能

公共关系一词也被经常用来指称作为专业的公共关系业务技术职能的总和。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就将公共关系解释为:“它已发展成为一种相互理解和依赖的艺术或科学”。例如公关调查的艺术,公关咨询的艺术以及公关宣传、公关交际、公关服务和开展各种公关专题活动等方面的艺术。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一词可理解为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活动和公共关系技能,它们都可认为是对公共关系一词的不同解释。它们彼此之间互为联系,但内涵的面向显然不同,如不注意区别,可能会引起理论和实践上的混淆和麻烦。

五、公共关系学

此外,公共关系一词也经常被用来指称一门特定的学科,即本书所讨论的公共关系学。这是一门总结公共关系工作经验,指导公共关系工作,研究人们怎样达到公共关系目的和系统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行为科学、大众传播学、市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研究公共关系的对象、任务、职能、机构及运行;探讨公共关系的起源、产生条件、发展趋势;研究实施公共关系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分析公关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以对具体的业务活动作出指导。总之,公共关系学的

研究涉及理论、历史和应用等各个领域,是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六、公共关系的相关学科

在诸多与公共关系学关系密切学科中,人们又更容易将市场学,管理学与传播学等等与公共关系学相混淆,公共关系学因此常常被认为是其中某个学科的属科或分支。这是不公正的。

1.公共关系学与市场学

市场学是一门以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根据产品购销,市场变化、消费者状况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更为有效和大量地吸引顾客。

市场学与公共关系学有一定的联系。由于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从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竞争发展到组织形象的竞争,因此,市场营销必然要关心组织形象的建设,加上市场学同样要关注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要以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以发展自己。这样,它与公共关系学在许多方面就有相通、互鉴之处。

但是,公共关系学与市场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两者的区别在于:

①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它包括企业然不限于企业。如政府、学校、工会等等。

②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公众,它除了消费者,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公众。消费者仅仅是一种类型的公众。

③公共关系的沟通交往包括人事管理、社会交往、新闻传播等等,它是全方位的,绝不仅仅限于市场营销的研究。

④公共关系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市场营销的直接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经营目的。

⑤公共关系以信息沟通为主,不象市场营销那样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作为市场营销基本要素的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帮助企业确立正确的营销战略。

第二,帮助企业明确科学的营销谋略。

第三,帮助企业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巧,促进营销目标的实现。

如果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况,这些公关方法、技巧又可分为开拓性公关、生存性公关、日常性公关、巩固性公关、发展性公关、矫正性公关、危机性公关、应变性公关、突破性公关,进攻性公关,等等。

2.公共关系学与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有着较长历史的学科,因为管理活动是社会组织最古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管理是人们对事物系统的运动,变化,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协调控制行为。当代管理学对有效管理的探索和研究,在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沟通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知识,它在一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关系学的基础。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直接的目的不同。管理学追求的是组织的秩序和效率。公共关系学侧重组织的形象和声望。

②方法手段不同。管理学强调行政手段,借重指挥和领导,是一门有意识控

制组织活动的学科。公共关系学则以传播和沟通为主要方法,是一门研究争取公众信任的学科。

③性质范围的不同。管理学重视组织内部环境中各种事物运转情况。公共关系学还要全面地探讨组织内外部环境协调与平衡。

3.公共关系学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它研究传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传播的各类模式、结构和类型,传播的特点、功能和效果等。公共关系学以传播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和手段。公共关系活动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传播活动。但是,二者的重要区别在于:传播学以注重沟通的渠道、特点和效果的研究为目的,而公共关系学仅仅以此作为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的手段。因此,公关学与传播学也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分类号】《公共关系学通论》

三、关于公共关系的几点误解

公共关系中应避免下列几点误解:

1.公共关系不是可以解决机构中所有问题的神奇药方。

2.公共关系顾问当然不是改变机构形象或状况的奇迹创造者。公共关系要经过策划,而且要精心选择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去努力与你的公众进行沟通。

3.公共关系不是说教。正派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不误传、不撒谎、不欺骗,公共关系人员不侵犯其他人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不象说教那样试图控制公众的思想。即使是在执行一个有效的公共关系计划中,仍然会有相反的意见和批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公共关系试图影响公众的观点,但不能控制它。

4.有效的公共关系不是一系列对外部影响间歇的、反射式的反应。公共关系是一种建立公众认知、理解和支持的积极活动。

5.如前所述,但还需要重复,公共关系不是漫长的午餐和社交活动,不是鸡尾酒招待会,不是漂亮的女孩子去应酬客户。即使社交活动在公共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通常只是公共关系活动和实际作用中的外围部分。

5○公共关系是“免费的广告”:这是对专业的公共关系主管的侮辱。公共关系远比在媒体上的“免费广告”重要得多。如果你读了这一章,你再也不会这么想了。

6○公共关系就是新闻关系和向新闻界散发宣传材料,通过专栏文章的长度可以测量公共关系的成败:公共关系不仅是向新闻界散发宣传材料,专栏文章的长度只是测量公共关系成败的一小部分。

7○公共关系是“擅长与人打交道”:如果你或你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或你的朋友擅长与人打交道,告诉他们去从事护理或社会福利工作。公共关系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沟通者。尽管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能是公共关系所必需的,但对专业的公共关系而言,营销沟通和公司沟通技巧、方法方面的专业技能比与大众沟通和面对面地与人打交道更为重要得多。

8○身着超短裙或旗袍的漂亮女孩联络饭店的客人,或在当地的购物中心请大家免费品尝是公关:她不是公关小姐。她只是一个穿着超短裙或旗袍的漂亮女

孩。她正参与着推销的工作,但她只是展示的一部分。

9○“公关先生”: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公关专业人员中有50%以上是妇女,而且越来越多的妇女正进入公关经理行列。亚太地区也出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

1110○公关和广告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不要理会那些试图为公关编造神话的人。和广告一样,公关是公司沟通和营销沟通,虽然使用的方法不同。公关在营销沟通和公司沟通中应和广告一起发挥作用,并补充广告的不足。

12○公共关系与广告是相同的事情:这与第8点一样都是错误的。尽管在宏观沟通模型中,公共关系与广告有重合的地方,但公共关系和广告相比,运用的技术不同,作用也不同,必须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管理。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希望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广告代理商通常都失败了。

12○公共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公共关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公共关系是策划和实施沟通策略的过程,这些沟通策略确定并强调了重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公共关系也不能做无米之炊。

所谓的“鸵鸟综合症”。正如它的字面含义,它暗示你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土里,而且装出一副没有问题的模样,也就是说公众意见无所谓。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职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的实践活动,本身是公共关系主体(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社会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就是树立主体的良好信誉和形象,增强主体的竞争能力,化潜在的矛盾、争议、纠纷为相互谅解,卓有成效地提高主体的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把公共关系的这种有目的实践活动,置于社会组织运行的大系统之中,公共关系所起的独特功能,也就是它的职能。

一、建立组织的良好信誉

公共关系工作在树立组织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上,担负着怎样的职责,以及它应如何守职尽责?

1.公共关系参与组织管理

公共关系执行着特殊的管理功能。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公共关系参予管理的着眼点和归宿点不是眼前的实惠,而是长远的根本性的战略利益公共关系以组织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已任,努力促进管理层的公仆意识,创立用户至上、民众利益第一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公共关系的这些管理功能,是管理部门所不能取代的,因而它与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是互补的。有人因此把公共关系看作是管理的“参谋”和“助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2.公共关系实行传导沟通

公共关系还可运用自己的传导媒介作用,沟通组织同内外公众的关系,达到树立组织的良好信誉和形象的目的。公共关系的这种传导媒介作用,也叫做公共关系服务。

3.自觉树立组织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二、扬长避短,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竞争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也是现代社会中一切组织的行为

规则。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切经济组织都必须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优胜劣汰,任凭社会选择。竞争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表示着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就它涉入公共关系的领域说,则主要表示着公关主体同客体的相互适应关系。

1、充分发掘信息资源

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首先是由于它具备传导信息的媒介作用。

当然,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除了公共关系部门,也会有许多部门进行收集信息的工作,譬如人事部门关注人事信息,供销部门关注技术情报资料的信息。公共关系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它要掌握的是有关组织的全方位的信息,如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组织内部公众的信息,组织外部公众的信息;以及诸如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军事信息,并通过选择和梳理,及时将组织所需要的信息反馈给组织有关部门和决策者,从而不断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对组织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2、协调组织系统

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还由于它作为组织的一个子系统,发挥着对内部其它子系统的组织功能。换句话说,公共关系通过研究和处理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如企业内部股东与职工的关系,经理同股东和职工的关系,生产系统和供销系统的关系,管理职能部门和生产运营部门的关系等,来增强组织的力量。组织应运用各种有效的传播沟通手段,为组织各部门的理解和合作创造良好的气氛,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组织也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这个要素也就是竞争力的要素。

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增强组织的竞争力,还由于它通过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加强着组织主体同客体的联系,如企业客户的联系,企业同社区的联系,企业同新闻界的联系等。对于经济组织来说,竞争就是争夺有利的要素来源、产品市场和技术管理优势,外部公共关系是经济组织取得这些条件的保证。在社会竞争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增强组织的竞争力,还由于它通过国际公共关系,扩大和促进对外联系,增进交往,不断地开拓国际市场,吸收天下之长,为我所用。对于经济组织来说,这种国际公共关系可以极大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应付挑战,抓住机遇,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取得对竞争对手的优势。

三、化解组织内外矛盾,争取实现谅解

社会生活里充满着矛盾,矛盾的现象、根源、联系十分错综复杂。作为社会一个基本单位的社会组织,不但不能超脱这些矛盾,而且始终处于这些矛盾之中。正是由于各类组织都不能不处于社会矛盾之中,组织主体同客体之间的隔膜、误解、纠纷和争议总是难免要存在的,公共关系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正确地处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矛盾,随时随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就是公共关系争取谅解的职能。

1、组织常见的矛盾和纠纷

在一个组织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矛盾和纠纷中,下面一些是最为常见的。

1.组织内部的矛盾和纠纷。

2.政策法规的矛盾和纠纷。

3.法人关系的矛盾和纠纷。

4.社会组织与其特定公众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如企业与消费者、政府与群众。

5.地缘性的社区矛盾纠纷,往往由于交通、卫生、水电、地界、环境污染、成员之间的冲突等方面的因素引起。其特点是区域性强、公众成份往往较为复杂。

2、争取谅解

公共关系的独特职能之一,争取谅解,调节环境。

公共关系在执行争取谅解的职能时,主要是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建立健全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支持、协作、合作的渠道,架起相互谅解之桥,例如建立各种信访、自查、调研、预测制度,以预防组织与公众发生公共纠纷;二是预见和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组织同公众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争议和纠纷,如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查清事实真相,进行疏导、调解。

为了争取公众的谅解,公关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帮助组织领导人体察民意民情,增强和促进组织公职人员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我国社会中,公关工作的这一功能,是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契合的。“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做好这件事,公关人员首先必须做到把对组织负责和对公众负责统一起来,把保护公众利益和满足公众需要当作“天职”。只有公关人员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为公众所信任,公共关系争取民众谅解的职能才能很好地实现,公关工作才能卓有成效。公关人员尤其需要有公仆意识。

四、通过信息服务,增进组织和社会的效率或效益

一般地说,在组织或企业的目标和利益同社会的目标和利益相一致时,公共关系人员就应该努力促成这一事业成功。而在他们发现组织或企业目标或政策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去改正组织或企业目标和政策的不妥之处。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公关人员的态度向组织或企业倾斜,其最终的后果将损害组织或企业长远的或根本的利益;维护这种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是公共关系的职责。

第二章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一、古代的公共关系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懂得如何宣传自己,制造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社会舆论。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常常给予较高的评价与奖赏。那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的演说家往往被推为首领。同时,那些竞选最高统治者的人们,也往往通过古希腊演说家为他们歌功颂德,以争取选民。希腊理论家曾论述过公众意志的重要性,尽管当时他们尚未使用“舆论”一词。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曾详细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他认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艺术来架筑的。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堪称最早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在罗马,人们的政治词汇中创造了“公众赞成”和“公众反对”的专用名词,并认为:“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在我国古代,也有大量类似现代公共关系的思想和活动。

中国历来调强“人和”,即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说明,事业成功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是最重要的。这些都符合现代公共关系中追求“人和”的境界,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条件,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的主张。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极其重视守信用,建信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等等。战国时,冯驩自荐替孟尝君回家乡收债,并有计划有目的的替孟尝君收买人心的故事说明了古代的政治家已懂得民心之可贵。

因此,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在外国的历史上,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大量类似公共关系的思想和活动。但是显然,它们还属于朴素自发的层面。因为公共关系的现代发展,需要稳定而强大的公众舆论市场。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的现代化和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发展。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略讲,重点放在第二节)

美国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祥地。美国的公共关系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美国早期的公共关系——美国最早的公共关系活动,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公共关系主要局限于政府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实务主要是组织影响公众舆论的技术。

国外的一些公关文献认为,最早的公共关系活动,可以追溯到188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当时,面对社会各界公众对垄断资本的强烈不满,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都以反托拉斯为口号展开竞争,双方都力图以反对垄断组织的代言人的形象争取选民,捞取选票。这种有计划地加强与公众的联系,以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活动,正是公共关系的雏形。从此后,每次总统竞选,候选人都得依靠公关的帮助。总统候选人都希望给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公关公司为他设计在电视上的形象,教他如何去接近公众,并根据种族之分、宗教之别,针对不同的选民,施行不同的策略。因此,长期以来,公共关系一直是各党派斗争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中期的公共关系——这时期的公共关系主要限于三个方面:新闻代理、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从新闻代理演化而来的说法,虽然过于简单,但却也解释了某些事实。今天的许多公共关系活动中都包含有新闻代理的内

容。新闻代理最早始于费尼斯·巴纳姆(Phine as T·Barnum)以及仿效他的戏剧

评论家们,后来发展成为企业和宣传机构的附属物。巴纳姆以超人的才能吸引公众,他的影响至今还存在。后来,其他一些事业家们也很快认识到公共关系的宣传力量。1892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展览馆的负责人发现他们宏伟的计划在美国和欧洲受到嘲讽与误解时,他们便雇用了新闻人员摩西、汉迪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向公众进行宣传,结果获得了成功。在19世纪最后20年,这种利用新闻机构搞好公共关系的艺术由戏剧界进入企业界。

首先组织今天意义的专门公共关系部门的是乔治·威斯汀豪斯。1889年,

乔治·威斯汀豪斯为他新创立的电气公司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目的是为了促进他的关于交流电系统的改革和革新。在19世纪,公共关系这块领域内还编织了其他线索。从1895年起,美国就运用新闻发布会和群众集会等形式筹集资金和宣传对古巴事业的支持。今天,对外国政府的支持或抗议仍是美国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向成熟时期的公共关系——这一时期的公共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30)在这一阶段,公共关系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公关实务逐步展开,公关团体和协会纷纷出现,公共关系开始向学科化发展。

1903,美国的记者艾维·李开创了第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专门为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传播、沟通服务,协助客户建立和维持与公众的联系,并收取费用。在早期的客户中,有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铁路公司、烟煤业主等。

首先认识到公共关系重要性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该公司1908年开始由副经理主管公共关系工作,并专门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聘用公共关系顾问达70年之久,而且许多高级负责人都担任过公关方面的工作。不久,其它企业也认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1907年,约翰和劳林钢铁公司雇用了莫斯曼作为公关经理。1916年,杜邦燃料公司聘用了查尔斯·韦斯顿作为公关经理。在企业界外,一些学院和大学也设置了公共关系项目和机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总统组织了一个公众消息委员会,由格尔任主席。格尔和他的公众消息委员会的活动赋予公共关系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功能,即利用公众的力量去组织舆论。该委员会在沟通政府与公众联系,在动员公众舆论,支持战争,鼓励购买战争债券及树立美国人的民族感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公关人员。战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把战争期间的经验用于工商营利事业。爱德华·伯内斯是其中的代表。

伯内新的公关领域度过了几十年的生涯。1923年,他完成了公共关系领域内的第一部著作《公共舆论的形成》。同年,他首次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1937年,美国公共关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R·哈罗博士也在史坦福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这些标志着公共关系学科开始形成。

在这一阶段,公共关系领域内的其他方面也迅速发展。除已存在的咨询公司外,又创立了一大批这种性质的企业和公司。如1919年,约翰·普赖特·琼斯建立了他的“顾问公司”,主要业务是组织筹措资金和为企业提供公共关系服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瑟·佩奇,曾成功地创立了3个公关公司。此外,公共关系的团体也纷纷建立。玛丽·斯万·鲁特赞恩组建了一个重要的宣传委员会,它是为社会福利组织和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卫生文教组织服务的机构,也是在社会工作中第一个专门推广宣传方法的组织。1975年该组织改为“人类沟通委员会”,1977年并入“美国公共关系学会”。这一阶段,公共关系行业内还出现了一种重视表征职业标志的倾向。1915年7月国际第一个公共关系组织在芝加哥成立,这一组织作为世界广告协会的一个组成部分。1917年4月,牛津大学美国西部女子学院公共(关系)宣传部主任弗兰克伯特,组建了“美国高等院校新闻协会”。这一协会的成立反映了公共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发展。1974年,该组织更名为“高等教育促进与支持协会”。

第二阶段:1930年到现在。这一阶段,是公关繁荣时期。公共关系活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公关团体和组织迅速发展,公关人员成批涌现;公关教育事业蓬勃兴起。总之,公共关系向社会化、职业化、学科化发展。

艾维·李卓有成效地开创了公共关系事业。然而,公共关系真正引起美国企

业界普遍重视并获得高度发展,还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本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公共关系发展历程上的一个转折点。当时,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过后,只有少数注意公共关系,受到社会公众支持的企业才得以幸免于难。于是,一些明智的企业家开始注意到利用公共关系来调整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并且认识到,企业作为社会机体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追求利润,还应当考虑适当的社会责任,以取得营利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平衡。这种公共关系意识,标志着工商企业经营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从而,企业中设立公共关系部或聘请公共关系顾问便逐渐风行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社会环境带来更加急剧的变化,这一条件也促进了公共关系加速发展。战后,以市场为轴心的各种横向联系空前发展,导致企业门户彻底开放;加上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沟通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企业通过市场和传播媒介与整个社会联成一体。因此,良好的公共关系和社会舆论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经营管理观念和功能,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一种公众传播方式和技术也就迅速职能化了。

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和产业,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共关系的组织和协会大量建立,从业人员迅速猛增。

1930年,卡尔·拜欧艾尔建立了“卡尔·拜欧艾尔联合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当今最常见的一种公共关系组织形式。同年,约翰·希尔与威廉·诺顿在克利夫兰市成立了“希尔——诺顿有限公司”。后诺顿中途退出。这家公司在希尔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组织。拥有600多名工作人员,分布于20多个国家,美国40多个城市,年收入达2800万美元。

1948年2月4日,“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目前,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已经发展成为组织庞大、机构复杂的组织。它已拥有12,000多名会员,91个分会,14个特别委员会,一个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以及其他众多的委员会、组织。

1937年,美国的《企业周刊》第一次编制了研究公共关系的报告,当时统计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专家有500人,公共关系顾问250家。而到了战后的50年代,美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已达2万人,进入60年代又迅速增加到30000多人。据美国劳动统计局估计,目前在美国大约有138,000人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到199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63,000人。各种类型的公共关系公司逾2000家。85%以上的企业设有正规的公共关系部门。据估计,在美国,每年花在公共关系活动上的钱达100亿美元之多,实际数目恐怕还不止于此。

第二,公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关科研活动逐步展开,公关书籍、杂志大量增长。

美国的公关教育分成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两种类型。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以教授身分在纽约大学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接着,R·哈罗博士也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这标志着院校教育的形式。1947年,波士顿大学开办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招收经过两年文科训练并具有相当技术修养的学生专修公共关系理论与业务,毕业后颁发学士或硕士学位。由于对公共关系人员需求量的增加和职业水准的提高,公共关系的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46年的一次调查表明,美国当时只有30所院校开设47门公共关系方面的课程,而10年后,美国公关协会进行的首次综合性调查表明,开设公共关系的课程增加了两倍;1970年,在美国公共关系协会的资助下,雷·海伊伯特教授又进行了另一次调

查,发现有303所大学开设一门或几门公共关系课程,与以前相比,大学中公共关系的课程已明显增加了。1975年,北伊利诺斯大学的艾伯特·沃克教授又进行了一次更为详尽的调查,他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已有61所大学授予公关学士学位;37所大学同时授予公关学士和硕士学位。13所大学同时授予公关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两年制和四年制的学院,也开设一至两门公关概论课。

美国公关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是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能保证公关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公关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给一些主要的专业协会赢得很大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大学和职业组织的协作和联合。美国公关协会经常与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合作,开办短斯的公关培训班,向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美国公关协会还通过制订“在职人员发展计划”和设置“继续教育学分制”来加强对公共关系教育的管理。

公共关系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美国公关协会主办了《公共关系杂志》、《公共关系评论》,主要研究教育公共关系人员的计划设计和执行,研究公共关系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和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化等问题。

与公共关系协会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公共关系杂志、书籍都有了大量的增长。1944年,雷克斯·哈洛举办了一份最早的公共关系刊物《公共关系杂志》,着重介绍公共关系的职业特性、案例,并为公共关系实践和道德原则等问题提供争鸣园地。1954年,“美国公共关系联合会”开始发行《公共关系季刊》。1975年在“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份公共关系学术杂志《公共关系评论》诞生。它标志着公共关系文献刊物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重要阶段。1984年出版的一份新杂志《公共关系研究和教育》为学术研究、理论争鸣和教育探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论坛。

1957年,在“美国公共关系学会”的赞助下,出版了第一部综合性的公共关系书籍和期刊文献大全。另外,全国性的公共关系新闻周报主要有《公共关系新闻》、《公共关系报道者》、《杰克·奥迪俄斯新闻通讯》。此外,还有许多地区性的新闻通讯简报。

在最近20年里,由于美国社会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公共关系这个专业所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从投资者关系到消费者,甚至国际间的事务,都包括在公共关系领域中。公共关系作用的范围和复杂性得到发展增长。

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一词,最早出现在纽约律师多尔曼·伊顿1882年对耶鲁大学毕业班所作的题为《公共关系与司法职责》的讲演中。但那时,伊顿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而是指“大众利益”。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这一用语早最出现在1897年美国铁路协会主办的《铁路文献年鉴》上。这一用语真正作为科学用语流传和普及则更归功于伯内斯。1923年,伯内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舆论的形成》,并最早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

根据国外的一些资料文献和公关权威的看法,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形成,在美国大致经历了几个典型的发展阶段。

一、巴纳姆时期

巴纳姆时期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该时期的特点是: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任意编造谎言的神话,一切为了自己,一切为了自己所代表的组织,没有职业道德。

19世纪50年代,美国由《纽约太阳报》领头,掀起了便士报运动。这在美国报业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美国的通俗化报纸就在这个时期诞生的。由于便士报售价低廉,一般的劳动大众都买得起,于是报纸发行量大增,随即广告费也迅速上涨。一些公司、组织为了节省广告费,便雇佣专门人员来制造神话和编制离奇的故事以及煽情性的新闻,借机宣传自己,报纸为了迎合下层读者心理,也乐于发表,于是两相配合,就掀起了报刊宣传活动。

公司、组织雇佣宣传员的任务主要是为本组织的利益,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此扩大影响,引起公众对自己的注意。报刊宣传员为了追求宣传效果,甚至不择手段,愚弄公众,片面追求某个组织的私利而不顾公众的利益。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报刊宣传员是巴纳姆。

公共关系是从新闻代理演化而来的说法,虽然过于简单,但却也解释了某些

事实。今天的许多公共关系活动中都包含有新闻代理的内容。新闻代理最早始于费尼斯·巴纳姆(Phine as T·Barnum)以及仿效他的戏剧评论家们,后来发展成

为企业和宣传机构的附属物。巴纳姆以超人的才能吸引公众,他的影响至今还存在。巴纳姆因宣传和推动马戏、演出事业而声名大震。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为了出名,他甚至编造离奇的“神话”,如一位黑人女奴海斯在100年前曾养育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人为挑起全国性的争论以引起哄动,吸引公众对自己的注意。这种不顾公众利益,没有职业道德,不择手段追求宣传效果的做法,使当时的报刊宣传活动成为一种很不光彩的活动。然而,不得不承认,巴纳姆时期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演变时期,他的影响至今还存在。他的突出之处在于他的宣传才能,在于他以超人的能力来吸引公众。

二、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时期是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公共关系不再为传统思想的企业家们所轻视,也不再为新闻界的顽固人士们所愚弄,而是开始走上正轨,向职能化的方向发展。艾维·李时期公关思想的宗旨是:向公众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信息,即“说真话”。

19世纪末,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当时1/8的人口占据了7/8的财富,或说1%的人口占据了54%的财富。大财团还控制了政府,资本家肆无忌惮地榨取工人的血汗,劳资矛盾日益激化。这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于是,新闻界掀起了一场揭丑运动,矛盾纷纷指向不法资本家和政府的腐败行为。一些企业试图以高额广告费为诱饵来收买批评、平息新闻界的舆论谴责,但无甚效果。继而又以高额酬金付给新闻出版界求其为他们辩解与宣传。但这种巴纳姆式的报刊宣传活动已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无法为企业和组织树立良好的声誉了。于是一些颇具远见的企业家开始意识到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是改善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他们纷纷向新闻界求教,如何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新闻界能帮助他们宣传企业的形象、替企业说话。这样,一种代表企业利益、沟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并从中获取劳务费的新职业应运而生。公共关系开始了艾维·李为代表的新时期。

艾维·李是纽约的新闻记者。他于1903年创立了第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

所,专门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传播与宣传服务,协助客户建立和维持与公众的联系。他的公关思想简言之就是“说真话”。他认为,应该准确无误地向公众提供信息,一个组织要获得良好的声誉就是必须讲真话;如果真情的披露对组织和公司不利,就应该根据公众的反应和评价来调整公司或组织的政策和行为。

艾维·李的公关思想主要体现在1906年他向报界发表的著名的《共同原则宣言》中。他说,他的工作并不是神秘的而是公开的,目的是提供新闻。他们的计划是代表企业和公共事务机构,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公众所需要了解的、有关公众利益和价值的准确资料。这些思想为新闻代理向宣传阶级发展,宣传朝公共关系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使企业家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意义。

艾维·李常用的一个做法是向新闻界免费提供新闻公报,并坚持在公报中标明作者及所代表的组织名称。久而久之,他在公众和报界中树立了自己的信誉。

艾维·李曾向洛克菲勒财团、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烟煤公司和铁路公司提供咨询而获得巨大成功。如,当时洛克菲勒受到揭丑运动的影响名声极坏,被称为“强盗大王”。艾维·李建议洛克菲勒改变对公众保持沉默的做法,而应该如实地向公众公布他们的各项政策和各种行动。如向慈善事业捐款,增加工资,方便儿童度假、救济贫困等等。洛克菲勒照办后,公众对洛克菲勒的看法逐渐有了改变。

艾维·李为今天的公关事业作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他向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劳务而收取费用,开创了公共关系行业。他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索上升为对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探讨。尽管他并未运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但他创造的许多技术和原则一直为人们所运用。艾维·李推动了公共关系部门的发展并培训了许多宣传顾问。他通过自己31年的实践与宣传,使公共关系占领了一块领地。因此,艾维·李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三、伯内斯时期

伯内斯时期是公共关系活动进一步理论化和科学化时期。伯内斯公关思想的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以公众的态度为出发点,强调组织应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的宣传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伯内斯是本世纪20年代可以与艾维·李匹敌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伯内斯是一名新闻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威尔逊总统组织的“公众消息委员会”。公众消息委员会培养了一批公共关系人员,伯内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个公众消息委员会在战时组织公众舆论支持战争,获得了巨大成功。战后,伯内斯等将自己战争时期的经验用于工商营利事业。他预见到被他称为“公众支持发动机”的公共关系行业可以成为他的终身职业。

1923年,伯内斯在他的代表作《公共舆论之形成》中引用了“公共关系”一词。《公共舆论之形成》是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学的专著,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该书中,伯内斯不但详细解释了“公共关系咨询”一词,而且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原则、实务方法和职业道德守则。同年,他通过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而为公共关系开辟了新的领地。

伯内斯的公关思想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投公众所好”。他认为,应该首先了解公众喜欢什么,对组织有什么期待或要求,在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然后来进行对组织的宣传工作,以投公众所好。伯内斯认为,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劝说活动有着巨大的威力。他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公众对

象作过非正式的调查。

伯内斯在公共关系领域度过了将近60年生涯。他的杰出贡献在于把公共关系从新闻出版界分离出来,使之逐渐形成较系统的理论并为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在伯内斯以后,公共关系进一步职业化和科学化。

四、现代时期

这一时期的公关思想主要是以卡特利普和森特为代表的“双向对称”沟通的公关思想,该时期对学科化和职业道德的强调成为公共关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

5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的实践和理论有了新的发展。1952年,美国现代公共关系权威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他们的公关著作《有效公共关系》,提出“双向对称”沟通的公关思想。他们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传播原理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他们主张,为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一方面要把组织的信息向公众作传播和解释,另一方面又要把公众的信息向组织传播和解释,使组织和公众在双向沟通和传播活动中形成和谐关系。

50年代以来,对公共关系学科化和职业道德的强调尤为突出。公共关系必须努力达到顾客的目标,同时又要为公众利益服务。为了这个原因,职业公关人员与他们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公共关系专业领域和学术领域日益重视重建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美国公关协会有一部内容翔实的“职业标准准则”。他们将“客观准确地传播信息;公正、平等地为公众服务”确定为公共关系行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并借此来保证公共关系职业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美国的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宣传时期,“以讲真话”而赢得信誉时期,“投公众所好”的有针对性传播时期以及重视组织和公众“双向对称”而形成和谐关系的现代时期。无论是从传播沟通

的功用体悟还是塑造组织形象的目的意义来说,美国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都可以认为是一般的公共关系思想演进的典型形态。

现代公共关系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现代公共关系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本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和西欧的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建立子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将其在母国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运用于台湾、香港地区。他们在公司中设置公共关系部,聘请受到专业训练的公共关系人员从事有关业务。因而,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务,迅速在台湾、香港流行起来。70年代,公共关系在香港发展尤为迅速,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公关顾问公司已有20多家,兼营公关工作和广告业务的公司达上百家。尤其在酒店业、新闻广播机构中,均设有公共关系部和公共关系专职人员。

我国内地注重公共关系,并出现公共关系的职业要稍晚些。80年代初,公共关系首先进入我国经济特区,此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到迅速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公共关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几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它的发展可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级:从1980年到1983年。现代公共关系首先在深圳特区出现,并在深圳、广东等开放城市的较小范围内展开活动,公关实务主要是集中在中外合资企业部门及宾馆饭店等旅游业。其主要活动仅仅局限于迎来往送,沟通一些信息。国内尚无大规模展开公共关系活动,许多社会组织和企业对公共关系的本质还缺乏了解。因此,此阶级的公共关系活动尚停留在初级阶段。

深圳是我国公关活动的发祥地。1979年,开始创办深圳经济特区后,许多港商到深圳了解投资环境,商谈合作协议。他们中许多人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组织举办各类公共关系活动,以争取新闻界的注意,赢得公众的了解和信任,为创办独资、合资企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81年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逐步实施,广东、深圳经济特区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主要是一些宾馆和酒家首先仿照海外模式设立公共关系部门,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较早成立了公共关系部。这些宾馆、酒家开展了与外商外宾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于是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员。由于国内专业人员匮乏,有的部门还专门聘请受过新闻、传播、公共关系等专业训练的人士担任公共关系部门的负责人或顾问。如广州的中国大酒店首任公关经理,美籍华人田士玲小姐,花园酒店公关经理林美玲小姐等。

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这是公共关系在国内获得长足发展,传播迅速的一个时期。在此阶段,公共关系从南至北、从沿海到内地,从宾馆、酒家、中外合资等企业到国内国营企业及各行各业,席卷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公共关系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和专职机构成批出现,公关实务迅速展开,公关效益日益明显。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了国营企业设置公关部的先例,每年拔出总产值的1%作为“信誉投资”,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广州日报、经济日报、世界经济导报、文汇报等全国约有35家报刊杂志先后对白云山制药厂的创举予以载文报道或评论。这一新闻的传播就象“催生婆”,使中国公关这一“婴儿”呱呱坠地。于是,国内许多国营集体企业纷纷仿效白云山制药厂,设立公共关系部,展开公关实务。1987年3月,广东强力碑酒厂厂长率领几位公关小组,在成都的订货会上,居然签订了312份合同,金额达800多万元,这充分显示了公共关系的效益。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取得的成绩及发展道路,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威力。广东省三水县“健力宝”饮料公司,全面运用公关,促进了企业飞跃性地发展。它原来只是个资金不足100万元,职工不满100人的小酒厂,1984年生产的饮料才600吨,1985年即跃到6000吨,1986年达到1.8万吨,1987年达5万吨,1988年达10万吨,产值达2.7亿元。这表明,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引入企业,给企业带来了生机。

第二,各种公共关系学术组织和团体大量出现,各团体相互间的联系及与国际间公关界的联系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际公共关系界也不甘寂寞,陆续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1984年底,世界上第二大公共关系公司,美国最大的“希尔-诺顿”公关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希尔-诺顿”公司亚洲地区经理T·F·桑德斯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达成一项协议,共同为在中国从事外留的外国机构提供公共关系服务,于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诞生。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职业和学科,

也引起了我国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举办的公共关系讲习班和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公共关系团体的建立。1986年1月,广州成立了“广州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同年11月6日,我国内地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上海公共关系协会在全国的“公关热”浪中脱颖而出。尔后,深圳、北京、天津、浙江、南京、武汉、陕西、四川、云南、贵阳等地先后成立了公共关系协会、学会、研究会和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全国公共关系协会亦于1987年6月正式成立。随着国际间联系的加强,我国的公共关系学者被吸收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会员,有关公共关系专家还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公共关系第十一届年会。1988年9月,成立了国际公共关系中国深圳分会。

第三,公共关系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展开。为了培养公共关系人才,从1985年起,各地开设了公共关系函授、讲座、培训班。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公共关系讲习班。嗣后,中山大学、广州青年经济研究协会、广州财贸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三期公共关系讲习班,为社会培训了近400名公关人员。上海市公共关系筹备协会从198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期“公共关系系列讲座”,听众达1500多人次。1987年,上海市公关协会还播放了《公共关系》电视教育系列片,并为该系列片编著了系统的辅导教材。1985年9月,深圳大学在全国最早办起了公众传播专修科。该大学毕业的首届38名学生,现大多已成为公关部门的骨干。到1988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安徽、广东等省市有数十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1988年9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公关专业学员。现国家教委已将公共关系学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列入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教学计划。此外,国内从1985年至1988年出版了公共关系专著、教材、通俗读物等20余种,还翻译出版了西方公共关系专著。如美国斯科特·卡特李普、阿伦·森特、格伦·布鲁姆合著的《有效公共关系》,英国弗兰克·杰弗金斯的《实用公共关系学》等。1988年2月,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创办了《公共关系报》,及时报导和反映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开展情况及动态。

第三阶段:1988年至今。这一阶段既是公共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也是对公共关系进行反省的阶段。这一阶段公共关系发展主要有以下表现:各地各种公共关系的组织和团体仍在继续扩大增加,并开始向基层发展,企业和部门中设立的公共关系机构明显增多。1988年以来,湖南、沈阳、山东、成都、徐州、芜湖等省市相继成立了公共关系协会或研究会。目前,公关协会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公关的专门机构近千个。

公关学术团体与实业团体的联系日趋紧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加强。例如,1989年1月,陕西省公关协会召集该省企业家、新闻界朋友举行了互通情况的联谊会。1989年2月,中国北方公关学研究会筹委会组成,这是高校和企业公关的“联姻”,研究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横向联合。同时,组织间的联系也进一步加强。1988年5月,北京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全国首届国际公共关系专业讨论会。来自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10多位公关专家分别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传递了信息,交流了经验,探讨了规律。次年4月,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又与中国公关公司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的北京89公共关系国际研讨会,加强了中国企业界和公关界的同行与外国企业界公关界的交流与合作。1988年12月,全国首次省市公共关系联席会议在杭召开。次年9月,又在西安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并且为了规范公关组织和公关人员的行为,大会通过了《中国公共关系职

业道德准则(草案)》向全国公关界推荐。《准则》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公关界已开始强调职业道德,它对中国公关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公共关系教育、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1989年3月,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一届高层次的公关学讲习班,旨在提高公关人员的素质。1989年6月,辽宁省成立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研究会,其目标在于推动公关教学,加速公关人才的培养。此外,全国第一家公关杂志《公共关系》亦于1989年4月在西安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分支学科,如公共关系心理学、政府公共关系、邮政公共关系、饭店公共关系、铁路公共关系等等。

在公关向纵深发展之时,我国公关理论界对我国的公关现状进行了反思。

公共关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公共关系学是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尽管公共关系学的历史十分短暂,但是,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性现代化浪潮的汹涌澎湃,公共关系学作为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正方兴未艾,它已在社会生产、管理、商品流通、服务业乃至政府部门等广泛的领域深深留下自己的足迹并几乎无限制地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公共关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正是本章所需讨论的问题。

第三章公共关系组织

公共关系机构的设立,是适应社会公共关系工作的发展需要,它具有其比较专门的工作职能,就其所担负的任务以及这种任务的无可替代性来讲,它具有必然性意义。根据目前世界公关机构的基本类型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公共关系部,一种是公共关系公司。在本章我们将从公关机构产生的背景,以及现存方式和发展趋向等方面对此加以介绍。目的是在勾划公关机构形式与工作方法同时,对此加以理论剖析。

第一节公共关系机构的产生及发展

一、公关机构产生的背景及必然性

公共关系工作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社会工作的复杂化,尤其是社会分工走向具体,协作和互相依存成为社会生活、商品经济基本形式之后,对于能够协同帮助处理组织集团内部与外部各种关系的依赖,越来越加重要,于是公关工作也就应运而生。

二、公关机构的类型

公关机构并没有一种确定的模式,它的形成和调整的唯一依据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关作用。

(一)作为一般职能部门的公共关系部

1.公共关系部的特点与职能

公共关系部是组织集团为了贯彻公关思想,聘任专业工作人员,所组成的从事公关活动的专门机构,它在严格意义上是属于组织集团内部的一个部门,如同集团内部的计划经营、技术设计、劳资财务等业务部门一样,担负着组织集团的一部分工作职责。它不但在组织集团计划的形成与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在最终达到组织与公众协调统一之中负有主要使命。

首先,公共关系部可以看作是企业集团的决策参谋部。在军队组织中,职能部门大体划分为作战部门和参谋部门。在企业中,职能部门也有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之分:直接关系生产和利润的部门,如原料、加工、制造、维修等部门是企业的生产部门;其它为生产部门提供管理咨询与服务的部门,如财务、人事、供销、法律、宣传、广告以及公共关系等部门,都是企业的管理部门。随着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发展,这些部门在企业集团中越来越为人注目。一般说,企业组织的生产部门对企业拥有指挥生产和监督生产的权力和责任。但是,生产作为一种社会化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生产部门在指导生产过程中,还必须得到管理部门的咨询、建议和帮助,而这些又都是现代化的社会经营中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公共关系部,由于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关系到企业上下、内外的信息交流,关系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社会整体效益,因而在企业中的地位就更不同寻常。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部门,而是企业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的决策参谋部。具体地看待公共关系部在企业集团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认为:

1.它是资料储存中心。公共关系部集中收集、储存和处理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各种信息,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整个外在社会的信息,将其加以综合、分析、评估,作为企业集团掌握各种情况的一种基本资料。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新)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4(新)

行政管理学# 第4次平时作业 1 ?相机调节机制运作在理论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情况:一是在社会需求大于供给、经济过热时,选择增 收减支的_紧缩性 ____ 财政政策。二是在社会需求小于供 给、经济萧条时,选择减收增支的 _扩张性 ______________ 财 政政策。三是在社会需求与供给大致均衡、经济增长处 于持续稳定的状态时,应选择 — 均衡性—的财政政策, 使当年财政收支大体相当,以维持既定的社会供求对比 状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 为单一税 制与 复合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目前 实行的就是_________ 合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 分)

3.按采购方式的公开程度可以将政府采购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招标性采购和_非招标性采购__。招标采购是公开性较高的政府采购方式。 4.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法治论者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虽然都属于启蒙思想家,但法治观念也不完全相同。孟德斯鸠注重的是“法的精神” 。卢梭则以__人民主权学说为核心。 5.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序是规划、___起草 ________ 、审查、__决定_____ 、签署公布和__备案_______ 。 6.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_国务院总理_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_部门首长___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签署。 7.1987 年颁布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于批准之日起的__30 日___内报送国务院各十五份。 8.《立法法》对制定行政法规主要规定的程序是:(1)立项和起草;(2)__听取意见_____ ;(3)法规草

《公共管理学》教案

《公共管理学》教案

教案:教案一:《公共管理学》 授课章节第三章授课专 业 行政管理 题目公共组织的理 论 授课时 间 4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方 法 讲授 所用教材 黎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过程设计引导 5分钟;授新课内容 30分钟;讨论与提问5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 5分钟 教学目的掌握内 容 1、公共组织的概念 2、公共组织的特点 3、公共组织的结构 熟悉内 容 1、公共组织的特性 2、公共组织的结构 了解内 容 1、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2、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教学重点1、公共组织的概念 2、公共组织的特点 教学难点1、公共组织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

教学过程引言(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呢,我们一起学习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首先是公共行政时期,它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基础之上;接着是新公共行政时期,这一时期开始重点关注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行政过程等动态层面;最后是公共管理时期,这一时期开始关注公共管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并且呢还在发展中。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公共组织。 内容讲解 一、公共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P63 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技术管理策划书编制及审核要点

xx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 编制、审核要点 一、项目概况 简短的文字描述工程概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地理位置、结构形式、标准层高度、建筑高度等。 2、工程重点内容:如大体积混凝土、钢结构、爬模、深基坑、总包交钥匙 等等。 二、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行业标准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等。 2、公司技术标准、技术管理文件、三体系文件。 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4、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科技成果奖惩管理办法》 5、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项目技术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6、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标准规范、规程、图集管理 办法》 7、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项目技术工作管理手册》 8、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 理实施细则》 9、关于组建xx总包工程项目部及人员聘任的通知 (编制依据不限于所列,各项目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 三、项目技术管理目标 (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添加,至少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资料、科技成果等内容)

四、组织机构 五、技术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 (需写明项目总工、技术部经理、技术员及资料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权限,岗位职责需明确到人) 六、技术管理重点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技术管理重点) 七、标准规范及图集管理 八、图纸审查和管理 九、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 十、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管理 十一、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OA评审流程管理 十二、技术交底管理 十三、试验与计量设备管理 十四、技术复核制度 十五、技术资料管理 十六、新技术开发策划与新技术应用管理 十七、绿色施工及降本增效管理

周三多-管理学习题集-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习题 一、填充题 1.__________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 2.__________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__________的逻辑延续。 3.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__________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安排的管理文件。 4.我们有时用“__________”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 5.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化。 6.计划工作具有秩序性,其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可以用计划对__________的贡献来衡量一个计划的效率。 8.计划工作必须追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平衡。 9.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可以把计划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10.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 ,这其中,__________是组织的主要计划。 11.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12.战略性计划显著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13.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15.__________决定组织的性质,是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 16.预算是一份用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17.组织的目标结构包括目标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8.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__________ 。 19.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探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0.将某一大前提应用到个别情况,并从中引出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__。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学生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 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总成绩 成绩 学生姓名: 学校名称: 班级:

《行政管理学 # 》第1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_________________和司法三种权力。 2.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_____________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不重视人际关系。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一种取向就是管理取向,也就是企业管理取向。它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取向和___ ______________取向。7.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 8.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进行研究。 9.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___________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0.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11.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政治统治职能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12.1949年10月2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__,下设35个部门。 13.一般来讲,_________________国家倾向于分权,____________国家倾向于集权。但两者都必须集权,只是其程度不同。1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__________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15.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借鉴了______________的部长会议制,于1954年形成的。 1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________________的行政区。17.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18.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_______________是其核心的概念。 19.行政领导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制度选举产生的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行政环境: 2.组织文化: 3.政府职能: 4.集权制: 5.层级制: 6.学习型组织: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如何理解行政体制鲜明的政治性?

《管理学》:计划工作一般应有哪些步骤

课程名称:《管理学》 题目:计划工作一般应有哪些步骤 正文: 计划是管理五个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无论是个人或是组织、工作或是生活,都经常需要计划。在管理中更是如此,先谋而后动。计划对企业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的方法,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在管理学中,为了清楚起见,计划与计划工作加以区别。计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告诉管理者未来的行动目标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来达到目标,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达到这种目标,以及由谁来进行这种活动。计划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才产生的结果,通过计划工作,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 计划工作一般需要七个步骤完成:选定目标、认清前提、发发掘可行方案、评估方案、选定方案、拟定政策以及拟定引申计划。 一、选定目标。 做任何事都需要明确目标,之后才能行动,计划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是组织行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选定目标注意解决3个问题: 1.选定目标的内容和顺序。就是要确定要取得什么成果,并按重要性以及时机安排好 顺序。不同的目标内容和顺序将导致不同的政策和行动,也会有不同的资源分配顺 序。 2.选择适当的目标时间。要用多长的时间来达到目标。一般人们习惯于按日历的相等 间隔确定计划时间,从而也就确定了目标时间。也可以是按承诺原则确定目标时间。 3.目标要有明确的科学指标和价值。目标不能含糊其辞,应尽可能数量化,以便量度 和控制。指标应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并确切地反映目标。再者,目标不仅要有数量指 标,而且要有质量指标。 二、认清前提。 确定计划前提,即计划是以什么环境为前提的。所以必须对环境作出正确的预测。 一般要进行以下几种预测:1经济形式的预测。2政府政策的预测。例如税收、信贷、管制、扶持政策等。企业无法改变政策,但可以了解政策并预测政策,计划必须适应政策,或利用政策所带来的机会加快发展。3销售预测。它决定企业对人力、设备和资金等各项资源的调配与需求,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目前比较成熟的预测方法有推测法、统计抽样法、时间序列分析法。4资源预测。企业所定的目标必须和自身的资源情况相适应,在预测资源时,既要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更要分析自己人力技术上的特长,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而不要弃长就短。 三、发掘可行方案。 完成一项任务总有许多方法,即每一项行动均有异途存在,这叫做异途原理。只有发掘了各种可行的方案才有可能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例如在职MBA教育,有多种教学方案,

兰大20春《行政管理学》20春平时作业2 满分答案.doc

1.在引起差异的原因尚未查清又急需处理时,采取暂时性措施抑制问题发展的方案,被称为()。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C.消极方案 D.应变方案 【参考答案】: B 2.下列各项中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的是( )。 A.行政计划 B.行政领导 C.行政职能 D.机关管理 【参考答案】: C 3.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根本前提是()。 A.有法必依 B.违法必究 C.有法可依 D.执法必严 【参考答案】: C 4.为了解决某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在工地上应该开展?()。 A.座谈会 B.表彰先进会 C.例行工作会 D.现场会 【参考答案】: D 5.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点在于( )。 A.政治 B.民主 C.文化 D.经济 【参考答案】: D 6.行政沟通的原则包括:()。 A.平等沟通 B.准确简明 C.渠道畅通 D.及时沟通 【参考答案】: ABD 7.行政协调的原则包括()

A.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B.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D.从大处着眼的原则 【参考答案】: ABCD 8.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包括()。 A.行政管理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 B.量与质统一的原则 C.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 D.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 【参考答案】: ABCD 9.行政指挥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包括()。 A.保护作用 B.推进作用 C.激励作用 D.预防作用 【参考答案】: ABCD 10.行政改革的原则包括:()。 A.统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计划性原则 D.观念先行原则 【参考答案】: ABCD 11.社会环境的种类() A.自然环境 B.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D.文化环境 【参考答案】: BCD 12.新公共管理理论有哪些特征? A.以输出为取向 B.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 C.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房,向客户作出承诺,确立服务标准 D.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性 【参考答案】: ABCD 13.我国机关后勤服务机制要实现如下转变( )。

管理学教材内容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 课程模块2 计划与决策 【杨经理心得】 ⒈必须明确地制定本部门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这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⒉要科学制定目标与计划,就必须认真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做到心中有数; ⒊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分析与界定这些问题; ⒋无论是制定计划还是解决问题,都必须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形成富有创意的“点子”; ⒌在制定计划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是科学决策; ⒍要运筹与配置各种资源,编制完善的计划,以便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学习目标】 A.知识点 ⒈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 ⒉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与方法; ⒊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⒋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 B.技能点 ⒈分析内外部环境的能力; ⒉分析和界定管理问题的能力; ⒊创新与运筹的能力; ⒋基本决策能力; ⒌编制计划书的能力。 计划职能概述见教材P40-41 划职能概念: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

排。 计划职能的重要性:计划是实施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可以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计划有利于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员工思想行动;计划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计划职能的程序:分析环境,预测未来;制定目标;设计与抉择方案;编制计划;反馈计划执行情况。 A.2.1.3能力单元一环境与问题分析 【情景与分析】全文见教材P41-42 管理情景困扰杨经理的复杂环境 一、环境分析全文见教材P42-45 (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系统模型 (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一般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⑴经济环境;⑵技术环境;⑶政治与法律环境;⑷社会与心理环境等。 2.任务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⑴产品市场;⑵顾客;⑶竞争者; ⑷供应商;⑸金融机构与融资渠道;⑹相关法律与法规;⑺政府主管部门等。 3.找出机会与威胁。⑴发现并抓住机会。⑵发现并规避威胁。 (三)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分析经营的各种营运范畴。 2.分析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 3.分析企业的文化因素。 (四)排除企业隐忧,建立竞争优势 1.建立竞争优势的基础。⑴质量。⑵效率。⑶创新。⑷顾客。 2.建立竞争优势的策略。 ⑴成本领先策略。 ⑵产品差异化策略。 ⑶专一化策略。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答案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行政权力的客体具有普遍性,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的国家权力;行政权力的性质是执行和管理性权力。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行政道德 所谓行政道德规范或称行政道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行政职业特征的、调整行政管理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的统称。 3 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行政环境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的所有外部因素;二是指行政活动内部系统的相关因素。 4 公共危机 公共性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公共性危机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根

本区别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性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因此,处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机,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5 编制 是指各种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狭义的编制即人员编制,是指为完成组织的功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或部门批准的机关或单位内部人员的定额、人员结构比例及对职位(岗位)的分配。 6 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 7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亦称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或某一部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所属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及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我国从两汉时期起,即开始用察举与征辟、策试、上书言事等诸多途径选拔封建朝廷官员。至隋唐后,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设立了专门进行考试、考核、任免、奖惩、监察等管理机构,建立了考试、培训、调动、任免、俸禄、退休等一系列制度。现代人事管理源于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更高的超额利润,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组织、协调、监督、激励劳动者的管理制度。20世纪中叶后,人事管理在世界各国受到重视。人们从提高效益和工作效率出发,依据人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项目管理策划书编制方法

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是这么完成的! 如何做一份《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好的《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应突出工程管理重点、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预先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难点及存在风险,对工程各环节进行梳理、预估,提出相应管理重点及应对措施,以期保证工程各环节进展顺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策划、管理水平。 一、项目概况 1.位置及环境 项目地理位置,地貌,周围环境状况,道路交通,市政配套(给排水、供电、燃气、通讯等)状况等。 2.建设用地规划要求 项目占地面积,建筑占地率,绿化率,容积率,消防、道路及出入口位置等。 3.建筑概况 总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各类建筑栋数、面积、层数、高度等,地下建筑概况(面积、层高、层数)等。 4.建筑分期概况 项目分期及各期所处位置、建设顺序,各期建筑面积、建筑类型、栋数、地下建筑概况等。 二、项目部架构及人力资源计划 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在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制定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项目部人员构成、培训及发展计划。 (1)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形式、人员配置;组建包括监理、总包的质量、技术人员在内的质量技术小组,解决项目日常质量和技术问题。 (2)岗位职责 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描述。 (3)项目部费用 项目部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计划;项目部费用计划。 三、项目建设计划、场地综合利用规划 1.项目建设计划 依据《项目开发计划》和《项目建设综合计划》编制《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中的项目建设计划部分; 该部分应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市政配套部门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控制部门、监管部门、配合部门的报送、审批、准许时间节点; 亦应纳入公司内部的产品、营销、设计、成本、采购等相关部门的计划; 该部分应由总体计划、分期计划和标段计划组成。 2.项目建设总平面规划 根据总体、分期、标段建设计划,结合项目市政配套条件,考虑营销配合要求、室外道路、管网、景观绿化等建设的先后顺序,综合布置施工道路、临时水电网及施工用临时设施、大型设备、材料加工及堆放场地等,做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拆迁、不返建,不影响各期的建设和交付。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2 行政道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行政职业特征的、调整行政管理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的统称。 3 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4 公共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5 编制:是指法定社会主之内人员的数额以及职位的配置 6 政府绩效: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 7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亦称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或某一部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所属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8 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动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和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二、简答题 1 行政管理的类型. 答:文化教育管理、军事管理、司法管理、民政管理、外交事务、 2 美国学者里格斯的行政生态模式。 答:行政生态学是以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概念与方法对行政系统作整体的观察与精密的分析,作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行政这一主体生长和发展规律,以从整体上把握行政过程与行政运行规律。 3 自然环境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答: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行政生态系统。本文通过阐述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在实际中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进一步得出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4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公开既是法规、政策的公开,也是行政行为的公开,要求向社会公开有关公务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向社会公开录用公务员、公开选拔公务员的资格条件、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以及选拔录用结果; 三、论述题 1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新特点。 答:1、不同学派之间争鸣方兴未艾。 2、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3、研究内容和方法更结合现实 2 试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职能及主要特点。

管理学学习计划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管理学学习计划书 篇一:个人学习计划书 个人学习计划书 一、引言 今年我刚上大二,在这个半老的大学时代,青春不疾不徐地将要转码成回忆,我希望自己在大学结束之时,无需频频回头,自信而坚定,双手捧着的满满的都是自己收获的甜美丰硕的果实,大一已经在懵懵懂懂中飞逝而去,我已无力抓住。因而,谨在此制定一个三年计划,努力让大学青春的遗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二、进行自我分析 在江财大一一年的学习过后,我逐渐熟悉了大学的这种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自主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想不想学习全在于你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可以帮助你,再也没有像小学、初中和高中时那样每科老师都紧紧地盯着,催促着的灌输盯梢式的教学了。在大学,想学什么,愿意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习,这些全都由自己做主,自己安排,

放任式的学习让我一下子难以适应。 一开始,为了参加学院、学校的社团活动和结交新朋友,我每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落下的功课也越来越多。而且每天都是很迟睡觉,长时间的宿舍自主供电,放任了自我,养成了熬夜的坏习惯,白天学习的效率低下。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匆忙的时紧时缓的生活节奏中,期末不知不觉降临。没办法,只有临时抱抱佛脚了。可是,像英语这样需要点滴积累的科目,抱佛脚显然是没有明显的效果。最后,我的英语成绩落差极大。而其他科目也只是勉勉强强地过关大吉。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的情况要更差。 三、分析自己专业国民经济管理属于经济学大类,经 济学类。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经济学科。该学科教学与科研的主攻方向是: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等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方法的应用;国民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转轨中的国民经济运行、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地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理论等。 主要课程是管理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区域经济学。

管理学计划工作

管理学计划工作 管理学计划工作篇1 计划工作的步骤依次包括以下内容:(1)估量机会。在实际的计 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加以估计, 并在清楚全面地了解这些机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2)确定 目标。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 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即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3)确定前提。前提是指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即执行计划时的 预期环境。计划前提的确定应该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计划执行情况最有影响的因素。(4)确定可供选择 的方案。将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数量逐步减少,对一些最有希望的方 案进行分析。(5)评价各种方案。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 以此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6)选择方案。正式通过方案,这是作决 策的关键。(7)制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是主 计划的基础,只有派生计划完成了,主计划才有保证。(8)用预算形 式使计划数字化。通过数字来大体反映整个计划。预算可以成为汇 总各种计划的工具,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的重要标准。 管理学计划工作篇2 计划的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认清现在:目的是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途经——实现目标的途经 三: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条规律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指:实 现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使关于我们所处的此岸到达我们将去的 彼岸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假设情况)---常用德尔菲法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头脑风暴法、提喻法 评价行动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考察到每一个计划的制约因素和隐患 要用总体的效益观点来衡量计划。 既要考虑到每一个计划的许多有形的可以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又要考虑到许多无形的不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 要动态地考察计划的效果,不仅要考虑计划执行所带来的利益,还要考虑到计划执行所带来的损失,特使注意哪些潜在的、间接的 损失;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 按一定的原则选择出一个或几个较优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就是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的形式给表述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确定和描述5W1H) 七:制定派生计划:与基本计划密切联系的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 管理学计划工作篇3 一、选定目标。 做任何事都需要明确目标,之后才能行动,计划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是组织行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选定目标注意解决3个问题: 1.选定目标的内容和顺序。就是要确定要取得什么成果,并按重要性以及时机安排好 顺序。不同的目标内容和顺序将导致不同的政策和行动,也会有不同的资源分配顺序。 2.选择适当的目标时间。要用多长的时间来达到目标。一般人们习惯于按日历的相等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行政管理学》平时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环境 答: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2 行政组织结构 答: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建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 3 政府决算 答:政府决算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它反映年度政府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政府决算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两部分,中央级决算,由中央各主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决算和金库年报、税收年报等汇总组成。 4 政府公共关系 答: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动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和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5 编制 答:编制指公司或部门为了完成未来或过去的任务而确定的公司或部门的人员数量的配置,其对人员的实际配置工作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简答题 1 行政环境问题的意义。 答:1)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 2)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才能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手段,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学的科学性。 3)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 4)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2 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 答:1)制定编制方案。 2)确定各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科学的职能配置。

管理学之计划

管理学之计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Q1:计划职能的含义是什么? A1:旨在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活动,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Q2:计划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A2: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Q3:计划活动回答哪四大问题,每个问题分别对应哪种管理理念? A3:1、我是谁?——组织的使命或宗旨 2、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组织的监制关或者核心价值观 3、我要到哪里去?——组织的愿景和目标 4、我如何到那里去?——实现愿景、目标的战略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Q4:计划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A4: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益性 Q5:计划活动的步骤有哪些? A5: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4、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 5、评价备选方案 6、选择方案 7、拟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 Q6: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的作用? A6:1、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2、组织的方向与追求 3、促进组织成员的主动、自律和责任 Q7:目标有哪些作用? A7: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3、凝聚作用 4、目标是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考核依据 Q8:目标管理的含义? A8: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要求组织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Q9:目标管理有哪些特征? A9: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2、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3、促使下放权力 4、注重成果第一 Q10:目标管理的益处? A10:1、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 2、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行政管理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来实现。 A、行政机构 B、行政领导 C、公务员 D、监督部门 答案:A 第2题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A、民间组织 B、股 C、职位 D、法人 答案:C 第3题人们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所应有的一种行政责任感是指()。 A、责任感 B、权力感 C、政治性 D、内心信念 答案:D 第4题管理过程的中心是()。 A、决策 B、监督 C、实施 D、改革 答案:A 第5题在我国,()是国家权力关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A、人民代表大会 B、执政党 C、军队 D、国务院 答案:B 第6题“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一论断是()提出的。 A、亚里斯多德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答案:D 第7题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 B、系统分析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答案:A 第8题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国务院 B、行政组织 C、行政领导 D、行政人员 答案:B 第9题行政领导机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征是()。 A、管理性 B、合作性 C、层级性

D、统筹性 答案:C 第10题不管行政的主体是谁,只要是对国家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就都属于行政活动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A、管理角度上的行政 B、实质与形式意义上的行政 C、政治角度上的行政 D、主体意义上的行政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从政府职能作用的方式角度看,政府的职能可区分为()。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指挥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答案:A|B|C|D|E 第12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 A、X理论时期 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科学管理时期 D、人际关系时期 E、动态行政学时期 答案:A|B|C 第13题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A、组织文化 B、意识形态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五版--5计划与计划工作1.doc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5计划 与计划工作1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很多管理界的学者都对“计划”作了详细的解释。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 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What——做什么? 目标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 原因 Who——谁去做? 人员 Where——何地做? 地点 When--何时做? 时间 How——怎样做? 方式、手段 二:计划与决策 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1、相互区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2、相互联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 三:计划的性质 (一)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化 (二)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地基础 (三)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四)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地各个部门在目前地各个较短

的时期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从职能空间分类,可将计划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三: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指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战术性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目标 四: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 指导性计划: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的自由处置权 五: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1:例行活动: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如订货,材料入库等。解决这类问题的计划叫程序性计划 2: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或新出现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决策方法和程序,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性决策”相应的计划叫“非程序性计划 上述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计划的类型。一个计划包括组织将来行动的目标和方式

兰大《行政管理学》19春平时作业3

(单选题)1: 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行政领导集团应由适当比例的老、中、青人员组成。其比例视单位情况而定,一般以()为宜。 A: 2:3:1 B: 2:3:2 C: 1:2:1 D: 1:3:1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我国国务院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施行于()。 A: 1987年10月1日 B: 1992年10月1日 C: 1990年10月1日 D: 1993年10月1日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行政咨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B: 理论分析原则 C: 民主化原则 D: 民意测验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责任同权力相比()。 A: 责任是第二位的,权力是第一位的 B: 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 C: 责任和权力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 D: 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所拟定的各种方案在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但各种结果的概率可以预测的决策类型是()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不确定型决策 D: 程序化决策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行政执行的依据包括() A: 国家的总目标和根本目标 B: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 国家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 D: 上级的指令和行政决策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 A: 行为科学阶段 B: 传统理论阶段 C: 理性主义阶段 D: 系统理论时期 正确答案: (多选题)8: 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有()。 A: 行政费用测量法 B: 行政职能测量法 C: 标准比较法 D: 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正确答案: (多选题)9: 目标管理方法依据的管理理论是()。 A: 重自我控制 B: 促进权力下放 C: 以目标为中心 D: 强调成果第一 E: 重视人的管理 正确答案: (多选题)10: 行政执行对行政决策的作用主要有( ) A: 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 B: 决定着决策方案的实现程度 C: 是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D: 是使原决策得到修正和完善的根本途径 E: 是形成新的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为了有效地履行这些功能,咨询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A: 运作的客观性 B: 组织的独立性 C: 结果的严谨性 D: 加工处理功能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包括()。 A: 行政管理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 B: 量与质统一的原则 C: 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 D: 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 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学教案(全)6.20

公共管理学目录 公共管理学导言 一、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 二、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 三、公共管理学的课程内容 四、考核方式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公共与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公共事务 二、管理与公共管理 三、公共管理学的涵义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第三节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一、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五、政府与市场 六、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第四节新公共管理 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第五节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二章公共组织 第一节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一、公共组织的涵义 二、公共组织的9种特性 三、公共组织的7个原则 四、公共组织的结构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一、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 二、非营利组织 三、事业单位 第三节传统科层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第三章公共部门的角色第一节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一、公共部门的性质 二、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节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 二、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三、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四、市场的波动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五、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第三节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 二、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三、保持并维持市场竞争 四、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五、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 六、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 七、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四节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一、政府的治理工具 二、区分决策者与执行者、安排者与生产者的分类 三、林德和彼得斯的分类 四、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第五节政府失灵 一、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 二、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 三、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四、政策执行的无效率 五、内部性问题 六、寻租 七、所有制残缺(产权残缺) 第六节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一、市场的自由化、促进化、活泼化 二、诱因机制与政策 三、政府管制 四、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 五、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机制与政策 第四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一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二、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 第二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一、环境分析 二、战略规划 三、战略实施 四、战略评估 第三节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一、战略规划的性质 二、战略规划的过程 三、SWOT分析与战略规划 第四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一、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正面效果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以及限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