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地铁下穿铁路设计说明ch

大连地铁下穿铁路设计说明ch

大连地铁下穿铁路设计说明ch
大连地铁下穿铁路设计说明ch

目录一、概述 (1)

(一)研究依据及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情况 (1)

二、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规范 (3)

(一)主要技术标准 (3)

(二)采用规范 (3)

三、设计方案说明 (4)

(一)总体布置 (4)

(二)结构形式 (4)

(三)主要材料 (5)

(四)施工方法 (5)

(五)铁路设施排迁及过渡 (6)

四、工程造价 (6)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

说明

一、概述

(一)研究依据及范围

1. 研究依据

(1)大连市地铁工程设计总承包合同;

(2)《大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地铁初勘剖面图》;

(4)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1∶500电子地形图》

(5)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1∶500地下管线图》;

(6)《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初稿);

(7)在建新大连站相关设计图纸。

(8)其他相关国家及大连规范、规程。

2. 研究范围

(1)大连市地铁2号线穿越在建丹大铁路和哈大客专、哈大改线铁路和既有哈大铁路的隧道;

(2)因修建地铁2号线而引起的铁路设施排迁与过渡工程;

(二)工程概况

大连地铁2号线工程在南关岭站与国铁新大连站换乘,站位位于国铁新大连站的东南侧,与国铁线路平行布置。相邻区间姚家站~南关岭站区间(下称姚~南区间)和南关岭镇站~南关岭站区间(下称南~南区间)分别与和在建和既有国有铁路交叉。在建铁路自北向南依次为丹大线、客运专线、哈大铁路线,既有铁路为哈大铁路线,在建铁路建成后,既有哈大线将进行拆除。姚~南区间和南~南区间与国铁交叉段路基隶属于大连工务段。

1、姚~南区间

姚~南区间在右线里程CK1+550.104~CK1+643.178,长

93.074m、左线里程左CK1+542.983~左CK1+631.451,长88.468m,为穿越新建和既有国铁路基加强段。穿越处邻近国铁里程改

DK19+086.66处1-6.0m框架涵,交角约50~55°。根据目前区间结构平面位置,已避开该涵洞,从铁路路基下穿越,该处国铁轨底高程约17.81m,地铁轨面高程约8.223~6.682m,区间隧道顶面距离国铁轨底面最近处约4.237~5.778m。姚~南区间在地铁里程

CK1+400~CK1+500之间邻近国铁牵引变电所。根据目前平面位置,区间结构穿越国铁牵引变电所与规划道路接口处围墙,地铁轨面高程11.583m,现状地面高程12.3m,轨面与现状地面接近,空间上相冲突。该变电所尚未进行建设,需协商国铁牵引变电所进行调整,建议与规划道路接口调整至北侧,避开地铁区间。

2、南~南区间

大连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南关岭镇站~南关岭站区间,在下穿泉水河及国铁新大连站站场后,左转沿哈大铁路线向东到达南关岭站。南~南区间在右线里程CK40+450~CK40+760,长310m,左线里程CK40+450~CK40+800,长350m,与在建国铁和既有哈大铁路交叉,交角约75°。国铁交点里程为改DK17+560附近,该段铁路为路基,轨面高程约18.69m,地铁轨顶高程约-4.727~-0.049m,区间隧道顶面距离国铁轨底面最近处约9.137m。由于结构覆土较厚,且洞身处于中风化石灰岩地层中,该处地铁结构采用矿山法施工。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情况

1.工程地质

根据岩土的时代成因及其工程特征,本场地的地层分为3个主层。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①1素填土:灰色,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混10-30%左右石英岩、石灰岩碎石,局部含少量建筑及生活垃圾,稍湿-湿,松散-稍密状态路面孔顶部有40cm左右的沥青砼。揭露层厚0.70~

4.50m,层底标高2.82~10.30m。

①2杂填土:灰褐,黄褐,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等组成。碎石粒径20-120mm不等,局部块石,硬杂质含量占全重量30-70%左右,稍湿,松散-稍密状态。揭露层厚0.70~9.80m,层底标高-2.93~11.46m。

(2)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2el)

⑤1粉质粘土:黄褐色,湿,可塑-硬塑状态,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含10%石英岩碎石、角砾,揭露层厚0.60~2.30m,层底标高1.25~8.83m。

(3)震旦系五行山群南关岭组石灰岩(Zwhn)

?1全风化石灰岩:黄褐色,散体结构,岩体风化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状,揭露层厚0.30~4.10m,层底标高-0.55~4.73m。

?2强风化石灰岩:灰黄色,碎裂结构,岩体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碎块状,局部有溶蚀痕迹,揭露层厚0.30~

5.70m,层底标高-2.67~7.51m。

?3中风化石灰岩:1深灰色,灰褐色,层状结构,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裂隙面由方解石脉充填,局部有溶蚀痕迹。该层在本区间段各孔均有揭露层顶标高-2.93~11.46m,层顶埋深0.70~10.40m。根据岩石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本场地中等风化白云质灰岩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级。

?1溶洞:溶洞为灰岩溶蚀形成的,由粘性土及灰岩碎石、碎屑充填,软塑-可塑状态。揭露洞高0.70—2.10米,揭露洞顶埋深2.90—8.30米,揭露洞顶标高-0.45—5.90米,揭露洞底标高

-1.15—4.80米

(4)岩土分界线

场地内地层较为简单,人工堆积土层、冰碛粘土、中风化白云质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岩土界线清晰。

(5)围岩分级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1 J 117-2001)附表A,本站隧道围岩基本分级如下:

a.Ⅳ级围岩:?3中风化石灰岩与?1溶洞充填物不均匀分布地段,开挖后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

b.Ⅴ级围岩:?2强风化石灰岩开挖后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

c.Ⅵ级围岩:包括①1素填土、①2杂填土、②8细砂、③5粉质粘土、④1粘土、⑤1粉质粘土、⑤4粘土、⑥1残积土、⑥2红粘土、?1溶洞充填物、⑧1全风化辉绿岩、⑨1全风化石灰岩、⑩1全风化白云质灰岩、?1全风化石灰岩、?5全风化泥灰岩,隧道开挖后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常和水一齐涌出,隧道浅埋时易坍塌至地表。

2.水文地质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是①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②岩溶

水两种,前者主要赋存于第四纪地层的孔隙中和基岩裂隙中,后者主要赋存于隐伏灰岩的溶洞、溶隙之中。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差异,基岩中的水略具承压性。

场区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岩石裂隙并补给地下水,然后顺坡而下潜入市区的地下岩(土)层孔隙中,成为本线路中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局部有地表水的补给。

本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良好。主要受人工开采、地下水渗透性等因素控制。经过短距离的潜伏径流,最终向海排泄。

二、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规范

(一)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

(1)正线数目:双线

(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300m,困难250m;辅助线150m,出入线一般150m;

(3)最小竖曲线半径:区间正线3000m;车站端部正线

2000m;辅助线、车场线2000m

(4)最大坡度

正线30‰;辅助线40‰;车场线1.5‰

(5)曲线外轨最大超高:120mm

2.设计荷载

(1)覆土荷载。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重度按22kN/m3,基床底层及路堤下部填土重度按20kN/m3考虑。

(2)地面活载:按20kPa计。

(3)国铁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3.0m(填土的重度为20 kN/m3),分布宽度为3.25m。

(4)铁路路基施工机械荷载按22吨压路机的碾压滚动线载荷为600N/cm。

(5)水土侧压力、水浮力等根据地质资料,按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计算。

(6)地铁施工荷载:20KPa进行计算。

(7)地震荷载:按地震烈度7度计算。

3.设计车速:80km/h

4.设计年限: 100年

5.结构设计标准

(1)本区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人防设防等级为6级。

(4)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

(5)结构防水等级及标准

区间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渗漏量不大于0.1L/㎡·d。

(6)结构按最不利地下水位进行抗浮稳定检算,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小于1.05。

(7)结构裂缝宽度:迎水面控制在0.2mm以内,背水面控制在0.3mm以内。

(二)采用规范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15.《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

1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1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三、设计方案说明

(一)总体布置

1.姚~南区间

姚~南区间在地铁右线里程CK1+550.104~CK1+643.178之间与国铁路基交叉,自铁路路基段下穿越,邻近国铁里程改DK19+086.66处1-6.0m框架涵。该处国铁轨底高程约17.81m,地铁轨面高程约

8.223~6.682m,区间隧道顶面距离国铁轨底面最近处约4.237~5.778m。姚~南区间在右线里程CK1+550.104~CK1+643.178,长93.074m、左线里程左CK1+542.983~左CK1+631.451,长88.468m,为穿越新建和既有国铁路基加强段,该处地铁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此外,姚~南区间在地铁里程CK1+400~CK1+500之间临近国铁牵引变电所。根据目前平面位置,区间结构穿越国铁牵引变电所与规划道路接口处围墙,地铁轨面高程11.583m,现状地面高程12.3m,轨面与现状地面接近。该变电所尚未进行建设,建议国铁牵引变电所进行调整,与规划道路接口调整至北侧,避开地铁区间。

2、南~南区间

南~南区间在右线里程CK40+450~CK40+760,长310m,左线里程CK40+450~CK40+800,长350m,与在建国铁和既有哈大铁路交叉。该段区间线路位于半径为300m的平面曲线上,在国铁里程改DK17+560附近,交角约75°。该段国铁为路基,轨面高程约

18.69m,地铁轨顶高程约-4.727~-0.049m,区间隧道顶面距离国铁轨底面最近处约9.137m。该段铁路为路基,国铁轨面高程约18.69m,地铁轨顶高程约-4.727~-0.049m,纵坡23.52‰,区间隧道顶面距离国铁轨底面最近处约9.137m。由于结构覆土较厚,且洞身处于中风化石灰岩地层中,该处地铁结构采用矿山法施工。

(二)结构形式

1、姚~南区间

姚家站~南关岭站区间与国铁交叉段结构采用单洞单线矩形现

浇框架结构。

1.断面尺寸:

区间结构各部的尺寸为:顶板厚0.8m侧墙厚0.7m,底板厚

0.7m。

图1 明挖区间标准段横断面图

2 、南~南区间

南关岭镇站~南关岭站区间与国铁交叉段结构采用单洞单线马蹄形结构断面。

(1)断面尺寸:

区间结构各部的尺寸为初次支护0.3m,二次衬砌0.5m。

图2 暗挖区间标准段横断面图

(三)主要材料

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选用,并考虑其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主要受力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

1、姚~南区间

(1)初期支护:C25湿喷混凝土。

(2)二次衬砌:C35,P10防水钢筋混凝土。

(3)钢筋:初期支护格栅:HRB335、HPB235。

钢筋网: HPB235

纵向连接筋:HRB335

模筑衬砌钢筋:HRB335、HPB235

2、南~南区间

(1)混凝土

C40、抗渗等级P8。

(2)钢筋:HRB235、HRB335级钢。

(四)施工方法

1.姚~南区间

该处地铁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结合新大连站的施工,采用倒边施工的方法。即先实施国铁既有哈大铁路线以北部分,丹大线、客专线和改建哈大线下地铁结构先行施工,然后进行碾压回填后,修筑路基完成该部分路基施工。停运既有哈大线,利用丹大线和客专线位置作为哈大铁路施工便线进行运营后,实施既有哈大线下段地铁结构。该段地铁施工工期为3个月。地铁施工完成后,实施国铁路基,分层碾压至路基顶面高程后,实施道床铺设轨道。

在倒边施工地铁结构时,第一阶段基坑边距既有哈大线的路基5m,第二阶段基坑边距哈大施工便线的路基为5m。施工时基坑采取加强支护措施,路基采用扣轨等防护措施,保证既有线路基稳定,确保万无一失。

2、南~南区间

由于结构覆土较厚,且洞身处于中风化石灰岩地层中,该处地铁结构采用矿山法钻爆施工,应采用减振爆破措施。在具体施工时,应结合新大连站的施工,先施工丹大线、客专线和改建哈大线以下段暗挖段,然后进行碾压回填后,修筑路基完成该部分国铁路基施工。然后停运既有哈大线,利用丹大线和客专线位置作为哈大铁路施工便线进行运营后,实施既有哈大线下段地铁结构。该段施工工期约5个月。待地铁结构施工完成后,实施剩余段国铁路基,分层碾压至路基顶面高程后,实施道床铺设轨道。施工时对运营线路路基采用扣轨等防护措施,保证既有线路基稳定,确保万无一失。

(五)铁路设施排迁及过渡

由于结合新大连站的建设和哈大铁路的改建进行地铁隧道的施工,因此通信、信号和电力设施的排迁可以结合进行。

姚~南区间在地铁里程CK1+400~CK1+500之间邻近国铁牵引变电所。根据目前平面位置,区间结构穿越国铁牵引变电所与规划道路接口处围墙,地铁轨面高程11.583m,现状地面高程12.3m,轨面与现状地面接近,空间上相冲突。该变电所尚未进行建设,需协商国铁牵引变电所进行调整,建议与规划道路接口调整至北侧,避开地铁区间。

四、工程造价

本工程跨铁路部分投资估算见下表:

投资估算表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施工姚~南区间明挖地铁结构时需对基坑采用围护桩防护,并对南~南区间和姚~南区间地铁结构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铁路采用

1-16mD型便梁进行临时加固或扣轨措施。

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理念

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理念 发表时间:2018-05-23T17:17:10.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朱晶磊胡嘉华[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城市中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拥堵就成为了限制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修建地铁这一有效的方法成为了能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城市中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拥堵就成为了限制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修建地铁这一有效的方法成为了能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但是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中国地铁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方案 1了解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概念 修建的地铁一定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规范标准,但是可以在设计国内地铁的出入口的时候模仿一些国外成功的地铁设计规划技术和经验,因为国外地铁比中国的地铁早建很久,在他们的技术上来说也是相当的成熟,总结他们技术经验,我们需要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建筑,合理规划车站出入口的空间。规划地铁车站时要时刻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这一重要理念,让人们在车站感觉到人性化、使乘车更加的舒适、为人们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就像在地铁出入口位置开设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士的专项出口,让特殊人士的出行更加的便利。在设计地铁车站时要尽量与周边的建筑相协调,使其风格要统一不要显的太突兀,格格不入。国外的很多国家与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完美协调,这样的地铁车站将更加的实用美观。 2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遵守的基本原则 地铁车站是人流量相对比较集中的建筑,所以在进行地铁车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人们的出站与进站、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便捷换乘地铁或其他交通工具的问题和在地铁的客流高峰期时所用的通道能均匀的分散人流并能有效疏导客流。管理设备机房也是很重要的,它们可以使车站设备的运行管理、运输以及布置等得到满足。因为修建的地铁车站大部分是在广场附近以及城市道路的地下,所以在建造地铁的过程中,在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地面周边建造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禁止发生会损伤到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在进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人们的安全当做首要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在地铁站设置大量的灯光照明设备来让人们心理感到舒适,还可以设置消防设施以及路线指示标牌,若地铁车站出现紧急情况时,这些设施可以帮助人们有效避免危险,让所有的人员都能够安全的撒离。 3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大部分地铁车站的建筑形式缺乏创新没有达到夺人眼球的目的,地铁车站的乘客进出站的效果图大致一样,差不多都是矩形站台与站厅,装饰的风格与材料也差不多,缺乏创新的思想,没有表达地区建设的特色和文化的艺术性。没有深入的研究平面功能与车站的细节设计,车站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设计车站时要充分的表现出以人为本的这一理念,把平面功能与细节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人们更加方便的使用车站。就像在挺多的地铁车站内没有在车站适当的位置上给人们提供卫生间,这样就会给地铁乘客带来不便之处,这就是地铁车站中在平面设计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所以只有重视并深入研究平面设计和细节部分的设计,才能起到为乘客真正提供方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地铁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基本上中国的城市对地铁的建设设计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站点来使用,缺乏综合的功能性,也就是说地铁车站单单只有交通的功能,没有其他的特色功能。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地铁车站应该有一些多元化的作用。可以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加入一些商业性的元素,不仅能丰富乘客的眼球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地铁与商业的双赢。大部分的城市在建设地铁时的是一个一个的设计的,致使地铁车站缺少关联性,没有考虑到地铁与地铁之间以及地铁和其他的交通工具之间进行换乘的问题,地铁没有为人们减少出行时间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反而增加人们出行的难度。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地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调研周边的道路环境情况和人们的出行习惯,让地铁车站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4创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策略 地铁车站在对功能进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人的习惯和需求,地铁车站的特点就是人流量大人比较集中,所有的乘客在地铁车站中基本是滞留和通过状态。通过是人们主要的行为,而滞留只是人们的一种临时的行为。所以在人们通过地铁车站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人们走过的路线都畅通没有障碍,避免影响到人们通过和滞留。设计者们在对地铁车站的设计过程中需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在地铁车站内创建储物箱让带有大量行李的乘客乘车时可以临时寄存,减少乘客的行李压力方便他们的出行。在地铁车站中建设一些商业性设施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这些商业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在设计地铁车站的过程中就想到,不能在地铁运行之后再建设,这样会造成设施与地铁车站的格格不入,不能达到协调的效果。 在设计地铁车站内环境时要想到人们的心理状态,在地铁运营时车站的各个位置都需要灯光照明因为地铁车站基本上是建在地下的,所以地铁车站的照明情况与空间设计感将直接会影响到人们的视觉与心理。若灯光照射柔和人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温馨,反之灯光照射灰暗人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沮丧,所以在设计地铁车站的空间和环境时必须考虑到会影响人们心理感受的因素,让地铁成为人们温馨便捷出行的交通工具。 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可以加入一部分地域特色,使地铁车站成为有文化特色和个性的建筑。国外一些城市的地铁以博物馆或美术馆的设计为理念加入到地铁车站的设计之中,增加了地铁车站的功能,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让人们在一个短暂的出行中体验到精神上的旅行,同时也能降低人们出行的压力。地铁车站的装饰风格也要符合现代人的装修理念,确保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社会是民主的、自由的、奔放的,人们会更加专注那些充满地域特色和有个性的地铁车站的装修,地铁车站能潜意识的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5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便利,设计地铁车站建筑时需要创新发散思维,要时刻展现出地铁的作用和重要价值。所以地铁车站的设计师在设计时需据人的需求对地铁车站进行创新。地铁车站的设计宗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要时刻坚持这一理念,设计师在地铁车站设计之前要做好周边建筑与人们出行的调查研究,一定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面上的交通压力也逐渐得到社会各 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减轻地面交通状况,各大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在地铁车站建 造中,结构设计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对地铁的安全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 篇文章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站的规划原则、规划思路,对地铁车站的规 划提出了合理化的主张,对中国将来地铁工作的建造与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设计方法 引言 在城市交通日渐拥堵的局势下,加速地铁建造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现在,地 铁车站变成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主要纽带,能够每天承载很多的乘客,一定程度 上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本文主要谈谈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1 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 车的场所,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以保证旅客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车站 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地 铁车站由站台层、站厅层、设备层以及出入口组成。地铁站台按照线路分布情况,又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混合式站台。地铁车站里的辅助设备包括自动 扶梯、直升电梯、卷帘门、防洪门、旅客引导、照明、售检票系统、车站设备自 控系统等。关于地铁车站的设计应当从线路、车站建筑、车站结构、动力照明系统、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以及区间的角度考虑其设计原则。 2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 2.1功能设计关注人的行为及需求 密集型流动是地铁车站、地铁站的基本特征,人们的行为也可分为两种,即 通过或保留。主要行为是“通过”,“保留行为是短的”。所以,通过这个过程,人 们期望通过路径应该是一个非阻塞的快速路径,尽可能避免“通过”和“保留”之间 的相互影响。例如在站外的人需要从入口进去然后去售票进入的通道,这些环节 过程并不困难,对于这部分的保留和聚集是最明显的,聚集的人群通过会有影响,所以设计的面积应尽可能满足宽敞的购票。若自动售票机设置在站在通道上,人 群通过影响更大。因此,在车站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综合性,如香港地铁在墙 上嵌入售票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见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需要可以更好 地组织和规划出站的流量、创新地铁站建设的设计。 2.2雨水系统设计要点 将局部排水泵与集水井设置在车站风亭、出入口等敞开位置,主要用于收集 废水、雨水及结构渗漏水。为保证集水井正常工作,设置两台排污泵,一台备用,当出现暴雨或结构大量渗漏水时,可以同时开启两台排污泵,将雨水提升至地面 消能后,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根据该市50年一遇特大暴雨强度计算露天出 入口雨水排水量;(2)废水系统设计要点。将废水泵房设计在沿线路坡度的最 低点,同样设有2台排污泵,平时一台备用,消防时同时开启,其中废水集水池 容积≤最大一台排水泵20min的出水量。废水提升到地面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中,地下结构渗水量各地情况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地铁站渗水量按照0.5L/ (m2?d)标准进行计算;(3)污水系统设计要点。前文已经提到,站厅层设有 一处工作人员卫生间,站台层设有一处污水泵房、一处公共卫生间,卫生间污水

框架桥下穿铁路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及铁路设施情况 (2) (一)工程概况 (2) (二)铁路其它专业设施情况 (2) (三)架空顶进工程量 (2) 三、施工安排及要点计划 (3) (一)施工安排 (3) (二)要点计划 (3) 四、施工方法 (3) (一)挖孔桩施工 (3) 1、工程数量 (3) 2、施工方法 (4) 3、挖孔桩的拆除 (5) (二)线路架空 (5) 1、架空准备 (5) 2、架空加固方案 (6) 3、施工方法 (6) (三)框架桥顶进 (6) 1、顶进设备配置、安装及试顶 (6) 2、顶进施工 (7) 3、出土便道 (9) 4、注意事项 (9) (四)线路检查及施工防护 (10) (五)线路恢复 (11) (六)冬季施工措施 (11)

五、施工组织安排 (12) (一)组织领导 (12) (二)劳动力安排 (13) (三)行车防护安排 (13) 六、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安排 (15) 七、安全保证措施 (15) (一)要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5) (二)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16) (三)封锁及慢行施工安全措施 (18) (四)线路架空与加固安全技术措施 (19) (五)线上防护和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20) (六)顶进挖土安全技术措施 (21) (七)框架桥顶进安全技术措施 (22) (八)线路恢复安全技术措施 (22) (九)通信光电缆防护措施 (24) (十)大型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24) 八、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24) (一)预警机制 (24) (二)应急预案 (24) 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5) 2、应急响应 (26) 3、后期处置 (28) 4、设备管理单位值班(调度)电话 (28) 九、附件 (28)

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设计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锁老师 成绩: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2014年3月22日 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台宽度、楼梯数量计算过程及方法。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确定站台宽度、楼梯数量、扶梯宽度;按防灾规定进行验算。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隧道概况:某地铁Ⅱ级车站, 客流密度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0.6m ×0.6m 的方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A 型车(车长23.12m),列车编组数为6辆,定员186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10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min 。试设计: (1)站台的有效长度及宽度。 (2)中间站厅到站台之间楼梯及自动扶梯的宽度,并按防灾要求检算。 其中,预测高峰客流如下表 序号 学 号 姓 名 预测客流量(人/h ) 上行线 下行线 上车(人) 下车(人) 上车(人) 下车(人) 39 20117648 16976 7232 2090 1309 6345 解:1、按照客流估算法计算 k ——超高峰系数,取1.3 计算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l :m sn l 72.1402612.23=+?=+=δ 则取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为m 141。 根据题意可知:上行线与下行线上车人数:(7232+1309)人/h=8541人/h ; 上行线与下行线下车人数:(2090+6345)人/h=8435人/h ; 因列车运行时间间隔2min ,所以 侧站台宽度:m s l mw b 79.148.0141 5.0260)13097232(3.1=+??+?=+=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车站站台最小宽度尺寸,取m b 5.2= 自动扶梯的台数:69.18 .081003.1)63452090(1=??+==ηn k N n 下台 取2台,1台自动扶梯宽m 1,总宽m 2。 楼梯宽度:m n k N m 96.47 .032003.1)13097232(2=??+==η上 满足规范规定,取m 0.5

高速公路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与**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文件。 (二) **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提供的中铁郑州勘察设计咨询院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 (三)铁道部、铁路局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则、验标等。 (四)进场后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及工程特点。 (五)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管理水平和上场的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铁、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高速公路下穿宁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范围包括立交主体、主体外两端各10米引道(不包括路面结构)以及10米引道范围内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设备及工务设施的迁移、改造及施工过渡防护。起止点桩号K67+516.18~K67+552.88。 三、编制原则 (一)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合同条款以及合同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二)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三)确保既有线运营行车安全。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流水作业、平行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 (四)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分项工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六)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严格组织、精心管理,将“确保既有线安全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七)严格执行交通部、铁道部颁发现行的和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资料 (一)、工程概况 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是**省西部南北向交通主通道,根据公路总体设计走向,高速公路在南阳地区罗庄和马营街之间与宁西铁路交叉,交点公路里程K67+533.424,铁路里程DK402+840.3,公路与铁路斜交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 城市地铁作为一类大型的公益性快速交通设施,其最直接的功能应该是便当乘客的出行,是乘客的代步工具。那么在设计时,就必须倡导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为乘客提供便当、舒畅、安全的乘坐环境。与此同时,在设计时,必须符合小噪音、低污染、低成本的要求,选择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城市地铁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尊崇“绿色”这一基本理念,打造成为城市快速绿色交通系统。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地铁车站建筑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到乘客密度与流动速率,在楼梯出入通道的设计时,必须确保乘客人流有序进出站和便当换乘其他线路,在客流高峰时能够满足乘客进出对楼道、电梯等的宽度要求。 (2)安全性原则:基于城市地铁进出站建筑主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商场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等的地下,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地铁建造及运营过程中整个建筑工程在结构布局上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对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路人的安全损害。 (3)识别性原则: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定时、安全、快速、高校运作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营过程中的行驶速度较快,站与站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各个主要区域和位置的标示,不能让乘客浪费较长时间还找不到候车站台,避免乘客出现走失和迷路现象。 (4)经济性原则:城市地铁的建造和运营是一种较高投资行为,按照我国已建成地铁建筑设计,其每公里的平衡造价为6~7亿人民币,单车站建筑的土建工程总造价就足有占到了总投资的13%,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经济性这一原则,避免出现资源利用和资金投入的浪费现象。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 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3) 1.3 课程设计方案 (3)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6) 2.2.荷载计算 (6) 2.3荷载组合 (7)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11) 3.1建模与计算 (11) 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进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11) 3.2基本组合 (12) 3.2 标准组合 (16)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21) 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 (21) 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 (27) 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 (29) 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 (31)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

XX公路下穿XX铁路地道工程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XXXX工程第四合同段【XXX公路下穿XXX铁路地道】 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〇〇九年六月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位置及工程范围 (3) 2.2 工程地质条件 (4) 3.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4) 4.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标准 (5) 4.1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5) 4.2主要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5) 5.主要监测项目实施方法 (6) 5.1地表沉降监测 (6) 5.2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7) 5.3桩顶水平位移 (8) 5.4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 (9) 5.5围护结构钢筋应力 (10) 5.6钢支撑轴力 (10) 5.7地下水位观测 (11) 6.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11) 6.1变形管理等级 (11) 6.2施工监测反馈程序 (12) 6.3监测数据分析 (13) 7.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13) 8.工程突发情况及监测应急措施 (14)

XXX工程第四合同段 【XXX公路下穿XXX铁路地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6)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8)XXX工程第四合同段【XXX公路下穿XXX铁路地道】设计资料 (9)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及工程范围 本工区为XXX公路下穿XXX铁路地道工区(含泵站),位于XXX主线两侧,并与XXX 并行K15+986.670~K16+446.070段。 XXX公路下穿XXX铁路地道,与铁路交角为90度,共分2幅,每幅边线距XXX设计中线16.5m,单幅为3车道,并设置非机动车道。下穿地道全长459.4m,由两部分组成,即下穿封闭段箱体及两侧敞开段整体U型槽结构;其中U型槽长420m,箱体长39.4m;U型槽面积约为16800平米,箱体面积约为1599.64平米;地道泵站位于XXX铁路以西,双桥高架立交桥下;面积约为1854平米。 具体布置如下: 封闭式箱体:修筑起点为K16+226.670,终点为K16+266.070,总长39.4m。沉降缝与道路中线正交。 西侧U型槽:修筑起点为K15+986.670,终点为K16+226.670,总长240m。沉降缝与道路中线正交,其具体分段为:12×20m。 东侧U型槽:修筑起点为K16+266.070,终点为K16+446.070,总长180m。沉降缝与道

车站设计说明

说明目录 第1章设计依据 (1) 第2章工程概况、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 2.1 工程概况 (1) 2.2 设计原则 (1) 2.3 设计范围 (1) 第3章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1) 3.1 用水量标准 (1) 3.2 用水量计算表 (2) 3.3 系统构成及功能 (2) 第4章排水系统 (2) 4.1 排水量标准及排水系统分类 (2) 4.2 污水系统 (2) 4.3 废水系统 (2) 4.4 雨水排水系统 (3) 第5章水消防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3) 5.1 消防水量及水压 (3) 5.2 系统构成、功能及设置原则 (3) 第6章循环冷却水系统 (4) 6.1 冷却水泵及冷却水处理 (4) 6.2 冷却塔的选用与布置 (4) 第7章管材、保温及其他要求 (4) 7.1 给水管材 (4) 7.2 排水管材 (4) 7.3 保温系统 (4) 7.4 水表设置及有关阀门设置 (5) 7.5 防杂散电流措施.......................................................................................................................... 5第8章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的控制要求 .. (5) 8.1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5) 8.2 消防泵房 (5) 8.3 污水泵房 (5) 8.4 废水泵房 (5) 8.5 局部排水泵房 (5) 8.6 雨水排水泵房 (5) 8.7 循环冷却水系统 (5) 8.8 电保温系统 (6) 第9章10号线二期2段总体设计评审意见执行情况 (6) 第10章主要设备、器材及材料汇总表 (7)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docx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3) 1.3 课程设计方案 (4)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6) 2.2.荷载计算 (7) 2.3荷载组合 (8)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11) 3.1建模与计算 (11) 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进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11) 3.2基本组合 (12) 3.2 标准组合 (15)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20) 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 (20)

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 (26) 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 (28) 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 (30)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下穿京山线铁路桥墩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下穿京山线铁路桥墩保护专项施工方 案

龙港路道路工程 下穿京山线铁路桥墩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秦皇岛城市西部快速路兴凯湖增项工程项目经理部

9月

1、工程概况: 龙港路(北环路~建设大街)道路工程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起北环路,南至建设大街,路线全长约3.614公里。 在K1+638.62处下穿京山线铁路桥第30和31孔,本方案以对30、31、32桥墩进行保护为内容编制。 2、编制依据: 《下穿京山线铁路桥墩保护》 -DL-01TL; 《龙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 11月10日召开的龙港路道路工程下穿京山线铁路桥墩保护方案审查会的会议纪要; 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等。 本方案编制原则严格执行铁路相关部门、交通部颁发现行的和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3、设备、人员、材料的组织安排 1)设备安排 设备的选择和配备数量,充分考虑了影响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的各种因素。我部使用的机械设备等完全满足施工需要。 主要机械设备表

2) 确保施工中技术力量到位,作业层技术工种配套、齐全、数量充分,并略有富裕;根据工期目标和进度计划安排,确保各工序施工技术工种适当、数量满足进度要求;抽调精兵强将,确保工程质量;人员的分配及搭配合理、均衡。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素质要求,从专业、经验、工作业绩及人员数量上能充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本工程拟投入43名作业人员,配备作业队长1人、钢筋工10人、模板工10人、混凝土工10人、专职安全员1人、电工1人、机械、设备操作手3人、杂工6人,根据施工过程中具体情况及进度需要合理调整。 3)材料的组织与运输 我单位自行采购的物资、材料、设备将确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检验资料。开工前,落实各种工程物资、材料、设备的供应渠道,选择履约信誉好、产品质量优的正规企业的材料及产品,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按规范规定要求对材料及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拒绝接受不符合要求的物资、材料和设备。供货合同、质量合格证和自检合格证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和备案。 4、总体施工组织及安排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围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002年5月) (2)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城建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 (3) 有关技术规及验收标准、规 1.2 编制围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容: (1)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车站; (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站区间隧道; (3) 地铁一号线上站——锦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 (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 (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站车站 (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 (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 1.3 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

和要求。 (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 (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设计概况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站站改建(含区间及临时线路)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站站(含区间)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2.1.1。 2.1.1.1 R1线上站站改建工程

R1线上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站,为漕~南 区间,全长785.655m,其中包括229.70m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铁路南站主站屋北端,并由原地面站改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改建后的地铁车站长274m,宽约21.8m。车站东端为端头井,与漕~南区间相连;西端为出入段交叉渡线,与南~锦区间相连;车站站厅层中部北侧为车站的设备用房区,南侧与远期轻轨L1线上站站相接。 出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至路西侧出洞与既有地面线路相接,向西至锦江乐园站及梅陇车辆基地,为南~锦区间,其中出入段线隧道全长645m,其中敞开段部分163.42m;正线区间隧道全长862m,其中敞开段部分177m。为保证施工期间新建的铁路线路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不互相干扰,在南路路口西侧及沪闽路南侧地铁围栏外的绿化带,在既有正线的北侧铺设约772m长的临时正线,两端与既有正线接轨;在既有出入段南侧铺设约628m 长的临时出入段线,与既有出入段线相接。改建线路总长约2.08km。 2.1.1.2 预留轻轨L1线上站及区间 预留轻轨L1线上站位于铁路上站铁路轨道下方,车站线路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一层多跨侧式车站,局部风机房为地下二层。车站全长145m,宽36m。采用明挖法施工。线路向北横穿改建后

DN800主给水管道下穿铁路施工方案

呈贡新区七甸片区给水工程(二期)一级加压泵站至二级加压泵站DN800主给水管道下穿铁路管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呈贡新区七甸片区给水工程(二期)一级加压泵站至二级加压泵站DN800主给水管道工程,施工里程从新呈七公路旁污水处理厂外B7+208~B8+532段,共计约为1324米,其中,B8+308~B8+328段为下穿南昆铁路和昆河铁路K773+125.82段,共计约为20米,下穿位置为观音寺铁路中桥,桥洞高约为4米,两个桥墩之间净宽为6米,铁路桥墩为扩大基础,其中3#墩基础埋深为5.9米,4#墩埋深为4米。桥洞底土质为红色泥土,表面层为路基原来夯填的土夹石。桥洞旁边为原有一条河道,宽约为2米,深为1.5米。 下穿部分主给水管道为DN800钢管,规格为PN1.0Mpa,管道壁厚为10mm,管道工作压力为0.6Mpa,管道沟槽开挖深度约为2.4米,

管道顶部至于现有关路面的覆土深度为大于1.6米,管道沿第一个铁路桥洞中心穿过,沟槽开挖宽度为1.4米。 二、施工部署 1、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管道分3段进行,即铁路后B8+369~B8+330段、铁路下B8+300~B8+330段、铁路前B8+290~B8+300段; 2、铁路前段及铁路后来段可选择在夜间或白天施工,铁路下面段必须在白天施工,施工前上报铁路有关部门,请求现场配合; 3、施工时,根据现场特点对铁路旁的路基进行支护,若沟槽开挖时土质较差,则须边开挖边支护,防止沟槽土体塌方; 4、管道沟槽施工时会破坏原有路面,待管道施工完成后,管道两边按设计图规定进行回填,管道上面道路作300mm厚C25混凝土进行硬化,两边各延伸出铁路4米; 5、施工前准备好施工材料、机具及作业人员安排。 6、施工工期:施工工期为3天。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人工管道沟槽开挖钢板桩沟槽边坡支护(视土质情况而定)沟槽降水沟槽底人工清土沟槽底原土夯实 石粉砂垫层铺填管道就位管道安装(焊接、防腐)沟槽夯填料石路基夯填路面混凝土浇灌及地表恢复。 2、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熟悉图纸,勘察现场,掌握所要下穿铁路进场的

(完整word版)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地铁车站)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二0一四年三月

××地铁车站初步设计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之后的综合性教学,是对专业方向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1、按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各自的成果。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确切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图纸绘制要求:全部采用A3图纸(可加长);计算机出图必须有3张;图纸布局要协调,要紧凑而不拥挤;线条粗细要正确,位置要准确; 6、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设计完成后,设计成果应按如下要求装订成册:(1)《毕业设计计算书》A4一份;(2)《毕业设计图纸》A4一份。 7、图纸装订顺序:封面,目录,设计总说明,设计图纸、表格。 8、设计计算书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总说明、设计计算的全部内容、致谢(300字左右)。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资料 1、车站地质勘察报告 2、预测客流(见附表) 3、车辆外形尺寸:A型车或B型车。 4、车辆编组:设计时采用远期列车6辆编组。 5、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6。 6、主要技术标准:执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有关技术标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及功能优化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及功能优化 发表时间:2018-01-22T10:45:12.9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陈杰[导读] 随着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国内各城市居民出行选用的交通方式之一。 江苏省南京市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地铁已经成为了大型城市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随着愈来愈多人们选择地铁出行,地铁车站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有鉴于此,本文以南京地铁4号线鼓楼站为例探讨了地铁站设计思路以及功能优化措施,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控制因素、建筑型式、换乘方式、设备及管理用房 随着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国内各城市居民出行选用的交通方式之一。因为乘坐地铁不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所以地铁越来越深受青睐,并使得地铁车站成为交通客流量的集散地。地铁车站是地铁功能水平最直观的反映,地铁车站是否能提供宽松、便捷的出行空间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民对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为了使交通业能更好地发展,加强对地铁建筑设计,从满足人们需求的角度出发,优化车站建筑设计成为目前一大研究课题。 1 地铁站概述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是地铁线路上一个综合性强、协调面广、设计专业多的系统性工作,它在地铁建筑过程中起到龙头老大的作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功能、结构、美学等三方面,如何协调、优化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是地铁车站设计的一个主要课题。地铁车站不同于其他如工业、民用等的建筑物,它不仅要求功能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还要满足建筑内涵和艺术性的体现。 2 工程概况 鼓楼站为南京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五个车站,位于南京市核心地区的中央路、北京路交叉口,为1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其中,1号线车站沿中央路西侧,呈南北向布置;规划4号线沿北京路,呈东西走向。 3 地铁站设计影响控制因素 鼓楼站周边高楼林立、控制因素众多,不仅涉及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鼓楼,而且还涉及已投入运营的地铁1号线鼓楼站及城市重要地下立交――鼓楼隧道等: 3.1 1号线鼓楼站 1号线为既有运营线路,其鼓楼站沿中央路西侧,呈南北走向,跨北京路设置,为地下三层车站。该站在对应北京路和中山北路交叉点,分别预留有市政通道及轨道交通穿越通道。经对提供的鼓楼隧道资料的核实,预留市政通道净空为4.99m。 3.2鼓楼 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民国12年(192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鼓楼公园是民国首都保留的5个公园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重新修缮、绿化,对外开放。1957年8月,江苏省将鼓楼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公园最高点出标高为28m,车站需穿越鼓楼公园。 3.3鼓楼隧道 鼓楼隧道位于南京市鼓楼城市广场,呈南北走向,南接中山路,北接中央路,为双向4车道城市交通隧道,是南京市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从中央路傅厚岗到中山路学府路口,洞穿鼓楼地下,全长1150米,净空高4.5米,每小时通车2000多辆,除公交车外,南北方向经行鼓楼的车辆基本沉入地下,对化解鼓楼地区交通压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施工条件所限,通车10年后,隧道渗漏严重,顶部、侧墙水迹斑斑,立面灰黑,路面坑洼,影响通车,也与鼓楼城市中心形象不协调。2005年,南京对鼓楼隧道进行大修。该隧道最深处位于北京路、中央路交叉口处,隧道顶绝对标高约+5.3m,隧道底绝对标高约-5.11m。 3.4繁忙的地面交通。 车站附近有鼓楼公园环岛、鼓楼中心环岛,周边车流量大,交通繁忙。 4 车站建筑设计 4.1 车站建筑型式的选择 地下车站常用的建筑型式有标准岛式、分离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等。各种型式有各自的特点:标准岛式适用于一般地下标准双层车站;分离岛式适用于线间距较大或有特殊要求的车站;侧式适用于地面站或满身较浅的地下车站;岛侧混合车站适用于有停车线、渡线或有同向并列的换乘站。 鼓楼站左侧为鼓楼公园,公园上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右侧有既有1号线鼓楼站和鼓楼隧道。右侧北京东路高程以2%的坡度向远离车站方向降低。4号线线路与既有1号线垂直,故不能采用岛侧混合式车站。4号线穿越既有建、构筑物只能采用上跨或下穿的方式。标准岛式车站为地下二层,位于1号线与鼓楼公园之间,局部暗挖站台,区间上跨鼓楼隧道,下穿鼓楼公园,车站使用功能良好,换乘条件优越,工程造价低,既有线改造较大;分离岛式车站为地下五层,位于绿地广场与鼓楼广场之间,盾构区间下穿1号线、鼓楼隧道、鼓楼公园,车站使用功能一般,换乘距离较长,工程造价较高,周边景观影响较大;侧式车站为地下一层,位于1号线右侧,北京东路下方,区间上跨鼓楼隧道、下穿鼓楼公园,车站使用功能一般,换乘条件较好,对周边交通影响较大,对周边景观影响较大,工程造价较高。综上分析,鼓楼站推荐方案建筑型式采用标准岛式。 4.2 换乘方式的选择 既有1号线鼓楼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中间预留有可供4号线穿越的市政通道,1号线基本为南北方向敷设,4号线与既有1号线基本垂直。考虑穿越鼓楼隧道以及下穿鼓楼公园等因素,本站可采用两种方式:“T型”换乘、通道换乘。下面就这上述换乘方式的“T型”换乘和两个通道换乘进行分析比选。 (1)方案一(“T型”换乘方案)

道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1 概述 (1) 1.1简述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设计范围 (1) 1.4设计内容 (1) 2 工程场地现状评价及必要性评价(如设计范围有两端引道或道路时) (2) 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 3.1地形、地貌 (2) 3.2气象特征 (2) 3.3工程地质 (2) 3.4岩土层特征 (2) 3.5水文地质 (2) 3.6特殊性岩土 (2) 3.7场地地震效应 (2) 3.8建筑材料条件(砖、石、砂等建材) (2) 3.9施工条件(水、电、运输、场地等)4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2) 4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 4.1设计原则 (3) 4.2采用的规范、规程(按项目需要删减或增加) (3) 4.3主要技术标准 (3) 5 工程方案设计 (4) 5.1立交桥工程 (4) 5.1.1 道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案 (4) 5.1.2立交桥施工方法简述 (4) 5.1.3 道路上跨铁路立交桥方案可行性论证 (4) 5.2立交桥附属工程 (4) 5.3引道(如为两端道路,则是道路工程)工程 (4) 5.3.1平面设计 (4) 5.3.2纵断面设计 (4) 5.3.3横断面布置 (4) 5.3.4路基支挡工程 (5) 5.3.5 路基设计 (5) 5.3.6 路面设计 (5) 5.3.7如有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则需相应增加各专业 内容。 (5) 6环境保护 (5) 6.1环境保护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主要污染物及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主要污染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 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