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多元文化与护理

院部系护理学系

教研室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毕瑞雪

职称讲师

授课时间2011年4月3日

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说明

一、教案基本内容

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

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

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

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

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

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

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第 1 页总4页(首页)

南昌大学医学院讲稿

第四章中外文化和生命价值的比较

“外国”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中国之外的国家均是外国。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从远古的各自独立,到现代的相互交融,既有其不同点,又有共同点。中国文化以孔孟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国外文化以达尔文的丛林法则和民主、自由、人权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中外方文化交融碰撞和国外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把握中外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护理人员提供有不同层次的有效护理。

第一节价值观和生死观的比较

国外价值观研究主要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和深入。国内的研究从60年代开始,较早的有:李美枝等用《价值观研究》量表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国外价值观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涉及各种社会群体、年龄段、种族的群体及特殊人群的价值观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年,特别是在校中、大学生,少数是对在职人员(如教师、工人)研究,而对于中老年及其他特殊人群(如下岗职工,少数民族)的研究比较少。

国外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生死观主要受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生死观是以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为核心。比较中外价值观和生死观的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差异。

一、价值观的比较

价值观是文化因素中核心内容之一,中外文化上存在差异,价值观上有很多不同。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的“礼”和法家的“法”相结合的礼法文化价值观。而国外人们侧重从抽象的哲学角度研究价值的本体论,并形成了各种派别:希腊“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价值观;古罗马“法制精神”:公正公平理念的价值观;希伯来----基督教“博爱精神”:平等互助理念的价值观;日本绝对效忠天皇、国家,为了天皇和国家而奉公灭私甚至献身价的值观;新加坡倡导一个开放、包容和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其谦卑的学习的姿态是它保持持续动力的优势所在;沙特阿拉伯“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以奉行独立自主、温和务实的价值观;中国主流思想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有用性。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在社会的值观和家庭的影响及熏陶下逐步形成,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一)价值观(valuesystem)的涵义

价值观的涵义有很多,研究学者根据不同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价值观定义。一般意义上

价值观念是由人们对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构成,思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来讲:价值观念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利益、需要,以及主体实现自己需要和利益的能力、活动方式,它在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从功能上来讲: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天平和尺度。概括来讲:价值观是人们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之下形成的,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系统,它主要不是表明人们"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表明人们究竟"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是人们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内心定位、定向系统。因此价值观总是和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不同地位、不同条件、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在开放的多元化的现实基础的人们之间,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二)价值观的类型

价值观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包含许多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分,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斯普兰格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将人的价值观分为6种:①经济价值观:具有务实的特点,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以获得财富为目标,如实业家;

②理性价值观:具有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以努力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追求真理为目标,如科学家;③审美价值观: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以感受事物的美为目标,如艺术家;④社会价值观:热心权利、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以达成交往和帮助他人为目标,如社会活动家;⑤政治价值观。以掌握权力为目标,如政治家;⑥宗教价值观:指主体对于自己和宗教这一客观现象之间特定关系的认识。这是一种有别于知识、经验等探讨事物本来面目及客观规律的客体性认识,而是体现着主体的内在尺度、以价值判断或评价为主要内涵的主体性认识。它所反映的,是宗教对主体的意义。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和整体,相信神语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三)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的体现。

1.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价值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影响中国人的行为。儒家价值观以伦理纲常为核心,重视人际关系和等级秩序,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道德理性、固守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儒学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如“仁爱”、“诚信”、“和谐”、“人本”、“中庸”等,就是儒学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和核心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没有关于价值的直接论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论中,发现中国传

统(不仅仅是儒家思想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命名为“儒家法律价值观”,就是因为它以儒家的“礼”为统率并辅之以“法”的手段,即德主刑辅,引礼人法,礼法结合。作为“主”的“礼”,即“礼治”以西周时期最盛,所以又叫周礼,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表现人伦精神和集体价值的“礼义”。它以人情为基础,以道德为核、以“亲亲”(任人唯亲)、“尊尊”(服从上级)、“长长”(敬重长辈)、“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等为主要内容,通过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内省”来“正其心”,从而控制人的意识和行为。其二是将“礼义”精神外化规范的“礼仪”或“礼制”。

2.近现代价值观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现代转型是在西方冲击下发生的,19世纪未,五四新文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形成的时段,以往有关研究中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代表引进西方最重要的两个新观念。“科学”的广泛使用意味着启蒙思想对理性的尊重;而“民主”则张扬平等、大众参与、个人权利等新价值。此期,受国外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批评,崇尚科学、民主、平等、法制、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念,促进了价值观念的变革。近现代价值观念的演变,从思想资源的动力来说,汲取了外国思想的资源以寻求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方案,为现代价值观的诞生打下了基础。此时期乃是在历史的回流中寻求前进的深沉反思阶段。其价值观思想的任务是通过对历史典籍的全面重新整理,在思想领域里从事历史的自我批判任务。

3.当代价值观由于中国人一向注重并追求人的内在价值,即精神价值。中国社会处于快速的变化时期,改革发展是这个时代最诱人的字眼。人们压抑多年的潜力迸发出来,解放思想,求新求变,否则就会落后。信息全球化使当代人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使中国价值观念体系建设出现新课题,社会价值观展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有研究者表明中国目前主要有3种价值观并存:①集体主义的价值观;②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③集体主义和利己主义并存的价值观。也有人认为,中国当代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但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仍然居我国目前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依然以崇尚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为宗旨,主张人生应有崇高的理想、献身精神、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并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奉献。

中国现在正处于以物质主义和民族主义为主的多元价值观并行的状况之中。有学者曾描述了当代中国不同年龄群体的价值意识。结合其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人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年龄特征。经济的飞速发展,衣食住行费用的增加,“经济”的价值渗入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年谱显示两个代系“代沟”的问题:

纪60年代末出生的人.已是社会的中坚,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出生的时候,见过文革末期的动荡,也经历过贫困和改革初期;而5l~60年龄组则亲身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这些相似的经历形成了这两个年龄组相似的价值意识------时代文化特征与传统文化特征。至于5l~60年龄组强调“自尊”、“自信”,这是为了弥补逐步失去的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个是4l~50年龄组与20~29年龄组。相似价值的数量虽然较多,但是价值观的意识强弱相当明显。如4l~50年龄组相对更强调“公民”、“媒介”、“求新”与“名利”;20~29年龄组相对更强调“和谐”与“广告”。究其原因,相似性可能是同处改革的时代,不同之处可能是两代人不同成长的社会环境。80年代出生的人没有经历文革的动荡、贫困和改革初期,80后是真正的新生代,他们彻底与他们父辈生活的那个时代决绝。

(四)外国文化的价值观

1、美国: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神,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幸福。美国历史非常短暂,他不像中国、印度那样有值得自己骄傲的历史和过去,因此美国人只有开拓,创造未来。美国人认为,机会到处都是,关键在于人去发现和利用。他们除了法律以外,向一切传统和先例挑战,认为这些是他们创新的障碍。有一句名言——“我与专家、权威、传统平等。”

从最早的移民开始,冒险精神一直是美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之一。美国有一句格言:“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有大作为。”美国人习惯于着眼未来,不为现实所羁绊。他们雄心勃勃,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坚信,人间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而且不取得胜利绝不甘休。家庭教育也是注重孩子的冒险精神,父母鼓励孩子去冒险,不指望养儿防老,孩子也不要父母为自己安排前程。

勤奋同样是美国文化的精神之一。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美国县民来到美洲大陆,可以说是拓荒者,不勤奋就无法致富,甚至无法生存。他们的后代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美国人非常强调努力工作。享受是享受,工作是工作。

美国人非常强调努力工作。他们赚钱与其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成就。“贫穷是懒惰造成的,赚钱乃是上帝的旨意。”;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但是要注意,这里的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只是针对那些因非个人原因而逝去追求幸福、自由和成功机会的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好的,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而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所以他们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得十分强烈。

2、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民族必然带来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民族意识和风俗习惯。加拿大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是多元化。加拿大是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人信天主教或基督教,信其它宗教的人较少。求同存异是加拿大的座右铭。温和与容忍是加拿大联邦的价值观,也是其得以生存的基础。加拿大迄今使用的国旗即由红白二色组成,国旗的中间段白色底布上是一帧鲜红的枫叶。

和崇高精神境界。这种民众自发的情感渲露,随时随处可以感到。

3、法国:法国是一个基督教文明留有深刻印记的国家,共和价值观是法国国家认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独立是法兰西文化的精髓。“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4、德国:文化中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严谨,甚至是刻板。德国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规则。这些就是德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外在表现。

5、日本: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团体意识,他们将参与、依赖团体视为成熟的象征。论资排辈显得非常突出武士道精神等文化信念也使得日本人非常重视合作、纪律、自制与和谐,这些价值观念又大大强化了他们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尊重和谐,以和为贵。

6、英国: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度,越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越重视传统价值观的作用。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时说过,“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英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视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

(五)“亚洲价值观”(Asian values)亚洲价值观的用语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登场。随着分析从70年代开始实现飞速成长奇迹的东亚新兴工业国家(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成功因素,西欧的学者和媒体使用了该用语。他们认为,“亚洲四小龙”的成功是因为忠国忠家的家长制和略带权威主义的儒教传统,将之称为亚洲价值观。

(六)中外价值观的比较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国的价值观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一切,集体主义观念浓厚,体现整体本位,强调个体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必须依附于整体,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本着集体利益第一,个人利益第二,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集体利益。而国外的价值观念中则强调个人主义,主张按照人的本性生活,体现个人本位,肯定人的个性,珍视个人自由,既尊重别人,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强调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必须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前提。

2.个性张扬与个性内敛中国人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归结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性。这种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是外国人不能接受。在外国人看来,谦虚既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也否定了自己。而外国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归结于个人奋斗,所以崇拜个人奋斗、开拓与创新,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不要冒尖,维护现状,保持和谐。而外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竞争求生存的价值观,崇尚竞争、优胜劣汰,鼓励人们开拓创新,成就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

重义轻利。外国的价值观突出物质本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外的价值观念相互影响,正在打破文化界限日益为人们所普遍认同。例如,国外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观念,东方儒学的仁爱,诚信、和谐等观念互相融合,成为中外人们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七)中外价值观差别的启示

中外的许多具体的差异是以他们各自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在个人对于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认识之中。尤其是西方国家以“恶”言人性,所以外国的诚信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一种契约信任,重理性、法理。而以“善”言人性的中国人的诚信是一种人格信任,是建立在亲人、熟人、朋友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因而体现着温情脉脉的情感至上色彩和极为浓郁的人情味,诚信观念以感情为基础。

中国文化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重集体主义,重义轻利,十分看不起那种以精打细算和以协约为基础的纯商业交易。即使在商业活动中,也希望彼此经常保持接触,培养某种程度的信任和好感,以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国外文化受“天人相分”观念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形成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生信条。对他们来说,相互交往的目的是实现自主和自我成就,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比如打败对手、盈利、取得个人成就等,交往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相互关系是对等义务型,尽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彼此不欠账;或者是协约义务型,即对机构或对个人义务都有某种协约基础。这种关系是短期的、不连续的,且目的性极强。这就是为什么外国商人抱怨在中国打开市场耗时费力的原因。关于在中国做生意,一个标准的说法是:欧美商人总是带着自己的律师去谈判,准备签订周详的正式合同,而中国企业家却宁愿花上几年工夫来回拜访、招待,等跟外国人混熟了,才准备坐下来做实际交易,有时签正式合同,有时也没有正式合同。

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进行比较的目的不是评价中外价值观谁优谁劣,不是批评我们中国人不该有人情味、不该讲感情,也不是要求外国人都像中国人一样弃利取义。重要的是要增强跨文化意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的冲突,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躲避和屈从是不可取的,执意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采取得体的交流方式,才能使我们从容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各种挑战,从而使自己和谐而有意义地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多元文化社会中。

(八)对新价值观的展望

新价值观在建设中,包含了许多希望的成分。

第一,它是具有现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现时代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人类共同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是生态危机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这些问题都是人类中心主义所致,因此必须克服和抛弃人类中心的思路,尊重各种生命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建立一种以各种生命都平等存在的理念为基础的

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现存的这些人与将来的那些人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问题,是现代人如何理解自己的权利和对整个人类的责任的问题。新价值观应是以人、以整个人类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的新的观念和规范。

第二,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类和平发展为指归的。建设的新价值观一定有各国特色,但必须防止和反对民族本位主义,要以人类的发展为指归。民族本位主义其实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它不但不合乎世界历史时代的潮流,而且会阻碍本民族的繁荣发展,也会成为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

第三,它是综合的、多元一体的、以协调为主的。权力真理论、强权就是真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国际上各个民族无论大小,其主体地位都应得到尊重,在国内,每个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其主体地位也应得到尊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个人也有不同的价值观,现代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基本人权,就包括了个人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的权利,即拥有自己认可的价值观的权利。英特网的出现使每个人现实地都成为了世界公民,直接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就更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必然越来越突出。新价值观必须适应这种现实,一方面是尽可能地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个人的价值与群体的价值、义和利、理和欲等等之间保持平衡,使之尽可能协调起来;另一方面承认多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宽容地对待各种价值观,协调各种价值观,缓和它们的冲突。协调和宽容将成为新价值观的主导倾向和基本特征。

第四,它是动态发展的、相对合理的,而非绝对的。新价值观在承认多元性、多种可能性的基础上,反对一元化、绝对化的任何企图,它认为所确立的这些规范、这些概念只具有相对合理的意义,是随着现实价值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在解决价值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的,它的权威性建立在所依据的知识是真理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以理服人、让人自觉信奉的基础上。它是指导性的,而非指令性的;是一般性的,而非具体性的。

二、生死观的比较

生死观(value of life-and-diath)是指人们面对生命过程和死亡时所产生的观念和心理的活动,以及所表现的行为。特定的文化会形成人们特定的生死观。,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正确理解生命和认识死亡,建立正确的社会生活的行为原则。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外国生死观也显示出不同的内蕴。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颇具代表性,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看待生命,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是自然之道生死观。而国外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的,故而不同的路向便折射出中外生死观的不同。

(一)生命观的比较

命观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有关生命行为的不同。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生命观是捍卫型的,中方的是自保型的。当生命受到来自他人、自然、或政府的威胁,外国人常能同仇敌忾,挺身而出;中国人虽同病相怜,却常躲而避之,明则保身。生死问题也反映在政府的态度上。当事态不明或有争议时,政府的既定立场应是生命优先,保护生命。美国联邦立法执法对佛州政府司法的干预也有其政治目的,即迎合宗教势力、弘扬保守主义、维护共和党的形象。尽管如此,美国联邦政府的干预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假设:如果一个政府在生死选择时无法避免犯错误,政府宁将错误犯在优生抑死,而不是优死抑生。相比之下,中国政府没有上述的一套理念和机制,因而主观随意性极大。由此引伸到刑事司法上,当有些案件一时无法或者永远无法查清时(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或各种条件的限制),美国司法多倾向于“疑罪从无”——被告人以证据不足被放,而不是倾向于“疑罪从有”——被告人凭先入为主被判。显然,中国司法倾向于后者。“宁错杀一百,勿放过一个”是历代中国政府的潜在意识(如果不完全是行为准则的话)。

1.生命神圣观国外宗教文化的观点是生命高于一切,不可侵犯。生命是上帝给予的,上帝是生命的终结者。任何人为的杀伤或缩短生命(自杀、他杀、安乐死)、阻止生命的出生(堕胎)都是上帝所不容许的。人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否则死后进不了天堂。国外的生命神圣观体现更多的是精神,它能召唤一大批人为其理想而奋斗和牺牲。

中国文化(儒道)的观点是生存高于一切,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的长度,但很少重视生命的尊严。以儒为例,孔子的生死观实则是天命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说人的生死在有生之初,已经先天地决定了。于是,人是宿命的,命是注定的。这种听天由命的消极与生命神圣的威严,形成中外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中国文化中的生命神圣观可以追溯到“人是万物之灵”的人贵论思想,《黄帝内经》记载:“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孝经》记载:“天地之性,人为贵”。道教认为,万物之中,人最灵最贵。

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化都热爱和憧憬生命,中外医学道德都强调、推崇和奉行平等医疗,尊重所有人的生命。与外国人的生命观比较,中国人更重视生命的长度,主张生存高于一切。中国人不习惯和不愿意谈论死,认为讨论生死问题是恐惧或不吉利的事。而外国人的生命神圣观体现更多的是精神,会认真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合理性,更勇于对死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和讨论。

2.生命质量观生命质量观在认同生命神圣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命的质量。中国的传统生命质量观重视生命完整或心理体验,更注重生命的存在,重视活的本身,活的意义。国外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国外的生命质量观认为生命不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生命神圣与否取决于生命质量,生命质量又取决于生命价值。有价值的生命值得一活,没价值的生命不如一死。中国的传统生命质量观不太在乎生命完整或心理体验。它注重的是生命的目的。孟子把人生通常追求的东西分成两类:一类是“求在我者”,主要指人的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一类是“求在外者”,主要指人的富贵贫贱及生死寿夭。无庸置疑,以前者为目的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以前者为向往的生活是值

言罢于此,又不得不说,在实际生活中,中国人常重视活的本身(有时哪怕苟且偷生),忽视活的意义。 3.生命价值观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更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生命价值观的导引与驱动下进行的。生命价值观注重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追寻,把人的生命的精神价值、物质价值和人性价值作为衡量生命过程中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尺度。生命是价值的基础 :一切客体价值都是生命价值的外衍、对象化 ;主体所有高层次价值类型都是生命价值的衍生和提升。国外的生命价值观认为有价值的生命值得生存,没价值的生命不如死。中国的生命价值观同样认同这一观点。正如孔子曾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即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而身死还在其次。

生命价值观要求人们既要看到生命的内在价值(即某一生命自身的智力和体力质量),又要看到其外在价值(即某一生命对他人、对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也就是要重视人的二重性(生命的生物学属性,生命的社会属性)。生命的价值观同时也会给人们提出伦理的两难问题,如安乐死。既然以价值论生命,价值是相对的,可以计算的,当安乐死可以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少病人痛苦时,人们将面临两难抉择。

《庄子·养生主》讲养生之道,鼓吹为人最首要的一点,就是保命全生。为保命全生,就要采取一种混世的生活态度。杨朱也是重生主义的代表。他在《孟子·尽心上》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成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就连一根毫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受到损害。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去逐无限就会弄得疲惫不堪

(二)死亡观的比较

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中外方文化均含有“有限的生与无限的死”之观点,但中国文化更重视“有限的生”。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辨证分析,认为生与死既对立又统一,既区别又联系。国外人对生死的体验则更看重具体的个体生命,重实体与逻辑,却显得那样不具有辩证法了。

1.中国传统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儒家的态度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则重生,死则安死”,“舍生取义”,人生最重要的专注于现实的感性生活,没有必要为死后的归宿操心费神,并且认为仁、义、礼高于生死,还特别强调“礼”的重要价值,认为只有把“礼”贯彻于人的生死始终全过程,才算是“人道毕矣”。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道家主张“出生人死”,出世为生,人土为死,“生死齐一,死而不亡”,认为生和死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自然演变的一种形式。不必因生而喜,因死而悲,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死而不亡”,即精神的永恒不朽和人

生死,六道轮回”,即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前世行为的“因”导致了今世的“果”,今世之“果又成为来世的“因”。人生是苦海,今世行善积德,死后的来世就能获得快乐和幸福。今世作恶,死后则入地狱。

综观儒家、道家、佛教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其相同之处是都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其不同之处在于儒家畏天命,修身以俟;道家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佛教信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儒家观死,死中见礼;道家观死,死中见道;佛教观死,死中见业。儒家死而不休,死的是形体,不死的是道德精神;道家“死而不亡”,死的是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不死的是精神和群体生命,宇宙大全的无限性,死是自然之气散,不亡是大道的永存;佛教死为来生,死是新生命的开始。

对中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释道三家生死观虽有不同,但主旨相近,那就是爱惜生命,不轻言死。重生是中国传统的主流心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主张偷生,相反,在中国人心中,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甚至比生存更有价值。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是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的东西,所以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当做之事便是舍弃生命“成仁”、“取义”,认为道德价值远远超过生命价值。相比儒家而言,道家更认定死亡的自身价值。《列子·天瑞》有言:“人胥(只) 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逸;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提醒人们死是一种安逸。而庄子与骷髅的对话也表明,庄子把死亡看作安逸和解脱。不过总的来讲,儒家在面对死亡时认为伦理价值高于生命价值的心态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观念经过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贤哲广泛持久地宣扬,已经积淀为中国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意识。中国古代先贤们讳言死亡的态度对中国人的生死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生命智慧更多的是集中在对生的思考上,专注于对有限人生的探索,而较少对死亡的关注。

2.国外文化中的死亡观从古至今的死亡观始终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基督文化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基督通过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战胜了死亡,他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分享这新生命,都拥有了复活的希望。换言之,死亡只是现世生活的结束,只是生命的一种转变,只是一个短暂的分别。死亡不是生命的毁灭、消失,而是一个永远新生命的开始。原始人的死亡观是以否定性为特征的原始死亡观,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一种观点是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人的死亡事实和死亡现象,认为死亡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自然现象。也有观点认为死亡是灵魂暂时脱离人体,一个时期后又会进入另一个身体的灵魂轮回转世。这一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可知、不可怕,人的灵魂永恒不死,人只有死后才接近真理。公元前5-4世纪,对死亡的观点更为成熟,普遍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否认灵魂不死。

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用宗教的眼光看待死亡,认为死亡并非人的本性所有,是由于人的过失即“原罪”才降落于人世的,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当人死得有意义,就能获得复活和永生。

文艺复兴时期是中世纪基督教死亡观的危机时期,又是近代死亡观的酝酿时期,它是一个从中世纪死亡哲学向近代死亡哲学的过渡时期。主张“勿忘生”,既有“因信得救”的观点,也有积极追求现实人生价

现今的死亡观人要想摆脱死亡的普遍性,就必须通过信仰上帝的普遍性来实现。对所有人而言,生与死都要依赖上帝,个人已经没有任何选择性。“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所有人的第一次生命的唯一意义就是死,只有死后的生(即复活)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但人又不能渴望死亡,必须要在上帝的压迫下经受普遍的精神痛苦,然后自然地死去,否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也就不可能有死后的复活。近代人们漠视死亡,全力追求今世欢快生活。当代死亡哲学坚决反对近代死亡哲学,如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生”和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与“死本能”学说,要求人们不要漠视死亡和回避死亡,而要直面死亡,积极地思考和筹划人生。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死亡不可逆转,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死亡对现实具有积极和消极作用,既可对他人产生激励作用,也可导致人们产生某种不应有的或偏常的意识。

国外从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很多思想家都曾用不同的目光探求着死亡的知识。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而德谟克利特也认为人们惧怕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愚蠢,他们对自然之体的解体毫无所知,也就难免“一辈子虚构关于死后的来世生活的荒唐神话”,从而遭受“恐惧的折磨”。事实上,任何人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究其根本也就是对死亡的态度。正是因为死亡这个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使得生命的价值有了意义。

中国人与外国人在生死这个共同的问题上却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态度。首先,外国文化对于死亡这一重大人生之谜,尤其是死的本质的探讨是极为深刻的。它促使人们正视死亡、思考死亡、接受死亡,并以死亡来反思生命的价值。而在中国,长期以来讳言死亡的传统使中国人比较缺乏对死亡的认真的思考,较少关心死的价值。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惧怕死亡的心理,甚至由此而忌讳谈死,对死亡问题唯恐避之不及。其次,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珍视生命。但是国外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既不主张像中国道家那样单纯以保命延年为至上的目的;也不像儒家那样认为人应当为道德义务和平治天下的抱负而忍辱负重生活。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更多地体现在:追求和合理高效地享受必定有死的生命,而不是企求生命的尽可能延长;更多地强调了生命的高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生命数量的延长。第三,通过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使生命不朽,也是中外国大多数思想家共有的追求。但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所重视的生命价值是立德、立功、立言,具有浓重的道德主义色彩。这种完全“为他”的生命价值观念导致了中国人“个人生命的非个我化”,使本来仅与个人有关的死亡事件变成家族、家庭、社会的问题,至于自己的权利和意志倒是次要的。而在外国人们考量生命的价值时,尽管也注重自己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但最后的落脚点却是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幸福,生命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古人说“生死有命”,意指生死的命定。实际上生和死是不完全相同的:出生是完全没有选择的,而

今天探讨安乐死问题的可能。国外传统的死亡理论使得外国人能够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接纳死亡;加之近代开始复苏的人权观念对死亡选择权利的扩展,使安乐死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国家甚至在法律中认可了安乐死的合法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重的重生、优死思想,则使安乐死在追求“寿终正寝”的中国人眼中看来,无异于“死于非命”,很少有人乐于选择这样一种死亡方式。所以,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使中国人对于安乐死这种“无价值的死于非命”,总是抱有难以接受的态度。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外生死观的内涵既有一致的内容,也有不同路向。完整、准确把握中外生死观的内蕴,经过批判地吸收,无论在理论上对于构建现代生命伦理学,还是在实践中进行生命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比较

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经历了从神学到科学、从一维到多维的发展过程。中外国家人们在健康和疾病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中外国人们在健康需求、预防疾病、维持健康、促进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一、健康观的演变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规定:“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增加了“道德标准”,进一步把健康的内涵概括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也就是与健康和疾病并存的第三种生命状态。与健康不相符合,但又没有明显的疾病的,就是“亚健康”;既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似病非病的特殊状态,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失眠、出汗、皮肤干燥、瘙痒、饭后心慌恶心、起身较猛会眼前发黑,精神紧张时腹泻、心理紧张或脆弱,容易为小事生气,不很急的事也忙得不知所措等。从微观生理学上看,亚健康的机体细胞正在发生与健康相背离的微妙变化,如不采取适当措施,这些尚可逆转的变化很快就可能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疾病。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及标志,健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其意义因人、地、时而异,包含生理、社会心理及精神等不同的层面,直接影响着人维护健康的行为。其演变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的健康观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思想尚未确立,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与认识是超自然的。人们认为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对健康的保护和疾病防治主要依赖祈祷和巫术,以求神灵的保佑与宽恕。把求神问士当作是治病的重要手段,从今天来看,虽然原始的健康观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的层面,但对生命的情况都还是未知的。

2.自然哲学的健康观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

学理论解释世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阴阳五行,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古希腊的西波拉丁,他认为健康是一种平衡问题,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疾病;四体液学说,他认为人体健康是通过维持血液、粘液、黄疸和黑疸的比例、作用,数量的平衡。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开始把健康与疾病和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的整体医学观。 3.机械论的健康观 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实验科学的兴起,机械论有了长足发展,实验科学家培根提出“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在其影响下,笛卡尔、拉美特利都把人体当作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发生故障,需修补完善,所以保护健康像维护机器一样。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忽视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复杂的内部矛盾,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形成了机械论的医学观,“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机械论的自然观和实验科学观直接影响着医学的研究,使医学各门类有较大发展。如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莫尔干尼创立器官病理学,维尔啸进一步提出细胞病理学,巴斯德发现微生物。十八世纪中叶后,医学从中世纪的神学中解脱出来,当时的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发展起来,使得各种检验技术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生物学现象提供了解释,机器发明让人体成为了类似于机器的部件,疾病可以通过治疗、手术得以恢复健康。例如,心脏像水泵、肌肉像杠杆。但这种观点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机械的解释了身体现象。事实上保护健康和保养机器还是不同的。

4.生物医学健康观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随着细胞学说的产生,如达尔文进化论,动摇了机械的健康观。人类开始以生物学观点来认识生命现象,以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一种健康观的生物医学模式。这个模式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可以在器官、细胞或者生物大分子上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在于揭示了许多因生物因素造成的人类疾病,确定了许多病因,但是仅仅从生物属性考虑病因,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性,忽视了社会因素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影响机体内部平衡的情况。对于“健康”的意义表现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无菌术、血型、显微镜的发明,抗生素、疫苗、杀虫剂的应用等,这就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5.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健康观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已经或正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发生明显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而这些疾病都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人们认识到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医学模式。生态医学初级阶段侧重外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作用,而高级阶段则注意到了人体内环境的作用,即人要健康长寿,必须内外环境统一,并且要保持体内正常微生物间的微生态平衡,从未病防病进而为无病保健。人体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

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产生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健康观。

二、疾病观的演变

疾病观是指人们对疾病的总的看法,包括疾病的概念和疾病的定义两个方面。前者是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关于疾病分类与病因的概括性结论。后者则是在概念的指导下,为了防治疾病而具体行动与对策所确定的疾病的本质属性。

疾病(disease)是指健康连续过程的中断,表明机体的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及完善的,至今仍在不断的变化及发展过程中。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疾病既可被认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疼痛,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1.本体论的疾病观 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疾病既可被认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疼痛,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本体论疾病观着眼于结构的破坏,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外在实体(病原体)、内在结构(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生理学疾病观着眼于功能的紊乱,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进化论疾病观从进化史的角度,从疾病发生的远因的角度来说明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异己力量。如古希腊人认为瘟疫是盛怒的太阳神阿波罗用标枪向人们投来而散布的。原始医学把经验的、魔术的和宗教的因素结合起来理解疾病。

2.自然哲学的疾病观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在希腊以医学之父希波克底的研究开始为标志,将鬼神巫术从医学领域驱逐出去,提出了类同现代医学模式中的某些要素,如他创立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体液构成的整体比例关系决定人的性格、气质、体质和疾病。在我国医学以《皇帝内经》为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以“天人相应”思想为特色,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六淫七情”生理病理学说为理论的整体医学观,将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认为疾病是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邪正虚实、上下升降、表里出人、气血失调和寒热进退引起的。

3.自然科学疾病观 17世纪,英国的哈维通过动物实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生理学的基础。18世纪,意大利的摩干尼结合病人尸检,提出了疾病的器官定位学说,提出疾病有明确的位置,此位置称为器官,器官的病理变化是产生症状的原因,建立了器官病理学。19世纪,德国的魏尔啸借助于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学说,提出疾病是细胞对异常刺激的反应,只有在细胞水平看到精细变化才能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类。进一步建立了细胞病理学。法国的巴斯德通过加热实验证实了细菌在食物发酵中的

中西文化比较2019尔雅答案

**************************************************************************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 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D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C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 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B ?A、 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 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C、 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 ?D、 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错误 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错误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 1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D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2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C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3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B ?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他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4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正确 5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错误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 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B ?A、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白龙马》。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同学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首歌、看过这部动画片吧,它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在历史上唐僧的人物原型是谁呢?他要去的西天是哪里?他经历千难万险取回来的经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 1.图片展示。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2.教师讲述:日本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3.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1.图片展示。

唐招提寺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3.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标导学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教师讲述: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的目的。 (学习中国文化。) 2.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 答案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目标导学四:玄奘西行 1.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行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提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答案提示:印度。 3.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课堂总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3板书设计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代码:EE3007 计划学时:34 学分: 2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面向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课程负责人:梁洁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比较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西文化理论,文化基本模式,基本因素,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基本原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英语理解能力——通过文化对比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熟悉文化差异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接受和适应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使之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文化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能够认识中、西文化的基本异同点,以及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鉴赏能力——通过对课程学习,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审美热情,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创新和开拓精神——学生学习课程后,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他们将会寻求更好、更恰当的交际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有关文化的定义,特性和作用,以及价值观对比。 本课程的难点首先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很难操作。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很难有机会直接观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更难直接参与。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九个单元。每单元大概四课时,共34课。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学Presentation展示,角色扮演,PPT演练,英汉双向练习等。 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称呼、话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练习注重训练学生的日常交际的模式化习得。 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得讲解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模式。通过大量的实例,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生动有趣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结构引入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的三大内容: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常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如谈话风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真正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具备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必须对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消除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提高文化领悟能力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 day,jsn’t 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 English is 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 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 English 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两次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 2.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等基本史实,理解设置西域都护的重要意义。 3.识读《丝绸之路线路图》,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培养识读历史地 4.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历史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展示带来的实物。 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东西都产自哪儿吗?(生:西域) 师:很好,那它们是通过什么路来到中原的呢(生:丝绸之路) 师总结:很好,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授新课 看看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提示) 一、我们首先来完成自主学部分,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拉! 提醒:1、张骞的骞子的写法 2、大肉氏——读音 过渡:虽然昔日繁华的丝绸治理已不复存在,但它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穿越到汉朝去重游丝绸之路吧。 一、重游丝路 1.陆上丝绸之路。 问:这条沟通欧亚大陆的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课本62页小字)学生打答 过度:原来如此,现在我也想运一批丝绸到欧洲去,谁来告诉我应该怎么走?(说路线)课件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见课本第二目),并演示 教师:为来让同学们记住这条路快速记忆30秒,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展示记忆成果)2.海上丝绸之路 课件出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 教师讲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阳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完整word版)中外饮食文化教案

中西餐饮礼仪中的异同 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基本餐桌礼仪,及形成渊源 2.了解中外餐桌文化的基本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饮食的侧重点、饮食习惯、餐桌礼仪、饮食制作、饮食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二、中国饮食文化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所积累的文化差异?一个民族的饮食的习惯长期的积累,形成了一种亚文化。例如中国,与欧美等国就有着明显的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中西方饮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即饭是主食,菜是为了下饭;而西方的饮食则是以肉、奶为主,谷物为辅的。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甚至于是近现代历史时期,农业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朝历代政府都会颁布各种各样的举措去鼓励农业发展,因而农业所占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发展受到抑制。相应的,农作物就成为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肉类食物只能算是罕有的点缀了。?2.饮食制作的不同? 2.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规范”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烹制过程中,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课标内容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7年级的学生通过影视资料,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唐三藏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与史实的区别。另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贡献及优秀品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让学生参与讲、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三部分内容中,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唐与新罗的关系介绍了新罗与唐朝政治、科技、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学习这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

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五、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目标2: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并分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 (重点) 目标3:通过了解这些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重难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这首片尾曲同学们都听过吗,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唐朝的中外文

尔雅课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 A、 大帮择主 B、 强化王权 C、 帮派主义 D、 契约分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1.0 分 A、 以礼规范 B、 以道规范 C、 礼法结合 D、 道法结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1.0 分 A、 色、受、想、行、智 B、 色、受、智、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色、智、想、行、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 思维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 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1.0 分 A、 社会的反应 B、 流行的理论 C、 自己的身体 D、 外部的环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1.0 分A、 程颢 B、 杨时 C、 陆九渊

张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 农耕文化 B、 工业文化 C、 商业文化 D、 产业文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 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 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 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 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独立学院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双语教学策略

独立学院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双语教学策略作者:刘丹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外语系刘丹 摘要: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对双语教学给予了极大支持,建设了一批双语示范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是其中一门,主要从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教学课程现存的问题,双语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和中西文化比较双语课程基本策略几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中西文化比较双语课程建设基本理念及策略。为独立院校双语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中西文化;双语;教学策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因而双语教学必不可少。学院对双语教学给予了极大支持。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双语教学小组,还建设了一批双语示范课,希冀找到适合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站在不同的学科基础上,不同的学者对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有不同的定义,目前比较经典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是这样论述的:双语教学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即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 mme);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即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即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双语教育家Mackey和Sigupan认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的教育体系,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香港浸会大学语言中心博士卢丹怀认为,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上海市双语实验学校评委钱源伟教授认为,对双语教学的思考,是用英语进行非母语语言学科教学的一种探索,是在充分关注我国的文化背景与母语交往环境的条件支持下,稳妥地在一定学科及相应内容范围内实施的学科教学,其价值追求是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汉语、英语进行学科思维,用双语开展学科学习与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王斌华认为,双语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本华指出,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之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科知识的获取同步。 我国之所以采取“双语教学”的提法:一是尊重约定俗成的叫法;二是区别“教育”和“教学”的概念,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指课堂层面上的双语教学活动,而不是指学校教育、家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 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因 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美术课教案

中西方文化差异 09美术教育 杨汶灏 中国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的眼中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家,而现今随着全球飞速地一体化,更多的西方人将他们的眼光投向了中国这个美丽的过度,因此在相互了解和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两者文化上的差异就明显体现了出来。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不少这样的差异都影响着我们与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的交往和相互了解,有时甚至会引起不小的误会。就比如说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来自西方的年轻人来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可是他来了几天之后就逃了回去,为什么呢?原来他听朋友说中国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而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和化身,在比利时蒙斯市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特意搞打龙节庆贺除灾并感谢米歇尔。从上面的小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就应该尽量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差异以及造成这些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对于以后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了解和分析中西放文化的差异就要从要分成几个主要的方面来下手,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差异。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第三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也有说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让我们来看看一名中国著名记者所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临座的阿尔萨斯大区经社理事会的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我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想了想,和她讲了: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其实从饮食文化上来看中国人有时候更加注重形式,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工夫显然不如中国,但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法饮食的主要差异,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点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而从总体上来说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区别的主要部分就在这里,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总觉得西方人花在吃饭上的精力很少,常常是几个面包就打发一顿正餐,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片面的,西方人的观点就是只要有了每天所需要的营养就行了,而并不太注重食物的数量。而不像我们总觉得菜多才是吃得好,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中西方人生活观念的不同。 现在在让我们来看看中西方文化中对于一些颜色这类小细节上的区别,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刚才那位记者在采访时的发现:“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科技总司的维也加斯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而西方领导人都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红色。我又问,红色和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而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普京也选择了蓝色的衣服,所以虽然俄罗斯有时声称自己是欧亚国家,但从文化渊源上还是更加接近西方。”的确是这样,在中西方文化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产生这样的差异也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在中国,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朝中外友好交往。 2.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曾经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该节目的宗旨是追逐海外华人的足迹,展示华人的风采。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也都有“唐人街”,(展示各地唐人街图片)如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地。“唐人”指哪国人?为什么外国人会将外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又有哪些国家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出示《职贡图》,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学过的唐朝时期人物的着装、样子一样吗?(生答:不一样。)请同学们下面的文字。 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 共50.0 分) 1() 之后, 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 A? 维特根斯坦 B? 尼采 C? 黑格尔 D? 康德 我的答案:C 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 儒家的仁强调区分() ? A? 地域联结 B? 等级秩序 C? 信仰对象 D? 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 3中国古代戏剧是() ? A? 悲剧 B? 喜剧 C? 悲喜和合局 D? 混合剧 我的答案:C 4下列人物中,() 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A? 尧 B? 禹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我的答案:D 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 是自然哲学? A? 音乐 B? 绘画 C? 散文 D? 建筑 我的答案:B 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 ,其中() 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 A? 精 B? 气 C? 神 D? 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B 7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 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我的答案:B 8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标志? A? 萌芽 B? 进步 C? 成熟 D? 衰落

我的答案:C 9() 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 A? 逻辑性 B? 确定性 C? 含蓄性 D? 体系性 我的答案:C 10 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 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 () 开始? 的情节自 A? 诗经 B? 淮南子 C? 屈原 D? 道德经 我的答案:C 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 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 ? A? 中国文明 B? 西方文明 C? 古代文明 D? 不存在的 我的答案:D 12 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 文化?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浮士德 D? 荷马史诗 我的答案:C 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 A? 易道补儒 B? 易佛补儒 C? 易道替儒 D? 易佛替儒 我的答案:B 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 ? A? 线段 B? 螺旋上升 C? 半环 D? 圆环 我的答案:D 15孟德斯鸠提出, 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 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 关系 A? 德 B? 人 C? 法 D? 理 我的答案:C 16 在崇尚文学典范? 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 的? A? 相同 B? 相似 C? 相反 D? 无关我的答案:B 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西文化概论教案

课题: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文化的概念 2、了解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3、明确学习中西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难点:文化的内涵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结合实际谈学习中西文化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四、学习中西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第二章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目的要求:了解中西文化的起源和条件以及植根的基础 重点:中西文化的起源和条件以及植根的基础 难点: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元”点差异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中国文化是封闭性文化吗? 2、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西方文化的形成条件与中国文化有何不同? 教学内容: 第二章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二、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文化以来的社会政治结构 四、西方文化的起源和产生的条件

课题: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先秦: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第二节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目的要求:了解先秦、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重点:理解中国原始的精神文化,把握秦汉时代宏阔的文化精神 难点:神本文化逐渐向人本的过渡的内在理路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如何理解“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2、如何理解秦汉文化的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先秦: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一、上古: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发端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到人本 三、春秋战国:从礼崩乐坏到百家兴起 第二节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一、文化的统一与思想的统一 二、儒学独尊于经学兴起 三、宏阔的文化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