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学设计及学生主体地位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难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检验一

个数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二、新授

问题1:工厂里,工人用34小时的时间加工出了18件产品。

根据工厂现有技术,加工一件A产品耗时3小时,加工一件B产品耗时1小时,那该工人一共加工了产品A、B各多少件呢?

针对以上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应用以前学习过的算术方法来解,也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请同学们选一种方法试一试。

解后反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是求两个未知量,那么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

引导同学们尝试设加工了x件A、y件B。

叫同学在一下表格中填空:

A

B

合计

产品数

X

Y

耗时

那么根据填表结果可知

X+y=18 ①

3x+y=34 ②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抽学生回答,并同学生们一起探讨,引导学生们一起概括:都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这里的x、y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的产品总数是18;另一个是总耗时数是34,也就是说,两个未知数x、y

必须同时满足方程①、②。因此,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并写成

x+y=18 ①

3x+y=34 ②

上面,列出的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不同,每个方程都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①、②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结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元”和“次”作进一步的解释;“元”与“未知数”相通,几个元是指几个未知数,“次”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用算术方法或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求得加工了A产品8件,B产品10件,

即x=8,y=10

这里的x=8,与y=10既满足方程①即8十10=18

又满足方程②,即3×8十10=34

我们就说x=8与y=10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后反思: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算术、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三种方法来解答本题的个子的特点,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检验范例。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5页问题2。

2.补充练习。

四、小结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何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组的解?

五、作业

教科书第26页习题7.1全部。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受体,要是教学工作中没有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是没有他们的主动配合和相应,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唯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才能成功。

2、在本堂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产品加工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和推动学生们积极地应用自己以前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答问题;在学生们解答了问题之后,通过他们自己的求解,引导他们思考:能否尝试应用新的方法即

设两个未知数来解答这个问题呢?通过设置两个未知数来解答,激发他们对于新方法、新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就为我们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让学生们不在感到唐突;然后再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让同学们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3、本堂课由于有比较良好的师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一起思考和探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他们跟着老师思路进行学习和思考创造了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正是由于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体现,使得本次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咖的创作经 验,经过创 作、审核、 优化、发布 等环节,最 终形成了本 作品。本作 品为珍贵资 源,如果您 现在不用, 请您收藏一 下吧。因为 下次再搜索 到我的机会 不多哦! 学科 课题北京市窦店中学七年级数学 课型新授日期下册 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 的解教案北京课改版 学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学习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 提问: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引入: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程形式——二 元一次方程。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 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组织了猜谜活动,并 采取积分方法计分,每答对1题要得分,每答错1 题要扣分。在猜谜活动中,王强答对了7道题, 答错了3道题,共获得50分;李翔答对了8道题, 答错了1道题,共获得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62分。问答对1道题得多少分,答错1道题扣多少分? 从前我们在解应用题的时候都是只设一个未知数就可以列出方程求出解,那么我来看一下这道题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的话是否可以列出方程求出解?(让学生思考) 我们发现只用一个未知数是没有办法列出本题的方程的,那我们就再多设一个未知数,看一看能不能对解题有所帮助。 如果设答对1道题得x分,答错1道题扣y分,那么根据x、y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个方程: 7x-3y=50, 且8x-y=62 二、探索新知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2.引导学生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像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1)含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3)等号两边的代数式是整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 3.练习: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1)3x+y=1 (2)y+2x=3 (3) x+y+z=1(5) 2x-1=7 (4) y= 1 1 x 4.前面我们已经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使一个一 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思考一下,和它类似的我们能不能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的概念?(找学生总结)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左右

初一下册数学解方程练习

… … ○ …… ……密 …………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一下册数学解方程练习 1、依据下列解方程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 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_________ ) 去分母,得3(3x+5)=2(2x ﹣1).( _________ ) 去括号,得9x+15=4x ﹣2.( _________ ) ( _________ ),得9x ﹣4x=﹣15﹣2.( _________ ) 合并,得5x=﹣17.( _________ ) ( _________ ),得x=.( _________ ) 2、5(x ﹣5)+2x =﹣4 3、6(x ﹣5)=﹣24 4、5(x +8)﹣5=6(2x ﹣7) 5、 6、 7、=﹣1 8、﹣=1 9、1﹣3(8﹣x )=﹣2(15﹣2x ) 10、 11、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5(x +8)=6(2x ﹣7)+5 13、 14、4(2 x +3)=8(1﹣x )﹣5(x ﹣2) 15、 16、 17、 18、=﹣2 19、﹣2= 20、12(2﹣3x )=4x +4 21、﹣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 (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 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汇总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 (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等量关系).(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 (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 (一)和、差、倍、分问题——读题分析法 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例1.某单位今年为灾区捐款2万5千元,比去年的2倍还多1000元,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多少元? 例2.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 (二)等积变形问题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原料体积=成品体积。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 ②长方体的体积V=长×宽×高=abc 但体积不变.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底面积×高=S·h=2r h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数学复习班学习资料(01) 优胜教育教育培训中心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 一、知识点梳理 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就相交;这个公共点就叫做交点。 2、两直线相交,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3、垂线:如果两条相交线有一个夹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公理:垂线段最短。 4、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 , OC ⊥AB ,DO ⊥OE ,图中与∠COD 互余的角是 , 若∠COD=600 ,则∠AOE= 0 。 例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则∠AOC 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 ∠AOD 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 例3、如图∠B 与∠_____是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所截的同位角。 例4、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2=4∠1, 求∠2,∠3,∠BOE的度数。 O 例1图 E D C B A O 例2图 F E D C B A 例3图 F C B A F E O D C B A 3 2 1

三、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 2 1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60?30? 34 l 3 l 2 l 1 12 (1) (2)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 A.62° B.118° C.72° D.59° 5.如图3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6.如图4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精品文档 初一下册数学解方程练习题1.(每题5分,共10分)解方程组: (1)? ? ?=+=-1732623y x y x ; (2 2.解方程组 ??? ??=-+=++=++12 32721323z y x z y x z y x 3.解方程组: (1)3 3(1)022(3)2(1)10x y x y -?--=?? ?---=? (2)04239328a b c a b c a b c -+=?? ++=??-+=? 4.解方程(组) (1)32 21+=-- x x x (2)???-=+=+12332)13(2y x y x 5.?????? ?=++-=+--34231742 31y x y x 6.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1)2+(2y+1)2=0,则x -y 的值是多少? 7.二元一次方程组437(1)3x y kx k y +=?? +-=? 的解x ,y 的值相 等,求k . 8..当y=-3时,二元一次方程3x+5y=-3和3y -2ax=a+2(关于x ,y 的方程)?有相同的解,求a 的值. 9.??? ??=---=+-=+-.44145 4y x z x z y z y x

10.若 4 2 x y = ? ? = ?是二元一次方程ax-by=8和ax+2by=-4 的公共解,求2a-b的值. 11.解下列方程: (1).(2) (3)(4) 12.(开放题)是否存在整数m,使关于x的方程2x+9=2 -(m-2)x在整数范围内有解,你能找到几个m的值? 你能求出相应的x的解吗? 13.方程组 25 28 x y x y += ? ? -= ?的解是否满足2x-y=8?满足2x -y=8的一对x,y的值是否是方程组 25 28 x y x y += ? ? -= ?的解? 14.甲乙两车间生产一种产品,原计划两车间共生产300 件产品,实际甲车间比原计划多生产10%,乙车间比原 计划多生产20%,结果共生产了340件产品,问原计划 甲、乙两车间各生产了多少件产品? 15.(本题满分14分) (1)解方程组 25 211 x y x y -=- ? ? += ? , (2)解方程组? ? ? = - = + )2 .( 6 3 3 )1(,8 4 4 y x y x 16. ?? ? ? ? = + + - = + - - . 6 ) (2 ) (3 1 5 2 y x y x y x y x ? ? ? ? ? = - + = + - = + 3 2 1 2 3 6 z-y x z y x z y x 精品文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_第五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_教学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40 分) 1. 邻补角是() A. 和为180°的两个角 B. 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 C. 有一条公共边且相等的两个角 D.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2.下图中,∠ 1 和∠2 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3. 如图4,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AB 于O,若∠COE=55°,则∠BOD 的度数为) A. 40 ° B. 45 C°. 30 D°. 35 ° 4. 如图5,已知ON ⊥l , OM ⊥l , 所以OM 与ON 重合,其理由是() A. 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 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5.如图(1)所示,同位角共有() A.1 对B.2 对C.3 对D.4 对 6. 如图6,属于内错角的是() A. ∠1 和∠2 B. ∠2 和∠3 C. ∠1 和∠4 D. ∠3 和∠4 7.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则两次拐

弯的角度可以是() 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B.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 D.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8.如图(2)所示,∥,AB ⊥,∠ABC=130°,那么∠α的度数为() A.60°B.50°C.40°D.30° 9.适合的△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A.60°B.50°C.40°D.30° 10. 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个。 ⑴时针运转过程;⑵火箭升空过程;⑶地球自转过程;⑷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 B. 2 C. 3 D. 4

(完整版)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已知ax=ay,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x=y B.ax+1=ay-1 C.ax=-ay D.3-ax=3-ay 3.一件商品提价25%后发现销路不是很好,欲恢复原价,则应降价() A.40% B.20?5%D.15% 4.一列长a米的队伍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前行进,队尾一名同学用1分钟从队尾走到队头,这位同学走的路程是() A.a米 B.(a+60)米 C.60a米 D.(60+2a)米 5.解方程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A、B、C、D、 6.把一捆书分给一个课外小组的每位同学,如果每人5本,那么剩4本书,如果每人6本,那么刚好最后一人无书可领,这捆书的本数是() A.10 B.52 C.54 D.56 千米1小时还有3一条山路,某人从山下往山顶走7.

才到山顶,若从山顶走到山下只用150分钟,已知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求山下到山顶的路程.设上山速度为x 千米/分钟,则所列方程为() A.x-1=5(1.5x) B.3x+1=50(1.5x) C.3x-1=(1.5x) D.180x+1=150(1.5x) 8.某商品的进货价为每件x元,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则x为( ) A.约700元 B.约773元 C.约736元 D.约865元 9.下午2点x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110度的角,则有() A. B. C. D. 10.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时价格比原进价降低了6.4%,使得利润增加了8个百分点,则经销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为() A.15% B.17% C.22% D.8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1.若x=-9是方程的解,则m= 。 12.若与是同类项,则m= ,n= 。 的代数y用含,y=得y的代数式表示x用含方程13. 式表示x得x=。 14.当x=________时,代数式与的值相等. 15.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男生每分钟跑320米,女生每

初一数学方程计算测试题

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 一、计算题 1、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① 2x-5=-2x+3 ②1-2(2x+3)= -3(2x+1) 解: 1-4x-6 =-6x-3 2x+2x=3+5 1-6+3 =-6x+4x 4x=8 2 =-2x x=2 x =-1 ③)1(9)14(3)2(2x x x -=--- ④ 2151 136 x x +--= ⑤ 32222-=-- -x x x ⑥ 2 631x x =+- 2、 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18233y x x y ②???=--=+8 941 32t s t s

③521x y x y +=??-=? ④13,23 3; 34 y z y z ?+=????-=?? ⑤25437x y x y +=??+=?,; ⑥743 2143 2x y y x ?+=????+=??,. 二、 填空题 1、1y =是方程()232m y y --=的解,则m = 2、2 1 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2x+by=-2的一个解,则b 的值等于 3、方程042=-+a x 的解是2-=x ,则a =______ 4、已知 ? ??==11 y x 是方程组 ? ? ?=-=+32 by x by ax 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__,b=_______. 5、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为???-==1 2 y x ,则这个方程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中要求写出一个) 6、如果2 1x y =-?? =? 是方程ax +(a -1)y=0的一组解,则a=___________;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难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检验一 个数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二、新授 问题1: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9场,得17分。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分,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算术方法来解,也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请同学们选一种方法试一试。 解后反思:既然是求两个未知量,那么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 学生尝试设勇士队胜了x场,平了y场。 让学生在空格中填人数字或式子: (略)(见教科书) 那么根据填表结果可知 x十y=7 ① 3x+y=17 ② 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这里的x、y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胜与平的场数和是7场;另一个是这些场次的得分一共是17分,也就是说,两个未知数x、y 必须同时满足方程①、②。因此,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并写成 x+y=7 ① 3x+y=17 ② 上面,列出的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不同,每个方程都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①、②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结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元”和“次”作进一步的解释;“元”与“未知数”相通,几个元是指几个未知数,“次”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最新整理)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 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0 或<0 ,(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 3 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 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0??或 ; <0 ??或; 0 ?0 或0;?.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b

初一数学解方程题大集合

三.解下列方程. 1. x+8 59+x =0 2. 3 2+y -314-y =2-652+y 3. 4 1(1-23x)-31(2-4 x )=2 4. 3 2 [23(41x-2 1 )-3]-2=x 5. 2 .05.13-x -03.01 .02.0-x = 6. 4x - 3(20-x)=6x -7(9-x) 7.)12(4 3)]1(3 1[2 1+=--x x x 8.43(1)323322 x x ?? ---=???? 9. 2 23355 4--+= +-+x x x x 10.1-2(2x+3)=-3(2x+1) 11. 3 12-y -1= y 12.2 3y - +y =8 67-y 13. 4 .06.0-x +x = 3 .011.0+x 14.7x +6=8-3x 15,4x -3(20-x)=6x -7(9-x) 16,5 y - 21-y =1-52+y 17,2.188.1x --233.1x -=3 .04 .05-x 18, 32 1 264+-= -x x

19, 13 3221=+++x x 20,413-x - 67 5-x = 1 21,2x -13 -5x -1 6 =1 22, x x 5)2(34=-- 23, 12 2312++=-x x 24,246231x x x -= +-- 25,3)20(34=--x x 26, 16 323 1 2-= ---x x x 27,6x -7=4x-5 28, 132321=-++x x 29, 3 27132+-=-)()(y y 30, 6 3 542133-- =+-x x x 31, 34 15 3 x x 32, 2x-31= 6 1 2x +-1 33,7 2 (3x +7)=2- 34, 312+x -61 5-x =1 35,80% ·x =(x +22)·75% 36,12 44323x ?? +-=- ??? 37,2323132x x +-=- 38, )2(3)87(-=--x x x 39, )4(3223-=-x x 40, 3 2 221+- =--x x x 41,)35(2)57(15x x x -+=-- 42, 18 1 5612=+--x x 43,()183 131=? ? ? ?? ?--y y 44, 102 .003.018.05.0=-+x x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 使学生能找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教学难点: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组织了猜谜活动,并采取积分方法记分,每答对1题得分,每打错1题扣分.在猜谜活动中,王强答对了7道题,答错了3道题,共获得50分;李翔答对了8道题,答错了1道题,共获得62分.问答对1道题得多少分,答错一道题扣多少分. 思考:1.如果我们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先想清楚问题中都涉及了哪些数量,这些数量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2.是否可以设两个未知数,列出含有这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来求解呢? (二)新课介绍 师:如果设答对1道题得x分,答错1道题扣y分,那么根据x,y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个方程: 7x-3y=50;8x-y=62. 概念:上面的两个方程中,每一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我们把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例如,当x=1,y=1时,方程3x+8y=11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就把x=1,y=1叫做方程3x+8y=11的一个解,记作x=1, y=1. 思考:怎样确定二元一次方程ax+by=c(其中a,b,c是已知数,且a≠0,b≠0)的一个解?

学生们纷纷讨论. 师:只要我们给出x(或y)的一个值,把它代入方程中,就可以将方程转化为含有另一个未知数y(或x)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求出相应的y(或x)的一个值.这样的一对x,y的值就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三)例题解析 例1:已知:2x+5y=7,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例2:求出二元一次方程3x+2y+4=0的任意3个解. 实践:请填写下表,并指出二元一次方程3x+2y=17的所有自然数解. 通过填表我们知道,二元一次方程3x+2y=17的自然数解为: x=1,x=3,x=5, y=7;y=4;y=1.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计算与解方程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计算题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3-8 (2)-4+7 (3)-6-9 (4)8-12 (5)-15+7 (6)0-2 (7)-5-9+3 (8)10-17+8 (9)-3-4+19-11 (10)-8+12-16-23 (11)-4.2+5.7-8.4+10 (12)6.1-3.7-4.9+1.8 (13)12-(-18)+(-7)-15 (14)-40-28-(-19)+(-24)-(-32) (15)(+12)-(-18)+(-7)-(+15) (16)(-40)-(+28)-(-19)+(-24) (17)(+4.7)-(-8.9)-(+7.5)+(-6) (18)(—2.2)+3.8 (19))31()21(54)32(21-+-++-+ (20)?? ? ??-+??? ??-3121 (21)3173312741++??? ??-+ (22)3 14+(—56 1) (22)(—56 1)+0 (23)3 14+(—56 1) (24)(+25 1 )+(—2.2) (25)(—15 2)+(+0.8) (26)(—6)+8+(—4)+12 (27)0.36+(—7.4)+0.3+(—0.6)+0.64 (28)9+(—7)+10+(—3)+(—9) (29)1 21112 242123727? ?????-++---+ ? ? ??????? (30)12 5)5.2()2.7()8(? -?-?- (31)(-6)×5×7 2)6 7(? - (32)(-4)×7×(-1)×(-0.25) (33)1618025100?-??-().() (34)()()()-?-???-172340125 (35)()()-??-?51281511223 (36)6.190)1.8(8.7-??-?- (37))251(4)5(25.0- ??-?-- (38)34 .07 5)13(3 17 234.03 213?- -?+ ? -? - (39))8 1 4 112 1()8(+-?- (40))48()6 14336 112 1(-?-+-- (41)( )79563471836 -+-?

初一数学解方程习题

0.5x-0.7=6.5-1.3x 1-2(2x+3)= -3(2x+1)2(x-2)-3(4x-1)=9(1-x) 11x+64-2x=100-9x 15-(8-5x)=7x+(4-3x) 3(x-7)-2[9-4(2-x)]=22 3/2[2/3(1/4x-1)-2]-x=2 2(x-2)+2=x+1 5x^2+3x+1=0 7x^2+x+12=0 2x^2+4x+4=0 8x^2+3x+1=0 5x^2+3x+2=0 2(x-2)-3(4x-1)=9(1-x) 11x+64-2x=100-9x 15-(8-5x)=7x+(4-3x) 3(x-7)-2[9-4(2-x)]=22 3/2[2/3(1/4x-1)-2]-x=2 2(x-2)+2=x+1 5x^2+3x+1=0 7x^2+x+12=0 2x^2+4x+4=0 8x^2+3x+1=0 5x^2+3x+2=0 45x^2+3x+100=0 89x^2+335x+1=0 x+1=3 2x+3=5 3x+5=8 4x+8=12 5x-6=9 2x-x=1 x+3=0 5x+3x=8 3x+1=2x x-7=6x+2 5x+1=9 9x+8=24 55x+54=-1 23+58x=99 29x-66=21 0.4(x-0.2)+1.5=0.7x-0.38 x=6 30x-10(10-x)=100

x=5 4(x+2)=5(x-2) x=18 120-4(x+5)=25 x=18.75 15x+863-65x=54 x=16.18 3(x-2)+1=x-(2x-1) x=3/2 11x+64-2x=100-9x x=2 x/3 -5 = (5-x)/2 2(x+1) /3=5(x+1) /6 -1 (1/5)x +1 =(2x+1)/4 (5-2)/2 - (4+x)/3 =1 x/3 -1 = (1-x)/2 (x-2)/2 - (3x-2)/4 =-1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1与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a

(公开课)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案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授课者:周培红 授课时间:2016年3月8日 地点:初一(4)班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性目标 1.在运用数据比较分析、作出推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数学信息的兴趣. 2.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问题的提出:某中学初一年级组织了“我们学姚明”篮球赛. 初一年(14)班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9场, 得17分.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 平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0分. 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 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 又平了几场呢? 二、探索归纳 问 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 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设初一年(14)班胜了x 场, 因为它共赛了9场, 并且负了2场, 所以它平了(9-x -2) 场. 根据得分规则和它的得分, 我们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17)29(3=--+x x . 解这个方程可得5=x . 所以初一年 (14)班胜了5场, 平了2场. 由上面解答可知,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而我们很自然地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要求胜的场数和负的场数,这其中有两个未知数,那么能不能同时设出这两个未知数呢? 师生共同探讨: 不妨就设初一年(14)班胜了x 场, 负了y 场. 在下表的空格中填入数字或式子. 根据填表的结果可知: 7=+y x ① 和 173=+y x ②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①、②的特点, 并与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 可知: 这两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我们把上面这样的方程, 即把含有两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two unknowns ).

(word完整版)七年级解方程计算题专项练习

解方程: (1)215x x -+= (2)1 4342 x x -=+ (3)23 41255x x -=+ (4)2 3.5 4.51x x -=- (5)76226x x --=-; (6)4352x x --=--; (7)453x x =+; (8)3735y y +=-- (1)2(x-1)+4=0 (2)4-(3-x )=-2

(3)(x+1)-2(x-1)=1-3x (4)2(x-2)-6(x-1)=3(1-x)(5)4(x-1)-10(1-2x)=-3(2x+1) ( 6) 2(x+3)-5(1-x)=3(x-1) (7) 3(x+1)-2(x+2)=2x+3 (8)2(x-1)-(x-3)= 2(1.5x-2.5) (9)3(x-7)-2[9-4(2-x)]=22 (10)3x-2[3(x-1)-2(x+2)]=3(18-x)

(11) x x 3221221413223=-?? ? ???+??? ??+ (12) x x 23231423 =??????-??? ??- (1) 2x =3x-1 15 12 (2)=-+x x 12136x x x -+-=- 12 136 x x x -+-=- (5) 124362x x x -+--= (6)112 [(1)](1)223 x x x --=-

(7) 35.012.02=+--x x (8)x x -=+3 8 (9)43(1)323322x x ?? ---=???? (10)2x -13 =x+22 +1 (11)3142125x x -+=- (12) 31257243y y +-=-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顺风需2小时,逆风需3小时,已知风速为20千米/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学设计及学生主体地位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难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检验一 个数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二、新授 问题1:工厂里,工人用34小时的时间加工出了18件产品。 根据工厂现有技术,加工一件A产品耗时3小时,加工一件B产品耗时1小时,那该工人一共加工了产品A、B各多少件呢? 针对以上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应用以前学习过的算术方法来解,也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请同学们选一种方法试一试。 解后反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是求两个未知量,那么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 引导同学们尝试设加工了x件A、y件B。

叫同学在一下表格中填空: A B 合计 产品数 X Y 耗时 那么根据填表结果可知 X+y=18 ① 3x+y=34 ②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抽学生回答,并同学生们一起探讨,引导学生们一起概括:都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这里的x、y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的产品总数是18;另一个是总耗时数是34,也就是说,两个未知数x、y 必须同时满足方程①、②。因此,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并写成 x+y=18 ① 3x+y=34 ② 上面,列出的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不同,每个方程都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①、②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结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对“元”和“次”作进一步的解释;“元”与“未知数”相通,几个元是指几个未知数,“次”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