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基酸态氮原始记录

氨基酸态氮原始记录

氨基酸态氮原始记录

LHJC023

氨基酸态氮检测原始记录

检验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摘要:本次实验用甲醛值法来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值法滴定的终点容易判断。 关键词:酱油氨基酸态氮空白实验 前言: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配制酱油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实验目的:1.掌握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2.了解酸碱滴定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和学会判断有色溶液终点确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种基团,具有酸碱两性,他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的内盐。加入甲醛溶液,氨基与甲醛作用,碱性消失,使羧基的酸性显现出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根据滴定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如下: 实验仪器和药品:酸度计,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5ml、20ml移液管,10ml 酸式滴定管,100ml量筒,100ml烧杯,250ml烧杯,NaOH固体(A.R.),邻苯二甲酸氢钾(A.R.),酚酞指示剂,分析天平,洗耳球,500ml橡胶或软木塞细口试剂瓶,250ml

锥形瓶(3个),50ml碱式滴定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滴定管,温度计,玻璃棒,甲醛溶液w=36%,标准缓冲溶液(pH=6.86和pH=9.18),酱油,蒸馏水 1.0.05mol/LNaOH溶液的粗配:用天平迅速称量约0.6g固体NaOH放到烧杯中,用适量的新制的蒸馏水溶解稀释至300ml,盛于带橡胶塞或软木塞的试剂瓶中。 2.NaOH溶液的标定:用直接称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1g(称准至0.1mg)于洁净的250ml烧杯中,加入20~30ml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粉红色,30s内不褪色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 酸度计的准备:酸度计先开机预热30分钟,将开关拨至PH位置,按“温度”键,调到室温,30分钟后,将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调“定位”,用蒸馏水清洗并用纸吸干,再将电极插入PH=9.18的溶液中,调“斜率”,用蒸馏水清洗并吸干实验操作步骤: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配好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ml)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0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结果与计算: (V-V0)C×0.014×V2 X= ×100 1000×V3×V1 V——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

总氮TN-(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氮(TN)测定方法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原理 在120℃~124℃的碱性基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出测定其吸光度,按下式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A=A220-2A275,从而算出总氮含量,其摩尔吸光度系数为1.47×103。 二、方法适用范围 方法检测下限为0.05mg/L,测定上限为4mg/L。 三、试剂 1.碱性过硫酸钾溶液:40g K2S2O8+15NaOH→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 定容即可。溶液放在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 2.1+9盐酸 3.硝酸钾标准溶液: (1)硝酸钾标贮备液:0.7218g以烘干4小时(105~110℃)硝酸钾溶于无氨水中,定容至1000ml,加入2ml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可至少可稳定6个月。此溶液含硝酸盐氮100ug/ml。 (2)硝酸钾标准使用液: 将贮备液稀释10倍即可。此溶液含硝酸盐氮10ug/ml。 四、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

0、0. 5、1. 00、2. 00、3. 00、5. 00、7. 00、8.00ml的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 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用纱布及纱绳裹紧管塞,以防蹦出。 3.比色管置于压力蒸汽消毒器中,加热0.5h,放气使压力指针回零。然后升温至120~124℃开始计时。 4.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并冷却至室温。 5.加入1+9盐酸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 6.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新鲜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石英比色皿分别在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校正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步骤 取适量经预处理的水样(使氮含量为20~80ug)。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⑵~ (6)操作。然后按校正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总氮量,再用下列计算总氮含量。 总氮(mg/L)=m/v 式中:

水质全分析报告单

共附6页第1页 湖南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郴州监测站 送检单位 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样品类型 地表水、生活饮用水 采样环境 天气: 晴 气温:28 0C 受样日期 2013年 6 月 3日 报告日期 2013年 6月 10日 执行标准 GB3838—2002、GB5749—2006 检验项数 共35项 样品名称 检测结果 项 目 检测方法 单位 万华水厂源水 东江水厂源水 山河水厂源水 仙岭水厂出厂水 菁华园出厂水 万华水厂出厂水 海泉水厂出厂水 1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度 5 <5 <5 <5 <5 <5 <5 2 浑浊度 福尔马肼标准-散射光浊度 法 NTU 2.3 1.9 1.2 1.0 0.9 0.9 0.8 3 臭和味 嗅气和尝味法 级 0 0 0 0 0 0 0 4 肉眼可见物 现场观察 描述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5 pH 值 玻璃电极法 pH 单位 8.09 8.09 8.20 7.76 7.80 7.81 7.76 6 总硬度 乙二胺四乙酸二纳滴定法 mg/L 130 50 28 150 124 128 210 7 铁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8 锰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9 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160 <0.005 10 锌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3 0.022 0.176 <0.003 <0.003 <0.003 <0.003 11 挥发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法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1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mg/L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13 硫酸盐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mg/L 13.4 8.4 16.7 22.8 13.9 6.2 41.6 14 氯化物 硝酸银容量法 mg/L 3.0 6.5 1.5 5.0 2.0 2.0 5.0 15 溶解性总固体 称量法 mg/L 163 68 68 181 166 168 285 16 氟化物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mg/L 0.312 0.297 0.282 0.302 0.292 0.297 0.337 17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18 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 硒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0.48 0.34 0.47 0.45 0.33 0.46 0.53 20 汞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0.025 <0.025 <0.025 0.030 0.030 0.056 0.051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实验九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 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电位滴定仪 磁力搅拌器 烧杯(250mL ) 微量滴定管 2、试剂 pH=6.18标准缓冲溶液;20%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 左右的NaOH 标准溶液 三、实验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先根据实验四测出待测酱油的比重,然后吸取酱油10.0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定容液20.00mL 于25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用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仪器,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 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 mL 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1。 (3)空白滴定 吸取80mL 蒸馏水于250mL 的烧杯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 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2。 四、实验计算 式中: V 1——酱油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 标准溶液的100100 20V 014.0C V V %21?÷???-=酱油)(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F_SP _TWP_JY _003 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 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 3.2.1 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 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 =2042 .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 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 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 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 5.1 仪器校准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事先用pH 9.22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5.2 样品的测定 吸取酱油样品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4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规范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2、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 0.20-7.00mg∕L。 三、责任者 实验室检验人员及负责人。 四、正文 1、术语和定义 总氮: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测定的样品中溶解态氮及悬浮物中氮的总和,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 2、方法原理 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公式(1)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 A 成正比。 A=A220-2 A275 (1) 3、仪器 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蒸汽灭菌器、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

10mm石英比色皿、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等。 4、试剂 4.1、浓盐酸:ρ=1.19g/ml。 4.2、浓硫酸:ρ=1.84g/ml。 4.3、盐酸溶液:(1+9)。 将100ml浓盐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9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4、硫酸溶液:(1+35)。 将10ml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3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5、氢氧化钠溶液:ρ=200g/L 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注:氢氧化钠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6、氢氧化钠溶液:ρ=20g/L 量取ρ=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 4.7、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注: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8、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N)=100mg/L 取硝酸钾(基准试剂或优级纯)在105~110℃下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0.7218g硝酸钾溶于适量(约100-200ml)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加入1-2ml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在0-10℃暗处保存,可稳定6个月。 4.9、硝酸钾标准使用液:ρ(N)=10.0mg/L 量取10.00ml硝酸钾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 4.10、5%盐酸羟胺溶液 称取5.0g盐酸羟胺溶于少量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是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国家标准GB18186-2000规定,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的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每100ml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应≧0.8g、0.7g、0.55g和0.4g。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和二级分别应≧0.8g、0.7g和0.6g。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在所有酱油的卫生指标中,总酸(以乳酸计)含量每100ml中应≦2.5g。 方法一: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10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加1号显色剂4滴,摇匀,用滴瓶直立式一滴一滴地滴加总酸和氨基酸态氮测定液,每滴1滴都要摇匀,待溶液初显粉红色(可做一个对照样品便于观察),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45 %克的总酸计算其含量(如果测定液消耗了5.5滴还未初显粉红色,表示总酸超标,应送实验室精确定量),向溶液中加入10.0ml36%的甲醛溶液和2号显色剂4滴,摇匀后继续滴定至蓝紫色,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078 %克的氨基酸态氮计算其含量,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即不加样品所消耗测定液的滴数),比如样品消耗了11滴测定液,试剂空白消耗了7滴测定液,样品实际消耗为4滴测定液,这份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4×0.078%=0.31%克,为不合格产品。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量或标签标示量仅一滴(测定液)之差时,应慎重处理,可送实验室精确定量。 方法二: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200ml 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将校准过的便携笔式酸度计(使用前应用水浸泡3分钟)插入杯中,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 度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Alkaline potassium persiflage digestion-UV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 11894-8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碱性过硫酸钾在120~124℃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总氮的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测定。本法可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氨、无机铵盐、溶解态 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 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L,测定上限为4mg/L。 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3L·mo1-1·cm-1。 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 倍以上有干扰。 某些有机物在本法规定的测定条件下不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盐时对测定有影响。 2 定义 可滤性总氮: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滤性固体(小于m颗粒物)的含氮量。 总氮: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 3 原理 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 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氯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并且在此 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及 A275按式(1)求出校正吸光度A: A=A220-2A275 (1)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O3-N计)含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水,无氨。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带有密封玻璃盖 的玻璃瓶中。 蒸馏法: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硫酸(p=/mL)。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前50mL馏 出液,然后将馏出液收集在带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m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氢氧化钠溶液,20g/L:将溶液稀释10倍而得。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B),另称取15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稀释 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最长可贮存一周。 盐酸溶液,1+9。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前言 中国的酱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誊。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酿造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酯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用于红烧肉、烧卤食品及烹调深色菜肴。色泽浓郁,具有醋香和酱香。此次试验主要测定普通酱油、生抽、老抽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态氮是酱油的营养指标,是酿造酱油中大都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是酱油的质量指标,是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 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本任务应掌握知识点及技能】 【实验目的】 ⒈学习及掌握电位滴定法测氨基酸态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⒉会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测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OHRCHCNH OH NHCH RCH HCOH COOH NH RCH )()(22=+

O H OH NHCH RCH NaOH COOH OH NHCH RCH 222)()(+=+ PH=7.0是溶液中游离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有效酸度 PH=8.2是溶液中除有效酸度以外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总酸 PH=9.2是溶液中氨基态氮中的羧基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 本实验用的是PH 为8.2和9.2数据。由于酱油还含有总酸度,即使不测定总酸度,也有将总酸中和。用PH=8.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与PH=9.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 的差计算出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度计PHS-3C 型、磁力搅拌器JB-1A 、碱式滴定管(50ml )、容量瓶(250ml ) 2.试剂 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1)甲醛溶液 【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0.5014g 氢氧化钠试剂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2.5530g ,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首先用25ml 移液管移取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三滴酚酞指示剂,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变为无色为滴定终点,计录用去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重复三次。 准确吸取酱油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酸度计复合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1)甲醛溶液20ml ,混匀。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计入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试剂空白试验:取水80 ml ,先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此为测总酸的试剂空白试验)。再加入20ml 甲醛溶液,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100100 50141.03 21????-=V C V V ρ 式中 ρ—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的体积,

亚硝酸盐氮测定方法

亚硝酸盐氮测定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亚硝酸盐氮测定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亚硝酸盐氮,测定 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多少是了解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况且亚硝酸盐氮被公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人体摄入过高可使血液中的变性蛋白增加。在《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亚硝酸盐氮被列为常规检测项目。因此,在日常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检测中,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 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国标采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标准溶液、标准样品和试剂,而且极为费时,特别是当测定的水样较多时,采样后如不及时测定,检测人员难以及时判断水质污染程度及水体净化情况。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国标法进行适当改进。本文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及大量检测数据证实:比色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具有仪器便宜、操作方便、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密度、准确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在紧急情况和平常可以代替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 一、分光光度法 测定原理 在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氮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 1、方法依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 2、测定范围 本法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亚硝酸盐氮。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水中三氯胺产生红色干扰。铁,铅等离子可能产生沉淀,引起干扰。铜离子起催化作用,可分解重氮盐使结果偏低,有色离子干扰,也不应存在。 3、试剂 (1)氢氧化铝悬浮液 称取125g硫酸铝钾[KAl(SO4)]或硫酸铝铵[NH4Al(SO4)]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oc,缓缓加入55mL氨水(ρ20=mL)。使氢氧化铝沉淀完全。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取上清液。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试验)。然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浮液,适应前振摇均匀。 (2)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 (3)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L) (4)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ρ(NO2-_N)=50μg/mL]: 称取在玻璃干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加2mL氯仿保存(本试剂剧毒)。 (5)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ρ(NO2-_N)=μg/mL]: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方法验证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方法验证 摘要:总氮(Total Nitrogen, TN)是指水体中所有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含量,即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总量。本报告对标准HJ 636—2012的检出限、测定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进行验证。汇总相关验证数据后,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将通 过检验的验证数据进行汇总,编写实验室总氮方法验证报告。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总氮;方法验证 Abstract: the total nitrogen (Total Nitrogen, TN) refers to all the nitrogenous compounds of nitrogen content in water, namely, organic nitrogen, ammonia, nitrite nitrogen and nitrate nitrogen amount. The report on the standard HJ 636 - 2012 of the limit of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limit, accuracy and precis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verification. Collect related validation data,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st data, will pass Through the verification test data collected, prepared laboratory total nitrogen method validation report. Keywor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total nitrogen; method validation 一、方法概述 本方法依据HJ 636—2012。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 和275nm 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 和A275,按公式 A=A220-2A275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A 成正比。 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二、仪器和试剂 1. 仪器及设备 1.1紫外分光光度计DR5000、10mm石英比色皿。 1.2高压蒸汽灭菌器:最高工作压力不低于1.1~1.4kg/cm2;最高工作温度不低于120~124℃。 1.3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25ml;量筒、滴管、烧杯等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尿素、氰化钾等标准曲线

目录 1氨氮 2亚硝酸盐氮 3硝酸盐氮 4挥发性酚 5硫酸盐 6氰化物 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8尿素 9氯化钾 10硫化物

使用范围:水质分析检测项目:氨氮NH3-N 方法依据:GB/T5750. 5-2006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标准溶液配置: NH3-N标准溶液(1.000ug/ml):用100.0ug/ml GBW(E)080220 NH3-N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逐级稀释而成。 仪器条件:723分光光度计(022)波长:420 nm 比色皿: 1cm 标准曲线: m(NH3-N,ug) 0 5 1020406080100 吸光度A:0.0390.05 7 0.0750.1110.186 0.26 3 0.3430.412 △A0.0000.01 8 0.0360.0720.147 0.22 4 0.3040.373 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Y=bX+a b=3.774×10-3a=2.097×10-3 r=0.9999

使用范围:水质分析检测项目:亚硝酸盐氮 方法依据:GB/T5750. 5-2006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标准溶液配置: NO2--N标准溶液(0.1000ug/ml):用100.0mg/L GBW(E)08021923 NO2--N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逐级稀释而成。 仪器条件:2100可见分光光度计(151)波长: 540 nm 比色皿: 1cm 标准曲线: m(NO2--N,ug)0.00.05 0.100.250.500.75 1.00 1.25 吸光度A:0.0060.0090.01 2 0.0230.0420.0600.0770.096 △A0.0000.0030.00 6 0.0170.0360.0540.0710.090 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Y=bX+a b=7.256×10-2a=8.557×10-4 r=0.9999

总氮TN-(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实验方法 总氮(TN)测定方法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原理 在120℃~124℃的碱性基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出测定其吸光度,按下式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A=A220-2A275,从而算出总氮含量,其摩尔吸光度系数为1.47×103。 二、方法适用范围 方法检测下限为0.05mg/L,测定上限为4mg/L。 三、试剂 1.碱性过硫酸钾溶液:40g K 2S 2 O 8 +15gNaOH →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定容即 可。溶液放在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 2.1+9盐酸 3.硝酸钾标准溶液: (1)硝酸钾标贮备液:0.7218g以烘干4小时(105~110℃)硝酸钾溶于无氨水中,定容至1000ml,加入2ml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可至少可稳定6个月。此溶液含 硝酸盐氮100ug/ml。 (2)硝酸钾标准使用液:将贮备液稀释10倍即可。此溶液含硝酸盐氮10ug/ml。 四、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0、0.5、1.00、2.00、3.00、5.00、7.00、8.00ml的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用纱布及纱绳裹紧管塞,以防蹦出。 3.比色管置于压力蒸汽消毒器中,加热0.5h,放气使压力指针回零。然后升温至120~124℃开始计时。 4.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并冷却至室温。 5.加入1+9盐酸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 6.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新鲜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石英比色皿分别在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校正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步骤 取适量经预处理的水样(使氮含量为20~80ug)。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⑵~(6)操作。然后按校正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总氮量,再用下列计算总氮含量。 总氮(mg/L)=m/v 式中: m为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含氮量(ug); v为所取水样体积(ml)。

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检测方法的改进

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检测方法的改进 武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1200 饶国强 目前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测定在国标方法中采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中的重氮化试剂和偶合试剂是分开配制分开加入。本人经实验证明,将两种试剂配在一起,适当增加试剂浓度,可取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1、操作方法 1.1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50ml标准比色管 1.2试剂 1.2.1亚硝酸盐氮标准应用液(0.10ug/ml):按GB5750-85方法A.2.1.4配制。1.2.2混合显色液:称取20.0g对氨基苯磺酰胺和1.5g盐酸N-(1-萘基)-乙烯二胺,溶于350mlHCl(1+6)中,加纯水至1000ml。置棕色瓶4℃冰箱内, 至少可稳定一个月。 1.3步骤 1.3.1取水样50ml,置于50ml的比色管中。 1.3.2另取比色管8只,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氮标准应用液0、0.50、1.00、2.50、 5.00、7.50、10.00、12.50ml,加纯水至50ml。 1.3.3向水样及标准色列管中分别加入2.0 ml混合显色液,立即混匀。1.3.4在540nm波长下、1 ml比色杯,以纯水作参比;在15min至2h内比色。 绘制标准曲线,在曲线中查出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灵敏度与线性关系 本法最低可检测0.05 ug的亚硝酸盐氮;若取50ml水样,本法的检出限为 0.001mg/L。在0.05-1.25u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制备统 计见表1。回归方程y=5.070x-0.011 r=0.9999 表1 标准曲线制备统计表 y标准含量(ug)5次测定吸光度值x±s变异系数(%) 0.05 0.010 0.010 0.011 0.011±0.0005 4.5 0.011 0.011 0.10 0.020 0.021 0.020 0.021±0.0008 3.8 0.022 0.021 0.25 0.049 0.055 0.051 0.052±0.0022 4.2 0.052 0.053 0.50 0.101 0.100 0.110 0.103±0.0042 4.1 0.100 0.102 0.75 0.155 0.150 0.148 0.150±0.0033 2.2 0.146 0.150 1.00 0.205 0.195 0.200 0.199±0.0042 2.1 0.195 0.200 1.25 0.245 0.240 0.250 0.248±0.0057 2.3 0.255 0.250

实验三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是酱油的营养指标,也是酱油中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是通过氨基酸羧基的酸度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而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在一般情况下呈中性,故需加入甲醛与氨基结合,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定量,用酸度计测定终点。 R-CH-COOH +HCHO= R-CH-COOH NH2NH-CH2OH R-CH-COOH R-CH-COONa +NaOH= +H2O NH-CH2OH NH-CH2OH 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碱式滴定管、100ml烧杯 2. 试剂 甲醛溶液(3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ol/L) 三、实验步骤 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 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0.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此时不计碱消耗量)。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0.05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总氮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在60o C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O2 KHSO4→K++HSO-4 HSO-4→H++SO-4 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 在120~124o C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A=A220-2A275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总氮的含量。其摩尔吸光度系数为1.47×103L/(mol.cm)。 2、干扰及消除 ①水样中含有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可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响。 ②碘离子及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测定20ug硝酸盐氮时,碘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0.2倍时无干扰;溴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时无干扰。 ③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

可消除。 ④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无影响。 3、方法的适用范围 该法主要适用于湖泊、水库、江河水中总氮的测定。方法检测下限为0.05mg/L;测定上限为4mg/L。 4、仪器 ①紫外分光光度计。 ②压力蒸汽消毒器或民用压力锅,压力为1.1~1.3kg/cm2,相应温度为120~124o C。 ③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 5、试剂 1)无氨水:每升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蒸馏。收集馏出液于玻璃容器中或用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2)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ml。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15g 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 4)(1+9)盐酸。 5)硝酸钾标准溶液: ①标准贮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o C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KNO3)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

硝基苯类 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

硝基苯类一稍基和二硝基化合物还原一偶氮光度法(B) 1.方法原理 在含硫酸铜的酸性溶液中,由锌粉反应产生的初生态氢将硝基苯还原成苯胺,经重氮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比色测定。以硝基苯为例,反应如下: 当测定含有苯胺类化合物的废水时,需测定两份样品,一份不经还原测苯胺类含量,另一份按本法将硝基苯类还原成苯胺类测定其总吸光度,在减去苯胺类的吸光度后,计算出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 本法测得结果为一硝基和二硝基类化合物,测定结果均以硝基苯表示。 2.干扰及消除 酚200mg/L以下、乙醇5%以下、甲醇2.5%以下、丙酮10%以下无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染料、制药、皮革及印染等行业废水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L。 4.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② 25m1具塞比色管。 5.试剂 ①盐酸(ρ=1.18g/ml)。②锌粉。 ③ 20%硫酸氢钾溶液。④10%硫酸铜溶液。⑤ 10%氢氧化钠溶液。

⑥5%亚硝酸钠溶液:称取1.0g亚硝酸钠溶于20m1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三周。 ⑦2.5%氨基磺酸馁溶液:称取2.5g氨基磺酸钱溶于l00m1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三周。 ⑧2% N- (1-萘基)乙二胺溶液:称取1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水中,在沸水浴上加热使成澄清液,加水至50m1,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当颜色加深或出现沉淀时,需重新配制。 ⑨精密pH试纸(pH范围0.5-5.0)。 ⑩硝基苯标准溶液:取l0ml乙醇于25m1容量瓶中,盖紧瓶塞,精确称重。加入2-3滴硝基苯,盖紧瓶塞再称重。用0.lmol/L硫酸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使用时,再用0.lmol/L硫酸溶液稀释,配制成每毫升含0.l00mg硝基苯的使用液。 6.步骤 (1)校准曲线的绘制 ①吸取1.00ml硝基苯使用溶液(每毫升含0.l00mg)于50m1锥形瓶中,加水至20ml,加入浓盐酸2.0m1,锌粉0.5g, 10%硫酸铜溶液2滴,摇匀。放置15min,过滤,滤液收集于50m1容量瓶中,用水洗涤滤纸三次,稀释至标线,混匀。 ②吸取0、1.0、2.0、3.0、4.0、5.0、10.0ml分别置于25m1比色管中,加水至0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出现白色絮凝状沉淀(pH5)加水至标线,摇匀。加lml 20%硫酸氢钾溶液混匀,待白色沉淀消失。加5%亚硝酸钠溶液1滴,摇匀。放置3min,加2.5%氨基磺酸铵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